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41702U - 一种闭合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闭合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41702U CN210541702U CN201920657858.3U CN201920657858U CN210541702U CN 210541702 U CN210541702 U CN 210541702U CN 201920657858 U CN201920657858 U CN 201920657858U CN 210541702 U CN210541702 U CN 2105417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m
- clamping
- clamp
- closed
- arm 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24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069 Ti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892 electric spa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56 stainless stee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闭合夹,其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弹性夹和套管,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对设置,所述弹性夹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弹性夹的两个弹性夹臂的端头处分别设有闭合臂,两个闭合臂分别夹持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外侧面远端,所述第一夹臂、弹性夹和第二夹臂依序容纳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采用具有生物组织相容性的材料制成。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体积小且能够实现单端开口的闭合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创手术中用于封闭人体组织的器械。
背景技术
临床上,通常需要封闭目标组织来治疗或预防某种疾病,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专门的输送装置将闭合夹输送至人体内并将其打开,捕获目标组织,使目标组织夹闭在闭合夹的两个夹臂之间而完成封闭。闭合夹上设置有弹簧臂,在弹簧臂的作用下,闭合夹能够实现闭合,现有的闭合夹在闭合的时候,采用两端夹闭,即使用两个弹簧臂分别夹持住夹臂的两端实现闭合,且弹簧臂和夹臂不在一个平面内。由于闭合夹采用两端闭合,捕获组织目标时只能采用套索的方式,这样会增大微创手术尤其是胸腔镜手术的难度。由于弹簧臂和夹臂不在一个平面内,从而使闭合夹的体积增大,增加了手术植入路径的尺寸,不利于进行微创手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且能够实现单端开口的闭合夹。
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弹性夹和套管,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对设置,所述弹性夹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弹性夹的两个弹性夹臂的端头处分别设有闭合臂,两个闭合臂分别夹持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外侧面远端,所述第一夹臂、弹性夹和第二夹臂依序容纳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采用具有生物组织相容性的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其中所述弹性夹的两个闭合臂分别通过焊接、销钉连接或柔性绑定件固定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
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其中所述第一夹臂的外侧面上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薄壁,所述第二夹臂的外侧面上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薄壁,所述第一薄壁沿第一夹臂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薄壁沿第二夹臂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弹性夹的一个弹性夹臂位于两个第一薄壁之间,所述弹性夹的另一个弹性夹臂位于两个第二薄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其中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均为板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其中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内侧面均为弧形夹闭面。
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其中所述弹性夹的两个弹性夹臂的连接处呈U型,所述闭合臂与U型连接处之间的臂体为长臂,两个所述长臂之间的距离从U型连接处到闭合臂方向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其中所述闭合臂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薄壁和第二薄壁上均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相互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穿插有销钉,所述销钉固定设置于相互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
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其中所述闭合臂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闭合臂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外侧面上均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相互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穿插有销钉,所述销钉固定设置于相互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
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其中所述闭合臂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一薄壁和第二薄壁上均设有与卡槽相对应的通孔,相互对应的通孔和卡槽中穿插有销钉,所述销钉固定设置于相互对应的通孔和卡槽中。
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其中所述长臂为直形臂,所述闭合臂为直形臂或弧形臂。
本实用新型闭合夹中弹性夹的两个弹性夹臂的闭合臂分别夹持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外侧面远端,由于弹性夹沿着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长度方向布置,因此,弹性夹和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从而使整个闭合夹的体积变小。在本实用新型中,只使用一个弹性夹即可实现闭合夹的打开和闭合,在打开过程中,闭合夹的远端能够张开,此时整个闭合夹呈V型张开,即实现单端开口,于是在捕获组织目标时无需采用套索的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一去掉套管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一去掉套管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一去掉套管后的平行张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一去掉套管后的V型张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一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一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一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一中弹性夹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一中弹性夹的右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一中弹性夹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二去掉套管后的主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二去掉套管后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二去掉套管后的平行张开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二去掉套管后的V型张开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二