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6003U - 转接角码及其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转接角码及其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16003U CN210316003U CN201920036791.1U CN201920036791U CN210316003U CN 210316003 U CN210316003 U CN 210316003U CN 201920036791 U CN201920036791 U CN 201920036791U CN 210316003 U CN210316003 U CN 2103160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ng
- splayed
- inclined long
- cylindrical screw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2105 tong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0369 Accid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紧固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转接角码及其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接件偏差以及松动的技术问题。它包括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斜长槽,所述的连接板上还设置有转接板,所述的第一斜长槽长轴轴线与转接板倾斜设置,转接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斜长槽,至少有两个第二斜长槽的长轴线呈八字形分布。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消除安装偏差和防止松动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斜槽反向定律锁固连接的转接角码及其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钢结构、幕墙、电梯安装工程中,锚板和各类转接件,均需要三维调节,现有技术为横槽与竖槽十字交叉连接,为了防止疲劳松动和疲劳下垂,均需电焊焊牢。例如电梯导轨安装精度涉及电梯平稳舒适度,并且随着高速变频电梯的发展,在现有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T10060中,其每2.5米内需设一定支撑转接件,安装偏差5米基准线0.6-1毫米,导轨安装偏差2-3毫米(含导轨产品偏差),精度要求非常高,现有技术除了把各连接焊死,不但电焊存有牢固和腐蚀问题,导致的脱焊下垂和火灾事故也较突出,电梯的缆绳因火花导致的钢丝绞结发生频率较高。且电焊的焊接和防腐的工程量非常大,并且是要电梯安装好也调试边焊,其火星对电梯伤害非常大,尤其对钢缆的钢丝,因火星导致熔断钢丝导致卷引曳机时有发生,还涉及人身安全。另外电梯在运行2-3年后就会失稳的通病,因电焊焊牢而无法再次调正。导轨安装后维护调正技术无法实现。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和消防管控加严,使得钢结构、幕墙、电梯工程向机械连接装配式发展,现有装配式技术有齿纹连接和多节孔齿连接,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建筑安装用锚板[CN201510117070.X]它包括用于安装二次连接件用连接栓的连接孔,与连接孔配合安装二次连接件用的连接栓包括头部和杆部,杆部和锁固套的内孔相配且杆部直径小于多节状长孔的最窄处宽度,使杆部既适于在多节状长孔内自由滑动调整位置,当锁固套套入杆部后又使得所述连接栓随锁固套固定在多节状长孔内,实现锁固套、所述连接栓被锁定在被选定的定位孔位;所述连接栓的头部卡于定位孔位外。
但多节状长孔齿与齿之间3-8毫米模数差,超出了相关规范安装时允许偏差值,如幕墙规范中“立柱安装轴线偏差不应大于2mm;相邻两根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mm,同层立柱端部的标高偏差不应大于5mm;相邻两根立柱固定点的距离偏差不应大于2mm。但是这些偏差值已经含有安装调节偏差,其实际产品偏差宜控制在2mm内才能满足规范要求,并且对超过允许偏差需二次转接中解决,或需在现场进行打孔来完成使得安装精度和工厂化装配式难以控制,尚需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转接角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转接角码,包括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斜长槽,所述的连接板上还设置有转接板,所述的第一斜长槽长轴轴线与转接板倾斜设置,所述的转接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斜长槽,至少有两个第二斜长槽的长轴线呈八字形分布。
