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126329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26329U
CN211126329U CN201921983754.8U CN201921983754U CN211126329U CN 211126329 U CN211126329 U CN 211126329U CN 201921983754 U CN201921983754 U CN 201921983754U CN 211126329 U CN211126329 U CN 211126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onductive plastic
stopp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stopp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37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瑶
张文昌
张标
殷佳旭
梁崇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837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26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26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26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设于绝缘本体的接地端子,绝缘本体包括在横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和位于两个侧壁之间的插槽,侧壁设有外表面,于侧壁上设有容纳接地端子的容纳槽和通槽,通槽自侧壁的外表面凹设并与容纳槽连通,于通槽中设有导电塑胶,导电塑胶抵接容纳槽中的接地端子,通槽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止面和第二挡止面,第一挡止面和第二挡止面均位于对应的外表面和对应的容纳槽之间,第一挡止面用于挡止对应的导电塑胶朝对应的外表面移动,第二挡止面用于挡止对应的导电塑胶朝对应的容纳槽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通过导电塑胶与绝缘本体中接地端子稳定抵接以实现高频传输和降低串音干扰。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高频性能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满足电脑工业对于信息处理数量及处理速度不断上升的需求,高频传输成为了电连接器目前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多个接地端子与多个信号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在一横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和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一插槽,每一所述侧壁上设有多个信号端子与多个接地端子,传输高速差分信号的一对所述信号端子两侧分布有接地端子,以实现高频传输。然而,随着传输速率要求的增加,高频性能要求的提高,上述设计由于所述接地端子之间的不等电势差会产生地模谐振,使得上述电连接器并不能有效地满足上述要求。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导电塑胶与绝缘本体中接地端子的稳定抵接以降低谐振点处的能量,进而实现高频传输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多个接地端子与多个信号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在一横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和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一插槽,所述侧壁设有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背离所述插槽的一外表面,于一个所述侧壁上开设有容纳多个所述接地端子的多个容纳槽与容纳多个所述信号端子的多个收容槽,于设有所述容纳槽和所述收容槽的所述侧壁上设有多个通槽,每一所述通槽自所述侧壁的所述外表面凹设并与其中一个所述容纳槽连通,于每一所述通槽中设有一第一导电塑胶,所述第一导电塑胶抵接所述容纳槽中的所述接地端子,所述通槽设有间隔设置的一第一挡止面和一第二挡止面,所述第一挡止面和所述第二挡止面均位于对应的所述外表面和对应的所述容纳槽之间,所述第一挡止面用于挡止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塑胶朝对应的所述外表面移动,所述第二挡止面用于挡止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塑胶朝对应的所述容纳槽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止面与所述第二挡止面在所述横向方向上间隔且较所述第二挡止面靠近对应的所述外表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止面和所述第二挡止面在所述横向方向上正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通槽包括自所述外表面凹设且连通对应的所述容纳槽的一第一通道,自所述第一通道的一侧沿一纵长方向凹设形成的一第二通道,所述纵长方向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所述第二通道设有在所述横向方向的正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挡止面和所述第二挡止面,所述第一挡止面较所述第二挡止面靠近对应的所述外表面设置。
进一步地,自所述第一通道的相对两侧分别沿所述纵长方向凹设形成一个所述第二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屏蔽件,所述屏蔽件遮蔽于所述侧壁的所述外表面外,所述屏蔽件抵接所述第一导电塑胶。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件设有一平板部及自所述平板部在所述横向方向上朝所述插槽的方向凸伸形成的一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抵接所述侧壁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塑胶。
进一步地,所述插槽在一上下方向上自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所述上下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所述侧壁于多个所述通槽的上方设置一凹槽,所述凹槽向外贯穿对应的所述外表面以及向上贯穿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凹槽的下端设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自对应的所述外表面朝所述插槽斜向上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塑胶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填充于所述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插槽在一上下方向上自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所述上下方向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所述通槽向下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端子设有一焊接部用以表面焊接于一电路板,所述焊接部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塑胶的下方,在所述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一导电塑胶的底端到所述焊接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导电塑胶的整体高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多个接地端子与多个信号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在一横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和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一插槽,所述侧壁设有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背离所述插槽的一外表面,于一个所述侧壁上开设有容纳多个所述接地端子的多个容纳槽与容纳多个所述信号端子的多个收容槽,其中两个所述收容槽之间设有