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82928U - 一种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82928U CN211582928U CN201921723607.7U CN201921723607U CN211582928U CN 211582928 U CN211582928 U CN 211582928U CN 201921723607 U CN201921723607 U CN 201921723607U CN 211582928 U CN211582928 U CN 2115829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ing brush
- brush
- double
- rolling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包括放置在清洁区域上的机体,机体内设有滚刷腔和集尘盒,滚刷腔内设有双滚刷组件,双滚刷组件设有不同旋转方向的前滚刷和后滚刷,后滚刷和集尘盒邻近设置,滚刷腔一侧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双马达驱动组件,前、后滚刷分别和双马达驱动组件配合连接,且双马达驱动组件带动前、后滚刷进行旋转;其中,前滚刷顺时针旋转并拍打清洁区域,且前滚刷依靠离心力将清洁区域的垃圾甩进滚刷腔内,后滚刷逆时针旋转并拍打清洁区域,且后滚刷在旋转中接触滚刷腔内的垃圾,以使滚刷腔内的垃圾通过后滚刷的逆时针旋转进入集尘盒内。本实用新型在机体的底部设有双滚刷组件,清洁效果良好,有效防止毛发缠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一般扫地机器人清洁结构是使用通过单滚刷或吸力,实现将地面的灰尘扫入或吸入集尘盒内,达到对地面的清洁效果,这种单滚刷结构具有以下缺点:
a.滚刷在转动时容易緾绕毛发,导致转动阻力增加使马达功率增加影响马达使用寿命,更需手动切剪清理,
b.无法清理粘在地面或毛毯上的颗粒物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清洁效果良好、防止毛发缠绕、吸尘效率较高,有效提高扫地机器人整体性能的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包括放置在清洁区域上的机体,机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滚刷腔和集尘盒,滚刷腔内设有双滚刷组件,双滚刷组件设有不同旋转方向的前滚刷和后滚刷,后滚刷和集尘盒邻近设置,滚刷腔一侧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双马达驱动组件,前、后滚刷分别和双马达驱动组件配合连接,且双马达驱动组件带动前、后滚刷进行旋转;其中,前滚刷顺时针旋转并拍打清洁区域,且前滚刷依靠离心力将清洁区域的垃圾甩进滚刷腔内,后滚刷逆时针旋转并拍打清洁区域,且后滚刷在旋转中接触滚刷腔内的垃圾,以使滚刷腔内的垃圾通过后滚刷的逆时针旋转进入集尘盒内。
在机体的底部计有形成双滚刷清洁系统的双滚刷组件,双滚刷组件包括前、后滚刷,前滚刷高转速拍打地面或地毯,将地毛毯上面的颗料物休或灰尘扬起,将清洁下来的物体通过高速旋转依靠离心力甩至滚刷腔内,后滚刷逆时针高速旋转清理地面和滚刷腔内物体,清洁效果良好。
机体底部设有滚刷盖板,滚刷盖板包括盖板,盖板设有开口部,前、后滚刷分别和开口部对齐,盖板在开口部的左、右两侧以及后侧设有左侧毛条、右侧毛条和后侧毛条,开口部上的左侧、右侧、后侧毛条和清洁区域接触并形成U形半封闭空间。开口部上的左侧、右侧、后侧毛条为防静电毛条,开口部上的左侧、右侧、后侧毛条和地面或地毯接触并形成U形半封闭空间,大幅提高半封闭空间内吸尘效率。前、后滚刷分别位于U形半封闭空间内。
前、后滚刷和滚刷盖板能单独拆出清理、更换。
机体内设有用于将U形半封闭空间、滚刷腔内的垃圾吸进集尘盒内的吸力马达组件,机体内在集尘盒的上方设有尘盒滤网。吸力马达组件将滚刷腔及U形半封闭空间地面或地毯的垃圾(如毛发)全部吸入集尘盒内,有效防止毛发缠绕。
前滚刷包括相互装配的前滚刷端盖、前滚刷轴承、左软胶圈、前滚刷轴、左滚刷杆、软胶刷、右滚刷杆和右软胶圈;双马达驱动组件包括相互装配的前马达、前马达齿轮、前同步轮、前同步带、前同步轮轴承、前同步轮轴和前同步轮端盖;其中,左滚刷杆和右滚刷杆连接、且二者位于软胶刷内,前滚刷轴位于左滚刷杆内,左软胶圈套设在左滚刷杆上,前滚刷轴贯穿前滚刷端盖、前滚刷轴承;右滚刷杆贯穿右软胶圈,前同步轮轴一端贯穿前同步轮轴承、前同步轮,前同步轮轴另一端贯穿前同步轮端盖,右滚刷杆一端插入前同步轮端盖,前马达齿轮套设在前马达转轴上,前马达齿轮和前同步轮通过前同步带连接,以使前滚刷和双马达驱动组件配合连接,双马达驱动组件通过带传动的方式带动前滚刷进行旋转。
