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72049U - 一种照明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照明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772049U CN210772049U CN201921683122.XU CN201921683122U CN210772049U CN 210772049 U CN210772049 U CN 210772049U CN 201921683122 U CN201921683122 U CN 201921683122U CN 210772049 U CN210772049 U CN 2107720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source
- plate
- led light
- lens
- c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照明灯。其包括光源盒、设置在所述光源盒内的LED光源板、以及设置在所述LED光源板出光方向上的透镜,所述透镜和所述LED光源板通过卡接实现可拆卸式连接。透镜和LED光源盒通过卡接实现可拆卸式连接,当LED灯出现损坏时,方便将透镜拆卸下来对灯具进行维修,避免在光源盒内打过多的通孔,导致灰尘和水汽等从通孔进入光源盒内,影响所述照明灯的使用寿命,使得该照明灯可以作为三防灯使用,达到防水、防尘和防潮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照明灯。
【背景技术】
照明灯作为一种照明用具,被广泛应用于需要光源的区域和场所。照明灯通常包括设置有LED灯的光源盒以及设置在光源盒出光方向一侧上的透镜,现有的照明灯中,通常是通过在光源盒内打上一些用于将透镜和光源盒固定连接的通孔,因此,设置较多通孔、灰尘水汽容易通过通孔进入光源盒内,影响照明灯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会增加安装的难度。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照明灯维护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亟待提供一款新的照明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照明灯维护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照明灯,其包括光源盒、设置在所述光源盒内的LED光源板、以及设置在所述 LED光源板出光方向上的透镜,所述透镜和所述LED光源板通过卡接实现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透镜上设置有多个卡接块,所述光源盒上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卡接块对应的多个让位凹槽,所述每个卡接块可容置于每个所述让位凹槽中且卡接在所述LED光源板上;或者,所述LED光源板上设置有卡接块,所述透镜上未设置有让位凹槽,所述卡接块伸入所述透镜远离所述LED光源板的一侧且所述透镜卡接在所述卡接块上。
优选地,所述透镜包括扩散板、与所述扩散板长度方向两侧连接的连接板、沿着连接板向远离扩散板一侧延伸的支撑凸台,所述卡接块为沿着所述支撑凸台向远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继续延伸形成,所述照明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源盒内的LED 灯,所述LED灯固定在所述LED光源板上,所述支撑凸台与所述卡接块之间形成一空间用以使得所述卡接块卡接在所述LED光源板的边沿;或者,所述LED光源板包括卡接块和支撑凸台,所述透镜包括扩散板、与所述扩散板长度方向两侧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卡接在所述卡接块与所述支撑凸台形成的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LED光源板包括多个LED灯,所述扩散板与所述LED灯相对设置,所述扩散板为弧面形的板状结构,其向远离所述LED光源板的一侧弯曲。
优选地,所述扩散板面向所述LED灯的一面上设置有多条凸棱结构,所述凸棱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扩散板的长度尺寸相对应。
优选地,通过螺丝将透镜、LED光源板及安装板固定,所述螺丝设置在两个卡接块的中间位置。
优先地,所述卡接块与扩散板为一体成型或拼接连接;或者所述卡接块与所述LED光源板为一体成型或拼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源盒向透镜的方向凹陷形成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大于所述LED光源板的厚度;所述光源盒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包括第一折边,沿第一折边的设置方向安装支撑架;所述第一折边与支撑架形成滑槽。
优选地,所述照明灯进一步包括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设于所述电源盒外侧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照明灯还包括固定部、供电组件以及盖合在所述供电组件上的上盖,所述光源盒设置在所述供电组件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固定部和所述上盖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架及与固定架可拆卸是连接的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架可相对所述上盖滑动,所述固定板一端与所述上盖抵接。
