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75739U - 车辆行李架总成 - Google Patents
车辆行李架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75739U CN211075739U CN201921706135.4U CN201921706135U CN211075739U CN 211075739 U CN211075739 U CN 211075739U CN 201921706135 U CN201921706135 U CN 201921706135U CN 211075739 U CN211075739 U CN 2110757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cargo
- roof rack
- rack assembly
- cantile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9/00—Supplementary fittings on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e.g. luggage, sports gear or the like
- B60R9/04—Carriers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roof
- B60R9/042—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to facilitate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the load, e.g. rollers, tracks, or the lik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9/00—Supplementary fittings on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e.g. luggage, sports gear or the like
- B60R9/04—Carriers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roof
- B60R9/045—Carriers being adjustable or transformable, e.g. expansible, collapsi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9/00—Supplementary fittings on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e.g. luggage, sports gear or the like
- B60R9/04—Carriers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roof
- B60R9/055—Enclosure-type carriers, e.g. containers, box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9/00—Supplementary fittings on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e.g. luggage, sports gear or the like
- B60R9/04—Carriers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roof
- B60R9/058—Carriers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roof characterised by releasable attaching means between carrier and ro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车辆行李架总成”。一种行李架总成除其他之外包括货物框架、悬臂框架和致动系统,所述致动系统通过使所述货物框架和悬臂框架相对于锚固框架滑动而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收起位置移动到中间位置。所述致动系统通过使所述货物框架相对于所述悬臂框架滑动以允许所述货物框架相对于所述悬臂框架枢转而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所述中间位置移动到装载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行李架总成,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以在收起位置和装载位置之间移动的行李架总成。
背景技术
行李架可以安装到车辆。当驾驶车辆时,行李架可以支撑货物,诸如自行车、船、储物箱、滑雪板等。一些行李架安装到车顶。其他行李架安装到车辆货厢。
将货物升高到行李架以及从行李架降低货物可能具有挑战性。此外,如果具有行李架的车辆停驻在拥挤的区域中,诸如在停车场内的其他车辆之间,则可能会阻挡接近行李架以装卸货物。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技术的这些技术问题通过以下实用新型来解决。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方面的一种行李架总成除其他之外包括货物框架、悬臂框架和致动系统,所述致动系统通过使所述货物框架和悬臂框架相对于锚固框架滑动而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收起位置移动到中间位置。所述致动系统还通过使所述货物框架相对于所述悬臂框架滑动以允许所述货物框架相对于所述悬臂框架枢转而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所述中间位置移动到装载位置。
