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0500U - 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20500U CN210620500U CN201920418790.3U CN201920418790U CN210620500U CN 210620500 U CN210620500 U CN 210620500U CN 201920418790 U CN201920418790 U CN 201920418790U CN 210620500 U CN210620500 U CN 2106205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cculator
- reactor
- connecting plate
- plate
- an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首先与电子絮凝技术去除经过酸析后的油墨废水中亚稳相,再以具备催化能力的非活性金属氧化物复合电极为电极,在电场作用下催化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等中间产物,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完成“破链”、“破环”等过程,降低废水COD,并提升废水可生化性。本实用新型具有无需投加氧化剂、反应条件温和、污泥量少、出水生化性好、运行成本低、系统简单、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油墨废水主要来自于PCB生产线等,具有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生化降解性差、含重金属、高色度等特点,废水中含有异丙醇、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含有铅、铬、铜等重金属,对有机体有强危害性,处理系统失当将严重污染环境。国家《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规定在国土开发密度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水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水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应严格控制设施的污染物排放行为,执行表III标准。
油墨废水的处理系统工艺主要包括微电解工艺(铁碳微电解结合混凝沉淀)、化学混凝沉淀(不经过前处理系统直接混凝沉淀)、混凝气浮-微电解-SBR工艺、混凝气浮-接触氧化工艺、Fenton氧化法等,其中又以Fenton氧化法为代表。然而Fenton氧化法需要投加大量化学药剂,如酸、碱、亚铁盐、双氧水等,对药剂依赖性强,产泥量大,处理系统成本高。随着环保力度不断加大,各化工原材料的价格正在不断上涨,依赖于化学药剂的传统处理系统系统成本也越来越高。
依据国家工信部2017年《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的装备发展重点领域阐述了“重点攻关厌氧氨氧化技术装备和电解催化氧化、超临界氧化装等氧化技术装备,研发生物强化和低能耗高效率的先进膜处理系统技术与组件,开展饮用水微量有毒污染物处理系统技术装备等基础研究”,以电化学方式处理系统油墨废水,是一种更绿色、清洁,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的新型油墨废水处理系统技术。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酸析后的废水首先进入电子絮凝器中,通过电子絮凝、电子泛流等效应破除废水中亚稳相物质的稳定状态,进入混凝沉淀去除重金属和亚稳相,再进入电催化氧化反应器中。在电厂作用下,油墨废水电催化氧化反应器阳极产生的强氧化性中间产物反应,有机污染物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氮气、水等小分子,并同步进行“破链”、“破环”过程,提升废水的可生化性。电催化氧化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生化反应装置中进一步去除COD、总氮、总磷等污染物,最终出水满足GB 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III标准。
技术方案: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包括pH调节池、酸析池、电子絮凝器、混凝反应箱、澄清器、电催化氧化反应器、生化处理装置;
pH调节池,用于投入酸降低废水pH,pH调节池与酸析池通过管路相连;
酸析池与电子絮凝器通过管路相连;
电子絮凝器,用于破坏亚稳态物质的稳定状态,电子絮凝器与混凝反应箱通过管路相连;
混凝反应箱,用于投加碱、混凝剂、助凝剂进行反应,混凝反应箱,与澄清器通过管路相连;
澄清器,用于固液分离,澄清器与电催化氧化反应器通过管路相连;
电催化氧化反应器与生化处理装置通过管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pH调节池的pH控制范围在2~4;混凝反应箱pH控制范围在对应重金属的沉降pH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电催化氧化反应器可根据废水水质情况进行多组并联或多个串联方式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电子絮凝器包括絮凝器壳体、设备法兰、设备支耳;还包括:
絮凝器极板,设于絮凝器壳体内;
絮凝器隔板,设于絮凝器极板之间;
絮凝器限位板,设于絮凝器壳体内,设于絮凝器隔板的左右两侧;
