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5241U - 一种生活垃圾连续式热解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活垃圾连续式热解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15241U CN210215241U CN201920257053.XU CN201920257053U CN210215241U CN 210215241 U CN210215241 U CN 210215241U CN 201920257053 U CN201920257053 U CN 201920257053U CN 210215241 U CN210215241 U CN 2102152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te
- furnace body
- upper cover
- control mechanism
- oil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连续式热解炉,包括炉体、支架,还包括进料装置和出渣装置,支架固定连接在炉体底部,进料装置安装于炉体的顶部,出渣装置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底部;进料装置通过上盖控制机构控制上盖的开闭,闸门控制机构控制闸门的开闭,并通过上盖控制机构、闸门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以实现常温垃圾的连续进料;出渣装置通过储灰槽收集灰渣,并通过螺旋输送机一输送至炉体外部,通过螺旋输送机二集中灰渣输送至后处理阶段,实现了灰渣的连续出料。本实用新型简单易行、使用方便、连续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简化了后续废水废气的处理流程,也有效降低了后续浮尘处理的难度,改善了垃圾处理的作业环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热解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生活垃圾连续式热解炉。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垃圾数量急剧增加。我国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多采用焚烧和填埋处理。但垃圾填埋技术需要占用大量土地,造成“垃圾围城”的问题,且长期堆埋会产生垃圾渗滤液渗透地下水、垃圾发酵臭气逸散等二次污染问题。因此,垃圾焚烧技术就成为了垃圾减量的最优手段。而由于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噁英和呋喃等剧毒物质,因此,利用热解技术替代垃圾焚烧对垃圾进行处理就成为了垃圾处理的新趋势。
垃圾热解技术是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热解垃圾,并将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和洁净的碳渣进行有氧燃烧,杜绝了二噁英等污染物的生成。该技术克服了焦油的排放,减轻了后续废气处理的流程,在高效减量垃圾的同时,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因此,为了垃圾热解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找到一种安全、环保、简单、易用的垃圾热解炉就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关注热点。
授权公告号为CN206504334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低温热解炉,该装置包括炉身、进料口和炉排,炉排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安装有氧气匀布助燃装置,通过均匀进气,热解炉可以连续可靠地运行,使用方便,并可以控制热解炉的炉温范围,避免有毒物质二噁英的生成。但该装置不能连续进料、连续出料,大大降低了垃圾处理的效率,提高了人工操作强度。
针对此问题,申请号为CN201710891741.7的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热解方法及装置,该装置通过垃圾推进器实现了连续进料、通过螺旋出渣机构实现了连续出料。但该装置仅仅是通过垃圾的自然堆叠和炉内温度及氧气的自行分布,由上至下依次实现热解炉预热烘干、无氧热解、有氧燃烧的功能划分,当炉内容量较小时,未经预热烘干的垃圾会直接接触通风机构,在低热值时进行有氧热解,热效率低下且无法避免二噁英等毒害物质的产生。
特别的,现有炉排系统中均采用单独螺旋出渣机构,在保证出料速度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增大了灰渣的浮尘量,而因多个螺旋出渣机构导致的作业面的扩大也为后续的浮尘处理及作业环境安全提出了难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连续性好、后续处理简单的垃圾热解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括进料装置和出渣装置的连续式垃圾热解炉,该装置简单易行、使用方便、连续性好、自动化程度高,该装置不仅简化了后续废水废气的处理流程,还有效降低了后续浮尘处理的难度,并且改善了垃圾处理的作业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活垃圾连续式热解炉,包括:炉体、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底部,且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进风管;还包括:进料装置和出渣装置。
