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77466U - 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77466U CN211377466U CN202020116188.7U CN202020116188U CN211377466U CN 211377466 U CN211377466 U CN 211377466U CN 202020116188 U CN202020116188 U CN 202020116188U CN 211377466 U CN211377466 U CN 2113774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lf shell
- wedge
- sleeve
- wire
- upper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513 siz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属于汽车电线技术领域,其包括电线和分别设置于电线两端的接线端子和连接头,电线包括绝缘保护套和若干相互绝缘设置的导线,若干导线均与接线端子电连接,且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伸出绝缘保护套;绝缘保护套的端部外侧固定设有弯折定型套。本实用新型用于提供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通过弯折定型套将导线暴露于绝缘保护套外侧的部分进行弯折定位,避免后期接线过程中线束的弯折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
背景技术
线束是汽车电子电器架构中的重要零件,其用于能量传递和信息传递。汽车线束的基本布置走向由汽车电器部件以及其安装空间决定。
线束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其安装空间受限,尤其是其与汽车电器部件连接的端口通常需要弯折,但是由于线束的绝缘层以及线束粗细的影响,线束弯折后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从而造成线束的扭转损坏或连接的稳定性。因此传统的线束固定方式是利用扎带捆绑后固定在车身上。而该种固定方式,在后期维修过程中,造成线束拆卸不便,需要破坏扎带。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通过弯折定型套将导线暴露于绝缘保护套外侧的部分进行弯折定位,避免后期接线过程中线束的弯折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包括电线和分别设置于电线两端的接线端子和连接头,所述电线包括绝缘保护套和若干相互绝缘设置的导线,若干所述导线均与接线端子电连接,且所述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伸出绝缘保护套;所述绝缘保护套的端部外侧固定设有弯折定型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在电线两端设置接线端子和连接头,从而使得电线与汽车的控制板与其他电器件进行连接,导线凸出于绝缘保护层,从而方便导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通过在电线靠近接线端子的一端设置弯折定型套,通过弯折定型套对电线进行弯折固定,从而使得电线在加工完成后以弯折定型套的弯折角度进行弯折,避免后期接线过程中线束的弯折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弯折定型套背离接线端子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缓冲套管,所述缓冲套管与电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缓冲套管对弯折定型套与电线的连接进行过渡,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弯折定型套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盖和下壳,所述上盖与下壳采用超声波焊接固定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上盖和下壳,从而方便电线穿过弯折定型套,通过采用超声波焊接,利用超声波焊接的原理和优点,从而保证弯折定型套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背离缓冲套管的一端端面中部向下凹陷设置有凹槽,所述下壳背离缓冲套管的一端端面中部朝向上盖一侧凸出设有插板,所述插板与凹槽抵触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板与凹槽的插接配合从而增大上盖与下壳的连接面积,即增大上盖与下壳的焊接面积,避免上盖与下壳受电线的形变张力而开裂,进一步提高上盖和下壳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套管包括与上盖固定连接的上半壳和固定连接于下壳的下半壳,所述上半壳与下半壳背离弯折定型套的一端相互插接,所述上半壳与下半壳采用超声波焊接固定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套管与弯折定型套一体成型,因此其采用超声波焊接能够增强上半壳与下半壳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半壳与下半壳抵触的一侧两端分别设有向下凹陷的上楔形槽和朝向下半壳凸起的上楔形块,所述下半壳的一端对应上楔形槽设有下楔形块,所述下楔形块与上楔形槽抵触插接配合,所述下半壳的另一端对应上楔形块向下凹陷设有下楔形槽,所述上楔形块与下楔形槽抵触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下楔形块与上楔形槽的抵触插接配合和上楔形块与下楔形槽的抵触插接配合,增大上半壳与下半壳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上半壳与下半壳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壳的上端面朝向上盖设有多个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壁与电线的外壁抵触,所述上盖对应限位环开设有用于容纳限位环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环,从而使得电线穿过下壳时,在在限位环的限制下,电线在下壳内移动受限,通过在上盖上设置限位槽,从而保证上盖与下壳相互盖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保护套的端部部分凸出于弯折定型套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保证弯折效果,弯折定型套的硬度大于绝缘保护套的硬度,通过设置绝缘保护套凸出于弯折定型套,从而避免凸出于绝缘保护套外的导线与弯折定型套接触摩擦而导致导线的绝缘层受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头包括与电线固定连接的母插或公插,所述母插与公插相互插接,所述公插朝向母插的一端设有接头套体,所述接头套体与母插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电线上设置母