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9300U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49300U CN211349300U CN201922334631.8U CN201922334631U CN211349300U CN 211349300 U CN211349300 U CN 211349300U CN 201922334631 U CN201922334631 U CN 201922334631U CN 211349300 U CN211349300 U CN 2113493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yboard
- electronic device
- keycap
- support frame
- ang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转轴机构,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转轴机构翻转连接;所述第一本体设置有键盘,所述键盘具有键帽;响应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由闭合状态相对翻转打开至第一角度的过程中,所述键帽相对第一本体的凸起高度升高,响应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由所述第一角度相对翻转至360°的过程中,所述键帽相对所述第一本体的凸起高度降低。实现了电子设备在闭合以及Pad模式下,键盘的物理行程处于降低状态,减小了电子设备的厚度,避免键盘在Pad模式下受到磨损,电子设备在工作模式下,键盘的物理行程处于升高状态,改善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键盘是电子设备的重要输入部件,现有的键盘主要包括键帽、剪刀式升降架、弹性复位件和底板,剪刀式升降架的上下两端分别支撑连接键帽和底板,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作用于键帽和底板,工作时,按压键帽,剪刀式升降架下降,同时压缩弹性复位件,松开键帽,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力下,键帽弹起复位,剪刀式升降架升起。对于要求轻薄化的电子设备,键盘也要求越来越薄,这就需要牺牲键盘的行程来降低键盘的厚度,从而降低整个电子设备的厚度,如此一来,键盘的手感越来越差,用户的体验也越来越差。且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360°可翻转的设计也越来越多,在pad模式下,键盘有物理行程也不是很好的体验,且容易造成键帽表面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转轴机构,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转轴机构翻转连接;所述第一本体设置有键盘,所述键盘具有键帽;响应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由闭合状态相对翻转打开至第一角度的过程中,所述键帽相对第一本体的凸起高度升高,响应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由所述第一角度相对翻转至360°的过程中,所述键帽相对所述第一本体的凸起高度降低。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角度为180°~270°之间的任意角度。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键盘包括:
键帽;
剪刀式升降架,所述键帽连接于所述剪刀式升降架的上端;
两层叠置的底板,且两层所述底板可沿其板面所在方向相对移动,所述剪刀式升降架的下端连接于其中一层所述底板,另一层所述底板固定有勾拉件,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由所述第一角度相对翻转至360°的过程中,所述勾拉件随两层所述底板沿第一方向相对移动而勾拉所述剪刀式升降架下降,所述剪刀式升降架的升降范围减小,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由闭合状态相对翻转打开至所述第一角度的过程中,所述勾拉件随着两层底板沿第二方向相对移动而释放所述剪刀式升降架,所述剪刀式升降架可升高,所述剪刀式升降架的升降范围增大,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键盘还包括:
弹性复位件,设置于所述键帽和所述底板之间,用于对所述键帽和所述底板施加相对远离的弹性力。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剪刀式升降架包括交叉铰接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侧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勾拉件配合的裙部。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支撑架为框结构的外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为框结构的内支撑架,所述内支撑架铰接于所述外支撑架的内侧,所述外支撑架的一个或两个外侧部设置有所述裙部,每个所述裙部对应地与一个所述勾拉件勾拉配合。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勾拉件为弯折的钩状结构。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端活动支撑于所述键帽,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键帽,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下端活动支撑于所述底板。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剪刀式升降架的下端连接于位于上层的所述底板,所述勾拉件固定于位于下层的所述底板,所述勾拉件穿过位于上层的底板。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键盘的线路板设置于位于上层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弹性复位件作用于所述线路板,所述勾拉件穿过所述线路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转轴机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转轴机构翻转连接;第一本体设置有键盘,键盘具有键帽;响应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由闭合状态相对翻转打开至第一角度的过程中,键帽相对第一本体的凸起高度升高,响应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由第一角度相对翻转至360°的过程中,键帽相对第一本体的凸起高度降低。从而实现了电子设备在闭合以及Pad模式下,键盘的物理行程处于降低状态,减小了电子设备的厚度,避免键盘在Pad模式下受到磨损,电子设备在工作模式下,键盘的物理行程处于升高状态,改善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键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键盘处于升高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键盘处于降低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键帽、2为剪刀式升降架、21为第一支撑架、211为裙部、22为第二支撑架、3为复位弹性件、4为线路板、51为上层底板、511为52为下层底板、521为勾拉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以实现键盘的物理行程根据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翻转而变化,降低电子设备厚度的同时,改善用户体验。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转轴机构,其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转轴机构翻转连接;第一本体设置有键盘,键盘具有键帽1;响应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由闭合状态相对翻转打开至第一角度的过程中,键帽1相对第一本体的凸起高度升高,响应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由第一角度相对翻转至360°的过程中,键帽1相对第一本体的凸起高度降低。
