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37168U - 含等离子发生设备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及烟气脱硝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含等离子发生设备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及烟气脱硝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37168U CN211837168U CN202020234100.1U CN202020234100U CN211837168U CN 211837168 U CN211837168 U CN 211837168U CN 202020234100 U CN202020234100 U CN 202020234100U CN 211837168 U CN211837168 U CN 2118371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e gas
- oxidant
- reaction unit
- reaction
-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6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4
- 239000011149 a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MWUXSHHQAYIFBG-UHFFFAOYSA-N Nitric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N] MWUXSHHQAYIFBG-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0
- 239000007800 oxid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230000001590 oxid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7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9000012452 mother liqu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9000013543 active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2295 chemical reaction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MHAJPDPJQMAIIY-UHFFFAOYSA-N Hydrogen pe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O MHAJPDPJQMAII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4
- OSVXSBDYLRYLIG-UHFFFAOYSA-N dioxidochlorine(.) Chemical compound O=Cl=O OSVXSBDYLRYLI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7
- -1 alkali metal chlorate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4155 Chlorine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29910052783 alkali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5000019398 chlorine dioxid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OKKJLVBELUTLKV-UHFFFAOYSA-N M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OC OKKJLVBELUTLK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6227 by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881 fly as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BZSXEZOLBIJVQK-UHFFFAOYSA-N 2-methylsulfonylbenz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S(=O)(=O)C1=CC=CC=C1C(O)=O BZSXEZOLBIJVQ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956 as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N sulfuric acid Substances OS(O)(=O)=O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XSQUKJJJFZCRTK-UHFFFAOYSA-N Urea Chemical compound NC(N)=O XSQUKJJJFZCRT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202 carb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UQSXHKLRYXJYBZ-UHFFFAOYSA-N ir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Fe]=O UQSXHKLRYXJYB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N Hydrochlo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l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AXCZMVOFGPJBDE-UHFFFAOYSA-L calcium di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H-].[OH-].[Ca+2] AXCZMVOFGPJBDE-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920 calcium hydr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1861 calcium hydr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DGAQECJNVWCQMB-PUAWFVPOSA-M Ilexoside XXIX Chemical compound C[C@@H]1CC[C@@]2(CC[C@@]3(C(=CC[C@H]4[C@]3(CC[C@@H]5[C@@]4(CC[C@@H](C5(C)C)OS(=O)(=O)[O-])C)C)[C@@H]2[C@]1(C)O)C)C(=O)O[C@H]6[C@@H]([C@H]([C@@H]([C@H](O6)CO)O)O)O.[Na+] DGAQECJNVWCQMB-PUAWFVPOSA-M 0.000 description 6
- XTEGARKTQYYJKE-UHFFFAOYSA-M chlorate Inorganic materials [O-]Cl(=O)=O XTEGARKTQYYJKE-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1919 chlor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619 chlorite group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17604 nitric aci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734 sod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08 so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45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CDBYLPFSWZWCQE-UHFFFAOYSA-L Sodium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Na+].[Na+].[O-]C([O-])=O CDBYLPFSWZWCQE-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4
- UIIMBOGNXHQVGW-UHFFFAOYSA-M Sodium bi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Na+].OC([O-])=O UIIMBOGNXHQVGW-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4
