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9825U - 一种便于组装的插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组装的插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09825U CN212209825U CN202021384594.8U CN202021384594U CN212209825U CN 212209825 U CN212209825 U CN 212209825U CN 202021384594 U CN202021384594 U CN 202021384594U CN 212209825 U CN212209825 U CN 2122098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terminal
- terminal
- limiting block
- stopper
-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便于组装的插头,它涉及两芯连接器技术领域。它包含:绝缘外壳和接触端子,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供所述接触端子插接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接触端子的接线端与所述限位块之间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用于与所述限位块抵紧以定位所述接触端子的插接位置;所述接触端子的配对端子连接端与所述限位块之间设置有弹性限位结构,所述弹性限位结构在所述限位块的作用下相对所述接触端子运动以使所述接触端子插入所述装配孔内、及在在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与所述限位块抵紧、并与所述定位块配合使用以限定所述接触端子的位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盲插的优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芯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插头。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电气连接领域的最为常用的器件,由固定端电连接器,即插座,与自由端电连接器,即插头组成。插座固定在用电部件上,插头一般接电缆,通过连接螺帽实现插头、插座连接。现有的电连接器,插头和插座无任何防触电保护结构且防触电结构保护不全面,容易发生触电危险。两芯连接器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
两芯连接器的插头,一般包括上绝缘盖、下绝缘壳、螺丝和接触端子,在组装时,需要通过螺丝将上绝缘盖和下绝缘壳固定,从而固定端子。组装工序较多、生产效率相对低下,且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螺丝掉落的问题,影响使用,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插头,具有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盲插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组装的插头,包括绝缘外壳和接触端子,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供所述接触端子插接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接触端子的接线端与所述限位块之间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用于与所述限位块抵紧以定位所述接触端子的插接位置;所述接触端子的配对端子连接端与所述限位块之间设置有弹性限位结构,所述弹性限位结构在所述限位块的作用下相对所述接触端子运动以使所述接触端子插入所述装配孔内、及在在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与所述限位块抵紧、并与所述定位块配合使用以限定所述接触端子的位置。
所述弹性限位结构为一端固定装配于所述接触端子上的弹片。
所述接触端子的配对端子连接端包括:多个弹性接触片,各个所述弹性接触片均向所述配对端子方向上弯折后朝反向延伸,且其转折处部分向所述配对端子方向上凹陷形成凸起部。
所述绝缘外壳相对的两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于绝缘外壳装配孔内的限位块及设置于接触端子上的定位块和弹性限位结构,使得接触端子在插进装配孔后固定于装配孔内,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插头的组装,不仅简化了组装工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还节省了原材料。
2、通过对称设置于绝缘外壳两个侧面上的、与配对插座的限位条对应设置的凹槽,实现插头与插座的盲插式插接,即无需翻转绝缘外壳使之与插头上的限位条对齐然后进行插接。
3、配对端子连接端包括两个弹性接触片,两个所述弹性接触片均向所述配对端子方向上弯折形成配对端子收纳腔,后朝反方向延伸形成便于配对端子抵接的喇叭状插口。当配端子在插入时,先抵接于插口上,后撑开两个弹性接触片,弹性接触片在自身回复力和凸起部的作用下将配对端子夹紧,从而达到接触良好的效果,及可以对接直径为1.5mm-2.1mm的配对端子,应用范围广,具有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盲插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应图1的半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对应图1的侧视图;
图5是沿图3中剖视线A-A和B-B剖切后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3中剖视线C-C剖切后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绝缘外壳;2、接触端子;3、凹槽;4、装配孔;5、限位块;6、定位块;7、弹片;8、弹性接触片;9、端子收纳腔;10、插口;11、接线端;12、配对端子连接端;13、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插头,如图1、2所示,包括:绝缘外壳1和两个接触端子2。由于插头一侧设置有一个条限位条,为实现与插座的盲插,所述绝缘外壳1相对的两侧面上设置有两个条形凹槽3。所述绝缘外壳1内设置有供所述接触端子2插接的装配孔4。
所述装配孔4内壁中上部设置有限位块5,限位块5呈环状,且限位块5与绝缘外壳1一体成型。所述接触端子2的接线端11与所述限位块5之间设置有定位块6,所述定位块6用于与所述限位块5抵紧以定位所述接触端子2的插接位置。所述接触端子2的配对端子连接端12与所述限位块5之间设置有弹性限位结构,所述弹性限位结构在所述限位块5的作用下相对所述接触端子2运动以使所述接触端子2插入所述装配孔4内,及在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复位,且其端部与所述限位块5抵紧,并与所述定位块6配合使用以限定所述接触端子2的位置。所述弹性限位结构为一端固定装配于所述接触端子2上的弹片7。优选地,弹片7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接触端子2两侧。