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于设有所述容纳槽和所述收容槽的所述侧壁上设有一通槽,所述通槽自对应的所述侧壁的所述外表面凹设并与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连通,于每一所述通槽中设有一第一导电塑胶,所述第一导电塑胶抵接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接地端子,所述通槽设有间隔设置的一第一挡止面和一第二挡止面,所述第一挡止面和所述第二挡止面均位于对应的所述外表面和对应的所述容纳槽之间,所述第一挡止面用于挡止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塑胶朝对应的所述外表面移动,所述第二挡止面用于挡止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塑胶朝对应的所述容纳槽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止面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对应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上的多个所述收容槽与多个所述容纳槽沿一纵长方向排布,所述纵长方向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所述通槽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面与一个所述第二挡止面,所述第二挡止面在所述纵长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面之间,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面在所述横向方向上与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止面自对应的所述外表面延伸至对应的所述容纳槽,每一所述第一挡止面与所述外表面之间的连接线定义为第一界线,每一所述第一挡止面与所述容纳槽之间的连接线定义为第二界线,两个所述第一界线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第二界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止面与所述第二挡止面在所述横向方向上间隔且较所述第二挡止面靠近对应的所述外表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设有多对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多个所述通槽及连通两个相邻所述通槽的一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自对应的所述外表面凹设形成,所述连接槽中设有一第二导电塑胶,所述第二导电塑胶与所述第一导电塑胶导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塑胶与所述第二导电塑胶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填充于所述通槽与所述连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屏蔽件,所述屏蔽件遮蔽于所述侧壁的所述外表面外,所述屏蔽件抵接所述第二导电塑胶。
进一步地,所述插槽在一上下方向上自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所述上下方向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所述通槽向下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插槽沿一纵长方向延伸,所述纵长方向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另一所述侧壁也设有多个所述容纳槽和多个所述收容槽,且其中两个所述收容槽之间也设有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另一所述侧壁也设有连通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的一连接槽,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上的两个所述连接槽沿所述横向方向错位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塑胶与接地端子之间的抵接,减小了所述接地端子的电气长度,利用所述第一导电塑胶的吸波特性将谐振点处的能量转换成热能,以降低谐振点处的能量,使得所述电连接器信号带宽更高,以此改善了所述电连接器的高频性能,且所述第一挡止面可用于挡止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塑胶朝对应的所述外表面移动,所述第二挡止面可用于挡止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塑胶朝对应的所述容纳槽移动,保证了所述第一导电塑胶在所述横向方向上不会从所述通槽中脱离出来,另外,所述第一导电塑胶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且在预定的位置去接触所述接地端子,保证了所述第一导电塑胶与所述接地端子之间的稳定接触,进一步保证了连接器的高频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实施例一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中的电连接器倒置且隐藏端子后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1中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实施例二隐藏端子后的立体图。
图8为图7中装入端子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实施例三隐藏端子后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中装入端子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实施例四的立体组合图。
图12为图11的立体分解图。
图13为图11中的电连接器倒置且隐藏端子后的立体图。
图14为图13的立体分解图。
图15为图11中C-C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100 绝缘本体1 侧壁10 外表面101
容纳槽11 收容槽12 隔栏13 通槽14
第一通道141 第二通道142 第一挡止面143 第二挡止面144
限位块15 凹槽16 倾斜面161 固定孔17
连接槽18 插槽19 第一界线P1 第二界线P2
接地端子2A 信号端子2B 固持部21 接触部22
焊接部23 第一导电塑胶3 屏蔽件4 屏蔽片41
平板部411 抵接部412 连接片42 贯穿孔421
插脚43 第二导电塑胶5 纵长方向X 横向方向Y
上下方向Z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实施例一,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中的多个接地端子2A与多个信号端子2B、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中的多个第一导电塑胶3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的屏蔽件4。所述电连接器100为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face Express)连接器。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在一横向方向Y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10和位于两个所述侧壁10之间的一插槽19,用以插接一电子卡,两个所述侧壁10和所述插槽19均沿一纵长方向X延伸设置,所述纵长方向X与所述横向方向Y相互垂直,所述插槽19在一上下方向Z上自所述绝缘本体1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所述上下方向Z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Y和所述纵长方向X。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每一所述侧壁10设有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背离所述插槽19设置的一外表面101,于每个所述侧壁10上开设有容纳多个所述接地端子2A的多个容纳槽11和容纳多个所述信号端子2B的多个收容槽12,每个所述侧壁10上的多个所述容纳槽11和多个所述收容槽12沿所述纵长方向X排布,所述容纳槽11和所述收容槽12均向下贯穿所述绝缘本体1的底部及向上贯穿所述绝缘本体1的顶部。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接地端子2A与所述信号端子2B分别包括一固持部21、自所述固持部21向上延伸形成的一接触部22及自所述固持部21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1的底部的一焊接部23,所述接触部22凸伸入所述插槽19,用以与所述电子卡接触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焊接部23露出用以表面焊接于一电路板,所述接地端子2A的所述固持部21固定于所述容纳槽11,所述信号端子2B的所述固持部21固定于所述收容槽12。