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83777U - 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83777U CN211883777U CN201922206579.8U CN201922206579U CN211883777U CN 211883777 U CN211883777 U CN 211883777U CN 201922206579 U CN201922206579 U CN 201922206579U CN 211883777 U CN211883777 U CN 2118837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 module
- measurement
- blood pressure
- cuf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530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10000000748 cardiovascular system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10000002321 radial artery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2526 effect on cardiovascular syste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2302 brachial artery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0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217 heart fun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215 result calc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2
- 230000036772 blood press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35488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1367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35487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QSHDDOUJBYECFT-UHFFFAOYSA-N mercury Chemical compound [Hg] QSHDDOUJBYECF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53 mercur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06010020772 Hyperten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555 auscul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709 aort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3119 arrhythm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793 arrhythmi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72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05 diastol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5475 disord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49 pul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3658 Atrial Fibrill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0418 Premature Cardiac Complex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0007 Sense of oppres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321 arterial blood flow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60 biocompatibl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14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47 heart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067 mathema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479 physiological effects,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69 prophylac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485 pulse press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19 statis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25 therapeu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92 vasc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61 ventric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其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血压测量不精准、个体差异对测量结果影响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桡动脉处进行信息探测结合智能加压和智能泄压的技术手段,信号源稳定,确保了柯氏音的精确捕捉,从而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人体基本信息结合检测测量结果计算得出人体心血管参数,输入人体的年龄,身高,性别,体重,臂长等信息,通过算法处理,得到测量的PWV,心搏,心输,血粘度等一些列的心功能参数,协助检测者评估自身的心血管系统的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血压测量仪器主要用于对人体血压进行测量,其普遍应用于血压异常的预防和治疗中。血压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预防和治疗效果,例如:血压测量不准确,治疗便失去有效依据;测量数据不正确,不仅不能治疗高血压,反而可能导致错误的服药和错误的治疗,甚至危及健康甚至生命。血压能否准确测量,血压测量仪器的准确与稳定是关键。
目前,市面上的血压测量仪器虽然种类繁多、品牌林立,但从血压测量仪器的工作方法及原理而言,现有血压测量仪器主要分为两大类:有创测量法和无创测量法,其中,有创测量法因为操作复杂,实施困难,适用性并不强;无创测量法有效地避免有创测量法的缺陷,故现有血压测量仪器普遍是采用无创测量法,而应用无创测量法的血压测量仪器中又以柯氏音法血压计和示波法电子血压计最为普遍。
(一)示波法电子血压计
示波法测量血压的过程与柯氏音法是一致的,均是将袖带加压至阻断肱动脉血流,然后缓慢减压,其间手臂中会传出声音及压力小脉冲。示波法血压计工作过程是将袖带环绕在肢体上,增加袖带内压力,直到动脉血液流动被阻断,然后缓慢地减小袖带内压力。在袖带充气和放气过程中,由于动脉血压脉动的结果,使得袖带内发生微小的压力变化(波动),幅度先增加后减小的脉动波被检测出和测量系统中相应的袖带压力一起保存起来,并用适当的算术方法推算出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示波法血压测量技术是目前在血压自动测量仪器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测量方法,其判据是通过大量的人群实验由统计学方法给出,因此,示波法血压测量存在明显的缺陷:即个体测量之间存在较大的误差。基于示波法的电子血压计是“算”血压,即在升压或降压过程中利用震荡脉搏波算出平均压,再通过一定的数学算法(算法不统一且个体差异较大),最终得到测得的血压值。由此可知,基于示波法的电子血压计“测”得的结果并不准确,也因此至今未得到主流医学界认可。示波法测量血压有两个有致命的缺陷性:一是示波法易干扰性,但无形的波无法判断是否已干扰;二是算法的普适性不科学,用同来的算法换算不同人群的血压,不单是测量误差的问题,甚至会导致误诊,因此,基于示波法的电子血压计在医学上无法替代柯氏听诊法。
(二)柯氏音法血压计
柯氏音法血压计,基于柯氏音法(间接测量)进行测量,柯氏音法测量血压的过程是将袖带加压至阻断肱动脉血流,然后缓慢减压,其间手臂中会传出声音及压力小脉冲;随着放气减压,血流总在外压力稍低于内压高峰时冲开血管,发出第一声柯氏音;又总在外压力稍高于内压低谷前出现最后一声柯氏音,然后归于无声。柯氏音法测量血压的优点在于:它没有抹杀个性,而是以承认个性为前提;柯氏音法之所以能用于规定血压,是因为它具有不容置疑的确定性,即:不论任何千差万别的个体,它不要求模型化,只要求能听到“第一声柯氏音”和“最后一声柯氏音”;柯氏音法实质是在“测”血压,而不是“算”血压。因此,柯氏音法测量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血压测量金标准,其实际应用价值及测量精度远高于示波法测量。
柯氏音法血压计主要分为水银血压计和柯氏音电子血压计两种:
(1)水银血压计由人听诊来判断柯氏音的第一、五(有争议:有学者认为应该是第四相)相来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但其一般需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操作,并且与使用者的经验和操作密切相关,进而导致水银血压计使用范围极为有限。另一方面,水银血压计本身对操作人员专业素质的依赖,导致其存在人为的主观误差,及柯氏音法本身理论缺陷造成的客观误差,例如:柯氏音的开始和结束特征,假性高压、假性低压及脉搏两跳之间的压力误差,有时也不能给出准确血压测量值,有时甚至误差较大。同时,含汞产品对环境的危害也较大。
(2)柯氏音电子血压计则是用电子听诊装置来采集柯氏音信号听诊,但是因为电子采集柯氏音难度极大,且抗干扰能力差,有效柯氏音和背景噪声很难分离出来,其误差来源于测量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及测量过程的规范与否,因此,柯氏音电子血压计在临床应用极少,更不适用于常规的家庭用户。
现有技术中,柯氏音法测量精度还面临如下问题:(1)心律失常的血压:房早、房颤、室性早搏的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测量尽管必须要人工用水银台式血压计、气压表式血压计或助读式血压计进行检测,但这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太多,即便是人工检测都难以测量到准确的血压。(2)回流障碍的血压:上臂血液回流障碍是国内外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表现为有些人在测量血压时在第一次血压测量后,连续测量第二次血压时柯氏音量骤减,难以重复找到第一次的音量,所以测量失败,此后,在连续进行第三次血压测量时的柯氏音量更小甚至难以辨别。(3)减压速度不匀,影响测量准确性:血压计在加压及泄压时都是先快后慢,气压不是匀速变化,收缩压存在较大误差,尤其是>180mmHg的3级高血压水平难以测量准确。