该电子设备在使用时,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闭合时,第一本体上的键盘的键帽1相对第一本体的凸起高度处于降低位置,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对翻转打开至第一角度的过程中,键帽1相对第一本体的凸起高度升高,此时,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笔记本工作模式,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由第一角度相对翻转至360°的过程中,即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对翻转至Pad模式下,键帽1相对第一本体的凸起高度降低。如此,实现了电子设备在闭合以及Pad模式下,键盘的物理行程处于降低状态,减小了电子设备的厚度,方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闭合,且避免键盘在Pad模式下受到磨损,电子设备在工作模式下,键盘的物理行程处于升高状态,改善了用户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角度为180°~270°之间的任意角度,具体可以为180°、200°、220°、240°、270°等,以180°为例进行说明,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由闭合状态相对翻转至180°的过程中,键帽1相对第一本体的凸起高度升高,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由180°相对翻转至360°的过程中,键帽1相对第一本体的凸起高度降低。当然,第一角度还可以为180°~270°之间的其它任意角度,只要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非笔记本工作模式下,键帽1的凸起高度就可以降低,以减少键盘的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键盘,该键盘包括键帽1、剪刀式升降架2和两层叠置的底板;其中,键帽1连接于剪刀式升降架2的上端;两层底板分别为上层底板51和下层底板52,上层底板51和下层底板52叠置,两层底板可沿其板面所在方向相对移动,即上层底板51和下层底板52沿其板面所在的方向相对移动,剪刀式升降架2的下端连接于其中一层底板,另一层底板固定有勾拉件521,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由第一角度相对翻转至360°的过程中,勾拉件521随两层底板沿第一方向相对移动而勾拉剪刀式升降架2下降,剪刀式升降架2的升降范围减小,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由闭合状态相对翻转打开至第一角度的过程中,勾拉件521随着两层底板沿第二方向相对移动而释放剪刀式升降架2,剪刀式升降架2可升高,剪刀式升降架2的升降范围增大,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
该键盘工作时,如图2所示,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由第一角度相对翻转至360°的过程中,两层底板沿第一方向相对移动,一层底板带动勾拉件521相对另一层底板上的剪刀式升降架2沿第一方向相对移动,勾拉件521移动的过程中对剪刀式升降架2施压勾拉力,剪刀式升降架2下降,将剪刀式升降架2限制在了较短的升降范围内,由于键帽1连接于剪刀式升降架2的上端,因此键帽1下降,减小了其物理行程,从而减小了键盘的厚度。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由闭合状态相对翻转打开至第一角度的过程中,两层底板沿第二方向相对移动,勾拉件521不再勾拉剪刀式升降架2,剪刀式升降架2可以升高,增大了剪刀式升降架2的升降范围,使键盘的行程增大,便于用户使用。可见,通过两个底板沿其板面方向相对移动,使用勾拉件521便可以实现键盘厚度的改变。
而现有的通过改变键盘整体框架的厚度来实现键盘行程的改变,但该方案的结构复杂,组装繁琐、良率低,成本高,且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在翻转打开时,键盘整体框架的厚度增大,从而增大键盘行程,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翻转扣合时,键盘整体框架的厚度减小,从而降低键盘行程。本申请中的键盘相对于现有的复杂的键盘厚度改变方式,简化了结构,方便组装,提高了良率,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键盘还包括弹性复位件3,弹性复位件3设置于键帽1和底板之间,用于对键帽1和底板施加相对远离的弹性力。工作时,手指按压键帽1下降的过程中,键帽1挤压弹性复位件3,并使剪刀式升降架2降低,当手指松开键帽1时,由于在弹性复位件作用下,键帽1远离底板,键帽1上升,键帽1带动剪刀式升降架2升高,通过勾拉件521对剪刀式升降架2的不同高度的勾拉限位,从而限制了剪刀式升降架2升起的最大高度,实现了对键帽1物理行程的调节。
作为优化,弹性复位件3为弹性橡胶,弹性橡胶的材质较软,不会对键盘造成机械损伤。当然,弹性复位件3还可以为弹簧等,只能能够实现键帽1的复位即可。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剪刀式升降架2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第一支撑架21的侧部设置有用于与勾拉件521配合的裙部211。裙部211沿第一支撑架21的上部连接端指向下部连接端的方向延伸,且与两侧底板相对移动的方向之间存在夹角。当两层底板沿第一方向相对移动时,勾拉件521沿裙部211向第一支撑架21的上端一侧移动,由于勾拉件521的高度不变,第一支撑架21的下端转动连接,因此,勾拉件521勾拉住第一支撑架21靠近上端的位置,勾拉件521减小了第一支撑架21的上端一侧的抬升高度,进而减小了剪刀式升降架2的升降范围。勾拉件521的勾拉位置越靠近第一支撑架21的上端,第一支撑架21的上端的抬升高度越低,剪刀式升降架2的升降范围越小。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21为框结构的外支撑架,第二支撑架22为框结构的内支撑架,内支撑架铰接于外支撑架的内侧,外支撑架的一个或两个外侧部设置有裙部211,每个裙部211对应地与一个勾拉件521勾拉配合。将裙部211设置在外支撑架的外侧,方便勾拉件521对裙部211施加勾拉作用力。优选地在外支撑架的两侧均设置裙部211,对应地,底板上设置有与两个裙部211一一对应勾拉配合的两个勾拉件521,从而使外支撑架的所受的勾拉力平衡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勾拉件521为弯折的钩状结构,勾拉件521只对裙部211施加向下的勾拉作用力,限制剪刀式升降架2向上移动的最大行程,而不限制剪刀式升降架2向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21的下端转动连接于底板,第一支撑架21的上端活动支撑于键帽1,第二支撑架21的上端转动连接于键帽1,第二支撑架22的下端活动支撑于底板,如此设置,随着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的相对转动,实现了键帽1相对底板平行地升降,且不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使键帽1直上直下移动。
