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517074U - 一种刺破式连接器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刺破式连接器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7074U
CN210517074U CN201921762788.4U CN201921762788U CN210517074U CN 210517074 U CN210517074 U CN 210517074U CN 201921762788 U CN201921762788 U CN 201921762788U CN 210517074 U CN210517074 U CN 2105170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uncture
fingers
wire
fi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6278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世志
彭厚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eng Electronic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eng Electronic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eng Electronic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eng Electronic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6278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70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7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70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By Means Of Piercing Elements, Nuts, Or Scre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刺破式连接器端子,包括主体、刺破端以及夹持端,刺破端和夹持端均设置于主体,刺破端包括两个均连接于主体的刺破手指,两个刺破手指之间设置有刺破间隙,两个刺破手指彼此背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凸台,凸台用于在刺破手指刺穿外界导线的绝缘层后与外界导线的绝缘层抵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刺破手指的外侧设置有凸台,使得在刺破手指刺破导线的绝缘层且凸台也穿过绝缘层后,通过凸台形成台阶而使得凸台与导线的绝缘层的一端面抵触后,导线的刺破孔收缩至与刺破手指的形状相适应,因此凸台无法退回绝缘层的另一端面而达到了定位的效果,有利于保证刺破手指与导线的导线层抵触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刺破式连接器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刺破式连接器端子。
背景技术
线对板连接器,是通过线端连接器和板端连接器配合来实现电导线与电路板可控制导通断开的一种连接器,主要应用于需要实时通断电的设备中。而在线端连接器的端子,一般通过刺破导线来与导线的导电层实现电导通,并且通过夹持或者插入板端连接器的端子来实现导电的。然而如今的刺破式端子具有以下不足:端子的刺破端除了刺破头以外的各处厚度不可能全部相同,导致了当端子刺破导线的绝缘层并与导线的导电层抵触时,由于导线的绝缘层是采用软胶制成的,因此会自动适应端子的刺破端的大小而使得刺破孔的大小发生变化,即端子的刺破端可在刺破孔内自由滑动,从而影响了导电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刺破式连接器端子,包括主体、刺破端以及用于夹持外界端子的夹持端,所述刺破端和所述夹持端均设置于所述主体,所述刺破端用于刺破外界导线的绝缘层并与外界导线的导电层抵触;
所述刺破端包括两个均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刺破手指,两个刺破手指之间设置有用于装配外界导线的导电层的刺破间隙,两个刺破手指彼此背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凸台,凸台用于在刺破手指刺穿外界导线的绝缘层后与外界导线的绝缘层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刺破端还包括刺破本部,两个刺破手指均设置于所述刺破本部,所述刺破本部连接于所述夹持端。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端包括均设置于所述主体的至少两个夹持手指,至少两个夹持手指之间设置有夹持间隙,夹持手指背对所述夹持间隙的一端设置有凸包,凸包用于抵触外界连接器外壳的内侧壁。
更进一步的,夹持手指正对所述夹持间隙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位置与凸包的位置对应设置。
更进一步的,夹持手指包括夹持本部、夹持抵触部和起翘部,夹持本部连接于所述主体,夹持抵触部设置于夹持本部与起翘部之间,夹持抵触部向着靠近所述夹持间隙的方向弯折,起翘部向着远离所述夹持间隙的方向弯折;凸包设置于夹持本部。
优选的,其中一个夹持手指的夹持本部与所述刺破端连接。
优选的,夹持本部设置有用于与外界连接器外壳抵触的凸块。
更进一步的,凸包远离所述夹持间隙的一端设置有抵触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所述刺破端和所述夹持端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刺破手指的外侧设置有凸台,使得在刺破手指刺破导线的绝缘层且凸台也穿过绝缘层后,通过凸台形成台阶而使得凸台与导线的绝缘层的一端面抵触后,导线的刺破孔收缩至与刺破手指的形状相适应,因此凸台无法退回绝缘层的另一端面而达到了定位的效果,有利于保证刺破手指与导线的导线层抵触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方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体,2—刺破端,3—夹持端,21—刺破手指,22—刺破间隙,23—凸台,24—刺破本部,31—夹持手指,32—夹持间隙,33—凸包,34—凹槽,311—夹持本部,312—夹持抵触部,313—起翘部,314—凸块,331—抵触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刺破式连接器端子,包括主体1、刺破端2以及用于夹持外界端子的夹持端3,所述刺破端2和所述夹持端3均设置于所述主体1,所述刺破端2与所述夹持端3连接,所述刺破端2用于刺破外界导线的绝缘层并与外界导线的导电层抵触;