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电连接器100为PCIE连接器,其中一所述侧壁10上的某些所述接地端子2A和某些所述信号端子2B将以“GGSSGGSS”的方式进行排列,而另一所述侧壁10上的某些所述接地端子2A和某些所述信号端子2B将以“SSGGSSGG”的方式进行排列,两排的GG、SS如此相互错开设置,相应地,每一所述侧壁10上的其中两个所述收容槽12之间设有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容纳槽11,两个所述容纳槽11之间设有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收容槽12,每一所述侧壁10上设有多对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11,每对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1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收容槽12。每一所述侧壁10于相邻两个所述容纳槽11之间、相邻两个所述收容槽12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收容槽12与所述容纳槽11之间分别设有一隔栏13。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每一所述侧壁10上还设有多个通槽14,每一所述侧壁10上的多个所述通槽14沿所述纵长方向X平行排列设置,且在所述上下方向Z上等长设置。位于两个所述侧壁10上的多个所述通槽14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对应错开设置。每个所述通槽14自所述外表面101凹设,并且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与一个所述容纳槽11连通,且所述通槽14向下贯穿所述绝缘本体1的底部。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每一所述通槽14包括相互连通的一第一通道141和两个第二通道142,所述第一通道141自所述外表面101凹设且沿所述横向方向Y与一个所述容纳槽11连通,两个所述第二通道142分别自所述第一通道141的相对两侧分别沿所述纵长方向X凹设形成,两个所述第二通道142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位于所述外表面101和所述容纳槽11之间,每一所述第二通道142设有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设有正对设置的一第一挡止面143和一第二挡止面144,所述第一挡止面143较所述第二挡止面144靠近对应的所述外表面101设置,所述第一挡止面143面向所述插槽19设置,所述第二挡止面144面向对应的所述外表面101设置。且所述第一挡止面143和所述第二挡止面144均沿所述纵长方向X设置,可见,所述第一挡止面143和所述第二挡止面144之间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所述纵长方向X平行。
如图2和图4所示,每一所述侧壁10于多个所述通槽14的上方设置有一凹槽16,所述凹槽16向外贯穿对应的所述外表面101以及向上贯穿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凹槽16的下端设有一倾斜面161,所述倾斜面161自对应的所述外表面101朝所述插槽19的方向斜向上延伸形成。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每一所述侧壁10于其纵长方向X的两端设有两个固定孔17。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于每个所述通槽14中设有一第一导电塑胶3,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填充于所述通槽14中,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能与所述绝缘本体1一体成型设置而稳定设于所述通槽14中,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的外表面与对应所述侧壁10的所述外表面101齐平设置,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的底表面与对应的所述侧壁10的底表面齐平设置。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抵接所述容纳槽11中的所述接地端子2A,且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抵接所述接地端子2A的所述固持部21。所述第一挡止面143用于挡止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朝对应的所述外表面101移动,所述第二挡止面144用于挡止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朝对应的所述容纳槽11移动。在所述上下方向Z上,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的底端到所述焊接部23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的整体高度,以避免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沿所述上下方向Z从所述通槽14中脱离出来。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可通过自下往上的方式从所述绝缘本体1的底部下方插入至所述通槽14中。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屏蔽件4自上往下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上方罩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所述屏蔽件4包括遮蔽两个所述侧壁10的所述外表面101的两个屏蔽片41、连接两个所述屏蔽片41之间的一连接片42及自每一所述屏蔽片41向下延伸的两个插脚43。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片42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顶部上方,所述连接片42对应所述插槽19设有与所述插槽19贯通的一贯穿孔421,所述贯穿孔421的形状大小与所述插槽19的形状大小均匹配。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每一所述屏蔽片41包括一平板部411及自所述平板部411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朝所述插槽19的方向凸伸形成的一抵接部412,具体的,所述抵接部412为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朝所述插槽19的方向凸伸形成的一凸包,所述抵接部412在所述平板部411上沿所述纵长方向X延伸。在所述屏蔽件4向下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过程中,所述凹槽16用以让位对应的所述抵接部412向下移动,而所述倾斜面161用于导引所述抵接部412越过所述凹槽16而抵接于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形成电性连接。所述抵接部412抵接对应的所述侧壁10上沿所述纵长方向X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如此可使对应所述侧壁10上的所有的所述接地端子2A之间形成接地通路。在其他实施例中,对应每一所述接地端子2A分别设置所述抵接部412,所述抵接部412可以为一弹性接脚,所述弹性接脚从所述平板部411中朝所述插槽19的方向撕裂成型。
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一所述屏蔽片41的两个所述插脚43分别位于其在所述纵长方向X上的两端并向下延伸,两个所述插脚43固定于对应所述侧壁10的两个所述固定孔17中,如此使得所述屏蔽件4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1上。