- RAHZWNYVWXNFOC-UHFFFAOYSA-N Sulphur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O RAHZWNYVWXNFO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1509 sodium ci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NLJMYIDDQXHKNR-UHFFFAOYSA-K sodium citrate Chemical compound O.O.[Na+].[Na+].[Na+].[O-]C(=O)CC(O)(CC([O-])=O)C([O-])=O NLJMYIDDQXHKNR-UHFFFAOYSA-K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006584 Mus musculus Clnk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GRYLNZFGIOXLOG-UHFFFAOYSA-N Nit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N+]([O-])=O GRYLNZFGIOXLO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188 pelle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684 Cer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651 NO3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NHNBFGGVMKEFGY-UHFFFAOYSA-N Nitrate Chemical compound [O-][N+]([O-])=O NHNBFGGVMKEFG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IOVCWXUNBOPUCH-UHFFFAOYSA-M Nitrite anion Chemical compound [O-]N=O IOVCWXUNBOPUCH-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31 catalytic reduc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25 crystall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5 crystal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77 desulfu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3556 desulfu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AMWRITDGCCNYAT-UHFFFAOYSA-L hydroxy(oxo)manganese;manganese Chemical compound [Mn].O[Mn]=O.O[Mn]=O AMWRITDGCCNYAT-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VTHJTEIRLNZDEV-UHFFFAOYSA-L magnesium di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H-].[OH-].[Mg+2] VTHJTEIRLNZDEV-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47 magnesium hydr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862 magnesium hydr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541 multi-stage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266 salt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030 sodium bicarbon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557 sodium bicarbon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029 sodium carbon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PWHULOQIROXLJO-UHFFFAOYSA-N Manganese Chemical compound [Mn] PWHULOQIROXLJ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ZLMJMSJWJFRBEC-UHFFFAOYSA-N Potassium Chemical compound [K] ZLMJMSJWJFRBE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78 acidif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340 alkali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BRPQOXSCLDDYGP-UHFFFAOYSA-N calcium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2].[Ca+2] BRPQOXSCLDDYG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92 calcium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ODINCKMPIJJUCX-UHFFFAOYSA-N calc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Ca]=O ODINCKMPIJJUC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420 cer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QBWCMBCROVPCKQ-UHFFFAOYSA-N chlorous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l=O QBWCMBCROVPCK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YOBAEOGBNPPUQV-UHFFFAOYSA-N iron;tri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O.O.[Fe].[Fe] YOBAEOGBNPPUQ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95 magnesium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CPLXHLVBOLITMK-UHFFFAOYSA-N magnes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Mg]=O CPLXHLVBOLITM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AXZKOIWUVFPNLO-UHFFFAOYSA-N magnesium;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Mg+2] AXZKOIWUVFPNL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8 manganes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72 mangane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BMMGVYCKOGBVEV-UHFFFAOYSA-N oxo(oxoceriooxy)cerium Chemical compound [Ce]=O.O=[Ce]=O BMMGVYCKOGBVE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NDLPOXTZKUMGOV-UHFFFAOYSA-N oxo(oxoferriooxy)iron hydrate Chemical group O.O=[Fe]O[Fe]=O NDLPOXTZKUMGO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3 pellet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91 potas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0 potas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484 reaction tim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UKLNMMHNWFDKNT-UHFFFAOYSA-M sodium chlorite Chemical compound [Na+].