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0125U - 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用铝管内孔抛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用铝管内孔抛光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50125U CN210650125U CN201921684089.2U CN201921684089U CN210650125U CN 210650125 U CN210650125 U CN 210650125U CN 201921684089 U CN201921684089 U CN 201921684089U CN 210650125 U CN210650125 U CN 2106501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ishing
- aluminum pipe
- shaft
- sliding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铝管抛光用夹持组件,包括间隔设置在机座上的一组支座,支座用于放置铝管,支座上穿装有一组主动滚轮和一组从动滚轮,主动滚轮的转动轴一端转动穿装于支座,另一端连接驱动机构;支座底端安装活动板,活动板底面安装一对滑板,机座上设有供滑板穿过的开孔,开孔处设有一对支撑板,滑板竖向滑动配合于支撑板,滑板底端安装转向节,两个转向节穿装转向轴,转向轴尾端设置调节器。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用铝管内孔抛光机,包括设置于机座上的抛光组件和前述的夹持组件。支座高度可调整,适用于夹持不同直径的铝管;抛光砂轮左右移动运行平稳,抛光过程中铝管也同时转动,抛光效果良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前减震铝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用铝管内孔抛光机。
背景技术
为了缓和与衰减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凹凸不平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行车的平顺性与舒适性,利于提高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和操纵的稳定性,摩托车上均设置有减震器装置,摩托车大多数采用筒式减震器。目前生产的摩托车前减震铝管,对铝管内孔要求非常严格,内孔壁面颗粒、拉伤、条纹等都会导致产品不合格,不断增加生产成本,需要一种能够对不良铝管内孔进行抛光处理的抛光机,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成品率。抛光机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两个问题:对于不同直径的铝管,需要调整夹持机构,使铝管内孔与抛光机构配合;另外,抛光砂轮需要转动摩擦壁面,同时需要沿内孔径向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用铝管内孔抛光机,支座高度可调整,适用于夹持不同直径的铝管;抛光砂轮左右移动运行平稳,抛光过程中铝管也同时转动,抛光效果良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铝管抛光用夹持组件,包括间隔设置在机座上的一组支座,所述支座用于放置铝管,所述支座上穿装有一组主动滚轮和一组从动滚轮,所述主动滚轮的转动轴一端转动穿装于所述支座,另一端连接驱动机构;
所述支座底端安装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面安装一对滑板,所述机座上设有供所述滑板穿过的开孔,所述开孔处设有一对支撑板,所述滑板竖向滑动配合于所述支撑板,所述滑板底端安装转向节,两个所述转向节穿装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尾端设置调节器。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上竖直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底端安装有压轮,当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伸长后,所述压轮将铝管压紧。
具体地,所述主动滚轮的转动轴通过皮带与夹持电机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顶面设置有弧形凹槽,用于放置铝管。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机座开孔处,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板竖向滑动插装于所述滑槽。
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用铝管内孔抛光机,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座上的抛光组件和所述的夹持组件,所述抛光组件包括抛光轴,所述抛光轴一端穿装于安装座,另一端设置抛光砂轮,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抛光电机,所述抛光轴与所述抛光电机连通;
所述安装座底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面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穿装于机座上的滑杆和滑动轴,所述滑动轴尾端连通至滑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在支座和安装座之间设有门形支架,所述门形支架上安装有一对竖向排列的定位轮,所述定位轮上下贴合所述抛光轴侧壁;所述定位轮8外壁设有弧形凹槽,所述抛光轴水平穿过两个定位轮的弧形凹槽构成的孔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夹持支座上安装一组从动滚轮和一组主动滚轮,需要抛光的铝管通过从动滚轮和主动滚轮带动而转动,同时抛光砂轮转动和左右移动,由此完成铝管内孔抛光,相比只依靠抛光砂轮转动而抛光,抛光更高效,内壁各点面受力均匀,尤其适用于内径较大的铝管,抛光砂轮只需沿径向移动。
2、夹持支座竖向滑动安装在机座上,通过转向轴和转向节调节滑板高度,从而调整支座的高度,适用于夹持不同直径的铝管,支撑板与机座固定为一体,滑板插装在支撑板上,滑动配合牢固。
