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46461U - 一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46461U CN211946461U CN201921819757.8U CN201921819757U CN211946461U CN 211946461 U CN211946461 U CN 211946461U CN 201921819757 U CN201921819757 U CN 201921819757U CN 211946461 U CN211946461 U CN 2119464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quencing batch
- aeration
- water
- reaction zone
- reg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5352 cla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5276 aerato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065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1001 back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957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790 di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895 di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698 phosphoru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74 phosphoru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42 bio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65 bio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265 homogen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4 precipit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M Chloride anion Chemical compound [Cl-]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XKMRRTOUMJRJIA-UHFFFAOYSA-N ammonia nh3 Chemical compound N.N XKMRRTOUMJRJI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593 degra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865 dilu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24 dilution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51 drink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188 drinking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630 mental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腔体,腔体包括调节区、序批式主反应区、澄清区和清水区,序批式主反应区分别与调节区和澄清区连接,澄清区还与清水区连接;调节区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且调节区内设有进水气提组件和调节堰槽,调节堰槽分别与进水气提组件和序批式主反应区连接;序批式主反应区包括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第一反应区内设有第一曝气组件和填料区,第二反应区内设有第二曝气组件、污泥回流气提组件、倒锥体结构和防涌结构,污泥回流气提组件与第一反应区连接,防涌结构与澄清区连接;澄清区的侧壁上设有排水管,且澄清区内设有中心布水器。本实用新型有效控制了污泥膨胀,出水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控制灵活、能耗低、出水SS较低、适用于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县、镇、村的排水量占全国总排水量的50%以上,而96%的村镇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乡镇一级污水处理率不超过1%,大量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造成小城镇及农村地表和地下水体污染严重,严重威胁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居民的身心健康。而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量受到生活条件、生活习惯和节气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数量也不多,产生的污水量小,但是变化系数大,居民生活规律相近,故农村生活污水量早上和晚上会比白天大,夜间排放量很小,甚至会断流,水质水量波动大。因此,在农村污水处理过程中,采用人口密集区截污纳管、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方式不再适用,而因地制宜地采用投资费用少、运行管理简单的分散式处理工艺及装置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标准(征询意见稿)》推荐的乡村污水处理工艺。