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5031U - 一种手动泵旁通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动泵旁通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65031U CN210565031U CN201921190802.8U CN201921190802U CN210565031U CN 210565031 U CN210565031 U CN 210565031U CN 201921190802 U CN201921190802 U CN 201921190802U CN 210565031 U CN210565031 U CN 2105650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oil pump
- bypass valve
- pump body
- j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手动泵旁通阀,属于机械液压基础件及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注油塞、油泵油箱、旁通阀、油泵泵体、油泵进出油接头、换向阀和摇臂,所述油泵用于商用车驾驶室翻转上,所述注油塞设置在油泵泵体的上端面上,所述旁通阀设置在油泵泵体端部的侧壁上,所述油泵进出油接头设置在油泵泵体的下端部上,并且油泵油箱中的液压油通过油泵进出油接头流出或流入,所述换向阀和摇臂均设置在油泵泵体上。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泵旁通阀,油泵注油塞具有正常进气功能,防止翻转液压系统内压力无法平衡导致电动泵功能失效;旁通阀具有排油功能,用于将多余的液压油从油泵该油路排除,便于收集再利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基础件及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手动泵旁通阀。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中、重型驾驶室翻转系统油泵通过特殊结构注油塞实现液压系统的油气平衡,满足油泵正常使用功能。
但是这种特殊结构注油塞内部结构复杂,原材料采购成本较高,装配过程中对测试设备和技术工人技能要求较高,总的加工制造成本较高;其次,终端客户在没有遵从标准加注液压油的情况下,液压油会从注油塞处溢出,且溢出的液压油无法回收,导致油泵和其安装位置下方零部件、周边环境全部污染,影响环境卫生及整车外观质量。
本发明专门针对油泵溢油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改进油泵进气注油塞和排油旁通阀结构,彻底解决溢油污染及回收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泵旁通阀,解决了翻转液压系统内压力无法平衡导致电动泵功能失效,以及将多余的液压油从油泵中排除,便于收集再利用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泵旁通阀,包括注油塞、油泵油箱、旁通阀、油泵泵体、油泵进出油接头、换向阀和摇臂,所述油泵泵体设置在油泵油箱上,所述注油塞设置在油泵泵体的上端面上,所述旁通阀设置在油泵泵体上端部的侧壁上,所述油泵进出油接头设置在油泵泵体的下端部上,并且油泵油箱中的液压油通过油泵进出油接头流出或流入,所述换向阀和摇臂均设置在油泵泵体上。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泵旁通阀,油泵注油塞具有正常进气功能,防止翻转液压系统内压力无法平衡导致电动泵功能失效;旁通阀具有排油功能,用于将多余的液压油从油泵该油路排除,便于收集再利用。
进一步的,上述的手动泵旁通阀,所述注油塞包括注油塞体、第一弹簧座、第一弹簧和第一单向阀,所述注油塞体设置在油泵泵体上,并且注油塞体的一端伸出油泵泵体,所述第一弹簧座设置在注油塞体位于油泵泵体的端部内,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注油塞体远离第一弹簧座的端部内,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弹簧座和第一单向阀之间。
进一步的,上述的手动泵旁通阀,所述注油塞体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述第一凹槽的截面为圆环形,并且第一凹槽内设有O型圈一,所述O型圈一位于注油塞体的外壁和油泵泵体的外壁之间。
进一步的,上述的手动泵旁通阀,所述注油塞体伸出油泵泵体的端部设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罩设在注油塞体远离油泵泵体的端部上。
进一步的,上述的手动泵旁通阀,所述旁通阀包括第二单向阀、第二弹簧、旁通阀接头、卡套螺母、卡套和导油管,所述旁通阀接头的一端设置在油泵泵体内,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油泵泵体内,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二单向阀和旁通阀接头伸入油泵泵体内的端部之间,所述卡套螺母套设在旁通阀接头伸出油泵泵体的端部上,所述导油管的一端通过卡套螺母与旁通阀接头远离油泵泵体的端部连接,所述导油管与卡套螺母的连接处套设有卡套。
进一步的,上述的手动泵旁通阀,所述旁通阀和换向阀分设在油泵泵体左右相对的两侧壁上。
