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898604U - 无线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98604U
CN210898604U CN201922373604.1U CN201922373604U CN210898604U CN 210898604 U CN210898604 U CN 210898604U CN 201922373604 U CN201922373604 U CN 201922373604U CN 210898604 U CN210898604 U CN 210898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charging device
wireless
charger
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736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富军
张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uwu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uwu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uwu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uwu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736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98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98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986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无线充电器体积较大,不便携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该无线充电器包括第一无线充电装置、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三无线充电装置,第一无线充电装置设有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活动连接,并设有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第三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活动连接,并设有第三无线充电发射器;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三无线装置可以收容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内。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和第三无线充电装置可收容在无线充电器中,从而减小无线充电器的体积,使得无线充电器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器是指利用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原理来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设备,原理类似于变压器。其在发送端和接受端各有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链接有线电源产生电磁信号,接受端线圈感应发射端的电磁信号从而产生电流给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及电子设备的种类多样化,可以进行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手机了,常见的还有可穿戴智能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及无线耳机等,因此存在需要同时对多个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情况;但现有技术中可以同时对多个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器往往体积较大,不便携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用以解决现有的无线充电器体积较大,不便携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
第一无线充电装置,设有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
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活动连接,并设有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
第三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活动连接,并设有第三无线充电发射器;
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三无线装置可以收容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方案,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三无线充电装置分别用于对不同尺寸和/或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方案,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用于为移动通讯设备充电,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用于为可穿戴电子设备充电,第三无线充电装置用于为无线耳机充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方案,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用于为第一待充电设备充电,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用于为第二待充电设备充电,所述第三无线充电装置用于为第三待充电设备充电;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的尺寸,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无线充电装置的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方案,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与第三无线充电装置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的相对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方案,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三无线充电装置可独立相对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伸缩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方案,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
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上往复滑动,使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伸出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外或收容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内;
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三无线充电装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上往复滑动,使所述第三无线充电装置伸出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外或收容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方案,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上的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内,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上的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伸出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方案,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
第一限位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的所述第二极限位置处,用于在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滑动至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的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对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进行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方案,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轨设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上,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中在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基础上,还设置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三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对多种无线充电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在无需使用时,用户可将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三无线充电装置收容在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中,从而减小无线充电器的体积,使得无线充电器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三无线充电装置为收容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三无线充电装置为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充电器在隐藏第二无线充电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充电器在隐藏第三无线充电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充电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充电器在隐藏第一上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充电器在隐藏第一上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充电器在隐藏第二上壳体及第三上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弹器与卡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在隐藏第一下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10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后视图。
图中零件部件及编号:
100、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1、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102、第一容纳腔;103、第二容纳腔;104、第一反弹器;105、第二反弹器;106、第一滑轨;107、第一限位凹槽;108、第二限位凹槽;109、第一上壳体;110、第一下壳体;111、无线充电发射器支架;112、反弹器支架;113、第二滑轨;
200、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1、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202、第一卡接件;203、第一滑块;204、第一滑槽;205、第一限位凸起;206、第二上壳体;207、第二下壳体;208、第一防滑纹;
300、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1、第三无线充电发射器;302、第二卡接件;303、第二滑块;304、第二滑槽;305、第二限位凸起;306、第三上壳体;307、第三下壳体;308、第二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请参见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器,该无线充电器包括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和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包括相互扣合在一起的第一上壳体109和第一下壳体110,在第一上壳体109与第一下壳体110扣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空间内设有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101和无线充电发射器支架111,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101安装在无线充电发射器支架111上。在图中,位于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的左侧设有第一容纳腔102,位于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的右侧设有第二容纳腔103(第一容纳腔102和第二容纳腔103分别设置在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的左右相对两侧。)。
