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01444U - 一种空心活塞杆内置电磁阀式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心活塞杆内置电磁阀式减震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01444U CN211501444U CN202020049586.1U CN202020049586U CN211501444U CN 211501444 U CN211501444 U CN 211501444U CN 202020049586 U CN202020049586 U CN 202020049586U CN 211501444 U CN211501444 U CN 2115014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ck absorber
- piston rod
- shock
- wall
- solenoid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心活塞杆内置电磁阀式减震器,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包括电磁阀和减震器总成,所述电磁阀内置于减震器内,所述减震器采用油气混合的方式进行减震,所述减震器上设置有防震缓冲块和活塞杆缓冲块,减震器上部设有橡胶防尘罩和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器内部设有油气混合缸和压缩缸,所述减震器下部设有下连接总成,所述减震器采用加装电磁阀的结构,可根据路面情况调节阻力大小,更加适应路面行驶,同时将电磁阀内置于减震器中,可使结构更加紧凑,简化生产工艺;减震器上加装多个缓冲块,可使汽车在遇到大的震动时能有效吸收震动,保证减震器不受损坏;防尘罩的设置使减震器更加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有效延长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心活塞杆内置电磁阀式减震器。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其原因是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而影响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的一项因素就是减震器,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当汽车经过颠簸路面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此时就需要减震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
目前市面上的减震器大多是不可调节阻尼的减震器,这种减震器不能随路面状况来调节阻尼,进而对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其次,减震器位于汽车底盘下,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这就会导致杂物进入到减震器内部,造成阻尼口堵塞等一些问题,影响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心活塞杆内置电磁阀式减震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心活塞杆内置电磁阀式减震器,包括电磁阀和减震器总成,所述的减震器总成包括减震器外壁,所述减震器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减震器外壁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防尘罩盖和密封盖,所述减震器外壁内设有压缩缸壁,所述减震器外壁与压缩缸壁之间为油气混合缸,所述压缩缸壁内部为压缩缸,所述压缩缸上部设有导向器,所述压缩缸底部设有阻尼阀,所述压缩缸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将压缩缸分为上压缩腔和下压缩腔,所述阻尼阀将油气混合缸和下压缩腔连通,所述阻尼阀上部与下压缩腔内壁抵接,其下部与密封盖抵接,所述密封盖侧面与减震器外壁内侧抵接,所述活塞上部固定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上部固定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为空心杆,所说活塞杆空心部分设置有信号线,所述信号线下端与电磁阀连接,所述信号线上端伸出活塞杆与信号收发器连接,所述上压缩腔上端设置有油封组件,所述防尘罩盖设置于油封组件上方,所述活塞杆贯穿油封组件和防尘罩盖,所述活塞杆上端设置有连接板总成,所述减震器外壁上部螺纹连接有弹簧支撑座,所述弹簧支撑座与连接板总成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内侧套设有橡胶防尘罩,所述橡胶防尘罩套接于减震器外壁上部,所述减震器外壁下部螺纹连接有下连接总成。