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2687U - 气流引导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气流引导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52687U CN210852687U CN201921220817.4U CN201921220817U CN210852687U CN 210852687 U CN210852687 U CN 210852687U CN 201921220817 U CN201921220817 U CN 201921220817U CN 210852687 U CN210852687 U CN 2108526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let channel
- air
- valve
- brake disc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公开了一种气流引导装置和车辆,所述气流引导装置包括阀门、用于引导汽车前侧的气流进入其中的进气通道、用于引导所述气流流向刹车盘的第一出气通道和用于引导所述气流流向车体外部以降低风阻的第二出气通道,所述第一出气通道和第二出气通道分别与所述进气通道连接,所述阀门设置为具有能够使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气通道连通的第一状态和能够使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气通道连通的第二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引导装置能够使车辆在城市路况行驶需频繁刹车时,该气流引导装置可引导气流流向刹车盘,使刹车盘降温;当高速行驶时,该气流引导装置引导气流流向车体后方,减小了风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气流引导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在城市工况下行驶时,由于频繁刹车,制动盘经常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另外,在高速行驶中,风阻对汽车行驶影响很大。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高速行驶时能够减小风阻,并且在城市工况下可对刹车盘制冷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下,车辆在城市工况行驶时由于频繁刹车,制动盘经常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而在高速行驶中,风阻对汽车行驶影响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气流引导装置,该装置具有能够在高速行驶时能够减小风阻,并且在城市工况下可对刹车盘制冷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流引导装置,包括阀门、用于引导汽车前侧的气流进入所述气流引导装置的进气通道、用于引导所述气流流向刹车盘的第一出气通道和用于引导所述气流流向车体外部以降低风阻的第二出气通道,所述第一出气通道和第二出气通道分别与所述进气通道连接,所述阀门设置为具有能够使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气通道连通的第一状态和能够使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气通道连通的第二状态。
优选的,所述气流引导装置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阀门的状态的阀门控制器和用于检测所述刹车盘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阀门控制器电连接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以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控制所述阀门。
优选的,所述阀门控制器设置为: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刹车盘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时,所述阀门控制器控制所述阀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刹车盘到达第二温度时,所述阀门控制器控制所述阀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优选的,所述进气通道、第一出气通道和第二出气通道的交汇处形成为三叉型通道结构,其中,在所述交汇处,所述进气通道内的气流流向与所述第二出气通道的气流流向呈0°-30°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阀门位于所述三叉型通道的交汇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气通道包括在所述交汇处朝向车辆后侧延伸的直型部和从所述直型部向所述刹车盘引导气流的弯折部。
优选的,所述进气通道、第一出气通道和第二出气通道形成为一体件。
优选的,所述车辆包括本申请的气流引导装置。
优选的,所述车辆包括车身和用于车轮的刹车盘,所述气流引导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前部下侧,所述第一出气通道的出口朝向所述前轮刹车盘。
优选的,所述车辆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前部横向两侧的多个所述气流引导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在城市路况行驶需频繁刹车时,该气流引导装置可引导气流流向刹车盘,使刹车盘降温;当高速行驶时,该气流引导装置引导气流流向车体后方,减小了风阻。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气流引导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气流引导装置的实施方式中阀门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包含如图1所示的气流引导装置的车辆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流引导装置, 111:直型部,
101:阀门, 112:弯折部,
102:进气通道, 201:温度传感器,
103:第一出气通道, 301:车轮,
104:第二出气通道, 302:刹车盘,