在上述的转接角码中,第一斜长槽与至少一个第二斜长槽的长轴轴线呈空间八字形排布。
在上述的转接角码中,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斜长槽,所述的第一斜长槽之间两两成八字形排布。
本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和至少两个分布在同一或不同连接板上的第一斜长槽,其特征在于,同一或不同连接板上的第一斜长槽中至少有两个第一斜长槽的长轴呈八字形设置,所述的连接板上还设置有转接板,所述的转接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斜长槽,至少有两个第二斜长槽的长轴线呈八字形分布。
在上述的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中,呈八字形的第一斜长槽分别套设在至少一个固定位置的柱形螺杆上,所述的第一斜长槽槽壁分别直接或间接抵靠在柱形螺杆上消除间隙以限制连接件板在第一斜长槽所在平面上的移动。
在上述的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中,第一斜长槽槽宽大于柱形螺杆直径,所述的第一斜长槽中可设置有榫块,所述的榫块两个侧壁分别抵靠在第一斜长槽槽壁上和柱形螺杆的杆壁上。
在上述的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中,榫块为月牙形的月牙榫,所述的月牙榫内弧面与外弧面不同心,所述的月牙榫内弧面与柱形螺杆同心,外弧面与第一斜长槽抵靠消除柱形螺杆与第一斜长槽之间的间隙,月牙榫一端设置有与月牙榫固定连接的限位台,限位台被与柱形螺杆4可调节连接的锁固件压靠在第一斜长槽槽口上,所述的限位台直径大于第一斜长槽槽宽,所述连接板在第一斜长槽槽口外沿与限位台之间设置有止转结构。
在上述的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中,第一斜长槽下方设置有长孔,所述的长孔长轴线在第一斜长槽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一斜长槽长轴轴线相交。
在上述的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中,长孔两个长孔壁上设置有定位圆弧,所述的定位圆弧均匀排布且两两之间形成相等的定位凸齿。所述的长孔与第一斜长槽的定律模数位中设置有柱形螺杆,所述的柱形螺杆通过定位圆弧与长孔连接。
在上述的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中,第一斜长槽分别设置在不同连接板上,两个转接板上的第二斜长槽对称设置且对应的第二斜长槽中穿设有柱形螺杆,所述的柱形螺杆固定连接在同一被连接件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八字形排布的第一斜长槽与两个固定位置柱形螺杆之间形成榫接,使连接板与柱形螺杆固定连接,同时使转接板紧紧夹住被连接件。
2.第一斜长槽、第二斜长槽与柱形螺杆之间通过月牙榫消除间隙,调节第一斜长槽的安装位置确保安装精度或调节被连接件位置。
3.长孔倾斜设置,使作用在定位结构上的剪力转化为压力,降低定位结构设计强度要求,提高定位结构抗破坏能力,延长实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接角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转接角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月牙榫结构示意图。
图中:连接板1、第一斜长槽21、第二斜长槽22、转接板105、柱形螺杆4、榫块6、月牙榫7、限位台8、锁固件9、止转结构10、长孔11、定律模数位13、定位圆弧14、定位凸齿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转接角码,包括连接板1,连接板1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斜长槽21,所述的连接板1上还设置有转接板105,所述的第一斜长槽21长轴轴线与转接板105倾斜设置。在安装过程中,两个转接板105固定连接在立柱、角钢等被连接件的两侧,两个连接板1上的两个第一斜长槽21呈八字形,稳固连接在固定位置并穿设在第一斜长槽21中柱形螺杆4上,利用两个第一斜长槽21形成的八字形榫接,紧紧夹住立柱等被连接件。