此外,目前市面上所推出的智能手环(表)也具备血压测量功能,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测得的心率与脉搏波,然后根据算法计算得出血压测量值,但是其测量精度极低,不具备应用价值。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对患者血压控制迫切需求,既希望能准确方便测量血压,又操作上稳定可靠,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研发一套新的设计思路和理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测量精准方便、可有效地避免个体差异影响、适用于临床和家用检测的基于柯氏音法测量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评估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包括袖带和测量主机,所述测量主机包括:
中央处理模块,用于信号处理;
显示屏;
智能加压模块,对袖带进行加气加压并确保肱动脉完全被锁止;
智能泄压模块,根据采集信号控制袖带以均匀的泄压速度泄压;
脉搏信号采集模块;
袖带气囊压力采集模块;
波形显示模块,根据采集的脉搏信号显示桡动脉脉搏波波形和肱动脉脉搏波波形;
心血管参数计算模块,根据人体基本信息结合检测测量结果计算;
通讯模块,上传检测数据至后台。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加压模块包括: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第一四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一四通阀连接的气泵、压力传感器、储气囊和闭环伺服控制限速加压流量阀。
进一步的,所述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包括压电传感器、密封谐振空腔和硅胶填充物层,所述硅胶填充物层的一面为所述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贴近检测处的一面。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泄压模块包括:所述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第二四通阀、与所述第二四通阀连接的肱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和三通阀,分别连接于所述三通阀另外两端的肱动脉流体压力传感器的闭环伺服控制泄气阀;所述第二四通阀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袖带和所述闭环伺服控制限速加压流量阀。
进一步的,所述脉搏信号采集模块包括所述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和所述肱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所述袖带气囊压力采集模块包括肱动脉流体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闭环伺服控制限速加压流量阀包括一端设置有比例阀出气口、另一端设置有比例阀进气口的外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且具备比例阀导线的比例阀主体,在所述比例阀主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填充有硅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模块为3G模块、4G模块或5G模块。
优选的,所述心血管参数计算模块和波形显示模块集成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
上述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开启闭环伺服控制的限速加压流量阀对袖带进行智能加压,同时,通过肱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和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分别采集肱动脉的流体压力脉搏波信号和桡动脉的流体压力脉搏波信号,通过肱动脉流体压力传感器采集袖带气囊压力,并在显示屏上显示肱动脉脉搏波、桡动脉脉搏波的波形以及袖带的气囊压力值;
(2)通过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采集桡动脉的流体压力脉搏波信号,当检测不到桡动脉流体压力脉搏波波信号时,则停止对袖带气囊加气加压;
(3)关闭闭环伺服控制限速加压流量阀,开启闭环伺服控制泄气阀,对袖带气囊进行智能匀速泄压;
(4)泄压过程中,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第一次探测到流体压力脉搏波信号时,此时的肱动脉流体压力传感器采集的袖带气囊压力值即为测量的收缩压;
(5)根据肱动脉脉搏波到桡动脉脉搏波的脉搏波传导时间PWTT变化趋势,判断肱动脉血管去负荷是否完成;
(6)若脉搏波传递时间PWTT变化趋势趋于稳定,则肱动脉血管去负荷完成,完成此次测量;在脉搏波传递时间PWTT变化趋势趋于稳定时的临界点,此时袖带气囊压力值即为测量的舒张压;
