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86180U - 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86180U CN210186180U CN201822032908.7U CN201822032908U CN210186180U CN 210186180 U CN210186180 U CN 210186180U CN 201822032908 U CN201822032908 U CN 201822032908U CN 210186180 U CN210186180 U CN 2101861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 annular
- needle seat
- hole
-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量高精度注射器,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包括推杆、胶塞和筒身,推杆与胶塞配合从筒身上端置入,筒身下端配合有针体,筒身的下端设有针座定位套,针座定位套内配合针座,针体的一端固定在针座上;推杆带动针座旋转松退,同时牵引针体至筒身内,并弯曲针体锁住于筒身内。按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针座将针体固定在针座,针座与胶塞配合,注射完毕后,针体跟随针座由推杆带动胶塞拉回至筒身内,并使针体与筒身不同轴,从而再推进拉杆使得针体在筒身内弯曲销毁而达到杜绝二次利用的问题,其设计巧妙,功能强大;同时胶塞与针座的配合,又达到了将筒身内空气排尽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注射器领域,尤其涉及微量高精度注射器。
背景技术
注射是医疗过程不可或缺的手段,而注射器是实施注射必要的工具。常见的注射器一般划分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 肌肉用之注射器:常用规格有1.0ml;2.5ml;5.0ml;1.0ml等。
2. 静脉用之注射器:常用规格有5.0ml;10ml;25ml;50ml;100ml等。
3. 微量高精度注射器:常用规格有0.3ml;0.5ml及1 ml等。
4. 其它:穿刺取样用抽取之注射器等。
上述4种产品在适用范围之安全性解析如下:
1.肌肉用之注射器:1ml及2.5ml在市场有局部标榜安全注射器在销售。
2.静脉用之注射器:因可衔接头皮针(打点滴用静脉注射管)来使用,目前未有专用于静脉注射用之安全注射器在销售。
3.微量高精度注射器:其适用范围更广范如各类疫苗注射、胰岛素注射、心脏急救注射、高血压急救注射、人体失温急救注射、过敏源之检验等都需要使用微量高精度注射器,用途很广范需求量甚大。但要达到注射精度要求在结构上必需采取细长筒身设计,在筒身内孔之内径分别为0.3ml的内径<3mm;0.5ml的内径<3.8mm;1.0ml的内径<5.4mm;才能满足精度要求。
因其结构上极其微小,还未出现微量高精度注射器领域的安全注射器,现有结构如图25所示,其结构上包括推杆1、胶塞2、筒身3、针体4、针护盖5等组合而成,将针体4黏着于筒身3前端孔中,盖上针护盖5;推杆1与胶塞2结合,最后再将已与结合胶塞2之推杆1与筒身3作组装。
