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9725U - 防泄漏放散球阀 - Google Patents
防泄漏放散球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49725U CN211449725U CN201922273509.4U CN201922273509U CN211449725U CN 211449725 U CN211449725 U CN 211449725U CN 201922273509 U CN201922273509 U CN 201922273509U CN 211449725 U CN211449725 U CN 2114497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body
- valve
- diffusing
- body assembly
-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0740 bl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61 inert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aps Or C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泄漏放散球阀,它包括阀体组件、阀芯、两个放散管和与所述放散管一一对应的加强套;所述阀体组件中设有流通通道,所述阀芯旋转连接在所述流通通道中,并具有将所述流通通道分隔为左通道和右通道的分隔位置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左通道和所述右通道的连通位置;其中一个放散管与所述左通道连通,另一个放散管与所述右通道连通;所述加强套套接在对应的放散管上,所述加强套的上端部与对应的放散管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套的下端部与所述阀体组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放散管与阀体组件之间连接的结构强度,防止放散管与阀体组件的连接处脱开以造成泄漏,还能够在所述放散管与阀体组件的连接处形成二道密封,避免发生泄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泄漏放散球阀。
背景技术
目前,放散球阀在燃气管道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所述放散球阀中包括阀体组件和连接在所述阀体组件上的放散管,当燃气管道中的压力过高时,所述放散管用于释放燃气管道中的压力。但是,对于所述放散球阀尤其是一种带放散管的燃气埋地球阀来说,在运输、掩埋过程中,所述放散管易受到碰撞或受到泥沙的挤压,并且因为所述放散管长度较长,会导致所述放散管与所述阀体组件的连接处受到损伤而脱开,从而导致泄漏。然而,所述带放散管的燃气埋地球阀不能在线维修,需要停气且排空燃气管道中的所有燃气后,挖开掩埋层再进行补焊,然后再用惰性气体置换管道内的空气,然后才能通燃气,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泄漏放散球阀,它能够提高放散管与阀体组件之间连接的结构强度,防止放散管与阀体组件的连接处脱开以造成泄漏,还能够在所述放散管与阀体组件的连接处形成二道密封,避免发生泄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泄漏放散球阀,它包括:
阀体组件,所述阀体组件中设有流通通道;
旋转连接在所述流通通道中的阀芯,所述阀芯在旋转的过程中具有将所述流通通道分隔为左通道和右通道的分隔位置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左通道和所述右通道的连通位置;
两个连接在所述阀体组件上的放散管,其中一个放散管与所述左通道相连通,另一个放散管与所述右通道相连通;
与所述放散管一一对应并套接在对应的放散管上的加强套,所述加强套的上端部与对应的放散管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套的下端部与所述阀体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为了在所述放散管与阀体组件的连接处形成二道密封,所述加强套的上端部与对应的放散管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套的下端部与所述阀体组件密封固定连接。
进一步为了控制所述放散管的通断,所述放散管的上端部设有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放散管的上端管口的放散阀。
进一步,所述防泄漏放散球阀还包括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放散管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部与其中一个放散管相连,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部与另一个放散管相连。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阀体组件的具体方案,所述阀体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左阀体组件、主阀体和右阀体组件;
所述流通通道依次贯穿所述左阀体组件、主阀体和右阀体组件;