优选地,转接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斜长槽22,至少有两个第二斜长槽22的长轴线呈八字形分布,利用两个利用两个第一斜长槽2103形成的八字形榫接,稳定连接在立柱等被连接件。
优选地,第一斜长槽21与至少一个第二斜长槽22的长轴轴线呈空间八字形排布。如图2所示,利用第一斜长槽21和第二斜长槽22组成的空间八字形形成榫接锁固在一个转角被连接件或两个不同的连接件上。
本八字形斜斜长槽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1和两个分布在连接板1上的第一斜长槽21,两个第一斜长槽21的长轴轴线延长线相交设置,所述的第一斜长槽21分别套设在两个固定位置的柱形螺杆4上,第一斜长槽21槽宽大于柱形螺杆4直径,两个第一斜长槽21中设置有月牙榫7且月牙榫7内外弧面分别抵靠在柱形螺杆4壁和第一斜长槽21的孔壁上,月牙榫7的内弧面与柱形螺杆4直径相等且同心,月牙榫7的内弧面绕柱形螺杆4转动使月牙榫7壁厚适应柱形螺杆4与第一斜长槽211槽壁之间的距离,消除柱形螺杆4与第一斜长槽211槽壁之间的间隙从而限制连接板1在第一斜长槽21所在平面上的移动和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柱形螺杆4为锚栓,所述的柱形连接件4可以是植入到混泥土中的锚栓螺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柱形螺杆4还可以是螺钉等柱形螺杆。
在安装过程中,固定位置的柱形螺杆4固定植入混泥土墙、柱、梁等固定安装物上时,再将连接板1上两个八字形排布的长槽套在柱形连接件4上,调整连接板1到设计位置,再将月牙榫7的内弧面套设在柱形连接件4上,并将月牙榫7压入第一斜长槽21中,月牙榫7自动根据第一斜长槽21槽壁与柱形螺杆4之间的间隙调整位置,使相应的壁厚垫入第一斜长槽21槽壁与柱形螺杆4之间的间隙中,消除间隙。当柱形螺杆4与设计位置无偏差时,月牙榫7在柱形螺杆4与第一斜长槽21两侧间隙中垫入相同的壁厚,消除柱形螺杆4与第一斜长槽21之间的间隙。当固定位置的柱形螺杆4由于在混泥土墙、柱、梁等固定安装物上的植入槽位置与设计植入槽位置存有偏差,导致柱形螺杆4植入后轴心线与设计位置存在偏差,此时,柱形螺杆4的轴心线距离第一斜长槽21两侧槽壁的距离不相等,月牙榫7外弧面圆心位于第一斜长槽21的长轴上,月牙榫7在柱形螺杆4距离长轴2槽壁距离较大的一侧垫入较大壁厚,另一侧垫入较小壁厚,将柱形螺杆4的实际有效轴心线调整固定到第一斜长槽21的长轴轴线上,消除柱形螺杆4的位置偏差。
在受外力作用下,连接板1获得移动趋势,在建筑安装领域中,一个被连接件通常采用多个连接件连接,所以,连接板1不存在旋转风险,同时在柱形螺杆4上的螺母拧紧后,连接板1与螺母之间、连接板1与被连接件之间存在阻止连接板1旋转的摩擦力,连接板1只能直线滑移且不能转动,又因两个第一斜长槽21之间呈八字形排布且距离不变,第一斜长槽21作用力于两个固定位置柱形螺杆4,使两个固定位置的柱形螺杆4获得距离变大或变小的趋势,两个固定位置的柱形螺杆4之间距离不变,反作用力于八字形排布的第一斜长槽21阻止第一斜长槽21运动,八字形排布的第一斜长槽21与两个固定位置柱形螺杆4之间形成榫接,使连接板1与柱形螺杆4固定连接。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一条斜长槽或两条平行斜长槽作为连接孔,柱形螺杆4可在斜长槽沿斜长槽长轴轴线方向中滑动,尤其是在受外力作用连接状态松动的情形下,使得连接板1与柱形螺杆4相对位置发生变致使连接板1的位置偏离设计位置。
例如,柱形螺杆4为M12的螺杆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柱形螺杆4的偏差范围为2mm,第一斜长槽21槽宽为16mm,月牙榫7最大壁厚处厚度为4mm,最小壁厚处厚度0,即月牙榫7任意直径上的壁厚相加为4mm,连接板1的第一斜长槽21均套到柱形螺杆4上并调整到设计位置后,柱形螺杆4距离第一斜长槽21的两个侧边距离为均为2,说明柱形螺杆4安装位置准确,月牙榫7壁厚为2mm处垫入第一斜长槽21与柱形螺杆4之间的间隙,如柱形螺杆4距离第一斜长槽21一个侧边的距离为1mm,距离另一侧边距离为3mm,此时月牙榫7壁厚为1mm和3mm处垫入柱形螺杆4与第一斜长槽21侧壁之间的间隙。当月牙榫7插入柱形螺杆4与第一斜长槽21侧壁之间的间隙时,月牙榫7受压力以及柱形螺杆4侧壁与第一斜长槽21侧壁施加的反作用力,月牙榫7根据柱形螺杆4与第一斜长槽21侧壁之间的间隙大小,自动旋转寻找相对厚度匹配,消除柱形螺杆4与第一斜长槽21侧壁之间的间隙,使月牙榫7完全压入斜长槽内,形成定位打榫。