(7)闭环伺服控制泄气阀完全开启,快速泄气;同时,上传此次检测数据至后台。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加压的方法如下:开机时,气泵通过第一四通阀向储气囊充气,储气囊存储高压气体;开始检测时,气泵和储气囊通过闭环伺服控制限速加压流量阀向袖带气囊充气;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实时探测桡动脉处的流体压力脉搏波信号,若桡动脉处流体压力脉搏波信号消失,则关闭闭环伺服控制限速加压流量阀,完成袖带的加气加压作业;
所述智能泄压的方法如下:对闭环伺服控制泄气阀的节气门开度进行控制,采用PID算法实现袖带的匀速泄压,PID算法如下:
S=P·(PID参数)·ΔP(b)
其中,S为闭环伺服控制泄气阀的节气门开度,ΔP为两个脉搏之间袖带气囊的压力差,PID参数为常数,P为袖带气囊当前的压力值。
进一步的,通过检测到的肱动脉脉搏波到桡动脉脉搏波的传导时间PWTT,根据PWV=L/PWTT,计算得出动脉壁上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其中,L为肱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和桡动脉流体。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如下:本申请实用新型人在实际的工作中分析了影响血压准确性的因素:(1)测量原理;(2)系统精确度和稳定性;(3)排气速度;(4)袖带宽度;(5)血压计使用滤波器的性能;(6)患者的脉压等。实用新型人发现标准信号源所产生的血压信号不受人体因素的影响,信号稳定,重复性好,能完全排除人体生理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充分反映出血压测量的情况。故而,本实用新型申请基于柯氏音法,改变传统依赖于操作人员专业素养的“听”的方式,采用在扰动脉处探测的技术手段,根据血流压力信号,直接测出柯氏音的起始点和结束点,其检测精确度远高于现有的电子听诊方式,克服了柯氏音难以检测的问题;同时,结合上述检测手段,本实用新型还集成了对心血管系统的评估,心血管参数对人体健康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
与传统的血压测量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桡动脉处探测脉搏信号的技术手段的优势在于:(1)干扰小。没有气囊的干扰,极大地改善了信号质量,在检测过程中对波形的质量要求不是特别高,对形态幅值没有要求,只需要检测肱动脉脉搏波到桡动脉的第一个脉搏波,和后面一个系列的肱动脉脉搏波到桡动脉脉搏波的延时;(2)可应用于PWV值的测量,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指标。(3)不用对袖带结构进行改造,袖带结构简单,单管单气囊,适用标准化的袖带;(4)可以估测最高锁止压力;(5)做脉搏波波形图,分析心功能; (6)桡动脉处探测脉搏波,几乎没有施加压力作用,对人没有压迫感,因此,可以做心率或心律不齐连续监测以及HRV(心率变异性)分析;(7)实现检测过程和结构直观的波形展示,可以非常直观判断本次测量是否真实有效。在检测过程中,就可以目视自己的检测结果的范围;此外,直观的波形显示,也增加了检测过程中的互动效果;(8)目前市面上有产品是采用袖带里面加双气囊来探测PWTT,这个弊端一个是两个气囊距离太近,PWTT时间太短,采集误差很难控制;此外,下游有个气囊对血管的压迫作用,使肱动脉血管状态不是在自由状态下变化,即使是血流已经在阻断状态,但由于血流对血管壁的冲击,两个气囊依然会存在脉搏波,不过是幅值比较小而已,造成测量产生无可回避的误差,而在桡动脉处探测,则彻底克服这个问题,在肱动脉彻底阻断之时,桡动脉处脉搏波彻底消失,信号就是干净平坦的直线,在第一个桡动脉脉搏波出现的地方,必然会出现第一个柯氏音,但这个柯氏音,人耳听很容易被漏掉,另外,在桡动脉处进行探测对桡动脉血管几乎没有任何压力,不会造成桡动脉血管的形变,由此不影响上游肱动脉血管的形变和状态;(9)原理的精确性:在桡动脉处探测PWTT,在第一个脉搏波的处,必然会出现第一个柯氏音,但这个柯氏音,人耳听很容易被漏掉。但利用桡动脉处的探测技术,则会精确捕捉这个信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桡动脉处进行信息探测的技术手段,信号源稳定,确保了柯氏音的精确捕捉,从而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人体基本信息结合检测测量结果计算得出人体心血管参数,输入人体的年龄,身高,性别,体重,臂长等信息,通过算法处理,得到本次测量的PWV,心搏,心输,血粘度等一些列的心功能参数,协助检测者评估自身的心血管系统的状态。
(3)检测中若血流没有彻底阻断,即会导致检测结果产生很大误差,本实用新型采用智能加压技术手段,确保了每一次测量前人的肱动脉血流是彻底阻断状态,保证了检测结果。
(4)检测中若气囊泄压速度不均匀、速度过快,即会导致收缩压测量误差较大,本实用新型采用智能泄压技术手段,实现匀速泄压,有效地避免了收缩压测量误差。
(5)本实用新型通过显示屏实时波形显示和电容触摸屏的人机对话,来辅助判断测量结果的接受程度,使得测量过程和结果直观可视,且提高了血压测量的互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肱动脉完全放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肱动脉锁止后刚被收缩压冲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肱动脉逐渐去负荷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利用流体振动信号捕捉柯氏音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智能血压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位本实用新型中伺服比例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压力传感器、2-储气囊、3-气泵、4-第一四通阀、5-闭环伺服控制限速加压流量阀、6-袖带、7-肱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8-第二四通阀、9-闭环伺服控制泄气阀、10-三通阀、11-肱动脉流体压力传感器、12-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121-压电传感器、122-密封谐振空腔、123-硅胶填充物层、124-副腔体、125-压电传感器导线,51-比例阀出气口、52-比例阀进气口、 53-外壳体、54-比例阀主体、55-比例阀导线、56-硅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方法,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该测量方法采用传感器探测桡动脉处的压力脉搏信号,由传统的人耳“听”柯氏音的方式改变为直接测得柯氏音,同时,有别于电子柯氏音血压计的测量方式,本测量方法的精确度更高。