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556319U - 一种智能型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型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56319U
CN211556319U CN202020591744.6U CN202020591744U CN211556319U CN 211556319 U CN211556319 U CN 211556319U CN 202020591744 U CN202020591744 U CN 202020591744U CN 211556319 U CN211556319 U CN 211556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electric conductor
connector
wiring
intelligent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917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帅
赵跃奇
王国良
赵建余
蒋文利
何霖
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pun Electric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pun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pun Electric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pun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917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56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56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56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型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上导电体、下导电体及中心联接件;上导电体和下导电体均设置在绝缘壳体的内部,且上导电体设置在下导电体的上方,上导电体的两端部和下导电体的两端部均安装有压线框,压线框上端设置有螺孔,螺孔内设置有用于压线的螺钉,上导电体和下导电体上均设置有矩形槽,矩形槽用于与中心联接件的下端过盈配合;通过采用双层直面结构,可实现二进二出的接线模式,框式接线技术使该智能型连接器性能更加稳定,且该连接器两侧均可连接导线,实现了接线的多样化,可满足用户不同的接线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型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涉及连接器技术,特别是一种智能型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也称作接头和插座,一般是指电器接插件,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
接线端子作为连接器的一种,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种类也越来越多。
现有接线端子连接器功能单一,无法实现多样化接线,且通常只能适配一进一出的接线模式,不能满足接线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连接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器接线方式单一,无法满足用户接线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型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上导电体、下导电体及中心联接件;所述上导电体和所述下导电体均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的内部,且所述上导电体设置在所述下导电体的上方,所述上导电体的两端部和所述下导电体的两端部均安装有压线框,所述压线框上端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设置有用于压线的螺钉,所述上导电体和所述下导电体上均设置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用于与所述中心联接件的下端过盈配合。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电体上的所述矩形槽设置在所述上导电体的中间位置;所述下导电体上的所述矩形槽设置在所述下导电体的端部位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壳体下端设置有卡脚结构,所述卡脚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下端且具有不同形状的卡槽。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联接件包括接线头和导电支柱;所述接线头下端与所述导电支柱上端连接,所述导电支柱的下端与所述矩形槽过盈配合。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电体和所述下导电体的数量均为二。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型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直面结构,可实现二进二出的接线模式,并
且采用框式接线技术,使该智能型连接器性能更加稳定,两侧可连接导线,接线多样化;
(2)通过中心联接件实现多位连接器之间的连接,满足用户不同的接线需求;
(3)采用矩形槽与中心联接件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连接器之间的快速插拔式连接,与传
统采用螺钉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接线效率;
(4)采用多功能的卡脚结构,可实现与不同类型的安装轨配合装配,提高了该智能型连
接器的通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连接器于一实施例中的爆炸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导电体与中心联接件连接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导电体与中心联接件连接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连接器与TH35-7.5安装轨连接于一实施例中的主视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连接器与G32-15安装轨连接于一实施例中的主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绝缘壳体;
2 上导电体;
3 下导电体;
4 中心联接件;
5 压线框;
6 螺孔;
7 螺钉;
8 矩形槽;
9 卡槽;
10 接线头;
11 导电支柱;
12 TH35-7.5安装轨;
13 G32-15安装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连接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器接线方式单一,无法满足用户接线需求的问题。以下将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型连接器的原理及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型连接器。
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型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直面结构,可实现二进二出的接线模式,并且采用框式接线技术,使该智能型连接器性能更加稳定,两侧可连接导线,接线多样化;通过中心联接件实现多位连接器之间的连接,满足用户不同的接线需求;采用矩形槽与中心联接件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连接器之间的快速插拔式连接,与传统采用螺钉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接线效率;采用多功能的卡脚结构,可实现与不同类型的安装轨配合装配,提高了该智能型连接器的通用性能。
如图1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型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1、上导电体2、下导电体3及中心联接件4。
