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94772U - 一种冰柜铰链用下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冰柜铰链用下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94772U CN211494772U CN201922247698.8U CN201922247698U CN211494772U CN 211494772 U CN211494772 U CN 211494772U CN 201922247698 U CN201922247698 U CN 201922247698U CN 211494772 U CN211494772 U CN 2114947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inge
- plate
- pressing
- cylinder
- support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冰柜铰链用下压装置,涉及铰链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送料机构、上料机构以及下压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转轴,所述转轴间张紧有用于将铰链向后输送的传送带;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传送带呈交错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将铰链输送至下压机构下方的传送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撑板上端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转动连接有呈半圆形的压盘,所述压盘的头部位于支撑板上方;且所述压盘头部绕转动轴沿竖直方向转动;本实用新型具有能自动完成将第一铰链座翻直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冰柜铰链用下压装置。
背景技术
铰链又称合页是用来连接两个固体并允许两者之间做相对转动的机械装置。铰链可由可移动的组件构成,或者由可折叠的材料构成。
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告号为CN106246022A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用于冰柜中的铰链,其包括第一铰链座、减噪环、固定轴及第二铰链座;第二铰链座与固定轴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一铰链座上开设有轴孔,第一铰链座通过轴孔转动连接在固定轴上;减噪环环绕在固定轴的侧壁上;减噪环包括背对设置的固定连接侧和转动连接侧,固定连接侧插入在相对的轴孔内并与轴孔固定连接,而同一降噪环上的另一转动连接侧与第二铰链座转动连接;当第一铰链座相对第二铰链座发生转动时,通过降噪环能有效的降低开合时的噪声。
但是在铰链加工过程中,由于组装工艺的原因,在将第一铰链座安装在第二铰链座上时,第一铰链座将会翘起并与第二铰链座呈垂直状态;为了方便铰链的运输,组装完毕后的铰链在出厂前需要将翘起的第一铰链座翻转至与第二铰链座平行,进而方便后期的包装与运输;但是目前在一些工厂还是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来将第一铰链座进行翻转,人工翻转的方式不仅工作效率较低,而且在翻转时容易出现夹伤手的情况;进而不利于工厂的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冰柜铰链用下压装置,具有能自动完成将第一铰链座翻直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冰柜铰链用下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送料机构、上料机构以及下压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转轴,所述转轴间张紧有用于将铰链向后输送的传送带;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传送带呈交错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将铰链输送至下压机构下方的传送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撑板上端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转动连接有呈半圆形的压盘,所述压盘的头部位于支撑板上方;且所述压盘头部绕转动轴沿竖直方向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只需将铰链依次有序的放置在传送带上,通过传送带能将铰链向后方的上料机构输送;当铰链从传送带后方掉落,上料机构能将铰链送入至传送机构上;通过传送机构能将铰链运送至下压机构下方,当铰链被运送至下压机构正下方时,压盘的头部在驱动件的作用下将绕转动轴向下转动,随着压盘头部的下压能将翘起的第一铰链座向远离第二铰链座的方向翻至水平状态;从而便完成了对第一铰链座的下压工作;最后下压完毕后的铰链在传送机构的带动下将从支撑板末端送出;整个下压工作自动完成,大大减小了工人的工作量,自动化程度较高,提高了下压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盘头部转动连接有压管,所述压管绕转动轴沿竖直方向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将第一铰接座进行下压时,位于压盘头部的压管能在下压时发生转动,进而减小了压盘与第一铰链座间的摩擦力,从而能使下压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同时也能减小下压时对第一铰链座内侧壁产生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输出轴朝向压盘尾部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轴与压盘的尾部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铰链移动至压盘正下方时,伸缩气缸的输出轴将拉伸并带动压盘尾部向上抬升,随着压盘尾部的逐渐上抬,压盘头部将绕着转动轴向下转动,从而完成对第一铰链座的下压工作;当下压工作完成后,伸缩气缸的输出轴将收缩,并带动压盘的头部上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