SBR反应池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主体构筑物,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的简称。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代替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代替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代替传统的动态沉淀。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工艺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污水在SBR反应池一个周期内完成进水、反应、沉淀、排水、闲置等工序,使污水处理过程大为简化。在一个运行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运行时间、反应期内混合液体积的变化及运行状态都可以根据具体污水的性质、出水水质及运行功能要求等灵活掌握。
现有的SBR技术主要在同一反应池中实现均化、初沉、生物降解等功能,该结构容易在对污水进行各个阶段处理时相互干扰,影响污水的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而且所用的电器设备较多、自控化控制要求高、易产生浮渣等。
因此,针对农村污水排放特点及SBR工艺自控复杂等缺陷,特别需要一种使用电器设备少、出水水质较好、自控化控制要求低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使用电器设备少、出水水质较好、自控化控制要求低的一种序批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包括调节区、序批式主反应区、澄清区和清水区,所述序批式主反应区分别与所述调节区和澄清区连接,所述澄清区还与所述清水区连接;所述调节区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且所述调节区内设有进水气提组件和调节堰槽,所述调节堰槽分别与所述进水气提组件和所述序批式主反应区连接;所述序批式主反应区包括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一反应区内设有第一曝气组件和填料区,所述第二反应区内设有第二曝气组件、污泥回流气提组件、倒锥体结构和防涌结构,所述污泥回流气提组件与所述第一反应区连接,所述防涌结构与所述澄清区连接;所述澄清区的侧壁上设有排水管,且所述澄清区内设有中心布水器。
优选的,所述进水气提组件包括第一提水管和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提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堰槽连接,且所述第一提水管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时控电动阀与鼓风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堰槽内设有可调堰板,且所述调节堰槽通过进水法兰与所述第一反应区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曝气组件包括第一散流曝气器、第二散流曝气器、第三散流曝气器、穿孔曝气器、曝气进气管、和穿孔曝气管;所述曝气进气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散流曝气器、第二散流曝气器和第三散流曝气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时控电动阀与鼓风机连接;所述穿孔曝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穿孔曝气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时控电动阀与所述鼓风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污泥回流气提组件包括第二提水管和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提水管的一端通过污泥回流管与所述第一反应区连接,且所述第二提水管的侧壁与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时控电动阀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曝气组件包括第四散流曝气器、第五散流曝气器和曝气进气管;所述第四散流曝气器和第五散流曝气器均与所述曝气进气管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涌结构通过出水法兰与所述澄清区连接。
优选的,所述清水区设有轻质滤料、反洗排水管、反洗进气管,所述反洗进气管与所述第三时控电动阀连接。
优选的,所述腔体为长方体,且所述腔体的顶部设有顶盖。
优选的,所述调节区与序批式主反应区之间、所述序批式主反应区与所述澄清区之间、所述澄清区与所述清水区之间均设有分区隔板;所述第一反应区与所述第二反应区之间设有竖向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将调节区、序批式主反应区、澄清区、清水区设于同一腔体内,仅通过隔板分开,使整个装置占地面积较小且连接方式简单、能耗较低,可间歇处理排入的不定量污水,通过气提组件和曝气组件的时空程序启闭控制,实现进出水、厌氧、好氧和消氧的交替运行,形成溶解氧、第二反应OD5的浓度梯度,有效控制了污泥膨胀,出水效果好,对出水SS的去除尤为高效,而调节堰槽内的滞留存量待处理污水,则对进入的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变化和有机污染物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的结构连接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提升泵;2、进水管;3、溢流管;4、放空阀;5、调节堰槽;6、调节堰板;7、分区隔板;8、顶盖;9、第一提水管;10、进水气提组件; 