在现有技术的理想状态下,柱形螺杆4安装位置准确无偏差,第一斜长槽21槽宽等于柱形螺杆4直径,使得第一斜长槽21槽壁与柱形螺杆4直接抵靠,防止连接板1移动,或者通过等壁厚套筒消除第一斜长槽21与柱形螺杆4之间的间隙,防止连接板1移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如图榫块6还可以是截面为三角形的楔形块,将两块榫块6的一个锐角插入到第一斜长槽21与柱形螺杆4之间的间隙中,使榫块6的两个侧壁分别抵靠在第一斜长槽21的一个侧壁和柱形螺杆4的侧壁上,填充第一斜长槽21与柱形螺杆4之间的间隙,使得柱形螺杆4的实际轴心位于第一斜长槽21的长轴线上,消除柱形螺杆4的位置误差,同时柱形螺杆4的限位力通过榫块传递到第一斜长槽21的长侧壁上,防止连接板1在第一斜长槽21所在平面上的移动和转动。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容易想到,如图榫块6呈弧形,其截面的外弧面和内弧面分别为直径不同的弧形,内弧面与外弧面在一端相切或相交,内弧面直径与柱形螺杆4直径相等,内弧面与外弧面最大距离为第一斜长槽21槽宽与柱形螺杆4直径的差值,内弧面与柱形螺杆4向抵靠,外弧面与第一斜长槽21一侧的斜长槽壁相抵靠,转动榫块6使与柱形螺杆4侧壁与第一斜长槽21槽壁距离相等的壁厚填充在柱形螺杆4与第一斜长槽21的间隙中,消除柱形螺杆4的偏差同时防止连接板1在第一斜长槽21所在平面上的移动和转动。
优选地,月牙榫7一端设置有与月牙榫7固定连接的限位台8,限位台8被与柱形螺杆4可调节连接的锁固件9压靠在第一斜长槽21槽口上,所述的限位台8直径大于第一斜长槽21槽宽。在本实施例中,锁固件9为配合柱形螺杆4为螺杆时的标准螺母,也可以是异形螺母。调节锁固件9与柱形螺杆4的相对位置,使锁固件9对限位台8施加正压力紧紧贴靠在第一斜长槽21的槽口上,利用摩擦力防止限位台8以及月牙榫7转动,以防止柱形螺杆4实际轴心线位置改变。
进一步,连接板1在第一斜长槽21槽口外沿与限位台8之间设置有止转结构10。止转结构10包括设置在第一斜长槽21槽口上的止转齿,也可以是设置在限位台8上的止转齿,也可以是分别第一斜长槽21槽口和限位台8上的止转齿,当锁固件9对限位台8施加正压力时,将止转齿压入限位台或第一斜长槽21槽口或者两面止转齿相互配合,进一步提高了月牙榫7的防转动能力。
优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的月牙榫7靠近限位台61的一侧外圆弧直径大于另一侧外圆弧直径,有利于月牙榫7压入第一斜长槽21,月牙榫7压入第一斜长槽21后,外侧壁在压力作用下与第一斜长槽21槽壁发生挤压变形,进一步锁固连接板1且防止连接板1转动。
第一斜长槽21下方设置有长孔11,所述的长孔11长轴线在第一斜长槽2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一斜长槽21的长轴轴线相交,所述的长孔11与第一斜长槽21的定律模数位13中设置有柱形螺杆4,柱形螺杆4上设置有月牙榫7且月牙榫7卡接在第一斜长槽21中。优选地,两个长孔11的长轴线成八字形分布且与第一斜长槽21长轴轴线所形成的八字形朝向相反。
在安装过程中,先将柱形螺杆4穿设在长孔11中,使柱形螺杆4在长孔11中移动到设计位置,再将连接板1通过第一斜长槽21连接到柱形螺杆4上,由于第一斜长槽21呈八字形分布,长孔11呈反向八字形分布,第一斜长槽21的槽壁阻碍柱形螺杆4在长孔11中移动,即确定柱形螺杆4位置,形成榫接结构,锁定柱形螺杆4,同时柱形螺杆4反向定位第一斜长槽21使连接板1固定连接。
当两个柱形螺杆4穿设在长孔11中只能沿第一斜长槽21长轴轴线滑动,即柱形螺杆4向两个长孔11八字开口方向运动时,两个柱形螺杆4之间距离变大,或向八字缩紧方向运动时,两个柱形螺杆4之间距离缩小。当两个柱形螺杆4分别穿设在两个第一斜长槽21中,由于第一斜长槽21与长孔11八字朝向相反,两个柱形螺杆4在第一斜长槽21中移动时距离变小或变大。当柱形螺杆4穿设在第一斜长槽21与长孔11的定律模数位13中时,连接板1受力使两个柱形螺杆4之间距离在长孔11中获得变大或变小趋势,而在第一斜长槽21中获得相反的趋势,相互抵消,使两个柱形螺杆4之间距离保持不变,从而保持柱形螺杆4与连接板1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保持连接板1在获得移动趋势时保持静止。第一斜长槽21和长孔11分别形成的八字形开口方向可互换,实现效果基本相同。
长孔11上设置有定位结构12,定位结构12包括设置在长孔11两个长孔壁上的定位圆弧14,所述的定位圆弧14均匀排布且两两之间形成相等的定位凸齿15。由于相邻定位圆弧14之间存在模数差,当柱形螺杆4通过定位圆弧14定位时,设计位置并不与定位圆弧14的圆心重合时,柱形螺杆4的中心轴与设计位置出现偏差,最大偏差可达相邻定位圆弧4之间模数的一半。而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一斜长槽21槽壁与柱形螺杆4的间隙调节第一斜长槽21与柱形螺杆4的相对位置,以调节连接板1到设计位置上或减小连接板1的安装误差。例如,第一斜长槽21槽宽为定位圆弧14模数的一半,当柱形螺杆4设计安装位置位于两个相邻定位圆弧14的中间时,柱形螺杆4的位置偏差为模数的一半,移动第一斜长槽21向设置位置移动模数一般的距离到达设计位置此时,使第一斜长槽21槽壁贴靠在柱形螺杆4上,第一斜长槽21另一侧槽壁与柱形螺杆4之间存有模数一半的间隙,插入月牙榫7,月牙榫7在压力作用下自动寻找合适的壁厚消除第一斜长槽21槽壁与柱形螺杆4之间的间隙,使连接板1与柱形螺杆4连接稳定。