向上延伸至支撑板上方;所述支撑架上方安装有输出轴朝向支撑板的压紧气缸,所述压盘与压紧气缸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两侧,且所述压盘与压紧气缸呈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铰链移动至压盘正下方时,压紧气缸的输出轴将向下拉伸,并能将第二铰链座进行固定;从而当压盘在将第一铰链座进行下压时,能防止第二铰链座发生上翘,从而能保证下压工作顺利进行;当压盘头部向上抬起时,压紧气缸的输出轴也将随之收缩抬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沿长度方向的滑道,所述滑道将支撑板贯穿;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支撑板下方,且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沿滑道的开设方向放置;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气缸输出轴上方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滑设在滑道内的送料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铰链被送至送料板上方时,第二气缸将带动送料板上方的铰链移动至压盘正下方;当下压工作完毕后,送料板在第二气缸的带动下将铰链向支撑板末端移动;随后第三气缸的输出轴收缩并带动送料板逐渐下降,使下压完毕后的铰链放置在支撑板的末端;接着第二气缸的输出轴收缩,使送料板回到支撑板的前端,然后第三气缸的输出轴将拉伸,使送料板上表面与支撑板上表面保持平齐,从而能使新一轮的铰链顺利移动至送料板上,实现循环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位于传送带末端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朝向支撑板的前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铰链从传送带末端掉落至支撑板上时,通过第一气缸能将铰链顺利得推动至传送机构上;随后第二气缸的输出轴收缩,当送料板重新回到支撑板前端时,第一气缸将进行新一轮的上料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分别位于传送带两侧的挡板,所述挡板沿传送带的传动方向设置,且所述挡板的上侧壁超出传送带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铰链放置在传送带上方时,通过传送带两侧的挡板能将铰链进行限位,防止铰链从传送带的两侧掉落;同时挡板能将铰链进行限位,方便工作人员将铰链整齐的摆放在传送带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位于支撑板末端的下料板,所述下料板逐渐向远离支撑板的方向斜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铰链从支撑板末端掉出时,通过下料板能使铰链顺利的从机架上滑出,从而方便将加工完毕后的铰链进行统一收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工作人员只需将铰链依次有序的放置在传送带上,通过传送带能将铰链向后方的上料机构输送;当铰链从传送带后方掉落,上料机构能将铰链送入至传送机构上;通过传送机构能将铰链运送至下压机构下方,当铰链被运送至下压机构正下方时,压盘的头部在伸缩气缸的作用下将绕转动轴向下转动,随着压盘头部的下压能将翘起的第一铰链座向远离第二铰链座的方向翻至水平状态;从而便完成了对第一铰链座的下压工作;最后下压完毕后的铰链在传送机构的带动下将从支撑板末端送出;整个下压工作自动完成,大大减小了工人的工作量,自动化程度较高,提高了下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凸显下压机构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凸显支撑板下端传送机构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送料机构;111、转轴;112、传送带;12、上料机构;121、第一气缸;13、上油机构;131、支撑板;1311、滑道;1315、限位块;1316、落料槽;1317、挡料条;1318、限位板;132、输油器;133、传送机构;1331、第二气缸;1332、第三气缸;1333、送料板;1334、夹板;1321、支架;1322、第四气缸;1323、输油管;1324、针管;14、下压机构;141、基座;142、压盘;143、压管;144、伸缩气缸;145、支撑架;146、压紧气缸;15、挡板;16、下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冰柜铰链用下压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依次安装有送料机构11、上料机构12、上油机构13以及下压机构14。
如图1所示,送料机构11包括两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转轴111,两转轴111呈相对放置且绕着转动轴沿竖直方向转动。两转轴111之间张紧有用于将铰链向后输送的传送带112,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其中一转轴111转动的电机,在电机的驱动下传送带112上端面逐渐向后转动。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分别位于传送带112两侧的挡板15,挡板15沿传送带112的传动方向放置。并且挡板15的上侧壁超出传送带112的上表面。
如图1、图2所示,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位于传送带112末端的支撑板131,支撑板131的宽度大于传送带112的宽度,且支撑板131与传送带112呈交错设置。上料机构12位于传送带112的末端,且上料机构12包括有沿传送带112宽度方向放置的第一气缸121。第一气缸121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气缸121的输出轴位于支撑板131的上方且朝向支撑板131的前端。支撑板131上安装有用于将铰接向后方的上油机构13与下压机构14输送的传送机构133。第一气缸121的输出轴用于将从传送带112末端掉落的铰链推入至传送机构133上。