3、在铝管的上方设置压轮,铝管转动过程中压轮可随着转动,既不会阻碍铝管转动,又可以对铝管进行限位压紧,避免铝管翘起或脱落。
4、抛光轴安装方式巧妙,通过滑动电机驱动而左右移动,同时安装座上设置抛光电机驱动抛光轴转动,结构紧凑,运行平稳;并且设置定位轮上下贴合抛光轴,既可对抛光轴限位,又不妨碍抛光轴平顺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座,2-滑动电机,3-抛光电机,4-安装座,40-安装板,5-滑动轴,6-滑杆,7-抛光轴,70-抛光砂轮,8-定位轮,9-气缸,90-压轮,10-主动滚轮,100-转动轴,20-从动滚轮,11-活动板,12-转向节,13-调节器,14-控制面板,15-滑板,16-支撑板,17-转向轴,18-支座,19-夹持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铝管抛光用夹持组件,包括间隔设置在机座1上的一组支座18,所述支座18用于放置铝管,所述支座18上穿装有一组主动滚轮10和一组从动滚轮20,所述主动滚轮10的转动轴100一端转动穿装于所述支座18,另一端连接驱动机构;
所述支座18底端安装活动板11,所述活动板11底面安装一对滑板15,所述机座1上设有供所述滑板15穿过的开孔,所述开孔处的机座1上设有一对支撑板16,所述滑板15竖向滑动配合于所述支撑板16,所述滑板15底端安装转向节12,两个所述转向节12穿装转向轴17,所述转向轴17尾端设置调节器13。
具体实施过程:
待抛光的铝管放置在主动滚轮10和从动滚轮20上,通过调节器13旋拧转向轴17,调整滑板15上下移动,使铝管内孔与抛光砂轮70接触,可适用于夹持不同直径的铝管;抛光过程中,驱动主动滚轮10转动,铝管在主动滚轮10和从动滚轮20滚动切向力作用下转动,配合抛光砂轮70转动,完成铝管内孔抛光。对于内径较大的铝管,抛光砂轮70直径不便于设计成与铝管内径相当,通过铝管转动使内壁各点主动与抛光砂轮70接触配合,抛光砂轮70只需径向移动而不用调整周向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1上竖直安装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活塞杆底端安装有压轮90,当所述气缸9的活塞杆伸长后,所述压轮90将铝管压紧,铝管转动过程中压轮90随着滚动,既不妨碍铝管转动,又可以对铝管进行限位,防止抛光过程中铝管晃动,确保抛光砂轮70与铝管内壁保持接触。
具体地,所述主动滚轮10的转动轴100通过皮带与夹持电机19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18顶面设置有弧形凹槽,用于放置铝管,便于从动滚轮20顺畅地驱动铝管转动。
具体地,所述支撑板16固定于所述机座1台面的底面,两个所述支撑板16相对的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板15竖向滑动插装于所述滑槽,活动板11覆盖于开孔上,滑板15沿着支撑板16上下滑动顶升调整支座18的高度。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滑动配合方式,只要能实现支座18高度可调。
实施例2
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用铝管内孔抛光机,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座1上的抛光组件和实施例1所述的夹持组件,所述抛光组件包括抛光轴7,所述抛光轴7一端穿装于安装座4,另一端设置抛光砂轮70,所述安装座4上安装有抛光电机3,所述抛光轴7与所述抛光电机3连通;
所述安装座4底端固定有安装板40,所述安装板40底面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穿装于机座1的滑杆6和滑动轴5,所述滑动轴5尾端连通至滑动电机2。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1在支座18和安装座4之间设有门形支架,所述门形支架上安装有一对竖向排列的定位轮8,两个定位轮8上下贴合抛光轴7,所述抛光轴7穿过两个所述定位轮8的间隙。定位轮8外壁设有弧形凹槽,抛光轴7水平穿过两个定位轮8的弧形凹槽构成的孔腔,抛光轴7移动过程中可转动,既可限位抛光轴7左右移动,又不阻碍抛光轴7左右滑动。
具体实施过程:将所需抛光铝管放置在主动滚轮10和从动滚轮20上,根据需要抛光铝管的尺寸规格,调整调节器13,使滑板15上下移动到适当位置,确保铝管内孔与抛光砂轮70接触。按控制面板14上的启动开关,启动抛光机,滑动电机2皮带传动滑动轴5,驱动安装座4沿着滑杆6从左向右移动,抛光电机3驱动抛光轴7顺时针转动,夹持电机19驱动主动滚轮10顺时针滚动;气缸9的活塞杆伸长,使压轮90下降压住铝管,抛光砂轮70随抛光轴7顺时针转动开始进行抛光作业。抛光完成后,控制气缸9的活塞杆缩短使压轮90上升松开铝管,控制滑动电机2反转,驱动安装座4使抛光轴7回到初始位置,最后按控制面板14上的关闭开关,抛光机停止运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铝管抛光用夹持组件,包括间隔设置在机座(1)上的一组支座(18),所述支座(18)用于放置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8)上穿装有一组主动滚轮(10)和一组从动滚轮(20),所述主动滚轮(10)的转动轴(100)一端转动穿装于所述支座(18),另一端连接驱动机构;
所述支座(18)底端安装活动板(11),所述活动板(11)底面安装一对滑板(15),所述机座(1)上设有供所述滑板(15)穿过的开孔,所述开孔处的机座(1)上设有一对支撑板(16),所述滑板(15)竖向滑动配合于所述支撑板(16),所述滑板(15)底端安装转向节(12),两个所述转向节(12)穿装转向轴(17),所述转向轴(17)尾端设置调节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管抛光用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上竖直安装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活塞杆底端安装有压轮(90),当所述气缸(9)的活塞杆伸长后,所述压轮(90)将铝管压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管抛光用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滚轮(10)的转动轴(100)通过皮带与夹持电机(19)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管抛光用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8)顶面设置有弧形凹槽,用于放置铝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管抛光用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6)固定于所述机座(1)开孔处,两个所述支撑板(16)相对的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板(15)竖向滑动插装于所述滑槽。