进一步的,上述的手动泵旁通阀,所述注油塞和油泵进出油接头分设在油泵泵体上下相对的两侧壁上。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泵旁通阀,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应用成本低,适应性好,首先油泵注油塞具有正常进气功能,防止翻转液压系统内压力无法平衡导致电动泵功能失效;其次是旁通阀的排油功能,用于将多余的液压油从油泵内从该油路排除,便于收集再利用;实现翻转系统油气平衡和防止泄漏,提升客户满意度,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动泵旁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注油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旁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注油塞1、注油塞体11、第一弹簧座12、第一弹簧13、第一单向阀14、第一凹槽15、O型圈一16、保护盖17、O型圈二18、油泵油箱2、旁通阀3、第二单向阀31、第二弹簧32、旁通阀接头33、卡套螺母34、卡套35、导油管36、油泵泵体4、油泵进出油接头5、换向阀6、摇臂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手动泵旁通阀,包括注油塞1、油泵油箱2、旁通阀3、油泵泵体4、油泵进出油接头5、换向阀6和摇臂7,所述油泵泵体4设置在油泵油箱2上,所述注油塞1设置在油泵泵体4的上端面上,所述旁通阀3设置在油泵泵体4上端部的侧壁上,所述油泵进出油接头5设置在油泵泵体4的下端部上,并且油泵油箱2中的液压油通过油泵进出油接头5流出或流入,所述换向阀6和摇臂7均设置在油泵泵体4上。上述结构中,注油塞1、旁通阀3、油泵泵体4、油泵进出油接头5、换向阀6和摇臂7与油泵油箱2的具体位置关系为,旁通阀3和换向阀6分设在油泵泵体4左右相对的两侧壁上。注油塞1和油泵进出油接头5分设在油泵泵体4上下相对的两侧壁上。摇臂7设置在油泵油箱2与设有油泵泵体4相对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泵旁通阀的工作原理为:1)打压摇臂7,油泵油箱2中的液压油通过油泵进出油接头5流入到驾驶室举升油缸,油泵油箱2中的液压油体积减少打破翻转液压系统中油气平衡,外部空气通过注油塞1进入油泵泵体4,实现新的油气平衡;2)当油泵油箱2中液压油误操作加入过多,操作换向阀6进行油泵换向,驾驶室举升油缸缩回,油缸中液压油通过油泵进出油接头5流回到油泵油箱2中,注油塞1中单向阀关闭,压力到达设定值后旁通阀3打开,液压油经过导油管流出,通过液压油杯等容器收集再利用。
此外,如图2所示的注油塞1包括注油塞体11、第一弹簧座12、第一弹簧13和第一单向阀14,所述注油塞体11设置在油泵泵体4上,并且注油塞体11的一端伸出油泵泵体4,所述第一弹簧座12设置在注油塞体11位于油泵泵体4的端部内,所述第一单向阀14设置在注油塞体11远离第一弹簧座12的端部内,所述第一弹簧13设置在第一弹簧座12和第一单向阀14之间。注油塞体11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凹槽15,所述述第一凹槽15的截面为圆环形,并且第一凹槽15内设有O型圈一16,所述O型圈一16位于注油塞体11的外壁和油泵泵体4的外壁之间。第一单向阀14上设有O型圈二18。注油塞体11伸出油泵泵体4的端部设有保护盖17,所述保护盖17罩设在注油塞体11远离油泵泵体4的端部上。该注油塞1总成件的作用是维持液压系统内部油气平衡在设定值范围内,从而保证电动泵正常工作,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注油塞体11安装在油泵泵体上,为防止泄漏液压油风险,将O型圈一16安装在注油塞体11上;保护盖17安装在注油塞体11上,用于防止外界异物如灰尘、水等进入;第一弹簧座12、第一弹簧13和第一单向阀14安装在注油塞体11内部;2)电动泵正常工作,油箱内部液压油进入翻转油缸产生油箱内部液压油体积变化,翻转系统内部油气打破先前平衡,进入新的平衡点,当该平衡点数值低于系统设定值时,第一单向阀14和第一弹簧13开始工作,外界空气进入液压系统,从而实现油气维持在设计范围内;3)当油缸内液压油返回到油箱后,油箱内油气压力升高,产生系统背压,有利于油缸稳定运行。
另外,如图3所示的旁通阀3包括第二单向阀31、第二弹簧32、旁通阀接头33、卡套螺母34、卡套35和导油管36,所述旁通阀接头33的一端设置在油泵泵体4内,所述第二单向阀31设置在油泵泵体4内,所述第二弹簧32设置在第二单向阀31和旁通阀接头33伸入油泵泵体4内的端部之间,所述卡套螺母34套设在旁通阀接头33伸出油泵泵体4的端部上,所述导油管36的一端通过卡套螺母34与旁通阀接头33远离油泵泵体4的端部连接,所述导油管36与卡套螺母34的连接处套设有卡套35。第二单向阀31上设有O型圈二18。该旁通阀3总装零件用于控制系统背压值及多余的油回收,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该部件由第二单向阀31、第二弹簧32、旁通阀接头33、卡套螺母34、卡套35和导油管36组成,第二单向阀31、第二弹簧32和旁通阀接头33安装在油泵泵体4上,卡套螺母34、卡套35和导油管36安装固定在旁通阀接头33上,装配过程中保证导油管36无法脱落;2)翻转系统平衡点压力在小于或等于设定范围内时,第二单向阀31关闭;3)油泵油箱2中液压油误操作加入过多,油缸内液压油继续返回油箱时,第二单向阀31打开第二弹簧32压缩,多余的液压油沿着旁通阀上导油管36流出翻转系统,并用液压油杯等容器收集再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手动泵旁通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油塞(1)、油泵油箱(2)、旁通阀(3)、油泵泵体(4)、油泵进出油接头(5)、换向阀(6)和摇臂(7),所述油泵泵体(4)设置在油泵油箱(2)上,所述注油塞(1)设置在油泵泵体(4)的上端面上,所述旁通阀(3)设置在油泵泵体(4)上端部的侧壁上,所述油泵进出油接头(5)设置在油泵泵体(4)的下端部上,并且油泵油箱(2)中的液压油通过油泵进出油接头(5)流出或流入,所述换向阀(6)和摇臂(7)均设置在油泵泵体(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泵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塞(1)包括注油塞体(11)、第一弹簧座(12)、第一弹簧(13)和第一单向阀(14),所述注油塞体(11)设置在油泵泵体(4)上,并且注油塞体(11)的一端伸出油泵泵体(4),所述第一弹簧座(12)设置在注油塞体(11)位于油泵泵体(4)的端部内,所述第一单向阀(14)设置在注油塞体(11)远离第一弹簧座(12)的端部内,所述第一弹簧(13)设置在第一弹簧座(12)和第一单向阀(1