具体的,所述刺破端2包括两个均连接于所述主体1的刺破手指21,两个刺破手指21之间设置有用于装配外界导线的导电层的刺破间隙22,两个刺破手指21彼此背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凸台23,凸台23用于在刺破手指21刺穿外界导线的绝缘层后与外界导线的绝缘层抵触。具体的,该夹持端3连接于其中一个刺破手指21。
当线端连接器采用刺破式端子与导线进行连接时,通常是先把导线从线端连接器的侧壁插入线端连接器内,然后把刺破式端子从线端连接器的底部装入线端连接器中实现刺破导线并与导线电导通的。也就是说,当本实用新型进行导线刺破时,刺破手指21分别位于导线的导电层的底部两侧,然后刺破手指21刺破并穿过导线的绝缘层,使得导线的导电层装设于刺破间隙22内并分别与两个刺破手指21彼此正对的一端面抵触,实现了导线的导电层与刺破手指21抵触并实现电导通的效果;此时在刺破手指21穿过导线的绝缘层后,需要把凸台23也一并穿过该绝缘层,由于绝缘层是通过软胶制成的,因此绝缘层被刺破处(下称刺破孔)是时刻保持收缩的状态,即当凸台23穿过刺破孔后,绝缘层会收缩至包住刺破手指21,此时凸台23的台阶状结构即可与刺破孔的外周抵触而无法让刺破手指21经刺破孔下降,配合导线插入线端连接器的位置进行定位,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刺破并穿过导线后能够稳定地进行电导通,从而达到稳定导线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刺破端2还包括刺破本部24,两个刺破手指21均设置于所述刺破本部24,所述刺破本部24连接于所述夹持端3,从而保证了刺破手指21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端3包括均设置于所述主体1的至少两个夹持手指31,至少两个夹持手指31之间设置有夹持间隙32,夹持手指31背对所述夹持间隙32的一端设置有凸包33,凸包33用于抵触外界连接器外壳的内侧壁。夹持手指31的数量可为多个,如本实施例中为夹持手指31的数量为两个。具体的,夹持手指31包括夹持本部311、夹持抵触部312和起翘部313,夹持本部311连接于所述主体1,夹持抵触部312设置于夹持本部311与起翘部313之间,夹持抵触部312向着靠近所述夹持间隙的方向弯折,起翘部313向着远离所述夹持间隙的方向弯折;凸包33设置于夹持本部311。
即当板端连接器的端子(下称板端子)与本实用新型进行导通时,该起翘部313用于对板端子进行让位而使得板端子能够顺利插入夹持间隙32中,而夹持抵触部312则是用于与板端子抵触而实现电导通;为了保证夹持的效果一般夹持间隙32的宽度是小于板端子的宽度的,因此板端子插入夹持间隙32的过程中,会把整个夹持手指31向外撑开,直至凸包33与连接器外壳的内侧壁抵触时,凸包33成为夹持手指31的支点,即哪怕板端子继续把夹持手指31往外撑开,那么也只是让夹持抵触部312往外撑开,从而有利于保证夹持抵触部312与板端子接触的可靠性。
具体的,夹持手指31正对所述夹持间隙3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34,凹槽34的位置与凸包33的位置对应设置。该凹槽34用于与凸包33进行配合,保证在夹持本部311各处的厚度大致相等,从而保证了受力的均匀。
优选的,其中一个夹持手指31的夹持本部311与所述刺破端2的刺破本部24连接,从而保证了夹持端3与刺破端2电导通的可靠性;此外,夹持本部311设置有用于与外界连接器外壳抵触的凸块314。凸块314用于增加本实用新型与连接器外壳之间的应力,达到定位效果,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所处稳定的稳定性。
具体的,凸包33远离所述夹持间隙32的一端设置有抵触斜面331。该抵触斜面331的设置,是因为在凸包33与连接器外壳抵触时,通常夹持抵触部312依然会被撑开,而导致凸包33各处的受力不同,因此直接把凸包33设置有抵触斜面331,有利于使得凸包33各处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避免凸包33因受力不均所发生局部形变而影响了作为支点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所述刺破端2和所述夹持端3一体成型,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刺破式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刺破端以及用于夹持外界端子的夹持端,所述刺破端和所述夹持端均设置于所述主体,所述刺破端用于刺破外界导线的绝缘层并与外界导线的导电层抵触;
所述刺破端包括两个均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刺破手指,两个刺破手指之间设置有用于装配外界导线的导电层的刺破间隙,两个刺破手指彼此背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凸台,凸台用于在刺破手指刺穿外界导线的绝缘层后与外界导线的绝缘层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破式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破端还包括刺破本部,两个刺破手指均设置于所述刺破本部,所述刺破本部连接于所述夹持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破式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端包括均设置于所述主体的至少两个夹持手指,至少两个夹持手指之间设置有夹持间隙,夹持手指背对所述夹持间隙的一端设置有凸包,凸包用于抵触外界连接器外壳的内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刺破式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夹持手指正对所述夹持间隙