优选地,所述上盖对应固定部位置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处可拆卸式连接有插片;所述插片包括插片主体、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所述第一卡片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二卡片的设置方向相反;所述插片主体与第一卡片形成第一卡槽;所述插片主体与第二卡片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可对应卡接在所述开孔处;当需要打开插片时,第一卡片沿第二卡片方向滑动大于第一卡片长度的距离,使第一卡片从上盖上脱离,并取下插片。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顶板及三个侧板;所述顶板、三个侧板及固定板合围形成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开口端与上盖抵持;并通过所述开孔与主体内部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照明灯,透镜和LED光源盒通过卡接实现可拆卸式连接,当LED灯出现损坏时,方便将透镜拆卸下来对灯具进行维修,避免在光源盒内打过多的通孔,导致灰尘和水汽等从通孔进入光源盒内,影响所述照明灯的使用寿命,使得该照明灯可以作为三防灯使用,达到防水、防尘和防潮的目的。
通过设置卡接块和让位凹槽配合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设置有支撑凸台,支撑凸台和所述卡接块之间形成一空间以使得所述卡接块卡接在所述LED光源板的边缘,方便实现LED 光源板的可拆卸式连接。
将扩散板设置为弧形板,很好的提高对LED灯的光扩散效果。
所述扩散板面向所述LED灯的一面上设置有多条凸棱结构,所述凸棱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扩散板的长度尺寸相对应,能进一步提高对LED灯的光线的扩散效果。
通过螺丝将透镜、LED光源板及安装板固定,所述螺丝设置在两个卡接块的中间位置,可以很好的提高卡接的稳定性,在保证安装稳定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提高整体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固定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主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供电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上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插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上盖沿A-A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D是本实用新型的图5B的变化状态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供电组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B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图6A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C是本实用新型的图6B的变化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感应模块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8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感应模块安装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D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感应模块的模块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发光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发光组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0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图10A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图10A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D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图10A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E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透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F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透镜和 LED光源板的连接方式的变形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固定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固定组件与定位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D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定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E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F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之固定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照明灯;11、主体;10、固定部;106、固定架;101、顶板;1011、敲击孔;102、侧板;105、固定板;1021、螺栓; 