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351567U - 轻便式降噪耳机 - Google Patents

轻便式降噪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51567U
CN210351567U CN201921792087.5U CN201921792087U CN210351567U CN 210351567 U CN210351567 U CN 210351567U CN 201921792087 U CN201921792087 U CN 201921792087U CN 210351567 U CN210351567 U CN 210351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set
noise reduction
hollow
portable noise
fr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920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坚诚
李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enmai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enmai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enmai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enmai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920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51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51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51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便式降噪耳机,包括镂空式头带、两连接杆和两镂空耳麦;所述镂空式头带的中部设有多个弹性支撑杆,各所述弹性支撑杆之间形成贯穿透气孔;两所述镂空耳麦的中部均设有耳麦座,所述耳麦座的外围向外扩展延伸形成耳罩,所述耳麦座和所述耳罩之间设有多个镂空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设置多个贯穿透气孔,节省了所述镂空式头带上设置的所述贯穿透气孔的材料,从而降低了所述镂空式头带的重量;另一方面在所述镂空耳麦上设有多个镂空透气孔,进一步降低了所述镂空耳麦的重量,如此,双重降低耳机的整体重量,避免了耳机重量过大导致使用者头部不适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轻便式降噪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便式降噪耳机。
背景技术
降噪耳机是指利用某种方法达到降低噪音的一种耳机,目前降噪耳机有两种分别为:主动降噪耳机和被动降噪耳机。其中,主动降噪功能就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被动式降噪耳机主要通过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或者采用硅胶耳塞等隔音材料来阻挡外界噪声。
目前,降噪耳机多种多样,为了实现降噪的功能,较之普通耳机,降噪耳机需要增设用于实现降噪功能的电路板,如此,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头戴式降噪耳机重量的增加。而为了满足使用需求,同时需要使耳麦具有旋转可调节功能,而目前市场上的耳麦旋转调节结构均比较复杂,需要多个零部件,又进一步地增加了耳机的重量。耳机重量过大,导致用户在长时间佩戴耳机时,耳机容易对用户的头部造成压力,使用户产生不适感,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便式降噪耳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降噪耳机因重量多大导致用户长时间佩戴耳机时产生头部不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轻便式降噪耳机,包括镂空式头带、两连接杆和两镂空耳麦;两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镂空式头带的两端,两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所述镂空耳麦连接;所述镂空式头带的中部设有多个弹性支撑杆,各所述弹性支撑杆之间形成贯穿透气孔;两所述镂空耳麦的中部均设有耳麦座,所述耳麦座的外围向外扩展延伸形成耳罩,所述耳麦座和所述耳罩之间设有多个镂空透气孔。
可选地,所述镂空式头带的两端均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部并伸入所述贯穿透气孔。
可选地,所述弹性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弹性支撑杆之间形成所述贯穿透气孔。
可选地,所述镂空透气孔等间隔设置,且各所述镂空透气孔的镂空面积相同。
可选地,所述耳麦座的表面覆设一层竹炭纤维布,所述竹炭纤维布的线密度为6-12dtex。
可选地,所述竹炭纤维布上还挖设有传声孔,各所述传声孔等间隔设置于所述竹炭纤维布。
可选地,所述镂空耳麦包括耳麦主体、旋转调节组件和外罩;所述外罩卡合于所述耳麦主体,所述旋转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耳麦主体和所述外罩之间,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外罩并与所述旋转调节组件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旋转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块和弹性固定杆,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外罩上,所述弹性固定杆安装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外罩的一端设有旋转凹槽,所述弹性固定杆活动卡嵌于所述旋转凹槽。
可选地,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对称设有卡接柱,所述弹性固定杆卡嵌于所述两所述卡接柱之间。
可选地,两所述卡接柱之间的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弹性固定杆相匹配设置以使所述弹性固定杆卡嵌于所述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轻便式降噪耳机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较之现有技术中普通降噪式耳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在所述镂空式头带的中部设有多个弹性支撑杆,并在各所述弹性支撑杆之间设置多个贯穿透气孔,节省了所述镂空式头带上设置的所述贯穿透气孔的材料,从而降低了所述镂空式头带的重量;另一方面在所述镂空耳麦上设有多个镂空透气孔,从而节省了所述镂空耳麦的材料的同时还进一步降低了所述镂空耳麦的重量,如此,从耳麦和耳带两个方面双重降低耳机的整体重量,大大降低了耳机的整体重量,避免了因耳机重量过大导致使用者头部不适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轻便式降噪耳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轻便式降噪耳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轻便式降噪耳机的镂空耳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镂空耳麦的另一视角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轻便式降噪耳机隐藏了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轻便式降噪耳机的镂空耳麦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轻便式降噪耳机的降噪电路的电路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镂空式头带100,弹性支撑杆110,贯穿透气孔120,连接部130,连接杆200,旋转凹槽210,两限位部211,镂空耳麦300,耳麦主体310,外罩320,耳麦座330,耳罩340,镂空透气孔350,竹炭纤维布360,传声孔361,固定块400,卡接柱410,定位槽420,弹性固定杆500,旋转调节组件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提供一种轻便式降噪耳机,包括镂空式头带100、两连接杆200和两镂空耳麦300;两所述连接杆200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镂空式头带100的两端,两所述连接杆200的另一端分别与两所述镂空耳麦300连接。