在前述行李架总成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锚固框架直接固定到车辆的车顶纵梁。
在前述行李架总成中的任一种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锚固框架而是直接固定到车辆的货厢。
在前述行李架总成中的任一种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货物框架被配置为支撑货物,使得所述货物与所述货物框架联接成一起移动。
前述行李架总成中的任一种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包括致动系统的缆线。当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所述收起位置移动到所述装载位置时,所述缆线使所述货物框架滑动。
前述行李架总成中的任一种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包括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转换的锁定总成。当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所述收起位置移动到所述中间位置时,在所述解锁位置中的所述锁定总成允许所述悬臂框架相对于所述锚固框架的移动。当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所述中间位置移动到所述装载位置时,在所述锁定位置中的所述锁定总成阻止所述悬臂框架相对于所述锚固框架的移动。
在前述行李架总成中的任一种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总成包括闩锁,所述闩锁响应于所述悬臂框架相对于所述锚固框架的移动而枢转。所述枢转使所述锁定总成在所述解锁位置和所述锁定位置之间转换。当所述锁定总成在所述解锁位置中时,所述闩锁从凹口退出。当所述锁定总成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时,所述闩锁至少部分地接收在所述凹口内。
前述行李架总成中的任一种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包括所述致动系统的第一缆线、第二缆线和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为当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所述收起位置移动到所述装载位置时,移动所述第一缆线以滑动所述货物框架的第一纵梁(rail)和所述悬臂框架的第一纵梁。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为当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所述收起位置移动到所述装载位置时,移动所述第二缆线以滑动所述货物框架的第二纵梁和所述悬臂框架的第二纵梁。
在前述行李架总成中的任一种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致动器是马达,其被配置为旋转驱动杆以移动所述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两者。
在前述行李架总成中的任一种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马达设置在所述货物框架和悬臂框架的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
在前述行李架总成中的任一种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致动系统通过使所述货物框架相对于所述悬臂框架滑动以及通过使所述货物框架相对于所述悬臂框架枢转而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所述装载位置移动到所述中间位置。所述致动系统通过使所述货物框架和悬臂框架相对于所述锚固框架滑动而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所述中间位置移动到所述收起位置。
在前述行李架总成中的任一种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使所述货物框架和悬臂框架相对于所述锚固框架滑动以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收起位置移动到中间位置使得所述货物框架的端部远离所述锚固框架延伸。使所述货物框架在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所述中间位置移动到所述装载位置时枢转使得所述货物框架的所述端部竖直向下移动。
可以独立地或任意组合地使用上述段落、权利要求或下列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实施例、示例以及替代方案,包括它们任意的各方面或各自的独立特征。结合一个实施例描述的特征可适用于所有实施例,除非此类特征是不兼容的。
附图说明
根据具体实施方式,所公开示例的各种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随附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附图可简要描述如下:
图1示出了在收起位置中并且携载货物的安装到车辆的行李架总成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安装到车辆并且移除了货物的图1的行李架总成的顶部透视图。
图3示出了从收起位置转换到中间位置的图1的行李架总成。
图4示出了从中间位置转换到更接近装载位置处的图3的行李架总成。
图5示出了在装载位置中的图4的行李架总成。
图6示出了在图1和图2的收起位置中但却移除了货物的行李架总成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7示出了转换到图3的中间位置的图6的行李架总成。
图8示出了转换到在中间位置和装载位置之间的图4的位置的图6的行李架总成。
图9示出了当行李架总成在图5的装载位置中时图6的行李架总成的透视图。
图10至图17示出了在收起位置和装载位置之间来回移动行李架总成的致动系统的选定部分。
图18示出了当行李架总成在收起位置和中间位置之间时行李架总成的选定部分的透视图。
图19示出了移除了盖帽以露出在解锁位置中的锁定总成的图18的视图。
图20示出了当行李架总成已进一步地从收起位置进行转换使得锁定总成已从解锁位置转换到锁定位置时的图19的锁定总成。
图21示出了安装到车辆的货厢并且在收起位置中的另一个示例行李架总成。
图22示出了在中间位置中的图21的行李架总成。
图23示出了在装载位置中的图21的行李架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行李架总成。行李架总成包括致动系统,其在收起位置和装载位置之间来回转换行李架总成。在收起位置中,行李架总成可以在驾驶车辆时支撑货物。在装载位置中,可以接近行李架总成,使得可以从行李架总成装载或卸载货物。
参考图1和图2,行李架总成10安装到车辆14。行李架总成10可以支撑货物18,其在该示例中是货物箱。在其他示例中,由行李架总成10支撑的货物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储物箱、自行车、船(皮划艇和独木舟)、板(滑雪板和滑水板)或可固定到行李架总成10的某种其他类型的货物。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行李架总成10直接固定到车辆14的车顶纵梁22。货物18安装到行李架总成10,使得货物18通过行李架总成10由车辆14支撑。
在图1和图2的位置中,行李架总成10在收起位置中。在收起位置中,可以在行李架总成10支撑货物18的情况下驾驶车辆14。
如可以理解的,当行李架总成10在收起位置中时,将货物18装载到行李架总成10以及从行李架总成10卸载货物18可能具有挑战性。除其他之外,这可能是由于行李架总成10的竖直高度、车辆14与附近障碍物,诸如其他小汽车的接近性或这些的某种组合所导致的。因此,行李架总成10可以从图1和图2的收起位置移动到可以将货物18更容易地装载到行李架总成10上或从行李架总成10卸载的装载位置。
在该示例性非限制性实施例中,行李架总成10可以从图1和图2的收起位置移动到图3中所示的中间位置,并且随后通过图4中所示的位置转换到图5中所示的装载位置。在装载位置中,可以打开货物18(这里是货物箱)以将物品放置在货物箱内。此外,当用户站在地面上时,可以从行李架总成10卸下货物18。
现在参考图2和图6至图9,在该示例性非限制性实施例中,行李架总成10包括货物框架30、悬臂框架34、锚固框架38和致动系统42。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将货物框架30视为顶部框架,将悬臂框架34视为中部框架,并且将锚固框架38视为底部框架。
当行李架总成10安装到车辆14时,锚固框架38直接固定到车顶纵梁22。例如,机械紧固件和/或夹具可以用于将锚固框架38直接固定至车顶纵梁22。
在该示例中,锚固框架38包括驾驶员侧纵梁46d和乘客侧纵梁46p。当行李架总成10安装到车辆14时,驾驶员侧纵梁46d直接固定到相应的驾驶员侧车顶纵梁22d。当行李架总成10安装到车辆14时,乘客侧纵梁46p直接固定到相应的乘客侧车顶纵梁22p。驾驶员侧纵梁46d和乘客侧纵梁46p可以是挤压金属或金属合金。
驾驶员侧纵梁46d和乘客侧纵梁46p被配置为附接到车顶纵梁22d、22p,而无需对车顶纵梁22d、22p进行大量修改。驾驶员侧纵梁46d和乘客侧纵梁46p可以固定到车顶纵梁22d、22p,使得当从侧面观察车辆14时,车顶纵梁22d、22p隐藏一些或全部的货物框架30。这可以使与将货物框架30附接到车辆14相关联的视觉冲击最小化。
在该示例中,货物框架30是直接支撑货物18的行李架总成10的部分。可以使用夹具、机械紧固件或一些其他附接装置将货物18固定到行李架总成10的货物框架30。
当货物18固定到行李架总成10时,随着行李架总成10在收起位置和装载位置之间转换,货物18与货物框架30一起移动。
货物框架30包括驾驶员侧纵梁50d、乘客侧纵梁50p、前横梁54f和后横梁54r。货物18可以固定到驾驶员侧纵梁50d、乘客侧纵梁50p、前横梁54f、后横梁54r或这些的某种组合或以其他方式由其支撑。驾驶员侧纵梁50d和乘客侧纵梁50p可以是挤压金属或金属合金。
悬臂框架34将货物框架30和锚固框架38联接在一起。悬臂框架34与锚固框架38可滑动地接合。货物框架30与悬臂框架34可滑动地接合。此外,货物框架30可枢转地联接到悬臂框架34。
在该示例性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悬臂框架34包括驾驶员侧纵梁58d和乘客侧纵梁58p。驾驶员侧纵梁50d和乘客侧纵梁50p可以是挤压金属或金属合金。
为了使行李架总成10从图6的收起位置转换到图9的装载位置,致动系统42首先使货物框架30和悬臂框架34相对于锚固框架38滑动,直到将货物框架30和悬臂框架34移动到图7的中间位置。在该示例中,当行李架总成10已经从收起位置移动到中间位置时,货物框架30和悬臂框架34相对于锚固框架38和车辆14的大致取向向后滑动。