[O-]Cl=O UKLNMMHNWFDKNT-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60002218 sodium chlorit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314 transition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等离子发生设备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及烟气脱硝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包括:氧化剂发生设备和等离子激发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脱硝装置包括含等离子发生设备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氧化设备、氮氧化物吸收设备和除尘及排放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及烟气脱硝装置的运行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及烟气脱硝装置,尤其是一种含等离子发生设备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及烟气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NOx)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以及对人们身体健康带来损害。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燃煤锅炉、工业窑炉、钢铁烧结球团设备排放的烟气。
目前,主流脱硝技术是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SCR)或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SNCR)。SCR法脱硝效率高,二次污染小,但设备投资费用大,需要用到催化剂。由于催化剂的活性损失,到期需要更换,运行维护费用高。SNCR法投资和运行费用较少,但脱硝效率比较低。上述二种脱硝技术的脱除效率能达到目前国家制定的排放标准,但是其工艺复杂,控制条件苛刻,运行费用昂贵,占地面积大,不适宜于改造项目。在排放标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研究开发效率高、经济性好、安全性好的脱硝装置及工艺成为环保行业的重点工作。
CN102327735A公开了一种基于过氧化氢作用的对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烟气产生装置,通过烟道和烟气产生装置相连的除尘器,通过烟道和除尘器相连的吸收塔,吸收塔的顶部连接有烟囱,吸收塔的底部连接有氧化风机和液态除尘装置,液态除尘装置上连接有盐液浓缩结晶装置,盐液浓缩结晶装置上连接有成品包装装置,烟道上连接有过氧化氢储罐,过氧化氢储罐用于提供过氧化氢溶液,并使所述过氧化氢溶液进入烟道后被汽化形成过氧化氢气体。这种系统中采用过氧化氢,但过氧化氢不稳定,在120℃以上会分解为 H2O和O2,失去氧化NOX的能力。粉尘会使H2O2本身及羟基自由基·OH和·O2H瞬时聚集失去活性。烟道中烟气温度恰好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且含尘量较高,大幅降低了H2O2的氧化性能,经济性差。
CN109745840A公开了一种高炉煤气焚烧烟气的处理装置。包括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具有入口和出口,其入口用于接收高炉煤气焚烧后的烟气;吸收塔,具有位于下端的入口、排灰口和位于上端的出口,所述等离子体反应装置的出口通过烟道与吸收塔的入口连通,所述吸收塔的下部具有干粉投料口、循环飞灰回料口以及雾化增湿入口,所述雾化增湿入口用于与雾化增湿系统连接,所述雾化增湿系统用于向吸收塔内喷射水,所述干粉投料口用于与干粉投料系统连接,所述干粉投料系统用于向吸收塔内喷射碱性干粉,所述吸收塔用于捕集经过低温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处理后的烟气中的酸性物质以及残余 SO2,将经过吸收塔处理后的烟气通入布袋除尘装置,经过除尘后排出。该专利文献中将烟气直接通入低温等离子体反应装置进行脱硫脱硝,脱硝效率仅为50%左右,且生产安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等离子发生设备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脱硝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及烟气脱硝装置运行安全性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脱硝装置的脱硝效率较高,且适合于NOx浓度大于等于100mg/Nm3的烟气脱硝。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包括:
氧化剂发生设备,其包括空气供应单元和反应单元;所述反应单元用于产生氧化剂;所述空气供应单元用于向反应单元内的反应料液中提供压缩空气以促进氧化剂的产生,和向反应单元的混合气体出口附近提供调节用空气以调节空气和氧化剂形成的混合物中的氧化剂浓度,形成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
等离子激发设备,其包括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用于将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进行激发以形成含活性物质的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优选地,所述反应单元设置有压缩空气入口和调节用空气入口;所述空气供应单元包括空气压缩机和鼓风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压缩空气入口相连,用于向反应单元的反应料液中鼓入压缩空气以促进氧化剂的产生;所述鼓风机与所述调节用空气入口相连,用于向反应单元的混合气体出口附近提供调节用空气以调节空气和氧化剂形成的混合物中的氧化剂浓度,形成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优选地,所述反应单元为卧式平流多级反应器,所述反应单元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隔件,所述分隔件用于将所述反应单元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隔间;在这些隔间中,至少一部分隔间内设置有用于催化反应料液以获得氧化剂的催化剂;其中,所述催化剂为蜂窝状催化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优选地,所述隔间之间设置有折流管,所述折流管用于将前一个隔间的反应料液溢流至下一个隔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优选地,所述反应单元还设置有蒸汽入口,其设置为能够向所述反应单元供给加热用蒸汽;所述氧化剂发生设备还包括引风机,其与混合气体出口相连,用于将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输送至等离子激发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优选地,所述氧化剂发生设备还包括母液循环设备,其包括母液罐和母液泵;所述母液罐具有母液入口和母液出口;所述母液出口与所述母液泵相连;所述反应单元设置有料液出口;所述料液出口与所述母液入口相连,从而将至少一部分反应料液导出至母液罐;所述反应单元还设置有料液入口;所述料液入口与所述母液泵相连,用于将母液罐中的母液循环至所述反应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优选地,所述氧化剂发生设备还包括容纳有物料A的第一物料供给设备、容纳有物料C的第二物料供给设备、容纳有物料B的第三物料供给设备和容纳有物料S 的第四物料供给设备;所述反应单元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进料口;第一物料供给设备、第二物料供给设备、第三物料供给设备和第四物料供给设备分别设置为能够与进料口相连,从而将物料A、物料C、物料B和物料S供给至反应单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烟气脱硝装置,其包括:
如上述所述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和
氧化设备,其与等离子发生器相连,并设置为能够将含活性物质的气体和待处理烟气混合,以形成氧化后的烟气;和
氮氧化物吸收设备,其与氧化设备相连,并设置为能够将氧化后的烟气进行脱硝处理以形成脱硝后的烟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脱硝装置,优选地,所述氮氧化物吸收设备包括吸收塔、吸收剂仓和供水设备;所述吸收塔为循环流化床吸收塔;所述吸收塔设置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所述氧化设备与所述烟气入口相连,其设置为能够将氧化后的烟气输送至所述吸收塔;所述吸收剂仓与所述吸收塔相连,其设置为能够将粉状的吸收剂供给至吸收塔;所述供水设备设置为能够将水喷洒至吸收塔内,从而加湿吸收剂和氧化后的烟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脱硝装置,优选地,还包括除尘及排放设备,其与氮氧化物吸收设备相连,将脱硝后的烟气处理为净化烟气并将其排放。