1051、螺栓结构;1052、倒钩;12、供电组件;121、电源盒; 122、电源模块;123、控制模块;1231、控制器;124、垫片; 13、发光组件;130、光源盒;131、安装板;136、侧边;1311、凸起;1312、第一折边;1315、让位凹槽;132、LED光源板;1321、LED灯;133、灯罩;134、透镜;1341、卡接块;1342、扩散板;1343、连接板;1344、支撑凸台;135、支撑架;1351、第二折边;1352、垂直边;1314、滑槽;14、固定组件;140、支撑台;141、端盖;1411、第二折板;1412、顶板;1413、第一折板;142、遮盖板;1421、卡接折板;1422、挡板;143、定位板;1431、第一卡接板;1432、第二卡接板;1433、连接板;1434、握持板;1434、握持板;1435、抵接部;1436、施力板;1437、弯折部;15、感应模块;19、上盖;191、开孔; 192、卡槽;193、插片;1931、插片主体;1932、第一卡片; 1933、第二卡片;1934、第一卡槽;1935、第二卡槽;1936、推拉板;1937、插接折片;160、卡接结构;1601、第一台阶; 1602、第二台阶;1603、连接段;170、L型结构;1701、平台部;
X、设置固定板方向相反的方向;L1、第二卡槽的深度距离; L2、第一卡片的长度;L3、所述连接段1603长度;L4、支撑台与所述平台部之间的距离;H1、凸起的高度;H2、LED光源板与LED灯1321的厚度之和;
2、照明灯;25、感应模块;21、主体;221、电源盒;2011、敲击孔;224、垫片;2231、控制器;222、电源模块;2241、螺丝孔;
3、照明灯;34、固定组件;341、端盖;3411、第二折板; 342、遮盖板;3421、卡接折板;3422、挡板;
4、照明灯;40、固定部;41、挂钩;42、链条;441、端盖;4411、第一钩孔;4412、第二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照明灯1,所示照明灯1可根据需要安装于需要光源的场所,不受安装条件的限制,极大的满足使用需求。所述照明灯1包括主体11和固定部 10,所述主体11用于提供光源,所述固定部10将主体11固定于待安装面上;所述固定部10相对于主体11可拆卸连接,方便主体11的更换。
请参阅图2,所述固定部10包括固定架106及与固定架106可拆卸式连接的固定板105;固定架106包括顶板101和三个侧板 102;所述顶板101与待安装面固定;所述固定板105、顶板101 及三个侧板102合围形成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开口端与主体11抵持。所述固定架106上设置敲击孔1011,方便走线。所述敲击孔1011就是预留的走线孔,有需要时客户可自行撬开所述敲击孔1011布置线路。
所述固定架106包括第一侧板102、第二侧板及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102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同时所述第一侧板102 及第二侧板相对于主体11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侧板 102及第二侧板分别通过螺栓1021与主体11可拆卸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02及第二侧板与主体11的连接还可以是卡接、焊接或贴合的方式。所述固定板105与第三侧板相对设置,且所述固定板105相对顶板101、第一侧板102及第二侧板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01及三个侧板体成型,或者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01与三个侧板102之间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固定板105垂直顶板101的两侧边与对应的第一侧板102及第二侧板通过固定板105上的螺栓结构1051连接。通过螺栓结构1051使得固定板105与第一侧板 102和第二侧板可拆卸式连接,方便对固定板105的拆装。
请继续结合图1和图2,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固定板105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固定板105远离顶板101的一端的侧边上设置倒钩1052,所述倒钩1052插入主体11中,以防止所述固定板105沿螺栓结构1051转动,进一步提高固定板105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3,所述主体11包括上盖19、供电组件12、发光组件13及固定组件14。
所述发光组件13设于供电组件12沿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固定组件14设于所述供电组件12及发光组件13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并将所述供电组件12及发光组件13连接在一起;所述供电组件12、发光组件13及固定组件14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供电组件12与所述发光组件13电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供电组件12,包括电源盒121、电源模块 122及控制模块123;所述电源模块122为多个串联或/和并联的可充电电池;控制模块123与电源模块122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22的供电情况。
请继续参阅图4,上盖19与所述电源盒121可拆卸式转动连接;所述上盖19和电源盒121可扣合形成两端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内容置电源模块122及控制模块123。所述腔体的开口处,通过固定组件14遮挡,防止电源模块122外露,同时防止灰尘进入,增加所述照明灯1的使用寿命。所述上盖19、电源盒121及固定组件14上分别设置敲击孔1011,方便走线。