根据安装需求,长孔11可以是竖向分布或水平向分布,优选地,长孔11与设计受力方向倾斜设置。当连接板1受力时,第一斜长槽21对柱形螺杆4产生作用力,当长孔11轴线与受力方向平行时,作用力对定位凸块15产生剪力,而长孔11与设计受力方向倾斜时,作用力作用在定位圆弧14上,将剪力转化成对定位圆弧的14的压力,大大削弱了对定位凸块15的破坏能力,在工艺上可降低定位凸块15的强度要求,省略热处理等工序,同时,提高了定位凸块15的载荷能力,延长实用寿命。
柱形螺杆4通过柱形螺杆4上的限位结构16与长孔11固定连接,如图所示,限位结构16可以是设置在柱形螺杆4上与柱形螺杆4同心且与定位圆弧14直径相等的定位圆台,也可以是沿长孔11长轴分布的若干个圆弧凸块,定位圆台、圆弧凸块可以与柱形螺杆4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当定位圆台或圆弧凸块与定位圆弧14卡接时,柱形螺杆4圆心投影与长孔11长轴重合以及对应的定位圆弧14同心,同时柱形螺杆4不能在长孔11中沿长孔11轴线移动。
在安装完成后,在重力或拉力等其他外力的作用下,长孔11在与柱形螺杆4实际向切位置对柱形螺杆4施加垂直于第一斜长槽21侧壁的作用力,柱形螺杆4将第一斜长槽21施加的力传递到定位圆弧14,定位圆弧14反作用力通过柱形螺杆4施加到长孔11上与外力抵消,保证八字形斜连接板15在外力作用下与长孔固定连接。
长孔11与第一斜长槽21的八字形双向对称交叉的锁定,是有相对的定律,通过精确计算长孔11的调正倾斜角度和第一斜长槽21的宽度,使原来的定位结构12模数变成无间矩差或较小间矩差。相反未经通过精确计算调正斜角度和配合第一斜长槽21的宽度使用,其缩小了定位结构12水平模数反而增加了竖向模数尺寸,或缩小竖向模数增加水平模数差。
第一斜长槽21误差可调尺寸范围,是指位置调正受定位结构12模数距影,将第一斜长槽21的角度调至减去允许公差后的跨越2次定位结构12模数的柱形螺杆4位置,所以定位结构12模数越小,其交叉可调角度越大,其连接件面积可以缩小,其最理想状态为十字90度。例表1:当定位结构12模数为3毫米,第一斜长槽21的槽宽为14毫米,螺栓为M12,在0公差时可调角度为50度,允许公差时为水平0度,此二维可调节范围也相对较大。当齿间距为8毫米时明显减小。
表1 90度正角与斜槽交叉角度定律
从角度定律对调节影响很大,其中长孔11槽竖向(Y向)、或水平(X向)的角度越小,第一斜长槽21的倾斜度数值就大,可调节范围越大。以定位结构12模数为5.5MM为例(表2):当螺栓M12,定位结构12模数为5.5毫米,第一斜长槽21槽宽为15毫米,通过4组测试,得出合理的长孔11经济角度为1-10度,其综合承力和经济的最佳角度为3-5度。超过10-15度之间变量定律明显变大,也就是说角度越大越不经济,其超过15度时更不经济使其斜长槽11调节范围变小。
表2 齿间距5.5MM的四组倾角度对调节角度的定律
通过八字斜槽定律的装配,不但解决了偏差和锁固问题,通过比对试验,还解决了连接螺栓的轴芯力抗疲劳问题和轴力防松问题,
NAS振动试验(防松测试)
2)轴心力抗疲劳正弦波振动试验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的基本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实施例二包括连接板1和四个分布在连接板1上的第一斜长槽21,四个第一斜长槽21的长轴轴线延长线两两相交设置,即四个第一斜长槽21长轴轴线两两呈八字形,所述的第一斜长槽21分别套设在四个固定位置的柱形螺杆4上,第一斜长槽21槽宽大于柱形螺杆4直径,两个第一斜长槽21中设置有月牙榫7且月牙榫7内外弧面分别抵靠在柱形螺杆4壁和第一斜长槽21的长边孔壁上,月牙榫7的内弧面与柱形螺杆4直径相等且同心,月牙榫7的内弧面绕柱形螺杆4转动使月牙榫7壁厚适应柱形螺杆4与第一斜长槽21槽壁之间的距离,消除柱形螺杆4与第一斜长槽21槽壁之间的间隙从而限制连接板1在第一斜长槽21所在平面上的移动和转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容易从本实施例得到技术启示,在连接板上设置三个、五个或多个第一斜长槽21,在这些第一斜长槽21中至少有两个长轴2的长轴轴线呈八字形排布。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的基本远离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所示,定位结构12包括设置在长孔11远离第一斜长槽21一侧设置有定位齿条17,所述的定位齿条17上均布有若干限位凸齿18,柱形螺杆4靠近长孔1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定位齿条相对应的限位凸齿,调节柱形螺杆4在长孔11中移动到与设计位置最近的位置,锁固螺母9旋转拉近柱形螺杆4,使得定位块上的限位凸齿与长孔11上的限位凸齿18配合限位,固定柱形螺杆4的位置。
