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08582U - 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08582U CN210408582U CN201920932843.3U CN201920932843U CN210408582U CN 210408582 U CN210408582 U CN 210408582U CN 201920932843 U CN201920932843 U CN 201920932843U CN 210408582 U CN210408582 U CN 2104085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forceps
- clamping block
- guide
-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包括相互固定且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手持部、第一钳臂和定位块;第二钳体包括相互且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手持部、第二钳臂和导向夹持块;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的中间位置铰接;定位块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凸点和设置在定位块中心位置的定位孔;导向夹持块包括多个定位凸点和设置在导向夹持块中间位置的导向管,导向夹持块与导向管之间通过内外螺纹连接;导向管沿轴向方向设置有供克氏针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实现克氏针打入骨折区域时,位置及角度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效率,降低了克氏针重复打入造成的二次伤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折手术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
背景技术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在治疗骨折时,通常先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骼的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正常位置,骨折复位后,因为其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上,使其逐渐愈合,固定的方法有外固定和内固定两种。
克氏针固定是一种常见的内固定的方法,对一些不稳定骨折通常采用克氏针固定,临床上对于短骨、不规则骨、临近关节骨折固定及跨关节固定采用克氏针固定效果较好。
在固定克氏针时,首先需要将克氏针的一端安装在电钻上,然后开启电钻,将克氏针打入需固定的骨骼,克氏针需要按预定角度和位置准确打入,在操作过程中,医生手持电钻一旦发生抖动,造成打入的角度和位置不准确,这时就需要拔出克氏针,重新打入,一次手术往往需多次打入,无形中加重了损伤,造成了二次损伤,进一步破坏了血供,延长了手术时间,进而影响了治疗效果,在打入克氏针过程中的角度和位置难以掌握,所以克氏针固定手术的一次性成功率较低,造成骨折手术中的二次伤害,因此,亟需一种克氏针靶向定位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包括相互固定且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手持部、第一钳臂和定位块;所述第二钳体包括相互且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手持部、第二钳臂和导向夹持块;所述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的中间位置铰接;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凸点和设置在定位块中心位置的定位孔;所述导向夹持块包括多个定位凸点和设置在导向夹持块中间位置的导向管,所述导向夹持块的中间设置有一螺纹孔,所述导向管与导向夹持块连接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导向夹持块与导向管之间通过内外螺纹连接;所述导向管沿轴向方向设置有供克氏针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钳臂与第一手持部连接处、第二钳臂与第二手持部连接处的相对内侧设置有一锁定机构。
其中,所述锁定机构为延展齿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钳臂与第一手持部连接处有一具有卡齿的连接件,所述第二钳臂与第二手持部连接处设有与连接件相匹配且具有卡齿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卡齿卡在连接件上,且可沿连接件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点的高度为1mm。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点上设置有一圆形接触面,所述圆形接触面的直径为3-4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可选用手柄或手持环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在铰接点上方处均设置为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上的定位凸点个数与导向夹持块上端的定位凸点个数相等,且均为3个,3个所述定位凸点在定位块或导向夹持块上呈等边三角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管的长度为4cm,所述导向管内通孔的直径为1mm、1.5mm、2mm、2.5mm或3mm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包括相互固定且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手持部、第一钳臂和定位块;第二钳体包括相互且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手持部、第二钳臂和导向夹持块;定位块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凸点和设置在定位块中心位置的定位孔;导向夹持块包括多个定位凸点和设置在导向夹持块中间位置的导向管;导向管沿轴向方向设置有供克氏针穿过的通孔,将该加压复位钳的定位块与导向夹持块夹持住需要打入克氏针的区域,将克氏针从导向管导入,经骨折区域,并由定位块的定位孔出,起到准确定位的作用,从而实现克氏针打入时,位置及角度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效率,降低了克氏针重复打入造成的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夹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钳体;11、第一手持部;12、第一钳臂;13、定位块;2、第二钳体;21、第二手持部;22、第二钳臂;23、导向夹持块;3、定位凸点;4、定位孔;5、螺纹孔;6、导向管;61、通孔;62、外螺纹;7、锁定机构;71、连接件;72、连接段;8、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为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3、图5所示,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所述第一钳体1包括相互固定且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手持部11、第一钳臂12和定位块13,可行的,所述第一手持部11、第一钳臂12和定位块13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或一次成型方式制成;所述第二钳体2包括相互且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手持部21、第二钳臂22和导向夹持块23;可行的,所述第一手持部11、第一钳臂12和定位块13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或一次成型方式制成;所述第一钳臂12与第二钳臂22的中间位置铰接;所述定位块13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凸点3和设置在定位块13中心位置的定位孔4;所述导向夹持块23包括多个定位凸点3和设置在导向夹持块23中间位置的导向管6,所述导向夹持块23的中间设置有一螺纹孔5,所述导向管6与导向夹持块23连接处设置有外螺纹62,所述导向夹持块23与导向管6之间通过螺纹孔5的内螺纹、导向管6的外螺纹62连接;所述导向管6沿轴向方向设置有供克氏针穿过的通孔6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包括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第一钳体1包括相互固定且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手持部11、第一钳臂12和定位块13;第二钳体2包括相互且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手持部21、第二钳臂22和导向夹持块23;定位块13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凸点3和设置在定位块13中心位置的定位孔4;导向夹持块23包括多个定位凸点3和设置在导向夹持块23中间位置的导向管6;导向管6沿轴向方向设置有供克氏针穿过的通孔61,将该加压复位钳的定位块13与导向夹持块23夹持住需要打入克氏针的区域,将克氏针从导向管6的通孔61内导入,经骨折区域,并由定位块13的定位孔4出,起到准确定位的作用,从而实现克氏针打入时,位置及角度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效率,降低了克氏针重复打入造成的二次伤害。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钳臂12与第一手持部11连接处、第二钳臂22与第二手持部21连接处的相对内侧设置有一锁定机构7。