所述进料装置安装于所述炉体的顶部,且所述进料装置包括上盖、仓壁、闸门、上盖控制机构、闸门控制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仓壁的顶端与所述上盖接合,所述仓壁的底端与所述闸门接合;所述上盖控制机构包括上盖油缸和活塞杆一,所述上盖油缸通过所述活塞杆一连接于所述上盖的顶部,所述闸门控制机构包括闸门油缸一、闸门油缸二、活塞杆二和活塞杆三;所述闸门油缸一和闸门油缸二固定安装于所述炉体的顶部,且所述闸门油缸一通过活塞杆二连接于所述闸门一侧,所述闸门油缸二通过活塞杆三连接于所述闸门另一侧;所述上盖控制机构、闸门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所述出渣装置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底部,且所述出渣装置包括储灰槽、螺旋输送机一和螺旋输送机二;多个所述储灰槽平行设于所述炉体底部的内侧,每个所述储灰槽内部均设置有所述螺旋输送机一;所述螺旋输送机一的绞龙轴贯穿于所述炉体的内部,所述螺旋输送机二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外部,所述螺旋输送机二的绞龙轴与所述螺旋输送机一的绞龙轴垂直设置,且所述螺旋输送机二的绞龙轴位于所述螺旋输送机一的绞龙轴出料端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料装置和出渣装置实现垃圾的连续化热解。首先通过仓壁的顶端与上盖的接合,仓壁的底端与闸门的接合,形成了一个密闭的进料装置,并通过将进料装置安装于炉体顶部,利用炉体热解反应的余温对常温垃圾进行预热烘干,以有效提高垃圾的热值,并对垃圾实现初步减重;
其次,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上盖和闸门的设置实现了炉体与外部环境的隔离。通过上盖油缸驱动活塞杆一的伸缩运动,以控制上盖的打开和闭合;另一方面通过闸门油缸一驱动活塞杆二的伸缩运动控制一侧闸门的开闭,通过闸门油缸二驱动活塞杆三的伸缩运动控制另一侧闸门的开闭,进而控制闸门的打开和闭合;
然后,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上盖控制机构、闸门控制机构的电性连接,实现了垃圾热解炉的自动化的进料控制;
最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储灰槽和螺旋输送机一平行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底部,且所述螺旋输送机一的绞龙轴贯穿于所述炉体的内部,实现了炉体内灰渣的排出。并通过将螺旋输送机二设置于炉体外部,布设螺旋输送机二的绞龙轴于所述螺旋输送机一的绞龙轴的下方,且将二者垂直设置,实现了将多条螺旋输送机一输出的灰渣集中于螺旋输送机二上,有效减少了出渣装置的作业面积,减小了灰渣的浮尘量,在有效减轻了后续浮尘的处理难度的同时,保证了作业环境的安全。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热解反应的持续进行和有氧燃烧所需的氧气含量,所述进风管的布设密度为40~45㎡/个。
进一步的,所述仓壁的截面形状尺寸小于所述炉体的截面尺寸,方便利用炉体热解反应的余温对常温垃圾进行预热烘干,以有效提高垃圾的热值,并对垃圾实现初步减重。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保温层,可以有效提高热解和燃烧过程的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输送机一的数量多于所述螺旋输送机二的数量,且所述螺旋输送机一的绞龙轴的径向宽度小于所述螺旋输送机二的绞龙轴的径向宽度,可以有效减少出渣作业中灰渣在作业环境中的暴露面积,减轻后续浮尘处理的难度,改善作业环境。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括进料装置和出渣装置的连续式垃圾热解炉。本实用新型装置简单易行、使用方便,不仅在保证炉体与外部隔离的条件下,利用余热对常温垃圾进行预热烘干,有效提高了热解和燃烧过程的热效率;而且通过控制系统对进料装置的电性连接,实现了自动化进料,并通过出渣装置中的螺旋输送机实现了自动化出料,进而实现了连续进料、连续出料,有效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降低了人工操作强度。
此外,本装置基本上克服了二噁英、焦油和可燃性气体的排放,简化了后续排废处理的流程,特别是出渣装置的设置减轻了灰渣浮尘处理的难度,高效环保,极具市场应用与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炉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括进料装置和出渣装置的连续式垃圾热解炉,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自动化程度高、高效环保,极具市场应用与推广价值。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生活垃圾连续式热解炉,包括:炉体1、支架2、进料装置和出渣装置。支架2固定连接在炉体1底部,且炉体1的内部设置有9个进风管3,炉体1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层20。
