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8746U - 一种扩展角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扩展角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18746U CN210918746U CN201921490460.1U CN201921490460U CN210918746U CN 210918746 U CN210918746 U CN 210918746U CN 201921490460 U CN201921490460 U CN 201921490460U CN 210918746 U CN210918746 U CN 2109187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clamping groove
- groove
- body part
- section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门窗领域内的一种扩展角码,包括主体部,主体部配合插入型材一的卡槽内,卡槽轴线与型材一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主体部的宽度与卡槽的槽宽相对应设置,所述卡槽的内壁在卡槽高度方向对主体部限位;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轴向限位部,轴向限位部在卡槽长度方向对主体部限位;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扩展角码将两根互相垂直的型材进行连接固定,不破坏型材本身强度,且组装更加灵活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门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扩展角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铝合金型材制作门窗时,须预先将型材按照门窗设计尺寸进行切割,门、窗的框架是各类建筑物常用的构件。窗框的结构由若干型材组成,目前有部分门窗的面积较大,例如办公写字楼的窗户洞口较大,这类窗户的设计尺寸较大,形状不规则,在窗框内部还需要安装将窗扇或玻璃隔开的分隔型材,因此需要将相互垂直的两根型材进行连接。现有技术中,在对两根型材进行连接时,通常采用在型材上预钻冲孔,再用紧固件将两根型材连接固定,其不足之处在于:需要在型材上开设冲孔,破坏了型材本身的强度,且连接固定不够方便;再拧紧紧固件的过程中,型材表面容易变形,长时间使用后连接容易变得松动;在型材上开孔导致整个门窗的外形不美观,不符合人们越来越高的生活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扩展角码,能够通过扩展角码将两根互相垂直的型材进行连接固定,不破坏型材本身,且组装更加灵活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扩展角码,包括主体部,主体部配合插入型材一的卡槽内,卡槽轴线与型材一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主体部的宽度与卡槽的槽宽相对应设置,所述卡槽的内壁在卡槽高度方向对主体部限位;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轴向限位部,轴向限位部在卡槽长度方向对主体部限位;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的扩展角码主体部与卡槽的上侧内壁相接触,主体部下侧与卡槽底部相接触,保证扩展角码在卡槽高度方向无法上下升降移动实现定位;主体部宽度与卡槽的槽宽相对应,保证扩展角码在卡槽宽度方向无法左右移动实现定位;轴向限位部在卡槽长度方向对主体部限位,保证扩展角码在卡槽长度方向无法前后移动实现定位;连接板可以与另一根型材相固定,实现将两根互相垂直的型材进行连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扩展角码不破坏型材本身,且在型材卡槽中安装定位更加灵活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与主体部相垂直,连接板与主体部连为一体设置,主体部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对左右对称的加强筋板,加强筋板与主体部相垂直,连接板位于两加强筋板之间,连接板左右两侧分别与两加强筋板连为一体设置。加强筋板可以提高连接板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前侧一体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呈U形。延伸部可以提高扩展角码与副角码之间的接触紧密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向限位部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主体部左右两侧的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均位于主体部的后侧边缘;型材一上位于卡槽的左右两侧均轴向设置有卡槽边, 两根卡槽边上均开设有插入槽,两个插入槽左右对应设置;所述卡槽边的截面为L形,插入槽呈长方形,插入槽的槽宽与卡槽边的水平延伸部分的宽度相适应;主体部插入卡槽后,所述限位块与对应插入槽的限位内壁相接触。通过两侧的插入槽可以将两个限位块放入卡槽内,主体部在卡槽内向前移动到位后,插入槽的限位内壁与限位块配合接触,形成限位关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的左侧或右侧开设有边缘槽,边缘槽的长度小于主体部的长度,主体部靠近边缘槽处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限位板,限位板与对应卡槽边相接触,主体部另一侧与卡槽的内壁相接触;位于所述边缘槽后方的主体部前侧设置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与对应卡槽边的插入槽限位内壁相对应设置。在型材上安装扩展角码时,先将扩展角码倾斜放置,使得主体部限位板一侧抬高,将主体部另一侧放低,并将主体部放低的一侧边缘伸入卡槽边下方的卡槽内,确保限位块与插入槽的位置相对应,再将扩展角码向前推,导向斜面与插入槽限位内壁下边缘接触进行导向,最终使得限位块与插入槽前侧的限位内壁相接触,且限位板与旁边的卡槽边相接触限位,主体部另一侧与卡槽内壁接触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扩展角码安装在型材一的端部,型材一通过扩展角码与型材二上的副角码相固定连接,型材二与型材一相垂直,型材二上也开设有安装副角码的卡槽,副角码包括配合插入卡槽的副主体部,副主体部与所述主体部的结构相同,副主体部上对应主体部设置有两块互相平行的副加强筋板,副加强筋板与副主体部相垂直,两块副加强筋板之间设置有与连接板相对应的支撑板,支撑板与主体部相平行,支撑板与连接板互相平行且通过紧固件相固定,紧固件轴线与连接板相垂直。