CN212239119U - 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39119U CN212239119U CN201922501622.3U CN201922501622U CN212239119U CN 212239119 U CN212239119 U CN 212239119U CN 201922501622 U CN201922501622 U CN 201922501622U CN 212239119 U CN212239119 U CN 2122391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nodulizer
- filling
- casting ingot
-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应用在金属冶炼领域,其包括基座,基座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模盖,基座固定连接有升降台,升降台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升降架,基台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升降液压缸,若干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均向上延伸且与升降架固定连接,升降架上设有下模具,上模盖上侧固定连接有加注盒,加注盒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加注盒底部设有加注孔,上模盖上侧固定连接若干抽气管,抽气管远离上模盖的一端设有真空泵。本实用新型具有通过在下模具与上模盖之间形成的浇注腔内造成负压,减少浇注前模具之中残留的空气,从而减少球化剂冷却凝固过程中与空气的接触,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冶炼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
背景技术
球化剂是为获得球状石墨铸铁而加入铁液内的某些金属或合金。目前制备球化剂多为火法熔炼,最终都得到液态的球化剂。浇铸是将液态球化剂变成固态球化剂最常用的方法,浇铸锭模是其所用最多的设备,采用较多为广泛的是金属型浇铸锭模。球化剂在,浇铸冷却的过程中球化剂铸锭表面氧化,形成一层白色氧化镁附着,当球化剂中氧化镁含量较高时,会严重影响球化剂对铁液的球化效果。因此,如何在熔炼过程减少氧化物的生成,降低球化剂中氧化物特别是氧化镁的含量是业内共同寻求的目标
公告号为CN20766845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品质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其包括底座,在底座上端面一侧设有三角形支撑架,另一侧设有与三角形支撑架一一对应的支撑板,在三角形支撑架上端面通过轴承座设置转轴,在转轴上转动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远离转轴的一端与支撑板上端面贴合,在安装座上设有合金浇铸模具,在安装座远离三角形支撑架的一侧设有转轴卡板和支撑台,在转轴卡板转动连接有与合金浇铸模具相配合的合金浇铸盖板,在合金浇铸盖板上端面设有正对合金浇铸模具内腔的浇口。该装置通过在浇注模具上加装盖板,并在盖板上设置浇注口,减少了球化剂在冷却成型的过程中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从而减少了氧化物的产生。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浇注过程中,模具内本身含有大量空气,且在液态球化剂进入浇注口的过程中容易裹挟气泡,导致了冷却过程中氧化物含量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模盖,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升降架,所述基台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升降液压缸,若干所述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均向上延伸且与升降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上设有下模具,所述上模盖上侧固定连接有加注盒,所述加注盒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中开设有加注孔,所述连接块内位于加注孔的一侧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垂直于加注孔的轴线方向,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从加注孔的侧壁穿入加注孔中且封闭加注孔,所述加注孔贯穿上模盖,所述上模盖上侧固定连接若干抽气管,所述抽气管远离上模盖的一端设有真空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上模盖固定设置,并将下模具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当下模具在升降液压缸的驱动下向上运动并与上模盖抵紧时,下模具内形成封闭的浇注腔,实际浇注时,真空泵首先开始工作,在下模具内形成负压,而后工作人员将熔融状态的球化剂倒入加注盒中,此时隔板封闭加注孔,随后真空泵停止工作,气缸的活塞杆缩回使隔板缩入空腔中,从而熔融状态的球化剂流入下模具内,并逐渐冷却形成浇注锭,由于通过真空泵预先将下模具与上模盖之间形成的浇注腔内的空气排出,减少了球化剂进入时与空气发生混合的可能性,当浇注腔内充满熔融状态的球化剂后隔板重新伸出并封闭加注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架上铰接有翻转液压缸,且所述升降架的顶端与下模具铰接,所述翻转液压缸位于下模具远离升降架与下模具铰接端一侧的下方,且所述翻转液压缸的活塞杆与下模具的底端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翻转液压缸,下模具内部的球化剂冷却凝固后,首先由升降液压缸驱动升降架下降,使下模具与上模盖分离,而后翻转液压缸的活塞杆回缩,从而使铰接在升降架上的下模具发生倾斜,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浇注锭从下模具中取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盖位于与抽气管连接的位置开设有封闭槽,所述封闭槽与抽气管的管口轴线平行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封闭槽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封闭挡板,所述封闭槽设有弹簧的侧壁上嵌设有电磁铁,当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挡板封闭抽气管的管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真空泵工作时,电磁铁对封闭挡板进行吸引,从而使封闭挡板与抽气管的管口分离,从而便于真空泵在下模具内形