而在相关联领域中,涉及安全注射器的如中国专利CN201510867304.2,申请日2015年12月1日,公布日2016年2月3日的发明名称为安全注射器的发明专利,其结构包括针筒、活塞和注射针头,针筒的一端设有注射端,其通过针筒中心轴线与注射端不同轴的设置方式,将针头折弯在针筒内达到杜绝二次利用目的,以解决安全注射问题,因其需在针筒外端设置移位注射端,而非同轴注射端,归类为静脉的注射器,不适用微量高精度注射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缺陷的缺点,提供杜绝二次利用的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包括推杆、胶塞和筒身,推杆与胶塞配合从筒身上端置入,筒身下端配合有针体,筒身的下端设有针座定位套,针座定位套内配合针座,针体的一端固定在针座上;推杆带动针座旋转松退,同时牵引针体至筒身内,并弯曲针体锁住于筒身内。通过巧妙设计将针体牵引至筒身内,从而销毁针体于筒身内,达到杜绝二次使用目的。
作为优选,胶塞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其中心为中空贯穿圆孔;胶塞的底面形成第一端面;推杆穿过胶塞的中空贯穿圆孔与针座上方配合;筒身中心为中空孔,筒身的下端为中空内孔。胶塞的弹性材质回拉后使针体可以与筒身保持不同轴的状态,从而利于弯曲。
作为优选,针座外侧上方设有中空圆柱体,中空圆柱体的外圆周上设有凸出柱体,凸出柱体与胶塞的第一端面形成挤压接触;推杆下端底部为半球形端点,半球形端点均匀分布有四个第一凸筋;针座上方设有中心中空孔,中心中空孔的上方形成小径圆孔,小径圆孔的直径小于推杆半球形端点的四个第一凸筋的对边轴线距离;中心中空孔的内璧均匀分布有平行于轴线的四个第二凸筋,半球形端点的第一凸筋与中心中空孔的内璧的第二凸筋相互配合。
作为优选, 针座外侧位于中空圆柱体下方,依次设有环形凸缘及凸出于针座两侧的呈180˚的凸出圆柱体;针座定位套中段设有内壁相互对应180˚的凸出山体结构,凸出山体结构上有形成峰顶,一侧成45˚斜坡,另一侧斜坡与峰顶对应底部形成一垂直轴线的凹陷开口,峰顶用于支撑针座的环形凸缘,凹陷开口用于限位针座凸出两侧的凸出圆柱体, 45˚斜坡用于针座旋转松退时沿凸出圆柱体的运动轨迹,使针座朝筒身内部位移。
作为优选,针座外侧位于中空圆柱体与环形凸缘之间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套有密封圈;密封圈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其结构为圆线径的环形结构,密封圈与筒身的中空内孔内壁形成挤压接触。
作为优选,推杆下端依次设有环状菱形凸出结构和末端圆柱体,末端圆柱体上设有直角形环形凸筋,半球形端点位于末端圆柱体底端;胶塞的中空贯穿圆孔内壁与推杆的直角形环形凸筋挤压配合;中空贯穿圆孔一端内设有与推杆的环状菱形凸出结构配合定位的环状菱形凹陷结构;且该端外侧为环状凸缘,另一端外侧为类唇状环形结构,且底端为第一端面;胶塞的环状凸缘和类唇状环形结构与筒身的中空孔的内壁挤压配合。环状菱形凸出结构与环状菱形凹陷结构结合用于定位安装胶塞,直角形环形凸筋用于对胶塞中空贯穿圆孔启密封作用,半球形端点用以注射完成执行针座旋转松退及回拉进入筒身内部。
作为优选, 推杆上设有圆形凸缘;筒身上端入口处形成缩小径的凸出三角形环形结构,推杆通过圆形凸缘与凸出三角形环形结构相配合。圆形凸缘用于制止胶塞位移外,同时与筒身的凸出三角形环形结构配合作为收回针座及针体时防止与筒身脱离。
作为优选, 筒身下端外围设有第一环形平面和第一环形凸筋;针座定位套的上段为筒身定位孔,筒身定位孔从上之下依次设有第二环形平面、第二环形凸筋和孔内端面,第一环形平面、第一环形凸筋和锥形中空内孔分别与第二环形平面、第二环形凸筋和孔内端面作契合。
作为优选, 针座定位套的下段为针座中心塞定位孔,针座定位套下方通过针座中心塞定位孔固定有针座中心塞,针座中心塞的中心为轴线定位孔;针体通过针座中心塞的轴线定位孔穿出针座中心塞。
作为优选, 针座中心塞定位孔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三环形凸筋、第三环形平面及位于底端为第三端面;针座中心塞外侧依次设有第四环形凸筋、第四环形平面和定位端面;第三环形凸筋和第三环形平面分别与第四环形凸筋、第四环形平面作契合,第三端面与定位端面接触配合。