11、第一进气管;12、进水法兰;13、污泥回流管;14、填料区;151、第一散流曝气器;152、第二散流曝气器;153、第三散流曝气器;154、第四散流曝气器;155、第五散流曝气器;16、曝气进气管;17、穿孔曝气器; 18、穿孔曝气管;19、倒锥体结构;20、防涌结构;21、竖向隔板;22、污泥回流气提组件;23、第二进气管;24、第二提水管;25、排泥管;26、反洗排水管;27、反洗进气管;28、中心布水器;29、出水法兰;31、排水管;321、第一调节阀;322、第二调节阀;323、第三调节阀;33、反冲洗阀门;34、鼓风机;35、第三时控电动阀;36、第一时控电动阀;37、第二时控电动阀;38第四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腔体,腔体包括调节区、序批式主反应区、澄清区和清水区,序批式主反应区分别与调节区和澄清区连接,澄清区还与清水区连接;调节区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且调节区内设有进水气提组件和调节堰槽,调节堰槽分别与进水气提组件和序批式主反应区连接;序批式主反应区包括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第一反应区内设有第一曝气组件和填料区,第二反应区内设有第二曝气组件、污泥回流气提组件、倒锥体结构和防涌结构,污泥回流气提组件与第一反应区连接,防涌结构与澄清区连接;澄清区的侧壁上设有排水管,且澄清区内设有中心布水器。
具体的,序批式主反应区内腔分隔为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第一反应区的上部与第二反应区的上部设有过水口,第二反应区内的污水从第一反应区的污水通过第一反应区上部与第二反应区上部的过水口自流至第二反应区内,调节区一侧的壁面上设有进水口,通过提升泵将污水泵入调节区中,调节区中设有进水气提组件,污水通过气提组件从第一反应区一侧设有的进水口进入序批式主反应区内,第一反应区内设有第一曝气组件,第二反应区内设有第二曝气组件和污泥回流气提组件、倒锥体结构和防涌结构,第二反应区的污水从倒锥体结构底部进入倒锥体结构,倒锥体结构有利于泥水分离,使得出水SS(Suspended Solids)降低,防涌结构设置在倒锥体结构的内部,从防涌结构流出的水通过出水法兰进入澄清区中,澄清区中设有中心布水器,并投入PAC进行化学除磷澄清。在澄清作用下得到出水,继而进入清水区中。曝气组件和气提组件仅使用一台鼓风机即可实现进水、厌氧和好氧的交替运行,方便安装和运行,可连续处理进入的不定量污水,有效抵抗污水量和有机污染物的冲击,通过气提组件和曝气组件的时空程序控制,使装置内厌氧、好氧交替处理,净化效果好,有效控制了活性污泥膨胀,第二反应区内通过污泥回流气提组件将污泥回流至第一反应区内,有利于厌氧反硝化的进行,更有利于脱氮除磷。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将调节区、序批式主反应区、澄清区、清水区设于同一腔体内,仅通过隔板分开,使整个装置占地面积较小且连接方式简单、能耗较低,可间歇处理排入的不定量污水,通过气提组件和曝气组件的时空程序启闭控制,实现进出水、厌氧、好氧和消氧的交替运行,形成溶解氧、第二反应OD5的浓度梯度,有效控制了污泥膨胀,出水效果好,对出水SS的去除尤为高效,而调节堰槽内的滞留存量待处理污水,则对进入的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变化和有机污染物的冲击。
作为优选方案,进水气提组件包括第一提水管和第一进气管,第一提水管的一端与调节堰槽连接,且第一提水管的侧壁与第一进气管的一端连接,第一进气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时控电动阀与鼓风机连接。
具体的,打开第一时控电动阀和第一调节阀,使得鼓风机与第一进气管连通,向第一进气管充入控制,调节区内空气和污水在第一提水管内进行气液混合,使污水因混入空气而导致密度降低,形成密度差,污水可沿第一提水管上升至调节堰板中,待污水量达到一定高度后越过堰板进入第一反应区。
作为优选方案,调节堰槽内设有可调堰板,且调节堰槽通过进水法兰与第一反应区连接。
具体的,污水通过提升泵由进水管进入调节区,调节区中并设有溢流管,调节区起到集水和调节水质水量的作用,调节区调节堰槽内滞留的存量待处理污水,对新进入的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能有效抵抗进水水量变化和有机污染物的冲击。
在调节堰槽中设置可调堰板,阻挡提升上来的污水中的浮渣,待提升污水达到一定高度时,污水通过进水法兰自流入第一反应区中。调节堰槽中设置堰板可缓冲进入的污水量,防止污水量过大对后续第二反应区的冲击。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曝气组件包括第一散流曝气器、第二散流曝气器、第三散流曝气器、穿孔曝气器、曝气进气管、和穿孔曝气管;曝气进气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散流曝气器、第二散流曝气器和第三散流曝气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时控电动阀与鼓风机连接;穿孔曝气管的一端与穿孔曝气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时控电动阀与鼓风机连接。
具体的,第一散流曝气器、第二散流曝气器和第三散流曝气器均置于第一反应区底部,穿孔曝气器位于第一散流曝气器、第二散流曝气器和第三散流曝气器的上方,当第二时控电动阀和第四调节阀打开时,鼓风机与曝气管连通,向曝气管冲入空气,曝气进气管将外部空气通过第一散流曝气器、第二散流曝气器和第三散流曝气器送入第一反应区的底部。当第三时控电动阀和第二调节阀打开时,鼓风机与穿孔曝气管连通,穿孔曝气管中进入的空气可对第一反应区内污水进行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此外,第一反应区中设置填料区,例如悬浮填料、包埋填料或固定填料,有助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作为优选方案,污泥回流气提组件包括第二提水管和第二进气管,第二提水管的一端通过污泥回流管与第一反应区连接,且第二提水管的侧壁与第二进气管的一端连接,第二进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时控电动阀连接。