进料装置安装于炉体1的顶部,且进料装置包括上盖6、仓壁7、闸门8、上盖控制机构、闸门控制机构和控制系统;仓壁7的顶端与上盖6接合,仓壁7的底端与闸门8接合,仓壁7的截面形状尺寸小于炉体1的截面尺寸;上盖控制机构包括上盖油缸11和活塞杆一12,上盖油缸11通过活塞杆一12连接于上盖6的顶部,闸门控制机构包括闸门油缸一13、闸门油缸二14、活塞杆二15和活塞杆三16;闸门油缸一13和闸门油缸二14固定安装于炉体1的顶部,且闸门油缸一13通过活塞杆二15连接于闸门8一侧,闸门油缸二14通过活塞杆三16连接于闸门8另一侧;上盖控制机构、闸门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出渣装置设置于炉体1的底部,且出渣装置包括储灰槽17、螺旋输送机一18和螺旋输送机二19;2个储灰槽17平行设于炉体1底部的内侧,每个储灰槽17内部均设置有螺旋输送机一18;螺旋输送机一18的绞龙轴贯穿于炉体1内部,螺旋输送机二19设置于炉体1的外部,螺旋输送机二19的绞龙轴与所述螺旋输送机一18的绞龙轴垂直设置,且螺旋输送机二19的绞龙轴位于螺旋输送机一18的绞龙轴的出料端下方。
需要说明的是,炉体1上还可以设有排气口、排液口、检修窗等结构,炉体1内还需设有耐烧涂层、炉排装置等结构,由于上述结构均为本技术领域内公知,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赘述。
工作时,首先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上盖油缸11驱动活塞杆一12伸缩运动以打开上盖6,导入常温垃圾进入进料装置中,再控制上盖6闭合,利用热解炉的余热对常温垃圾进行预热烘干,0.5~5小时后,实现干燥,有效提高垃圾的热值,并实现初步减重。
然后,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闸门油缸一13驱动活塞杆二15伸缩运动以水平打开闸门8的一侧闸门,同时也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闸门油缸二14驱动活塞杆三16伸缩运动以水平打开闸门8的另一侧闸门,预热烘干后的垃圾进入热解炉中。关闭闸门8,此时炉温在300℃~800℃左右,垃圾开始热解过程,热解时间为0.5~5小时。待垃圾完全热解后,释放出H2、CO、CH4、C2H6等可燃气体,固体物质最终完全热解炭化形成碳渣向炉体1的底部掉落。
接着,上述热解气体与通过进风管3吹入的空气接触燃烧,同时碳渣也被燃烧的热解气体引燃,燃烧后的灰渣进入炉体1的底部的储灰槽17。螺旋输送机一18将灰渣从炉体1内部运出,并将多条螺旋输送机一18输出的灰渣集中于螺旋输送机二19上,方便后续的灰渣处理。
最后,上述热解气体和碳渣燃烧释放的热量通过保温层20的保温作用集合于炉体1内,作用于热解过程,使热解过程的垃圾逐步热解、炭化;余热随着废气聚集于热解炉顶部,对进料装置中的常温垃圾进行预热烘干,并使废气得到预冷,便于后续的废气无害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装置简单、实用方便;通过控制系统对进料装置的电性连接和出渣装置的合理设置提高了垃圾热解处理工艺的连续性,有效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并通过垃圾热解的资源化利用及热量的循环使用,简化了后续排废处理的流程,高效环保,极具市场应用与推广价值。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生活垃圾连续式热解炉,包括:炉体、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底部,且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进风管;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装置和出渣装置;
所述进料装置安装于所述炉体的顶部,且所述进料装置包括上盖、仓壁、闸门、上盖控制机构、闸门控制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仓壁的顶端与所述上盖接合,所述仓壁的底端与所述闸门接合;所述上盖控制机构包括上盖油缸和活塞杆一,所述上盖油缸通过所述活塞杆一连接于所述上盖的顶部;所述闸门控制机构包括闸门油缸一、闸门油缸二、活塞杆二和活塞杆三,所述闸门油缸一和闸门油缸二固定安装于所述炉体的顶部,且所述闸门油缸一通过活塞杆二连接于所述闸门一侧,所述闸门油缸二通过活塞杆三连接于所述闸门另一侧;所述上盖控制机构、闸门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所述出渣装置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底部,且所述出渣装置包括储灰槽、螺旋输送机一和螺旋输送机二;多个所述储灰槽平行设于所述炉体底部的内侧,每个所述储灰槽内部均设置有所述螺旋输送机一;所述螺旋输送机一的绞龙轴贯穿于所述炉体的内部,所述螺旋输送机二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外部,所述螺旋输送机二的绞龙轴与所述螺旋输送机一的绞龙轴垂直设置,且所述螺旋输送机二的绞龙轴位于所述螺旋输送机一的绞龙轴出料端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连续式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壁的截面形状尺寸小于所述炉体的截面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连续式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连续式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一的数量多于所述螺旋输送机二的数量,且所述螺旋输送机一的绞龙轴的径向宽度小于所述螺旋输送机二的绞龙轴的径向宽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57053.XU