所述供电组件12进一步包括垫片124,所述垫片124通过焊接方式安装于电源盒121远离上盖19的一端。所述垫片124之上通过螺栓方式安装电源模块122和控制模块123;通过使用垫片 124间接将所述电源模块122固定在电源盒121上,可避免直接在电源盒121上打孔,影响照明灯1的美观,同时也可起到防尘作用。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4,所述上盖19设置开孔191,所述开孔191的设置,可便于随时检查线路、电线路的引出或更换电源模块122,所述开孔191处正对所述固定部10的空腔。所述上盖19上靠近所述开孔191处设置有卡槽192,所述固定板105的倒钩1052插入所述卡槽192实现固定板105与上盖19的卡接,进一步固定所述固定板105。
请参阅图5A和图5B,所述开孔191上设有与其配合的插片 193,可通过插片193阻挡灰尘从开孔191处进入供电组件12。所述插片193上还可设有敲击孔1011,以供电线通过。所述插片193 的设置,可提高所述供电组件12的使用便捷程度和密封性。插片193设置在所述固定架106的下方。
请参阅图5B和图5C,所述插片193包括插片主体1931,第一卡片1932和第二卡片1933。所述第一卡片1932和第二卡片1933 沿着所述插片主体1931靠近所述供电组件12的表面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卡片1932和第二卡片1933设置在所述插片主体1931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卡片1932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二卡片1933 的设置方向相反。所述插片主体1931与第一卡片1932上下错位设置形成第一卡槽1934;所述插片主体1931与第二卡片1933上下错位设置,并形成一第二卡槽1935。进一步地,所述插片主体1931向远离所述第一卡片1932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推拉板 1936,即推拉板1936与所述插片主体1931倾斜设置。方便用户施力于推拉板1936将插片193插入开孔191中或者从开孔191中抽出。为了方便将插片193插入开孔191,所述第二卡片1933远离所述第一卡片1932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插片主体1931的一侧弯折形成插接折片1937,即插接折片1937相对所述第二卡片1933 形成倾斜结构,当需要将插片193插入开孔191时,沿着插接折片1937将插片193插入开孔191中。当将插片193插入开孔191中时,所述上盖19的两侧分别卡入所述第一卡槽1934与第二卡槽 1935内,从而将插片193固定在上盖19上对开孔191进行封盖。同时,第二卡槽1935的深度大于第一卡槽1934的深度且所述第一卡槽1934与第二卡槽1935的开设方向相背。
如图5C和5D所示,工作人员需要对照明灯1进行维护时;先打开所述固定板105,并向设置固定板105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如图5D所示的X方向,推动所述插片主体1931,使所述第一卡片 1932沿X方向滑动距离L1,其中所述滑动距离L1大于所述第一卡片1932长度L2,从上盖19上脱离,打开并取下插片193,通过开孔191处对供电组件12的连接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操作方便,节约时间。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片1932与所述插片主体1931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第二卡片1933与所述插片主体 1931之间的距离为所述上盖191的厚度尺寸的1.05-1.3倍。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灯包括一电源收容结构,所述电源收容结构包括电源盒121、固定组件14及上盖19。具体地,请参阅图6A所述上盖19和电源盒121之间实现合页式开合。具体地,所述上盖19沿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设置卡接结构160,所述卡接结构160为双台阶式设置,所述电源盒121 与所述上盖19沿长度方向上的一边设置为L型结构170;同时,所述固定组件14靠近所述上盖19的卡接结构160的位置,设置支撑台140。所述支撑台140可支撑所述上盖19。
具体地,如图6B和6C所示,所述卡接结构160包括第一台阶 1601、第二台阶1602及连接段1603;通过所述连接段1603将第一台阶1601与第二台阶1602相连;所述L型结构170包括平台部 1701。
如图6A和6C所示,上盖19与电源盒121扣合时,所述第一台阶1601搭接在支撑台140之上;所述平台部1701搭接在所述第二台阶1602之上;且所述支撑台140与所述平台部1701之间的距离 L4小于所述连接段1603长度L3,以保证所述上盖19相对电源盒 121围绕连接段1603转动时不会脱落。
通过L型结构170与支撑台140之间形成一卡固空间,所述上盖19通过卡接结构160由所述卡固空间的一端向另一端置入;以使所述卡接结构160可转动固定在所述L型结构170与支撑台140 之间;避免使用合页,便于安装。
同时,当安装所述上盖19时,将所述上盖19沿长度方向且平行所述电源盒121插入所述支撑台140与所述平台部1701之间的距离L4中;当需要卸载所述上盖19时,可沿长度方向且平行所述电源盒121从所述支撑台140与所述平台部1701之间的距离 L4中抽离。此种结构方便快捷,且不需要用到其他工具节约人力和物力成本。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照明灯1之主体11中心位置设置敲击孔1011,具体地,所述敲击孔1011设于所述电源盒121的中心位置。所述敲击孔1011就是预留的空位,有需要时客户可自行撬开所述敲击孔1011安装其他辅助功能的设备。
如图8A、图8B、图8C和图8D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照明灯2,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照明灯 2进一步包括感应模块25,所述感应模块25设于主体21中心位置的敲击孔(图未示)内。