成负压,当真空泵停止工作时,电磁铁停止工作,在弹簧的作用下封闭挡板封闭抽气管的管口,从而减少了熔融状态的球化剂在抽气管内残余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入抽气管,造成抽气管阻塞等故障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盖和下模具的周向侧壁上均设有密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模具与上木盖抵触时,通过密封件提高装置整体的密封性,进一步便于下模具内产生负压的同时,减少空气进入下模具,从而降低了球化剂被氧化的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套和密封垫,所述密封套固定连接在上模盖的周向侧壁上,所述密封套嵌设下模具的周向外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套和密封垫的配合,进一步提升了密封效果,进一步降低了球化剂被氧化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件为玻璃材质,且相互配合的表面均为磨砂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垫和密封套,当下模具与上模盖抵触时,密封套和密封垫也同步抵触,实现了对装置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件为磨砂玻璃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磨砂玻璃的磨砂面之间抵触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且玻璃本身具有熔点较高,故由磨砂玻璃材料制成的密封件可在高温的工作环境下保持气密性,进而提升了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注盒设置为漏斗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加注盒设置为漏斗形,便于当熔融状态的球化剂进入加注盒中后,球化剂在倾倒过程中所裹挟气泡的排出,同时在球化剂注入下模具与上模盖形成的浇注腔时,液面顶部下降速度变化较为均匀,不易裹挟新的气泡进入下模具中,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模具中球化剂与空气相接触的几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注盒的内侧壁中嵌设有加热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热丝,减缓了位于加注盒中的球化剂冷却的速度,减少了其暴露在空气中开始冷却的情况,同时保持球化剂液体的流动性,减少冷却凝固造成加注孔阻塞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下模具与上模盖之间形成的浇注腔内造成负压,减少浇注前模具之中残留的空气,从而减少球化剂冷却凝固过程中与空气的接触,提高产品质量;
2.通过使下模具与升降架铰接,并通过翻转液压缸与下模具的铰接驱动下模具的角度,从而使下模具在卸料时向一侧倾斜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凝固的球化剂浇注锭取出,提升了装置的便利性;
3.通过设置磨砂玻璃材质的密封件,提升了上模盖与下模具之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装置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基座;11、升降台;12、升降架;121、下模具;122、翻转液压缸;13、升降液压缸;2、连接架;3、上模盖;31、加注盒;32、连接块;321、空腔;322、气缸;323、隔板;33、加注孔;34、抽气管;341、真空泵;35、封闭槽;351、弹簧;352、封闭挡板;353、电磁铁;4、密封件;41、密封套;42、密封垫;5、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连接架2垂直于基座1设置且顶端固定连接有平行于基座1上侧设置的上模盖3。基座1上固定连接有升降台11,升降台11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升降架12,基台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升降液压缸13,升降液压杆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延伸且分别与升降架12的底端固定连接。升降架12的顶端铰接有下模具121,下模具121的底端设有翻转液压缸122,翻转液压缸122与升降架12铰接,且翻转液压缸122的活塞杆与下模具121的底端铰接。
参照图2和图3,上模盖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2,连接块3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呈漏斗形的加注盒31,所述加注盒31底端开设有加注孔33,加注孔33贯穿连接块32和上模盖3。连接块32内部开设有空腔321,空腔32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气缸322,气缸322的活塞杆朝向加注孔33且垂直于加注孔33轴线设置,所述气缸322的活塞杆前端固定连接有垂直于加注孔33轴线的隔板323,所述隔板323穿入加注孔33内并封闭加注孔33。
参照图2和图4,上模盖3上固定连接有输气管,输气管远离上模盖3的一端设有真空泵341,上模盖3内部位于抽气管34管口处开设有封闭槽35,封闭槽35与抽气管34管口处轴线平行的侧壁上嵌设有电磁铁353,且位于电磁铁353的两边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351,若干弹簧351远离侧壁的一端共同连接有一封闭挡板352,封闭挡板352的截面与封闭槽35截面相适配。当真空泵341工作时电磁铁353同步工作,吸引封闭挡板352,使封闭挡板352远离抽气管34的管口;当真空泵341停止工作时,电磁铁353同步停止工作,在弹簧351的作用下,封闭挡板352被推出并封闭抽气管34的管口,减少球化剂加注过程中由于抽气管34中的参与负压作用,将球化剂吸入抽气管34中造成抽气管34阻塞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5,上模盖3和下模具121上均设有密封件4,密封件4包括固定连接在上模盖3周向侧壁上的密封套41和嵌设在下模具121周向侧壁上的密封垫42,密封件4与密封套41均为耐高温玻璃材质,上模盖3与下模具121抵紧时,密封套41位于密封垫42的外侧并将密封垫42包覆,密封套41与密封垫42相对的侧壁上均做过磨砂处理,从而通过磨砂玻璃相互抵触时的气密性对装置进行密封。
