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39582U -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39582U CN211139582U CN201920954302.0U CN201920954302U CN211139582U CN 211139582 U CN211139582 U CN 211139582U CN 201920954302 U CN201920954302 U CN 201920954302U CN 211139582 U CN211139582 U CN 2111395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sing
- underwater robot
- detacher
- motor
- locking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涉及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下侧连接有锁定环,壳体的上侧设有锁扣,锁扣的下侧连接有连接杆,壳体的内侧安装有固定块,壳体的下侧安装有滑杆,滑杆的上端滑动安装有定位杆,锁定环的右侧上端安装有定位块,连接杆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锁定完成之后使用起吊装置将整个设备运输到水面之后,第一电机再次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锁定环再次向着壳体外侧移动,从而可以将机器人脱离出来,无需操作人员手动进行操作,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防止操作人员被设备伤害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
背景技术
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无人遥控潜水器主要有:有缆遥控潜水器和无缆遥控潜水器两种,其中有缆遥控潜水器又分为水中自航式、拖航式和能在海底结构物上爬行式三种。潜水器的水下运动和作业,是由操作员在水面母舰上控制和监视。靠电缆向本体提供动力和交换信息。中继器可减少电缆对本体运动的干扰。新型潜水器从简单的遥控式向监控式发展,即由母舰计算机和潜水器本体计算机实行递阶控制,它能对观测信息进行加工,建立环境和内部状态模型,将水下机器人放到水中的时候需要使用起吊装置和脱钩器。
现有的脱钩器大都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进行操作,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处于一个较为危险的工作环境之中,同时,目前的脱钩器的锁扣直径固定,一个脱钩器对应了一种直径的锁扣,从而在进行起吊的时候可能导致无法固定,在进行固定的时候,脱钩器与水下机器人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较差,可能会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下侧连接有锁定环,所述壳体的上侧设有锁扣,所述锁扣的下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壳体的内侧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壳体的下侧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端滑动安装有定位杆,所述锁定环的右侧上端安装有定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块的上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锁扣与固定块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杆的外侧设有从动轮,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从动轮齿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杆的上侧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定位杆固定安装在滑块的右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杆的右端水平设有齿条,所述滑块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与齿条齿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块的表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与定位孔的横截面为直径相等的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锁扣与固定块之间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在更换的时候较为便捷,同时连接方式较为稳定牢固,增强了安全性;当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主动轮逆时针转动的时候,第一主动轮带动转动杆和锁定环向着壳体的内侧移动,从而将机器人进行了牢固的锁定,当锁定完成之后使用起吊装置将整个设备运输到水面之后,第一电机再次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锁定环再次向着壳体外侧移动,从而可以将机器人脱离出来,无需操作人员手动进行操作,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防止操作人员被设备伤害到,减小了操作人员工作时候的危险系数;当处于锁定状态的时候,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主动轮在齿条的一侧转动,从而使得滑块在滑轨的内侧水平向右侧移动,位于滑块上侧的定位杆向右侧移动,定位杆插入在定位块中的定位孔内侧,从而实现了精准定位,使得锁定环不会上下移动,使得锁定效果更加的稳定与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