具体的,当第三时控电动阀和第三调节阀打开时,鼓风机与第二进气管连通,向第二进气管充入空气,第二反应区内空气和含污泥的污水在第二提水管内进行气液混合,使含污泥的污水因混入空气而导致密度降低,形成密度差,污水可沿第二提水管回流至第一反应区中。
作为优选方案,第二曝气组件包括第四散流曝气器、第五散流曝气器和曝气进气管;第四散流曝气器和第五散流曝气器均与曝气进气管的一端连接。
具体的,当第二时控电动阀和第四调节阀打开时,鼓风机与曝气管连通,向曝气管冲入空气,曝气进气管将外部空气通过四散流曝气器、第五散流曝气器送第二反应区的底部。
作为优选方案,防涌结构通过出水法兰与澄清区连接。
具体的,防涌结构设置在倒锥体结构的内部,倒锥体结构右侧的侧壁上设有通孔,防涌结构的出水管穿过倒锥体结构右侧侧壁的通孔,连接至出水法兰,通过出水法兰与澄清区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清水区设有轻质滤料、反洗排水管、反洗进气管,反洗进气管与第三时控电动阀连接。
具体的,清水区内设置的轻质滤料对SS的降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打开反冲洗阀门,反洗进气管对清水池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排出的水通过反洗排水管排出装置外,反冲洗30min后,关闭反冲洗阀门。
作为优选方案,腔体为长方体,且腔体的顶部设有顶盖。
具体的,装置采用调节区、序批式主反应区、澄清区、清水区集成建造,顶部设有便于手提的顶盖,便于对装置内部设备的安装和检修。
作为优选方案,调节区与序批式主反应区之间、序批式主反应区与澄清区之间、澄清区与清水区之间均设有分区隔板;第一反应区与第二反应区之间设有竖向隔板。
具体的,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设计于同一序批式主反应区内,仅通过竖向隔板分开,使装置占地面积较小且连接方式简单,
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的结构连接图。
如图1所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腔体,腔体包括调节区、序批式主反应区、澄清区和清水区,序批式主反应区分别与调节区和澄清区连接,澄清区还与清水区连接;调节区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且调节区内设有进水气提组件和调节堰槽5,调节堰槽5分别与进水气提组件10和序批式主反应区连接;序批式主反应区包括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第一反应区内设有第一曝气组件和填料区14,第二反应区内设有第二曝气组件、污泥回流气提组件22、倒锥体结构19和防涌结构20,污泥回流气提组件22与第一反应区连接,防涌结构20与澄清区连接;澄清区的侧壁上设有排水管31,且澄清区内设有中心布水器28。
其中,进水气提组件10包括第一提水管9和第一进气管11,第一提水管9的一端与调节堰槽5连接,且第一提水管9的侧壁与第一进气管11的一端连接,第一进气管1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时控电动阀36与鼓风机连接。
其中,调节堰槽5内设有可调堰板6,且调节堰槽5通过进水法兰12 与第一反应区连接。
其中,第一曝气组件包括第一散流曝气器151、第二散流曝气器152、第三散流曝气器153、穿孔曝气器17、曝气进气管16、和穿孔曝气管18;曝气进气管16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散流曝气器151、第二散流曝气器152和第三散流曝气器153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时控电动阀37与鼓风机连接;穿孔曝气管18的一端与穿孔曝气器17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时控电动阀35与鼓风机连接。
其中,污泥回流气提组件22包括第二提水管24和第二进气管23,第二提水管24的一端通过污泥回流管13与第一反应区连接,且第二提水管 24的侧壁与第二进气管23的一端连接,第二进气管23的另一端与第二时控电动阀37连接。
其中,第二曝气组件包括第四散流曝气器154、第五散流曝气器155和曝气进气管16;第四散流曝气器154和第五散流曝气器155均与曝气进气管16的一端连接。
其中,防涌结构20通过出水法兰29与澄清区连接。
其中,清水区设有轻质滤料、反洗排水管26、反洗进气管27,反洗进气管27与第三时控电动阀37连接。
其中,腔体为长方体,且腔体的顶部设有顶盖。
其中,调节区与序批式主反应区之间、序批式主反应区与澄清区之间、澄清区与清水区之间均设有分区隔板7;第一反应区与第二反应区之间设有竖向隔板21。
该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污水通过提升泵1由进水管2进入调节区中,调节区还设有溢流管3,调节区起到集水和调节水质水量的作用,调节区调节堰槽5内滞留的存量待处理污水,对新进入的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能有效抵抗进水水量变化和有机污染物的冲击,而可调堰板6则防止污水量过大对后续主反应区的冲击。
序批式主反应区内的污水处理分为进出水、厌氧、好氧、消氧四个反应阶段,进出水时,鼓风机34启动,第一时控电动阀36和第一调节阀321 打开,鼓风机34的空气进入第一进气管11,根据气提原理,第一进气管 11将外部空气持续送入调节区,与调节区内的污水在第一提水管9内混合,此时第一提水管9内的污水因混入空气而降低密度,在提水管内形成密度差,进而沿第一提水管9上升,进入调节堰槽5中,可调堰板6则阻挡提升上来的污水中的浮渣,最后自流入第一反应区中,同时出水从排水管31 排出。