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主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二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左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二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立体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二中弹性夹的主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二中弹性夹的右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二中弹性夹的立体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三去掉套管后的主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三去掉套管后的立体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三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主视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三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左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三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俯视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三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立体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三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又一立体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三中弹性夹的主视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三中弹性夹的右视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三中弹性夹的立体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四去掉套管后的主视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四去掉套管后的立体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四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主视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四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左视图;
图36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四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立体图;
图37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四中弹性夹的主视图;
图38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四中弹性夹的左视图;
图39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四中弹性夹的立体图;
图40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五去掉套管后的主视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五去掉套管后的立体图;
图42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五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主视图;
图43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五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右视图;
图44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五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立体图;
图45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六去掉套管后的主视图;
图46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六去掉套管后的立体图;
图47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六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主视图;
图48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六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左视图;
图49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六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立体图;
图50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六中弹性夹的主视图;
图51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六中弹性夹的立体图;
图52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七去掉套管后的主视图;
图53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七去掉套管后的立体图;
图54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七去掉套管后的平行张开示意图;
图55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七去掉套管后的V型张开示意图;
图56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七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主视图;
图57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七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左视图;
图58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七中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立体图;
图59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七中弹性夹的立体图;
图60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七中弹性夹的右视图;
图61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实施例七中弹性夹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11所示,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包括第一夹臂2、第二夹臂3、弹性夹4和套管1,所述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相对设置,所述弹性夹4沿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弹性夹4的两个弹性夹臂的端头处分别设有闭合臂401,两个闭合臂401分别夹持于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的外侧面11远端,所述第一夹臂2、弹性夹4和第二夹臂3依序容纳于所述套管1内,所述套管1采用具有生物组织相容性的材料制成,如PET线编织成的管状件。
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其中所述第一夹臂2的外侧面11上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薄壁200,所述第二夹臂3的外侧面11上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薄壁300,所述第一薄壁200沿第一夹臂2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薄壁300沿第二夹臂3的长度方向布置。弹性夹4的一个弹性夹臂位于两个第一薄壁200之间,弹性夹的另一个弹性夹臂位于两个第二薄壁300之间。
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其中所述第一薄壁200垂直于第一夹臂2的外侧面11,所述第二薄壁300垂直于第二夹臂3的外侧面11。第一薄壁200和第二薄壁300均为镂空结构,以便减轻整个闭合夹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其中所述第一薄壁200和第二薄壁300的镂空结构为:所述第一薄壁200和第二薄壁300上均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薄壁200上的多个通孔沿第一薄壁200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所述第二薄壁300上的多个通孔沿第二薄壁300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