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被测量者带好袖带后,开始对肱动脉处的袖带气囊进行加气加压,同时,在桡动脉处实时探测流体压力脉搏波波信号,探测的脉搏波信号经过处理后显示在显示屏上形成波形。
在袖带气囊加压过程中,肱动脉处的血管被逐渐挤压,直至肱动脉完全被锁止,血流被阻断,如图1-2所示。确保肱动脉完全被锁止的意义在于:避免检测结果误差;现有技术手段一般是加气加压到一个固定的锁止压,但由于人体的个体是有差异的,故并不能确保肱动脉完全被锁止,尤其是针对高血压等特殊体质的被测量者。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流体压力脉搏波波信号判断肱动脉锁止状态,避免固定加压或人为因素影响,当桡动脉流体压力脉搏波信号完全消失,则肱动脉血流是完全被锁止状态,这一状态可以通过探测信号直观展示出来,不依赖操作人员的工作素质。
肱动脉血流完全被锁止后,停止加气加压,并开始对袖带气囊进行泄压处理,在泄压作业开始时,持续采集心脏搏动时肱动脉的流体压力脉搏波信号和桡动脉的流体压力脉搏波信号,实时显示肱动脉脉搏波和桡动脉脉搏波实时波形图,同时同步采集肱动脉流体振动压力脉搏波到桡动脉流体振动压力脉搏波的传导时间,采集的信号通过处理后显示在显示屏上形成波形显示。
如图2所示,泄压过程中,桡动脉处第一次探测到流体压力脉搏波信号时,即表示肱动脉刚刚被收缩压冲开,出现小股血流,出现第一个柯氏音,桡动脉处出现第一个幅值微小脉搏波。第一个柯氏音很难被人耳听到,通过探测桡动脉处的血流信号判断出被锁止的肱动脉血流冲破锁止,由此可精确地捕捉到第一个柯氏音。在第一个柯氏音出现时,此时袖带气囊的压力值和上一拍流体压力脉搏波所对应的袖带气囊的压力值的均值即为测量的收缩压。
如图3所示,随着袖带气囊的持续泄压,肱动脉逐渐由锁止状态转变为舒张状态,直至血流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即表示肱动脉血管去负荷。在气囊压力逐渐降低,肱动脉血管被挤压的程度越来越轻,主动脉血管直径变大并逐渐恢复到原始尺寸的过程中,一定距离的主动脉上PWV波传导到桡动脉的时间T 就越短(根据PWV的定义,对于同一个个体,在同一个时刻,其PWV的值只与血管管径r有关,而且是负相关的关系,即管径越大,PWV越大)。到血管彻底去负荷状态,即肱动脉血管直径变大并逐渐恢复到原始尺寸后,气囊压力继续降低时,此时,T值几乎再没有变化。从记录的T值来分析,每拍心率在T时间序列数组中,寻找一个上升的时间序列,该时间序列的起点,就是肱动脉血管壁去负荷的点,该点的压力值,就是舒张压,即外压力稍高于内压低谷前出现最后一声柯氏音,然后归于无声。本方法中,根据肱动脉脉搏波到桡动脉脉搏波的脉搏波传导时间PWTT变化趋势,判断肱动脉血管去负荷是否完成,具体的说,当脉搏波传递时间PWTT变化趋势趋于稳定,则肱动脉血管去负荷完成,此时袖带气囊压力值即为测量的舒张压,完成此次测量。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施例,在泄压过程中,采用PID算法,实现袖带气囊均匀的泄压速度开始泄压:当两个脉搏之间袖带检测的压力差高于设定的值时,降低泄气气流,当两个脉搏之间袖带检测的压力差低于设定的值时,提高泄气气流。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测量需求或个体差异调节设定的值。
血液在心脏的作用下,流经血管到达外周的过程中,在动脉血管壁上形成了前向的脉搏波。这一前向波在血管壁上传导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管壁的僵硬度。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动脉壁上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来评估动脉血管,特别是大血管的僵硬度,而动脉的僵硬度主要取决于动脉血管壁的弹性。本实施例中,肱动脉血管去负荷完成后袖带继续泄压,应用公式 PWV=L/PWTT,通过测量动脉壁上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评估动脉血管的僵硬度:其中,L为肱动脉检测点到桡动脉检测点的长度,PWTT为肱动脉脉搏波到桡动脉脉搏波的传导时间。
在《脉搏波临床工程学》所公开的技术内容可知,根据测量所采集的脉搏波形态、收缩压、舒张压,再结合人体的基本信息(例如:人体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进行算法分析,可以精确估算人体的心搏,心输,血粘度等心功能指标,协助检测者评估自身的心血管系统的状态。本实施例将采用的血压测量方法的测量数据与人体基本信息相结合综合得出心血管系统的相关参数。
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测量过程和结果直观可看,并且测量的数据信息通过波形显示出来,通过肱动脉脉搏波振动波形和桡动脉脉搏波振动波形,可以精直观地显示出柯氏音的起始和结束点,如图4所示(其中,较高的波形为肱动脉脉搏波振动波形,较低的波形为桡动脉脉搏波振动波形)。
实施例2