具体地,所述感应模块25设于电源盒221中心位置的敲击孔2011内,同时所述垫片224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感应模块25的螺丝孔2241,以便使所述感应模块25与所述垫片224可拆卸连接;所述感应模块25通过敲击孔2011部分外露于所述电源盒221,以感测环境变化情况。所述感应模块25为微波运动感应装置、红外感应装置、声音感应装置或亮度感应装置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照明灯2进一步包括控制器2231,所述感应模块25与控制器2231电性连接。具体地,当所述感应模块25感测到环境变化信号时,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传送至所控制器2231,所述控制器2231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控制所述电源模块222供电;同时,可根据需要设定供电时间。当经过设定时间后所述控制器2231自动产生第二控制信号并控制所述电源模块222停止供电。这样可以节约用电量,延长电源模块222 的使用寿命。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组件13包括光源盒130和设于光源盒130内的多个LED光源板132,每个所述 LED光源板13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光源盒130内。所述光源盒130 包括LED光源板防压结构,以防止所述照明灯在运输、安装和维护过程中,由于受到挤压出现LED光源板上LED灯的损坏。
具体地,所述光源盒130包块安装板131及设于所述安装板 131长度方向两侧的侧边136;所述侧边136与安装板131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所述LED光源板13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板 131上。所述LED光源板132可通过螺栓、卡接、焊接或贴合的方式固定于安装板131。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所述LED光源板132包括多个LED灯 1321,以提供光源;所述安装板131向安装LED光源板132的方向凹陷形成凸起1311,所述凸起1311的高度H1大于LED光源板132 和LED灯1321的厚度之和H2,以保护主体11受到挤压时LED光源板132及设于其上的LED灯1321不被破坏。所述凸起1311为倒三角形结构、矩形结构、哑铃形结构中任一种或多种组合。
如图10A和图10C所示,所述侧边136远离安装板131的一端向安装LED光源板132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折边1312,沿第一折边1312的设置方向安装支撑架135,所述支撑架135包括平行第一折边1312的第二折边1351及垂直第二折边1351的垂直边1352;所述支撑架135可进一步保护主体11受到挤压时LED光源板132 不被破坏。
同时,所述第一折边1312与第二折边1351之间形成滑槽 1314;所述发光组件13包括灯罩133,所述灯罩133设于LED光源板132的出光方向,并使LED光源板132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灯罩133为平板结构,所述灯罩133可滑动插接于所述第一折边 1312与第二折边1351之间形成滑槽1314中。
如图10A、图10D和10E所示,所述发光组件13进一步包括透镜134,所述透镜134为曲面结构,所述曲面结构正对LED光源板 132的位置处厚度较大,边缘逐渐变薄,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使光源分散,照射面积更广。
所述透镜134包括扩散板1342、连接在扩散板1342长度方向两侧的连接板1343、沿着连接板1343向远离扩散板1342一侧延伸的支撑凸台1344以及沿着支撑凸台1344向远离扩散板1342的一侧继续延伸形成的卡接块1341。在所述支撑凸台1344与所述卡接块1341之间形成一空间用以卡接所述LED光源板132的边沿。也即,通过卡接块1341卡接在LED光源板132的边沿实现两者的卡接。
所述扩散板1342为弧面形的弯板结构,其向远离LED光源板 132的一侧弯曲,将所述扩散板1342设置为弧形的弯板结构,能很好的增加对LED灯1321发出的光线的扩散效果。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扩散板1342面向LED灯1321的一面上设置有多条凸棱结构,所述凸棱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扩散板1342的长度尺寸相对应。所述卡接块1341与LED光源板132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卡合,实现所述透镜134的可拆卸式固定。这种结构设计方便拆卸和安装,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同时,所述安装板131对应卡接块1341的位置向远离所述LED光源板132的方向延伸形成有让位凹槽1315,所述让位凹槽1315用以容置所述卡接块1341。所述让位凹槽 1315的设置,可以为所述卡接块1341的设置提供一定的容置空间,而且通过所述让位凹槽1315的设置,可避免在所述安装板 131上开设过多用于固定的通孔,从而使所述光源盒130可具有更好的密封性。
可选地,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透镜134与LED 光源板132连接的稳定性,可在支撑凸台1344上设置多个卡接块 1341,多个卡接块1341均匀分布在支撑凸台1344上。这时,安装板131上设置有与卡接块1341对应的多个让位凹槽1315即可。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10F,可以在所述LED光源板132上设置有卡接块1341和支撑凸台1344,此时安装板131上的让位凹槽1315可以省略,同时透镜134不需要再设置有支撑凸台1344,所述卡接块1341伸入所述透镜134远离所述LED光源板 132的一侧。通过两者的配合同样可以实现安装板131和透镜134 的可拆卸式连接。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卡接块1341与扩散板1342为一体成型或者拼接连接,或者所述卡接块1341与所述LED光源板 132为一体成型或拼接连接。拼接可以是通过粘胶黏合拼接或者其他的拼接方式。
