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380306U - 手表充电结构 - Google Patents

手表充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80306U
CN210380306U CN201921406198.8U CN201921406198U CN210380306U CN 210380306 U CN210380306 U CN 210380306U CN 201921406198 U CN201921406198 U CN 201921406198U CN 210380306 U CN210380306 U CN 210380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toggle
conductive
watch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61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志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061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80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80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803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表充电结构,包括表端连接端子及手表充电装置。表端连接端子包括与手表表头电连接并凸出于手表表头外表面的外接部,手表充电装置包括本座体外壳、导电组件以及限位结构件,限位结构件具有限位状态以及避让状态,且在其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将维持于限位状态,限位结构件包括限位部以及设于座体外壳的拨动部,限位结构件在拨动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从限位状态切换到避让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结构,其中,限位部在限位结构件处于限位状态时与外接部卡接配合,以限制外接部脱离导电通孔,使得手表表头与手表充电装置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Description

手表充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手表充电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常用的智能手表充电方式通常为磁吸对位充电,即智能手表的主机和充电座内部都需要设置磁铁来保证充电时智能手表和充电座不分离,但是此种充电方式经常出现充电时使用智能手表,充电座很容易脱离的情况,影响智能手表与充电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表充电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磁吸对位充电容易导致智能手表与充电座连接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表充电结构,用于为手表表头充电,包括:
表端连接端子,包括与所述手表表头电连接并凸出于所述手表表头外表面的外接部;
手表充电装置,包括座体外壳、导电组件以及限位结构件,所述座体外壳开设用于容置所述导电组件的容置腔、供所述外接部穿过以使所述外接部与所述导电组件电连接的导电通孔以及用于将所述容置腔连通至外部且供所述限位结构件穿过的拨动通孔,所述限位结构件具有限位状态以及避让状态,且在其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将维持于所述限位状态,所述限位结构件包括限位部以及设于所述座体外壳的拨动部,所述限位结构件在所述拨动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从所述限位状态切换到避让状态,其中,所述限位部在所述限位结构件处于所述限位状态时与所述外接部卡接配合,以限制所述外接部脱离所述导电通孔,而在所述限位结构件处于所述避让状态时解除与所述外接部的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接部于其周侧开设限位卡槽;
所述限位部在所述限位结构件处于所述限位状态时卡入所述限位卡槽,以限制所述外接部脱离所述导电通孔,而在所述限位结构件处于所述避让状态时抽离所述限位卡槽,以解除对所述外接部的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外接部的直径大小与所述导电通孔的孔径大小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外接部的自由端具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在所述外接部穿过所述导电通孔的过程中与所述限位部抵触,且还能在所述外接部穿过所述导电通孔的过程中迫使所述限位部避让所述外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卡槽呈环形设于所述外接部的周侧。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外壳于所述容置腔内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设于所述导电通孔的前方并且贯通所述导电通孔,所述连接筒的筒径与所述导电通孔的孔径大小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件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座体外壳的顶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安装部呈L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拨动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拨动件、拨动连接件和第二拨动件,所述第一拨动件与所述限位部连接并穿过所述拨动通孔,所述第二拨动件穿过所述拨动通孔,所述拨动连接件具有弹性恢复特性并呈U型结构且U口朝向所述拨动通孔,所述拨动连接件的两自由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拨动件和所述第二拨动件,所述第一拨动件和所述第二拨动件在所述拨动连接件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分别抵触所述拨动通孔相对设置的孔壁。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组件包括承载件、导电端子以及电路板,所述承载件装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电端子垂直安装于所述承载件并且与所述外接部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承载件的背面并且与所述导电端子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包括导线及USB接口,所述导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USB接口与所述导线的外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充电结构通过在座体外壳的容置腔内设置限位结构件,该限位结构件包括限位部以及设于所述座体外壳的拨动部,其中,所述限位部在所述限位结构件处于所述限位状态时与所述外接部卡接配合,以限制所述外接部脱离所述导电通孔,使得手表表头与手表充电装置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表充电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表充电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表充电结构的正视图;