如图7和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实施例二,所述电连接器100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实施例一的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区别在于:所述通槽14的结构不同,每一所述侧壁10上未设有所述凹槽16、所述倾斜面161和所述固定孔17,所述绝缘本体1外未设有所述屏蔽件4。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通槽14自对应的所述侧壁10的所述外表面101凹设并与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11连通,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抵接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接地端子2A,所述通槽14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面143和一个所述第二挡止面144,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面143和所述第二挡止面144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均位于对应的所述外表面101和对应的两个所述容纳槽11之间,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面143在所述纵长方向X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挡止面144在所述纵长方向X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面143之间,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面143和所述第二挡止面144均沿所述纵长方向X延伸,其中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面143在所述纵长方向X上处于同一水平面,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面143和所述第二挡止面144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面143较所述第二挡止面144更靠近对应的所述外表面101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面143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与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容纳槽11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挡止面144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对应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11设置,也即所述第二挡止面144在所述纵长方向X上的两侧分别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对应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11设置。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通槽14包括一第一通道141及两个第二通道142,所述第一通道141自对应的所述侧壁10的所述外表面101朝所述插槽19凹设形成,且与所述容纳槽11隔开设置,即不相互连通,两个所述第二通道142位于所述第一通道141的所述纵长方向X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通道142与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11一一对应连通,每一所述第二通道142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挡止面143。具体地,所述侧壁10具有一体连接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11之间的所述隔栏13的一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位于对应的所述外表面101和所述隔栏13之间,所述限位块15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通道142之间,所述第一通道141终止于对应的所述限位块15,所述第二挡止面144为所述限位块15面向所述第一通道141的侧面。
如图9和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实施例三,所述电连接器100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实施例二的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区别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挡止面143自对应的所述外表面101倾斜延伸至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容纳槽11,每一所述第一挡止面143与所述外表面101之间的连接线定义为第一界线P1,每一所述第一挡止面143与所述容纳槽11之间的连接线定义为第二界线P2,两个所述第一界线P1在所述纵长方向X上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第二界线P2在所述纵长方向X上的距离,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面143限定了所述通槽14在所述纵长方向X上的边界。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止面143同样设于所述第二通道142。
如图11至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实施例四,所述电连接器100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实施例二的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区别在于:所述通槽14的结构不同,所述绝缘本体1上还设有连通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通槽14的一连接槽18。每一所述侧壁10上还设有所述凹槽16、所述倾斜面161和所述固定孔17,所述绝缘本体1外还罩设有一屏蔽件4,该些结构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如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连接槽18自对应的所述外表面101凹设形成,所述连接槽18在所述纵长方向X上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通道141相连通,所述连接槽18沿所述横向方向Y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通道142连通,也即去除了与所述连接槽18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通道142上的所述第一挡止面143。所述连接槽18中设有一第二导电塑胶5,所述第二导电塑胶5与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导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和所述第二导电塑胶5的材质相同,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和所述第二导电塑胶5以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填充于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通槽14和位于两个所述通槽14之间的所述连接槽18中。所述第二导电塑胶5的外表面与对应所述侧壁10的所述外表面101齐平设置,所述第二导电塑胶5的底表面与对应的所述侧壁10的底表面齐平设置。两个所述侧壁10上的多个所述连接槽18沿所述横向方向Y对应错位设置。
如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抵接部412抵接对应的所述侧壁10上的所述第二导电塑胶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与所述接地端子2A之间的抵接,减小了所述接地端子的电气长度,利用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的吸波特性将谐振点处的能量转换成热能,以降低谐振点处的能量,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0信号带宽更高,以此改善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高频性能,且所述第一挡止面143可用于挡止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朝对应的所述外表面101移动,所述第二挡止面144可用于挡止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朝对应的所述容纳槽11移动,保证了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不会从所述通槽14中脱离出来,另外,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1,且在预定的位置去接触所述接地端子2A,保证了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与所述接地端子2A之间的稳定接触,进一步保证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高频性能稳定。