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为阶梯轴,其上部伸出橡胶防尘罩部直径梯次减小,所述活塞杆最小轴外侧设有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第一阶梯处套接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上端抵接有防震缓冲块,所述防震缓冲块为两块对称设置且中间有间隙,所述防震缓冲块与活塞杆连接处套接有第一套筒,所述防震缓冲块外侧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内侧中间处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卡接于防震缓冲块之间,所述第二套筒外侧设置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与减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防震缓冲块上方设置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板与活塞杆最小轴螺纹连接,所述锁紧板与防震缓冲块之间设置有安装板。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上套接有活塞杆缓冲块,所述活塞杆缓冲块设置于橡胶防尘罩内。
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总成包括螺纹连接于减震器外壁下部的调整螺母和螺纹管以及设置于调整螺母和螺纹管之间的第二垫片,所述螺纹管内壁包括螺纹部和通孔部,所述螺纹部厚度大于通孔部,所述减震器外壁下部设有卡接块,所述螺纹部下端面卡接于卡接块的上端面,所述螺纹管下端固定连接有调整套,所述调整套为碗状结构,其最大开口处抵接于螺纹管内侧下端,所述调整套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中间为空心。
进一步的,所述油气混合缸内的气体为氮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加装电磁阀的结构,可根据路面情况调节阻力大小,更加适应路面行驶,同时将电磁阀内置于减震器中,可使结构更加紧凑,简化生产工艺;减震器上加装多个缓冲块,可使汽车在遇到大的震动时能有效吸收震动,保证减震器不受损坏;防尘罩的设置使减震器更加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有效延长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C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部的放大图。
图中:1是电磁阀,2是减震器外壁,3是油气混合缸,4是压缩缸,5是导向器, 6是阻尼阀,7是下压缩腔,8是活塞,9是活塞杆,10是上压缩腔,11是油封组件,12是防尘罩盖,13是信号线,14是信号收发器,15是密封盖, 16是活塞杆缓冲块,17是连接板总成,18是弹簧支撑座,19是减震弹簧, 20是橡胶防尘罩,21是下连接总成,22是防震缓冲块,23是第一垫片, 24第一套筒,25是锁紧板,26是第二套筒,27是凸台,28是定位套,29 是安装板,30是螺纹管,31是调整套,32是连接环,33是调整螺母,34 是第二垫片,35是螺纹部,36是通孔部,37是卡接块,38是压缩缸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图4,一种空心活塞杆内置电磁阀式减震器,包括电磁阀1和减震器总成,所述的减震器总成包括减震器外壁2,所述减震器外壁2设置有螺纹,所述减震器外壁 2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防尘罩盖12和密封盖15,所述减震器外壁(2)内设有压缩缸壁 38,所述减震器外壁2与压缩缸壁38之间为油气混合缸3,所述压缩缸壁38内部为压缩缸4,所述压缩缸4上部设有导向器5,所述压缩缸4底部设有阻尼阀6,所述压缩缸 4内设有活塞8,所述活塞8将压缩缸4分为上压缩腔10和下压缩腔7,所述阻尼阀6 将油气混合缸3和下压缩腔7连通,所述阻尼阀6上部与下压缩腔7内壁抵接,其下部与密封盖15抵接,所述密封盖15侧面与减震器外壁2内侧抵接,所述活塞8上部固定设置有电磁阀1,所述电磁阀1上部固定设置有活塞杆9,所述活塞杆9为空心杆,所说活塞杆9空心部分设置有信号线13,所述信号线13下端与电磁阀连接,所述信号线 13上端伸出活塞杆9与信号收发器14连接,所述上压缩腔10上端设置有油封组件11,所述防尘罩盖12设置于油封组件11上方,所述活塞杆9贯穿油封组件11和防尘罩盖 12,所述活塞杆9上端设置有连接板总成17,所述减震器外壁2上部螺纹连接有弹簧支撑座18,所述弹簧支撑座18与连接板总成17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19,所述减震弹簧 19内侧套设有橡胶防尘罩20,所述橡胶防尘罩20套接于减震器外壁2上部,所述减震器外壁2下部螺纹连接有下连接总成21。
所述减震器安装于车架和车桥之间,所述连接板总成17包括防震缓冲块22、第一垫片23、第一套筒24、锁紧板25、第二套筒26、凸台27、定位套28以及安装板29,所述第一垫片23和锁紧板25用于连接板总成17的定位,第一套筒24保护活塞杆9不受损伤,所述活塞杆9上对称套接有防震缓冲块22,两个防震缓冲块22之间套接有凸台27,所述防震缓冲块22与凸台27相配合在遇到震动幅度较大的情况是防震缓冲的作用,保护减震器,所述第二套筒26套接与凸台27外侧用于固定减震弹簧19,所述安装板29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总成21与车桥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管30与减震器外壁2螺纹连接,用来调节减震器的长度,以便适应车型不同造成的车架和车轿的间距不相等的情况,所述连接环32固定设置于车桥上,所述螺纹部35与卡接块37相配合用来防止下连接总成21脱离减震器,所述电磁阀1通过信号线13和信号收发器14与电子控制器连接,定位套28与弹簧支撑座18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19,当汽车行驶至路面颠簸的路段时,减震器就会产生作用,减震弹簧19就会处于不断压缩和拉伸的变化之中,当遇到大的颠簸时,固定在活塞杆9上的活塞杆缓冲块16和防震缓冲块22可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减震器不受损坏;所述减震器设有橡胶防尘罩20和防尘罩盖12,可有效阻止灰尘进入减震器内,适应条件恶劣的路况,同时,橡胶防尘罩20设置于减震弹簧19内部,防止橡胶防尘罩20受到外边撞击而导致损坏,延长使用寿命;减震器在工作时,电磁阀1可处于通电和不通电的情况,具体工作状态如下:
在电磁阀1不通电的情况下,当活塞杆9下压,减震弹簧19处于压缩状态,下压缩腔7内的液压油,通过电磁阀1内的阻尼口通道进入上压缩腔10内,由于上压缩腔 10内设置有活塞杆9,所以下压缩腔7的油液体积变化要大于上压缩腔10,因此,下压缩腔内7的液压油一部分进入上压缩腔10,另一部分通过设置于压缩缸4底部的阻尼阀 6进入到了油气混合缸3;当活塞杆9上拉,减震弹簧19处于拉伸状态时,液压油的流通路径与活塞杆9下压时相同,但流向相反;当减震器处于运动中时,其内部的液压油通过其内部的各阻尼口时,由于液压油和阻尼口的摩擦,从而产生一定的阻力,可有效抑制减震器上下运动的幅度和频率。
在电磁阀1通电的情况下,信号线13从活塞杆9内部引出,与信号收发器14相连通,信号收发器14接入电子控制器中,电子控制器通过调控电流的大小,将信号传入电磁阀1中,控制电磁阀1的通断以及阀口的大小,通过调节电磁阀1阀口的大小便可调节减震器阻力的大小。
所述减震器采用油气混合体作为减震介质,使用气体压力来缓冲震动,增强减震效果,可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同时通过电子控制器来调节阻力的大小,更加方便快捷;电磁阀1采用内置于减震器中的技术方案,使得减震器结构更加紧凑,使结构更加稳定,同时也简化了生产工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空心活塞杆内置电磁阀式减震器,包括电磁阀(1)和减震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器总成包括减震器外壁(2),所述减震器外壁(2)设置有螺纹,所述减震器外壁(2)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防尘罩盖(12)和密封盖(15),所述减震器外壁(2)内设有压缩缸壁(38),所述减震器外壁(2)与压缩缸壁(38)之间为油气混合缸(3),所述压缩缸壁(38)内部为压缩缸(4),所述压缩缸(4)上部设有导向器(5),所述压缩缸(4)上端设置有油封组件(11),所述油封组件(11)设置于防尘罩盖(12)和导向器(5)之间,所述压缩缸(4)底部设有阻尼阀(6),所述压缩缸(4)内设有活塞(8),所述活塞(8)将压缩缸(4)分为上压缩腔(10)和下压缩腔(7),所述阻尼阀(6)将油气混合缸(3)和下压缩腔(7)连通,所述活塞(8)上部固定设置有电磁阀(1),所述电磁阀(1)上部固定设置有活塞杆(9),所述活塞杆(9)为空心杆,所说活塞杆(9)空心部分设置有信号线(13),所述信号线(13)下端与电磁阀连接,所述信号线(13)上端伸出活塞杆(9)与信号收发器(14)连接,所述活塞杆(9)贯穿导向器(5)、油封组件(11)和防尘罩盖(12),所述活塞杆(9)上端设置有连接板总成(17),所述减震器外壁(2)上部螺纹连接有弹簧支撑座(18),所述弹簧支撑座(18)与连接板总成(17)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19),所述减震弹簧(19)内侧套设有橡胶防尘罩(20),所述橡胶防尘罩(20)套接于减震器外壁(2)上部,所述减震器外壁(2)下部螺纹连接有下连接总成(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活塞杆内置电磁阀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9)为阶梯轴,其上部伸出橡胶防尘罩(20)部直径梯次减小,所述活塞杆(9)最小轴外侧设有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心活塞杆内置电磁阀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9)第一阶梯处套接有第一垫片(23),所述第一垫片(23)上端抵接有防震缓冲块(22),所述防震缓冲块(22)为两块对称设置且中间有间隙,所述防震缓冲块(22)与活塞杆(9)连接处套接有第一套筒(24),所述防震缓冲块(22)外侧设置有第二套筒(26),所述第二套筒(26)内侧中间处设置有凸台(27),所述凸台(27)卡接于防震缓冲块(22)之间,所述第二套筒(26)外侧设置有定位套(28),所述定位套(28)与减震弹簧(19)固定连接,所述防震缓冲块(22)上方设置有锁紧板(25),所述锁紧板(25)与活塞杆最小轴螺纹连接,所述锁紧板(25)与防震缓冲块(22)之间设置有安装板(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活塞杆内置电磁阀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9)上套接有活塞杆缓冲块(16),所述活塞杆缓冲块(16)设置于橡胶防尘罩(20)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活塞杆内置电磁阀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总成(21)包括螺纹连接于减震器外壁(2)下部的调整螺母(33)和螺纹管