中第一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中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转动杆;3、锁定环;4、从动轮;5、第一电机;6、第一主动轮;7、锁扣;8、连接杆;9、固定块;10、外螺纹;11、内螺纹;12、滑杆;13、滑轨;14、齿条;15、滑块;16、第二电机;17、第二主动轮;18、定位块;19、定位孔;20、定位杆;2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杆2,转动杆2的下侧连接有锁定环3,壳体1的上侧设有锁扣7,锁扣7的下侧连接有连接杆8,壳体1的内侧安装有固定块9,连接杆8的外侧设有外螺纹10,固定块9的上侧开设有螺纹孔21,螺纹孔21的内侧设有内螺纹11,锁扣7与固定块9通过外螺纹10和内螺纹11螺纹连接,将连接杆8外侧的外螺纹10对准螺纹孔21内侧的内螺纹11的时候即可进行螺纹连接,不同直径的锁扣7都可以与该脱钩器进行螺纹连接,若有的锁扣7直径较小无法与起吊装置进行固定的时候可以快速拆下,并且更换相应直径大小的锁扣7,锁扣7与固定块9之间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在更换的时候较为便捷,同时连接方式较为稳定牢固,增强了安全性。
转动杆2的外侧设有从动轮4,壳体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型号为VTB56-2A),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主动轮6,第一主动轮6与从动轮4齿合连接,第一电机5启动后,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主动轮6转动,从而使得从动轮4带动转动杆2同步转动,当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主动轮6顺时针转动的时候,从动轮4和转动杆2反向转动,从而使得下侧的锁定环3向壳体1的外侧移动,此时可以将会机器人与该锁定环3进行连接,当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主动轮6逆时针转动的时候,第一主动轮6带动转动杆2和锁定环3向着壳体1的内侧移动,从而将机器人进行了牢固的锁定,当锁定完成之后使用起吊装置将整个设备运输到水面之后,第一电机5再次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锁定环3再次向着壳体1外侧移动,从而可以将机器人脱离出来,无需操作人员手动进行操作,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防止操作人员被设备伤害到,减小了操作人员工作时候的危险系数。
壳体1的下侧安装有滑杆12,滑杆12的上端滑动安装有定位杆20,锁定环3的右侧上端安装有定位块18,滑杆12的上侧开设有滑轨13,滑轨13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块15,定位杆20固定安装在滑块15的右端,滑杆12的右端水平设有齿条14,滑块1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6(型号为VTB56-2A),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主动轮17,第二主动轮17与齿条14齿合连接,定位块18的表面开设有定位孔19,定位杆20与定位孔19的横截面为直径相等的圆形,当处于锁定状态的时候,第二电机16带动第二主动轮17在齿条14的一侧转动,从而使得滑块15在滑轨13的内侧水平向右侧移动,位于滑块15上侧的定位杆20向右侧移动,定位杆20插入在定位块18中的定位孔19内侧,从而实现了精准定位,使得锁定环3不会上下移动,使得锁定效果更加的稳定与牢固,当需要脱离设备的时候,第二电机16反向转动,从而使得定位杆20向着左侧运动,定位杆20从定位孔19之中移开,使得锁定环3可以上下移动,从壳体1的内侧脱离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连接杆8外侧的外螺纹10对准螺纹孔21内侧的内螺纹11的时候即可进行螺纹连接,不同直径的锁扣7都可以与该脱钩器进行螺纹连接,若有的锁扣7直径较小无法与起吊装置进行固定的时候可以快速拆下,并且更换相应直径大小的锁扣7,锁扣7与固定块9之间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在更换的时候较为便捷,同时连接方式较为稳定牢固,增强了安全性,第一电机5启动后,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主动轮6转动,从而使得从动轮4带动转动杆2同步转动,当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主动轮6顺时针转动的时候,从动轮4和转动杆2反向转动,从而使得下侧的锁定环3向壳体1的外侧移动,此时可以将会机器人与该锁定环3进行连接,当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主动轮6逆时针转动的时候,第一主动轮6带动转动杆2和锁定环3向着壳体1的内侧移动,从而将机器人进行了牢固的锁定,当锁定完成之后使用起吊装置将整个设备运输到水面之后,第一电机5再次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锁定环3再次向着壳体1外侧移动,从而可以将机器人脱离出来,无需操作人员手动进行操作,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防止操作人员被设备伤害到,减小了操作人员工作时候的危险系数,当处于锁定状态的时候,第二电机16带动第二主动轮17在齿条14的一侧转动,从而使得滑块15在滑轨13的内侧水平向右侧移动,位于滑块15上侧的定位杆20向右侧移动,定位杆20插入在定位块18中的定位孔19内侧,从而实现了精准定位,使得锁定环3不会上下移动,使得锁定效果更加的稳定与牢固,当需要脱离设备的时候,第二电机16反向转动,从而使得定位杆20向着左侧运动,定位杆20从定位孔19之中移开,使得锁定环3可以上下移动,从壳体1的内侧脱离出来。