如图1、图3所示,位于传送带112后方的支撑板131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315,限位块1315沿第一气缸121输出轴的伸缩方向放置。限位块1315与传送带112之间形成有供铰接进入的落料槽1316,第一气缸121的输出轴正对落料槽1316。落料槽1316远离第一气缸121的一端开口正对传送机构133上方。
如图4、图5所示,支撑板131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滑道1311,滑道1311沿支撑板131的长度方向开设,传送机构133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的第二气缸1331,第二气缸1331位于支撑板131的下方且输出轴沿滑道1311的开设方向放置。传送机构133还包括有安装在第二气缸1331输出轴上方的第三气缸1332,第三气缸1332垂直于第二气缸1331,且第三气缸1332的输出轴正对上方的滑道1311。第三气缸1332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滑动设置在滑道1311内的送料板1333。第二气缸1331能带动送料板1333在滑道1311内前后移动,而第三气缸1332能带动送料板1333实现上下移动。送料板1333上方固定安装有三组沿送料板1333前后滑动方向排布的夹板1334,夹板1334垂直于送料板1333。每组夹板1334呈两两相对设置,两相对的夹板1334之间形成有用于将铰链进行限位固定的间隙,三组夹板1334间呈均匀间隔设置。
如图3、图4所示,支撑板131上端面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滑道1311一侧的挡料条1317,挡料条1317沿送料板1333前后滑动的方向放置。挡料条1317与落料槽1316分别位于滑道1311的两侧,当铰链在第一气缸121的推动下进入至送料板1333最前端的两夹板1334之间时,通过挡料条1317能将铰链进行限位对齐,从而能使放置在送料板1333上的铰链保持平齐。支撑板131的上端面还固定安装有与挡料条1317相对的限位板1318,限位板1318位于上油机构13的正下方。
如图4、图5所示,支撑板131上端固定安装有竖直的支架1321,上油机构13包括有安装在支架1321上端的输油器132。输油器132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支架1321上的第四气缸1322,第四气缸1322的输出轴朝向下方限位板1318靠近滑道1311的一侧。第四气缸1322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两呈对称放置的输油管1323,输油管1323下端螺纹连接有用于向铰链进行上油的针管1324。
如图5、图6所示,上油机构13与下压机构14位于滑道1311的同侧且依次排列。下压机构14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31上端的基座141,基座141上端安装有半圆形的压盘142,压盘142呈竖直放置且中心转动连接在基座141上。压盘142的头部朝向下方的支撑板131,压盘142的头部安装有沿竖直方向转动的压管143,压管143的下端超出压盘142头部的下侧壁。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输出轴朝向压盘142尾部的伸缩气缸144,伸缩气缸144的输出轴与压盘142的尾部铰接,通过伸缩气缸144能使压盘142的头部绕转动轴做周向转动。当伸缩气缸144带动压盘142头部向下转动时,通过压管143能将第一铰接座翻至水平。
如图1、图2所示,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45,支撑架145上端向上延伸并弯折至支撑板131上方,支撑架145上方固定安装有输出轴朝向支撑板131的压紧气缸146,压紧气缸146与压盘142(见图6)分别位于滑道1311的两侧,且压盘142(见图6)与压紧气缸146呈相对放置。当压盘142(见图6)在将第一铰链座进行下压时,压紧气缸146的输出轴能将第二铰链座进行固定,防止第二铰链座翘起。
如图2所示,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支撑板131末端的下料板16,下料板16上端与支撑板131固定连接,下料板16逐渐向远离支撑板131的方向斜向下倾斜设置,当加工完毕后的铰链从支撑板131末端掉落时,通过下料板16能方便将铰链进行统一收集。
本实施例的具体效果如下:
工作人员通过将铰链依次有序的摆放在传送带112上,当铰链从传送带112末端掉落至落料槽1316内时,第一气缸121的输出轴便能将铰链推入至送料板1333最前端的夹板1334间。随后第二气缸1331将带动送料板1333沿滑道1311移动至输油器132正下方,通过输油器132能自动完成向固定轴上添加润滑油的工作。由于铰链的长度小于滑道1311的宽度,上油时铰链将被放置在支撑板131的上端。当输油器132在上油的同时,伸缩气缸144将带动送料板1333下降使铰链从夹板1334间退出。接着第二气缸1331将带动送料板1333复位至初始位置,此时下轮的铰链将被送入至最前端的夹板1334间,此时位于送料板1333中间的一组夹板1334能将上油完毕后的铰链进行限位。当送料板1333向后移动时,最前端的一组夹板1334将待加工的铰链移动至输油器132正下方,而位于中间的一组夹板1334能将上油完毕后的铰链移动至下压机构14的下方。通过下压机构14来将第一铰链座进行翻直。随后送料板1333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工作,根据如此循环位于最后端的一组夹板1334能将下压完毕后的铰链送至支撑板131的末端,随着铰链不断被送出,后方的铰链能将前端的铰链逐一从下料板16上推出,从而方便对铰链进行统一收集。整个加工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大大解放了人力。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冰柜铰链用下压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送料机构(11)、上料机构(12)以及下压机构(14);所述送料机构(11)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转轴(111),所述转轴(111)间张紧有用于将铰链向后输送的传送带(11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传送带(112)呈交错设置的支撑板(131),所述支撑板(131)上设置有用于将铰链输送至下压机构(14)下方的传送机构(133);所述下压机构(14)包括安装在支撑板(131)上端的基座(141),所述基座(141)上转动连接有呈半圆形的压盘(142),所述压盘(142)的头部位于支撑板(131)上方;且所述压盘(142)头部绕转动轴沿竖直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