絮凝器支撑板,设于絮凝器壳体内,设于絮凝器极板的下方;
絮凝器连接板,用于将絮凝器极板与絮凝器电源相连。絮凝器连接板包括絮凝器阳极连接板311、絮凝器阴极连接板312。
酸析后的油墨废水经絮凝器进水口进入絮凝器中,在絮凝器极板作用下破除亚稳态物质的稳定状态,并从絮凝器出水口流出,电子絮凝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则经絮凝器放气口流出。絮凝器壳体、设备法兰、设备支耳、絮凝器隔板、絮凝器限位板、絮凝器支撑板与絮凝器极板、絮凝器阳极连接板、絮凝器阴极连接板、絮凝器电源之间绝缘,即连接或距离较近处有绝缘层;絮凝器壳体整体呈密封状态,通过法兰将盖体和主体部分连接,防止气体及废水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絮凝器极板为金属复合极板,絮凝器极板为活性极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絮凝器极板交叉布置,絮凝器极板的每块极板与其右侧或左侧第二块极板通过絮凝器阳极连接板或絮凝器阴极连接板电连,通过絮凝器阳极连接板絮凝器阳极连接板与絮凝器电源阳极电连,絮凝器阴极连接板与絮凝器电源阴极电连;
其中,絮凝器阳极连接板、絮凝器阴极连接板由铜排或者铝排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絮凝器电源为低电压大电流电源,絮凝器电源的阴极阳极可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进行切换,切换周期依据水质情况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电催化氧化反应器由反应器箱体、反应器阳极、反应器阴极;反应器箱体上设有反应器进水口、反应器排污口;
反应器进水口设于反应器箱体侧壁的下部,反应器排污口设于反应器箱体的底部;
反应器阳极设于电催化氧化反应器内,与反应器阳极连接板相电连;
反应器阴极设于电催化氧化反应器内,与反应器阴极连接板相电连;
反应器阳极连接板、反应器阴极连接板与反应器电源相连;
其中,反应器阳极连接板、反应器阴极连接板由铜排或者铝排制成;
反应器箱体与反应器阳极、反应器阴极,反应器电源,反应器阳极连接板,反应器阴极连接板保持绝缘,即连接或距离较近处有绝缘层;
反应器箱体采用敞口布置,不与空气隔绝;
其中,反应器阳极连接板、反应器阴极连接板由铜排或者铝排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反应器阳极系惰性非活性电极,可以为钛基金属氧化物复合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反应器电源与反应器阳极连接板通电直连,并通过反应器阳极线缆向每一块阳极供电;反应器电源与反应器阴极连接板通电直连,并通过反应器阴极线缆向每一块阴极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与传统油墨废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Fenton氧化法”,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 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强酸或强碱条件,废水不需要调节pH即可直接进入电催化氧化反应器,并进行有机物的氧化过程;
(2). 不需要消耗亚铁盐、双氧水等,不需要消耗频繁调节pH所投加的酸碱,投加药剂量少,降低了废水处理对药剂的依赖性;
(3). 不需要投加亚铁盐,产生的污泥量大大降低;
(4). 由于主要依托电,且不产生大量含铁污泥,污泥处置费大大降低,废水处理成本大大降低;
(5). 电催化氧化处理技术的核心设备电催化氧化反应器的控制变量少、控制过程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絮凝器具有如下优点:
(1). 整体为带压容器设计,设备进水可为带压进水,由此废水经过设备时允许的压降大大提升,废水在絮凝器中的流速大大提升,设备结垢可得到有效缓解;
(2). 电子絮凝器设计为双程,即废水首先向上再向下运动,废水经过设备的流通截面积降低,等流量情况下,废水在该絮凝器中的流速更大,设备结垢再次缓解;
(3). 电子絮凝器各极板交叉通电连接,阴极和阳极相当于同一供电体,供电方式更为简单,单侧或双侧供电即可;
(4). 采用电子絮凝处理油墨废水对废水中亚稳态物质,包括乳化相、胶体相等的稳定状态破坏的更彻底,在电子絮凝及混凝沉淀阶段可以去除更多的有机污染物,降低了后段工艺的负荷;
(5). 采用电子絮凝处理油墨废水,可同步将废水中油性物质去除,有效防止了油性物质对电催化氧化反应器性能产生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器具有如下优点。
(1). 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强酸或强碱条件,废水不需要调节pH即可直接进入电催化氧化反应器,并进行有机物的氧化过程;
(2). 不需要消耗亚铁盐、双氧水等,不需要消耗频繁调节pH所投加的酸碱,投加药剂量少,无药剂依赖性;
(3). 不需要投加沉淀性化学物质,无污泥产生;
(4). 由于主要依托电,且不产生大量含铁污泥,污泥处置费大大降低,废水处理成本低;
(5).设备简单、操作便捷、易于维护、自动化程度高,容易实现集装化、规模化。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技术示意图;
图2为油墨废水电子絮凝器结构原理图;
图3为油墨废水电子絮凝器供电原理图;
图4为油墨废水电催化氧化反应器结构原理图;
图5为油墨废水电催化氧化反应器供电原理图。
