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8144U - 密码扣锁 - Google Patents
密码扣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58144U CN211258144U CN201921874025.9U CN201921874025U CN211258144U CN 211258144 U CN211258144 U CN 211258144U CN 201921874025 U CN201921874025 U CN 201921874025U CN 211258144 U CN211258144 U CN 2112581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push rod
- lock
- button
- m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306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7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密码扣锁,包括锁钩和锁体,所述锁钩固定连接下箱体,所述锁体的连接端与上箱体铰接,所述锁体的自由端用于与所述锁钩锁合,所述锁体包括能够上下移动的按钮、能够水平移动的推杆和能够限制推杆移动的锁合组件,所述按钮位于所述锁体的连接端的铰接处,所述推杆能够限制所述按钮的上下移动,所述推杆设有与所述锁钩扣合的所述锁扣;不需要将手转动到适合按动按钮的角度就能够实现解锁,解锁快捷方便,且在按压按钮的时候手也不会阻碍到密码扣锁的面壳打开,结构设计合理,符合人体工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密码扣锁。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出行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出行都会携带行李箱以便携带物品,在使用行李箱时,目前较为常见的是使用密码扣锁进行管理,然而现有的密码扣锁的结构复杂,密码扣锁上的按钮通常都安装在不便于人手操作的地方,结构设计不合理,解锁的时候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解锁便捷的密码扣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密码扣锁,包括锁钩和锁体,所述锁钩固定连接下箱体,所述锁体的连接端与上箱体铰接,所述锁体的自由端用于与所述锁钩锁合,所述锁体包括能够上下移动的按钮、能够水平移动的推杆和能够限制推杆移动的锁合组件,所述按钮位于所述锁体的连接端的铰接处,所述推杆能够限制所述按钮的上下移动,所述推杆设有与所述锁钩扣合的所述锁扣;解锁时,所述锁合组件解除对所述推杆移动的限制,所述推杆解除对所述按钮移动的限制,向下按压所述按钮,所述按钮带动所述推杆水平移动使得所述推杆的锁扣与锁钩脱离,进而使得所述锁体绕铰接处翻转。
其中,所述按钮的下端有竖直设置的腰型槽,所述腰型槽贯穿所述按钮的两个侧壁,所述转轴插入所述腰型槽内,所述腰型槽能够相对所述转轴滑动。
其中,所述按钮的侧壁倾斜设置有导引板,所述推杆朝向所述导引板的方向凸伸有连块,当所述锁合组件解除对所述推杆的移动限制时,按压所述按钮使得所述按钮移动,所述按钮移动能够带动所述连块沿着所述导引板的倾斜方向实现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推杆朝向解锁的方向移动。
其中,还包括固定连接下箱体的底座,所锁钩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锁体包括面壳,所述推杆和所述锁合组件均位于所述面壳内,所述锁合组件包括密码组件和离合块,所述密码组件包括密码轮、调码轮和与所述面壳弹性连接的活动块,所述调码轮连接所述密码轮的下端,所述调码轮位于所述活动块的缺槽内,所述缺槽的侧壁设有凸块,所述调码轮设有能够与所述凸块卡合的凹槽,所述离合块包括铰轴、连接所述铰轴的两端部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离合块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弹性连接,所述铰轴与所述面壳铰接,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上表面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活动块上设有容纳所述连接块的缺口,所述缺口侧边连接有能够引导所述连接块沿着其上下移动的导引斜面,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与所述推杆卡接并限制所述推杆的移动。
其中,还包括位于面壳内的锁芯组件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锁芯组件和所述离合块之间,所述定位块的一端与所述锁芯组件配合,所述定位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所述锁芯组件包括连接锁芯下端的拨块,所述推杆对应所述拨块开有便于所述拨块插入的插槽,所述推杆设有能够推动所述定位块移动的推块,当所述锁芯组件的锁芯转动时,所述锁芯转动能够带动所述定位块移动并下压所述第一限位部使得所述第一限位部解除对所述推杆的限制,所述锁芯继续转动并使得所述拨块带动所述推杆朝向解锁的方向移动,所述推杆的推块同步推动定位块朝向解锁的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锁芯组件包括连接所述锁芯的连接部,所述拨块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下端,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定位块配合,且所述定位块与所述连接部接触的一面为倾斜面,所述连接部对应所述倾斜面倾斜设置。