从中间位置开始,致动系统42随后使货物框架30相对于锚固框架38和悬臂框架34两者进一步向后滑动。在货物框架30充分相对的向后移动之后,货物框架30可以枢转到图9的装载位置。当货物框架30从图8的位置枢转到图9的装载位置时,货物框架30的后端(在该示例中由后横梁54r表示)竖直向下移动。通常,所述枢转在货物框架30和货物10的重心向后移动经过悬臂框架34之后开始。致动系统42使货物框架30向后移动一定量,所述一定量足以使货物框架30在枢转时离开车辆10。
一对驱动连杆90将货物框架30联接到悬臂框架34。如将解释的那样,驱动连杆90的第一端使其移动受到悬臂框架30的约束,使得驱动连杆90可以相对于悬臂框架30滑动和枢转。第一端可以附接到轮子,例如,在悬臂框架30的相应狭槽内滑动的轮子。驱动连杆90的第一端可以相对于轮子枢转。驱动连杆90的第一端可以相对于悬臂框架34与轮子一起滑动。驱动连杆90的相对的第二端可以可枢转地联接到货物框架30。
现在参考示意图图10至图17,致动系统42是缆线驱动系统,其在示例性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包括马达70、驱动杆74、驱动毂78、缆线82、滑轮86a至86d和驱动连杆90。驱动杆74、驱动毂78、缆线82和滑轮86a至86d与行李架总成10的驱动器侧纵梁46d、50d和58d相关联。由马达70驱动的另一个驱动杆74’延伸到乘客侧上的驱动毂、缆线、滑轮和驱动连杆以驱动纵梁46p、50p和58p(图6至图9)。在图10至图17中未示出用于驱动纵梁46p、50p和58p的这些部件。
马达70可以由可从车辆的车顶行李架内接入的有线端口供电。马达70是致动器的示例类型。在另一个示例中,马达70由另一种类型的致动器代替。
缆线82的第一端附接到驱动连杆90。从第一端开始,缆线82被引导通过滑轮86a至86d并且围绕驱动毂78。缆线82的相对端也附接到驱动连杆90。当移动货物框架30时,并且特别是当枢转货物框架30时,缆线82的引导提供了机械上的优势。
当在收起位置和装载位置之间来回转换行李架总成10时,马达70一起驱动驱动杆74和74’。在第一方向上的旋转使行李架总成10从收起位置转换到装载位置。在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旋转使行李架总成10从装载位置转换到收起位置。马达70可以响应于例如,来自钥匙扣、同步的智能手机的命令或从车辆发送的命令来驱动驱动杆74、74’。
为了附图的清楚性,图10至图17中的行李架总成10的部件被示为彼此偏移。悬臂框架34和货物框架30的滑动特性以示意性形式由辊子R1至R4表示。
在示例性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滑轮86a至86d可旋转地安装到悬臂框架34的驱动器侧纵梁58d。为了将行李架总成10从图10的收起位置移动到图11的位置,马达70旋转驱动杆74以在方向D上旋转驱动毂78。
从图1的收起位置开始,驱动毂78在方向D上的旋转使图10中位于滑轮86b和驱动杆74之间的缆线82的一部分缠绕在驱动杆74上。驱动毂78在方向D上的旋转还使位于滑轮86a和驱动杆74之间的缆线82的一部分从驱动杆74退绕。驱动毂78在方向D上的旋转拉动缆线82,从而使悬臂框架34和货物框架30相对于锚固框架38从图10的位置向后滑动到图11的位置。驱动杆74可以是螺旋形的,以保持缆线82的退绕部分与缆线82的缠绕部分分开。
继续用驱动杆74旋转驱动毂78则使货物框架30相对于悬臂框架34进一步向后移动,直到行李架总成10在图12和图13的中间位置中。在该位置,锁定总成100从图12中所示的解锁位置转换到图13中所示的锁定位置。当锁定总成100在解锁位置中时,悬臂框架34可以相对于锚固框架38向后滑动。当锁定总成100在解锁位置中时,阻止了悬臂框架34相对于锚固框架38的向后移动。
在锁定总成100已转换到图13中所示的锁定位置之后,驱动毂78在方向D上的继续旋转使货物框架30相对于悬臂框架34向后滑动,如图14和图15中所示。缆线82联接到驱动连杆90,其联接到货物框架30。缆线82在方向D上的继续旋转使缆线82拉动驱动连杆90以相对于悬臂框架34向后拉动货物框架30。
在充分向后移动之后,货物框架30与任何安装到货物框架30的任何货物18一起的重心向后越过悬臂框架34的后端。这使得货物框架30开始围绕悬臂框架34的后端相对于悬臂框架34枢转,如图16中所示。货物框架30继续枢转直到到达图17中的装载位置,其中货物框架30的止动件92接触悬臂框架34的一部分。
驱动连杆90联接到货物框架30的前端,并且可滑动地联接到悬臂框架34。当货物框架30相对于悬臂框架枢转时,驱动连杆90相对于货物框架30枢转。驱动连杆90和缆线82可以帮助控制货物框架30的枢转。
为了将货物框架30从图17中的装载位置转换回图10的收起位置,在与方向D相反的方向上旋转马达70。
现在参考图18至图20,当在中间位置和装载位置之间转换时,锁定总成100再次地可以用于阻止悬臂框架34相对于锚固框架38的移动。尽管致动器系统42可以在没有锁定总成100的情况下使锚固框架38相对于悬臂框架34稍微移动,但是锁定总成100使移动稳定了。然而,其他示例可以省略锁定总成100。
在图18中所示,盖帽104覆盖锁定总成100。在图19中移除了盖帽104,以露出锁定总成100,其被示为在解锁位置中。当锁定总成在解锁位置中时,与货物框架30一起移动的凸耳108磁耦合到锁定总成100的衬垫112。
在示例性非限制性实施例中,衬垫112安装到闩锁116,该闩锁可枢转地联接到悬臂框架34并且当行李架总成10在装载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移动时与悬臂框架一起移动。
凸耳108、衬垫112或两者可以进行磁化以提供在闩锁116和凸耳108之间的磁耦合。假如凸耳108和衬垫112保持为彼此紧邻,磁吸引力将闩锁116保持在图19的解锁位置中。
