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20010U - 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20010U CN210220010U CN201921059019.8U CN201921059019U CN210220010U CN 210220010 U CN210220010 U CN 210220010U CN 201921059019 U CN201921059019 U CN 201921059019U CN 210220010 U CN210220010 U CN 2102200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tion
- air
- layer
- hall
- static press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包括站厅层空调系统和站台层空调系统;站厅层空调系统包括多个站厅层空调单元;站厅层空调单元包括站厅层风机盘管、站厅层送风管和站厅层静压箱;站台层空调系统包括多个站台层空调单元;站台层空调单元包括站台层风机盘管、站台层送风管和站台层静压箱。本实用新型的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取消了组合式空调机组、回排风机和大尺寸、长距离的风管,通过设置风机盘管和静压箱,不仅减少了通风空调系统所占用的空间,节约了地铁站的造价;而且使地铁站公共区的气流形成类似置换通风的空气湖状速度分布,提高了空气能源效率和空气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采用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主要包括组合式空调机组、回/排风机和配套风管。由于地铁站是轨道交通的地下车站,属于地下空间,空间狭长且造价很高,采用组合式空调机组和回排风机,不仅通风空调机房占地面积较大,而且采用风管系统输送,为了保证空调需求,风管的尺寸一般为2000×1000mm左右,且风管的长度一般在100m左右,不仅能耗损失较大,而且占用空间较多,地铁站的造价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节省空间的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包括站厅层空调系统和站台层空调系统;
所述站厅层空调系统包括沿地铁运行方向设置的多个站厅层空调单元;每个站厅层空调单元包括站厅层风机盘管、站厅层送风管和站厅层静压箱;所述站厅层静压箱具有第一进风口和条缝式送风口;所述站厅层风机盘管的出风口通过站厅层送风管与站厅层静压箱的第一进风口连通;
所述站台层空调系统包括沿地铁运行方向设置的多个站台层空调单元;每个站台层空调单元包括站台层风机盘管、站台层送风管和站台层静压箱;所述站台层静压箱具有第一进风口和条缝式送风口;所述站台层风机盘管的出风口通过站台层送风管与站台层静压箱的第一进风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站厅层空调系统还包括站厅层新风总管;所述站厅层静压箱还具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站厅层新风总管的进风口与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站厅层新风总管的出风口通过站厅层新风支管与所有的站厅层静压箱的第二进风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站台层空调系统还包括站台层新风总管;所述站台层静压箱还具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站台层新风总管的进风口与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站台层新风总管的出风口通过站台层新风支管与所有的站台层静压箱的第二进风口连通。
进一步的,每个站厅层空调单元还包括站厅层回风箱,所述站厅层回风箱的出风口与站厅层风机盘管的进风口连通;
每个站台层空调单元还包括站台层回风箱,所述站台层回风箱的出风口与站台层风机盘管的进风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站厅层静压箱为安装在站厅层结构柱上的回形静压箱;所述站厅层静压箱的条缝式送风口沿站厅层结构柱的周向布置、且出风方向向下。
进一步的,所述站台层静压箱为安装在站台层结构柱上的回形静压箱;所述站台层静压箱的条缝式送风口沿站台层结构柱的周向布置、且出风方向向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取消了组合式空调机组、回排风机和大尺寸、长距离的风管,通过设置风机盘管和静压箱,不仅减少了通风空调系统所占用的空间,节约了地铁站的造价;而且使地铁站公共区的气流形成类似置换通风的空气湖状速度分布,提高了空气能源效率和空气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站厅层空调系统的平面布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站台层空调系统的平面布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的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0-站厅层空调单元,20-站台层空调单元,50-站厅层结构柱,60-站台层结构柱,101-站厅层风机盘管,102-站厅层送风管,103-站厅层静压箱,104-站厅层回风箱,201-站台层风机盘管,202-站台层送风管,203-站台层静压箱,204-站台层回风箱,301-站厅层新风总管,302-站厅层新风支管,401-站台层新风总管,402-站台层新风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包括站厅层空调系统和站台层空调系统;