其中,所述推块和所述连接部之间具有便于定位块左右移动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连接部能够将定位块从第一位置推动至第二位置,所述推块能够将定位块从第二位置推动至第一位置。
其中,所述推杆内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定位块过度移动的挡块,所述定位块向下延伸有与所述挡块配合的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密码扣锁,锁体的连接端与上箱体铰接,锁体的自由端用于与锁钩锁合,且按钮位于锁体的连接端的铰接处,当向下按压按钮,按钮带动推杆朝向解锁的方向移动,使得锁扣与锁钩脱离,从而使得解锁后的锁体绕铰接处自由翻转,且在解锁的时候不需要将手转动到适合按动按钮的角度即能够实现解锁,解锁快捷方便,结构设计合理,符合人体工学。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密码扣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码扣锁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码扣锁的隐藏面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码扣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密码扣锁的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包括:
锁体1,面壳11,支架12,通孔13,容纳槽14,锁芯组件2,锁芯20,连接部21,拨块22,密码组件3,密码轮30,调码轮31,活动块32,缺槽33,凸块34,凹槽35,缺口37,推杆4,容纳空间40,插槽42,推块43,挡块44,凸柱45,锁扣47,连块48,离合块5,第一限位部50,第二限位部51,铰轴52,连接块54,定位块6,限位块60,底座7,锁钩70,转轴8,按钮9,导引板91,腰型槽92。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密码扣锁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锁体1和底座7,锁体1安装于上箱体,底座7安装于下箱体,底座7上固定有锁钩70(如图3),锁体1的连接端与上箱体铰接,锁体1的自由端用于与锁钩70锁合,锁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锁钩70锁合的推杆4,锁体1包括按钮9、面壳11和支架12,支架12与上箱体固定连接,面壳11的上端与支架12铰接在一起,面壳11内设有放置有锁芯组件2、密码组件3、离合块5和定位块6,推杆4也位于面壳内11,锁芯组件2、离合块5和定位块6均与推杆4连接。
如图3-图4所示,推杆4内设有容纳空间40,锁芯组件2、定位块6和离合块5依次排列在容纳空间40内,密码组件3和按钮9均位于推杆4的两个端部。推杆4包括插槽42,推块43和挡块44,该插槽42呈大致L型,面壳11上设有一个连通外部的通孔13。
如图3-图4所示,挡块44和推块43左右设置,推块43和挡块44之间具有一个移动间隙,该移动间隙位于插槽42的侧边,且插槽42贯穿该推杆4的底壁。推杆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凸柱45,每一凸柱45对应有一个弹性件套设在凸柱45外,且弹性件的另一端与面壳11弹性抵接。推杆4的另一端的端部上设有锁扣47,该锁扣47用于与底座7上的锁钩70扣合,从而将锁体1固定在箱包上。挡块44能够挡止定位块6的过度移动,起到保护作用。
定位块6位于移动间隙的上方,定位块6的一端与离合块5配合,定位块6的另一端与锁芯组件2配合,定位块6的底部朝向移动间隙内凸伸有限位块60,推杆4移动以使得推块43能够推动限位块60移动,当锁芯组件2转动并推动定位块6移动时,定位块6移动使得限位块60在移动间隙内左右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块6的移动位置分别为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在原始状态时,定位块6位于第一位置。
离合块5包括第一限位部50、第二限位部51和铰轴52,第一限位部50位于定位块6的下方,且第一限位部50与推杆4卡接并阻止推杆4朝向解锁方向移动。铰轴52与面壳11铰接,离合块5的底部与底座7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铰轴52位于弹性件与第一限位部50之间,当锁芯组件2转动使得连接部21推动定位块6朝向远离锁芯组件2的方向移动时,定位块6移动并下压第一限位部50,使得第一限位部50解除对推杆4的限制。