上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右端设于该第一容纳腔102内,该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包括相互扣合在一起的第二上壳体206和第二下壳体207,在第二上壳体206与第二下壳体207扣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空间内设有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201。上述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左端设于该第二容纳腔103内,该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包括相互扣合在一起的第三上壳体306和第三下壳体307,在第三上壳体306与第三下壳体307扣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空间内设有第三无线充电发射器301。从而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容纳腔102是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前、后、上、下及右侧包围住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而第二容纳腔103是从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前、后、上、下及左侧包围住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
上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具有第一收容状态与第一展开状态,当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为第一收容状态时,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部分位于第一容纳腔102内,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一容纳腔102外,此时第二无线充电器位于第一容纳腔102内部;当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为第一展开状态时,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左端伸出第一容纳腔102使第二无线充电器位于第一容纳腔102外部。上述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也具有第二收容状态与第二展开状态,当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为第二收容状态时,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部分位于第二容纳腔103内,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二容纳腔103外,此时第三无线充电器位于第二容纳腔103内部;当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为第二展开状态时,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右端伸出第二容纳腔103使第三无线充电器位于第二容纳腔103外部(展开状态即为第二无线充电装置或第三无线充电装置伸出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外的状态)。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与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可单独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中伸出。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的工作原理为:由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和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在收容状态时,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和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一部分露在容纳腔的外部,用户需要使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或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时,可将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露在容纳腔的外部的部分向外拔出,即可使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和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中的无线充电发射器移动到容纳腔的外部进行使用。当用户不需要使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和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时,又可将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和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收容在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中,从而减小无线充电器的体积,使得无线充电器便于携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用于为移动通讯设备进行充电(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用于为可穿戴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用于为无线耳机进行充电(如AirPods耳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无线充电装置为AirPods耳机的无线充电盒进行充电,无线充电盒再对AirPods耳机进行充电)。则本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器可对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进行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00也可用于为第一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第一待充电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用于为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第二待充电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用于为第三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第三待充电设备例如AirPods耳机,第三无线充电装置为AirPods耳机的无线充电盒进行充电,无线充电盒再对AirPods耳机进行充电)。第一待充电设备的尺寸大于第三待充电设备的尺寸(例如平板电脑的尺寸大于AirPods耳机无线充电盒的尺寸),第三待充电设备的尺寸大于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尺寸(例如AirPods耳机无线充电盒的尺寸大于智能手表的尺寸)。则本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器可对多种不同尺寸的设备进行充电。
请参见图1至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器的结构有所不同,具体是在第一上壳体109与第一下壳体110扣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空间内还设有第一反弹器104、第二反弹器105和反弹器支架112,第一反弹器104、第二反弹器105均安装在反弹器支架112上。同时,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右端设有第一卡接件202(第一卡接件202可与第二上壳体206一体成型,第一卡接件202也可以与第二上壳体206可拆卸连接),第一卡接件202可卡接在第一反弹器104内;在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左端设有第二卡接件302(第二卡接件302与第三上壳体306一体成型,第二卡接件302也可与第三上壳体306可拆卸连接),第二卡接件302可卡接在第二反弹器105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弹器104和第二反弹器105可采用佛山市制美五金有限公司生产的ZM-4516型甲虫自锁反弹器中的反弹器座体,第一卡接件202和第二卡接件302为在ZM-4516型反弹器中的自锁件,ZM-4516型反弹器中自锁件连接在反弹器座体中后,通过按压自锁件背离反弹器座体的一端,反弹器座体可将自锁件弹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具有第一收容状态与第一展开状态,当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为第一收容状态时,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全部位于第一容纳腔102内;当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左端被用户向右按压时,第一反弹器104将第一卡接件202的左端弹出第一容纳腔102,用户再将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左端向左拔出即可使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201移动到容纳腔的外部进行使用,此时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为第一展开状态。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具有第二收容状态与第二展开状态,当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为第二收容状态时,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全部位于第二容纳腔103内;当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第二端被按压时,第二反弹器105将第二卡接件302的右端弹出第二容纳腔103,用户再将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右端向右拔出即可使第三无线充电发射器301移动到容纳腔的外部进行使用,此时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为第二展开状态。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的有益效果为: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和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在收容状态时全部位于容纳腔内,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充电器的体积,从而方便携带。
请参见图1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器的结构有所不同,具体是在第一容纳腔102内设有两对第一滑轨106,两对第一滑轨106中的第一滑轨106相互平行设置,且其中一对第一滑轨106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02的一侧,另一对第一滑轨106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02的另一侧;一对第一滑轨106中的两个第一滑轨106分别设置在第一上壳体109和第一下壳体110上。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滑块203,每一个第一滑块203对应一对第一滑轨106,且第一滑块203设置在于其相对应的一对第一滑轨106中的两第一滑轨106之间,在第一滑块203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滑槽204,位于第一滑块203上表面的第一滑槽204滑动设置在第一上壳体109上的第一滑轨106上,位于第一滑块203下表面的第一滑槽204滑动设置在第一下壳体110上的第一滑轨106上,从而使得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沿着滑轨往复滑动。第一滑轨106具有两个极限位置,在图1至图12中,第一滑轨106的右端为第一极限位置,第一滑轨106的左端为第二极限位置;当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在第一极限位置时,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为收容状态;当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在第二极限位置时,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为展开状态。
同时,请参见图11所示,在第一滑块203背离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一侧还设有第一限位机构,该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凸起205和第一限位凹槽107,第一限位凸起205设置在第一滑块203背离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一侧,第一限位凹槽107位于第一容纳腔102内位于第一滑轨106的第二极限位置处(第一限位凹槽107设于第一上壳体109上),当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为第一展开状态时,第一限位凸起205卡接在第一限位凹槽107中,反馈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到达第二极限位置的同时进行限位。