所述阀芯旋转连接在所述主阀体上。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左阀体组件的具体方案,所述左阀体组件包括左阀体、左阀座、左密封圈和至少两个左弹性件;其中,
所述左阀体连接在所述主阀体的左端部,所述左阀体中设有左安装槽;
所述左阀座配合安装在所述左安装槽中,在所述流通通道的流通方向上,所述左阀座位于所述左阀体和所述阀芯之间;
所述左密封圈嵌装在所述左阀座的外周壁上,并与所述左安装槽的内周壁相抵以密封连接所述左阀体和所述左阀座;
所述左弹性件设于所述左阀体和左阀座之间,所述左弹性件的一端部与所述左阀体相抵,所述左弹性件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左阀座相抵,以便所述左弹性件驱动所述左阀座抵接在所述阀芯上。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右阀体组件的具体方案,所述右阀体组件包括右阀体、右阀座、右密封圈和至少两个右弹性件;其中,
所述右阀体连接在所述主阀体的右端部,所述右阀体中设有右安装槽;
所述右阀座配合安装在所述右安装槽中,在所述流通通道的流通方向上,所述右阀座位于所述右阀体和所述阀芯之间;
所述右密封圈嵌装在所述右阀座的外周壁上,并与所述右安装槽的内周壁相抵以密封连接所述右阀体和所述右阀座;
所述右弹性件设于所述右阀体和右阀座之间,所述右弹性件的一端部与所述右阀体相抵,所述右弹性件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右阀座相抵,以便所述右弹性件驱动所述右阀座抵接在所述阀芯上。
进一步,所述左阀体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主阀体上的左阀体和连接在所述左阀体上的左袖管;
所述右阀体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主阀体上的右阀体和连接在所述右阀体上的右袖管;
所述流通通道依次贯穿所述左袖管、左阀体、主阀体、右阀体和右袖管,其中一个放散管连接在所述左袖管上,另一个放散管连接在所述右袖管上。
进一步,所述防泄漏放散球阀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阀体上并与所述阀芯相连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被动作以带动所述阀芯旋转。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驱动机构的具体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阀杆和蜗轮蜗杆机构;其中,
所述主阀体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阀杆的插孔;
所述阀杆的一端部穿过所述插孔后与所述阀芯相连;
所述蜗轮蜗杆机构与所述阀杆的另一端部相连,以便所述蜗轮蜗杆机构驱动所述阀杆旋转以带动所述阀芯旋转。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当所述流通通道中的压力过高时,打开所述放散阀,以便通过所述放散管泄压。所述加强套套接在对应的放散管上,所述加强套的上端部与对应的放散管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套的下端部与所述阀体组件密封固定连接,以便加强所述放散管与所述阀体组件之间连接的结构强度,防止所述放散管与阀体组件的连接处因碰撞或挤压而脱开以造成泄漏。并且,当所述放散管与阀体组件的连接处损伤或脱开时,所述加强套能够形成二道密封,以避免发生泄漏,提高了安全性,节约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泄漏放散球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放散管与阀体组件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阀座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防泄漏放散球阀,它包括:
阀体组件,所述阀体组件中设有流通通道1;
旋转连接在所述流通通道1中的阀芯2,所述阀芯2在旋转的过程中具有将所述流通通道1分隔为左通道3和右通道4的分隔位置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左通道3和所述右通道4的连通位置;具体的,所述阀芯2为一球体,所述球体上设有流通孔;
两个连接在所述阀体组件上的放散管5,其中一个放散管5与所述左通道3相连通,另一个放散管5与所述右通道4相连通;
与所述放散管5一一对应并套接在对应的放散管5上的加强套6,所述加强套6的上端部与对应的放散管5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套6的下端部与所述阀体组件固定连接,以便加强所述放散管5与所述阀体组件之间连接的结构强度,防止放散管5与阀体组件的连接处因碰撞或挤压而受到损伤或脱开以造成泄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放散管5可以直接焊接在所述阀体组件上,也可以通过根部凸台20焊接在所述阀体组件上,具体的,所述根部凸台20的下端部焊接在所述阀体组件上,所述放散管5焊接在所述根部凸台20的上端部。
如图1、2所示,所述加强套6的上端部与对应的放散管5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套6的下端部与所述阀体组件密封固定连接,以便当所述放散管5与阀体组件的连接处损伤或脱开时,所述加强套6能够形成二道密封,以防止发生泄漏。具体的,所述加强套6的上端部可以焊接在对应的放散管5上,所述加强套6的下端部可以焊接在所述阀体组件上,所述加强套6可以为钢制套。