还可以理解的是,在安装的过程中,进一步通过螺丝将透镜134、LED光源板132以及安装板131固定连接。所述螺丝设置在两个卡接块1341的中间位置。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所述固定组件14包括端盖141和遮盖板142,所述端盖141和遮盖板142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所述端盖141和遮盖板142可通过螺栓、卡接、焊接或贴合的方式连接。
所述端盖141将所述主体11长度方向的侧面围合在一起,所述端盖141包括和安装板131相对的顶板1412、与顶板1412连接的第一折板1413以及和第一折板1413连接的第二折板1411。顶板1412、第一折板1413以及第二折板1411围合形成容置发光组件13以及供电组件12的空间。所述遮盖板142包括卡接折板1421。当所述端盖141和遮盖板142固定在一起时,所述第二折板1411 及卡接折板1421形成夹层结构,所述灯罩133可插接与夹层结构内,以对发光组件13进行初步固定。可选地,所述卡接折板1421 设置在第二折板1411的下方。
请参阅图11C和11D,固定组件14进一步包括定位板143。定位板143卡接在顶板1412和卡接折板1421之间。定位板14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板1431、第二卡接板1432以及连接第一卡接板1431和第二卡接板1432的连接板1433。第一卡接板1431和第二卡接板1432之间形成容纳固定组件14的空间,第一卡接板 1431卡接在安装板131上,第二卡接板1432卡接在卡接折板1421 上,利用定位板143的夹持力将发光组件13和供电组件12夹持固定。可选地,第一卡接板1431远离连接板1433的一端向靠近安装板131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折部1437。弯折部1437卡接在顶板 1412的边缘处,使得第一卡接板1431更牢固的卡接在顶板1412 上。
请继续参阅图11D,所述定位板143进一步包括握持板1434,握持板1434包括与卡接折板1421抵接的抵接部1435以及和抵接部1435连接的施力板1436。抵接部1435沿着第二卡接板1432远离连接板1433的一端向第一卡接板1431的一侧凸起形成,施力板1436为沿着抵接部1435向远离第一卡接板1431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施力板1436和第二卡接板1432之间形成施力空间。当需要将卡接在固定组件14上的定位板143取下时,按压施力板 1436,施力板1436带动抵接部1435向远离卡接折板1421的一侧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一卡接板1431与所述第二卡接板1432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变大,使得抵接部1435与卡接折板1421发生分离,从而便于将定位板143拆卸下来。
当需要将定位板143卡接在固定组件14上时,仍然先对施力板1436施力,然后将定位板143与固定组件14连接,当施力板 1436的外力消失时,第一卡接板1431与所述第二卡接板1432之间的空间变小,抵接部1435抵接在卡接折板1421上,第一卡接板1431和第二卡接板1432对固定组件14进行夹持固定。
为了提高对施力板1436的施力效果,可以在施力板1436上设置防滑条纹。同样地,为了增加定位板143与固定组件14连接的牢固性,可以在定位板143与固定组件14接触的一面设置硅胶、塑胶或者其他一些防滑材料,以增加定位板143与固定组件14的摩擦力。
所述定位板143可以设置为多个,均匀卡接在固定组件14上。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板143为4个,每个所述固定组件 1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卡接两个所述定位板。
还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固定组件14可以不包括遮盖板142。所述顶板1412、第一折板1413和第二折板 1411围合形成容纳所述发光组件13与供电组件12的空间,多个所述定位板143两端分别卡接在顶板1412和第二折板1411上对两者进行夹持。
在需要安装照明灯2时,可以先将发光组件13和供电组件12 插接入所述固定组件14中,然后将定位板143卡接在固定组件14 上,利用固定组件14的夹持力将发光组件13和供电组件12初步定位,然后再利用螺丝等紧固件将顶板1412和安装板131固定连接;或者需要将发光组件13拆卸下来更换时,首先卸掉螺丝等紧固件,然后再拆卸下来定位板143。设置定位板143起到定位预紧固作用,其拆装方便,为高空作业提供方便。
如图3、图9、图11E和图11F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34,其与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固定组件34的区别在于:所述遮盖板342进一步包括挡板3422,所述挡板3422和所述第二折板1411连接,所述挡板3422设于所述主体11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对所述两端进行遮挡,起到防尘作用;具体地,所述挡板3422的朝向所述LED光源板132的一端的外轮廓与安装透镜134远离所述LED光源板132一端的外轮廓相匹配。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提供的照明灯4,其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提供照明灯 4的区别在于,所述固定部40为链式结构。