所述站厅层空调系统包括沿地铁运行方向设置的多个站厅层空调单元10;每个站厅层空调单元10包括站厅层风机盘管101、站厅层送风管102和站厅层静压箱103;所述站厅层静压箱103具有第一进风口和条缝式送风口;所述站厅层风机盘管101的出风口通过站厅层送风管102与站厅层静压箱103的第一进风口连通;
所述站台层空调系统包括沿地铁运行方向设置的多个站台层空调单元20;每个站台层空调单元20包括站台层风机盘管201、站台层送风管202和站台层静压箱203;所述站台层静压箱203具有第一进风口和条缝式送风口;所述站台层风机盘管201的出风口通过站台层送风管202与站台层静压箱203的第一进风口连通。
地铁站公共区是指乘客进出车站所通过的空间,包括站厅层公共区和站台层公共区,站台层公共区位于站厅层公共区的下方。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包括设置在站厅层公共区的站厅层空调系统和设置在站台层公共区的站台层空调系统。
如图1所示,所述站厅层空调系统包括沿地铁运行方向设置的多个站厅层空调单元10,其中,多个站厅层空调单元10指的是至少两个站厅层空调单元10。每个站厅层空调单元10包括至少一个站厅层风机盘管101、至少一个站厅层送风管102和至少一个站厅层静压箱103。
如图2所示,所述站台层空调系统包括沿地铁运行方向设置的多个站台层空调单元20,其中,多个站台层空调单元20指的是至少两个站台层空调单元20。每个站台层空调单元20包括至少一个站台层风机盘管201、至少一个站台层送风管202和至少一个站台层静压箱203。
所述站厅层风机盘管101和站台层风机盘管201指的是风机盘管机组,它是由风机、电动机、盘管和空气过滤器等组成的空调系统末端装置之一。风机盘管机组的工作原理为:机组内的风机不断循环所在空间内的空气,盘管管内流过冷冻水或热水时与管外空气换热,使空气不断被冷却、除湿或加热来调节室内的空气参数,而盘管管内的冷冻水或热水则由空调机房集中制备,通过供水系统提供给各个风机盘管。其中,空气过滤器的作用是过滤循环空气中的灰尘,改善空间内的卫生条件,同时可以保护盘管不被灰尘堵塞,确保风量和换热效果。风机盘管还具有噪音小、体积小,布置和安装方便等优点。
所述站厅层静压箱103和站台层静压箱203是一种既能允许气流通过,又能有效地阻止或减弱声能向外传播的装置。静压箱具有减少动压、增加静压、稳定气流和减少气流振动的作用。当将静压箱运用在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中后,具体为,将风机盘管的出风口通过送风管与静压箱的进风口连通,不仅可以将风的部分动压变为静压,获得均匀的静压出风,而且还能减少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取消了组合式空调机组、回排风机和大尺寸、长距离的风管,通过设置风机盘管和静压箱,不仅减少了通风空调系统所占用的空间,节约了地铁站的造价;而且使地铁站公共区的气流形成类似置换通风的空气湖状速度分布,提高了空气能源效率和空气品质。
由于地铁站公共区为地下空间,空气流动性较差,为了进一步提高站厅层公共区的空气质量,如图1所示,所述站厅层空调系统还包括站厅层新风总管301;所述站厅层静压箱103还具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站厅层新风总管301的进风口与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站厅层新风总管301的出风口通过站厅层新风支管302与所有的站厅层静压箱103的第二进风口连通。
图1中,为了简化视图,图中未示出新风机,工作时,新风机将地铁站外部的新鲜空气送入站厅层新风总管301中,并通过站厅层新风支管302送入各个站厅层静压箱103内,新鲜空气与站厅层风机盘管101送入站厅层静压箱103内的冷空气或热空气混合后,混合空气再通过站厅层静压箱103的条缝式送风口送入站厅层公共区。
为了进一步提高站台层公共区的空气质量,如图2所示,所述站台层空调系统还包括站台层新风总管401;所述站台层静压箱203还具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站台层新风总管401的进风口与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站台层新风总管401的出风口通过站台层新风支管402与所有的站台层静压箱203的第二进风口连通。
图2中,为了简化视图,图中未示出新风机,工作时,新风机将地铁站外部的新鲜空气送入站台层新风总管401中,并通过站台层新风支管402送入各个站台层静压箱203内,新鲜空气与站台层风机盘管201送入站台层静压箱203内的冷空气或热空气混合后,混合空气再通过站台层静压箱203的条缝式送风口送入站台层公共区。
当地铁站公共区的顶部设置有吊顶时,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一般会安装在地铁站公共区的吊顶内,此时,风机盘管内的风机会将吊顶内和吊顶外内的空气混在一起送入盘管内进行冷却或加热,由于吊顶内的空气是不需要进行冷却或加热的,因此,这样会造成风机盘管负荷的增加,不仅影响制冷或加热效果,而且导致能耗更高。
为了降低风机盘管的负荷,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或加热效果,作为优选方案,每个站厅层空调单元10还包括站厅层回风箱104,所述站厅层回风箱104的出风口与站厅层风机盘管101的进风口连通;每个站台层空调单元20还包括站台层回风箱204,所述站台层回风箱204的出风口与站台层风机盘管201的进风口连通。
通过设置站厅层回风箱104和站台层回风箱204,安装时,只需将站厅层回风箱104和站台层回风箱204的进风口伸至吊顶的下方,就可避免吊顶内的空气被冷却或加热,进而降低风机盘管的负荷,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或加热效果。
为了提高地铁公共区空气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所述站厅层静压箱103为安装在站厅层结构柱50上的回形静压箱;所述站厅层静压箱103的条缝式送风口沿站厅层结构柱50的周向布置、且出风方向向下。所述站台层静压箱203为安装在站台层结构柱60上的回形静压箱;所述站台层静压箱203的条缝式送风口沿站台层结构柱60的周向布置、且出风方向向下。