本实用新型避免将烟气直接通入等离子发生器,控制混合气体中的氧化剂浓度而避免因二氧化氯等氧化剂浓度过高而引起的危险,因而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及烟气脱硝装置的运行安全性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脱硝效率较高,且适合于氮氧化物(NOx)浓度大于等于100mg/Nm3的烟气脱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含等离子发生设备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烟气脱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氧化剂发生设备,200-等离子激发设备,300-氧化设备, 400-氮氧化物吸收设备,500-除尘及排放设备,1-第一物料供给设备,2-第二物料供给设备,3-第三物料供给设备,4-第四物料供给设备,5-催化剂固定位,6-第一供给泵,7-第二供给泵,8-第三供给泵,9-第四供给泵,10-反应单元,11-蒸汽入口,12-鼓风机,13-空气压缩机,14-母液罐,15-母液泵,16-引风机,17-等离子发生器, 18-氧化设备,19-吸收剂仓,20-供水设备,21-吸收塔,22-布袋除尘器,23-副产品仓,24-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为一种产品,即各设备的集合。本实用新型中的“vol%”为体积百分含量。在本实用新型中,低价态的氮氧化物表示氮为三价以下(含三价)的氮氧化物,包括NO等低价态的氮氧化物(NOX);高价态的氮氧化物表示氮为四价以上(含四价)的氮氧化物,包括NO2、N2O5等高价态的氮氧化物(NOX)。
活性物质产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包括氧化剂发生设备、等离子激发设备。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氧化剂发生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氧化剂发生设备包括反应单元和空气供应单元。反应单元用于产生氧化剂。空气供应单元用于向反应单元提供空气。具体地,空气供应单元向反应单元内的反应料液中提供压缩空气以促进氧化剂的产生,且向反应单元的混合气体出口附近提供调节用空气以调节空气和氧化剂形成的混合物中的氧化剂浓度,形成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单元设置有压缩空气入口和调节用空气入口。空气供应单元包括空气压缩机和鼓风机,空气压缩机与压缩空气入口相连,用于向反应单元的反应料液中鼓入压缩空气以促进氧化剂的产生。鼓风机与调节用空气入口相连,用于向反应单元的混合气体出口附近提供调节用空气以调节空气和氧化剂形成的混合物中的氧化剂浓度,形成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反应单元的侧壁上部设置有压缩空气入口。空气压缩机与该压缩空气入口相连。空气压缩机用于向反应单元内供给压缩空气。一方面,空气起到搅拌反应料液的作用。另一方面,反应生成的氧化剂还能够与空气压缩机提供的空气混合,以利于氧化剂从反应单元排出。这是因为氧化剂在反应料液中会有一定的溶解度,通过空气压缩机向反应单元内曝气后,可以将氧化剂从反应料液内鼓出。本实用新型的氧化剂在常温下可以为气体。空气压缩机可以设置于反应单元的附近。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反应单元的顶部设置有调节用空气入口。鼓风机与该调节用空气入口相连,以向反应单元内鼓入空气,从而调节空气和氧化剂形成的混合物中的氧化剂浓度,得到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通过控制混合气体中的氧化剂浓度,可以避免因二氧化氯等氧化剂浓度过高而引起的危险。因而,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的运行安全性高。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反应单元的顶部设置有混合气体出口,以排出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进一步优选地,混合气体出口处设置有氧化剂浓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氧化剂的浓度。氧化剂浓度检测装置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本领域中已知的那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反应单元为卧式平流多级反应单元。反应单元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隔件,所述分隔件用于将所述反应单元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隔间。在这些隔间中,至少一部分隔间内设置有催化剂,其用于催化反应料液以获得氧化剂。优选地,全部分隔间内设置有催化剂。催化剂优选为蜂窝状催化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反应单元内设置3~8个隔间。这样有利于提高反应效率。
隔间之间可以设置有折流管,所述折流管用于将前一个隔间的反应料液溢流至下一个隔间。隔间之间也可以不设置有折流管,前一个隔间的反应料液通过间隔件溢流至下一个隔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反应单元的至少一部分隔间内具有催化剂固定位,用于固定催化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反应单元的全部隔间内具有催化剂固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单元还可以设置有蒸汽入口,用于向所述反应单元供给加热用蒸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反应单元的底部设置有蒸汽入口。蒸汽加热器的出口与该蒸汽入口连接,用于提供加热反应单元内的反应料液所用的蒸汽。蒸汽加热器可以设置于反应单元的附近。蒸汽加热器为一个或多个。这样可以保证反应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氧化剂发生设备还可以包括引风机,其与混合气体出口相连,用于将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输送至等离子激发设备。引风机分别与反应单元和等离子激发设备相连。作为优选,反应单元在引风机的抽力下,反应单元内部保持负压为-1~-5kPa。更优选地,反应单元内部负压为-1.2~-3.5kPa。这样有利于形成获得一定浓度的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氧化剂发生设备还可以包括容纳有物料A的第一物料供给设备、容纳有物料C的第二物料供给设备、容纳有物料B 的第三物料供给设备和容纳有物料S的第四物料供给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氧化剂发生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供给泵、第二供给泵、第三供给泵和第四供给泵。第一物料供给设备、第二物料供给设备、第三物料供给设备和第四物料供给设备通过第一供给泵、第二供给泵、第三供给泵和第四供给泵将物料A、物料C、物料B和物料S输送至反应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物料供给设备容纳有作为物料A的含有碱金属氯酸盐和/或碱金属亚氯酸盐的浆液;第二物料供给设备容纳有作为物料C的双氧水和/或甲醇;第三物料供给设备容纳有作为物料B的浓盐酸和/或浓硫酸;第四物料供给设备容纳有作为物料S的尿素、腐殖酸钠和/或柠檬酸钠。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单元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进料口。第一物料供给设备、第二物料供给设备、第三物料供给设备和第四物料供给设备分别与进料口相连,从而将物料A、物料C、物料B和物料S供给至反应单元。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单元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第三进料口和第四进料口。第一物料供给设备、第二物料供给设备、第三物料供给设备、第四物料供给设备分别通过第一供给泵、第二供给泵、第三供给泵、第四供给泵与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第三进料口和第四进料口连接,以分别将物料A、物料C、物料B和物料S供给至反应单元内。