如图1所示,所述放散管5的上端部可以设有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放散管5的上端管口的放散阀7,所述放散阀7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赘述。
如图1所示,所述防泄漏放散球阀还包括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放散管5的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的一端部与其中一个放散管5相连,所述支撑架8的另一端部与另一个放散管5相连,所述支撑架8能够增强两个所述放散管5的结构强度,防止其因受到碰撞或挤压而变形。
如图1所示,所述阀体组件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结构,它包括依次相连的左阀体组件、主阀体9和右阀体组件;
所述流通通道1依次贯穿所述左阀体组件、主阀体9和右阀体组件;
所述阀芯2旋转连接在所述主阀体9上;具体的,所述左通道3位于所述左阀体组件中,所述右通道4位于所述右阀体组件中。
如图1、3所示,所述左阀体组件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结构,它包括左阀体10、左阀座11、左密封圈12和至少两个左弹性件13;其中,
所述左阀体10连接在所述主阀体9的左端部,所述左阀体10中设有左安装槽,具体的,所述左阀体10焊接在所述主阀体9的左端部;
所述左阀座11配合安装在所述左安装槽中,在所述流通通道1的流通方向上,所述左阀座11位于所述左阀体10和所述阀芯2之间,具体的,所述左阀座11可以在所述左安装槽中滑动;
所述左密封圈12嵌装在所述左阀座11的外周壁上,并与所述左安装槽的内周壁相抵以密封连接所述左阀体10和所述左阀座11;
所述左弹性件13设于所述左阀体10和左阀座11之间,所述左弹性件13的一端部与所述左阀体10相抵,所述左弹性件13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左阀座11相抵,以便所述左弹性件13驱动所述左阀座11抵接在所述阀芯2上,以使所述左阀座11与所述阀芯2 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弹性件13设有4个,所述左弹性件13沿所述左阀座 11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左弹性件13可以为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右阀体组件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结构,它包括右阀体14、右阀座15、右密封圈和至少两个右弹性件;其中,
所述右阀体14连接在所述主阀体9的右端部,所述右阀体14中设有右安装槽,具体的,所述右阀体14焊接在所述主阀体9的右端部;
所述右阀座15配合安装在所述右安装槽中,在所述流通通道1的流通方向上,所述右阀座15位于所述右阀体14和所述阀芯2之间,具体的,所述右阀座15可以在所述右安装槽中滑动;
所述右密封圈嵌装在所述右阀座15的外周壁上,并与所述右安装槽的内周壁相抵以密封连接所述右阀体14和所述右阀座15;
所述右弹性件设于所述右阀体14和右阀座15之间,所述右弹性件的一端部与所述右阀体14相抵,所述右弹性件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右阀座15相抵,以便所述右弹性件驱动所述右阀座15抵接在所述阀芯2上,以使所述右阀座15与所述阀芯2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右弹性件设有4个,所述右弹性件沿所述右阀座15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右弹性件可以为弹簧。
如图1所示,所述左阀体组件还可以包括连接在所述左阀体10上的左袖管16;
所述右阀体组件还可以包括连接在所述右阀体14上的右袖管17;
所述流通通道1依次贯穿所述左袖管16、左阀体10、主阀体9、右阀体14和右袖管17;
其中一个放散管5连接在所述左袖管16上,另一个放散管5连接在所述右袖管17上。
如图1所示,所述防泄漏放散球阀还可以包括连接在所述主阀体9上并与所述阀芯2相连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被动作以带动所述阀芯2旋转,以使所述阀芯2 在所述分隔位置和所述连通位置之间切换。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机构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结构,它包括阀杆18和蜗轮蜗杆机构19;其中,
所述主阀体9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阀杆18的插孔;
所述阀杆18的一端部穿过所述插孔后与所述阀芯2相连;