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包括袖带和测量主机,本实施例中袖带采用国家标准袖带结构,结构简单,单管单气囊,适用标准化的袖带。测量主机包括:中央处理模块、显示屏、智能加压模块、智能泄压模块、波形显示模块、脉搏信号采集模块、袖带气囊压力采集模块、心血管参数计算模块和通讯模块,电源采用外接电源或电池均可。
中央处理模块,主要负责各采集信号的数据处理,例如:脉搏波波形,收缩压,舒张压等,选用型号STM32F103ZET6。
智能加压模块包括: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第一四通阀,分别与第一四通阀连接的气泵、压力传感器、储气囊和闭环伺服控制限速加压流量阀。通过智能加压模块对袖带进行加气加压并确保肱动脉完全被锁止。智能加压模块实现智能加压作业的方式如下:开机时,气泵通过第一四通阀向储气囊充气,储气囊存储高压气体;开始检测时,气泵和储气囊通过闭环伺服控制限速加压流量阀向袖带气囊充气;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实时探测桡动脉处的流体压力脉搏波信号,若桡动脉处流体压力脉搏波信号消失,则关闭闭环伺服控制限速加压流量阀,完成袖带的加气加压作业。通过智能加压模块避免了现在大多数血压计都是把袖带气囊加压到一个固定的压力值,造成收缩压低的人群加过高压力、造成不适,同时也额外增加无效的泄气时间,但对高收缩压的人群,却又出现肱动脉没有彻底锁死的缺陷。
智能泄压模块包括: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第二四通阀、与第二四通阀连接的肱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和三通阀,分别连接于三通阀另外两端的肱动脉流体压力传感器的闭环伺服控制泄气阀;第二四通阀另外两端分别连接袖带和闭环伺服控制限速加压流量阀。智能泄压模块对闭环伺服控制泄气阀的节气门开度进行控制,采用PID算法实现袖带的匀速泄压,PID算法如下: S=P·(PID参数)·ΔP,其中,S为闭环伺服控制泄气阀的节气门开度,ΔP 为两个脉搏之间袖带气囊的压力差,PID参数为常数,P为袖带气囊当前的压力值。在智能泄压过程中,通过桡动脉流体振动压力传感器同步采集桡动脉处的压力振动脉搏波,同时记录肱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的脉搏波和肱动脉流体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序列,储存做算法处理。现有技术中,很多血压计采用的机械的泄压阀,造成气囊高压区泄气太快,使高血压人群的收缩压测量误差巨大,气囊低压区泄气又太慢,延长了检测时间,增加了人体的不适感,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泄压解决了现在现有技术中泄压速度不均匀的问题。
智能加压和智能泄压中应用的闭环伺服控制限速加压流量阀和闭环伺服控制泄气阀均采用伺服比例阀,如图7所示,其包括有外部壳体、位于壳体两端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及位于壳体内部的比例阀(优选微型比例阀)。
本实施例中通过智能加压模块和智能泄压模块完成对袖带气囊的加压和泄压作业,确保了加压结束时即为合适的最高锁止压力,泄压时实现匀速泄压,有效地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保证了测量精度。
脉搏信号采集模块,由传感器构成,主要用采集脉搏信号,其包括有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和肱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袖带气囊压力采集模块包括肱动脉流体压力传感器,其中,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和肱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也同时运用在了智能加压模块和智能泄压模块中。如图7所示,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包括:压电传感器、密封谐振空腔、硅胶填充物层、副腔体、压电传感器导线,其中,硅胶填充物层优选生物相容性材料,其表面为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贴近检测处的一面。谐振空腔为类拱形形状,其截面的两侧为竖直,上部呈弧形。肱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肱动脉流体压力传感器可以采用与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相同的结构,或者,采用现有的压力传感器。采集后的信号经过精密运算放大器TLC2254处理后由中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加工,然后通过波形展示出来。
波形显示模块,根据采集的脉搏信号显示桡动脉脉搏波波形和肱动脉脉搏波波形;心血管参数计算模块,根据人体基本信息结合检测测量结果计算。本实施例中,波形显示模块为现有模块,其和学血管参数计算模块集成于中央处理器。
通讯模块,可以采用目前市面成熟的远程传输模块,如:3G/4G/5G等,通讯模块用于上传检测数据至后台,给测量者建立准确的健康大数据平台。
显示屏,实时采集的脉搏波形信号经过中央处理器处理后在显示屏上予以展示,其优点在于让测量过程可视化、人机对话趣味化。同时,显示屏为触屏,优选电容触摸屏,可以输入检测人的精确的肱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和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的距离L,然后通过检测到的肱动脉脉搏波和桡动脉脉搏波之间的传输的时间PWTT,通过PWV=L/PWTT,精确计算出左右上肢的PWV。 PWV是评估血管僵硬度的唯一有价值的临床指标。同时,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可以采集精确的桡动脉的脉搏波形态,通过采集的收缩压,舒张压,再输入相应的人体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进行算法分析,可以精确估算人体的心搏,心输,血粘度等心功能指标。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智能血压测量装置的测量使用方法,具体如下:
(1)开启闭环伺服控制的限速加压流量阀对袖带进行智能加压,同时,通过肱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和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分别采集肱动脉的流体压力脉搏波信号和桡动脉的流体压力脉搏波信号,通过肱动脉流体压力传感器采集袖带气囊压力,并在显示屏上显示肱动脉脉搏波、桡动脉脉搏波的波形以及袖带的气囊压力值;
(2)通过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采集桡动脉的流体压力脉搏波信号,当检测不到桡动脉流体压力脉搏波波信号时,则停止对袖带气囊加气加压;
(3)关闭闭环伺服控制限速加压流量阀,开启闭环伺服控制泄气阀,对袖带气囊进行智能匀速泄压;
(4)泄压过程中,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第一次探测到流体压力脉搏波信号时,此时的肱动脉流体压力传感器采集的袖带气囊压力值即为测量的收缩压;
(5)根据肱动脉脉搏波到桡动脉脉搏波的脉搏波传导时间PWTT变化趋势,判断肱动脉血管去负荷是否完成;
(6)若脉搏波传递时间PWTT变化趋势趋于稳定,则肱动脉血管去负荷完成,完成此次测量;在脉搏波传递时间PWTT变化趋势趋于稳定时的临界点,此时袖带气囊压力值即为测量的舒张压;
(7)闭环伺服控制泄气阀完全开启,快速泄气;同时,上传此次检测数据至后台。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包括袖带和测量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主机包括:
中央处理模块,用于信号处理;
显示屏;
智能加压模块,对袖带进行加气加压并确保肱动脉完全被锁止;
智能泄压模块,根据采集信号控制袖带以均匀的泄压速度泄压;
脉搏信号采集模块;
袖带气囊压力采集模块;
波形显示模块,根据采集的脉搏信号显示桡动脉脉搏波波形和肱动脉脉搏波波形;
心血管参数计算模块,根据人体基本信息结合检测测量结果计算;
通讯模块,上传检测数据至后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加压模块包括: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12)、第一四通阀(4),分别与所述第一四通阀(4)连接的气泵(3)、压力传感器(1)、储气囊(2)和闭环伺服控制限速加压流量阀(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12)包括压电传感器(121)、密封谐振空腔(122)和硅胶填充物层(123),所述硅胶填充物层(123)的一面为所述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12)贴近检测处的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泄压模块包括:所述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12)、第二四通阀(8)、与所述第二四通阀(8)连接的肱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7)和三通阀(10),分别连接于所述三通阀(10)另外两端的肱动脉流体压力传感器(11)的闭环伺服控制泄气阀(9);所述第二四通阀(8)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袖带和所述闭环伺服控制限速加压流量阀(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信号采集模块包括所述桡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12)和所述肱动脉流体压力振动传感器(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带气囊压力采集模块包括肱动脉流体压力传感器(1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闭环伺服控制限速加压流量阀(5)包括一端设置有比例阀出气口(51)、另一端设置有比例阀进气口(52)的外壳体(53),设置于所述外壳体(53)内且具备比例阀导线(55)的比例阀主体(54),在所述比例阀主体(54)与所述外壳体(53)之间填充有硅胶层(5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为3G模块、4G模块或5G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血管参数计算模块和波形显示模块集成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06579.8U CN211883777U (zh) | 2019-12-10 | 2019-12-10 | 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06579.8U CN211883777U (zh) | 2019-12-10 | 2019-12-10 | 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83777U true CN211883777U (zh) | 2020-11-10 |
Family