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泵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塞体(11)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凹槽(15),所述述第一凹槽(15)的截面为圆环形,并且第一凹槽(15)内设有O型圈一(16),所述O型圈一(16)位于注油塞体(11)的外壁和油泵泵体(4)的外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动泵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塞体(11)伸出油泵泵体(4)的端部设有保护盖(17),所述保护盖(17)罩设在注油塞体(11)远离油泵泵体(4)的端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动泵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3)包括第二单向阀(31)、第二弹簧(32)、旁通阀接头(33)、卡套螺母(34)、卡套(35)和导油管(36),所述旁通阀接头(33)的一端设置在油泵泵体(4)内,所述第二单向阀(31)设置在油泵泵体(4)内,所述第二弹簧(32)设置在第二单向阀(31)和旁通阀接头(33)伸入油泵泵体(4)内的端部之间,所述卡套螺母(34)套设在旁通阀接头(33)伸出油泵泵体(4)的端部上,所述导油管(36)的一端通过卡套螺母(34)与旁通阀接头(33)远离油泵泵体(4)的端部连接,所述导油管(36)与卡套螺母(34)的连接处套设有卡套(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泵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3)和换向阀(6)分设在油泵泵体(4)左右相对的两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泵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塞(1)和油泵进出油接头(5)分设在油泵泵体(4)上下相对的两侧壁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90802.8U CN210565031U (zh) | 2019-07-26 | 2019-07-26 | 一种手动泵旁通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90802.8U CN210565031U (zh) | 2019-07-26 | 2019-07-26 | 一种手动泵旁通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65031U true CN210565031U (zh) | 2020-05-19 |
Family
ID=70641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90802.8U Active CN210565031U (zh) | 2019-07-26 | 2019-07-26 | 一种手动泵旁通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65031U (zh) |
-
2019
- 2019-07-26 CN CN201921190802.8U patent/CN21056503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69003677T2 (de) | Reserve-brennstoffsystem. | |
CN210565031U (zh) | 一种手动泵旁通阀 | |
US20050029171A1 (en) | In tank return line filter element and hydraulic reservoir with same | |
EP0120343B1 (de) | Flüssigkeitsbehälter, insbesondere Kraftstoffbehälter für Kraftfahrzeuge | |
CN116476630B (zh) | 一种集成式车用副燃油箱 | |
CN214499274U (zh) | 一种汽油发动机的油路系统 | |
CN212958916U (zh) | 一种汽车电喷燃油泵支架总成的储油桶组件 | |
CN202510463U (zh) | 侧面带锁空气滤清器 | |
CN222415207U (zh) | 一种汽车车载电动抽油装置 | |
CN216811981U (zh) | 一种燃油系统、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 |
CN208698499U (zh) | 一种带隔板的客车单体扁平双加油口油箱结构 | |
US6886582B2 (en) | Spare fuel tank in a fuel tank of a vehicle | |
CN204854873U (zh) | 液位传感器压铸顶座组件 | |
CN216741795U (zh) | 低进油单向阀文氏管的燃油泵总成 | |
CN217761492U (zh) | 一种叉车用串联式液压油箱 | |
CN205330847U (zh) | 柴油滤清器 | |
CN214616807U (zh) | 新型加热传感器 | |
CN220869550U (zh) | 一种油箱滤芯总成 | |
CN107269432A (zh) | 一种用于汽油的计量回流装置 | |
CN215980253U (zh) | 一种过滤效果较好的液压作动系统 | |
CN221120278U (zh) | 一种柴油泵的外过油结构 | |
CN214990248U (zh) | 一种集油装置 | |
CN222082426U (zh) | 一种带有循环搅拌功能的防漏加油设备 | |
CN114876606B (zh) | 一种机油滤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汽车 | |
CN219605445U (zh) | 一种副燃油箱集成式粗滤器安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