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930349U - 无线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30349U
CN211930349U CN202020958617.5U CN202020958617U CN211930349U CN 211930349 U CN211930349 U CN 211930349U CN 202020958617 U CN202020958617 U CN 202020958617U CN 211930349 U CN211930349 U CN 211930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charging device
wireless
pair
char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586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富军
张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uwu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uwu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uwu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uwu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586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30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30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303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无线充电器体积较大,不便携带、用户使用便捷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该无线充电器包括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第一无线充电装置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与第一无线充电装置活动连接并设有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可活动地收容于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内。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可收容在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中,从而减小无线充电器的体积,使得无线充电器便于携带,并且,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在同一个无线充电装置上放置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以分别进行单独无线充电或同时无线充电,极大提升了用户使用便捷性。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器是指利用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原理来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设备,原理类似于变压器。其在发送端和接受端各有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链接有线电源产生电磁信号,接受端线圈感应发射端的电磁信号从而产生电流给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及电子设备的种类多样化,可以进行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手机了,常见的还有可穿戴智能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及无线耳机等,因此存在需要同时对多个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情况;但现有技术中可以同时对多个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器往往体积较大,不便携带,而且,用户无法以自由选择的方式对不同的或两个以上的电子设备在同一个无线充电装置上进行单独充电或同时充电,导致用户使用便捷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用以解决现有的无线充电器体积较大、不便携带、用户使用便捷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无线充电器包括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第一无线充电装置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与第一无线充电装置活动连接并设有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可活动地收容于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内。
进一步的,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对具有不同尺寸和/或不同类型的第一电子设备中的一个单独无线充电或同时对两个以上同时无线充电,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用于对有别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进一步的,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移动通讯类电子设备和无线耳机类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包括可穿戴类电子设备。
进一步的,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可相对于第一无线充电装置的一侧做往复伸缩滑动以相对于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伸出或收容。
进一步的,无线充电器还包括:导向机构,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在导向机构上往复伸缩滑动,使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伸出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外或收容于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内。
进一步的,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相互连接以形成收容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的容纳腔的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无线充电器还包括与第一下壳体固定连接的支撑板;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上壳体和第二下壳体,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布置于第二上壳体和第二下壳体之间,导向机构为一对设置于支撑板上且平行相对的滑轨,第二上壳体上设有与一对滑轨滑动配合的一对滑块。
进一步的,一对滑轨上设有相对且间隔布置的一对第一限位凹槽和一对第二限位凹槽,并且一对滑块上设有与一对第一限位凹槽和一对第二限位凹槽分别限位配合的一对第一限位凸起和一对第二限位凸起,当一对第一限位凸起滑动至一对第一限位凹槽中时,第二无线充电装置收容于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内,当一对第二限位凸起滑动至一对第二限位凹槽中时,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伸出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外。
进一步的,至少两个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沿水平方向依次并排设置。
进一步的,两相邻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之间均设有干扰屏蔽单元。
进一步的,干扰屏蔽单元包括屏蔽电感和供电芯片,屏蔽电感设于两相邻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之间,供电芯片为屏蔽电感供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中对第一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了至少两个无线充电发射器从而可以单独对一个或同时对两个以上的电子设备来进行相应的无线充电,并且在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基础上还设置可对一个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因此,不仅可以对多个及多种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在无需使用时,用户可将第二无线充电装置收容在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中,从而减小无线充电器的体积,使得无线充电器便于携带,而且,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在同一个无线充电装置上放置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以分别进行单独无线充电或同时无线充电,极大提升了用户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为收容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未表示出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和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为伸出状态时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仅表示出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为伸出状态时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表示出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和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