图中:1-pH调节池,2-酸析池,3-电子絮凝器,4-混凝反应箱,5-澄清器,6-电催化氧化反应器,7-生化处理装置,301-絮凝器壳体,302-设备法兰,303-设备支耳,304-絮凝器进水口,305-絮凝器出水口,306-絮凝器放气口,307-絮凝器极板,308-絮凝器隔板,309-絮凝器限位板,310-絮凝器支撑板,311-絮凝器阳极连接板,312-絮凝器阴极连接板,313-絮凝器电源,601-反应器箱体,602-反应器阳极,603-反应器阴极,604-反应器电源,605-反应器阳极连接板,606-反应器阴极连接板,607-反应器进水口,608-反应器出水口,609-反应器排污口,610-反应器阳极线缆,611-反应器阴极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包括pH调节池1、酸析池2、电子絮凝器3、混凝反应箱4、澄清器5、电催化氧化反应器6、生化处理装置7;
pH调节池1,用于投入酸降低废水pH,pH调节池1与酸析池2通过管路相连;
酸析池2与电子絮凝器3通过管路相连;
电子絮凝器3,用于破坏亚稳态物质的稳定状态,电子絮凝器3与混凝反应箱4通过管路相连;
混凝反应箱4,用于投加碱、混凝剂、助凝剂进行反应,混凝反应箱4,与澄清器5通过管路相连;
澄清器5,用于固液分离,澄清器5与电催化氧化反应器6通过管路相连;
电催化氧化反应器6与生化处理装置7通过管路相连。
基于上述实施例,油墨废水经过泵输送至pH调节池1中,投加大量酸降低废水pH,将溶解于废水中的油墨等物质通过酸析方式析出,并在酸析池2中完成固液分离,得到浮泥和清水,清水进入电子絮凝器3中,通过电子絮凝、电子泛流等作用破坏亚稳态物质的稳定状态,进入混凝反应箱4中,投加碱、混凝剂、助凝剂,并在澄清器5中进行固液分离,废水通过酸析、电子絮凝和混凝沉淀,有机污染物含量大幅降低,重金属基本完全去除。澄清器出水进入电催化氧化反应器6中,在电催化氧化作用下进行氧化、“破链”、“破环”等过程,一方面去除有机污染物,一方面提升可生化性。反应器出水进入生化处理装置7中进一步处理得到达标水,达标水可做回用或排放处理。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pH调节池1的pH控制范围在2~4;混凝反应箱4pH控制范围在对应重金属的沉降pH以上。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电催化氧化反应器6可根据废水水质情况进行多组并联或多个串联方式布置。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电子絮凝器3包括絮凝器壳体301、设备法兰302、设备支耳303;还包括:
絮凝器极板307,设于絮凝器壳体301内;
絮凝器隔板308,设于絮凝器极板307之间;
絮凝器限位板309,设于絮凝器壳体301内,设于絮凝器隔板308的左右两侧;
絮凝器支撑板310,设于絮凝器壳体301内,设于絮凝器极板307的下方;
絮凝器连接板312,用于将絮凝器极板307与絮凝器电源313相连。絮凝器连接板包括絮凝器阳极连接板311、絮凝器阴极连接板312。
酸析后的油墨废水经絮凝器进水口304进入絮凝器中,在絮凝器极板307作用下破除亚稳态物质的稳定状态,并从絮凝器出水口305流出,电子絮凝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则经絮凝器放气口306流出。絮凝器壳体301、设备法兰302、设备支耳303、絮凝器隔板308、絮凝器限位板309、絮凝器支撑板310与絮凝器极板307、絮凝器阳极连接板311、絮凝器阴极连接板312、絮凝器电源313之间绝缘,即连接或距离较近处有绝缘层。絮凝器壳体301整体呈密封状态,通过法兰302将盖体和主体部分连接,防止气体及废水流出。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絮凝器极板307为金属复合极板,絮凝器极板307为活性极板。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絮凝器极板307交叉布置,絮凝器极板307的每块极板与其右侧或左侧第二块极板通过絮凝器阳极连接板311或絮凝器阴极连接板312电连,通过絮凝器阳极连接板311絮凝器阳极连接板311与絮凝器电源313阳极电连,絮凝器阴极连接板312与絮凝器电源313阴极电连;
其中,絮凝器阳极连接板311、絮凝器阴极连接板312由铜排或者铝排制成。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絮凝器电源313为低电压大电流电源,絮凝器电源313的阴极阳极可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进行切换,切换周期依据水质情况调整。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电催化氧化反应器6由反应器箱体601、反应器阳极602、反应器阴极603;反应器箱体601上设有反应器进水口607、反应器排污口609;
反应器进水口607设于反应器箱体601侧壁的下部,反应器排污口609设于反应器箱体601的底部;
反应器阳极602设于电催化氧化反应器6内,与反应器阳极连接板605相电连;
反应器阴极603设于电催化氧化反应器6内,与反应器阴极连接板606相电连;
反应器阳极连接板605、反应器阴极连接板606与反应器电源604相连;
反应器箱体601与反应器阳极602、反应器阴极603,反应器电源604,反应器阳极连接板605,反应器阴极连接板606保持绝缘,即连接或距离较近处有绝缘层;
反应器箱体601采用敞口布置,不与空气隔绝;