图5为图4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Figure BDA0002180443340000031
Figure BDA00021804433400000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5,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结构1进行说明。手表充电结构1,用于为手表表头充电,具体地,该手表表头可以是智能手表的表头或者其它需要对手表进行充电的手表表头,该手表充电结构1包括表端连接端子10和手表充电装置20。
其中,表端连接端子10包括与手表表头电连接并凸出于手表表头外表面的外接部11,具体地,该外接部11为充电POGOPIN或者其它形式的充电端子,并且外接部11具有两个,其中一个接正极,另一个接负极。
手表充电装置20包括座体外壳21、导电组件22以及限位结构件23,座体外壳21开设用于容置导电组件22的容置腔211、供外接部11穿过以使外接部11与导电组件22电连接的导电通孔212以及用于将容置腔211连通至外部且供限位结构件23穿过的拨动通孔213,限位结构件23具有限位状态以及避让状态,且在其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将维持于限位状态,限位结构件23包括限位部232以及设于座体外壳21的拨动部233,限位结构件23在拨动部233受到外力作用时能从限位状态切换到避让状态,限位部232在限位结构件23处于限位状态时与外接部11卡接配合,以限制外接部11脱离导电通孔212,而在限位结构件23处于避让状态时解除与外接部11的卡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表充电结构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手表充电结构1通过在座体外壳21的容置腔211内设置限位结构件23,该限位结构件23包括限位部232以及设于座体外壳21的拨动部233,其中,限位部232在限位结构件23处于限位状态时与外接部11卡接配合,以限制外接部11脱离导电通孔212,使得手表表头与手表充电装置20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表充电结构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外接部11于其周侧开设限位卡槽111;
限位部232在限位结构件23处于限位状态时卡入限位卡槽111,以限制外接部11脱离导电通孔212,而在限位结构件23处于避让状态时抽离限位卡槽111,以解除对外接部11的限制。通过在外接部11的周侧开设限位卡槽111,使得外接部11卡接入导电通孔212内更加稳定、牢固,在手表表头插接入手表充电装置20后,保证了手表表头在插接方向上不容易发生松动。
请参阅图1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表充电结构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外接部11的直径大小与导电通孔212的孔径大小相匹配,通过将外接部11的直接大小与导电通孔212额孔径大小相匹配,使得手表表头与手表充电装置20插接时的匹配度更好,如果导电通孔212的直径太大,会使得外接部11与导电通孔212的连接不够紧凑,从而容易导致手表表头与手表充电装置20发生脱离的情况,如果导电通孔212的直径太小,会使得外接部11不容易插接于手表充电装置20,从而不方便用户对手表进行充电。
请参阅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表充电结构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外接部11的自由端具有引导斜面112,引导斜面112在外接部11穿过导电通孔212的过程中与限位部232抵触,且还能在外接部11穿过导电通孔212的过程中迫使限位部232避让外接部11,通过在外接部11的自由端设置引导斜面112,使得外接部11插入导电通孔212并且与限位结构件23发生卡接时更加流畅,节省了人力。
请参阅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表充电结构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限位卡槽111呈环形设于外接部11的周侧,将限位卡槽111设置为环形,更加方便用户将外接部11插入导电通孔212中以实现与限位结构件23发生卡接。
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表充电结构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座体外壳21于容置腔211内设有连接筒214,连接筒214设于导电通孔212的前方并且贯通导电通孔212,连接筒214的筒径与导电通孔212的孔径大小相等,通过在容置腔211内设置连接筒214,首先可以对外接部11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外接部11与导电组件22之间的电连接更加稳定,其次,该连接筒214能够使得限位结构件23穿过筒连接筒214的筒壁,使得限位结构件23能够与外接部11发生卡接。
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表充电结构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限位结构件23还包括安装部231,座体外壳21的顶侧设有安装槽215,安装部231安装于安装槽215中,安装部231呈L形结构。通过在座体外壳21的顶侧设有安装槽215,并且将安装部231呈L形结构设置,使得限位结构件23更加牢固的安装于座体外壳21中。
请参阅图3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表充电结构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拨动部23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拨动件2331、拨动连接件2332和第二拨动件2333,所述第一拨动件2331与所述限位部232连接并穿过所述拨动通孔213,所述第二拨动件2333穿过所述拨动通孔213,所述拨动连接件具有弹性恢复特性并呈U型结构且U口朝向所述拨动通孔,所述拨动连接件2332的两自由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拨动件2331和所述第二拨动件2333,所述第一拨动件2331和所述第二拨动件2333在所述拨动连接件2332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分别抵触所述拨动通孔213相对设置的孔壁。通过将拨动部233设置为U型,结构简单的同时方便用户对拨动部233的按压。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表充电结构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导电组件22包括承载件221、导电端子222以及电路板223,承载件221装配于壳体内,导电端子222垂直安装于承载件221并且与外接部11电连接,电路板223安装于承载件221的背面并且与导电端子222电连接。通过将导电端子222与外接部11电连接,使得该手表充电装置20能够对手表表头输送电流。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表充电结构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充电结构1还包括与电路板223电连接的接线组件30,接线组件30包括导线31及USB接口32,导线31与电路板223电连接,USB接口32与导线31的外端电连接。采用USB接口32对手表表头进行充电所具有的优点为:1、携带方便,2、标准统一,3、可以连接多种设备。