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其中所述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的内侧面均为弧形夹闭面6。使用的时候,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的内侧面为夹闭面6,将夹闭面6设为弧形,更利于夹闭人体内的组织。
本实用新型闭合夹,其中所述弹性夹4的两个弹性夹臂的连接处呈U型,所述弹性夹臂的端头处为闭合臂401,闭合臂401为直形臂,弹性夹臂的两个闭合臂401分别夹持于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的外侧面远端,两个闭合臂401的内侧面分别与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的外侧面相抵,所述闭合臂401与U型连接处之间的臂体为长臂400,长臂400为直形臂,两个所述长臂400之间的距离从U型连接处到闭合臂401方向逐渐减小。弹性夹4的U型连接处使两个弹性夹臂之间获得临床需要的闭合力,比如7N。
如图9所示,并结合图10、11所示,弹性夹4的两个闭合臂401上各设有两个第一通孔9,具体设置方式为:闭合臂401的外侧面上设有两个呈圆柱形的凸台,每个凸台上设有一个第一通孔9,第一通孔9沿凸台的轴向布置,第一通孔9既垂直于弹性夹4的长度方向又平行于闭合臂401的外侧面。
如图6所示,并结合图8所示,每个第一薄壁200和第二薄壁300上均设有两个第二通孔7,每个第一薄壁200上的两个第二通孔7分别与弹性夹4的一个闭合臂401上的两个第一通孔9一一对应布置,每个第二薄壁300上的两个第二通孔7分别与弹性夹4的另一个闭合臂401上的两个第一通孔9一一对应布置。
第一薄壁200和第二薄壁300上均设置有两个限位板8,每个限位板8上设置有一个第二通孔7。相互对应的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7中穿插有销钉5,所述销钉5通过铆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于相互对应的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7中。
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均采用医用不锈钢或钛合金如TC4、TC20经线切割或电火花加工制成。弹性夹4采用钛合金TC4或TC20经线切割或电火花加工制成。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12-2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弹性夹4的两个闭合臂401上只设有一个第一通孔9,第一通孔9设置于闭合臂401的端头处,相应的,第一薄壁200和第二薄壁300上也只设有一个第二通孔7。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2-3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两个闭合臂401上各设有一个第一通孔9,每个第一通孔9贯穿所在闭合臂401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的外侧面上均设有与第一通孔9相对应的第二通孔7。相互对应的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7中穿插有销钉5,所述销钉5通过铆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于相互对应的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7中,即:第一夹臂2上的第二通孔7与弹性夹4的一个闭合臂401上的第一通孔9中固定设置有销钉5,第二夹臂3上的第二通孔7与弹性夹4的另一个闭合臂401上的第一通孔9中也固定设置有销钉5。
实施例四
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32-3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闭合臂401上没有设置通孔,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上也没有设置通孔,即:闭合臂401在夹持于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的外侧面11时,闭合臂401与第一夹臂2/第二夹臂3之间没有固定连接,仅仅处于相抵的状态。
实施例五
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40-4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闭合臂401上的第一通孔9换为卡槽10,卡槽10设置于闭合臂401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薄壁200和第二薄壁300上均设有与卡槽10相对应的通孔,相互对应的通孔和卡槽10中穿插有销钉5,所述销钉5通过铆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于相互对应的通孔和卡槽10中,即:第一薄壁200上的通孔与弹性夹4的一个闭合臂401上的卡槽10中固定设置有销钉5,第二薄壁300上的通孔与弹性夹4的另一个闭合臂401上的第一通孔9中也固定设置有销钉5。
实施例六
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45-5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闭合臂401为弧形臂,弧形臂向闭合臂401的外侧方向凸出,第一通孔9设于闭合臂401与长臂400的连接处,闭合臂401的端头设有向内侧方向延伸的凸台402,凸台402与第一夹臂2/第二夹臂3的外侧面远端相抵。所述第一薄壁200和第二薄壁300上均设有与第一通孔9相对应的第二通孔7,相互对应的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7中穿插有销钉5,所述销钉5通过铆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于相互对应的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7中,即:第一薄壁200上的第二通孔7与弹性夹4的一个闭合臂401上的第一通孔9中固定设置有销钉5,第二薄壁300上的第二通孔7与弹性夹4的另一个闭合臂401上的第一通孔9中也固定设置有销钉5。
实施例七
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52-6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均为板状结构,即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的外侧面上没有设置薄壁,只设置了限位板8,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4个限位板,4个限位板两两对应布置,每个限位板8上设有一个第二通孔7。
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以及实施例五至实施例七中,弹性夹4的两个闭合臂401与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除了通过销钉5以外,还可以通过焊接或柔性绑定件(如绳子)固定于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上。除了固定连接以外,闭合臂401与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之间还可以为非固定连接,即:闭合臂401在夹持于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的外侧面11时,闭合臂401与第一夹臂2/第二夹臂3之间没有固定连接,仅仅处于相抵的状态。
上述实施例四中,为了提高闭合夹的使用效果,闭合臂401也可以通过焊接、销钉连接或柔性绑定件(如绳子)固定于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夹4包括两个弹性夹臂,两个弹性夹臂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弹性件使两个弹性夹臂之间获得临床需要的闭合力。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中,弹性夹4的两个弹性夹臂的连接处呈U型,即弹性夹4的U型连接处为弹性件,其使两个弹性夹臂之间获得临床需要的闭合力。当然,两个弹性夹臂的连接处还可以为匚形,也可以为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只要能够为两个弹性夹臂提供闭合力即可。
本实用新型闭合夹中弹性夹4的两个弹性夹臂分别夹持于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的外侧面11远端,由于弹性夹4沿着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的长度方向布置,因此,弹性夹4和第一夹臂2、第二夹臂3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从而使整个闭合夹的体积变小。在本实用新型中,只使用一个弹性夹4即可实现闭合夹的打开和闭合,在打开过程中,闭合夹的远端能够张开,此时整个闭合夹呈V型张开,即实现单端开口,于是在捕获组织目标时无需采用套索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弹性夹4的闭合力,对于给定的弹性夹4,可以挤压其U型连接处,即减小U型连接处的内径以增大两个弹性夹臂之间的闭合力,相反,当增大U型连接处的内径时,两个弹性夹臂之间的闭合力会减小。待调整好闭合夹的闭合力后,再通过专门的输送装置将闭合夹输送至人体内,之后打开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3,再将其移至需要闭合的人体组织处,并使人体组织处于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之间,之后,输送装置松开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在弹性夹4的作用下,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闭合夹紧人体组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弹性夹4和第一夹臂2、第二夹臂3位于同一个平面,减小了闭合夹的体积;