副主体部与主体部的结构相同,副角码的副主体部固定安装在卡槽内,副角码的支撑板与扩展角码的连接板固定连接,实现将型材一与型材二相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部伸入两块副加强筋板之间且顶靠在支撑板上。延伸部与支撑板相顶靠,提高了副角码与扩展角码的接触紧密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副主体部前侧设置有倾斜的连接部,型材一下端对应连接部设置有凹槽,型材一下端与型材二表面相对应设置。型材一下端与型材二表面相拼接,连接部可以连接其他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型材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型材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扩展角码和副角码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扩展角码和副角码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扩展角码和副角码分开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扩展角码和副角码分开的立体结构图。
图9为扩展角码的立体结构图。
图10为扩展角码安装在型材一上的立体结构图
图11为图10 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扩展角码和型材一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体部,2型材一,3卡槽,3a卡槽边,4连接板,5加强筋板,6延伸部,7限位块,8插入槽,9边缘槽,10限位板,11导向斜面,12型材二,13副角码,13a副主体部,13b副加强筋板,13c支撑板,13d连接部,14紧固件,1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2所示,为一种扩展角码,包括主体部1,主体部1配合插入型材一2的卡槽3内,卡槽3轴线与型材一2长度方向相平行,主体部1的宽度与卡槽3的槽宽相对应设置,卡槽3的内壁在卡槽3高度方向对主体部1限位;主体部1上设置有轴向限位部,轴向限位部在卡槽3长度方向对主体部1限位;主体部1上设置有连接板4。连接板4与主体部1相垂直,连接板4与主体部1连为一体设置,主体部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对左右对称的加强筋板5,加强筋板5与主体部1相垂直,连接板4位于两加强筋板5之间,连接板4左右两侧分别与两加强筋板5连为一体设置。主体部1前侧一体设置有延伸部6,延伸部6呈U形。所述轴向限位部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主体部1左右两侧的限位块7,两个限位块7均位于主体部1的后侧边缘;型材一2上位于卡槽3的左右两侧均轴向设置有卡槽边3a, 两根卡槽边3a上均开设有插入槽8,两个插入槽8左右对应设置;卡槽边3a的截面为L形,插入槽8呈长方形,插入槽8的槽宽与卡槽边3a的水平延伸部6分的宽度相适应;主体部1插入卡槽3后,限位块7与对应插入槽8的限位内壁相接触。主体部1的左侧或右侧开设有边缘槽9,边缘槽9的长度小于主体部1的长度,主体部1靠近边缘槽9处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限位板10,限位板10与对应卡槽边3a相接触,主体部1另一侧与卡槽3的内壁相接触;位于边缘槽9后方的主体部1前侧设置有导向斜面11,导向斜面11与对应卡槽边3a的插入槽8限位内壁相对应设置。所述扩展角码安装在型材一2的端部,型材一2通过扩展角码与型材二12上的副角码13相固定连接,型材二12与型材一2相垂直,型材二12上也开设有安装副角码13的卡槽3,副角码13包括配合插入卡槽3的副主体部13a,副主体部13a与主体部1的结构相同,副主体部13a上对应主体部1设置有两块互相平行的副加强筋板13b,副加强筋板13b与副主体部13a相垂直,两块副加强筋板13b之间设置有与连接板4相对应的支撑板13c,支撑板13c与主体部1相平行,支撑板13c与连接板4互相平行且通过紧固件14相固定,紧固件14轴线与连接板4相垂直。延伸部6伸入两块副加强筋板13b之间且顶靠在支撑板13c上。副主体部13a前侧设置有倾斜的连接部13d,型材一2下端对应连接部13d设置有凹槽15,型材一2下端与型材二12表面相对应设置。
在型材一2上安装扩展角码时,先将扩展角码倾斜放置,使得主体部1限位板10一侧抬高,将主体部1另一侧放低,并将主体部1放低的一侧边缘伸入卡槽边3a下方的卡槽3内,确保限位块7与插入槽8的位置相对应,再将扩展角码在卡槽3内向前推,导向斜面11与插入槽8限位内壁下边缘接触进行导向,最终使得限位块7与插入槽8前侧的限位内壁相接触限位,扩展角码与副角码13相固定,使得扩展角码无法向上移动,轴向限位部在卡槽3长度方向对主体部1限位,保证扩展角码在卡槽3长度方向无法前后移动实现定位;限位板10与旁边的卡槽边3a相接触限位,主体部1另一侧与卡槽3内壁接触限位,扩展角码在卡槽3宽度方向无法左右移动实现定位;主体部1与卡槽3的上侧内壁相接触,主体部1下侧与卡槽3底部相接触,保证扩展角码在卡槽3高度方向无法上下升降移动实现定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扩展角码不破坏型材本身,不破坏型材的可视面和功能面,且在型材卡槽3中安装定位更加灵活方便,能够通过扩展角码将两根互相垂直的型材进行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扩展角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主体部配合插入型材一的卡槽内,卡槽轴线与型材一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主体部的宽度与卡槽的槽宽相对应设置,所述卡槽的内壁在卡槽高度方向对主体部限位;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轴向限位部,轴向限位部在卡槽长度方向对主体部限位;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连接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展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