双马达驱动组件还包括相互装配的齿轮箱、齿轮箱盖,前马达、前同步轮端盖分别位于齿轮箱内,前同步轮、前同步带分别位于齿轮箱和齿轮箱盖之间。
后滚刷包括相互装配的后滚刷端盖、后滚刷轴承、后滚刷左轴、后滚刷左端盖、后滚刷杆、后滚刷右端盖和后滚刷右轴;双马达驱动组件包括相互装配的后马达、后马达齿轮、后同步轮、后同步带、后同步轮轴承、后同步轮轴和后同步轮端盖;其中,后滚刷杆表面设有滚刷毛条A和滚刷毛条B,后滚刷左轴一端贯穿后滚刷端盖、后滚刷轴承,后滚刷左轴另一端贯穿后滚刷左端盖并插入后滚刷杆内,后滚刷右轴一端贯穿后滚刷右端盖并插入后滚刷杆内;后马达齿轮套设在后马达转轴上,后同步轮轴一端贯穿后同步轮轴承、后同步轮,后同步轮轴另一端贯穿后同步轮端盖,后滚刷杆的后滚刷右轴另一端贯穿后同步轮端盖,且后马达齿轮和后同步轮通过后同步带连接,以使后滚刷和双马达驱动组件配合连接,双马达驱动组件通过带传动的方式带动后滚刷进行旋转。
双马达驱动组件还包括相互装配的齿轮箱、齿轮箱盖,后马达、后同步轮端盖分别位于齿轮箱内,后同步轮、后同步带分别位于齿轮箱和齿轮箱盖之间。
滚刷毛条A和滚刷毛条B分别呈一字型、S型或V型,滚刷毛条A的硬度>滚刷毛条B的硬度。滚刷毛条A用于清洁地面的污迹,滚刷毛条B用于清洁地面的颗料物休或灰尘。
滚刷腔包括互为邻近设置的前滚刷腔和后滚刷腔,前滚刷位于前滚刷腔内,后滚刷位于后滚刷腔内。
机体的底部还设有驱动轮、万向轮、锂电池和边刷,机体还设有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坠落的悬崖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a、有效清理粘在地面或毛毯上的颗粒物体;
b、防止毛发缠绕滚刷,延长滚刷马达使用寿命;
c、滚刷盖板毛条与地面接触形成U形半封闭空间,大幅提高半封闭空间内吸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扫地机器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扫地机器人底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扫地机器人平面结构示意图(仰视位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扫地机器人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扫地机器人立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扫地机器人立体截面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扫地机器人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扫地机器人机体、双马驱动达组件和前、后滚刷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扫地机器人双马驱动达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扫地机器人前滚刷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扫地机器人后滚刷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机体,1.1为集尘盒,1.2为前滚刷腔,1.3为后滚刷腔,1.4为驱动轮,1.5为万向轮,1.6为锂电池,1.7为边刷,1.8为悬崖传感器,2为前滚刷,2.1为前滚刷端盖,2.2为前滚刷轴承,2.3为左软胶圈,2.4为前滚刷轴,2.5为左滚刷杆,2.6为软胶刷,2.7为右滚刷杆,2.8为右软胶圈,3为后滚刷,3.1为后滚刷端盖,3.2为后滚刷轴承,3.3为后滚刷左轴,3.4为后滚刷左端盖,3.5为后滚刷杆,3.6为后滚刷右端盖,3.7为后滚刷右轴,3.8为滚刷毛条A和3.9为滚刷毛条B,4为滚刷盖板,4.1为盖板,4.2为开口部,4.3为左侧毛条,4.4为右侧毛条,4.5为后侧毛条,5为双马达驱动组件,5.1为前马达,5.2为前马达齿轮,5.3为齿轮箱,5.4为前同步轮,5.5为前同步带,5.6为齿轮箱盖,5.7为前同步轮轴承,5.8为前同步轮轴,5.9为前同步轮端盖,5.10为后马达,5.11为后马达齿轮,5.12为后同步轮,5.13为后同步带,5.14为后同步轮轴承,5.15为后同步轮轴,5.16为后同步轮端盖,6为U形半封闭空间,7为吸力马达组件,8为尘盒