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85899U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85899U CN202785899U CN201220293350.8U CN201220293350U CN202785899U CN 202785899 U CN202785899 U CN 202785899U CN 201220293350 U CN201220293350 U CN 201220293350U CN 202785899 U CN202785899 U CN 2027858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nd
- aerobic
- aerobic pond
- anoxic
- po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相应的进水管由缺氧池的上端进入并向下伸入到距缺氧池的底部;缺氧池、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内分别填充悬浮生物填料;缺氧池与第一好氧池共壁液位处均匀开有孔;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均为周边进水周边出水;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的池体共壁下端均匀开有孔;沉淀池采用斜板沉淀池,并且在沉淀池内设置有斜板填料,沉淀池出水通过周边出水堰集水后经出水管流出;第二好氧池的混合液通过气提回流管回流至缺氧池;进气管通过气体控制阀门与曝气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污水中氮的去除并具有较低的污泥产量;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维护简单的特点,符合农村对工艺合理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导致农村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均相当低。目前大部分农村没有排水收集设施和污水处理系统,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村污水处理现状与城市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人口较少,分布广且分散,农村用水量标准较低,污水流量小且日变化系数大;(2)污水成分浓度较低,且以有机物、氮和磷为主,水质波动性大;(3)村镇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无法操作较复杂的污水处理设施。
目前,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中采用的工艺主要有:A/O-MBR、A/O-生物接触氧化、厌氧滤池、人工湿地和氧化塘以及相关组合工艺或改造工艺。上述这些工艺只能实现部分指标合格,且有些工艺(如MBR)运行费用高、管理繁琐,还有些工艺虽然流程简单但不能保证水质达标排放。因此,在现有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中存在工艺合理性和经济性不符合农村的需求,以至于造成出水不达标或只有部分指标合格(只能实现主要指标中的COD和氨氮达标),以及工艺运行维护困难、污泥产量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中存在工艺合理性和经济性不符合农村的需求,以至于造成出水不达标或只有部分指标合格,以及工艺运行维护困难、污泥产量较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沉淀池、进气管、气体控制阀门、曝气装置、气提回流管和斜板填料;所述进水管由所述缺氧池的上端进入并向下伸入到距所述缺氧池的底部预定距离处;所述缺氧池、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内分别填充预定比例的悬浮生物填料;所述缺氧池与第一好氧池共壁液位处均匀开有孔;所述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均为周边进水周边出水的结构;所述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的池体共壁下端距池底预定距离处均匀开有孔;所述沉淀池采用斜板沉淀池,并且 在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斜板填料,所述沉淀池出水通过周边出水堰集水后经出水管流出;所述第二好氧池的混合液通过气提回流管回流至所述缺氧池;所述进气管通过所述气体控制阀门与所述曝气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缺氧池和好氧池均投加一定比例的悬浮生物填料,充分利用悬浮污泥和生物膜的协同作用,减小水力停留时间,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并实现低的污泥产量;并且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维护简单的特点,符合农村对工艺合理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依据的是农村污水有以下特征和处理要求:①村镇人口较少,分布广且分散,农村用水量标准较低,污水流量小且日变化系数大;②污水成分浓度较低,且以有机物、氮和磷为主,水质波动性大;③工艺运行可靠稳定,出水稳定达标排放,尽可能实现直接回用;④村镇经济力量薄弱,污水处理应充分考虑投资建设费用低、运行费用少;⑤农用土地紧张,尽可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建设污水站;⑥村镇缺乏专业人员,所选工艺运行和管理简单,设备对用户的操作水平要求不高。为此,本具体实施方式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相应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1、缺氧池3、第一好氧池4、第二好氧池5、沉淀池6、进气管7、气体控制阀门8、曝气装置9、气提回流管10和斜板填料 11;进水管1由缺氧池3的上端进入并向下伸入到距缺氧池3的底部预定距离处;缺氧池3、第一好氧池4和第二好氧池5内分别填充预定比例的悬浮生物填料;缺氧池3与第一好氧池4共壁液位处均匀开有孔,所述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填料的直径;第一好氧池4和第二好氧池5均为周边进水周边出水的结构;第一好氧池4与第二好氧池5的池体共壁下端距池底预定距离处均匀开有孔,所述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填料的直径;缺氧池3、第一好氧池4和第二好氧池5的出水均采用开孔方式,开孔直径小于所述填料直径;沉淀池6采用斜板沉淀池,并且在沉淀池6内设置有斜板填料11,沉淀池6出水通过周边出水堰集水后经出水管流出;第二好氧池5的混合液通过气提回流管10回流至缺氧池3;进气管7通过气体控制阀门8与曝气装置9连接,曝气装置9可采用环形曝气管。