2)便于输送,便于捕获目标组织,比如左心耳根部,手术操作简单;
3)闭合夹可提供持续恒定的平行闭合力,确保了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4)弹性夹4的两个弹性夹臂的U型连接处、长臂400、闭合臂401的几何尺寸均可影响夹臂远端和近端(以操作者为基准,靠近操作者为近端,远离操作者为远端)的闭合力,比如增大U型连接处的横截面积,减小U型连接处的内径均可增大夹臂远端和近端的闭合力;增大直臂和闭合臂401的横截面积可增大夹臂的闭合力;闭合臂401的长度(延长度方向)及闭合臂401的横截面积、直臂的长度(延长度方向)及直臂的横截面积及其相对比值均可影响夹臂的闭合力以及夹臂远端和近端闭合力的分配,对于给定的弹性夹4,U型连接处、长臂400和闭合臂401的尺寸都是已定的,这时改变夹臂的几何尺寸(比如横截面积和长度)可显著改变夹臂远端和近端的闭合力分配,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多种手段调整夹臂闭合力的大小以及夹臂远端和近端的闭合力分配,使闭合夹达到最理想的临床效果;
5)夹臂参与弹性形变,可灵活分配弹性夹4的闭合力,极大地提高了组织的顺应性;
6)闭合夹结构简单,质量小,性能可靠稳定;
7)闭合夹易于加工。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闭合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弹性夹和套管,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对设置,所述弹性夹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弹性夹的两个弹性夹臂的端头处分别设有闭合臂,两个闭合臂分别夹持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外侧面远端,所述第一夹臂、弹性夹和第二夹臂依序容纳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采用具有生物组织相容性的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的两个闭合臂分别通过焊接、销钉连接或柔性绑定件固定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的外侧面上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薄壁,所述第二夹臂的外侧面上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薄壁,所述第一薄壁沿第一夹臂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薄壁沿第二夹臂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弹性夹的一个弹性夹臂位于两个第一薄壁之间,所述弹性夹的另一个弹性夹臂位于两个第二薄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均为板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闭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内侧面均为弧形夹闭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闭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的两个弹性夹臂的连接处呈U型,所述闭合臂与U型连接处之间的臂体为长臂,两个所述长臂之间的距离从U型连接处到闭合臂方向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闭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臂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薄壁和第二薄壁上均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相互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穿插有销钉,所述销钉固定设置于相互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闭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臂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闭合臂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外侧面上均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相互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穿插有销钉,所述销钉固定设置于相互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闭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臂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一薄壁和第二薄壁上均设有与卡槽相对应的通孔,相互对应的通孔和卡槽中穿插有销钉,所述销钉固定设置于相互对应的通孔和卡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闭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臂为直形臂,所述闭合臂为直形臂或弧形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57858.3U CN210541702U (zh) | 2019-05-08 | 2019-05-08 | 一种闭合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57858.3U CN210541702U (zh) | 2019-05-08 | 2019-05-08 | 一种闭合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41702U true CN210541702U (zh) | 2020-05-19 |
Family
ID=70664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57858.3U Active CN210541702U (zh) | 2019-05-08 | 2019-05-08 | 一种闭合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4170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04526A (zh) * | 2019-05-08 | 2020-11-10 | 北京领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闭合夹 |
-
2019
- 2019-05-08 CN CN201920657858.3U patent/CN21054170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04526A (zh) * | 2019-05-08 | 2020-11-10 | 北京领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闭合夹 |
CN111904526B (zh) * | 2019-05-08 | 2025-01-17 | 北京领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闭合夹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183854B1 (ko) | 치과교정용 그리핑 장치 | |
EP1782742A2 (en) | Treatment tool for endoscope | |
US4611592A (en) | Clamp for holding surgical lines | |
CN210541702U (zh) | 一种闭合夹 | |
CN210354833U (zh) | 一种肝胆外科临床中取石装置 | |
CN111904526B (zh) | 一种闭合夹 | |
JPWO2020030656A5 (zh) | ||
CN211935185U (zh) | 导线锁定系统及导线锁定装置 | |
CN111317544A (zh) | 一种医用吸引器咬钳 | |
CN214549514U (zh) | 一种双组织夹施夹器 | |
CN210408582U (zh) | 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 | |
CN211749887U (zh) | 一种呼吸科异物钳 | |
CN210383977U (zh) | 一种普通外科用双关节咬骨钳 | |
CN212234587U (zh) | 一种医用吸引器咬钳 | |
CN212438741U (zh) | 一种结扎夹 | |
CN210749334U (zh) | 一种腹腔镜辅助牵拉夹子 | |
CN213310114U (zh) | 一种手术用三叶钳 | |
CN204912525U (zh) | 一种卡压环模 | |
CN210582574U (zh) | 一种骨科专用结缔组织钳 | |
CN217938410U (zh) | 间隙楔及其夹持装置 | |
CN216608859U (zh) | 一种压接电子元件组合的压接钳 | |
CN217338832U (zh) | 一种溜肩式手术器械及微创手术机器人 | |
CN213310121U (zh) | 一种单孔双关节腔镜手术用钳 | |
CN215273136U (zh) | 一种新型胸腔组织钳 | |
CN113425361A (zh) | 一种闭合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