进入厌氧阶段时,保持第一时控电动阀36和第一调节阀321开启,保持第三时控电动阀35开启,第二调节阀322打开穿孔曝气器17,第三调节阀323打开第二进气管23,穿孔曝气管18中进入的空气可对第一反应区内污水进行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第二反应区内污水与第二进气管23中进入的空气混合后沿着第二提水管24上升回流至第一反应区中,第一反应区的污水中的总氮得到有效降解,此外,第一反应区内设有悬浮填料、包埋填料或固定填料14,有助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之后进入好氧阶段,此时,第三时控电动阀35、第一时控电动阀36、第二调节阀322和第一调节阀321关闭,第二时控电动阀37和第四调节阀 38打开曝气进气管16,曝气进气管16将外部空气通过第一散流曝气器151、第二散流曝气器152、第一散流曝气器153送入序批式主反应区底部,调节放空阀4开度,污水中的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进行充分的好氧处理,污水通过第二反应区的特殊倒锥体结构19进入第二反应区顶部的防涌结构 20中,有利于泥水分离,使得出水SS降低,第二反应区底部设有排泥管 25,方便剩余污泥排出。
好氧阶段结束后,进入消氧阶段,打开第一时控电动阀36和第一调节阀321,打开第三时控电动阀35和第二调节阀322,第四调节阀38关闭第一散流曝气器151、第二散流曝气器152、第一散流曝气器153,保证进水的同时停止曝气进行消氧反应,有利于脱氮的进行,反冲洗阀门33打开反洗进气管27对清水池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排出的水通过反洗排水管26排出装置外,反冲洗30min后,关闭反冲洗阀门33。第二反应区处理后的出水通过出水法兰29进入澄清区中,通过澄清区中设置的中心布水器28与投入的PAC进行混合,达到化学除磷和澄清的目的,之后出水进入清水区,清水区中设有轻质滤料,通过轻质滤料的过滤作用得到净化后的清水,最后处理后的出水通过排水管31排出装置外。消氧阶段完毕后,装置又可进行下一个运行周期。如此循环,实现进出水、厌氧、好氧和消氧的交替运行,形成溶解氧、第二反应OD5的浓度梯度,有效控制了污泥膨胀,出水效果好,对出水SS的去除尤为高效,而调节堰槽内的滞留存量待处理污水,则对进入的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变化和有机污染物的冲击。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包括调节区、序批式主反应区、澄清区和清水区,所述序批式主反应区分别与所述调节区和澄清区连接,所述澄清区还与所述清水区连接;
所述调节区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且所述调节区内设有进水气提组件和调节堰槽(5),所述调节堰槽(5)分别与所述进水气提组件(10)和所述序批式主反应区连接;
所述序批式主反应区包括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一反应区内设有第一曝气组件和填料区(14),所述第二反应区内设有第二曝气组件、污泥回流气提组件(22)、倒锥体结构(19)和防涌结构(20),所述污泥回流气提组件(22)与所述第一反应区连接,所述防涌结构(20)与所述澄清区连接;
所述澄清区的侧壁上设有排水管(31),且所述澄清区内设有中心布水器(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气提组件(10)包括第一提水管(9)和第一进气管(11),所述第一提水管(9)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堰槽(5)连接,且所述第一提水管(9)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进气管(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1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时控电动阀(36)与鼓风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堰槽(5)内设有可调堰板(6),且所述调节堰槽(5)通过进水法兰(12)与所述第一反应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气组件包括第一散流曝气器(151)、第二散流曝气器(152)、第三散流曝气器(153)、穿孔曝气器(17)、曝气进气管(16)、和穿孔曝气管(18);所述曝气进气管(16)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散流曝气器(151)、第二散流曝气器(152)和第三散流曝气器(153)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时控电动阀(37)与鼓风机连接;所述穿孔曝气管(18)的一端与所述穿孔曝气器(17)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时控电动阀(35)与所述鼓风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气提组件(22)包括第二提水管(24)和第二进气管(23),所述第二提水管(24)的一端通过污泥回流管(13)与所述第一反应区连接,且所述第二提水管(24)的侧壁与所述第二进气管(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23)的另一端与第二时控电动阀(3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曝气组件包括第四散流曝气器(154)、第五散流曝气器(155)和曝气进气管(16);所述第四散流曝气器(154)和第五散流曝气器(155)均与所述曝气进气管(16)的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涌结构(20)通过出水法兰(29)与所述澄清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设有轻质滤料、反洗排水管(26)、反洗进气管(27),所述反洗进气管(27)与所述第二时控电动阀(37)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为长方体,且所述腔体的顶部设有顶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区与序批式主反应区之间、所述序批式主反应区与所述澄清区之间、所述澄清区与所述清水区之间均设有分区隔板(7);所述第一反应区与所述第二反应区之间设有竖向隔板(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19757.8U