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位置与凸包的位置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刺破式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夹持手指包括夹持本部、夹持抵触部和起翘部,夹持本部连接于所述主体,夹持抵触部设置于夹持本部与起翘部之间,夹持抵触部向着靠近所述夹持间隙的方向弯折,起翘部向着远离所述夹持间隙的方向弯折;凸包设置于夹持本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刺破式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夹持手指的夹持本部与所述刺破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刺破式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夹持本部设置有用于与外界连接器外壳抵触的凸块。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刺破式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凸包远离所述夹持间隙的一端设置有抵触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破式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所述刺破端和所述夹持端一体成型。
CN201921762788.4U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刺破式连接器端子 Active CN210517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2788.4U CN210517074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刺破式连接器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2788.4U CN210517074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刺破式连接器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7074U true CN210517074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3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62788.4U Active CN210517074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刺破式连接器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70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32620B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at type conductor
US8734179B2 (en) Cable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1628366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US20080233810A1 (en) Contact terminal and electric connector using the same
JP2002033150A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WO2010032342A1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887060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to cables
JPH11307159A (ja) 電気接続端子
JP5909044B2 (ja) コネクタ構造
JP2004055485A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プラグコネクタおよびリ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CN210517074U (zh) 一种刺破式连接器端子
CN208385683U (zh)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及接线端子组件
CN201078823Y (zh) 同轴连接器
CN108963507B (zh) 一种接线端子及接线端子组件
CN217239878U (zh) 一种线对板连接器
CN222673360U (zh) 一种电连接器导电端子
CN200987001Y (zh) 电连接器
CN218731338U (zh) 一种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17361961U (zh) 一种接线端子和具有该接线端子的接线机构
CN217239787U (zh) 带侦测功能的卡座
CN219498398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22546784U (zh) 一种低插入力高拔出力连接器
CN218677623U (zh) 一种方便插拔的软排线连接器
CN217334493U (zh) 结构优化的连接器
CN219553971U (zh) 一种插针导向结构及公端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5, Wenming Road, Daning, Hume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Weifeng electronic (Guangdo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3899 Changxing Road 01A, Ludong Community, Hume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eifeng electronic (Guangdo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