6.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用铝管内孔抛光机,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座(1)上的抛光组件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组件包括抛光轴(7),所述抛光轴(7)一端穿装于安装座(4),另一端设置抛光砂轮(70),所述安装座(4)上安装有抛光电机(3),所述抛光轴(7)与所述抛光电机(3)连通;
所述安装座(4)底端固定有安装板(40),所述安装板(40)底面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穿装于机座(1)上的滑杆(6)和滑动轴(5),所述滑动轴(5)尾端连通至滑动电机(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减震器用铝管内孔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在支座(18)和安装座(4)之间设有门形支架,所述门形支架上安装有一对竖向排列的定位轮(8),所述定位轮(8)上下贴合所述抛光轴(7)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减震器用铝管内孔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轮(8)侧壁设有弧形凹槽,所述抛光轴(7)水平穿过两个定位轮(8)的弧形凹槽构成的孔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84089.2U CN210650125U (zh) | 2019-10-10 | 2019-10-10 | 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用铝管内孔抛光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84089.2U CN210650125U (zh) | 2019-10-10 | 2019-10-10 | 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用铝管内孔抛光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50125U true CN210650125U (zh) | 2020-06-02 |
Family
ID=70835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8408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50125U (zh) | 2019-10-10 | 2019-10-10 | 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用铝管内孔抛光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5012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98992A (zh) * | 2020-06-11 | 2021-12-17 | 浙江中渝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钢管内壁抛光机 |
-
2019
- 2019-10-10 CN CN201921684089.2U patent/CN21065012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98992A (zh) * | 2020-06-11 | 2021-12-17 | 浙江中渝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钢管内壁抛光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25743B (zh) | 一种仿铝合金钢制车轮毂抛光一体机 | |
JP6498268B1 (ja) | 管内面処理装置 | |
CN210650125U (zh) | 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用铝管内孔抛光机 | |
CN111054956B (zh) | 一种焊缝清根加工设备 | |
CN201807932U (zh) | 机床丝杆支撑装置 | |
CN103495632B (zh) | 用于对阻尼器底座滚边的滚边机 | |
CN209350128U (zh) | 一种传动轴生产用定位装置 | |
CN208681186U (zh) | 一种门板打磨机构 | |
CN109664124B (zh) | 一种夹紧驱动装置及焊缝清根机 | |
US4031941A (en) | Concentric contra-rotating bead deflector mechanism for tire mounting apparatus | |
CN214531801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装置 | |
CN214185805U (zh) | 一种焊接碾压辊耐磨层的设备 | |
CN209680829U (zh) | 一种锯片做腰设备 | |
CN106553091A (zh) | 圆钢柔性磨削机 | |
CN218903299U (zh) | 一种汽车板簧定位冲孔装置 | |
CN219468775U (zh) | 一种具有尺寸调节功能的托辊 | |
CN218015092U (zh) | 一种板簧生产加工用卷耳装置 | |
CN219255105U (zh) | 一种铝制品表面处理设备 | |
CN219945191U (zh) | 一种电梯对重轮横向压装组件 | |
CN216830166U (zh) | 一种保温杯口打磨机 | |
CN218692971U (zh) | 一种用于汽车车门可移动冲压辅助装置 | |
CN220613477U (zh) | 一种管件内外表面打磨抛光装置 | |
CN220339577U (zh) | 一种胶辊旋转装置 | |
CN213380447U (zh) | 一种机械加工引导装置 | |
CN219504238U (zh) | 一种变速箱箱体加工用装夹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