如图3所示,通过将静压箱的条缝式送风口环绕结构柱设置,进而形成附壁式射流送风形式;静压箱内的空气从条缝式送风口送入公共区后,空气在射流的作用下送入到工作区域,并沿纵向蔓延至公共区,进而形成空气湖;公共区内的空气受到上部回风箱的抽吸作用而缓慢上升,达到类似置换通风的效果,进而提高了空气能源效率和空气品质。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地铁站公共区包括站厅层公共区和站台层公共区,站厅层公共区的顶部设置有站厅层空调系统,站台层公共区的顶部设置有站台层空调系统。
如图1所示,站厅层公共区内共有两排站厅层结构柱50,每排站厅层结构柱50包括沿地铁运行方向设置的8个站厅层结构柱50;也就是说,站厅层公共区内共有16个站厅层结构柱50。
站厅层空调系统包括4个站厅层空调单元10、1个站厅层新风总管301和16个站厅层新风支管302。
每个站厅层空调单元10包括两个站厅层风机盘管101、两个站厅层送风管102、四个站厅层静压箱103和两个站厅层回风箱104。每个站厅层静压箱103安装在一个站厅层结构柱50的顶部;两个站厅层风机盘管101分别位于两排站厅层结构柱50的两侧。每个站厅层回风箱104的出风口与一个站厅层风机盘管101的进风口连通。其中一个站厅层风机盘管101的出风口通过一个站厅层送风管102分别与两个站厅层静压箱103的第一进风口连通,另一个站厅层风机盘管101的出风口通过另一个站厅层送风管102分别与另外两个站厅层静压箱103的第一进风口连通。
所述站厅层新风总管301设置在两排站厅层结构柱50之间。每个站厅层新风支管302的一端与新风总管301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一个站厅层静压箱103的第二进风口连通。
如图2所示,站台层公共区内共有两排站台层结构柱60,每排站台层结构柱60包括沿地铁运行方向设置的8个站台层结构柱60;也就是说,站台层公共区内共有16个站台层结构柱60。
站台层空调系统包括4个站台层空调单元20、2个站台层新风总管401和16个站台层新风支管402。
每个站台层空调单元20包括两个站台层风机盘管201、两个站台层送风管202、四个站台层静压箱203、两个站台层回风箱204。每个站台层静压箱203安装在一个站台层结构柱60的顶部;两个站台层风机盘管201位于两排站台层结构柱60之间。每个站台层回风箱204的出风口与一个站台层风机盘管201的进风口连通。其中一个站台层风机盘管201的出风口通过一个站台层送风管202分别与两个站台层静压箱203的第一进风口连通,另一个站台层风机盘管201的出风口通过另一个站台层送风管202分别与另外两个站台层静压箱203的第一进风口连通。
两个站台层新风总管401分别设置在两排站台层结构柱60的两侧。其中八个站台层新风支管402的一端与一个站台层新风总管401连通,另外八个站台层新风支管402的一端与另一个站台层新风总管401连通;每个站台层新风支管402的另一端与一个站台层静压箱203的第二进风口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取消了组合式空调机组、回排风机和大尺寸、长距离的风管,可有效降低地铁站的规模,与现有技术相比,地铁站的长度缩短了5m左右,通风空调机房面积减少了83.5m2左右,节约地铁站造价167万元左右,减少耗电量约179000KW·h/年。
Claims (6)
1.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站厅层空调系统和站台层空调系统;
所述站厅层空调系统包括沿地铁运行方向设置的多个站厅层空调单元(10);每个站厅层空调单元(10)包括站厅层风机盘管(101)、站厅层送风管(102)和站厅层静压箱(103);所述站厅层静压箱(103)具有第一进风口和条缝式送风口;所述站厅层风机盘管(101)的出风口通过站厅层送风管(102)与站厅层静压箱(103)的第一进风口连通;
所述站台层空调系统包括沿地铁运行方向设置的多个站台层空调单元(20);每个站台层空调单元(20)包括站台层风机盘管(201)、站台层送风管(202)和站台层静压箱(203);所述站台层静压箱(203)具有第一进风口和条缝式送风口;所述站台层风机盘管(201)的出风口通过站台层送风管(202)与站台层静压箱(203)的第一进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厅层空调系统还包括站厅层新风总管(301);所述站厅层静压箱(103)还具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站厅层新风总管(301)的进风口与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站厅层新风总管(301)的出风口通过站厅层新风支管(302)与所有的站厅层静压箱(103)的第二进风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层空调系统还包括站台层新风总管(401);所述站台层静压箱(203)还具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站台层新风总管(401)的进风口与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站台层新风总管(401)的出风口通过站台层新风支管(402)与所有的站台层静压箱(203)的第二进风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站厅层空调单元(10)还包括站厅层回风箱(104),所述站厅层回风箱(104)的出风口与站厅层风机盘管(101)的进风口连通;