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11,一种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包括放置在清洁区域上的机体1,机体1内设有相互连通的滚刷腔和集尘盒1.1,滚刷腔内设有双滚刷组件,双滚刷组件设有不同旋转方向的前滚刷2和后滚刷3,后滚刷3和集尘盒1.1邻近设置,滚刷腔一侧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双马达驱动组件5,前、后滚刷2、3分别和双马达驱动组件5配合连接,且双马达驱动组件5带动前、后滚刷2、3进行旋转;其中,前滚刷2顺时针旋转并拍打清洁区域,且前滚刷2依靠离心力将清洁区域的垃圾甩进滚刷腔内,后滚刷3逆时针旋转并拍打清洁区域,且后滚刷3在旋转中接触滚刷腔内的垃圾,以使滚刷腔内的垃圾通过后滚刷3的逆时针旋转进入集尘盒1.1内。
机体1底部设有滚刷盖板4,滚刷盖板4包括盖板4.1,盖板4.1设有开口部4.2,前、后滚刷2、3分别和开口部4.2对齐,盖板4.1在开口部4.2的左、右两侧以及后侧设有左侧毛条4.3、右侧毛条4.4和后侧毛条4.5,开口部4.2上的左侧、右侧、后侧毛条4.3、4.4、4.5和清洁区域接触并形成U形半封闭空间6,大幅提高吸尘效率。前、后滚刷2、3分别位于U形半封闭空间6内。
开口部4.2上的左侧、右侧、后侧毛条4.3、4.4、4.5为防静电毛条。
机体1内设有用于将U形半封闭空间6、滚刷腔内的垃圾吸进集尘盒1.1内的吸力马达组件7,机体1内在集尘盒1.1的上方设有尘盒滤网8。
前滚刷2顺时针高速旋转拍打地面清理粘在清洁区域(地面或毛毯)上的颗粒物体,依靠离心力甩至后滚刷腔1.3内,后滚刷3逆时针旋转将清洁区域(地面或毛毯)和后滚刷腔1.3内部分物体扫入集尘盒1.1内。滚开口部4.2上的左侧、右侧、后侧毛条4.3、4.4、4.5和清洁区域接触并形成U形半封闭空间6,最后由吸力马达组件7将滚刷腔和清洁区域(地面或毛毯)的所有垃圾、扬尘、毛发吸入集尘盒1.1内,从而达到清理粘在清洁区域(地面或毛毯)上的颗粒物体和防毛发缠绕效果。
前滚刷2包括相互装配的前滚刷端盖2.1、前滚刷轴承2.2、左软胶圈2.3、前滚刷轴2.4、左滚刷杆2.5、软胶刷2.6、右滚刷杆2.7和右软胶圈2.8;双马达驱动组件5包括相互装配的前马达5.1、前马达齿轮5.2、前同步轮5.4、前同步带5.5、前同步轮轴承5.7、前同步轮轴5.8和前同步轮端盖5.9;其中,左滚刷杆2.5和右滚刷杆2.7连接、且二者位于软胶刷2.6内,前滚刷轴2.4位于左滚刷杆2.5内,左软胶圈2.3套设在左滚刷杆2.5上,前滚刷轴2.4贯穿前滚刷端盖2.1、前滚刷轴承2.2;右滚刷杆2.7贯穿右软胶圈2.8,前同步轮轴5.8一端贯穿前同步轮轴承5.7、前同步轮5.4,前同步轮轴5.8另一端贯穿前同步轮端盖5.9,右滚刷杆2.7一端插入前同步轮端盖5.9,前马达齿轮5.2套设在前马达5.1转轴上,前马达齿轮5.2和前同步轮5.4通过前同步带5.5连接,以使前滚刷2和双马达驱动组件5配合连接,双马达驱动组件5通过带传动的方式带动前滚刷2进行旋转。
双马达驱动组件5还包括相互装配的齿轮箱5.3、齿轮箱盖5.6,前马达5.1、前同步轮端盖5.9分别位于齿轮箱5.3内,前同步轮5.4、前同步带5.5分别位于齿轮箱5.3和齿轮箱盖5.6之间。
后滚刷3包括相互装配的后滚刷端盖3.1、后滚刷轴承3.2、后滚刷左轴3.3、后滚刷左端盖3.4、后滚刷杆3.5、后滚刷右端盖3.6和后滚刷右轴3.7;双马达驱动组件5包括相互装配的后马达5.10、后马达齿轮5.11、后同步轮5.12、后同步带5.13、后同步轮轴承5.14、后同步轮轴5.15和后同步轮端盖5.16;其中,后滚刷杆3.5表面设有滚刷毛条A 3.8和滚刷毛条B 3.9,后滚刷左轴3.3一端贯穿后滚刷端盖3.1、后滚刷轴承3.2,后滚刷左轴3.3另一端贯穿后滚刷左端盖3.4并插入后滚刷杆3.5内,后滚刷右轴3.7一端贯穿后滚刷右端盖3.6并插入后滚刷杆3.5内;后马达齿轮5.11套设在后马达5.10转轴上,后同步轮轴5.15一端贯穿后同步轮轴承5.14、后同步轮5.12,后同步轮轴5.15另一端贯穿后同步轮端盖5.16,后滚刷杆3.5的后滚刷右轴3.7另一端贯穿后同步轮端盖5.16,且后马达齿轮5.11和后同步轮5.12通过后同步带5.13连接,以使后滚刷3和双马达驱动组件5配合连接,双马达驱动组件5通过带传动的方式带动后滚刷3进行旋转。
双马达驱动组件5还包括相互装配的齿轮箱5.3、齿轮箱盖5.6,后马达5.10、后同步轮端盖5.16分别位于齿轮箱5.3内,后同步轮5.12、后同步带5.13分别位于齿轮箱5.3和齿轮箱盖5.6之间。
滚刷毛条A 3.8和滚刷毛条B 3.9分别呈一字型、S型或V型,滚刷毛条A 3.8的硬度>滚刷毛条B 3.9的硬度。