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反应单元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第一物料供给设备、第二物料供给设备分别通过第一供给泵、第二供给泵供给物料A、物料C。物料A、物料C 混合之后通过第一进料口供给至反应单元。第三物料供给设备通过第三供给泵与第二进料口相连,从而将物料B供给至反应单元。第四物料供给设备通过第四供给泵与第三进料口相连,从而将物料S供给至反应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氧化剂发生设备还可以包括母液循环设备。该母液循环设备包括母液罐和母液泵。母液罐上设置有母液入口和母液出口。反应单元的上部设置有料液出口,所述料液出口与所述母液入口相连,从而将至少一部分反应料液导出至母液罐。母液可以包括反应时的回流液以及排出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后的母液。母液出口通过母液泵与反应单元相连。反应单元设置有料液入口;所述料液入口与所述母液泵相连,用于将母液罐中的母液循环至所述反应单元。这样可以实现母液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来自第三物料供给设备的物料B与母液混合,然后供给至反应单元。
等离子激发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等离子激发设备包括等离子发生器和高压电源。等离子发生器优选为脉冲放电等离子发生器。等离子发生器用于接收来自反应单元形成的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并在高压电源的作用下将氧化剂进一步激发而形成活性物质,以形成含活性物质的气体。所述活性物质包括活化电子、自由基等高活性粒子。这些活性物质可以将 NO氧化成易于被吸收的NO2或N2O5等高价态的氮氧化物。
等离子发生器与氧化设备相连,以将形成的含活性物质的气体输送至氧化设备内,进而氧化待处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烟气脱硝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脱硝装置包括上述活性物质产生装置、氧化设备、氮氧化物吸收设备、除尘及排放设备。活性物质产生装置详见上文,这里不再赘述。下面进行详细描述氧化设备、氮氧化物吸收设备、除尘及排放设备。
氧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氧化设备与等离子发生器相连,并设置为能够将含活性物质的气体和待处理烟气进行混合,以形成氧化后的烟气。含活性物质的气体来自于等离子发生器。氧化设备包括烟气氧化单元。等离子发生器与烟气氧化单元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待处理烟气来自于钢铁行业的废气。待处理烟气可以为来自烧结机、球团、或窑炉的烟气。待处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含量大于等于100mg/Nm3,优选为100mg/Nm3~ 1000mg/Nm3,更优选为100mg/Nm3~300mg/Nm3。待处理烟气的温度可以为100~150℃。二氧化硫含量可以为700mg/Nm3~ 2000mg/Nm3。氧气含量可以为10~20vol%。
活性物质能够将待处理烟气中的低价态的氮氧化物氧化为高价态的氮氧化物,从而形成氧化后的烟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含活性物质的气体与待处理烟气在氧化设备的烟气氧化单元内的接触时间为0.5~2s。这样有利于提高脱硝效率。
氮氧化物吸收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氮氧化物吸收设备与氧化设备相连,并设置为能够将氧化后的烟气进行脱硝处理以形成脱硝后的烟气。氮氧化物吸收设备包括吸收剂仓、吸收塔和供水设备。吸收剂仓用于向吸收塔内供给吸收剂。吸收塔用于接收氧化后的烟气以及接收来自吸收剂仓的吸收剂,并将二者混合反应,以形成脱硝后的烟气。作为优选,吸收塔为循环流化床吸收塔。吸收塔的底部具有烟气入口。吸收塔的顶部或上部设置有烟气出口。氧化设备与烟气入口连接,从而将氧化后的烟气输送至吸收塔。烟气入口上方设置有吸收剂入口。吸收剂仓通过吸收剂入口向吸收塔内供给粉状的吸收剂。氧化后的烟气与吸收剂混合以形成混合烟气。吸收剂入口的上方还设置有工艺水入口。供水设备通过供水口与工艺水入口相连,从而向吸收塔喷洒水,以加湿混合烟气。混合烟气继续上升,在吸收塔完成脱硝,得到脱硝后的烟气。这样有利于提高脱硝效率。
除尘及排放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脱硝装置还包括除尘及排放设备,用于将脱硝后的烟气进行净化以形成净化烟气。除尘及排放设备包括布袋除尘器、副产品仓和烟囱。
布袋除尘器与吸收塔的烟气出口连接。布袋除尘器与烟囱连接。布袋除尘器的下部与副产物仓连接。脱硝后的烟气从烟气出口排出,进入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对脱硝后的烟气进行除尘处理,并形成净化烟气和灰渣。得到的净化烟气从烟囱排出;得到的灰渣的一部分输送至副产品仓,另一部分循环至吸收塔内。灰渣为含有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吸收产物。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布袋除尘器用于净化脱硝后的烟气,以形成净化烟气和灰渣。副产品仓用于接收来自布袋除尘器的灰渣。烟囱用于接收来自布袋除尘器的净化烟气并将其排放。
下面介绍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烟气脱硝装置对烟气进行脱硝的烟气脱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氧化剂形成步骤、2)活性物质形成步骤、3)烟气氧化步骤和4)吸收步骤。任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脱硝方法还包括5)除尘步骤。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氧化剂形成步骤
将作为催化剂的物料R置于反应单元中,通过第一物料供给设备、第三物料供给设备、第二物料供给设备和第四物料供给设备将物料A、物料B、物料C和物料S输送至所述反应单元中形成反应料液,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输送至所述反应单元的反应料液中进行曝气,促进反应料液产生作为氧化剂的二氧化氯气体;鼓风机将调节用空气输送至所述反应单元的混合气体出口附近,以调解空气和氧化剂形成的混合物中的二氧化氯浓度,从而得到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物料R可以固定在位于隔间中的催化剂固定位。
物料A选自含有碱金属氯酸盐和/或碱金属亚氯酸盐的浆液。所述碱金属为钠或钾,优选为钠。含有碱金属氯酸盐和/或碱金属亚氯酸盐的浆液中,碱金属氯酸盐和/或碱金属亚氯酸盐的浓度可以为 200~800g/L、优选为210~780g/L、更优选为220~750g/L。物料B 为浓硫酸或浓盐酸。物料C选自双氧水、甲醇中的一种或两种。物料S选自尿素、腐殖酸钠和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物料S为稳定剂。物料R选自铁、锰、铈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物料A为含有氯酸钠的浆液或含有亚氯酸钠的浆液,物料B为浓硫酸或浓盐酸,物料C为双氧水或甲醇,物料R选自铁、锰、铈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物料S为尿素、腐殖酸钠或柠檬酸钠。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物料A为含有氯酸钠的浆液,物料B为浓硫酸,物料C为双氧水,物料R为三氧化二铁,物料S为尿素。其中,浓硫酸的浓度可以为80~99.9wt%,优选为98wt%以上。双氧水的浓度为15~35wt%,优选为20~30wt%。
物料R优选为蜂窝状催化剂。先将蜂窝状催化剂布置于反应单元内的隔间内的催化剂固定位。催化剂固定位在隔间内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设置在反应单元的底部。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将物料A、物料B加入至反应单元,并且物料A的浓度至200~800g/L,且反应料液的酸度至4~9N时,再向反应单元内加入物料C和物料S进行反应。优选地,物料A的浓度至 210~780g/L,且反应料液的酸度至4.2~8.6N时,再向反应单元内加入物料C和物料S进行反应。更优选地,物料A的浓度至220~ 750g/L,且反应料液的酸度至4.5~8.5N时,再向反应单元内加入物料C和物料S形成反应料液,反应得到氧化剂。
物料A中的碱金属氯酸盐和/或碱金属亚氯酸盐、物料B、物料C、物料R、物料S的重量比可以为(0.9~14):(0.6~10):(0.8~ 11):(0.0002~0.008):(0.01~0.1),优选为(1.0~13):(0.85~ 10):(0.9~10):(0.0004~0.007):(0.015~0.09),更优选为 (1.1~13):(0.75~9.6):(0.95~9.8):(0.001~0.007):(0.015~ 0.08)。这样有利于得到合适浓度的氧化剂,进而有利于等离子发生器的激发,从而得到高活性的活性物质。