所述蜗轮蜗杆机构19与所述阀杆18的另一端部相连,以便所述蜗轮蜗杆机构19驱动所述阀杆18旋转以带动所述阀芯2旋转。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连接在所述主阀体9上的套筒21,所述套筒21中设于与所述插孔连通的套筒通道,所述阀杆18的一端部依次穿过所述套筒通道和所述插孔后伸入所述主阀体9中并与所述阀芯2 相连,所述蜗轮蜗杆机构19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所述流通通道1中的压力过高时,打开所述放散阀7,以便通过所述放散管5泄压。所述加强套6套接在对应的放散管5上,所述加强套6的上端部与对应的放散管5 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套6的下端部与所述阀体组件密封固定连接,以便加强所述放散管5与所述阀体组件之间连接的结构强度,防止所述放散管5与阀体组件的连接处因碰撞或挤压而脱开以造成泄漏。并且,当所述放散管5与阀体组件的连接处损伤或脱开时,所述加强套6能够形成二道密封,以避免发生泄漏,提高了安全性,节约了维修成本。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10)
1.一种防泄漏放散球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阀体组件,所述阀体组件中设有流通通道(1);
旋转连接在所述流通通道(1)中的阀芯(2),所述阀芯(2)在旋转的过程中具有将所述流通通道(1)分隔为左通道(3)和右通道(4)的分隔位置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左通道(3)和所述右通道(4)的连通位置;
两个连接在所述阀体组件上的放散管(5),其中一个放散管(5)与所述左通道(3)相连通,另一个放散管(5)与所述右通道(4)相连通;
与所述放散管(5)一一对应并套接在对应的放散管(5)上的加强套(6),所述加强套(6)的上端部与对应的放散管(5)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套(6)的下端部与所述阀体组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放散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套(6)的上端部与对应的放散管(5)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套(6)的下端部与所述阀体组件密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放散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散管(5)的上端部设有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放散管(5)的上端管口的放散阀(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放散球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放散管(5)的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的一端部与其中一个放散管(5)相连,所述支撑架(8)的另一端部与另一个放散管(5)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放散球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左阀体组件、主阀体(9)和右阀体组件;
所述流通通道(1)依次贯穿所述左阀体组件、主阀体(9)和右阀体组件;
所述阀芯(2)旋转连接在所述主阀体(9)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泄漏放散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阀体组件包括左阀体(10)、左阀座(11)、左密封圈(12)和至少两个左弹性件(13);其中,
所述左阀体(10)连接在所述主阀体(9)的左端部,所述左阀体(10)中设有左安装槽;
所述左阀座(11)配合安装在所述左安装槽中,在所述流通通道(1)的流通方向上,所述左阀座(11)位于所述左阀体(10)和所述阀芯(2)之间;
所述左密封圈(12)嵌装在所述左阀座(11)的外周壁上,并与所述左安装槽的内周壁相抵以密封连接所述左阀体(10)和所述左阀座(11);
所述左弹性件(13)设于所述左阀体(10)和左阀座(11)之间,所述左弹性件(13)的一端部与所述左阀体(10)相抵,所述左弹性件(13)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左阀座(11)相抵,以便所述左弹性件(13)驱动所述左阀座(11)抵接在所述阀芯(2)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泄漏放散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阀体组件包括右阀体(14)、右阀座(15)、右密封圈和至少两个右弹性件;其中,
所述右阀体(14)连接在所述主阀体(9)的右端部,所述右阀体(14)中设有右安装槽;
所述右阀座(15)配合安装在所述右安装槽中,在所述流通通道(1)的流通方向上,所述右阀座(15)位于所述右阀体(14)和所述阀芯(2)之间;
所述右密封圈嵌装在所述右阀座(15)的外周壁上,并与所述右安装槽的内周壁相抵以密封连接所述右阀体(14)和所述右阀座(15);