插或公插,实现线束与其它线缆的快速连接,通过在公插上设置与母插螺纹连接的接头套体,从而提高公插与母插连接后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母插内设有与导线对应导通设置的若干导电柱,所述公插内设有与导线对应导通设置的若干导电孔,所述导电柱与导电孔插接配合设置;所述母插内壁有定位凸起,所述公插内对应定位凸起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凸起与定位槽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柱与导电孔的相互插接,从而实现两根电线上的信号传输,通过在母插内设置定位凸起,在公插上设置定位槽,利用定位凸起与定位槽的相互插接,从而实现公插与母插快速对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弯折定型套对电线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弯折定型,从而避免后期接线过程中再对线束进行弯折而产生的问题;通过设置上盖与下壳,从而方便电线穿过弯折定型套,同时设置上盖与下壳的插接,增大上盖与下壳的焊接面积,从而增强上盖与下壳的连接强度;通过在弯折定型套背离接线端子的一端设置缓冲套管,起到缓冲过渡,同时设置上半壳与下半壳的相互插接,增大上半壳与下半壳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上半壳与下半壳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爆炸图,主要显示了电线与弯折定型套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爆炸图,主要显示了上盖与下壳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了母插的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了公插的结构。
图中,1、电线;11、绝缘保护套;12、导线;2、接线端子;3、连接头;31、母插;311、导电柱;312、定位凸起;313、外螺纹;32、公插;321、导电孔;322、定位槽;33、接头套体;4、弯折定型套;41、上盖;411、凹槽;412、限位槽;42、下壳;421、插板;422、限位环;5、缓冲套管;51、上半壳;511、上楔形槽;512、上楔形块;52、下半壳;521、下楔形槽;522、下楔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包括电线1和分别设置于电线1两端的接线端子2和连接头3,电线1包括绝缘保护套11和若干导线12,若干导线12外侧包覆有绝缘层从而使得导线12之间相互绝缘设置。若干导线12均与接线端子2电连接,从而将汽车电器件的信号或电流分类传输,且为方便导线12与接线端子2的连接,导线12与接线端子2连接的一端伸出绝缘保护套11。
参照图1,为方便线束的弯折定型,绝缘保护套11的端部外侧固定设有弯折定型套4,弯折定型套4采用硬度大于绝缘保护套11的塑料制成;通过弯折定型套4对电线1进行弯折固定,从而使得电线1在加工完成后以弯折定型套4的弯折角度进行弯折。弯折定型套4的弯折程度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设置,根据实际使用的普遍情况,本实施例中弯折定型套4的弯折角度为90度。
参照作图1和图2,弯折定型套4背离接线端子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缓冲套管5,缓冲套管5与电线1固定连接,通过缓冲套管5对弯折定型套4与电线1的连接进行过渡,起到缓冲作用。绝缘保护套11的端部部分凸出于弯折定型套4的端部,以避免凸出于绝缘保护套11外的导线12与弯折定型套4接触摩擦而导致导线12的绝缘层受损。
参照图1和图2,弯折定型套4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盖41和下壳42,上盖41与下壳42采用超声波焊接固定成型,根据超声波焊接的原理和优点,从而保证上盖41和下壳42的连接强度。为进一步提高上盖41和下壳42的连接强度,上盖41背离缓冲套管5的一端端面中部向下凹陷设置有凹槽411,下壳42背离缓冲套管5的一端端面中部朝向上盖41一侧凸出设有插板421,插板421与凹槽411抵触插接配合;通过插板421与凹槽411的插接配合从而增大上盖41与下壳42的连接面积,即增大上盖41与下壳42的焊接面积,避免上盖41与下壳42受电线1的形变张力而开裂。
参照图2和图3,为方便上盖41与下壳42在焊接过程中电线1在弯折定型套4内的定位,下壳42上端面朝向上盖41设有多个限位环422(图中显示为3个),限位环422的内壁与电线1的外壁抵触,当电线1穿过限位环422并从下壳42背离缓冲套管5的一端穿出时,在限位环422的限制下,电线1在下壳42内移动受限。上盖41对应限位环422开设有用于容纳限位环422的限位槽412,以保证上盖41与下壳42相互盖合。
参照图2和图3,缓冲套管5包括与上盖41固定连接的上半壳51和固定连接于下壳42的下半壳52,上半壳51与下半壳52背离弯折定型套4的一端相互插接,由于缓冲套管5与弯折定型套4一体成型,因此上半壳51与下半壳52也采用超声波焊接固定成型。为提高上半壳51与下半壳52的连接强度,上半壳51与下半壳52抵触的一侧两端分别设有向下凹陷的上楔形槽511和朝向下半壳52凸起的上楔形块512,下半壳52的一端对应上楔形槽511设有下楔形块522,下楔形块522与上楔形槽511抵触插接配合;下半壳52的另一端对应上楔形块512向下凹陷设有下楔形槽521,上楔形块512与下楔形槽521抵触插接配合。当上半壳51与下半壳52相互盖合时,上楔形块512与下楔形槽521相互插接,下楔形块522与上楔形槽511相互插接,从而增大上半壳51与下半壳52的焊接面积。
参照图1和图4,连接头3包括与电线1固定连接的母插31或公插32,本实施例中母插31与电线1连接,公插32与其它的线缆连接,母插31与公插32相互插接,从而实现线束与其它设备的连接。为保证母插31与公插32连接的稳定性,公插32朝向母插31的一端设有接头套体33,接头套体33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母插31朝向公插32的一端外壁设有外螺纹313,接头套体33与公插32滑动连接且与母插31的外螺纹313螺纹连接,从而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线束或其它线缆的拉扯而导致连接头3松动。