相对于悬臂框架34向后转换货物框架30使得凸耳108与衬垫112分离,这破坏了磁耦合。然后,闩锁116相对于悬臂框架枢转到锚固框架38的凹口122中。当闩锁116定位在凹口122内时,阻止了悬臂框架34相对于锚固框架38的向后移动。
当将货物框架30从装载位置转换回收起位置时,货物框架30相对于悬臂框架34向前移动,直到凸耳108再次与衬垫112对齐。凸耳108和衬垫112之间的磁吸引力使闩锁116远离凹口122枢转,以使锁定总成100从锁定位置转换到解锁位置,这允许悬臂框架34随后与货物框架30一起向前移动到收起位置。
通常,货物框架30从图10的收起位置到图17的装载位置的移动可以总结如下。首先,随着马达70开始在方向D上顺时针旋转,驱动毂78卷取位于驱动毂78和安装到悬臂框架58的前端的滑轮86b之间的缆线82中的一些。在该移动期间,悬臂框架58和货物框架50可以通过锁定总成100(图19和图20)相对温和地保持在一起,锁定总成100可以是磁或机械扣件。悬臂框架58和货物框架50因此可以作为单个单元一起转换。在该移动期间,缆线82朝向滑轮86a退绕,滑轮86a可以安装在悬臂框架58的中部上与滑轮86b相距标称等于悬臂框架58离开车辆14的最后面的部分所需行程的距离处(图1至图9)。
悬臂框架58和货物框架可以经由辊子R1至R4向后行进。辊子R1可以被约束在设计至锚固框架46中的轨道中。辊子R2可以被约束在设计至悬臂框架58d的轨道中。为了附图的清楚性,辊子R1至R4在图10至图17中未被示为受到约束。
随着滑轮86b向后移动经过毂驱动器78到达图12的位置,当失去水平力分量时,悬臂框架58和货物框架50不再一起向后移动。这是由于缆线82现在在驱动毂78和滑轮86b之间的竖直布置而导致的。值得注意的是,驱动毂78与锚固框架38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可以与滑轮86a和86b之间的距离标称相同。该距离控制悬臂框架34向后延伸得多远。
然后,驱动毂78继续在方向D上旋转并且缆线82继续缠绕在驱动毂78上。这导致缆线82继续拉动辊子R3,其附接到驱动连杆90的前端。
因为缆线82绕着滑轮86d折回,所述滑轮86d朝向悬臂框架34的后部安装,因此在辊子R3上施加的拉力有效地加倍了。这促进了货物框架30克服锁定总成100的保持力并且使货物框架30相对于悬臂框架34向后移动。
然后,锁定总成100响应于例如重力和/或弹簧力而转换到锁定位置,以接合棘爪以将悬臂框架34和锚固框架38联接在一起。
然后,缆线82继续向后拉动货物框架30。货物框架30至少部分地由安装在悬臂框架34的后端部处的辊子R4支撑。
在沿其向后的行程的某个点处,货物框架30以及由货物框架30支撑的任何货物负载的平衡点都向后经过辊子R4。辊子R4随后成为平衡作用在具有任何货物负载的货物框架30的重力的支点以及在驱动连杆90和货物框架30之间的铰接点。由于辊子R3被约束在设计至悬臂框架34中的通道中,因此可以限制驱动连杆90的竖直移动。
在由针对该系统的给定安装的各种尺寸的几何形状所确定的点处,货物框架30的移动使得止动件92(其可以设置在货物框架30的通道内)接触辊子R4并且从而约束辊子R4的旋转。
驱动毂78的继续旋转使得缆线82现在向后拉动辊子R3,这增加了在驱动连杆90和货物框架30之间的角度。这将货物框架30的后部竖直地升得更高,并且使货物框架30的后端部越过车辆14的后部进一步向下倾斜。
然后,马达70可以借助于位置开关、步进功能或用户调整来停止旋转驱动毂78以遏止行程和角度。然后,货物框架30是稳定的和被锁定的,并且准备好进行装载或卸载。
使货物框架30回到收起位置的运动仅需马达70来使驱动毂78的旋转反向(逆时针)。参考图17,值得注意的是,缆线82在继续拉动辊子R3之前折回两次。这可以向驱动毂78提供三倍的机械优势,以将现在的(可能是重载的)货物框架30拉回到中间位置。最初,从图17的位置开始,驱动毂78的逆时针旋转使得货物框架30围绕辊子R3旋转,并且改变货物框架30相对于悬臂框架34的角度。
然后,当缆线82缠绕在滑轮86a、86c上(这拉动了辊子R3)时,货物框架30缩回。货物框架30缩回,直到锁定总成100对齐,如图12中所示。这将锁定总成100转换到解锁位置。转换可能是由于磁力或机械卸载而引起的。
然后,货物框架30和悬臂框架34被缆线82拉到一起,直到缆线82已将辊子R3拉到其行程中恰好在滑轮86c后方的端部为止。然后,驱动毂78的旋转使得缆线82拉动滑轮86a,使得悬臂框架34和货物框架30一起移动到其中行李架总成10在收起位置中的图10的位置。
在收起位置中,滑轮86a再次基本上竖直地在驱动毂78的上方,使得当悬臂框架34到达其在锚固框架30中的轨道的端部时,保持力中相对较小的向前的分量。然后,马达70可以通过步进功能停止,以停止驱动毂78的旋转。然后,由于锁定的马达70和缆线82对驱动毂78的引导件(例如,螺旋引导件)的摩擦,行李架总成10固定在收起位置中。
如图21至图23中所示,行李架总成200类似于结合图1至图20的实施例示出的行李架总成10。然而,行李架总成200包括安装到皮卡车214类型的车辆的货厢区域210的锚固框架。行李架总成200可以按类似于图1至图20的行李架总成10的方式在图21的收起位置和图23的装载位置之间转换。
因此,本公开的框架总成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用于将货物安装到车辆的车顶。其他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用于将货物安装到车辆的另一区域,诸如货厢。
此外,尽管示例框架总成10、200被描绘为在从从收起位置转换到装载位置时,使货物相对于车辆向后转换,但其他示例也可以在其他方向上使框架从收起位置转换到装载位置,诸如至车辆的侧面,或至车辆的前端。
所公开的示例的特征包括货物框架,其并入有使负载在装载位置和存储位置之间来回转换的致动系统,这可以便于从货物框架装载和卸载货物。在一些示例中,致动系统可能仅需要单个马达或驱动机构,其可以驱动在车辆的乘客侧和驾驶员侧两者上的滑轮系统。