滚刷腔包括互为邻近设置的前滚刷腔1.2和后滚刷腔1.3,前滚刷2位于前滚刷腔1.2内,后滚刷3位于后滚刷腔1.3内。
机体1的底部还设有驱动轮1.4、万向轮1.5、锂电池1.6和边刷1.7,机体1还设有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坠落的悬崖传感器1.8。
具体地:
前滚刷2使用软橡胶材质,前滚刷2顺时针高速旋转拍打地面或地毯,将清洁下来的物体通过高速旋转依靠离心力甩至后滚刷腔1.3内,后滚刷3装配有两条防静电的毛条(滚刷毛条B 3.9)和两条软胶条(滚刷毛条A 3.8),后滚刷3逆时针高速旋转清理地面和滚刷腔内物体,滚刷盖板4包括盖板4.1,盖板4.1设有开口部4.2,前、后滚刷2、3分别和开口部4.2对齐,盖板4.1在开口部4.2的左、右两侧以及后侧设有左侧毛条4.3、右侧毛条4.4和后侧毛条4.5,开口部4.2上的左侧、右侧、后侧毛条4.3、4.4、4.5和清洁区域(地面或地毯)接触并形成U形半封闭空间6,大幅提高U形半封闭空间内吸尘效率,最后由吸力马达组件7将滚刷腔及U形半封闭空间地面的垃圾全部吸入集尘盒1.1内。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包括放置在清洁区域上的机体(1),机体(1)内设有相互连通的滚刷腔和集尘盒(1.1),其特征是滚刷腔内设有双滚刷组件,双滚刷组件设有不同旋转方向的前滚刷(2)和后滚刷(3),后滚刷(3)和集尘盒(1.1)邻近设置,滚刷腔一侧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双马达驱动组件(5),前、后滚刷(2、3)分别和双马达驱动组件(5)配合连接,且双马达驱动组件(5)带动前、后滚刷(2、3)进行旋转;其中,前滚刷(2)顺时针旋转并拍打清洁区域,且前滚刷(2)依靠离心力将清洁区域的垃圾甩进滚刷腔内,后滚刷(3)逆时针旋转并拍打清洁区域,且后滚刷(3)在旋转中接触滚刷腔内的垃圾,以使滚刷腔内的垃圾通过后滚刷(3)的逆时针旋转进入集尘盒(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是机体(1)底部设有滚刷盖板(4),滚刷盖板(4)包括盖板(4.1),盖板(4.1)设有开口部(4.2),盖板(4.1)在开口部(4.2)的左、右两侧以及后侧设有左侧毛条(4.3)、右侧毛条(4.4)和后侧毛条(4.5),开口部(4.2)上的左侧、右侧、后侧毛条(4.3、4.4、4.5)和清洁区域接触并形成U形半封闭空间(6),前、后滚刷(2、3)分别位于U形半封闭空间(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是机体(1)内设有用于将U形半封闭空间(6)、滚刷腔内的垃圾吸进集尘盒(1.1)内的吸力马达组件(7),机体(1)内在集尘盒(1.1)的上方设有尘盒滤网(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是前滚刷(2)包括相互装配的前滚刷端盖(2.1)、前滚刷轴承(2.2)、左软胶圈(2.3)、前滚刷轴(2.4)、左滚刷杆(2.5)、软胶刷(2.6)、右滚刷杆(2.7)和右软胶圈(2.8);双马达驱动组件(5)包括相互装配的前马达(5.1)、前马达齿轮(5.2)、前同步轮(5.4)、前同步带(5.5)、前同步轮轴承(5.7)、前同步轮轴(5.8)和前同步轮端盖(5.9);其中,左滚刷杆(2.5)和右滚刷杆(2.7)连接、且二者位于软胶刷(2.6)内,前滚刷轴(2.4)位于左滚刷杆(2.5)内,左软胶圈(2.3)套设在左滚刷杆(2.5)上,前滚刷轴(2.4)贯穿前滚刷端盖(2.1)、前滚刷轴承(2.2);右滚刷杆(2.7)贯穿右软胶圈(2.8),前同步轮轴(5.8)一端贯穿前同步轮轴承(5.7)、前同步轮(5.4),前同步轮轴(5.8)另一端贯穿前同步轮端盖(5.9),右滚刷杆(2.7)一端插入前同步轮端盖(5.9),前马达齿轮(5.2)套设在前马达(5.1)转轴上,前马达齿轮(5.2)和前同步轮(5.4)通过前同步带(5.5)连接,以使前滚刷(2)和双马达驱动组件(5)配合连接,双马达驱动组件(5)通过带传动的方式带动前滚刷(2)进行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是双马达驱动组件(5)还包括相互装配的齿轮箱(5.3)、齿轮箱盖(5.6),前马达(5.1)、前同步轮端盖(5.9)分别位于齿轮箱(5.3)内,前同步轮(5.4)、前同步带(5.5)分别位于齿轮箱(5.3)和齿轮箱盖(5.