其中,反应器阳极连接板605、反应器阴极连接板606由铜排或者铝排制成。澄清器4出水经泵送由反应器进水口607进入电催化氧化反应器6中,在电催化氧化作用下,大量有机污染物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氮气、水等小分子,有机污染物的“破链”、“破环”过程也同步进行,经过电催化氧化反应器大幅去除有机污染物并提升可生化性的废水由反应器出水口608流出。停机排污及清洗排污产生的污水从反应器排污口609流出。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反应器阳极602系惰性非活性电极,可以为钛基金属氧化物复合电极。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反应器电源604与反应器阳极连接板605通电直连,并通过反应器阳极线缆610向每一块阳极供电;反应器电源604与反应器阴极连接板606通电直连,并通过反应器阴极线缆611向每一块阴极供电。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 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强酸或强碱条件,废水不需要调节pH即可直接进入电催化氧化反应器,并进行有机物的氧化过程;
(2). 不需要消耗亚铁盐、双氧水等,不需要消耗频繁调节pH所投加的酸碱,投加药剂量少,无药剂依赖性;
(3). 不需要投加沉淀性化学物质,无污泥产生;
(4). 由于主要依托电,且不产生大量含铁污泥,污泥处置费大大降低,废水处理成本低;
(5).设备简单、操作便捷、易于维护、自动化程度高,容易实现集装化、规模化。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pH调节池(1)、酸析池(2)、电子絮凝器(3)、混凝反应箱(4)、澄清器(5)、电催化氧化反应器(6)、生化处理装置(7);
所述pH调节池(1),用于投入酸降低废水pH,所述pH调节池(1)与酸析池(2)通过管路相连;
所述酸析池(2)与电子絮凝器(3)通过管路相连;
所述电子絮凝器(3),用于破坏亚稳态物质的稳定状态,所述电子絮凝器(3)与混凝反应箱(4)通过管路相连;
所述混凝反应箱(4),用于投加碱、混凝剂、助凝剂进行反应,所述混凝反应箱(4),与澄清器(5)通过管路相连;
所述澄清器(5),用于固液分离,所述澄清器(5)与电催化氧化反应器(6)通过管路相连;
所述电催化氧化反应器(6)与生化处理装置(7)通过管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池(1)的pH控制范围在2~4;所述混凝反应箱(4)pH控制范围在对应重金属的沉降pH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催化氧化反应器(6)可根据废水水质情况进行多组并联或多个串联方式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絮凝器(3)包括絮凝器壳体(301)、设备法兰(302)、设备支耳(303);还包括:
絮凝器极板(307),设于所述絮凝器壳体(301)内;
絮凝器隔板(308),设于所述絮凝器极板(307)之间;
絮凝器限位板(309),设于所述絮凝器壳体(301)内,设于所述絮凝器隔板(308)的左右两侧;
絮凝器支撑板(310),设于所述絮凝器壳体(301)内,设于所述絮凝器极板(307)的下方;
絮凝器连接板,用于将所述絮凝器极板(307)与絮凝器电源(313)相连;所述絮凝器连接板包括絮凝器阳极连接板(311)、絮凝器阴极连接板(312);
其中,所述絮凝器阳极连接板(311)、絮凝器阴极连接板(312)由铜排或者铝排制成;
所述絮凝器壳体(301)、设备法兰(302)、设备支耳(303)、絮凝器隔板(308)、絮凝器限位板(309)、絮凝器支撑板(310)与絮凝器极板(307)、絮凝器阳极连接板(311)、絮凝器阴极连接板(312)、絮凝器电源(313)之间绝缘,即连接或距离较近处有绝缘层;
所述絮凝器壳体(301)整体呈密封状态,通过法兰(302)将盖体和主体部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器极板(307)为金属复合极板,所述絮凝器极板(307)为活性极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器极板(307)交叉布置,所述絮凝器极板(307)的每块极板与其右侧或左侧第二块极板通过絮凝器阳极连接板(311)或絮凝器阴极连接板(312)电连,通过絮凝器阳极连接板(311)所述絮凝器阳极连接板(311)与絮凝器电源(313)阳极电连,所述絮凝器阴极连接板(312)与絮凝器电源(313)阴极电连;
其中,所述絮凝器阳极连接板(311)、絮凝器阴极连接板(312)由铜排或者铝排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器电源(313)的阴极阳极可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进行切换,切换周期依据水质情况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催化氧化反应器(6)由反应器箱体(601)、反应器阳极(602)、反应器阴极(603);所述反应器箱体(601)上设有反应器进水口(607)、反应器排污口(609);
所述反应器进水口(607)设于反应器箱体(601)侧壁的下部,所述反应器排污口(609)设于反应器箱体(601)的底部;
所述反应器阳极(602)设于电催化氧化反应器(6)内,与反应器阳极连接板(605)相电连;
所述反应器阴极(603)设于电催化氧化反应器(6)内,与反应器阴极连接板(606)相电连;
所述反应器阳极连接板(605)、所述反应器阴极连接板(606)与反应器电源(604)相连;
其中,所述反应器阳极连接板(605)、所述反应器阴极连接板(606)由铜排或者铝排制成;
所述反应器箱体(601)与反应器阳极(602)、反应器阴极(603),反应器电源(604),反应器阳极连接板(605),反应器阴极连接板(606)保持绝缘,即连接或距离较近处有绝缘层;
所述反应器箱体(601)采用敞口布置,不与空气隔绝;