105:阀门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照附图所示的方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流引导装置1,该气流引导装置1包括阀门101、用于引导汽车前侧的气流进入其中的进气通道102、用于引导所述气流流向刹车盘302的第一出气通道103和用于引导所述气流流向车体外部以降低风阻的第二出气通道104,所述第一出气通道103和第二出气通道104分别与所述进气通道102连接,所述阀门101设置为具有能够使所述进气通道102与所述第一出气通道103连通的第一状态和能够使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气通道104连通的第二状态。
当车辆行驶过程中,部分气流通过位于车辆前侧的进气通道102进入到该气流引导装置1中。当车辆低速行驶使,可以控制该阀门处于第一状态,如图1所示,此时气流经该阀门101流向第一出气通道103,该状态下气流被引导至刹车盘,使刹车盘302降温;当车辆高速行驶时,可以控制该阀门处于第二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气流经过该阀门101流向第二出气通道103,该状态下,气流直接引导致车辆后方,以减低风阻。
其中,阀门101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控制,例如通过驾驶者手动控制,或者通过适当的装置自动控制。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流引导装置1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阀门的状态的阀门控制器105和用于检测所述刹车盘302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01,所述阀门控制器105电连接于所述温度传感器201,以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201的反馈控制所述阀门101。
该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刹车盘302附近,且不限于与刹车盘接触安装,当刹车盘302温度处于正常范围时,阀门101处于第二状态,以减低车辆风阻;当温度传感器201识别到刹车盘302温度过高时,阀门控制器105根据温度传感器201的反馈控制阀门101处于第一状态,使气流流向刹车盘302,从而使该刹车盘302降温,当刹车盘302温度回到正常范围时,阀门控制器105控制阀门101回到第二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中,阀门控制器设置为: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刹车盘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时,所述阀门控制器控制所述阀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刹车盘到达第二温度时,所述阀门控制器控制所述阀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温度高于第二温度,通过此种技术方案可避免当温度传感器201识别到刹车盘302的温度处于正常范围临界点时,阀门控制器105频繁控制阀门101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间切换,以减小部件耗损。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气通道102、第一出气通道103和第二出气通道104的交汇处形成为三叉型通道结构,其中,在所述交汇处,所述进气通道内的气流流向与所述第二出气通道的气流流向呈0°-30°的夹角。该三叉型通道结构中,通道分叉处内部为圆弧过渡,以使气流在该通道内能够平滑流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阀门101位于所述三叉型通道的交汇处,该阀门101通过截断进气通道102与第二出气通道104间的通路,使气流在进气通道102到第一出气通道103间流通,或通过截断进气通道102与第一出气通道103间的通路,使气流在进气通道102到第二出气通道104间流通。须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阀门101种类及数量,只要满足通道间切换即可,例如,通过三向球阀安装于该三叉型通道的交汇处,以控制气流流通路径,或分别在第一出气通道103或第二出气通道104中安装闸板阀,通过单独打开或关闭位于各出气通道中的阀门以控制气流流向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出气通道103包括在所述交汇处朝向车辆后侧延伸的直型部111和从所述直型部111向所述刹车盘302引导气流的弯折部112。气流通过阀门101后经直型部111引导至弯折部112,以使该气流引导装置1能够绕过车轮301的轮胎,并贴合轮罩板内的形状,使气流能够直接导向刹车盘。
本实用新型中,进气通道102、第一出气通道103和第二出气通道104形成为一体件。避免接合处的缝隙,增加各通道内的平滑度,并增大结构强度。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示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通过该气流引导装置,该车辆能能够使刹车盘降温或者减小风阻。
本实用新型中,该车辆包括车身和用于车轮301的刹车盘302,气流引导装置1设置在车身的前部下侧,第一出气通道103的出口朝向前轮的刹车盘302。该气流引导装置1的进气通道可安装于车辆前部的进气隔栅的后方,可以理解的是通常车辆刹车时的制动轮为前轮,刹车盘温度过高发生于前轮的刹车盘,因此该气流引导装置1的第一出气通道103仅需引导气流至前轮的刹车盘。
本实用新型中,该车辆包括车身的前部横向两侧的多个所述气流引导装置。该车辆的前部横向两侧至少包括两个气流引导装置1,多个该气流引导装置1分别对应该车辆的左前轮和右前轮。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10)
1.一种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引导装置包括阀门(101)、用于引导汽车前侧的气流进入所述气流引导装置的进气通道(102)、用于引导所述气流流向刹车盘(302)的第一出气通道(103)和用于引导所述气流流向车体外部以降低风阻的第二出气通道(104),所述第一出气通道(103)和第二出气通道(104)分别与所述进气通道(102)连接,所述阀门(101)设置为具有能够使所述进气通道(102)与所述第一出气通道(103)连通的第一状态和能够使所述进气通道(102)与所述第二出气通道(104)连通的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引导装置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阀门(101)的状态的阀门控制器(105)和用于检测所述刹车盘(302)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01),所述阀门控制器(105)电连接于所述温度传感器(201),以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201)的反馈控制所述阀门(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控制器(105)设置为:
当所述温度传感器(201)检测到所述刹车盘(302)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时,所述阀门控制器(105)控制所述阀门(101)处于所述第一状态;
当所述温度传感器(201)检测到所述刹车盘(302)温度达到第二温度时,所述阀门控制器(105)控制所述阀门(101)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102)、第一出气通道(103)和第二出气通道(104)的交汇处形成为三叉型通道结构,其中,在所述交汇处,所述进气通道(102)内的气流流向与所述第二出气通道(104)内的气流流向呈0°-30°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101)位于所述三叉型通道的交汇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通道(103)包括在所述交汇处朝向车辆后侧延伸的直型部(111)和从所述直型部(111)向所述刹车盘(302)引导气流的弯折部(11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102)、第一出气通道(103)和第二出气通道(104)形成为一体件。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流引导装置(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车身和用于车轮(301)的刹车盘(302),所述气流引导装置(1)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前部下侧,所述第一出气通道(103)的出口朝向所述前轮刹车盘(30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前部横向两侧的多个所述气流引导装置(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20817.4U CN210852687U (zh) | 2019-07-30 | 2019-07-30 | 气流引导装置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20817.4U CN210852687U (zh) | 2019-07-30 | 2019-07-30 | 气流引导装置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52687U true CN210852687U (zh) | 2020-06-26 |
Family
ID=71307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220817.4U Active CN210852687U (zh) | 2019-07-30 | 2019-07-30 | 气流引导装置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5268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98614A (zh) * | 2021-12-01 | 2023-06-02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的气幕结构和调节方法 |
-
2019
- 2019-07-30 CN CN201921220817.4U patent/CN2108526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98614A (zh) * | 2021-12-01 | 2023-06-02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的气幕结构和调节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56115B (zh) | 制动器的冷却 | |
US10173518B2 (en) | Thermal dissipation system of an electric vehicle | |
US11143089B2 (en) | Motor vehicle front part | |
US8794363B2 (en) | Motor vehicle with a device for supplying cooling air | |
US5505251A (en) | Cool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 |
US8757245B2 (en) |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 |
CN101531199B (zh) | 轨道车辆设备的通风组件 | |
US9738152B2 (en) | Airflow guiding system for vehicle | |
JP2009107617A (ja) | フロント領域を備えた自動車 | |
JPWO2014020957A1 (ja) |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 |
CN109466578A (zh) | 一种机车用通风系统 | |
CN210852687U (zh) | 气流引导装置和车辆 | |
JP5145817B2 (ja) | 電気自動車の冷却装置 | |
CN212950600U (zh) |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 | |
JP2016147554A (ja) | 車両のシャッタ開閉制御装置 | |
CN102556000A (zh) | 一种汽车用除霜除雾结构及其组装和运作方法 | |
CN105398305A (zh)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
KR102518553B1 (ko) | 차량용 공력장치 | |
CN116373928A (zh) | 一种冲压进气引流结构及轨道车辆 | |
KR20150124186A (ko) | 차량용 쿨링모듈 및 그 제어방법 | |
KR0140547Y1 (ko) | 철도차량의 공기안내용 덕트 | |
CN220429819U (zh) | 一种用于车内通风的空调口风力调节装置 | |
KR20160142317A (ko) | 차량송풍시스템 | |
CN221417932U (zh) | 车辆 | |
JP6264063B2 (ja) | 走行車両のキャビ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