如图3、6所示,所述接触端子2的横截面呈U形。接触端子2的配对端子连接端12包括:两个弹性接触片8,两个弹性接触片8均向所述配对端子方向上弯折形成配对端子收纳腔9,后朝反方向延伸形成便于配对端子抵接的喇叭状插口10,且在两个弹性接触片8相互靠近处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由弹性接触片8的转折处向所述配对端子方向上凹陷形成。当配对端子在插入时,先抵接于插口10上,后撑开两个弹性接触片8,弹性接触片8在自身回复力和凸起部的作用下将配对端子夹紧。配对端子连接端12可以对接直径为1.5mm-2.1mm配对端子的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述:组装时,先以配对端子连接端12为先将接触端子2插入装配孔4内,当两个弹片7的侧面与限位块5抵接时,在限位块5的挤压下向接触端子2摆动,以缩小接触端子2的体积,使其顺利插入装配孔4内,当通过限位块5所在段时,两个弹片7在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复位并与限位块5抵紧,此时,定位块6也抵接于限位块5上远离弹片7的一侧,使得接触端子2在插进装配孔4后固定于装配孔4内。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插头的组装,不仅简化了组装工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还节省了原材料。
当与插座插接时,直接将插头与插座上的宽面对应然后插接,无需翻转绝缘外壳1使之与插头上的限位条对齐然后进行插接。当配对端子在插入装配孔4时,先抵接于插口10上,后撑开两个弹性接触片8,弹性接触片8在自身回复力和凸起部的作用下将配对端子夹紧,从而达到接触良好的效果,及可以对接直径为1.5mm-2.1mm的配对端子,应用范围广,具有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盲插的优势。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4)
1.一种便于组装的插头,包括绝缘外壳(1)和接触端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内设置有供所述接触端子(2)插接的装配孔(4),所述装配孔(4)内设置有限位块(5);
所述接触端子(2)的接线端(11)与所述限位块(5)之间设置有定位块(6),所述定位块(6)用于与所述限位块(5)抵紧以定位所述接触端子(2)的插接位置;
所述接触端子(2)的配对端子连接端(12)与所述限位块(5)之间设置有弹性限位结构,所述弹性限位结构在所述限位块(5)的作用下相对所述接触端子(2)运动以使所述接触端子(2)插入所述装配孔(4)内、及在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与所述限位块(5)抵紧、并与所述定位块(6)配合使用以限定所述接触端子(2)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结构为一端固定装配于所述接触端子(2)上的弹片(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子(2)的配对端子连接端(12)包括:多个弹性接触片(8),各个所述弹性接触片(8)均向所述配对端子方向上弯折后朝反向延伸,且其转折处部分向所述配对端子方向上凹陷形成凸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于组装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相对的两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与插座上的限位条相适配的两个凹槽(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84594.8U CN212209825U (zh) | 2020-07-14 | 2020-07-14 | 一种便于组装的插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84594.8U CN212209825U (zh) | 2020-07-14 | 2020-07-14 | 一种便于组装的插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09825U true CN212209825U (zh) | 2020-12-22 |
Family
ID=73818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384594.8U Active CN212209825U (zh) | 2020-07-14 | 2020-07-14 | 一种便于组装的插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0982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66822A (zh) * | 2022-01-20 | 2022-05-31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接触件及连接器 |
-
2020
- 2020-07-14 CN CN202021384594.8U patent/CN21220982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66822A (zh) * | 2022-01-20 | 2022-05-31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接触件及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56651B (zh) | 一种可浮动双通道的电连接器 | |
CN219247035U (zh) | 双口连接器 | |
CN217182544U (zh) | 一种线端射频信号连接器 | |
CN212209825U (zh) | 一种便于组装的插头 | |
CN215451814U (zh) |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 |
CN212114178U (zh) | 一种电连接器组合 | |
CN107645079B (zh) | 一种防松脱灯具连接器 | |
CN211456171U (zh) | 一种自短路连接器 | |
CN219067393U (zh) | 一种破板式电连接器 | |
CN219286793U (zh) | 一种连接器母端 | |
CN219321678U (zh) | 一种连接器公端 | |
CN221126287U (zh) | 一种防锡裂插座 | |
CN221428041U (zh) | 一种接插件端子结构 | |
CN221226604U (zh) | 一种热插拔胶座 | |
CN215343091U (zh) | 一种连接端子及插座连接器 | |
CN220382368U (zh) | 一种车用音频插头 | |
CN217485774U (zh) | 一种以太网信号传输连接器 | |
CN221176710U (zh) | 一种插座结构 | |
CN219809172U (zh) | 一种无线安装的风扇框架 | |
CN216529457U (zh) | 一种音频连接器 | |
CN215377780U (zh) | 一种接插头 | |
CN210897699U (zh) | 电连接器 | |
CN116111410B (zh) | 一种防水h-mtd连接器 | |
CN218182522U (zh) | 一种提高端子稳定性的电连接器 | |
CN219267943U (zh) | 一种多方向接触端子簧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