在第二容纳腔103内设有两对第二滑轨113,两对第二滑轨113中的第二滑轨113相互平行设置,且其中一对第二滑轨113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03的一侧,另一对第二滑轨113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03的另一侧;一对第二滑轨113中的两个第二滑轨113分别设置在第一上壳体109和第一下壳体110上。在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滑轨113,每一个第二滑轨113对应一对第二滑轨113,且第二滑轨113设置在于其相对应的一对第二滑轨113中的两第二滑轨113之间,在第二滑轨113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第二滑槽304,位于第二滑轨113上表面的第二滑槽304滑动设置在第一上壳体109上的第二滑轨113上,位于第二滑轨113下表面的第二滑槽304滑动设置在第一下壳体110上的第二滑轨113上,从而使得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沿着滑轨往复滑动。第二滑轨206具有两个极限位置,在图1至图12中,第二滑轨206的左端为第三极限位置,第二滑轨206的右端为第四极限位置;当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在第三极限位置时,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为收容状态;当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在第四极限位置时,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为展开状态。
请参见图12所示,在第二滑轨113背离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一侧还设有第二限位机构,该第二限位机构包括第二限位凸起305和第二限位凹槽108,第二限位凸起305设置在第二滑块303背离第三无线充电装置200的一侧,第二限位凹槽108位于第二容纳腔103内位于第二滑轨113的第四极限位置处(第二限位凹槽108设于第一上壳体109上),当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为第一展开状态时,第二限位凸起305卡接在第二限位凹槽108中,反馈第三无线充电装置到达第四极限位置的同时进行限位。
请参见图13至图1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器的结构有所不同,具体是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容纳腔102及第二容纳腔103呈槽状,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容纳腔102是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前、上、下及右侧包围住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后侧面没有被第一容纳腔102包围),而第二容纳腔103是从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前、上、下及左侧包围住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后侧面没有被第二容纳腔103包围)。同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后侧面上还设有第一防滑纹208,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后侧面上还设有第二防滑纹308;如此设置后,用户可以通过手指推动防滑纹带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或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伸出容纳腔内进行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器的结构有所不同,具体是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容纳腔102及第二容纳腔103为通槽状,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容纳腔102是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上、下及右侧包围住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前侧面及后侧面没有被第一容纳腔102包围),而第二容纳腔103是从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前、上、下及左侧包围住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前侧面及后侧面没有被第二容纳腔103包围)。同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的前侧面及后侧面上均设有第一防滑纹208,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前侧面及后侧面上均设有第二防滑纹308;如此设置后,用户可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的前侧面或后侧面推动防滑纹使无线充电装置滑动,用户操作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器的结构有所不同,具体是在本实施例中的的第一容纳腔102中设有第一电机,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第一丝杆,在第一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螺母,该第一丝杆螺母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固定连接,则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正(反)方向的转动后,通过第一丝杆、第一丝杆螺母从而带动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00伸出(收容)。同时,在第二容纳腔103中设有第二电机,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第二丝杆,在第二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螺母,该第二丝杆螺母与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固定连接,则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正(反)方向的转动后,通过第二丝杆、第二丝杆螺母从而带动第三无线充电装置300伸出(收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
第一无线充电装置,设有第一无线充电发射器;
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活动连接,并设有第二无线充电发射器;
第三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活动连接,并设有第三无线充电发射器;
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三无线装置可以收容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三无线充电装置分别用于对不同尺寸和/或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用于为移动通讯设备充电,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用于为可穿戴电子设备充电,第三无线充电装置用于为无线耳机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用于为第一待充电设备充电,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用于为第二待充电设备充电,所述第三无线充电装置用于为第三待充电设备充电;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的尺寸,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无线充电装置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与第三无线充电装置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三无线充电装置可独立相对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伸缩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
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上往复滑动,使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伸出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外或收容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内;
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三无线充电装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上往复滑动,使所述第三无线充电装置伸出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外或收容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上的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内,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上的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伸出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
第一限位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的所述第二极限位置处,用于在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滑动至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的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对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进行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轨设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上,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连接。
CN201922373604.1U 2019-12-26 2019-12-26 无线充电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98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3604.1U CN210898604U (zh) 2019-12-26 2019-12-26 无线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3604.1U CN210898604U (zh) 2019-12-26 2019-12-26 无线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98604U true CN210898604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15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7360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98604U (zh) 2019-12-26 2019-12-26 无线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98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91512U (ja) ワイヤレス充電デバイスのスライド可能な充電トランスミッタ位置調節構造
US20160064987A1 (en) Wireless-charging base for charging in flat or inclined position
CN110829628A (zh) 无线充电器
EP3007312A1 (en) Wireless charger
CN210266451U (zh) 一种拍摄辅助装置
CN202424250U (zh) 机电装置的槽型感应式充电器
CN211930349U (zh) 无线充电器
CN210898604U (zh) 无线充电器
CN210608807U (zh) 无线充电器及无线充电器的减速箱
CN203243078U (zh) 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发射器位置调节结构
US11050276B2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KR101492388B1 (ko) 충전 테이블
CN206932253U (zh) 一种集成计算机和手机的手持设备
TWI515993B (zh) 具有收納功能的無線充電裝置
CN219716012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模块的笔记本
CN216216096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支架
CN204905952U (zh) 车载感应充电无线话筒装置
CN219268564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CN203180579U (zh) 一种充电手机座
CN209134118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装置的移动电源
CN217545689U (zh) 新型充电装置
CN214255768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CN221328648U (zh) 一种磁吸式无线充电宝
CN221633444U (zh) 一种具有多个充电位的无线充电器
CN217692751U (zh) 一种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30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