长孔11可以是两端封闭的腰形长孔,也可以是至少一端为开口的长孔,所示,长孔11设置在方管上且至少一端为开口,长孔11内口设置有定位结构12。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连接板1、第一斜长槽21、柱形螺杆4、斜长槽连接件5、榫块6、月牙榫7、限位台8、锁固件9、止转结构10、长孔11、定位结构12、定律模数位13、定位圆弧14、定位凸齿1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转接角码,包括连接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1)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斜长槽(21),所述的连接板(1)上还设置有转接板(105),所述的第一斜长槽(21)长轴轴线与转接板(105)倾斜设置,所述的转接板(105)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斜长槽(22),至少有两个第二斜长槽(22)的长轴线呈八字形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斜长槽(21)与至少一个第二斜长槽(22)的长轴轴线呈空间八字形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斜长槽(21),所述的第一斜长槽(21)之间两两成八字形排布。
4.一种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1)和至少两个分布在同一或不同连接板(1)上的第一斜长槽(21),同一或不同连接板(1)上的第一斜长槽(21)中至少有两个第一斜长槽(21)的长轴呈八字形设置,所述的连接板(1)上还设置有转接板(105),所述的转接板(105)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斜长槽(22),至少有两个第二斜长槽(22)的长轴线呈八字形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呈八字形的第一斜长槽(21)分别套设在至少一个固定位置的柱形螺杆(4)上,所述的第一斜长槽(21)槽壁分别直接或间接抵靠在柱形螺杆(4)上消除间隙以连接板(1)在第一斜长槽(21)所在平面上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斜长槽(21)槽宽大于柱形螺杆(4)直径,所述的第一斜长槽(21)中可设置有榫块(6),所述的榫块(6)两个侧壁分别抵靠在第一斜长槽(21)槽壁上和柱形螺杆(4)的杆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块(6)为月牙形的月牙榫(7),所述的月牙榫(7)内弧面与外弧面不同心,所述的月牙榫(7)内弧面与柱形螺杆(4)同心,外弧面与第一斜长槽(21)抵靠消除柱形螺杆(4)与第一斜长槽(21)之间的间隙,月牙榫(7)一端设置有与月牙榫(7)固定连接的限位台(8),限位台(8)被与柱形螺杆(4)可调节连接的锁固件(9)压靠在第一斜长槽(21)槽口上,所述的限位台(8)直径大于第一斜长槽(21)槽宽,所述连接板(1)在第一斜长槽(21)槽口外沿与限位台(8)之间设置有止转结构(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斜长槽(21)下方设置有长孔(11),所述的长孔(11)长轴线在第一斜长槽(2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一斜长槽(21)长轴轴线相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长孔(11)两个长孔壁上设置有定位圆弧(14),所述的定位圆弧(14)均匀排布且两两之间形成相等的定位凸齿(15),所述的长孔(11)与第一斜长槽(21)的定律模数位(13)中设置有柱形螺杆(4),所述的柱形螺杆(4)通过定位圆弧(14)与长孔(1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斜长槽(21)分别设置在不同连接板(1)上,两个转接板(105)上的第二斜长槽(22)对称设置且对应的第二斜长槽(22)中穿设有柱形螺杆(4),所述的柱形螺杆(4)固定连接在同一被连接件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36791.1U CN210316003U (zh) | 2019-01-09 | 2019-01-09 | 转接角码及其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36791.1U CN210316003U (zh) | 2019-01-09 | 2019-01-09 | 转接角码及其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16003U true CN210316003U (zh) | 2020-04-14 |