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锁定机构7为延展齿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钳臂12与第一手持部11连接处有一具有卡齿的连接件71,所述第二钳臂22与第二手持部21连接处设有与连接件71相匹配且具有卡齿的连接端72,所述连接端72的卡齿卡在连接件71上,且可沿连接件移动,便于在手术过程中对加压复位钳的开合程度进行锁定,方便了手术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点3的高度为1mm,定位凸点3的自由端面设置有弧面,对人体骨折部位起到保护作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点3上设置有一圆形接触面,所述圆形接触面的直径为3-4mm,定位凸点3上设置有圆形接触面,圆形接触面,增加了定位凸点3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减少对骨折区域的损伤。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持部11和第二手持部21可选用手柄或手持环形状,所述第一手持部11和第二手持部21同时选用手柄状或手持环形状,可根据所需要进行选择。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钳臂12和第二钳臂2在铰接点上方处均设置为圆弧状,当定位块13与导向夹持块23接触时,第一钳臂12和第二钳臂22之间形成一定的弧形结构的间隙,尽量减少第一钳臂12及第二钳臂22与人体骨折部位的接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13上的定位凸点3个数与导向夹持块23上端的定位凸点3个数相等,且均为3个,3个所述定位凸点3在定位块13或导向夹持块23上呈等边三角形设置。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持部11和第二手持部21设置有防滑纹8,减少医护人员使用时打滑的现象。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管的长度为4cm,所述导向管内通孔的直径为1mm、1.5mm、2mm、2.5mm或3mm中的任意一种。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包括相互固定且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手持部、第一钳臂和定位块;所述第二钳体包括相互且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手持部、第二钳臂和导向夹持块;所述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的中间位置铰接;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凸点和设置在定位块中心位置的定位孔;所述导向夹持块包括多个定位凸点和设置在导向夹持块中间位置的导向管,所述导向夹持块的中间设置有一螺纹孔,所述导向管与导向夹持块连接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导向夹持块与导向管之间通过内外螺纹连接;所述导向管沿轴向方向设置有供克氏针穿过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臂与第一手持部连接处、第二钳臂与第二手持部连接处的相对内侧设置有一锁定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为延展齿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钳臂与第一手持部连接处有一具有卡齿的连接件,所述第二钳臂与第二手持部连接处设有与连接件相匹配且具有卡齿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卡齿卡在连接件上,且可沿连接件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点的高度为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点上设置有一圆形接触面,所述圆形接触面的直径为3-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可选用手柄或手持环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在铰接点上方处均设置为圆弧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上的定位凸点个数与导向夹持块上端的定位凸点个数相等,且均为3个,3个所述定位凸点在定位块或导向夹持块上呈等边三角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设置有防滑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的长度为4cm,所述导向管内通孔的直径为1mm、1.5mm、2mm、2.5mm或3mm中的任意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32843.3U CN210408582U (zh) | 2019-06-20 | 2019-06-20 | 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32843.3U CN210408582U (zh) | 2019-06-20 | 2019-06-20 | 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08582U true CN210408582U (zh) | 2020-04-28 |
Family
ID=70376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3284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08582U (zh) | 2019-06-20 | 2019-06-20 | 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0858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29845A (zh) * | 2021-08-18 | 2021-12-03 |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 | 克氏针辅助引导骨干骨折手术复位装置 |
-
2019
- 2019-06-20 CN CN201920932843.3U patent/CN21040858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29845A (zh) * | 2021-08-18 | 2021-12-03 |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 | 克氏针辅助引导骨干骨折手术复位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59799U (zh) | 一种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手术的暴露装置 | |
CN102688087B (zh) | 一种钢丝环扎固定装置 | |
CN210408582U (zh) | 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 | |
CN203988240U (zh) | 改良型骨折复位固定钳 | |
CN202604994U (zh) | 一种钢丝环扎固定装置 | |
CN201267509Y (zh) | 肾镜软性手术钳 | |
CN204106162U (zh) | 一种持骨钳 | |
CN203001093U (zh) | 一种治疗人体锁骨骨折的髓内针 | |
CN215651325U (zh) | 一种防滑脱门型钉 | |
CN217186397U (zh) | 骨折复位钳 | |
CN211534749U (zh) | 一种加压空心螺钉 | |
CN212346700U (zh) | 一种新型骨板夹持打击器 | |
CN209966479U (zh) | 一种半自动结扎器以及结扎钉 | |
CN203988319U (zh) | 一种带螺钉孔的爪型肋骨板 | |
CN215228309U (zh) | 一种新型克氏针折弯防打滑的大头钳 | |
CN204839659U (zh) | 无遮挡骨折复位钳 | |
CN217744638U (zh) | 医用手柄及医用系统 | |
CN215458414U (zh) | 一种骨科专用复位钳 | |
CN204618393U (zh) | 一种骨科克氏针取出器 | |
CN206867268U (zh) | 一种环抱器夹持固定钳 | |
CN211156066U (zh) | 一种妇产科用止血钳 | |
CN105011992B (zh) | 无遮挡骨折复位钳 | |
CN215018787U (zh) | 一种腓骨远端及外踝骨折复位固定钳 | |
CN215349283U (zh) | 一种多功能骨科手术钳 | |
CN217408946U (zh) | 一种雪橇针夹持打击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