具体地,所述链式结构包括挂钩41及链条42。所述挂钩41 与所述端盖441折弯处开设的第一钩孔4411和第二钩孔4412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可增加挂钩41与主体41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第一钩孔4411和第二钩孔4412与发光组件内部不连通,能防尘防异物;通过调节链条42的长短控制所述照明灯4的安装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照明灯,透镜和LED光源盒通过卡接实现可拆卸式连接,当LED灯出现损坏时,方便将透镜拆卸下来对灯具进行维修,避免在光源盒内打过多的通孔,导致灰尘和水汽等从通孔进入光源盒内,影响所述照明灯的使用寿命,使得该照明灯可以作为三防灯使用,达到防水、防尘和防潮的目的。
通过设置卡接块和让位凹槽配合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设置有支撑凸台,支撑凸台和所述卡接块之间形成一空间以使得所述卡接块卡接在所述LED光源板的边缘,方便实现LED 光源板的可拆卸式连接。
将扩散板设置为弧形板,很好的提高对LED灯的光扩散效果。
所述扩散板面向所述LED灯的一面上设置有多条凸棱结构,所述凸棱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扩散板的长度尺寸相对应,能进一步提高对LED灯的光线的扩散效果。
通过螺丝将透镜、LED光源板及安装板固定,所述螺丝设置在两个卡接块的中间位置,可以很好的提高卡接的稳定性,在保证安装稳定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提高整体安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光源盒、设置在所述光源盒内的LED光源板、以及设置在所述LED光源板出光方向上的透镜,所述透镜和所述LED光源板通过卡接实现可拆卸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上设置有多个卡接块,所述光源盒上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卡接块对应的多个让位凹槽,所述每个卡接块可容置于每个所述让位凹槽中且卡接在所述LED光源板上;或者,所述LED光源板上设置有卡接块,所述透镜上未设置有让位凹槽,所述卡接块伸入所述透镜远离所述LED光源板的一侧且所述透镜卡接在所述卡接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包括扩散板、与所述扩散板长度方向两侧连接的连接板、沿着连接板向远离扩散板一侧延伸的支撑凸台,所述卡接块为沿着所述支撑凸台向远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继续延伸形成,所述支撑凸台与所述卡接块之间形成一空间用使得所述卡接块卡接在所述LED光源板的边沿;或者,所述LED光源板包括卡接块和支撑凸台,所述透镜包括扩散板、与所述扩散板长度方向两侧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卡接在所述卡接块与所述支撑凸台形成的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板包括多个LED灯,所述扩散板与所述LED灯相对设置,所述扩散板为弧面形的板状结构,其向远离所述LED光源板的一侧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面向所述LED灯的一面上设置有多条凸棱结构,所述凸棱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扩散板的长度尺寸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与扩散板为一体成型或拼接连接;或者所述卡接块与所述LED光源板为一体成型或拼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盒包括安装板,所述LED光源板和所述安装板连接,通过螺丝将透镜、LED光源板及安装板固定,所述螺丝设置在两个卡接块的中间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盒向透镜的方向凹陷形成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大于所述LED光源板的厚度;所述光源盒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包括第一折边,沿第一折边的设置方向安装支撑架;所述第一折边与支撑架形成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还包括固定部、供电组件以及盖合在所述供电组件上的上盖,所述光源盒设置在所述供电组件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固定部和所述上盖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架及与固定架可拆卸是连接的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架可相对所述上盖滑动,所述固定板一端与所述上盖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对应固定部位置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处可拆卸式连接有插片;所述插片包括插片主体、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所述第一卡片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二卡片的设置方向相反;所述插片主体与第一卡片形成第一卡槽;所述插片主体与第二卡片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可对应卡接在所述开孔处;当需要打开插片时,第一卡片沿第二卡片方向滑动大于第一卡片长度的距离,使第一卡片从上盖上脱离,并取下插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75789 | 2019-04-04 | ||