每个站台层空调单元(20)还包括站台层回风箱(204),所述站台层回风箱(204)的出风口与站台层风机盘管(201)的进风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厅层静压箱(103)为安装在站厅层结构柱(50)上的回形静压箱;所述站厅层静压箱(103)的条缝式送风口沿站厅层结构柱(50)的周向布置、且出风方向向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层静压箱(203)为安装在站台层结构柱(60)上的回形静压箱;所述站台层静压箱(203)的条缝式送风口沿站台层结构柱(60)的周向布置、且出风方向向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59019.8U CN210220010U (zh) | 2019-07-08 | 2019-07-08 | 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59019.8U CN210220010U (zh) | 2019-07-08 | 2019-07-08 | 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20010U true CN210220010U (zh) | 2020-03-31 |
Family
ID=69936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59019.8U Active CN210220010U (zh) | 2019-07-08 | 2019-07-08 | 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20010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78411A (zh) * | 2020-04-24 | 2020-08-25 | 罗辉 | 一种用于地铁站的空调 |
CN114704884A (zh) * | 2022-04-08 | 2022-07-05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法地铁站台诱导式通风空调系统及通风方法 |
CN114811762A (zh) * | 2022-04-08 | 2022-07-29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法地铁车站站台地板送风的通风空调系统 |
CN115130173A (zh) * | 2022-06-02 | 2022-09-30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地下拱形车站的气流组织方法及系统 |
-
2019
- 2019-07-08 CN CN201921059019.8U patent/CN21022001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78411A (zh) * | 2020-04-24 | 2020-08-25 | 罗辉 | 一种用于地铁站的空调 |
CN114704884A (zh) * | 2022-04-08 | 2022-07-05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法地铁站台诱导式通风空调系统及通风方法 |
CN114811762A (zh) * | 2022-04-08 | 2022-07-29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法地铁车站站台地板送风的通风空调系统 |
CN115130173A (zh) * | 2022-06-02 | 2022-09-30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地下拱形车站的气流组织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220010U (zh) | 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 | |
JP4263740B2 (ja) | モジュール式ルーフトップ空調システム構成 | |
CN206771602U (zh) | 数据机房精密空调系统 | |
CN110397465B (zh) | 一种采煤工作面全风量降温系统和方法 | |
KR100718630B1 (ko) | 버스 공기 조화 시스템 및 버스 공기 조화 모듈 제공 방법 | |
CN103707740A (zh) | 利用冷量梯级的蒸发冷却车载空调系统 | |
CN203893341U (zh) | 一种多风机蒸发冷却空调 | |
CN101967893A (zh) | 一种净化厂房 | |
CN201892273U (zh) | 一种分体式节能空调 | |
CN202077331U (zh) | 一种带冷却系统的电控房 | |
CN201652699U (zh) | 一种地铁车站轨行区用均匀侧排风系统 | |
CN112721977B (zh) | 废排及空调装置和车辆 | |
CN104613571A (zh) | 循环均温式机房 | |
KR100718631B1 (ko) | 유니바디 모듈식 버스 공기 조화기 | |
CN102878618A (zh) | 空调系统 | |
CN202463822U (zh) | 城际列车用司机室空调机组、室内机和室外机 | |
CN215475108U (zh) | 一种多联分体式轨道空调机组 | |
CN209838515U (zh) | V型结构散热器 | |
CN101520213B (zh) | 户用水冷水环风管式中央空调 | |
CN203258764U (zh) | 一体化电动空调 | |
CN210126525U (zh) | 一种低噪声低静压轨道车辆空调系统 | |
CN103158733A (zh) | 高速动车组用空调机组 | |
CN206086740U (zh) |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机组 | |
CN106051983A (zh) | 一种环保空调系统 | |
CN207416479U (zh) | 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