柜铰链用下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盘(142)头部转动连接有压管(143),所述压管(143)绕转动轴沿竖直方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冰柜铰链用下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输出轴朝向压盘(142)尾部的伸缩气缸(144),所述伸缩气缸(144)的输出轴与压盘(142)的尾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冰柜铰链用下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45),所述支撑架(145)向上延伸至支撑板(131)上方;所述支撑架(145)上方安装有输出轴朝向支撑板(131)的压紧气缸(146),所述压盘(142)与压紧气缸(146)分别位于支撑板(131)的两侧,且所述压盘(142)与压紧气缸(146)呈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柜铰链用下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板(131)上开设有沿长度方向的滑道(1311),所述滑道(1311)将支撑板(131)贯穿;所述传送机构(133)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的第二气缸(1331),所述第二气缸(1331)位于支撑板(131)下方,且所述第二气缸(1331)的输出轴沿滑道(1311)的开设方向放置;所述传送机构(133)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气缸(1331)输出轴上方的第三气缸(1332),所述第三气缸(133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滑设在滑道(1311)内的送料板(13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冰柜铰链用下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料机构(12)包括位于传送带(112)末端的第一气缸(121);所述第一气缸(121)的输出轴朝向支撑板(131)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柜铰链用下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分别位于传送带(112)两侧的挡板(15),所述挡板(15)沿传送带(112)的传动方向设置,且所述挡板(15)的上侧壁超出传送带(112)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柜铰链用下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位于支撑板(131)末端的下料板(16),所述下料板(16)逐渐向远离支撑板(131)的方向斜向下倾斜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47698.8U CN211494772U (zh) | 2019-12-13 | 2019-12-13 | 一种冰柜铰链用下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47698.8U CN211494772U (zh) | 2019-12-13 | 2019-12-13 | 一种冰柜铰链用下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94772U true CN211494772U (zh) | 2020-09-15 |
Family
ID=72416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47698.8U Active CN211494772U (zh) | 2019-12-13 | 2019-12-13 | 一种冰柜铰链用下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94772U (zh) |
-
2019
- 2019-12-13 CN CN201922247698.8U patent/CN2114947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25488B (zh) | 一种棒料磨皮机及其应用 | |
CN106516652A (zh) | 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 | |
CN105207423A (zh) | 转子入轴机 | |
CN210968289U (zh) | 一种棒料磨皮机 | |
CN112191908A (zh) | 一种暖气管道加工切割装置 | |
CN112223815A (zh) | 一种羊毛球自动输料压缩装置 | |
CN211494772U (zh) | 一种冰柜铰链用下压装置 | |
CN111250615B (zh) | 一种用于换热器加工的生产系统 | |
CN205178788U (zh) | 转子入轴机 | |
CN205904654U (zh) | 水泵自动组装系统 | |
CN113210639A (zh) | 一种全自动球笼保持架内外球面加工设备 | |
CN109909826B (zh) | 轴承外侧面磨削输送、加工一体机 | |
CN211759798U (zh) | 一种全自动扁钢制造设备 | |
CN112404277A (zh) | 用于将裙板压铆到端板上的压铆设备 | |
CN210818997U (zh) | 一种棒料磨削加工用进料装置 | |
CN211502278U (zh) | 一种冰柜铰链用上油装置 | |
CN216234696U (zh) | 一种型材削切机的出料装置 | |
CN215199667U (zh) | 一种全自动球笼保持架内外球面加工设备 | |
CN213839310U (zh) | 全自动滚子装配机 | |
CN217024328U (zh) | 圆柱体自动上下料设备 | |
CN210968280U (zh) |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磨皮机 | |
CN210969664U (zh) | 一种伞骨包胶自动输送机 | |
CN109531299B (zh) | 轴承外表面磨削输送、加工一体机 | |
CN211415280U (zh) | 一种无纺布收料装置 | |
CN210818947U (zh) | 一种具有自动下料功能的磨皮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