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954820U - 枢接模块 - Google Patents

枢接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54820U
CN210954820U CN202020111415.7U CN202020111415U CN210954820U CN 210954820 U CN210954820 U CN 210954820U CN 202020111415 U CN202020111415 U CN 202020111415U CN 210954820 U CN210954820 U CN 210954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opening
base
modul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14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经忠
陈永祥
洪利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2020201114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54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54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54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枢接模块,用于一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与一第二机体。此枢接模块包括一基座、一挠性件与一枢接元件。基座是设置于第一机体,且具有一空腔。空腔具有一开口。挠性件设置于开口侧边,且连接基座与第二机体。枢接元件包括一摆臂与一传动结构。摆臂设置于空腔内,且包括一活动端与一固定端。固定端枢接至基座。传动结构是由空腔通过开口向外延伸,且传动结构的两端分别枢接于活动端与第二机体。

Description

枢接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枢接模块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渐进步,电子产品的设计也日新月异。许多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手持式电子装置等,都设置有转轴结构以提升携带便利性。不过,受限于转轴结构的尺寸,这些电子产品往往存在转轴结构外露的问题,而影响外观的美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枢接模块,用于一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与一第二机体。此枢接模块包括一基座、一挠性件与一枢接元件。基座设置于第一机体,且具有一空腔。空腔具有一开口。挠性件设置于开口侧边,且连接基座与第二机体。枢接元件包括一摆臂与一传动结构。摆臂设置于空腔内,且包括一活动端与一固定端。固定端枢接至基座。传动结构是由空腔通过开口向外延伸,且传动结构的两端分别枢接于活动端与第二机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传动结构是连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第二机体相对于上述第一机体的最大打开角度介于120度至15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连杆是U型连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传动结构包括U型连杆与传动件,上述U型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上述传动件与上述第二机体,且上述传动件枢接于上述活动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第二机体相对于上述第一机体的最大打开角度为18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挠性件具有弯折位置,上述弯折位置位于上述开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基座具有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上述空腔是位于上述第二部分,上述开口是朝向上述第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枢接模块利用枢接元件与挠性件连接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将枢接元件隐藏于空腔内,并利用挠性件包覆于枢接元件外侧以避免枢接元件外露,提升外观的美感。
附图说明
图1A与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枢接模块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A与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枢接模块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A与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枢接模块应用于一电子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和权利要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图1A与图1B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枢接模块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此枢接模块100适用于一电子装置10。此电子装置10包括一第一机体12与一第二机体14。此电子装置10可以是一折叠式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详见本实用新型图3A与图3B。其中,图1A显示此枢接模块100处于一展开状态,图1B显示此枢接模块100处于一盖合状态。
如图中所示,此枢接模块100包括一基座120、一挠性件140与一枢接元件160。基座120具有一空腔122以容纳枢接元件160,此空腔122具有一开口1222容许枢接元件160向外延伸连接第二机体14。在一实施例中,此基座120位于第一机体12,此基座120可具有一第一部分120a与一第二部分120b,第二部分120b的厚度T2大于第一部分120a的厚度T1,而构成一段差D。空腔122位于第二部分120b。空腔122的开口1222则是位于段差D处,且由第二部分120b朝向第一部分120a的方向(即图中向左的方向)。
挠性件140设置于开口1222侧边,且连接第一机体12与第二机体14。在一实施例中,在一实施例中,挠性件140可由基座120的第二部分120b的上表面,延伸连接第二机体14的背面。在一实施例中,此挠性件140可以是一包覆层,并具有一弯折位置P,以构成一挠性转轴。此弯折位置P大致位于空腔122的开口1222处。也就是第一机体12(或基座120)与第二机体14的接缝处。如此,即可使第二机体14相对于第一机体12沿着此弯折位置P(转轴轴心位置)旋转。
一实施例中,挠性件140的内侧面(即挠性件固定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的表面)形成一沟槽142,以定义此弯折位置P,同时维持挠性件140外观的完整性。
枢接元件160连接基座120与第二机体14。如图中所示,枢接元件160包括一摆臂162与一传动结构164。摆臂162设置于空腔122内,且具有一活动端162a与一固定端162b。摆臂162的固定端162b枢接至基座120,活动端162a则是以固定端162b中心在空腔122内旋转。摆臂162的固定端162b的设置位置是大致位于活动端162a的上方。在一实施例中,此摆臂162完全位于空腔122内。
传动结构164是由空腔122通过开口1222向外延伸,且传动结构164的两端分别枢接于摆臂162的活动端162a与第二机体14。在一实施例中,此传动结构164可为一连杆。此枢接模块100的最大展开角度可通过改变传动结构164形状与空腔122的开口1222位置进行调整。
一实施例中,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枢接模块100,第二机体14相对于第一机体12的最大打开角度可介于120至150度。在一实施例中,前述传动结构164可为一U型连杆,以增加第二机体14相对于第一机体12的最大打开角度。
图2A与图2B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枢接模块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2A显示此枢接模块200处于一展开状态,图2B显示此枢接模块200处于一盖合状态。
本实施例的枢接模块200与图1A与图1B的枢接模块100的主要差异在于两者的枢接元件260不同。如图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传动结构264包括一U型连杆2642与一传动件2644。U型连杆2642的两端分别枢接于传动件2644与第二机体14,传动件2644的两端则是枢接于U型连杆2642与摆臂262的活动端262a。
摆臂262的固定端262b的设置位置位于活动端262a的下方。通过传动件2644的使用,可以增加枢接模块200的最大展开角度。在一实施例中,此传动件2644可为一连杆。在一实施例中,利用此枢接模块200可使第二机体14相对于第一机体12的最大打开角度达到约180度,即完全水平状态。
图3A与图3B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枢接模块100应用于一电子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中是以一笔记本电脑为例。如图中所示,此电子装置10可为一折叠式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一机体12与一第二机体14,第一机体12设置键盘与触控板等输入装置,第二机体14设置屏幕。
第一机体12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12a与一第二侧12b。第二侧12b的厚度大于第一侧12a的厚度,而在第一机体12上表面靠近第二侧12b的位置形成一段差D。第二机体14可收纳于此段差D朝向第一侧12a的空间。
请一并参照图1A与图1B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枢接模块100的基座120可整合在第一机体12内。挠性件140与枢接元件160是连接第一机体12与一第二机体14。空腔122是靠近第一机体12的第二侧12b,其开口1222朝向第一侧12a,枢接元件160的传动结构164则是由空腔122朝向第一侧12a的方向延伸以连接第二机体14。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提供外观的完整性,挠性件140可以延伸覆盖整个第二机体14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的枢接模块100,200主要是通过枢接元件160提供第一机体12与第二机体14间的枢接强度,并利用挠性件140限定第一机体12与第二机体14在转动过程中的相对位置。挠性件140并会包覆第一机体12与第二机体14的接缝处,将枢接元件160隐藏于空腔内,以避免枢接元件160外露,提升外观的美感。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8)