2)所述第一挡止面143与所述第二挡止面144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间隔且较所述第二挡止面144靠近对应的所述外表面101设置,使得位于所述第一挡止面143和所述第二挡止面144之间的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朝对应的所述外表面101移动时,会被所述第一挡止面143挡止,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朝对应的所述容纳槽11移动时,会被所述第二挡止面144挡止,避免出现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在同一平面上受到相反的作用力而被剪切的现象。
3)所述第一挡止面143和所述第二挡止面144在所述横向方向Y上正对设置,使得位于所述第一挡止面143和所述第二挡止面144之间的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沿所述横向方向Y移动时,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可分别被所述第一挡止面143和所述第二挡止面144正向挡止,挡止力强。
4)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侧还设有所述屏蔽件4,通过所述屏蔽件4与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之间的抵接,使得在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与所述接地端子2A抵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对所述信号端子2B的屏蔽效果,改善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高频性能。
5)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填充于所述通槽14,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能与所述绝缘本体1形成一体,进一步避免了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能沿所述横向方向Y从所述通槽14中脱离出来。
6)所述通槽14向下贯穿所述绝缘本体1的底部,便于所述通槽14的成型,而且也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能通过组装的方式自下往上安装于所述通槽14中,使用方便。同时在所述上下方向Z上,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的底端到所述焊接部23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的整体高度,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不能从所述通槽14中朝下脱离出来。
7)所述电连接器100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塑胶3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接地端子2A之间的抵接,进一步改善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高频性能。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多个接地端子与多个信号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在一横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和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一插槽,所述侧壁设有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背离所述插槽的一外表面,于一个所述侧壁上开设有容纳多个所述接地端子的多个容纳槽与容纳多个所述信号端子的多个收容槽,其特征在于:
于设有所述容纳槽和所述收容槽的所述侧壁上设有多个通槽,每一所述通槽自所述侧壁的所述外表面凹设并与其中一个所述容纳槽连通,于每一所述通槽中设有一第一导电塑胶,所述第一导电塑胶抵接所述容纳槽中的所述接地端子,所述通槽设有间隔设置的一第一挡止面和一第二挡止面,所述第一挡止面和所述第二挡止面均位于对应的所述外表面和对应的所述容纳槽之间,所述第一挡止面用于挡止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塑胶朝对应的所述外表面移动,所述第二挡止面用于挡止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塑胶朝对应的所述容纳槽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止面与所述第二挡止面在所述横向方向上间隔且较所述第二挡止面靠近对应的所述外表面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止面和所述第二挡止面在所述横向方向上正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包括自所述外表面凹设且连通对应的所述容纳槽的一第一通道,自所述第一通道的一侧沿一纵长方向凹设形成的一第二通道,所述纵长方向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所述第二通道设有在所述横向方向的正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挡止面和所述第二挡止面,所述第一挡止面较所述第二挡止面靠近对应的所述外表面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通道的相对两侧分别沿所述纵长方向凹设形成一个所述第二通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屏蔽件,所述屏蔽件遮蔽于所述侧壁的所述外表面外,所述屏蔽件抵接所述第一导电塑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件设有一平板部及自所述平板部在所述横向方向上朝所述插槽的方向凸伸形成的一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抵接所述侧壁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塑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在一上下方向上自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所述上下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所述侧壁于多个所述通槽的上方设置一凹槽,所述凹槽向外贯穿对应的所述外表面以及向上贯穿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凹槽的下端设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自对应的所述外表面朝所述插槽斜向上延伸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塑胶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填充于所述通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在一上下方向上自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所述上下方向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所述通槽向下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底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设有一焊接部用以表面焊接于一电路板,所述焊接部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塑胶的下方,在所述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一导电塑胶的底端到所述焊接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导电塑胶的整体高度。
12.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多个接地端子与多个信号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在一横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和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一插槽,所述侧壁设有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背离所述插槽的一外表面,于一个所述侧壁上开设有容纳多个所述接地端子的多个容纳槽与容纳多个所述信号端子的多个收容槽,其中两个所述收容槽之间设有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其特征在于:
于设有所述容纳槽和所述收容槽的所述侧壁上设有一通槽,所述通槽自对应的所述侧壁的所述外表面凹设并与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连通,于每一所述通槽中设有一第一导电塑胶,所述第一导电塑胶抵接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接地端子,所述通槽设有间隔设置的一第一挡止面和一第二挡止面,所述第一挡止面和所述第二挡止面均位于对应的所述外表面和对应的所述容纳槽之间,所述第一挡止面用于挡止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塑胶朝对应的所述外表面移动,所述第二挡止面用于挡止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塑胶朝对应的所述容纳槽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止面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对应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的多个所述收容槽与多个所述容纳槽沿一纵长方向排布,所述纵长方向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所述通槽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面与一个所述第二挡止面,所述第二挡止面在所述纵长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面之间,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面在所述横向方向上与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一一对应。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止面自对应的所述外表面延伸至对应的所述容纳槽,每一所述第一挡止面与所述外表面之间的连接线定义为第一界线,每一所述第一挡止面与所述容纳槽之间的连接线定义为第二界线,两个所述第一界线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第二界线之间的距离。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止面与所述第二挡止面在所述横向方向上间隔且较所述第二挡止面靠近对应的所述外表面设置。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设有多对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多个所述通槽及连通两个相邻所述通槽的一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自对应的所述外表面凹设形成,所述连接槽中设有一第二导电塑胶,所述第二导电塑胶与所述第一导电塑胶导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塑胶与所述第二导电塑胶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填充于所述通槽与所述连接槽。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屏蔽件,所述屏蔽件遮蔽于所述侧壁的所述外表面外,所述屏蔽件抵接所述第二导电塑胶。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在一上下方向上自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所述上下方向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所述通槽向下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底部。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沿一纵长方向延伸,所述纵长方向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另一所述侧壁也设有多个所述容纳槽和多个所述收容槽,且其中两个所述收容槽之间也设有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另一所述侧壁也设有连通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容纳槽的一连接槽,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上的两个所述连接槽沿所述横向方向错位设置。
CN201921983754.8U 2019-11-15 2019-11-15 电连接器 Active CN211126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3754.8U CN211126329U (zh) 2019-11-15 2019-11-15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3754.8U CN211126329U (zh) 2019-11-15 2019-11-15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26329U true CN211126329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02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3754.8U Active CN211126329U (zh) 2019-11-15 2019-11-15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2632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2109A1 (zh) * 2022-08-12 2024-02-15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转接卡模组及计算设备
CN117878678A (zh) * 2024-03-11 2024-04-12 成都速易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CIe信号的高速连接器、叠层结构及装配方法
CN118399142A (zh) * 2024-06-06 2024-07-26 深圳市兴万联电子有限公司 高速通讯电连接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2109A1 (zh) * 2022-08-12 2024-02-15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转接卡模组及计算设备
CN117878678A (zh) * 2024-03-11 2024-04-12 成都速易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CIe信号的高速连接器、叠层结构及装配方法
CN117878678B (zh) * 2024-03-11 2024-05-31 成都速易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CIe信号的高速连接器、叠层结构及装配方法
CN118399142A (zh) * 2024-06-06 2024-07-26 深圳市兴万联电子有限公司 高速通讯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4366B (zh) 插座连接器
US8523583B2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ing the same
KR101021025B1 (ko) 콘택트 플레이트를 갖는 전기 커넥터
CN110994247B (zh) 电连接器
CN109390802B (zh) 电连接器
CN109390803B (zh) 电连接器
CN110867684B (zh) 电连接器
CN211126329U (zh) 电连接器
US6648657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 buses
CN110854572A (zh) 连接器
CN109301545B (zh) 电连接器
CN109216980B (zh) 高速插座电连接器
CN113131265B (zh) 电连接器
CN211428398U (zh) 电连接器
CN110943318A (zh) 电性模组
TW202123547A (zh) 電連接器
CN113131236B (zh) 电连接器
CN212209907U (zh) 电连接器
CN209860271U (zh) 电连接器
CN211428397U (zh) 电连接器
CN109301544B (zh) 电连接器
US1199070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1829297U (zh) 电连接器
CN210404123U (zh) 高速板对板连接器
CN110416829B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