所述右弹性件设于所述右阀体(14)和右阀座(15)之间,所述右弹性件的一端部与所述右阀体(14)相抵,所述右弹性件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右阀座(15)相抵,以便所述右弹性件驱动所述右阀座(15)抵接在所述阀芯(2)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泄漏放散球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阀体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主阀体(9)上的左阀体(10)和连接在所述左阀体(10)上的左袖管(16);
所述右阀体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主阀体(9)上的右阀体(14)和连接在所述右阀体(14)上的右袖管(17);
所述流通通道(1)依次贯穿所述左袖管(16)、左阀体(10)、主阀体(9)、右阀体(14)和右袖管(17),其中一个放散管(5)连接在所述左袖管(16)上,另一个放散管(5)连接在所述右袖管(17)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泄漏放散球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阀体(9)上并与所述阀芯(2)相连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被动作以带动所述阀芯(2)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泄漏放散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阀杆(18)和蜗轮蜗杆机构(19);其中,
所述主阀体(9)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阀杆(18)的插孔;
所述阀杆(18)的一端部穿过所述插孔后与所述阀芯(2)相连;
所述蜗轮蜗杆机构(19)与所述阀杆(18)的另一端部相连,以便所述蜗轮蜗杆机构(19)驱动所述阀杆(18)旋转以带动所述阀芯(2)旋转。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73509.4U CN211449725U (zh) | 2019-12-17 | 2019-12-17 | 防泄漏放散球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73509.4U CN211449725U (zh) | 2019-12-17 | 2019-12-17 | 防泄漏放散球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49725U true CN211449725U (zh) | 2020-09-08 |
Family
ID=72316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73509.4U Active CN211449725U (zh) | 2019-12-17 | 2019-12-17 | 防泄漏放散球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49725U (zh) |
-
2019
- 2019-12-17 CN CN201922273509.4U patent/CN2114497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45626C (zh) | 阴连接部件和包含该阴连接部件的快速连接及加注装置 | |
CN102536175A (zh) | 气体处理器、立管组件和方法 | |
CN108105522A (zh) | 燃气管道封堵施工方法 | |
CN201327795Y (zh) | 用于校验sf6电气开关中sf6气体密度控制器的装配接头 | |
CN211449725U (zh) | 防泄漏放散球阀 | |
CN101709797A (zh) | 翻板式自动换向止回阀 | |
JP5762739B2 (ja) | 災害の場合に汚染流体を収集するための手段を提供される船のようなフローティング船舶および前記流体を収集するための方法 | |
KR200352304Y1 (ko) | 수봉장치의 첵크밸브와 이를 이용한 수봉장치 | |
CN213541426U (zh) | 一种多功能燃气自闭阀 | |
JP5104236B2 (ja) | 水素充填用ホース金具 | |
CN212672495U (zh) | 倾倒阀 | |
EP0156554A2 (en) | Frangible fittings | |
KR20160008327A (ko) | 부단수 누수방지대 | |
CN207584269U (zh) | 燃气管道封堵装置 | |
CN210661465U (zh) | 一种球阀用阀杆防飞出结构 | |
CN210034621U (zh) | 一种防泄漏的天然气阀门 | |
CN219082377U (zh) | 一种新型的阀轴防脱出结构 | |
CN209325082U (zh) | 一种新型外调式多层密封的长输管线球阀 | |
CN106163976A (zh) | 加注头(通气管) | |
CN219975725U (zh) | 一种抽采管路连接装置 | |
CN219432487U (zh) | 多层结构的气阀密封圈组件 | |
CN110906040A (zh) | 一种燃气球阀 | |
CN110873189B (zh) | 石油管道截止阀和石油输送系统 | |
CN111065791B (zh) | 适于实现对通过柔性管环形空间的抗腐蚀流体进行控制和强制循环的柔性管连接器 | |
CN218597223U (zh) | 大型双管输水管道组合阀门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