1.一种枢接模块,用于电子装置,上述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其特征是,上述枢接模块包括:
基座,设置于上述第一机体,且具有空腔,上述空腔具有开口;
挠性件,设置于上述开口侧边,连接上述基座与上述第二机体;以及
枢接元件,包括摆臂与传动结构,上述摆臂设置于上述空腔内,且包括活动端与固定端,上述固定端枢接至上述基座,上述传动结构是由上述空腔通过上述开口向外延伸,且上述传动结构的两端分别枢接于上述活动端与上述第二机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接模块,其特征是,上述传动结构是连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接模块,其特征是,上述第二机体相对于上述第一机体的最大打开角度介于120度至15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接模块,其特征是,上述连杆是U型连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接模块,其特征是,上述传动结构包括U型连杆与传动件,上述U型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上述传动件与上述第二机体,且上述传动件枢接于上述活动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枢接模块,其特征是,上述第二机体相对于上述第一机体的最大打开角度为18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接模块,其特征是,上述挠性件具有弯折位置,上述弯折位置位于上述开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接模块,其特征是,上述基座具有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上述空腔是位于上述第二部分,上述开口是朝向上述第一部分。
CN202020111415.7U 2020-01-17 2020-01-17 枢接模块 Active CN210954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1415.7U CN210954820U (zh) 2020-01-17 2020-01-17 枢接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1415.7U CN210954820U (zh) 2020-01-17 2020-01-17 枢接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54820U true CN210954820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77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1415.7U Active CN210954820U (zh) 2020-01-17 2020-01-17 枢接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548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6779B (zh) * 2022-09-27 2023-06-2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折疊式電子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6779B (zh) * 2022-09-27 2023-06-2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折疊式電子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45872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cover turnable 360 degrees relative to a body thereof
CN202326679U (zh) 折叠式电子设备以及连杆式枢轴装置
TW201915350A (zh) 樞轉機構與電子裝置
JP6023228B2 (ja) 電子機器
US1122165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12141915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ヒンジ
CN207297616U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08932019B (zh) 电子装置
CN210954820U (zh) 枢接模块
WO2023191883A1 (en) Computing device hinge with sliding cover
TWI748616B (zh) 顯示裝置
TWI663499B (zh) 鉸鏈模組與應用其的電子裝置
TWM595781U (zh) 樞接模組
JPH03278212A (ja) 携帯用電子機器
CN206738381U (zh) 枢纽器以及使用该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CN211599256U (zh) 转轴链组结构
CN111984062B (zh) 具滑转机制的电子装置
JP2015109013A (ja) 折畳式物品の開閉装置及び該開閉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TWM616931U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EP2228972B1 (en) Mobile foldable electronic terminal
CN103291735A (zh) 电子装置及其双轴式枢轴
CN207080492U (zh) 枢转结构总成、转轴结构以及电子装置
CN212003923U (zh) 具有倾斜角度的枢纽器之电子装置
TWM547232U (zh) 樞紐器以及使用該樞紐器的電子裝置
TWM568916U (zh) 樞軸結構與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