反应单元中的反应温度可以为50~75℃,优选为50~70℃,更优选为55~70℃。反应时间可以为2~8h,优选为2~7.5h,更优选为3~7h。这样有利于得到合适浓度的氧化剂,进而改善运行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利用空气压缩机向反应单元内的反应料液中提供压缩空气以促进氧化剂的产生;并且可以利用鼓风机向反应单元的混合气体出口附近提供调节用空气以调节空气和氧化剂形成的混合物中的氧化剂浓度,形成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这样可以改善运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氧化剂可以为二氧化氯。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可以为含氧化剂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的氧化剂浓度为 1.5~5.5vol%,优选为1.7~5.2vol%,更优选为2~5vol%。这样有利于提高脱硝效率,并提高运行安全性。
活性物质形成步骤
将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利用等离子激发设备进行激发,从而形成含活性物质的气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等离子发生器在高压电源的作用下,将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转化为含活性物质的气体。等离子发生器能够将氧化剂(例如二氧化氯)激发,产生高活性的活性物质。活性物质可能包括氧活性离子、活性电子,如ClO2·、HO·、HO2·、O3等。这些活性物质可以将NO等低价态的氮氧化物氧化成易于被吸收的NO2或N2O5等高价态的氮氧化物。通过对氧化后不同氮氧化物的成分分析,主要氧化产物为NO2、HNO3。HNO3以硝酸蒸汽的形式存在。本实用新型发现,这里获得较高的脱硝效率,运行安全性也高。等离子发生器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工艺参数,这里不再赘述。
烟气氧化步骤
将含活性物质的气体通入氧化设备,将待处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氧化以形成氧化后的烟气。含活性物质的气体从等离子激发设备进入氧化设备内,待处理烟气也进入氧化设备内。含活性物质的气体和待处理烟气混合在一起。活性物质将待处理烟气中的低价态的氮氧化物氧化为高价态的氮氧化物,从而形成氧化后的烟气。
本实用新型的待处理烟气可以为来自烧结机、球团、或窑炉的烟气。待处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含量大于等于100mg/Nm3,优选为100mg/Nm3~1000mg/Nm3,更优选为100mg/Nm3~ 300mg/Nm3。待处理烟气的温度可以为100~150℃。二氧化硫含量可以为700mg/Nm3~2000mg/Nm3。氧气含量可以为10~20vol%。
活性物质与待处理烟气在氧化设备内的接触时间为0.5~2s,优选为0.6~2s,更优选为0.8~1.8s。待处理烟气的烟气流速小于 20m/s,优选为1~20m/s,更优选为2~15m/s。高价态的氮氧化物易于被吸收。本实用新型避免将烟气直接通入等离子体反应装置,从而提高运行安全性。
吸收步骤
将氧化后的烟气通入氮氧化物吸收设备,经过粉状的吸收剂的吸收,从而形成脱硝后的烟气。氮氧化物吸收设备包括吸收塔、吸收剂仓和供水设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将氧化后的烟气通入吸收塔,将来自吸收剂仓的粉状的吸收剂输送至吸收塔内,并与氧化后的烟气混合以形成混合烟气。供水设备向吸收塔内喷洒水,对混合烟气进行加湿,这样在吸收塔完成脱硝,得到脱硝后的烟气。
吸收剂可以选自氧化钙、氢氧化钙、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粉煤灰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吸收剂选自氢氧化钙、氢氧化镁、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粉煤灰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吸收剂为氢氧化钙和粉煤灰吸收剂。其中,氢氧化钙与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5:1,优选为1.2~4.5:1,更优选为1.5~3.5:1。
吸收塔优选为循环流化床吸收塔。氧化后的烟气在循环硫化床吸收塔内,与吸收剂充分混合均匀,同时喷入适量的工艺水,生成硝酸盐、亚硝酸盐,达到脱硝效果。通过吸收剂的多次循环,使吸收剂与氧化后的烟气的接触时间增加,提高吸收剂的利用率。
除尘步骤
将脱硝后的烟气通入布袋除尘器,形成净化烟气和灰渣。净化烟气由烟囱排放。灰渣中的一部分脱硝副产物重新输送至吸收塔,实现再循环。灰渣中的另一部分脱硝副产物输送至副产品仓。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以下实施例的原料说明如下:
吸收剂:氢氧化钙和粉煤灰形成的吸收剂,氢氧化钙与粉煤灰的质量比3:1。
浓硫酸:98wt%。
双氧水:27wt%。
含有氯酸钠的浆液:由氯酸钠固体分散在水中形成,浓度为 560g/L。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含等离子发生设备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包括氧化剂发生设备100和等离子激发设备200。
氧化剂发生设备100包括容纳有物料A的第一物料供给设备1、容纳有物料C的第二物料供给设备2、容纳有物料B的第三物料供给设备3、容纳有物料S的第四物料供给设备4。氧化剂发生设备100 还包括第一供给泵6、第二供给泵7、第三供给泵8、第四供给泵9、反应单元10、蒸汽入口11、空气供应单元、母液循环设备和引风机 16。空气供应单元包括鼓风机12和空气压缩机13。
本实施例的反应单元10为卧式平流反应器。该反应单元10内通过间隔件分隔为若干个隔间。隔间之间设置有折流管。前一个隔间的反应料液通过折流管溢流至下一个隔间。至少一部分隔间内具有催化剂固定位5,用于固定物料R(蜂窝状催化剂)。
反应单元10的底部设置有蒸汽入口11,以向反应单元10内提供加热用的蒸汽。蒸汽可由一个或多个蒸汽发生器产生。
反应单元1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未图示)。第一物料供给设备1、第二物料供给设备2分别通过第一供给泵6、第二供给泵7供给物料A和物料C。物料A和物料 C混合之后通过第一进料口供给至反应单元10。第三物料供给设备3 通过第三供给泵8与第二进料口相连,从而将物料B供给至反应单元 10。第四物料供给设备4通过第四供给泵9与第三进料口相连,从而将物料S供给至反应单元10。这样形成反应料液。
反应单元10的侧壁上部设置有压缩空气入口(未图示),空压缩机13与该压缩空气入口相连,以向反应单元10的反应料液中提供压缩空气以进行曝气,从而起到搅拌反应料液的作用。空气和氧化剂形成混合物。
反应单元10的顶部设置有调节用空气入口(未图示)。鼓风机12与该调节用空气入口相连,以向反应单元10的混合气体出口附近鼓入调节用空气,从而调节空气和氧化剂形成的混合物中的氧化剂浓度,形成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反应单元的顶部的混合气体出口处优选设置有氧化剂浓度检测装置(未图示)。
反应单元10的顶部设置有混合气体出口(未图示)。该混合气体出口与引风机16相连接,引风机16与等离子发生器17相连接。通过引风机16的作用,将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输送至等离子发生器17 内。
反应单元10的上部还设置有料液出口。母液循环设备包括母液罐14和母液泵15。母液罐14上设置有母液入口和母液出口。母液入口与料液出口相连,将一部分反应料液导出至母液罐14。母液罐 14通过母液泵15与第二进料口相连,将母液罐14中的母液与第三物料供给设备3的物料B混合,然后输送至反应单元10。
等离子激发设备200包括等离子发生器17和高压电源。高压电源用于向等离子发生器17供给电源。本实施例的等离子发生器17优选为脉冲放电等离子发生器。等离子发生器17在高压电源(未图示)的作用下将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进一步激发而形成含活性物质的气体。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物料A优选为含有碱金属氯酸盐的浆液或含有碱金属亚氯酸盐的浆液。物料C优选为双氧水或甲醇。物料B 优选为浓盐酸或浓硫酸。物料S优选为尿素、腐殖酸钠或柠檬酸钠。物料R为蜂窝状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其可以选自铁的氧化物、锰的氧化物或铈的氧化物。
实施例2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烟气脱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烟气脱硝装置包括实施例1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氧化设备 300,氮氧化物吸收设备400以及除尘及排放设备500。
氧化设备300包括烟气氧化单元18。等离子发生器17与烟气氧化单元18相连。含活性物质的气体从等离子发生器17输送至烟气氧化单元18,氧化待处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以获得氧化后的烟气。