(30)以及设置于调整螺母(33)和螺纹管(30)之间的第二垫片(34),所述螺纹管(30)内壁包括螺纹部(35)和通孔部(36),所述螺纹部(35)厚度大于通孔部(36),所述减震器外壁(2)下部设有卡接块(37),所述螺纹部(35)下端面卡接于卡接块(37)的上端面,所述螺纹管(30)下端固定连接有调整套(31),所述调整套(31)为碗状结构,其最大开口处抵接于螺纹管(30)内侧下端,所述调整套(31)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32),所述连接环(32)中间为空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活塞杆内置电磁阀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混合缸(3)内的气体为氮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49586.1U CN211501444U (zh) | 2020-01-10 | 2020-01-10 | 一种空心活塞杆内置电磁阀式减震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49586.1U CN211501444U (zh) | 2020-01-10 | 2020-01-10 | 一种空心活塞杆内置电磁阀式减震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01444U true CN211501444U (zh) | 2020-09-15 |
Family
ID=72399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4958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01444U (zh) | 2020-01-10 | 2020-01-10 | 一种空心活塞杆内置电磁阀式减震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0144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27984A (zh) * | 2020-12-24 | 2021-04-30 | 临海市鹿城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 车辆减震装置 |
-
2020
- 2020-01-10 CN CN202020049586.1U patent/CN21150144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27984A (zh) * | 2020-12-24 | 2021-04-30 | 临海市鹿城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 车辆减震装置 |
CN112727984B (zh) * | 2020-12-24 | 2022-11-08 | 临海市鹿城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 车辆减震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40048365A1 (en) | Valve assembly of shock absorber | |
US9261160B2 (en) | Piston valve of shock absorber | |
CN106183685B (zh) | 悬挂系统、车身稳定系统及汽车 | |
CN211501444U (zh) | 一种空心活塞杆内置电磁阀式减震器 | |
CN209083891U (zh) | 空气悬架用阻尼可调减震器 | |
CN116357697A (zh) | 基于准零刚度的压缩阻尼连续可调减震装置及减振方法 | |
CN211737853U (zh) | 汽车减震装置 | |
CN219692119U (zh) | 一种汽车缓冲器 | |
CN107654558B (zh) | 一种汽车减振器 | |
CN208123333U (zh) | 一种活塞杆阻尼调芯 | |
CN214838092U (zh) | 一种高低度可调的双弹簧液压减震器 | |
CN222559075U (zh) | 一种带有阻尼的汽车减振器 | |
CN217558867U (zh) | 一种可变阻尼式减震器 | |
CN107956833B (zh) | 一种筒式空气弹簧 | |
CN221704291U (zh) | 一种汽车减震器防挤压内管 | |
CN111365408A (zh) |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复合减震装置 | |
CN100363642C (zh) | 一种水平式摩托车后减震器 | |
CN217633634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缓冲装置 | |
CN221195890U (zh) | 一种新型电动低速车液压减震器 | |
CN219954073U (zh) | 一种电动车的并列双阻尼器后减震装置 | |
CN220726953U (zh) | 一种空气弹簧的双重密封顶座及减振器及车辆 | |
CN220646600U (zh) | 一种惯性动态调节阀体开度的液压阻尼器 | |
CN222254856U (zh) | 一种带气囊结构的改进式汽车减震器 | |
CN220668223U (zh) | 列车连续阻尼控制减振装置 | |
CN216185760U (zh) | 一种具有减震性能的自行车车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