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是后滚刷(3)包括相互装配的后滚刷端盖(3.1)、后滚刷轴承(3.2)、后滚刷左轴(3.3)、后滚刷左端盖(3.4)、后滚刷杆(3.5)、后滚刷右端盖(3.6)和后滚刷右轴(3.7);双马达驱动组件(5)包括相互装配的后马达(5.10)、后马达齿轮(5.11)、后同步轮(5.12)、后同步带(5.13)、后同步轮轴承(5.14)、后同步轮轴(5.15)和后同步轮端盖(5.16);其中,后滚刷杆(3.5)表面设有滚刷毛条A(3.8)和滚刷毛条B(3.9),后滚刷左轴(3.3)一端贯穿后滚刷端盖(3.1)、后滚刷轴承(3.2),后滚刷左轴(3.3)另一端贯穿后滚刷左端盖(3.4)并插入后滚刷杆(3.5)内,后滚刷右轴(3.7)一端贯穿后滚刷右端盖(3.6)并插入后滚刷杆(3.5)内;后马达齿轮(5.11)套设在后马达(5.10)转轴上,后同步轮轴(5.15)一端贯穿后同步轮轴承(5.14)、后同步轮(5.12),后同步轮轴(5.15)另一端贯穿后同步轮端盖(5.16),后滚刷杆(3.5)的后滚刷右轴(3.7)另一端贯穿后同步轮端盖(5.16),且后马达齿轮(5.11)和后同步轮(5.12)通过后同步带(5.13)连接,以使后滚刷(3)和双马达驱动组件(5)配合连接,双马达驱动组件(5)通过带传动的方式带动后滚刷(3)进行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是双马达驱动组件(5)还包括相互装配的齿轮箱(5.3)、齿轮箱盖(5.6),后马达(5.10)、后同步轮端盖(5.16)分别位于齿轮箱(5.3)内,后同步轮(5.12)、后同步带(5.13)分别位于齿轮箱(5.3)和齿轮箱盖(5.6)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是滚刷毛条A(3.8)和滚刷毛条B(3.9)分别呈一字型、S型或V型,滚刷毛条A(3.8)的硬度>滚刷毛条B(3.9)的硬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是滚刷腔包括互为邻近设置的前滚刷腔(1.2)和后滚刷腔(1.3),前滚刷(2)位于前滚刷腔(1.2)内,后滚刷(3)位于后滚刷腔(1.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是机体(1)的底部还设有驱动轮(1.4)、万向轮(1.5)、锂电池(1.6)和边刷(1.7),机体(1)还设有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坠落的悬崖传感器(1.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23607.7U CN211582928U (zh) | 2019-10-14 | 2019-10-14 | 一种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23607.7U CN211582928U (zh) | 2019-10-14 | 2019-10-14 | 一种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82928U true CN211582928U (zh) | 2020-09-29 |
Family
ID=72585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23607.7U Active CN211582928U (zh) | 2019-10-14 | 2019-10-14 | 一种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82928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31913A (zh) * | 2020-10-28 | 2021-03-02 | 无锡同方聚能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大传动比静音齿轮箱及其应用的扫地机 |
WO2023025317A1 (zh) * | 2021-08-27 | 2023-03-02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清洁机器人 |
WO2024139317A1 (zh) * | 2022-12-30 | 2024-07-04 |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清洁设备 |
WO2024139316A1 (zh) * | 2022-12-30 | 2024-07-04 |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清洁设备 |