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杆(2),所述转动杆(2)的下侧连接有锁定环(3),所述壳体(1)的上侧设有锁扣(7),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7)的下侧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壳体(1)的内侧安装有固定块(9),所述壳体(1)的下侧安装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的上端滑动安装有定位杆(20),所述锁定环(3)的右侧上端安装有定位块(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的外侧设有外螺纹(10),所述固定块(9)的上侧开设有螺纹孔(21),所述螺纹孔(21)的内侧设有内螺纹(11),所述锁扣(7)与固定块(9)通过外螺纹(10)和内螺纹(1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的外侧设有从动轮(4),所述壳体(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主动轮(6),所述第一主动轮(6)与从动轮(4)齿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2)的上侧开设有滑轨(13),所述滑轨(13)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块(15),所述定位杆(20)固定安装在滑块(15)的右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2)的右端水平设有齿条(14),所述滑块(1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主动轮(17),所述第二主动轮(17)与齿条(14)齿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8)的表面开设有定位孔(19),所述定位杆(20)与定位孔(19)的横截面为直径相等的圆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54302.0U CN211139582U (zh) | 2019-06-24 | 2019-06-24 |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54302.0U CN211139582U (zh) | 2019-06-24 | 2019-06-24 |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39582U true CN211139582U (zh) | 2020-07-31 |
Family
ID=71744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54302.0U Active CN211139582U (zh) | 2019-06-24 | 2019-06-24 |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3958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02010A (zh) * | 2023-12-16 | 2024-02-27 | 东北石油大学 | 脱钩器组件以及应用其的有缆水下机器人自动脱钩器 |
-
2019
- 2019-06-24 CN CN201920954302.0U patent/CN21113958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02010A (zh) * | 2023-12-16 | 2024-02-27 | 东北石油大学 | 脱钩器组件以及应用其的有缆水下机器人自动脱钩器 |
CN117602010B (zh) * | 2023-12-16 | 2024-05-24 | 东北石油大学 | 脱钩器组件以及应用其的有缆水下机器人自动脱钩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167302U (zh) | 一种rov布放锁扣装置 | |
CN211139582U (zh) |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脱钩器 | |
CN111379520A (zh) | 水下导向攻泥设备 | |
CN212556731U (zh) | 一种水下救生的机械人装置 | |
CN104984493A (zh) | 智能深井救人系统 | |
CN213171148U (zh) | 人防门门板用的翻转夹具装置 | |
CN211521431U (zh) | 一种钻井平台受限空间救援用三脚架 | |
CN110173168B (zh) | 一种复合锁具 | |
CN109436259B (zh) | 一种艇载饱和潜水逃生舱对接装置 | |
CN209494525U (zh) | 水下导向攻泥设备 | |
EP3904199B1 (en) | Ballast throwing apparatus used for deep-sea manned submersible | |
CN113401289A (zh) | 水下机器人吊放回收系统及吊放、回收方法 | |
CN215622562U (zh) | 水下机器人吊放回收系统 | |
CN103485736B (zh) | 一种海底钻机取样管机械手装置 | |
CN113212669B (zh) | 用于rov的水上作业平台 | |
CN201934018U (zh) | 无人驾驶钻车 | |
CN110005359A (zh) | 一种钻头打捞装置及打捞方法 | |
CN215155499U (zh) | 用于rov的水上作业平台 | |
CN210975896U (zh) | 一种智能井盖 | |
CN113443078A (zh) | 一种通用型无人艇自动布放与回收吊篮装置 | |
CN209410309U (zh) | 一种艇载饱和潜水逃生舱对接装置 | |
CN209929199U (zh) | 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水下开关 | |
CN205918259U (zh) | 电子防盗钢丝绳锁 | |
CN221144909U (zh) | 一种水下挖沟铺缆机器人自动栓锁装置 | |
CN210214652U (zh) | 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