参照图2和图3,加注盒31的侧壁中嵌设有若干加热丝5,从而对加注盒31中熔融的球化剂持续进行加热,减缓了位于加注盒31中的球化剂冷却的速度,进而减少了其暴露在空气中开始冷却的情况。同时加热能保持球化剂液体的流动性,减少冷却凝固造成加注孔33阻塞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操作翻转液压缸122,使下模具121与上模盖3保持水平,而后通过升降液压缸13使下模具121上升并与上模具抵紧。启动真空泵341将上模盖3和下模座之间形成的浇注腔中的空气排出并造成负压或真空。而后工作人员操纵熔炼炉或其他运送装置,将熔融状态的球化剂倾倒入加注盒31中,此时加注盒31中的加热丝5持续对熔融状态的球化剂进行加热和保温。而后同时停止电磁铁353和真空泵341的工作,并操作气缸322的活塞杆缩回,使隔板323离开加注孔33,从而使加注孔33中的球化剂进入下模具121当中。
当下模具121当中的球化剂冷却凝固后,工作人员首先操作升降液压缸13使上模盖3和下模具121分离,而后操作翻转气缸322使下模具121倾斜,便于将下模具121中浇注完成的浇注锭取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模盖(3),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有升降台(11),所述升降台(11)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升降架(12),所述基座(1)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升降液压缸(13),若干所述升降液压缸(13)的活塞杆均向上延伸且与升降架(1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12)上设有下模具(121),所述上模盖(3)上侧固定连接有加注盒(31),所述加注盒(31)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2),所述连接块(32)中开设有加注孔(33),所述连接块(32)内位于加注孔(33)的一侧开设有空腔(321),所述空腔(321)固定连接有气缸(322),所述气缸(322)的活塞杆垂直于加注孔(33)的轴线方向,所述气缸(322)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隔板(323),所述隔板(323)从加注孔(33)的侧壁穿入加注孔(33)中且封闭加注孔(33),所述加注孔(33)贯穿上模盖(3),所述上模盖(3)上侧固定连接若干抽气管(34),所述抽气管(34)远离上模盖(3)的一端设有真空泵(3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12)上铰接有翻转液压缸(122),且所述升降架(12)的顶端与下模具(121)铰接,所述翻转液压缸(122)位于下模具(121)远离升降架(12)与下模具(121)铰接端一侧的下方,且所述翻转液压缸(122)的活塞杆与下模具(121)的底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盖(3)位于与抽气管(34)连接的位置开设有封闭槽(35),所述封闭槽(35)与抽气管(34)的管口轴线平行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351),所述弹簧(351)远离封闭槽(35)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封闭挡板(352),所述封闭槽(35)设有弹簧(351)的侧壁上嵌设有电磁铁(353),当所述弹簧(351)处于自然状态时挡板封闭抽气管(34)的管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盖(3)和下模具(121)的周向侧壁上均设有密封件(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包括密封套(41)和密封垫(42),所述密封套(41)固定连接在上模盖(3)的周向侧壁上,所述密封套(41)嵌设下模具(121)的周向外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为玻璃材质,且相互配合的表面均为磨砂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注盒(31)设置为漏斗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注盒(31)的内侧壁中嵌设有加热丝(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501622.3U CN212239119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501622.3U CN212239119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39119U true CN212239119U (zh) | 2020-12-29 |
Family
ID=73988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501622.3U Active CN212239119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39119U (zh) |
-
2019
- 2019-12-31 CN CN201922501622.3U patent/CN2122391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76734B (zh) | 一种镁合金差压铸造方法 | |
CN112059134B (zh) | 一种真空熔炼气氛保护半连续铸造系统 | |
CN101224493A (zh) | 真空压力吸铸装置 | |
CN209006653U (zh) | 负压上吸铸造装置 | |
CN211758365U (zh) | 一种铝合金半固态流变成形装置 | |
CN212443158U (zh) | 一种真空熔炼气氛保护半连续铸造系统 | |
CN212239119U (zh) | 负压式球化剂浇铸锭模装置 | |
CN216502263U (zh) | 一种镁合金铸充填装置 | |
CN103769560A (zh) | 一种增压器叶轮吸铸工艺 | |
CN213437112U (zh) | 一种石膏型低压铸造主框架类铸件的浇注系统 | |
CN207222869U (zh) | 一种熔模铸造用的浇注系统 | |
CN206169233U (zh) | 一种精密铸造用注入装置 | |
CN117505814A (zh) | 一种低压铸造池式保温炉铝液输送装置及其方法 | |
CN208408484U (zh) | 一种具有多条浇道的轮毂铸造模具 | |
CN105855521A (zh) | 一种轻合金的重力铸造方法及装置 | |
CN215657730U (zh) | 一种黄金冶炼金锭浇铸的自动化装置 | |
CN210548063U (zh) | 一种铸造成型用浇包 | |
CN211101530U (zh) | 一种新型的压力铸造装置 | |
CN115475908A (zh) | 一种提高铸造产品质量的装置及方法 | |
CN204338807U (zh) | 一包多锭的钢锭真空浇铸装置 | |
CN201183108Y (zh) | 真空压力吸铸装置 | |
CN206445201U (zh) | 一种镁合金低压铸造机 | |
CN207494536U (zh) | 一种低压铸造升液装置 | |
CN201791968U (zh) | 模铸注流全密封氩气保护装置 | |
CN206717005U (zh) | 非晶金属成型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