参照图4和图5,母插31内设有与导线12对应导通设置的若干导电柱311,公插32内设有与导线12对应导通设的若干导电孔321,导线12柱与导电孔321插接配合设置。为方便母插31的导电柱311与公插32的导电孔321对准插接,母插31内壁设有定位凸起312,公插32内对应定位凸起312设有定位槽322,定位凸起312与定位槽322插接配合,从而方便公插32与母插31相互插接时的快速对准。为避免公插32与母插31插接过程中,导电柱311受到不均匀的外力而发生歪斜,导电柱311的端面位于定位凸起312端面的下方,从而使得定位凸起312优先于导电柱311与公插32插接 。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线(1)和分别设置于电线(1)两端的接线端子(2)和连接头(3),所述电线(1)包括绝缘保护套(11)和若干相互绝缘设置的导线(12),若干所述导线(12)均与接线端子(2)电连接,且所述导线(12)与接线端子(2)连接的一端伸出绝缘保护套(11);所述绝缘保护套(11)的端部外侧固定设有弯折定型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定型套(4)背离接线端子(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缓冲套管(5),所述缓冲套管(5)与电线(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定型套(4)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盖(41)和下壳(42),所述上盖(41)与下壳(42)采用超声波焊接固定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1)背离缓冲套管(5)的一端端面中部向下凹陷设置有凹槽(411),所述下壳(42)背离缓冲套管(5)的一端端面中部朝向上盖(41)一侧凸出设有插板(421),所述插板(421)与凹槽(411)抵触插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套管(5)包括与上盖(41)固定连接的上半壳(51)和固定连接于下壳(42)的下半壳(52),所述上半壳(51)与下半壳(52)背离弯折定型套(4)的一端相互插接,所述上半壳(51)与下半壳(52)采用超声波焊接固定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壳(51)与下半壳(52)抵触的一侧两端分别设有向下凹陷的上楔形槽(511)和朝向下半壳(52)凸起的上楔形块(512),所述下半壳(52)的一端对应上楔形槽(511)设有下楔形块(522),所述下楔形块(522)与上楔形槽(511)抵触插接配合,所述下半壳(52)的另一端对应上楔形块(512)向下凹陷设有下楔形槽(521),所述上楔形块(512)与下楔形槽(521)抵触插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42)的上端面朝向上盖(41)设有多个限位环(422),所述限位环(422)的内壁与电线(1)的外壁抵触,所述上盖(41)对应限位环(422)开设有用于容纳限位环(422)的限位槽(4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保护套(11)的端部部分凸出于弯折定型套(4)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3)包括与电线(1)固定连接的母插(31)或公插(32),所述母插(31)与公插(32)相互插接,所述公插(32)朝向母插(31)的一端设有接头套体(33),所述接头套体(33)与母插(31)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31)内设有与导线(12)对应导通设置的若干导电柱(311),所述公插(32)内设有与导线(12)对应导通设置的若干导电孔(321),所述导电柱(311)与导电孔(321)插接配合设置;所述母插(31)内壁有定位凸起(312),所述公插(32)内对应定位凸起(312)设有定位槽(322),所述定位凸起(312)与定位槽(322)插接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16188.7U CN211377466U (zh) | 2020-01-18 | 2020-01-18 | 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16188.7U CN211377466U (zh) | 2020-01-18 | 2020-01-18 | 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77466U true CN211377466U (zh) | 2020-08-28 |
Family
ID=72157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16188.7U Active CN211377466U (zh) | 2020-01-18 | 2020-01-18 | 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7746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578148A (zh) * | 2024-01-15 | 2024-02-20 | 仪征天海电线束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 |
-
2020
- 2020-01-18 CN CN202020116188.7U patent/CN21137746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578148A (zh) * | 2024-01-15 | 2024-02-20 | 仪征天海电线束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 |
CN117578148B (zh) * | 2024-01-15 | 2024-03-15 | 仪征天海电线束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08293C (zh) | 连接器 | |
CN201336401Y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201966346U (zh) | 沉板型连接器 | |
CN203536589U (zh) | 软性排线与电路板的组件以及电路板 | |
CN204304075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2723641A (zh) | 防呆型电连接器 | |
CN102801027A (zh) | 线缆连接器组合 | |
CN211377466U (zh) | 一种便于弯折连接的汽车线束 | |
CN201478494U (zh) | Sata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
CN201112786Y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 |
CN201323292Y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103166020B (zh) | 公头连接器和电连接器 | |
JP2011040199A (ja) | 端子圧着装置 | |
CN101752715B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09544768U (zh) | 具有稳固插接功能的rj45带灯连接器 | |
CN2519455Y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201576785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6685570U (zh) | 连接器端子 | |
CN210498781U (zh) | 一种线束线缆平板式焊接机器 | |
CN207052870U (zh) | 具有新型屏蔽结构的电连接器 | |
CN216085345U (zh) | 一种连接器破线连接片 | |
CN201656066U (zh) | 电子接线结构 | |
CN220822064U (zh) | 方便插接的端子台 | |
JP3240212U (ja) | ワンタッチ式ロック解除コネクタ | |
CN214176324U (zh) | 一种72芯浮动连接器端子连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