氮氧化物吸收设备400包括吸收剂仓19、供水设备20和吸收塔 21。本实施例的吸收塔21为循环流化床吸收塔。吸收塔21的底部具有烟气入口(未图示)。烟气氧化单元18与烟气入口连接,从而将氧化后的烟气输送至吸收塔21。烟气入口上方设置有吸收剂入口(未图示)。吸收剂仓19通过吸收剂入口向吸收塔21内供给吸收剂。氧化后的烟气与吸收剂混合以形成混合烟气。吸收剂入口的上方还设置有供水口。供水设备20通过供水口向吸收塔21喷洒水,以加湿混合烟气。混合烟气继续上升,在吸收塔21完成脱硝,得到脱硝后的烟气。
吸收塔21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未图示)。除尘及排放设备 500包括布袋除尘器22、副产品仓23和烟囱24。布袋除尘器22与吸收塔21的烟气出口连接。布袋除尘器22与烟囱24连接。布袋除尘器22的下部与副产物仓23连接。脱硝后的烟气从烟气出口排出,进入布袋除尘器22。布袋除尘器22对脱硝烟气进行除尘处理,得到净化烟气和灰渣。净化烟气从烟囱24排出。一部分灰渣输送至副产物仓23,另一部分循环至吸收塔21。
实施例3
除了以下设置之外,其余与实施例2相同:
全部隔间内具有催化剂固定位5,用于固定物料R(蜂窝状催化剂)。
实施例4
将实施例3的烟气脱硝装置用于80万t/a球团脱硝项目。
将蜂窝状催化剂三氧化二铁(物料R)固定于反应单元10的隔间内的催化剂固定位5。将含有氯酸钠的浆液(物料A)、浓硫酸 (物料B)、双氧水(物料C)和尿素(物料S)输送至反应单元10 内,形成反应料液。
反应单元10采用卧式平流多级反应单元,内部设置有4个隔间,每个隔间采用折流管溢流至下个隔间。通过蒸汽入口11向反应单元10输入蒸汽从而对反应料液进行加热。将来自空气压缩机13的压缩空气鼓入反应单元的反应料液中进行曝气,产生的二氧化氯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利用鼓风机12通入调节用空气将混合物中的二氧化氯的浓度调节为3vol%,得到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从反应单元10 排出。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在引风机16的作用下被输送到等离子发生器17。
利用等离子发生器17将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转化为含活性物质的气体。
将含活性物质的气体从等离子发生器17内输送至烟气氧化单元 18内。含活性物质的气体和待处理烟气混合。活性物质将待处理烟气中的低价态的氮氧化物氧化为高价态的氮氧化物,从而形成氧化后的烟气。含活性物质的气体与待处理烟气在烟气氧化单元18内的接触时间为2s。
将氧化后的烟气通入吸收塔21,将来自吸收剂仓19的含有氢氧化钙和粉煤灰的吸收剂输送至吸收塔21内,并与氧化后的烟气混合以形成混合烟气。通过供水设备20向吸收塔21内喷洒水,对混合烟气进行加湿。吸收剂将氧化后的烟气中的高价态的氮氧化物吸收,形成脱硝后的烟气。
将脱硝后的烟气通入布袋除尘器22,形成净化烟气和灰渣。净化烟气由烟囱24排放。一部分灰渣输送至吸收塔21,实现再循环。另一部分灰渣输送至副产品仓23。
主要工艺参数以及结果详见表1、表2和表3。本实施例中,二氧化氯的产量为1t/d。通过对氧化后不同氮氧化物的成分分析,NO 的氧化率为88%,主要氧化为NO2、HNO3,其中HNO3以硝酸蒸汽的形式存在。运行12个月,运行安全性高。
表1待处理烟气参数
参数 | 单位 | 数值 |
烟气量(工况) | m<sup>3</sup>/h | 480000 |
标态烟气量 | Nm<sup>3</sup>/h | 320000 |
入口NOx浓度 | mg/Nm<sup>3</sup> | 150 |
入口粉尘 | mg/Nm<sup>3</sup> | 110 |
烟气温度 | ℃ | 110 |
烟气含湿量 | % | 17.4 |
表2
原料名称 | 用量(重量份) |
含有氯酸钠的浆液(A)中氯酸钠 | 1.3 |
浓硫酸(B) | 0.9 |
双氧水(C) | 1.1 |
三氧化二铁(R) | 0.001 |
尿素(S) | 0.02 |
表3
参数 | 单位 | 数值 |
出口烟气量(工况) | m<sup>3</sup>/h | 520000 |
标态烟气量 | Nm<sup>3</sup>/h | 365000 |
出口NOx浓度 | mg/Nm<sup>3</sup> | 20 |
出口粉尘 | mg/Nm<sup>3</sup> | 1 |
烟气温度 | ℃ | 95 |
脱硝效率 | % | 87 |
实施例5
将实施例3的烟气脱硝装置用于162m2烧结机脱硝项目。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原料用量及烟气参数。
主要工艺参数以及结果详见表4、表5和表6。本实施例中,二氧化氯的产量为3.5t/d。通过对氧化后不同氮氧化物的成分分析,NO 的氧化率为90%。运行12个月,运行安全性高。
表4待处理烟气参数
参数 | 单位 | 数值 |
烟气量(工况) | m<sup>3</sup>/h | 960000 |
标态烟气量 | Nm<sup>3</sup>/h | 650000 |
入口NOx浓度 | mg/Nm<sup>3</sup> | 220 |
入口粉尘 | mg/Nm<sup>3</sup> | 45 |
烟气温度 | ℃ | 130 |
烟气含湿量 | % | 16.4 |
表5
名称 | 用量(重量份) |
含有氯酸钠的浆液(A)中氯酸钠 | 6.9 |
浓硫酸(B) | 5.0 |
双氧水(C) | 5.2 |
三氧化二铁(R) | 0.003 |
尿素(S) | 0.05 |
表6
参数 | 单位 | 数值 |
出口烟气量(工况) | m<sup>3</sup>/h | 1010000 |
标态烟气量 | Nm<sup>3</sup>/h | 720000 |
出口NOx浓度 | mg/Nm<sup>3</sup> | 30 |
出口粉尘 | mg/Nm<sup>3</sup> | 1 |
烟气温度 | ℃ | 95 |
脱硝效率 | % | 86 |
实施例6
将实施例3的烟气脱硝装置用于265m2烧结机脱硝项目。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原料用量及烟气参数。含二氧化氯的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氯浓度为5vol%。
主要工艺参数以及结果详见表7、表8和表9。本实施例中,二氧化氯的产量为7.5t/d。通过对氧化后不同氮氧化物的成分分析,NO 的氧化率为92%。运行12个月,运行安全性高。
表7待处理烟气参数
参数 | 单位 | 数值 |
烟气量(工况) | m<sup>3</sup>/h | 1590000 |
标态烟气量 | Nm<sup>3</sup>/h | 1070000 |
入口NOx浓度 | mg/Nm<sup>3</sup> | 300 |
入口粉尘 | mg/Nm<sup>3</sup> | 45 |
烟气温度 | ℃ | 130 |
烟气含湿量 | % | 16.4 |
表8
名称 | 用量(重量份) |
含有氯酸钠的浆液(A)中氯酸钠 | 12.8 |
浓硫酸(B) | 9.2 |
双氧水(C) | 9.6 |
三氧化二铁(R) | 0.007 |
尿素(S) | 0.08 |
表9
参数 | 单位 | 数值 |
出口烟气量(工况) | m<sup>3</sup>/h | 1650000 |
标态烟气量 | Nm<sup>3</sup>/h | 1170000 |
出口NOx浓度 | mg/Nm<sup>3</sup> | 30 |
出口粉尘 | mg/Nm<sup>3</sup> | 1 |
烟气温度 | ℃ | 95 |
脱硝效率 | % | 90 |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氧化剂发生设备,其包括空气供应单元和反应单元;所述反应单元用于产生氧化剂;所述空气供应单元用于向反应单元内的反应料液中提供压缩空气以促进氧化剂的产生,和向反应单元的混合气体出口附近提供调节用空气以调节空气和氧化剂形成的混合物中的氧化剂浓度,形成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和
等离子激发设备,其包括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用于将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进行激发以形成含活性物质的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单元设置有压缩空气入口和调节用空气入口;
所述空气供应单元包括空气压缩机和鼓风机;
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压缩空气入口相连,用于向反应单元的反应料液中鼓入压缩空气以促进氧化剂的产生;
所述鼓风机与所述调节用空气入口相连,用于向反应单元的混合气体出口附近提供调节用空气以调节空气和氧化剂形成的混合物中的氧化剂浓度,形成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单元为卧式平流多级反应器,所述反应单元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隔件,所述分隔件用于将所述反应单元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隔间;在这些隔间中,至少一部分隔间内设置有用于催化反应料液以获得氧化剂的催化剂;其中,所述催化剂为蜂窝状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间之间设置有折流管,所述折流管用于将前一个隔间的反应料液溢流至下一个隔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单元还设置有蒸汽入口,其设置为能够向所述反应单元供给加热用蒸汽;