ID=73298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06579.8U Active CN211883777U (zh) | 2019-12-10 | 2019-12-10 | 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8377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40429A (zh) * | 2019-12-10 | 2020-02-28 | 云鸿创新信息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方法及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 |
-
2019
- 2019-12-10 CN CN201922206579.8U patent/CN21188377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40429A (zh) * | 2019-12-10 | 2020-02-28 | 云鸿创新信息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方法及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 |
CN110840429B (zh) * | 2019-12-10 | 2024-11-26 | 云鸿创新信息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方法及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40429B (zh) | 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方法及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 | |
CA1259818A (en) | Calibrated arterial pressure measurement device | |
US5094244A (en) |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determining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pulse rate, pulse wave shape, respiratory pattern, and respiratory rate | |
CA2422801A1 (en) | Non-invasive measurement of suprasystolic signals | |
US6440080B1 (en) | Automatic oscillometr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
US6517495B1 (en) | Automatic indirect non-invasiv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by calibrating an oscillation waveform | |
KR101604078B1 (ko) | 저가압 혈압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 |
KR100804454B1 (ko) | 상지-하지 혈압 지수 측정 장치 | |
CN112890790B (zh) | 一种穿戴式无创血压动态跟踪监测方法 | |
CN104224152A (zh) | 血压计测装置 | |
JP4668421B2 (ja) | 被験者の心臓血管活動の連続的解析方法および装置 | |
KR20220106918A (ko) | 혈압측정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혈압 측정 방법 | |
CN211883777U (zh) | 基于柯氏音的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系统评估系统 | |
KR102570356B1 (ko) | 개선된 혈압 측정 시스템 | |
CN212261359U (zh) | 一种超声波复式电子血压计 | |
JP7281777B2 (ja) | 血圧測定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血圧測定方法 | |
JP2001309894A (ja) | 末梢静脈圧測定装置及び末梢静脈圧測定方法 | |
RU2638712C1 (ru) |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ий сенсор для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неинвазивного измерения артериального давления | |
KR102405849B1 (ko) | 다중 맥파정보를 이용한 혈압측정 시스템 | |
RU2698447C1 (ru) |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артериального давления в плече на каждом сердечном сокращении | |
US20240138687A1 (en) | Cuffless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 |
Jilek et al. | Arterial pulsations in the blood pressure cuff: are they hemodynamic pulses or oscillations | |
CN119366893A (zh) | 一种主动脉式脉搏波传导速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
CN111407253A (zh) | 一种利用波形变化间接测量血管内压强变化的方法及系统 | |
JP4081921B2 (ja) | 電子血圧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