如图2和图5所示,按钮90位于锁体1的连接端的铰接处,锁体90的的顶部便于按压操作,连接在按钮90的两个侧壁的导引板91,该导引板91的倾斜方向为朝向离合块5的方向向下倾斜,推杆4朝向导引板91的方向延伸有连块48,该连块48用于与导引板91配合,连块48与导引板91接触的一面为倾斜面,当手动向下按压该按钮90时,按钮90向下移动并带动导引板91向下移动,导引板91向下移动使得连块48能够沿着导引板91的斜面倾斜方向实现水平移动,以使得推杆4朝向右(解锁的方向)移动,实现推杆4的水平移动,设置按压式的按钮9,使得该推杆4操作方便,只需要向下按压按钮9即可以实现推杆4的移动,结构简单。面壳11上设有容纳槽14,按钮9能够在该容纳槽14内上下移动。
按钮9有竖直设置的腰型槽92,该腰型槽92贯穿按钮9的两个侧壁,腰型槽92位于导引板91的下方,一个转轴8穿过该腰型槽92并将按钮9、锁体1与上箱体铰接在一起,竖直方向上的腰型槽92的长度大于一个转轴8的外径,优选为腰型槽92的长度为两个到三个转轴8的外径,腰型槽92能够相对转轴8上下滑动,转轴8能够实现锁体1与其铰接并自由翻转,转轴1同时也能够起到导引按钮9向下移动的作用;设置腰型槽92与面壳11铰接在一起,也可以防止按钮9从扣锁中脱离,且腰型槽92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一个转轴8的外径,这样使得按钮9与面壳11在铰接定位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向下按压按钮9使得按钮9实现水平移动,实现多个功能,且结构设计巧妙。
本结构中,锁体1的连接端与上箱体铰接,锁体1的自由端用于与锁钩70锁合,且按钮9位于锁体1的连接端的铰接处,当向下按压按钮9,按钮9带动推杆4朝向解锁的方向移动,使得锁扣47与锁钩70脱离,从而使得解锁后的锁体1在固定在面壳11上的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绕铰接处翻转,相比传统结构中的将按钮9安装在密码扣锁的中部或者密码扣锁的两侧,导致面壳11的结构过于复杂,且锁体1翻转不顺畅,本结构将按钮9设置在锁体1的连接端的铰接处,不需要将手转动到适合按动按钮9的角度即能够实现解锁,解锁快捷方便,且在按压按钮9也不会阻碍的锁体1转动,结构设计合理,符合人体工学。
密码组件3包括密码轮30、调码轮31和活动块32,调码轮31连接在密码轮30的下端,密码轮30自通孔13露出,活动块32内设有缺槽33,调码轮31位于缺槽33内,缺槽33的侧壁设有凸块34,调码轮31上设有与凸块34卡合的凹槽35,活动块32的端部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活动块32弹性抵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面壳11弹性抵接,缺槽33的侧壁还设有缺口37,缺口37侧边连接有导引斜面(未图示),第二限位部51的上表面连接有连接块54,该连接块54能够凸伸进缺口37内,在密码锁上锁的状态时,连接块54位于导引斜面上,第一限位部50阻止推杆4的移动,当开锁时,即转动密码轮30至正确密码,调码轮31的凹槽35与凸块34卡合,活动块32在弹性件的弹力的作用下移动,此时连接块54沿着导引斜面进入到缺口37内,即第二限位部51向上移动,离合块5以铰轴52为转动点铰接转动,第一限位部50向下移动,使得第一限位部50解除对推杆4的限制。
锁芯组件2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锁芯20、连接部21和拨块22,连接部21朝向定位块6的方向倾斜延伸,拨块22连接在连接部21的下方,锁芯组件2安装在插槽42的上方,且拨块22插入到插槽42内,当锁芯组件2的锁芯20插入钥匙并转动后并带动连接部21转动,连接部21转动推动位于其侧边的定位块6朝向远离锁芯组件2的方向移动。连接部21为倾斜设置,定位块6与连接部21接触的一面为倾斜面,连接部21对应该倾斜面倾斜设置,这样使得连接部21与定位块6面面接触,使得连接部21在推动定位块6的时候推动更加有力,推动更加到位。
锁芯组件2的转动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当锁芯组件2进行第一阶段的转动时,锁芯组件2的连接部21推动定位块6朝向远离锁芯组件2的方向移动,定位块6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内并下压第一限位部50,使得第一限位部50解除对推杆4的限制,此时锁芯组件2继续第二阶段的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阶段为转动至90度),锁芯组件2的拨块22继续转动并将拨块22的转动变成推杆4的直线移动,拨块22转动带动推杆4朝向解锁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为朝向右),推杆4向右移动并使得推杆4的推块43带动定位块6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推杆4的锁扣47与锁钩70脱离,且定位块6解除了对离合块5的限制,箱体实现解锁,箱体可以打开,而此时操作人员再反转钥匙,锁芯组件2的连接部21推动定位块6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定位块6移动并下压离合块5的第一限位部50,使得第二限位部51解除对推杆4的移动限制,推杆4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回复位置,钥匙转动到位后,拔出钥匙;当需要将箱体上锁时,下压面壳11,并能够带动推杆4向右移动,推杆4右移动使得推块43带动定位块6朝向右移动,则定位块6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定位块6解除对离合块5的限制,使得锁钩70和锁扣47扣合即实现箱体的上锁,利用离合块5、推杆4、定位块6与锁芯组件2之间的连接,实现箱体的上锁和解锁,整体结构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简单。