图4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充电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充电器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充电器的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充电器处于伸出状态时支撑板和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充电器处于收容状态时支撑板和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配合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充电器的干扰屏蔽单元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为伸出状态时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表示出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和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
图中零件部件及编号:
100、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1、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102、容纳腔;103、第一上壳体;104、第一下壳体;200、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1、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202、第二上壳体;203、第二下壳体;204、滑块;205、第一限位凸起;206、第二限位凸起;300、支撑板;301、滑轨;302、第一限位凹槽;303、第二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请参考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器,该无线充电器包括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和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包括相互通过例如扣合连接在一起的第一上壳体103和第一下壳体104,在第一上壳体103与第一下壳体104扣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收容空间用于收容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还包括设于容纳空间中的至少两个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101和无线充电发射器支架(未图示),至少两个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101安装在无线充电发射器支架上。参考图2和图4,位于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的左侧设有容纳腔102,具体来说,该容纳腔102设于第一下壳体104中,且第一下壳体104上开设有与上述容纳腔102对应的缺口,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相对于该缺口可活动地设于该容纳腔102内,该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包括相互扣合在一起的第二上壳体202和第二下壳体203,在第二上壳体202与第二下壳体2073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空间内设有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201。本实施例中的容纳腔102是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前、后、上、下及右侧包围住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上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具有收容状态与伸出状态,当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为收容状态时,优选的是,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绝大部分位于容纳腔102内,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另一很小部分位于容纳腔102外,此时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201位于容纳腔102内部,也就是说,在上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整体处于收容状态下,通过将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设置成其很小部分位于容纳腔102外,能够方便通过手动方式来外拔该很小部分而将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改变为伸出状态,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很小部分的外露,而通过弹簧按钮等操控方式(以下将做进一步说明)使得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相对于容纳腔102活动从而改变所处状态;当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为伸出状态时,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左端伸出容纳腔102使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210位于容纳腔102外部。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的工作原理为:由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在收容状态时,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201不工作,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使至少两个的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101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工作,而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一很小部分露在容纳腔102的外部,用户需要使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时,可将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外露在容纳腔102的外部的很小部分向外拔出,即可使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中的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201移动到容纳腔102的外部进行工作以供无线充电使用(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201可对穿戴智能设备进行充电)。当用户不需要使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时,又可通过推压上述很小部分将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收容在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中,从而减小无线充电器的体积,使得无线充电器便于携带,并且,由于在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上设置了至少两个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101,因此,用户能够自由选择在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上放置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以进行单独无线充电或同时无线充电,从而极大提升了用户使用便捷性。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设置成具有能够布置至少两个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101的较大面积,其可用于对具有不同尺寸和/或不同类型的第一电子设备(未图示)中的一个单独无线充电或两个及以上进行同时无线充电,具体来说,该第一电子设备为例如尺寸较大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移动通讯类电子设备以及例如尺寸较小的AirPods无线耳机充电盒的无线耳机类电子设备,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用于对有别于上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例如尺寸更小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类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并且,由于第一电子设备的尺寸大于第二电子设备,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器的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和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可分别对多种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单独无线充电或同时无线充电,尤其是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可以对至少两个的不同类型或者同种类型的第一电子设备同时无线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器的结构有所不同,其采用包括了反弹器和自锁件的操控机构来对第二无线充电装置进行操控,具体来说,在第一上壳体与第一下壳体扣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容纳腔内还设有第一反弹器(未图示)、第二反弹器(未图示)和反弹器支架(未图示),第一反弹器、第二反弹器均安装在反弹器支架上。