所述上导电体2和所述下导电体3均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1的内部,且所述上导电体2设置在所述下导电体3的上方,所述上导电体2的两端部和所述下导电体3的两端部均安装有压线框5,所述压线框5上端设置有螺孔6,所述螺孔6内设置有用于压线的螺钉7,所述上导电体2和所述下导电体3上均设置有矩形槽8,所述矩形槽8用于与所述中心联接件4的下端过盈配合。
具体地,通过上导电体2和下导电体3组成一上下的双层结构,在该连接器使用的时候,外部导线通过上导电体2和下导电体3两端的压线框5进入到绝缘壳体1内部,同时利用螺钉7螺旋拧紧进入螺孔6内部将导线的金属段压住,实现导线与上导电体2或下导电体3的导电连接,且使得该连接器可两侧接线,使其接线更加多样化;上下分开的结构设计,保证了接线的安全性,避免相互干扰产生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压线框5的框式接线技术,使该智能型连接器性能更加稳定。
如图2和图3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电体2和所述下导电体3的数量均为二。
具体地,如图2中所示,两个上导电体2并列平放在一起,实现了上层二进二出的接线模式;同理,如图3中所示,两个下导电体3也并列平放在一起,可实现下层二进二出的接线模式,满足了用户不同的接线需求。
进一步地,中心联接件4通过插拔于矩形槽8并与之过盈配合,中心联接件4可与上导电体2或下导电体3导电连接,而中心联接件4作为一个连接端,可以与外界的导线或者连接器进行再次连接, 从而实现连接器的多元化连接,满足不同的接线要求。
如图2和图3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电体2上的所述矩形槽8设置在所述上导电体2的中间位置;所述下导电体3上的所述矩形槽8设置在所述下导电体3的端部位置。
如图1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壳体1下端设置有卡脚结构,所述卡脚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1下端且具有不同形状的卡槽9。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多个不同形状的卡槽设计,使得该卡脚结构具有多功能性,从而可实现将不同类型的安装轨安装在绝缘壳体1的底部,进而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具体地,如图4中所示,将该智能型连接器与TH35-7.5安装轨12连接;如图5中所示,将该智能型连接器与G32-15安装轨1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TH35-7.5和G32-15均是指电气安装轨的型号。
如图1至图3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联接件4包括接线头10和导电支柱11;所述接线头10下端与所述导电支柱11上端连接,所述导电支柱11的下端与所述矩形槽8过盈配合,完成插接式安装,并通过顶端的接线头10可再次连接外部的导线或者连接器,实现多级接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型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直面结构,可实现二进二出的接线模式,并且采用框式接线技术,使该智能型连接器性能更加稳定,两侧可连接导线,接线多样化;通过中心联接件实现多位连接器之间的连接,满足用户不同的接线需求;采用矩形槽与中心联接件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连接器之间的快速插拔式连接,与传统采用螺钉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接线效率;采用多功能的卡脚结构,可实现与不同类型的安装轨配合装配,提高了该智能型连接器的通用性能;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5)

1.一种智能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上导电体、下导电体及中心联接件;
所述上导电体和所述下导电体均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的内部,且所述上导电体设置在所述下导电体的上方,所述上导电体的两端部和所述下导电体的两端部均安装有压线框,所述压线框上端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设置有用于压线的螺钉,所述上导电体和所述下导电体上均设置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用于与所述中心联接件的下端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体上的所述矩形槽设置在所述上导电体的中间位置;所述下导电体上的所述矩形槽设置在所述下导电体的端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下端设置有卡脚结构,所述卡脚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下端且具有不同形状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联接件包括接线头和导电支柱;所述接线头下端与所述导电支柱上端连接,所述导电支柱的下端与所述矩形槽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体和所述下导电体的数量均为二。
CN202020591744.6U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智能型连接器 Active CN211556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1744.6U CN211556319U (zh)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智能型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1744.6U CN211556319U (zh)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智能型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56319U true CN211556319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95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91744.6U Active CN211556319U (zh)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智能型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563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03583B1 (en) Wire connection terminal structure
US4332430A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CN201667411U (zh) 电连接器
US8864528B2 (en) USB 3.0 two-way socket jack connector structure
CN203674472U (zh) 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组合件
CN211629389U (zh) 基于四合一线端的faktra连接器
CN211556319U (zh) 一种智能型连接器
CN206163765U (zh) 新型板卡插头连接器
CN219477045U (zh) 高频二合一连接器组件
CN117154441B (zh) 高频二合一连接器组件
CN211480333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5029138U (zh) 一种微型高速连接器组件
CN210897667U (zh) 智能高压型连接器
CN103855529A (zh) 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组合件
CN108832362B (zh) 一种多功能金属固定框架连接器
CN214099951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215816457U (zh) 笼式分线连接器
CN211404933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20368242U (zh) 端座连接器
CN221508523U (zh) 一种板到板连接器
CN216720463U (zh) 一种组合式分线连接器
CN221226573U (zh) 一种精密定位的排母连接器
CN221947446U (zh) 一种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05104626U (zh) 连接器结构
CN213816537U (zh) 电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