上述结构中,由于钥匙反转使得推杆4在弹性件的弹性的作用下回复位置,锁芯组件2的连接部21推动定位块6移动并使得定位块6下压离合块5,能够防止当箱体上锁的时候离合块5限制推杆4的移动,即俗称卡死状态,上述结构使得箱体能够实现快速上锁。在解锁箱体的同时将钥匙拔出,省去上锁的时候再次插入钥匙的步骤,使得操作人员的操作更加方便,同时也节约了时间;定位块6设置在锁芯组件2和离合块5之间,在钥匙转动第一阶段和钥匙回转的时候均能够解除离合块5对推杆4的限制,设计巧妙,且结构简单。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8)
1.密码扣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钩和锁体,所述锁钩固定连接下箱体,所述锁体的连接端与上箱体铰接,所述锁体的自由端用于与所述锁钩锁合,所述锁体包括能够上下移动的按钮、能够水平移动的推杆和能够限制推杆移动的锁合组件,所述按钮位于所述锁体的连接端的铰接处,所述推杆能够限制所述按钮的上下移动,所述推杆设有与所述锁钩扣合的锁扣;解锁时,所述锁合组件解除对所述推杆移动的限制,所述推杆解除对所述按钮移动的限制,向下按压所述按钮,所述按钮带动所述推杆水平移动使得所述推杆的锁扣与锁钩脱离,进而使得所述锁体绕铰接处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的下端有竖直设置的腰型槽,所述腰型槽贯穿所述按钮的两个侧壁,所述腰型槽内插入有转轴,所述腰型槽能够相对所述转轴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码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的侧壁倾斜设置有导引板,所述推杆朝向所述导引板的方向凸伸有连块,当所述锁合组件解除对所述推杆的移动限制时,按压所述按钮使得所述按钮移动,所述按钮移动能够带动所述连块沿着所述导引板的倾斜方向实现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推杆朝向解锁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扣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连接下箱体的底座,所锁钩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锁体包括面壳,所述推杆和所述锁合组件均位于所述面壳内,所述锁合组件包括密码组件和离合块,所述密码组件包括密码轮、调码轮和与所述面壳弹性连接的活动块,所述调码轮连接所述密码轮的下端,所述调码轮位于所述活动块的缺槽内,所述缺槽的侧壁设有凸块,所述调码轮设有能够与所述凸块卡合的凹槽,所述离合块包括铰轴、连接所述铰轴的两端部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离合块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弹性连接,所述铰轴与所述面壳铰接,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上表面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活动块上设有容纳所述连接块的缺口,所述缺口侧边连接有能够引导所述连接块沿着其上下移动的导引斜面,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与所述推杆卡接并限制所述推杆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码扣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面壳内的锁芯组件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锁芯组件和所述离合块之间,所述定位块的一端与所述锁芯组件配合,所述定位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所述锁芯组件包括连接锁芯下端的拨块,所述推杆对应所述拨块开有便于所述拨块插入的插槽,所述推杆设有能够推动所述定位块移动的推块,当所述锁芯组件的锁芯转动时,所述锁芯转动能够带动所述定位块移动并下压所述第一限位部使得所述第一限位部解除对所述推杆的限制,所述锁芯继续转动并使得所述拨块带动所述推杆朝向解锁的方向移动,所述推杆的推块同步推动定位块朝向解锁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码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组件包括连接所述锁芯的连接部,所述拨块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下端,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定位块配合,且所述定位块与所述连接部接触的一面为倾斜面,所述连接部对应所述倾斜面