同时,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的右端设有第一卡接件(未图示),第一卡接件可与第二上壳体一体成型,第一卡接件也可以与第二上壳体可拆卸连接,第一卡接件可卡接在第一反弹器内;通过按压自锁件背离反弹器座体的一端,反弹器座体可将自锁件弹出对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所具有的收容状态与伸出状态,当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为收容状态时,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全部位于容纳腔内;当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的左端被用户向右按压时,第一反弹器将第一卡接件的左端弹出容纳腔,用户再将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的左端向左拔出即可使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移动到容纳腔的外部进行使用,此时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为伸出状态。这样的话,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在收容状态时全部位于容纳腔内,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无线充电器的体积,从而方便携带。
具体来说,对于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的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相对于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获得伸出或收容状态,采用上述手动方式或操控方式使得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相对于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的一侧做往复伸缩滑动来实现,这样的话,既符合用户使用习惯,又简化了结构。
进一步来说,为了实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往复伸缩滑动的平稳和可靠,无线充电器还设置了导向机构,从而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在导向机构上往复伸缩滑动,使得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伸出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外或收容于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内。
重点参考图4至图6,详细来说,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包括相互连接以形成收容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容纳腔102的第一上壳体103和第一下壳体104,无线充电器还包括与第一下壳体104固定连接的支撑板300。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上壳体202和第二下壳体203,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201布置于第二上壳体202和第二下壳体203之间,上述导向机构为一对设置于支撑板300上且平行相对的滑轨301,第二上壳体202上设有与一对滑轨301滑动配合的一对滑块204。如此的话,通过一对滑轨301和一对滑块204的滑动配合,能够平稳且可靠地实现第二上壳体202相对于支撑板303的往复伸缩滑动进而实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相对于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的往复伸缩滑动。
重点参考图5至图8,更进一步来说,一对滑轨301上设有相对且间隔布置的一对第一限位凹槽302和一对第二限位凹槽303,并且一对滑块201上设有与一对第一限位凹槽302和一对第二限位凹槽303分别限位配合的一对第一限位凸起205和一对第二限位凸起206,参照图7,当一对第二限位凸起206滑动至一对第二限位凹槽303中时,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伸出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外,参照图8,当一对第一限位凸起205滑动至一对第一限位凹槽302中时,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收容于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内,也就是说,一对滑轨301限定出两个极限位置,对应于位于一对滑轨301的更靠近右端的一对第一限位凹槽302限定出第一极限位置,对应于位于一对滑轨301的更靠近左端的一对第二限位凹槽303限定出为第二极限位置,当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一对第一限位凸起205与一对第一限位凹槽302可分离的卡接配合,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位于第一极限位置且为收容状态;当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一对第二限位凸起206与一对第二限位凹槽303可分离的卡接配合,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位于第二极限位置且为伸出状态,因此,通过各对限位凸起与各对限位凹槽在不同极限位置的卡接配合,能够可靠地保持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处于收容状态或伸出状态,满足用户对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使用与否的需求。
重点参考图3,进一步来说,至少两个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101沿水平方向依次并排设置,这样的话,既便于用户将两个以上第一电子设备以并排方式放置于第一上壳体103上进行同时无线充电,也利于各第一电子设备放置位置准确和规则,从而保证无线充电的良好效果。
重点参考图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具体来说,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中相邻两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101之间均设有干扰屏蔽单元,因此,通过设置干扰屏蔽单元能够屏蔽各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101之间及其与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201的电磁干扰,保障无线充电器的高质量工作。
具体的,干扰屏蔽单元可以采用常规的电磁屏蔽电路实现,如下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屏蔽单元包括:屏蔽电感L1、供电芯片、第一电容CIN1、第二电容CIN2、第三电容CL、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屏蔽电感L1设于两相邻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101之间,供电芯片为屏蔽电感L1供电。在本实施例中供电芯片为降压DC芯片。上述屏蔽电感L1的第一端与降压DC芯片的Lx1引脚连接,屏蔽电感L1的第二端与降压DC芯片的Lx2引脚连接,降压DC芯片的VIN引脚接电源输入端,降压DC芯片的VIN引脚接降压DC芯片的VDD引脚,降压DC芯片的VIN引脚接第一电容CIN1的第一端,降压DC芯片的VIN引脚接第二电容CIN2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IN1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CIN2的第二端接地。降压DC芯片的PGND引脚接地,降压DC芯片的AGND引脚接地。降压DC芯片的VOUT引脚接电源输出端,降压DC芯片的VOUT引脚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降压DC芯片的VOUT引脚接第三电容CL的第一端,第三电容CL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降压DC芯片的FB引脚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降压DC芯片的SW引脚连接。
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器的结构有所不同,具体是在本实施例中的容纳腔为通槽状,即本实施例中的容纳腔是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的上、下及右侧包围住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的前侧面及后侧面没有被容纳腔包围),同时,在该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的前侧面及后侧面上均设有防滑纹,如此设置后,用户可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的前侧面或后侧面推动防滑纹使第二无线充电装置滑动,用户操作更加方便。
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器的结构有所不同,具体是在本实施例中的的容纳腔中设有第一电机,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第一丝杆,在第一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螺母,该第一丝杆螺母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固定连接,则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正(反)方向的转动后,通过第一丝杆、第一丝杆螺母从而带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伸出(收容)。