作为优选,推杆上端设有方形把手。设计成方形形状, 除药剂抽取及注射操作用途外,更增加完成注射后操作针座旋转松退及回拉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针体另一端穿出针座中心塞并套有针护盖;针座定位套上端为凸缘端,凸缘端与针座定位套的下方外侧形成第二端面,针座定位套的下方外侧的圆周上有四条平行于中心轴线之第三凸筋;针护盖的中心为中心圆腔,针护盖的顶端为第五端面;中心圆腔的内孔壁与针座定位套的第三凸筋配合,而第五端面与针座定位套的第二端面配合。增设针护盖,进一步保护的针体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针护盖中心圆腔的上部形成第五环形凸筋,针座定位套的第三凸筋上设有平滑的小凸点,小凸点与第五环形凸筋配合。
作为优选,针座中心塞顶端形成第四端面。
按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针座将针体固定在针座,针座与胶塞配合,注射完毕后,针体跟随针座由推杆带动胶塞拉回至筒身内,利用胶塞弹性材料使针体与移位,即将针体与筒身不同轴,从而再推进拉杆使得针体在筒身内弯曲销毁而达到杜绝二次利用的问题,其设计巧妙,功能强大;同时胶塞与针座的配合,又达到了将筒身内空气排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各部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组件推杆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组件胶塞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组件筒身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组件密封圈4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组件针座5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组件针座定位套6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组件针座中心塞7的结构示意图;
图10 为图2中组件针体8的结构示意图;
图11 为图2中组件针护盖9的各部示意图;
图12 为图2中推杆1与胶塞2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3 为图2中推杆1、胶塞2组装后与筒身3完成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4 为图2中密封圈4与针座5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5 为图2中针座定位套6与针座中心塞7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2中密封圈4、针座5、针座定位套6、针座中心塞7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2中针体8与密封圈4、针座5、针座定位套6、针座中心塞7组合后成整体结构黏着针体8组合后成整体结构之各部示意图;
图18为图2中结构完成密封圈4、针座5、针座定位套6、针座中心塞7、针体8、针护盖9组合后成整体结构之组件之各部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使用操作流程-抽取药剂前之执行排气步骤各组件动作示意图;
图21使用操作流程-执行抽取药剂各组件动作示意图;
图22使用操作流程-注射完成执行旋转松退针座各组件动作示意图;
图23使用操作流程-执行推杆拉回牵引针座针体进入筒身各组件动作示意图;