所述氧化剂发生设备还包括引风机,其与混合气体出口相连,用于将含氧化剂的混合气体输送至等离子激发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发生设备还包括母液循环设备,其包括母液罐和母液泵;所述母液罐具有母液入口和母液出口;所述母液出口与所述母液泵相连;
所述反应单元设置有料液出口;所述料液出口与所述母液入口相连,从而将至少一部分反应料液导出至母液罐;
所述反应单元还设置有料液入口;所述料液入口与所述母液泵相连,用于将母液罐中的母液循环至所述反应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发生设备还包括容纳有物料A的第一物料供给设备、容纳有物料C的第二物料供给设备、容纳有物料B的第三物料供给设备和容纳有物料S的第四物料供给设备;
所述反应单元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进料口;
第一物料供给设备、第二物料供给设备、第三物料供给设备和第四物料供给设备分别设置为能够与进料口相连,从而将物料A、物料C、物料B和物料S供给至反应单元。
8.一种烟气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和
氧化设备,其与等离子发生器相连,并设置为能够将含活性物质的气体和待处理烟气混合,以形成氧化后的烟气;和
氮氧化物吸收设备,其与氧化设备相连,并设置为能够将氧化后的烟气进行脱硝处理以形成脱硝后的烟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烟气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氧化物吸收设备包括吸收塔、吸收剂仓和供水设备;所述吸收塔为循环流化床吸收塔;所述吸收塔设置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所述氧化设备与所述烟气入口相连,其设置为能够将氧化后的烟气输送至所述吸收塔;所述吸收剂仓与所述吸收塔相连,其设置为能够将粉状的吸收剂供给至吸收塔;所述供水设备设置为能够将水喷洒至吸收塔内,从而加湿吸收剂和氧化后的烟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烟气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及排放设备,其与氮氧化物吸收设备相连,将脱硝后的烟气处理为净化烟气并将其排放。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34100.1U CN211837168U (zh) | 2020-03-02 | 2020-03-02 | 含等离子发生设备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及烟气脱硝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34100.1U CN211837168U (zh) | 2020-03-02 | 2020-03-02 | 含等离子发生设备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及烟气脱硝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37168U true CN211837168U (zh) | 2020-11-03 |
Family
ID=73237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234100.1U Active CN211837168U (zh) | 2020-03-02 | 2020-03-02 | 含等离子发生设备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及烟气脱硝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3716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67278A (zh) * | 2020-03-02 | 2020-05-19 | 中晶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含等离子发生设备的烟气脱硝装置及方法 |
CN114028925A (zh) * | 2021-05-27 | 2022-02-11 | 苏州仕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烟气用脱硫脱硝剂以及其进行脱硫脱硝的方法和装置 |
-
2020
- 2020-03-02 CN CN202020234100.1U patent/CN21183716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67278A (zh) * | 2020-03-02 | 2020-05-19 | 中晶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含等离子发生设备的烟气脱硝装置及方法 |
CN111167278B (zh) * | 2020-03-02 | 2024-01-30 | 中晶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含等离子发生设备的烟气脱硝装置及方法 |
CN114028925A (zh) * | 2021-05-27 | 2022-02-11 | 苏州仕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烟气用脱硫脱硝剂以及其进行脱硫脱硝的方法和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56206B2 (en) | Combined desulfuration, denitration, and demercu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semi-dry process in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 |
US5171552A (en) | Dry processes for treating combustion exhaust gas | |
CN107983119A (zh) | 基于臭氧强制氧化的干法脱硫脱硝方法 | |
EP327241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nitrogen oxides from air flow | |
CN211837226U (zh) | 氧化性溶液生产设备及烟气脱硝装置 | |
CN107617317A (zh) | 一种烟气超净净化系统 | |
HK1215224A1 (zh) | 一種脱硫脱硝裝置和方法 | |
CN211837168U (zh) | 含等离子发生设备的活性物质产生装置及烟气脱硝装置 | |
CN106110860A (zh) | 一种氧化‑吸收超重力脱硫脱硝系统及方法 | |
CN215523303U (zh) | 等离子危险废物处理系统 | |
CN105126567A (zh) | 一种从气流中去除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方法及其装置 | |
WO2021134927A1 (zh) | 干法一体化烟气脱硫脱硝工艺 | |
CN211913303U (zh) | 氧化性气体发生设备及烟气脱硝装置 | |
CN111185077B (zh) | 基于气态氧化性离子的烟气脱硝装置及方法 | |
CN111167278B (zh) | 含等离子发生设备的烟气脱硝装置及方法 | |
CN112933920A (zh) | 一种烟气的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的反应装置及脱硫脱硝除尘方法 | |
CN107398155A (zh) | 一种煤焦化中低温脱硫脱硝系统 | |
CN113117478A (zh) | 基于粉煤灰的烟气脱硫脱硝方法 | |
HK1215214A1 (zh) | 烟氣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和方法 | |
HK1215215A1 (zh) | 烟氣處理裝置和方法 | |
CN106925117A (zh) | 一种工业尾气氧化脱硝循环水中硝酸盐的脱除装置与方法 | |
CN216878713U (zh) | 一种循环流化床半干法协同脱汞脱硫脱硝系统 | |
CN213668653U (zh) | 含有移动床脱硫脱硝塔的脱硫脱硝装置 | |
HK1215223A1 (zh) | 一種脱硝裝置和方法 | |
CN113332850A (zh) | 一种循环流化床半干法协同脱汞脱硫脱硝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8 Address after: 100176, Beijing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onghua South Road No. 10, Ronghua International Building No. 20, 3 floor Patentee after: Shanghui TONG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onghua South Road No. 10, Ronghua International Building No. 20, 3 floor Patentee before: Zhongjing Kunlun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