所述镂空式头带100的中部设有多个弹性支撑杆110,各所述弹性支撑杆110之间形成贯穿透气孔120;两所述镂空耳麦300的中部均设有耳麦座330,所述耳麦座330的外围向外扩展延伸形成耳罩340,所述耳麦座330和所述耳罩340之间设有多个镂空透气孔350。
较之现有技术中普通降噪式耳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在所述镂空式头带100的中部设有多个弹性支撑杆110,并在各所述弹性支撑杆110之间设置多个贯穿透气孔120,节省了所述镂空式头带100上设置的所述贯穿透气孔120的材料,从而降低了所述镂空式头带100的重量;另一方面在所述镂空耳麦300上设有多个镂空透气孔350,从而节省了所述镂空耳麦300的材料的同时还进一步降低了所述镂空耳麦350的重量,如此,从耳麦和耳带两个方面双重降低耳机的整体重量,大大降低了耳机的整体重量,避免了因耳机重量过大导致使用者头部不适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镂空式头带100的两端均形成连接部130,所述连接杆200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部130并伸入所述贯穿透气孔350。具体地,通过使所述连接杆200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部130并伸入所述贯穿透气孔120,进一步地利用了所述贯穿透气孔120,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具体地,所述弹性支撑杆110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弹性支撑杆110之间形成所述贯穿透气孔120。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弹性支撑杆110均呈弧形设置,以匹配使用者的头部。此外,较之更多的所述弹性支撑杆110,两个所述弹性支撑杆110使所述贯穿透气孔120的面积最大,也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所述镂空式头带100的重量,从而降低了所述轻便式降噪耳机的整体重量,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所述镂空透气孔350等间隔设置,且各所述镂空透气孔350的镂空面积相同。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各个所述镂空透气孔350等间隔设置且使各所述镂空透气孔350的镂空面积相同,从而使得在透气时,使得使用者的耳朵四周均匀散热,提高用户体验,且更具美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耳麦座330的表面覆设一层竹炭纤维布360,所述竹炭纤维布360的线密度为6-12dtex。本实施例中,所述竹炭纤维布360具有吸湿透气,冬暖夏凉的优点,故通过采用所述竹炭纤维布360,使得透气性能更好,更进一步地提高耳机的散热性能,且所述竹炭纤维布360的重量较轻,符合本实用新型中轻便式设计的定义。
具体地,所述竹炭纤维布360上还挖设有传声孔361,各所述传声孔361等间隔设置于所述竹炭纤维布360。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所述传声孔360,方便了空气的流入和流出,平衡耳机的内部压力,让耳机的内置扬声器震动更加的自如和流畅,从而带来更好的听觉效果,让音质在耳中释放的更加悦耳动听,创造更好的音质和重低音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7所示,所述镂空耳麦330包括耳麦主体310、旋转调节组件600和外罩320;所述外罩320卡合于所述耳麦主体310,所述旋转调节组件600设置于所述耳麦主体310和所述外罩320之间,所述连接杆200穿过所述外罩320并与所述旋转调节组件600活动连接。所述耳麦座330设置于所述耳麦主体上。
具体地,如图2、图3和图6所示,所述旋转调节组件600包括固定块400和弹性固定杆500,所述固定块400固定安装于所述外罩340上,所述弹性固定杆500安装于所述固定块400上;所述连接杆200穿过所述外罩340的一端设有旋转凹槽210,所述弹性固定杆500活动卡嵌于所述旋转凹槽210。
如此,通过设置所述旋转凹槽210,并使所述弹性固定杆500活动卡嵌于所述旋转凹槽210,在需要旋转所述镂空耳麦300时,只需要拨动所述镂空耳麦300,使所述弹性固定杆500沿所述旋转凹槽210运动,便可以使所述镂空耳麦300以所述连接杆200的中心为轴沿所述旋转凹槽210旋转;如此,通过所述旋转凹槽210和所述弹性固定杆500即可实现对耳麦的旋转,结构简单,包含零部件少,从而进一步降低耳机的整体重量,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如图3所示,所述旋转凹槽210的两端分别形成两限位部211,以使所述旋转凹槽210呈不闭合环状。具体地,实际生产中,所述镂空耳麦300和所述镂空式头带100直接还设置有电连接线(图未示),而通过设置两所述限位部211,限制了所述镂空耳麦300旋转的旋转角度,避免了所述镂空耳麦300因过度旋转导致电连接线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固定块400的两侧对称设有卡接柱410,所述弹性固定杆500卡嵌于所述两所述卡接柱410之间。具体地,通过设置所述卡接柱410使所述弹性固定杆500能够快捷安装于所述两所述卡接柱410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固定杆500的材质为橡胶,实际生产中,所述弹性固定杆500的长度略大于两所述卡接柱410之间的距离,如此,安装所述弹性固定杆500时,只需要人力直接将所述弹性固定杆500卡在两所述卡接柱410之间,使所述弹性固定杆500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卡接柱410抵接即可。
具体地,所述卡接柱410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一螺孔411,所述外罩320的内壁对应设有第二螺孔(图未示),一螺钉412穿过所述第一螺孔411和所述第二螺孔,以将所述固定块400螺接于所述外罩320的内壁上。