图24使用操作流程-推杆前推执行针体销毁各部组件动作示意图;
图25市售传统微量高精度注射器外观及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12的A部放大图;
图27为图19的B部放大图;
图28为图20的C部放大图;
图29为图21的D部放大图;
图30为图21的E部放大图;
图31为图22的F部放大图;
图32为图23的G部放大图;
图33为图24的H部放大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推杆,2-胶塞,3-筒身,4-密封圈,5-针座,6-针座定位套,7-针座中心塞、8-针体,9-针护盖;
1-1:方形把手,1-2:圆形凸缘,1-3:环状菱形凸出结构,1-4:直角形环形凸筋,1-5:末端圆柱体,1-51:半球形端点,1-52:第一凸筋;
2-1:中空贯穿圆孔,2-2:环状凸缘,2-3:类唇状环形结构,2-4:环状菱形凹陷结构;2-5:第一端面;
3-1:操作手柄,3-2:中空孔,3-3:凸出三角形环形结构,3-4:第一环形平面,3-5:第一环形凸筋,3-6:锥形中空内孔,3-7:内孔斜锥面;
5-1:安装孔,5-2:凸出圆柱体,5-3:环形凸缘,5-4:环形凹槽,5-5:中空圆柱体,5-6:凸出柱体,5-7:第二凸筋,5-8:小径圆孔,5-9:中心中空孔,5-10:外围凸筋;
6-3:第三凸筋,6-4:第二端面,6-5:筒身定位孔,6-6:凸出山体结构,6-7:针座中心塞定位孔,6-31:小凸点,6-51:第二环形平面,6-52:第二环形凸筋,6-53:孔内端面,6-61:峰顶,6-62:45˚斜坡,6-63:凹陷开口,6-71:第三环形凸筋;6-72:第三环形平面;6-73:第三端面;
7-1:轴线定位孔,7-2:定位端面,7-3:第四环形平面,7-4:第四环形凸筋,7-5:第四端面;8-1:针尖;
9-2:中空圆腔,9-3:内孔壁,9-4:第五端面,9-21:第五环形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含盖0.3ml;0.5ml及1ml三种规格的微量高精度全注射器。其外观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整体结构主要包括推杆1、胶塞2、筒身3、密封圈4、针座5、针座定位套6、针座中心塞7、针体8、针护盖9组合而成。推杆1与胶塞2结合置入筒身3内形成一个组合体;而密封圈4套入针座5结合,而针座定位套6和针座中心塞7结合,再一起作结合;将针体8粘着在针座5再套上针护盖9;则密封圈4、针座5、针座定位套6、针座中心塞7、针体8、针护盖9形成一个整体,再与完成推杆1及胶塞2筒身3的组合体作最后组装结合完成整体架构。如图2所示。
推杆1结构上端把手设计为方形,作为注射药剂抽取及注射药剂操作,方形把手1-1除药剂抽取及注射操作用途外,更增加完成注射后操作针座5旋转松退及回拉的方便性;连接杆十字形结构端点形成圆形凸缘1-2,用于制止胶塞2位移外并作为收回针座5及针体8时防止与筒身3脱离;由圆形凸缘1-2中心以圆柱体连接一环状菱形凸出结构1-3,用以作胶塞2安装定位;而在圆柱体胶塞2安装位置设有直角形环形凸筋1-4,用于对胶塞2中空贯穿圆孔2-1启密封作用;末端圆柱体1-5的端点成半球形端点1-51,沿着半球形边缘分布有四个第一凸筋1-52,用以注射完成执行针座5旋转松退及回拉进入筒身3内部。如图3所示。
胶塞2采用弹性体材料,结构上有一中空贯穿圆孔2-1,中空贯穿圆孔2-1内有一环状菱形凹陷结构2-4,作为与推杆1环状菱形凸出结构1-3结合之定位;外围环状凸缘2-2及类唇状环形结构2-3,用于和筒身3结合后与筒身3中空孔3-2的内壁挤压接触形成密封作用。如图4所示。