Family
ID=70121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036791.1U Active CN210316003U (zh) | 2019-01-09 | 2019-01-09 | 转接角码及其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1600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19522A (zh) * | 2020-06-05 | 2020-08-11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支座调节装置 |
-
2019
- 2019-01-09 CN CN201920036791.1U patent/CN21031600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19522A (zh) * | 2020-06-05 | 2020-08-11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支座调节装置 |
CN111519522B (zh) * | 2020-06-05 | 2021-06-25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支座调节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31784B (zh) | 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及其斜槽锁固连接组件 | |
JP5162025B2 (ja) | 半蝶型取付具及び建築スチールフレーム結合構造 | |
CN101595264B (zh) | 轨道对接连接器装置 | |
KR101310327B1 (ko) | 다중 구조의 지오데식 돔 | |
CN108978866A (zh) | 一种梁柱连接节点 | |
CN110258791B (zh) | 一种铰接无损伤耗能预制框架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0316003U (zh) | 转接角码及其八字形斜长槽连接组件 | |
CN110273475B (zh) | 一种毂式节点网架和管桁架的插板连接结构的安装方法 | |
US20150128513A1 (en) | Foundation anchor for industrial-scale machines | |
KR20180073811A (ko) | 강관 연결장치 | |
CN113338495A (zh) | 横梁连接件及其横梁连接组件 | |
CN212611932U (zh) | 一种用于桥梁支座的临时固定及预偏量调节的装置 | |
CN218028188U (zh) | 一种单边紧固螺栓组件及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连接结构 | |
CN213329448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 | |
CN218028189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中的连接结构 | |
CN210290386U (zh) | 消除轴槽间隙的调偏榫块及其连接组件 | |
CN113481816B (zh) | 一种桥梁工字钢 | |
CN222121155U (zh) | 一种安全围栏 | |
CN112942641B (zh) | 一种用于解决较大的土建结构正负偏差的连接构件 | |
CN221219174U (zh) | 一种带有收紧功能的装配式混凝土节点结构 | |
CN221589281U (zh) | 一种牛腿楔块一体装置 | |
CN222252495U (zh) | 一种钢结构构件连接装置 | |
CN218176151U (zh) | 一种装配式钢构件连接结构 | |
CN222649571U (zh) | 可调节式钢梁回顶装置 | |
CN222632862U (zh) | 一种可调节h型钢梁对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Xu Jieli Inventor after: Mi Yanping Inventor after: Xu Yuehua Inventor after: Xu Jieyuan Inventor after: Lou Hualong Inventor before: Xu Jieli Inventor before: Mi Yanping Inventor before: Xu Yuehua Inventor before: Xu Jieyuan Inventor before: Lou Hual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