如图7所示,两所述卡接柱410之间的所述固定块400上设有定位槽420,所述定位槽420与所述弹性固定杆500相匹配设置以使所述弹性固定杆500卡嵌于所述定位槽420。通过设置所述定位槽420,一方面安装时便于工人组装,另一方面提高了所述弹性固定杆500安装后的稳定性,实用性高。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镂空耳麦内还设有降噪电路板(图未示),所述降噪电路板上设有降噪电路700。所述降噪电路700包括主控芯片730、第一信号探测电路710和第二信号探测电路720。所述第一信号探测电路710和所述第二信号探测电路720均与所述主控芯片730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探测电路710和所述第二信号探测电路720的探测端均外露设置,以便于所述第一信号探测电路710和所述第二信号探测电路720对外部声音进行探测,接着,将探测到的信号传至所述主控芯片730,经所述主控芯片730对探测到的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再输出并传至人耳。进一步地,所述主控芯片730的型号优选为YMU831_MACH-5。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降噪电路700为现有技术中成熟且成型的电路结构,且所述降噪电路700并非为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重点,故对其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阐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轻便式降噪耳机,包括镂空式头带、两连接杆和两镂空耳麦;两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镂空式头带的两端,两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所述镂空耳麦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式头带的中部设有多个弹性支撑杆,各所述弹性支撑杆之间形成贯穿透气孔;两所述镂空耳麦的中部均设有耳麦座,所述耳麦座的外围向外扩展延伸形成耳罩,所述耳麦座和所述耳罩之间设有多个镂空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式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式头带的两端均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部并伸入所述贯穿透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式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弹性支撑杆之间形成所述贯穿透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式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透气孔等间隔设置,且各所述镂空透气孔的镂空面积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式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麦座的表面覆设一层竹炭纤维布,所述竹炭纤维布的线密度为6-12dtex。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便式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纤维布上还挖设有传声孔,各所述传声孔等间隔设置于所述竹炭纤维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式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耳麦包括耳麦主体、旋转调节组件和外罩;所述外罩卡合于所述耳麦主体,所述旋转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耳麦主体和所述外罩之间,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外罩并与所述旋转调节组件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便式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块和弹性固定杆,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外罩上,所述弹性固定杆安装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外罩的一端设有旋转凹槽,所述弹性固定杆活动卡嵌于所述旋转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轻便式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对称设有卡接柱,所述弹性固定杆卡嵌于所述两所述卡接柱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轻便式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卡接柱之间的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弹性固定杆相匹配设置以使所述弹性固定杆卡嵌于所述定位槽。
CN201921792087.5U 2019-10-23 2019-10-23 轻便式降噪耳机 Active CN210351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2087.5U CN210351567U (zh) 2019-10-23 2019-10-23 轻便式降噪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2087.5U CN210351567U (zh) 2019-10-23 2019-10-23 轻便式降噪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51567U true CN210351567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78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92087.5U Active CN210351567U (zh) 2019-10-23 2019-10-23 轻便式降噪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515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6009B2 (en) Earphone
US7580541B2 (en) Personal audio-set with adjustable sliding ear clip mount
US6263085B1 (en) Surround sound headphones
EP2611210A1 (en) Ear speaker
CN1788522B (zh) 耳机装置
CN210351567U (zh) 轻便式降噪耳机
CN219611999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10958775U (zh) 具有灯光效果的头戴式立体声游戏耳机
CN110891218B (zh) 一种耳塞式耳机及无线耳机系统
CN112243179A (zh) 一种防汗防油的头戴式耳机
CN209299467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US11700478B2 (en) Headphone and multi-stage noise-cancellation earphone assembly
JPH05137630A (ja) 安楽椅子
CN220325785U (zh) 一种喇叭矩阵排列式耳机
CN212086432U (zh) 一种头戴式降噪耳机
CN208806943U (zh) 一种降噪的头戴式耳机
CN201063852Y (zh) 一种个人音响系统
CN220191031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16599990U (zh) 一种可调夹紧力度的头戴式耳机
CN210431800U (zh) 一种7.1声道发光耳机
CN112492456A (zh) 一种拥有立体4d音效场景的耳机
CN206517572U (zh) 基于人体工学的动圈式入耳式耳机
CN222776307U (zh) 一种可防气流冲击的降噪耳机
CN222706610U (zh) 一种头箍式骨传导耳机
CN222321729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