筒身3结构上两侧有操作手柄3-1,便于药剂抽取及注射操作;筒身中心形成中空孔3-2,用于置入已完成胶塞2安装之推杆1进行组合;中空孔3-2入口侧内壁设计为凸出三角形环形结构3-3缩小内径,当推杆1回拉时止住圆形凸缘1-2松脱,用于防止收回针座5及针体8时脱离筒身3,启安全防护作用;筒身3另一端为锥形中空内孔3-6,锥形中空内孔3-6安装针座5中空圆柱体5-5及密封圈4,锥形中空内孔3-6内壁与密封圈4紧密挤压接触启密封作用;锥形中空内孔3-6的上端形成内孔斜锥面3-7,内孔斜锥面3-7便于抽取药剂后向上排除残留气泡;靠近端点外侧有一环形凸筋3-5及第一环形平面3-4,用于与针座定位套6结合时第一环形凸筋3-5掐住针座定位套6的筒身定位孔6-5的第二环形凸筋6-52,使之固定不松动;而第一环形平面3-4与针座定位套6的第二环形平面6-51作精密结合,维持中心轴线一致。如图5所示。
密封圈4采用弹性体材料,结构上为圆线径之环形结构,套入针座5的环形凹槽5-4,组合成完品时和筒身3的锥形中空内孔3-6内壁形成挤压接触启密封作用。如图6所示。
针座5结构在外圆周上一侧有一中空圆柱体5-5;环形凹槽5-4,用于密封圈4组装;环形凸缘5-3除用密封圈4定位作用外,组装后环形凸缘5-3与针座定位套6的中空孔内之凸出山体机构6-6的峰顶6-61接触,而凸出两侧的凸出圆柱体5-2组装后进入山体机构6-6凹陷开口6-63内作定位,针座受限于峰顶6-61及凸出圆柱体5-2定位于凹陷开口6-63内启限位作用,则针座5与针座定位套6不会位移启固定作用;于中心中空孔5-9的内璧有平行于轴线四条第二凸筋5-7,用于注射完成时与推杆1上半球形端点1-51边缘分布四个第一凸筋1-52进行结合形成交错干涉,执行推杆1旋转操作带动针座5一起旋转启松退作用;中心中空孔5-9的端点形成小径圆孔5-8,用作旋转松退后的回拉动作启牵引作用,使针座5及针体8拉入筒身3内部;外侧的平行于轴线的四条外围凸筋5-10,便于组装时对针座作旋转使凸出圆柱体5-2进入凹陷开口6-63内定位之操作需要,及穿过针座中心塞7的轴线定位孔7-1保持与中心轴线一致;在中空圆柱体5-5端的圆周上有一凸出柱体5-6,在注射完成执行旋转松退及回拉针体时维持与胶塞2端面紧密挤压接触,当针体8完全回拉进入筒身3中,因胶塞2的弹性作用使针座5以推杆前端半球形端点的第一凸筋1-52受较小的小径圆孔5-8牵制作支点,强制迫使针体8偏离中心轴线,以利于推杆1再次前推进使针尖8-1抵制于针座中心塞7的第四端面7-5,针体8受力破坏弯曲并锁住于筒身3内部,任何环节确保针尖8-1不外漏而达到绝对安全之作用,更制止二次重复使用机会。如图7所示。
针座定位套6结构中心有贯穿中空孔,一端作为与筒身3结合用之筒身定位孔6-5,孔内端面6-53作为筒身3组合时与锥形中空内孔3-6的端面接触作为限位作用,第二环形凸筋6-52用于与筒身3结合时掐住筒身3的第一环形凸筋3-5使之固定不松动,第二环形平面6-51与筒身3外侧的第一环形平面3-4作精密结合,确保中心轴线一致。另一端作为与针座中心塞7结合用的针座中心塞定位孔6-7,与针座中心塞结合时,第三环形凸筋6-71掐住针座中心塞7外围上的第四环形凸筋7-4,使之固定不松动;第三环形平面6-72与针座中心塞7外围的第四环形平面7-3作精密结合,确保中心轴线一致;而针座中心塞定位孔6-7的第三端面6-73与针座中心塞7的定位端面7-2作限位。在贯穿中心孔中段的内璧相互对应180˚的凸出山体结构6-6,峰顶6-61为圆弧形,一侧成45˚斜坡6-62,另一侧斜坡峰点对应底部形成一垂直轴线的凹陷开口6-63;峰顶6-61作为支撑针座5,环形凸缘5-3作用,凹陷开口6-63作为针座5凸出两侧的凸出圆柱体5-2定位而启限位作用;45˚斜坡6-62作为针座5旋转松退时启引导凸出圆柱体5-2运动轨迹作用,使针座5朝筒身3内部位移。外侧圆周上有四条平行于中心轴线的第三凸筋6-3,第三凸筋6-3上各有一平滑小凸点6-31,当合上针护盖9时,小凸点6-31会与针护盖9内壁的第五环形凸筋9-21启卡位作用,使针护盖不易松脱;而第三凸筋6-3与针护盖9内孔壁9-3保持适当间隙,针护盖9不会摇晃;而第二端面6-4与针护盖9的第五端面9-4碰触,作针护盖9合上时限位作用;另在完成注射操作,执行针座旋转松退时,一手的手指旋转推杆1方形把手1-1,而另一手指握住第三凸筋6-3,旋转操作时启抗旋转止滑作用。如图8所示。