具体的,缺氧池3、第一好氧池4和第二好氧池5可采用钢板焊接或钢筋混凝土浇铸的多段环形结构;缺氧池3、第一好氧池4和第二好氧池5内水流为从下而上的折流状态。污水经进水管1流入缺氧池3,进水管1由缺氧池3上端进入向下伸入到距缺氧池3底部预定距离处;污水流出后扩散到整个缺氧池3,经出水侧池壁液位处小孔流入第一好氧池4,环整个第一好氧池4的池壁均匀开具一定数量的小孔,小孔直径略小于所用填料直径,保证水流通畅和填料不流失;污水流经第一好氧池4后经出水侧池壁小孔流入第二好氧池5,环整个第二好氧池5的池壁均匀开具一定数量的孔,开孔直径略小于所用填料直径,小孔位于距离池底一定距离处;第二好氧池5的污水经好氧池出水装置12和沉淀池进水管13进入沉淀池6的底部,好氧池出水装置12为均匀开孔的折形钢板,钢板上开具一定数量的孔,开孔直径略小于所用填料直径;水流从沉淀池6的底部向上流经斜板填料11,最后进入沉淀池出水装置14,沉淀池出水装置14为均匀布一定数量三角堰的钢板;污水经沉淀池出水装置14集水后从出水管15流出,由排水阀16控制出水。风机气体经进气管7进入,气体控制阀门8控制不同生化池气体流量;进气管7从缺氧池3、第一好氧池4、第二好氧池5的顶部向下至距池底一定距离处,并通过曝气装置9向各缺氧池3、第一好氧池4、第二好氧池5内供气,曝气装置9采用环形穿孔曝气管,第一好氧池4采用环形鱼刺形穿孔管。沉淀池污泥经池底部排泥管17由排泥阀18排出。
下面以采用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对污水进行处理为例,说明该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效果。需要处理的污水水质如下:水温=12~25℃,COD=200~400mg/L,BOD5=100~200mg/L,SS≤200mg/L,NH4 +-N=25~40mg/L,,pH=7.0~8.5。经过上述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如下:水温=12~25℃;COD<50mg/L,去除率90%以上;BOD5<10mg/L, 去除率95%以上;SS<10mg/L,去除率95%以上;NH4 +-N<5mg/L,去除率95%以上;TN≤15mg/L,去除率90%以上;pH=7.0~8.5。
与现有污水处理工艺方法相比较,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生化部分的污泥产量,具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装置整体为推流运行,每段呈现完全混合状态,处理效果好;
2)在缺氧池和好氧池均投加一定比例的悬浮生物填料,充分利用悬浮污泥和生物膜的协同作用,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并实现低的污泥产量;
3)好氧池分段运行,可充分发挥同类微生物种群间的协同作用,克服不同微生物种群间的拮抗作用;
4)缺氧池和好氧池可根据工程情况实现功能的互换,满足不同工程的需要;
5)好氧池水流为周进周出,进出水只需在池壁适当位置开孔,结构简单,节省材料;
6)本实用新型装置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低;
7)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易自动化运行,管理维护方便;
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装置处理效果和经济性能,均高于目前所采用一体化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沉淀池、进气管、气体控制阀门、曝气装置、气提回流管和斜板填料;所述进水管由所述缺氧池的上端进入并向下伸入到距所述缺氧池的底部预定距离处;所述缺氧池、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内分别填充预定比例的悬浮生物填料;所述缺氧池与第一好氧池共壁液位处均匀开有孔;所述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均为周边进水周边出水的结构;所述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的池体共壁下端距池底预定距离处均匀开有孔;所述沉淀池采用斜板沉淀池,并且在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斜板填料,所述沉淀池出水通过周边出水堰集水后经出水管流出;所述第二好氧池的混合液通过气提回流管回流至所述缺氧池;所述进气管通过所述气体控制阀门与所述曝气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为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的多段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与好氧池共壁液位处开的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填料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的两段池体共壁下端距池底预定距离处开的孔的孔径小于所用填料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的出水均采用开孔方式,开孔直径小于所述填料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采用环形曝气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293350.8U CN202785899U (zh) | 2012-06-18 | 2012-06-18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293350.8U CN202785899U (zh) | 2012-06-18 | 2012-06-18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85899U true CN202785899U (zh) | 2013-03-13 |
Family
ID=47813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29335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85899U (zh) | 2012-06-18 | 2012-06-18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85899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14145A (zh) * | 2013-03-24 | 2013-07-24 | 北京工业大学 | 适合北方地区入河口水污染控制方法 |
CN106673189A (zh) * | 2016-12-14 | 2017-05-17 | 浙江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周进周出高效复合厌氧分离系统 |
CN106745752A (zh) * | 2017-02-21 | 2017-05-31 | 湖南博世科华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和方法 |