重点参考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器的结构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还包括设于容纳空间中的五个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101和无线充电发射器支架(未图示),五个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101安装在无线充电发射器支架上。
采用五个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101进一步便于对两个以上的电子设备来进行相应的无线充电,两个以上的电子设备自由放置在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中任一个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101的上方进行充电。并且在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基础上还设置可对一个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因此,不仅可以对多个及多种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在无需使用时,用户可将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伸缩收纳在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中,从而减小无线充电器的体积,使得无线充电器便于携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
第一无线充电装置,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
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活动连接并设有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可活动地收容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对具有不同尺寸和/或不同类型的第一电子设备中的一个单独无线充电或同时对两个以上同时无线充电,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用于对有别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移动通讯类电子设备和无线耳机类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可穿戴类电子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的一侧做往复伸缩滑动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伸出或收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
导向机构,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在所述导向机构上往复伸缩滑动,使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伸出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外或收容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相互连接以形成收容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的容纳腔的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
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下壳体固定连接的支撑板;
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上壳体和第二下壳体,所述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布置于所述第二上壳体和所述第二下壳体之间,所述导向机构为一对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且平行相对的滑轨,所述第二上壳体上设有与所述一对滑轨滑动配合的一对滑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滑轨上设有相对且间隔布置的一对第一限位凹槽和一对第二限位凹槽,并且所述一对滑块上设有与所述一对第一限位凹槽和所述一对第二限位凹槽分别限位配合的一对第一限位凸起和一对第二限位凸起,当所述一对第一限位凸起滑动至所述一对第一限位凹槽中时,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内,当所述一对第二限位凸起滑动至所述一对第二限位凹槽中时,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伸出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沿水平方向依次并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两相邻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之间均设有干扰屏蔽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屏蔽单元包括屏蔽电感和供电芯片,所述屏蔽电感设于两相邻所述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之间,所述供电芯片为屏蔽电感供电。
CN202020958617.5U 2020-05-27 2020-05-27 无线充电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30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58617.5U CN211930349U (zh) 2020-05-27 2020-05-27 无线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58617.5U CN211930349U (zh) 2020-05-27 2020-05-27 无线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30349U true CN211930349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21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5861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30349U (zh) 2020-05-27 2020-05-27 无线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303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1499A (zh) * 2021-01-25 2021-05-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底座及电子设备系统
CN116112842A (zh) * 2023-04-12 2023-05-12 深圳市沃莱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及耳机充电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1499A (zh) * 2021-01-25 2021-05-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底座及电子设备系统
CN116112842A (zh) * 2023-04-12 2023-05-12 深圳市沃莱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及耳机充电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91512U (ja) ワイヤレス充電デバイスのスライド可能な充電トランスミッタ位置調節構造
CN211930349U (zh) 无线充电器
US8890471B2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US7906936B2 (en) Rechargeable inductive charger
CN110829628A (zh) 无线充电器
US20120098484A1 (e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battery with wireless charging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the same
EP2685542B1 (en) Mobile charger
WO2012174573A1 (en) Integrated battery backup and charging for mobile devices
EP3278198B1 (en) Interlocking integrated battery structure for an electronic stylus
CN210266451U (zh) 一种拍摄辅助装置
AU2014223934B2 (en) Portable radio having accessory interface
CN107026279B (zh) 能量存储装置
KR20160109190A (ko) 단말기 충전 거치대
CN210898604U (zh) 无线充电器
TWM461926U (zh) 無線充電裝置之充電發射器位置調節結構
TWI515993B (zh) 具有收納功能的無線充電裝置
US20150162756A1 (en) Back-up power supply for mobile phone
KR101417739B1 (ko) 젠더가 구비된 휴대단말기 커버
CN209982122U (zh) 带伸缩线结构移动电源
CN112866868A (zh) 一种滑动式无线耳机充电盒
CN209994165U (zh) 一种滑动无线耳机舱
CN214958907U (zh) 立式无线充电支架
CN217335110U (zh) 带自拍功能的磁吸无线充电设备
KR20150048013A (ko) 무선 전원 송수신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휴대 단말기
CN219918512U (zh) 无线充电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