针座中心塞7结构中心有贯穿轴线定位孔7-1,对针座5外侧的四条外围凸筋5-10启扶持在中心轴线作用;组合时外侧上的第四环形凸筋7-4被针座定位套6内孔的第三环形凸筋6-71掐住加以定位,使之稳固不松动;而第四环形平面7-3与第三环形平面6-72作精密结合,确保中心轴线一致;而定位端面7-2与针座中心塞定位孔6-7的第三端面6-73接触作为限位作用;第四端面7-5在执行针体8销毁时用于抵住针尖8-1使针体8受力弯曲销毁,锁住针筒内部不外漏,防止二次针扎感染事故发生。如图9所示。
针体8为精密不锈钢中空管结构,中心有贯穿中空孔,其中一端研磨成尖锐刃口的针尖8-1,用于注射穿刺人体肌肤。无刃口一端涂上粘着剂与针座5针体安装孔5-1粘着固定。如图10所示。
针护盖9结构中心形成中空圆腔9-2,用于收纳针体8对针尖8-1启保护作用,在合上针护盖时内璧的第五环形凸筋9-21将超越针座定位套6小凸点6-31启卡位作用,使针护盖不易松脱;而中空圆腔9-2内孔壁9-3与针座定位套6的第三凸筋6-3贴近保持针护盖不会摇晃;而第五端面9-4与针座定位套6的第二端面6-4碰触,作为合上时启限位作用。如图11所示。
将弹性体胶塞2的中空贯穿圆孔2-1位置经推杆1的半球形端点1-5端套入,到接触圆形凸缘1-2,则中心穿孔环状菱形凹陷结构2-4与环状菱形凸出结构1-3作结合起定位作用,防止操作时前后位移功能,同时直角形环形凸筋1-4与中空贯穿圆孔2-1内璧相互紧密挤压而启密封作用。参照推杆1与胶塞2组合后之各部示意图,如图12所示。
将已组装完成之推杆1、胶塞2推入筒身3之中心中空孔3-2内部,则胶塞2的环状凸缘2-2及类唇状环形结构2-3与中空孔3-2内璧相互紧密挤压而启密封作用。参照推杆1、胶塞2组合后与筒身3完成组装之各部示意图,如图13所示。
将弹性体密封圈4组装套入针座5的密封圈安装用的环形凹槽5-4作定位。参照密封圈4与针座5组合后之各部示意图,如图14所示。
将针座中心塞7以第四端面7-5侧压入针座定位套6的针座中心塞定位孔6-7,则针座中心塞7外围第四环形凸筋7-4越过针座中心塞定位孔内凸出之第三环形凸筋6-71而被紧密包夹定位,同时第三环形平面6-72与第四环形平面7-3接触确保整体中心轴线一致,此时定位端面7-2与第三端面6-73密合而固定。参照针座定位套6与针座中心塞7组合后的各部示意图,如图15所示。
将完成密封圈4、针座5组合体置入完成针座中心塞7、针座定位套6组合体,由筒身定位孔6-5侧置入孔内,则凸出圆柱体5-2会延针座中心塞孔内凸出山体结构6-6的两侧斜面滑入谷底,直到环形凸缘5-3与峰顶6-61接触,旋转露出针座中心塞7外的针座5的四条外围凸筋5-10,使凸出圆柱体5-2进入定位凹陷开口6-63内,则针座5受限予峰顶6-61及圆柱体定位凹陷开口6-63的限位作用不会位移启稳定作用,同时四条外围凸筋5-10受限于轴线定位孔7-1内径而稳定处于中心轴线。参照密封圈4、针座5、针座定位套6、针座中心塞7组合后成整体结构的各部示意图,如图16所示。
将针体8离开针尖8-1的另一端针体外侧表面均匀涂上粘着剂,从以上完成密封圈4、针座5、针座定位套6、针座中心塞7组装成整体结构的针体安装孔5-1置入并作定位。参照针体8与密封圈4、针座5、针座定位套6、针座中心塞7组合后成整体结构粘着针体8组合后成整体结构之各部示意图,如图17所示。
从以上已完成密封圈4、针座5、针座定位套6、针座中心塞7组装及针体8粘着成整体结构,将针护盖9从针尖8-1端套上,一直到第五端面9-4与第二端面6-4碰触,则针护盖9的中空圆腔9-2的内侧的第五环形凸筋9-21超越针座定位套6外围平行于轴线第三环形凸筋6-3上的小凸点6-31定位而不易松脱,中空圆腔9-2的内壁9-3与平行于轴线的第三环形凸筋6-3些微间隙保持在轴线中心不会晃动,结合成一个群体组件。参照完成密封圈4、针座5、针座定位套6、针座中心塞7、针体8、针护盖9组合后成整体结构之组件之各部示意图,如图18所示。