优选地,该USB接口32为USB3.0,USB 3.0的理论速度为5.0Gb/s,其实只能达到理论值的5成,,接近于USB 2.0的10倍。USB3.0的物理层采用8b/10b编码方式,理论速度也就4Gb/s。可广泛用于PC外围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表充电结构,用于为手表表头充电,包括:
表端连接端子,包括与所述手表表头电连接并凸出于所述手表表头外表面的外接部;
手表充电装置,包括座体外壳、导电组件以及限位结构件,所述座体外壳开设用于容置所述导电组件的容置腔、供所述外接部穿过以使所述外接部与所述导电组件电连接的导电通孔以及用于将所述容置腔连通至外部且供所述限位结构件穿过的拨动通孔,所述限位结构件具有限位状态以及避让状态,且在其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将维持于所述限位状态,所述限位结构件包括限位部以及设于所述座体外壳的拨动部,所述限位结构件在所述拨动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从所述限位状态切换到避让状态,其中,所述限位部在所述限位结构件处于所述限位状态时与所述外接部卡接配合,以限制所述外接部脱离所述导电通孔,而在所述限位结构件处于所述避让状态时解除与所述外接部的卡接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部于其周侧开设限位卡槽;
所述限位部在所述限位结构件处于所述限位状态时卡入所述限位卡槽,以限制所述外接部脱离所述导电通孔,而在所述限位结构件处于所述避让状态时抽离所述限位卡槽,以解除对所述外接部的限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部的直径大小与所述导电通孔的孔径大小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部的自由端具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在所述外接部穿过所述导电通孔的过程中与所述限位部抵触,且还能在所述外接部穿过所述导电通孔的过程中迫使所述限位部避让所述外接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槽呈环形设于所述外接部的周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外壳于所述容置腔内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设于所述导电通孔的前方并且贯通所述导电通孔,所述连接筒的筒径与所述导电通孔的孔径大小相等。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手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件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座体外壳的顶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安装部呈L形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拨动件、拨动连接件和第二拨动件,所述第一拨动件与所述限位部连接并穿过所述拨动通孔,所述第二拨动件穿过所述拨动通孔,所述拨动连接件具有弹性恢复特性并呈U型结构且U口朝向所述拨动通孔,所述拨动连接件的两自由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拨动件和所述第二拨动件,所述第一拨动件和所述第二拨动件在所述拨动连接件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分别抵触所述拨动通孔相对设置的孔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包括承载件、导电端子以及电路板,所述承载件装配于所述座体外壳内,所述导电端子垂直安装于所述承载件并且与所述外接部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承载件的背面并且与所述导电端子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包括导线及USB接口,所述导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USB接口与所述导线的外端电连接。
CN201921406198.8U 2019-08-27 2019-08-27 手表充电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80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6198.8U CN210380306U (zh) 2019-08-27 2019-08-27 手表充电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6198.8U CN210380306U (zh) 2019-08-27 2019-08-27 手表充电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80306U true CN210380306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3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619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80306U (zh) 2019-08-27 2019-08-27 手表充电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80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38813A1 (zh) 无线耳机组件
CN210380306U (zh) 手表充电结构
CN210539306U (zh) 一种智能手环
CN218215769U (zh) 电连接端子及电连接装置
CN107800170B (zh) 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底座及显示器
CN213602808U (zh) Tws耳机
CN214797866U (zh) 一种板端连接器
US11283216B2 (en) First connector, second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11719877U (zh) 一种磁吸连接器及具有磁吸连接器的设备
CN210224534U (zh) 一种连接器
CN110649195B (zh) 一种新型多面接触、低阻抗接插式电池盒
CN210075389U (zh) 执法记录仪和执法记录仪组件
WO2020098499A1 (zh) 电池产品及其装配方法
CN221282530U (zh) 一种86盒式智能网关插座
CN219106585U (zh) 充电口安装结构
CN211088575U (zh) 一种简易结构的USBType-C电源母座
CN113964592B (zh) 一种电连接组件及其连接方法
CN216929085U (zh) 一种磁吸数据线
CN216930260U (zh) 耳机组件
CN211508136U (zh) 转接装置及连接器
CN219419774U (zh) 一种防尘的usb无线充电插排
CN210111088U (zh) 一种带插座的usb母座的插座连接器
CN204333510U (zh) 一种连接器
CN222146773U (zh) 连接器及电子产品
CN219696730U (zh) 简易型Type-C插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