CN2019204757894 | 2019-04-04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772049U true CN210772049U (zh) | 2020-06-16 |
Family
ID=71039760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8157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72047U (zh) | 2019-04-04 | 2019-10-09 | 一种照明灯 |
CN20192168312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72049U (zh) | 2019-04-04 | 2019-10-09 | 一种照明灯 |
CN20192170196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72050U (zh) | 2019-04-04 | 2019-10-09 | 一种照明灯 |
CN20192168254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72048U (zh) | 2019-04-04 | 2019-10-09 | 一种电源收容结构及其照明灯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8157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72047U (zh) | 2019-04-04 | 2019-10-09 | 一种照明灯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0196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72050U (zh) | 2019-04-04 | 2019-10-09 | 一种照明灯 |
CN20192168254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72048U (zh) | 2019-04-04 | 2019-10-09 | 一种电源收容结构及其照明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4) | CN210772047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90976A (zh) * | 2021-03-10 | 2021-07-09 | 深圳市雅琪光电有限公司 | 灯具 |
-
2019
- 2019-10-09 CN CN201921681573.XU patent/CN21077204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9-10-09 CN CN201921683122.XU patent/CN21077204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9-10-09 CN CN201921701966.2U patent/CN21077205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9-10-09 CN CN201921682548.3U patent/CN21077204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772050U (zh) | 2020-06-16 |
CN210772047U (zh) | 2020-06-16 |
CN210772048U (zh) | 2020-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12104324A (ja) |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装置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 | |
US7726834B2 (en) | Corner mounted light fixture | |
CN210772049U (zh) | 一种照明灯 | |
US9121569B2 (en) | Lighting apparatus having a housing to accomodate a removable diffuser | |
CN104456457A (zh) | 安装装置及应用该安装装置的灯具 | |
CN212456680U (zh) | 一种灯具及一种灯具组合 | |
US20130033862A1 (en) | External Ballast Fixture | |
CN210951011U (zh) | 一种吸顶灯通电结构 | |
JP2620009B2 (ja) | 照明器具 | |
CN211780342U (zh) | 一种led灯具 | |
CN209638940U (zh) | 一种led光源板防压结构及照明灯 | |
JP2020161401A (ja) | 照明装置 | |
CN213019190U (zh) | Led发光装置以及电器设备 | |
KR102642044B1 (ko) | 컨버터 및 엘이디모듈을 서랍식으로 교체하도록 한 혁신적인 엘이디조명등 | |
JP6762400B2 (ja) | Led光源ユニット、本体ユニット、及びled照明器具 | |
CN219395215U (zh) | 一种灯具驱动盒 | |
JP2020140815A (ja) | 照明装置 | |
CN205332050U (zh) | 照明设备 | |
CN220205585U (zh) | 一种吸顶灯 | |
CN216280977U (zh) | 一种吸顶灯的安装结构 | |
CN210891138U (zh) | 照明灯具 | |
JP7460957B2 (ja) | 誘導灯 | |
WO2022044419A1 (ja) |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 |
JP7173445B2 (ja) | 照明装置 | |
JP5614111B2 (ja) | 照明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