在结合图1至图20描述的示例性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单个马达驱动两个驱动杆。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两个单独的马达来在收起位置和装载位置之间来回转换行李架总成。例如,一个马达可以与行李架总成的乘客侧相关联,并且另一个马达与行李架总成的驾驶员侧相关联。两个马达可以是电气同步的,使得马达一起工作以转换行李架总成。
对于锚固在皮卡车的货厢内的行李架总成,诸如图21至23的实施例的行李架总成而言,两个马达的变型可能是特别合适的。在一些示例中,当由行李架总成承载的货物相对较重时,使用两个马达可能是有用的。例如,摩托车可以由锚固在货厢内的行李架总成支撑,并且当与通常由锚固到车顶的行李架总成支撑的货物相比时,可能相对较重。
可以便于携载相对较重的货物的行李架总成的其他变型可以包括将马达和缆线系统定位在行李架总成的中心,并且将行李架总成的乘客侧和驾驶员侧上的辊子与用作结构横杆的横梁连接起来。货物框架也可以改变为包括从乘客延伸到驾驶员侧的平台。平台可以包括束缚锚固件。平台可以看起来类似于行李架总成所锚固到的货厢地板。
另外地,对于本公开的行李架总成而言,致动器(例如,马达)和滑轮86a的放置可以确定悬臂框架34在停止并且建立货物框架30围绕其枢转的支点之前所行进的距离。在货物框架30上,止动块92的放置和驱动连杆90的长度可以确定当行李架总成完全延伸到装载位置时的装载角度。可以理解的是,在具有离地面不太远的长货厢的皮卡车上,与锚固到高SUV的短车顶的行李架总成相比,货物框架的最终角度将较浅。此外,当行李架总成在装载位置中时允许对最终角度进行一些微调可以帮助,例如将长的皮划艇装载到锚固到SUV的车顶的行李架总成上或将摩托车装载到锚固到皮卡车的货厢的行李架总成上。
前面的描述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对所公开的示例做出的不一定背离本公开的本质的变型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变得显而易见。因此,对本公开的法律保护范围只能通过研究以下权利要求来确定。
Claims (8)
1.一种行李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货物框架;
悬臂框架;以及
致动系统,所述致动系统通过使所述货物框架和悬臂框架相对于锚固框架滑动而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收起位置移动到中间位置,并且通过使所述货物框架相对于所述悬臂框架滑动以允许所述货物框架相对于所述悬臂框架枢转而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所述中间位置移动到装载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锚固框架,所述锚固框架直接固定到车辆的车顶纵梁或所述锚固框架直接固定到车辆的货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框架被配置为支撑货物,使得所述货物与所述货物框架联接成一起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所述致动系统的缆线,当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所述收起位置移动到所述装载位置时,所述缆线使所述货物框架滑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转换的锁定总成,当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所述收起位置移动到所述中间位置时,在所述解锁位置中的所述锁定总成允许所述悬臂框架相对于所述锚固框架的移动,当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所述中间位置移动到所述装载位置时,在所述锁定位置中的所述锁定总成阻止所述悬臂框架相对于所述锚固框架的移动,并且可选地,
其中所述锁定总成包括闩锁,所述闩锁响应于所述悬臂框架相对于所述锚固框架的移动而枢转,所述枢转使所述锁定总成在所述解锁位置和所述锁定位置之间转换,当所述锁定总成在所述解锁位置中时,所述闩锁从凹口退出,当所述锁定总成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时,所述闩锁至少部分地接收在所述凹口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所述致动系统的第一缆线、第二缆线和致动器,
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为当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所述收起位置移动到所述装载位置时,移动所述第一缆线以滑动所述货物框架的第一纵梁和所述悬臂框架的第一纵梁,
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为当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所述收起位置移动到所述装载位置时,移动所述第二缆线以滑动所述货物框架的第二纵梁和所述悬臂框架的第二纵梁,并且可选地,其中所述致动器是马达,其被配置为旋转驱动杆以移动所述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两者,所述马达可选地设置在所述货物框架和悬臂框架的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系统通过使所述货物框架相对于所述悬臂框架滑动以及通过使所述货物框架相对于所述悬臂框架枢转而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