其中,所述反应器阳极连接板(605)、反应器阴极连接板(606)由铜排或者铝排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电源(604)与反应器阳极连接板(605)通电直连,并通过反应器阳极线缆(610)向每一块阳极供电;所述反应器电源(604)与反应器阴极连接板(606)通电直连,并通过反应器阴极线缆(611)向每一块阴极供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18790.3U CN210620500U (zh) | 2019-03-29 | 2019-03-29 | 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18790.3U CN210620500U (zh) | 2019-03-29 | 2019-03-29 | 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20500U true CN210620500U (zh) | 2020-05-26 |
Family
ID=70764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18790.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620500U (zh) | 2019-03-29 | 2019-03-29 | 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2050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09651A (zh) * | 2019-03-29 | 2019-05-28 | 江苏京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 |
-
2019
- 2019-03-29 CN CN201920418790.3U patent/CN210620500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09651A (zh) * | 2019-03-29 | 2019-05-28 | 江苏京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 |
CN109809651B (zh) * | 2019-03-29 | 2024-04-05 | 江苏京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86456B (zh) | 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电化学综合处理工艺 | |
CN103539296B (zh) | 处理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2276117A (zh) |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
CN102139980A (zh) | 一种电芬顿-混凝组合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211801A (zh) | 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电化学反应装置及方法 | |
CN102674634A (zh) |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 | |
CN101885566A (zh) | 焦化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105060419A (zh) | 用于高氨氮废水的多室多维电凝聚装置 | |
CN111170587B (zh) | 一种喷涂废水处理工艺 | |
CN110894125A (zh) | N-甲基吡咯烷酮回收的污水处理工艺 | |
CN105384222A (zh) | 废水的电絮凝处理设备 | |
CN109809651B (zh) | 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 | |
CN210620500U (zh) | 一种油墨废水电化学处理系统 | |
CN111333235A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和工艺 | |
CN115367952A (zh) | 高盐污水事故污水和低盐高浓度污水综合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3755099B (zh) | 一种多维无极电氧化处理废水的方法 | |
CN111115919B (zh) | 一种制药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 |
CN105417845A (zh) | 一种垃圾渗滤膜浓缩液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 |
KR20020018572A (ko) | 순환와류방식을 이용한 하폐수 고도 처리 장치 | |
CN210559900U (zh) | 一种化学镍废水电催化氧化处理系统 | |
CN212403799U (zh) | 一种针对高浓度高盐的las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2625976U (zh) | 港口油污化工废水应急快速处理设备 | |
CN207046919U (zh) | 化工工业废水磁化处理装置 | |
CN117185512A (zh) | 多种污水综合处理系统 | |
CN205258091U (zh) | 废水的电絮凝处理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05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