WO2024139451A1 (zh) * | 2022-12-30 | 2024-07-04 |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清洁模组及清洁设备 |
TWI856431B (zh) * | 2021-12-22 | 2024-09-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掃地機器人 |
-
2019
- 2019-10-14 CN CN201921723607.7U patent/CN21158292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31913A (zh) * | 2020-10-28 | 2021-03-02 | 无锡同方聚能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大传动比静音齿轮箱及其应用的扫地机 |
WO2023025317A1 (zh) * | 2021-08-27 | 2023-03-02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清洁机器人 |
TWI856431B (zh) * | 2021-12-22 | 2024-09-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掃地機器人 |
WO2024139317A1 (zh) * | 2022-12-30 | 2024-07-04 |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清洁设备 |
WO2024139316A1 (zh) * | 2022-12-30 | 2024-07-04 |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清洁设备 |
WO2024139451A1 (zh) * | 2022-12-30 | 2024-07-04 |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清洁模组及清洁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582928U (zh) | 一种具有双滚刷结构的扫地机器人 | |
US5896611A (en) | Sweeping machine | |
US4426751A (en) | Vacuum cleaner nozzle with double brush | |
EP2907437A2 (en) | Robot cleaner | |
JP7117606B2 (ja) | 自律走行型掃除機 | |
TW201106911A (en) | Cleaning device with sweeping and vacuuming functions | |
JP3858217B2 (ja) | 電気掃除機 | |
JP2006312066A (ja) | 電気掃除機 | |
CN108201413A (zh) | 吸尘器地刷以及吸尘器 | |
CN101305896A (zh) | 吸尘器刷头的双滚刷结构 | |
CN101884509A (zh) | 一种清洁机器人的清洁系统 | |
CN107550393B (zh) | 吸尘器的地刷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 |
EP1371317A3 (en) | Vacuum cleaner with reversible rotary agitator | |
CN211511648U (zh) | 一种盘刷扫地机 | |
CN202505272U (zh) | 可增大清洁面的自动清洁器 | |
US5664276A (en) | Brush-type sweeper | |
CN201492378U (zh) | 一种手推式扫地机 | |
TW201909812A (zh) | 清潔機器人之噴氣清潔結構 | |
CN212489766U (zh) | 一种可清理大垃圾的扫地机 | |
CN107736838A (zh) | 一种清扫设备 | |
CN211704447U (zh) | 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和吸尘器 | |
CN208404386U (zh) | 一种清扫设备 | |
CN111528734A (zh) | 一种可清理大垃圾的扫地机 | |
JP7249496B2 (ja) | 自律走行型掃除機 | |
CN114732311B (zh) | 一种扫地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