所述装载位置移动到所述中间位置,其中所述致动系统通过使所述货物框架和悬臂框架相对于所述锚固框架滑动而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所述中间位置移动到所述收起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总成,其特征在于,使所述货物框架和悬臂框架相对于所述锚固框架滑动以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收起位置移动到中间位置使得所述货物框架的端部远离所述锚固框架延伸,并且使所述货物框架在将所述货物框架从所述中间位置移动到所述装载位置时枢转使得所述货物框架的所述端部竖直向下移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6/161,451 US10800339B2 (en) | 2018-10-16 | 2018-10-16 | Vehicle rack assembly and rack accessing method |
US16/161,451 | 2018-10-1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75739U true CN211075739U (zh) | 2020-07-24 |
Family
ID=68576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06135.4U Active CN211075739U (zh) | 2018-10-16 | 2019-10-12 | 车辆行李架总成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00339B2 (zh) |
CN (1) | CN211075739U (zh) |
DE (1) | DE202019105694U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22454A (zh) * | 2021-04-08 | 2021-06-25 | 捷柯汽车零部件(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行李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19217620A1 (en) * | 2018-02-06 | 2020-09-17 | Todd J. SCHWEITZER | Roof rack system |
US11447074B2 (en) | 2018-08-21 | 2022-09-20 | Noah MALGERI | Laterally extensible accessible vehicle cargo rack |
CN113767033A (zh) * | 2019-05-20 | 2021-12-07 | 高顺贞 | 一种汽车后方车顶置物架装置 |
US11414020B2 (en) * | 2019-05-22 | 2022-08-16 | Ruck Manufacturing LLC | Retractable load carrier system for a vehicle |
US11541822B2 (en) * | 2020-09-03 | 2023-01-03 | Michael Sampou | Vehicle roof storage device |
US11440457B1 (en) | 2022-04-15 | 2022-09-13 | Sherri D. Blum | Boat lift |
US12036953B2 (en) * | 2022-09-27 | 2024-07-16 | Liffstre Products LLC | Vehicle external cargo stowage and retrieval apparatus and related control system |
USD1062586S1 (en) * | 2024-02-21 | 2025-02-18 | 56 Nord Ab | Roof cargo box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77922A (en) * | 1971-02-10 | 1973-12-11 | Reinell Boats Inc | Loader for elevating a load onto an automotive vehicle top |
US6338427B1 (en) * | 2000-03-17 | 2002-01-15 | Jac Products, Inc. | Multi-position, articulating vehicle article carrier apparatus and method |
CA2447839A1 (en) | 2002-11-07 | 2004-05-07 | Decoma International Inc. | Rear loading roof top transporter |
US7513730B2 (en) | 2005-10-11 | 2009-04-07 | Goyanko Jess C | Motorized loader rack for vehicle roof |
US20070090139A1 (en) | 2005-10-21 | 2007-04-26 | Mckenzie Robert | Slidable pivoting roof rack |
US20110038698A1 (en) | 2009-08-17 | 2011-02-17 | Zhengxin Li | Motor driven ladder rack system |
US8322580B1 (en) | 2010-07-12 | 2012-12-04 | Billy Hamilton | Retractable cargo carrying device |