CN110921975A (zh) * | 2019-11-04 | 2020-03-27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一种应用多级填料的一体化污水净化设备 |
CN111217451A (zh) * | 2020-02-25 | 2020-06-02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体化ao生物膜反应器 |
CN111217489A (zh) * | 2019-11-04 | 2020-06-02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一种强化村镇污水氨氮脱除能力的污水净化设备 |
-
2012
- 2012-06-18 CN CN201220293350.8U patent/CN20278589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14145A (zh) * | 2013-03-24 | 2013-07-24 | 北京工业大学 | 适合北方地区入河口水污染控制方法 |
CN103214145B (zh) * | 2013-03-24 | 2014-04-09 | 北京工业大学 | 适合北方地区入河口水污染控制方法 |
CN106673189A (zh) * | 2016-12-14 | 2017-05-17 | 浙江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周进周出高效复合厌氧分离系统 |
CN106745752A (zh) * | 2017-02-21 | 2017-05-31 | 湖南博世科华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和方法 |
CN110921975A (zh) * | 2019-11-04 | 2020-03-27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一种应用多级填料的一体化污水净化设备 |
CN111217489A (zh) * | 2019-11-04 | 2020-06-02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一种强化村镇污水氨氮脱除能力的污水净化设备 |
CN111217451A (zh) * | 2020-02-25 | 2020-06-02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体化ao生物膜反应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45103C (zh) | 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式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
CN202785899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3866098U (zh) | 一种高效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 | |
CN100357194C (zh) | 单级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 | |
CN113582339A (zh) | 一种节能mbr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0974339U (zh) | 一种乡镇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105859025A (zh) | 一种生活污水清污分流生物生态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208071525U (zh) | 地埋式智能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5693036A (zh) | 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9607938A (zh) | 一种处理分散型污水的一体化稳定塘设备及其处理工艺 | |
CN220834283U (zh) | 一种一体化污泥处理设备 | |
CN208308624U (zh) | 集成智能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5060487A (zh)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6005352U (zh) | 一种节能mbr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4457495U (zh) | 一种自维护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 |
CN211946461U (zh) | 一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 |
CN100500593C (zh) | 复合式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210656577U (zh) | 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 |
CN209759234U (zh) |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2894104U (zh) | 一种养猪场高氨氮废水脱氮设备 | |
CN208594093U (zh) | 村镇分散式污水处理反应器 | |
CN209065678U (zh) |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一体化装备 | |
CN111362399B (zh) | 多级a/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9456151U (zh) | 一种多级a/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9759230U (zh) | 户用污水处理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06 Address after: 100081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North Shimonoseki street, No. 7 Patentee after: Sound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angsha Sander wa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1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North Shimonoseki street, No. 7 Patentee before: Sound Group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