主体部相垂直,连接板与主体部连为一体设置,主体部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对左右对称的加强筋板,加强筋板与主体部相垂直,连接板位于两加强筋板之间,连接板左右两侧分别与两加强筋板连为一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扩展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前侧一体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呈U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扩展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限位部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主体部左右两侧的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均位于主体部的后侧边缘;型材一上位于卡槽的左右两侧均轴向设置有卡槽边, 两根卡槽边上均开设有插入槽,两个插入槽左右对应设置;所述卡槽边的截面为L形,插入槽呈长方形,插入槽的槽宽与卡槽边的水平延伸部分的宽度相适应;主体部插入卡槽后,所述限位块与对应插入槽的限位内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扩展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左侧或右侧开设有边缘槽,边缘槽的长度小于主体部的长度,主体部靠近边缘槽处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限位板,限位板与对应卡槽边相接触,主体部另一侧与卡槽的内壁相接触;位于所述边缘槽后方的主体部前侧设置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与对应卡槽边的插入槽限位内壁相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扩展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角码安装在型材一的端部,型材一通过扩展角码与型材二上的副角码相固定连接,型材二与型材一相垂直,型材二上也开设有安装副角码的卡槽,副角码包括配合插入卡槽的副主体部,副主体部与所述主体部的结构相同,副主体部上对应主体部设置有两块互相平行的副加强筋板,副加强筋板与副主体部相垂直,两块副加强筋板之间设置有与连接板相对应的支撑板,支撑板与主体部相平行,支撑板与连接板互相平行且通过紧固件相固定,紧固件轴线与连接板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扩展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伸入两块副加强筋板之间且顶靠在支撑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扩展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主体部前侧设置有倾斜的连接部,型材一下端对应连接部设置有凹槽,型材一下端与型材二表面相对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90460.1U CN210918746U (zh) | 2019-09-09 | 2019-09-09 | 一种扩展角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90460.1U CN210918746U (zh) | 2019-09-09 | 2019-09-09 | 一种扩展角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18746U true CN210918746U (zh) | 2020-07-03 |
Family
ID=71345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9046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18746U (zh) | 2019-09-09 | 2019-09-09 | 一种扩展角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18746U (zh) |
-
2019
- 2019-09-09 CN CN201921490460.1U patent/CN21091874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717167A (zh) | 一种用于门体的型材 | |
CN210918746U (zh) | 一种扩展角码 | |
CA2448373C (en) | Muntin clip | |
CN211776814U (zh) | 一种铝合金门套结构 | |
CN211647836U (zh) | 一种背栓式窗框角码 | |
CN209959140U (zh) | 一种具有可拆卸式护栏框的铝合金门窗 | |
KR100210466B1 (ko) | 창틀골재 연결구 | |
CN110469249B (zh) | 一种背栓式窗框角码 | |
CN213115321U (zh) | 一种墙面铝方通快速安装结构 | |
CN217632095U (zh) | 一种便于组装的铝合金窗户框 | |
CN110454050B (zh) | 一种背栓式窗框角码的安装连接方法 | |
CN215108461U (zh) | 一种铝合金门窗转角型材 | |
CN219034506U (zh) | 提升推拉门窗勾边端盖及窗扇组件 | |
CN222141015U (zh) | 一种铝合金建材组件 | |
CN222760785U (zh) | 一种用于直下式面板灯的固定框架 | |
CN210577200U (zh) | 一种便于装配及维护使用的配电箱 | |
CN217682628U (zh) | 一种型材连接件及型材连接结构 | |
CN214997017U (zh) | 一种新型组合无缝门框 | |
CN216517628U (zh) | 门框副框的插接结构 | |
CN217054957U (zh) | 一种窗花连接结构 | |
CN110469248B (zh) | 一种套芯连接结构 | |
CN221628026U (zh) | 一种加固型铝合金角码机构 | |
CN216841205U (zh) | 装配式平开窗 | |
CN216841270U (zh) | 一种门窗型材的连接结构 | |
CN221568271U (zh) | 一种一体护角角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