进一步地,剪刀式升降架2的下端连接于上层底板51,勾拉件521固定于下层底板52,勾拉件521穿过上层底板51。具体地,第一支撑架21的下端转动连接于上层底板52,第二支撑架22的下端活动连接于上层底板52,上层底板51开设有通孔,勾拉件521能够穿过通孔与第一支撑架21勾拉配合,还能够使勾拉件521在通孔中沿水平方向移动。如此设置,方便剪刀式升降架2与底板的连接。当然,剪刀式升降架2的下端还可以连接于下层底板52,勾拉件521固定于上层底板51,上层底板51开设有用于剪刀式升降架2的下端穿过的穿孔。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键盘的线路板4设置于上层底板51的上表面,弹性复位件3作用于线路板4,勾拉件521穿过线路板4。线路板4开设有穿孔,方便剪刀式升降架2的下端穿过线路板4的穿孔后与上层底板51连接,而勾拉件521同样可以穿过穿孔与剪刀式升降架2勾拉配合。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转轴机构,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转轴机构翻转连接;所述第一本体设置有键盘,所述键盘具有键帽;响应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由闭合状态相对翻转打开至第一角度的过程中,所述键帽相对第一本体的凸起高度升高,响应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由所述第一角度相对翻转至360°的过程中,所述键帽相对所述第一本体的凸起高度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为180°~270°之间的任意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包括:
键帽;
剪刀式升降架,所述键帽连接于所述剪刀式升降架的上端;
两层叠置的底板,且两层所述底板可沿其板面所在方向相对移动,所述剪刀式升降架的下端连接于其中一层所述底板,另一层所述底板固定有勾拉件,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由所述第一角度相对翻转至360°的过程中,所述勾拉件随两层所述底板沿第一方向相对移动而勾拉所述剪刀式升降架下降,所述剪刀式升降架的升降范围减小,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由闭合状态相对翻转打开至所述第一角度的过程中,所述勾拉件随着两层底板沿第二方向相对移动而释放所述剪刀式升降架,所述剪刀式升降架可升高,所述剪刀式升降架的升降范围增大,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还包括:
弹性复位件,设置于所述键帽和所述底板之间,用于对所述键帽和所述底板施加相对远离的弹性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式升降架包括交叉铰接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侧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勾拉件配合的裙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为框结构的外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为框结构的内支撑架,所述内支撑架铰接于所述外支撑架的内侧,所述外支撑架的一个或两个外侧部设置有所述裙部,每个所述裙部对应地与一个所述勾拉件勾拉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勾拉件为弯折的钩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端活动支撑于所述键帽,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键帽,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下端活动支撑于所述底板。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式升降架的下端连接于位于上层的所述底板,所述勾拉件固定于位于下层的所述底板,所述勾拉件穿过位于上层的底板。
10.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的线路板设置于位于上层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弹性复位件作用于所述线路板,所述勾拉件穿过所述线路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34631.8U CN211349300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34631.8U CN211349300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49300U true CN211349300U (zh) | 2020-08-25 |
Family
ID=72096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34631.8U Active CN211349300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49300U (zh) |
-
2019
- 2019-12-20 CN CN201922334631.8U patent/CN2113493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55095B (zh) | 觸控板裝置 | |
CN111430172B (zh) | 按键模组 | |
JPH10188720A (ja) | キーボードスイッチ | |
US20040038121A1 (en) | Battery pack locking device for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 |
CN103809684A (zh) | 触控板及其可携式电子装置 | |
CN105914073B (zh) | 按键 | |
TW201740412A (zh) | 按鍵 | |
CN211349300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2189707U (zh) | 按键组合与键盘 | |
CN110853957A (zh) | 一种智能按键开关 | |
TWM466303U (zh) | 按鍵及鍵盤 | |
TWI601172B (zh) | 鍵盤 | |
TW202036621A (zh) | 鍵盤及其按鍵 | |
CN203745968U (zh) | 电子设备 | |
CN204834436U (zh) | 一种键盘开关底座与键帽的配合结构 | |
TW201611060A (zh) | 按鍵結構 | |
TWM474242U (zh) | 按鍵及其鍵盤 | |
CN204117910U (zh) | 双悬臂按键结构及冷风扇控制面板 | |
CN107342175B (zh) | 可升降弹性结构及包含该弹性结构的按键及键盘 | |
CN107643830A (zh) | 键盘装置 | |
TWI680479B (zh) | 鍵盤 | |
CN207217362U (zh) | 可提升操作手感的按键开关 | |
CN210324140U (zh) | 一种智能广告设计平台 | |
CN110047682B (zh) | 键盘 | |
CN2630932Y (zh) | 键盘的按键构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