CN210215241U (zh) | 2019-02-28 | 2019-02-28 | 一种生活垃圾连续式热解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57053.XU CN210215241U (zh) | 2019-02-28 | 2019-02-28 | 一种生活垃圾连续式热解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15241U true CN210215241U (zh) | 2020-03-31 |
Family
ID=69914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57053.XU Active CN210215241U (zh) | 2019-02-28 | 2019-02-28 | 一种生活垃圾连续式热解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1524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30989A (zh) * | 2019-07-25 | 2019-10-15 | 扬州三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高效热裂解炉体结构 |
-
2019
- 2019-02-28 CN CN201920257053.XU patent/CN21021524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30989A (zh) * | 2019-07-25 | 2019-10-15 | 扬州三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高效热裂解炉体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72917C (zh) | 用于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双回路双热解焚烧炉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7741017B (zh) | 一种高效低污染的农村垃圾热解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9536185A (zh) | 城市有机固废耦合干化热解气化系统 | |
CN1903457A (zh) | 城市垃圾的热解炭化方法及装置 | |
CN203330111U (zh) | 城市垃圾环保型资源化循环利用处理系统 | |
CN2447644Y (zh) | 一种立转炉式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炉 | |
CN211255815U (zh) | 一种小柜式垃圾低温热解系统 | |
CN210215241U (zh) | 一种生活垃圾连续式热解炉 | |
CN112628745B (zh) | 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梯度变温热解系统 | |
CN209116344U (zh) | 一种垃圾资源化处置和风储耦合系统 | |
CN210921409U (zh) | 生活垃圾低温热解隔氧碳化和二次燃烧一体装置 | |
CN210069857U (zh) | 一种热解焚烧炉 | |
CN104819474B (zh) | 高效无烟气碳化装置 | |
CN209636164U (zh) | 城市有机固废耦合干化热解气化系统 | |
CN211551608U (zh) | 一种垃圾热解装置 | |
CN110330989A (zh) |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高效热裂解炉体结构 | |
CN2898620Y (zh) | 立转炉式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炉 | |
CN105505474A (zh) | 组合式热解气化炉 | |
CN210662866U (zh) | 一种生活垃圾富氧裂解气化系统 | |
CN107987855A (zh) | 一种内合式热解气化炉 | |
CN211367468U (zh) |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高效热裂解炉体结构 | |
CN210241577U (zh) | 一种小柜式垃圾低温热解炉 | |
CN210394130U (zh) | 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干化炭化系统 | |
CN114383136A (zh) | 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炉 | |
CN210595925U (zh) | 一种生活垃圾连续式磁化裂解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