US8640933B1 (en) | 2011-03-07 | 2014-02-04 | Levi McCray | Vehicle cargo rack |
BR112014007603A2 (pt) | 2011-09-30 | 2017-06-13 | Glaxosmithkline Llc | métodos de tratamento do câncer |
US9346389B2 (en) | 2014-09-05 | 2016-05-24 | Martin P. Ferkul | Cargo handling system |
US9731659B2 (en) | 2015-01-23 | 2017-08-15 | James Jordan Goldberg | Vehicle rooftop cargo holder |
US10071668B2 (en) | 2016-03-28 | 2018-09-11 | James E. Zerbst | Vehicle mounted loading and unloading apparatus |
US10059273B1 (en) | 2017-05-17 | 2018-08-28 | James Ira Mercurio | Vehicle roof top cargo carrier |
US9914400B1 (en) | 2017-09-22 | 2018-03-13 | Ralph Johnsrud | Rooftop cargo loader |
-
2018
- 2018-10-16 US US16/161,451 patent/US10800339B2/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0-12 CN CN201921706135.4U patent/CN211075739U/zh active Active
- 2019-10-15 DE DE202019105694.0U patent/DE202019105694U1/de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22454A (zh) * | 2021-04-08 | 2021-06-25 | 捷柯汽车零部件(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行李架 |
CN113022454B (zh) * | 2021-04-08 | 2022-08-12 | 捷柯汽车零部件(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行李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800339B2 (en) | 2020-10-13 |
DE202019105694U1 (de) | 2019-10-28 |
US20200114830A1 (en) | 2020-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075739U (zh) | 车辆行李架总成 | |
US7513730B2 (en) | Motorized loader rack for vehicle roof | |
US5911465A (en) | Rear seat attachment apparatus for vehicle | |
KR101583993B1 (ko) | 차량용 자전거 캐리어 | |
KR101558800B1 (ko) | 차량용 캐리어 장치 | |
CN103625256B (zh) | 滑顶系统 | |
EP1077159A2 (en) | Vehicle roof top luggage holder | |
US20050095102A1 (en) | Cargo rack | |
US10406987B1 (en) | Vehicle rack delivery system | |
US20020014504A1 (en) | Load-carrier with movable carriage for automotive vehicle | |
KR20170045133A (ko) | 자동차의 화물 구획부용 보호 장치 | |
KR101567723B1 (ko) | 차량용 캐리어 장치 | |
US6382898B2 (en) | Boat loading and carry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s | |
KR101776513B1 (ko) | 차량용 캐리어 장치 | |
KR101786239B1 (ko) | 차량용 캐리어 장치 | |
US11701950B2 (en) | Slidable vehicle crossbar and operating method | |
CN106515598B (zh) | 用于车辆的自行车承载系统 | |
JPS6192967A (ja) | スペアタイヤ格納装置 | |
KR20020010331A (ko) | 자동차의 루프랙 장치 | |
JP4028507B2 (ja) | 荷役運搬車両 | |
JP4095070B2 (ja) | 荷受台昇降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キャスタストッパのロック装置 | |
US20020017543A1 (en) | Spare wheel holding device | |
EP4029736A1 (en) | A load carrier | |
JP3166761B2 (ja) | 貨物車両のプラットフォーム支持装置 | |
JP2001130310A (ja) | 荷台傾斜式貨物自動車の支持脚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