CN211946461U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一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19757.8U CN211946461U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一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46461U true CN211946461U (zh) | 2020-11-17 |
Family
ID=73166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19757.8U Active CN211946461U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一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4646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06567A (zh) * | 2019-10-25 | 2019-12-24 |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
-
2019
- 2019-10-25 CN CN201921819757.8U patent/CN21194646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06567A (zh) * | 2019-10-25 | 2019-12-24 |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
CN110606567B (zh) * | 2019-10-25 | 2024-08-06 |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73510A (zh) | 具有snd脱氮功能的污泥无回流装置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 |
CN111592185A (zh) | 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106745749A (zh) | 好氧缺氧一体式ao膜生物反应器 | |
CN202785899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
CN113582339A (zh) | 一种节能mbr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8539475U (zh) | 一种高效的城镇综合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2120680B (zh) | 利用a/o-mbr水处理装置处理污水的方法 | |
CN209906566U (zh) | 一种iv类水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1946461U (zh) | 一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 |
CN212334940U (zh) | 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3202515U (zh) | 一种ifas-mbr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 |
CN109292980A (zh) | 一种级数可调的多级ao-mbbr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105693036A (zh) | 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系统 | |
RU195498U1 (ru) |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чистки сточных вод | |
CN220834283U (zh) | 一种一体化污泥处理设备 | |
CN210505759U (zh) | 一种自循环高效生物脱氮装置 | |
CN110606567B (zh) | 一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 |
CN209456151U (zh) | 一种多级a/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
RU98997U1 (ru) | Установка биологической очистки сточных вод | |
CN207903981U (zh) | 一种高效的升流式生物反应装置 | |
CN202080953U (zh) | 具有snd脱氮功能的污泥无回流装置 | |
CN218811184U (zh) | 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5627417U (zh) | 一种多级耦合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9709274U (zh) | 一种厌好氧生物澄清池 | |
CN210340633U (zh) | 一种新型脱氮除磷一体化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