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码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和所述连接部之间具有便于定位块左右移动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连接部能够将定位块从第一位置推动至第二位置,所述推块能够将定位块从第二位置推动至第一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码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内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定位块过度移动的挡块,所述定位块向下延伸有与所述挡块配合的限位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74025.9U CN211258144U (zh) | 2019-10-31 | 2019-10-31 | 密码扣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74025.9U CN211258144U (zh) | 2019-10-31 | 2019-10-31 | 密码扣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58144U true CN211258144U (zh) | 2020-08-14 |
Family
ID=71986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74025.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258144U (zh) | 2019-10-31 | 2019-10-31 | 密码扣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5814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70976A (zh) * | 2019-10-31 | 2020-01-10 | 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 密码扣锁 |
-
2019
- 2019-10-31 CN CN201921874025.9U patent/CN21125814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70976A (zh) * | 2019-10-31 | 2020-01-10 | 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 密码扣锁 |
CN110670976B (zh) * | 2019-10-31 | 2023-07-07 | 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 密码扣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70976A (zh) | 密码扣锁 | |
CN108979359B (zh) | 一种箱包拉链密码锁 | |
US20070296225A1 (en) | Locking mechanism for a communicatiion device | |
CN211258144U (zh) | 密码扣锁 | |
CN107069519B (zh) | 一种可固定的电力抽屉式开关柜 | |
CN211258143U (zh) | 一种密码扣锁 | |
CN101621118B (zh) | 电池盖卡锁结构 | |
CN201714750U (zh) | 按压扣具 | |
CN110670977B (zh) | 一种密码扣锁 | |
JP5094638B2 (ja) | 携帯型電子機器 | |
TWI642835B (zh) | Mobile device lock with simple locking effect | |
CN213683557U (zh) | 一种自锁型扣锁及其箱包 | |
CN212359391U (zh) | 一种智能电子锁 | |
CN214062636U (zh) | 一种箱包用固定锁 | |
CN214786672U (zh) | 一种拉链密码锁 | |
CN115373085A (zh) | Mpo连接器的公母切换治具 | |
CN2639470Y (zh) | 箱包锁 | |
CN210370255U (zh) | 一种锁扣机构及具有该锁扣机构的箱包密码锁 | |
CN202689705U (zh) | 隐形防盗弹子锁及其钥匙 | |
CN208473501U (zh) | 一种钢缆锁 | |
CN208336657U (zh) | 连接器用的二次锁扣装置保障系统 | |
CN112431484A (zh) | 一种拉链密码锁 | |
CN101509330B (zh) | 防盗锁及与其配套的钥匙 | |
CN111904266A (zh) | 压力锅的锅盖开合机构 | |
CN217812904U (zh) | 一种多层箱包用密码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07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07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