将以上结合成群体组件与已完成推杆1、胶塞2、筒身3组装之结合体作最后之组合,把筒身3的锥形中空内孔3-6的端面套入针座定位套6的筒身定位孔6-5中定位,则锥形中空内孔3-6的端面与筒身定位孔6-5的孔位端面6-53碰触,外圆的第一环形凸筋3-5越过结合孔璧的第二环形凸筋6-52而被紧密定位不松脱,同时轴线限位第二环形平面6-51与作为轴线第一环形平面3-4接触而确保整体结构与中心轴直线维持一致。而针座5的中空圆柱体5-5及密封圈4一起进入形锥形中空内孔3-6内,而密封圈4外缘与锥形中空内孔3-6内璧挤压紧密接触启密封作用。以上完成整个微量高精度回收销毁式全注射器结构组装。参照全部完成组合微量高精度全注射器的各部组件示意图,如图19所示。
使用操作流程(一),抽取药剂前之执行排气步骤:去除针护盖9,将推杆2朝筒身推入直到胶塞2接触筒身3底部,将残留空气完全排空。则推杆1前端半球形端点51的边缘四个第一凸筋1-52穿过针座5较小的小径圆孔5-8而进入中心中空孔5-9中,而在中空圆柱体5-5圆周上凸出柱体5-6会与胶塞2形成挤压接触。抽取药剂前将筒身内部残留空气完全排空,使药剂抽取时进入筒身内之药剂计量完全与刻度保持一致。执行排气之目的除容易控制抽取药剂精准度之外,更重要的恢复胶塞润滑降低与筒身内壁之磨擦阻力,操作更畅顺,因胶塞材质为弹性体,虽然在组装前筒身内壁涂布润滑剂(医用硅油),但为气密目地组合后胶塞外缘和筒壁形成挤压接触,存放时间一长会在接触面对润滑剂启排出作用,使胶塞和筒壁运动阻力变大不力于操作畅顺,执行排气可恢复胶塞润滑度降低与筒身内壁之磨擦阻力,操作更畅顺。参照操作流程-抽取药剂前之执行排气步骤各组件作动示意图,如图20所示。
使用操作流程(二),执行抽取药剂:将针体8的针尖8-1没入药剂中,如为瓶装药剂则将针尖8-1刺穿瓶口软胶塞没入药剂,拉动推杆1的方形把手1-1,则胶塞2离开筒身3内孔底部后退,则推杆1前端半球形端点1-51边缘四个第一凸筋1-52由针座5中心中空孔5-9中经较小的小径圆孔5-8而脱离,此时药剂随移动距离将药剂吸入筒身3内孔中,直到胶塞2的类唇状环形结构2-3位置与筒身表面之计量刻度为止,完成药计抽取,把针体8的针尖8-1离开药剂。参照操作流程-执行抽取药剂各组件作动示意图,如图21所示。
使用操作流程(三),执行药剂注射:将针体8的针尖8-1 刺穿人体表皮肌肤到达注射部位,推动推杆1方形把手1-1使胶塞2朝筒身3内孔底部前进,则药剂随着位移距离注射进入人体,直到胶塞2接触筒身3内孔底部,使药剂注入体内完成注射;将针体8的针尖8-1从人体表皮肌肤拔出。此时各部件相关连位置与使用操作流程(一)-抽取药剂前之执行排气步骤完全一致;参照操作流程-抽取药剂前的执行排气步骤各组件作动示意图,参考图20所示。
使用操作流程(四),注射完成执行旋转松退针座:完成注射,将针体8的针尖8-1从人体表皮肌肤拔出。单手的手指握针座定位套6外侧圆周第三环形凸筋6-3位置,另外一手的手指夹持推杆1的方形把手1-1,如图箭头方向旋转150˚。针座定位套6外侧圆周凸筋第三环形凸筋6-3及推杆1的方形把手1-1对此旋转操作起很好的止滑作用,利于旋转操作之牢靠性。此时推杆1末端圆柱体1-5在针座5的小径圆孔5-8的中心,而半球形端点边缘四个第一凸筋1-52处于中心中空孔5-9内而与内璧的四条第二凸筋5-7形成交错干涉,所以推杆1旋转带动针座5作同步旋转,凸出圆柱体5-2因转动离开凸出山体结构6-6的凹陷开口6-63卡位点,被强制依循45˚斜坡6-62而到达峰顶6-61位置,使针座5及密封圈4和针体8整体朝筒身3中空孔内松退位移。更重要的因密封圈4材质为弹性体,虽然在组装前筒身内壁涂布润滑剂(医用硅油),但为气密目地组合后密封圈4外缘和筒壁形成挤压接触,存放时间一长会在接触面对润滑剂启排出作用,使密封圈4和筒壁运作阻力变大不利于回拉操作,执行以上旋转松退动作可恢复密封圈4润滑度降低与筒身内壁之磨擦阻力,使回拉操作更畅顺。参照操作流程-注射完成执行旋转松退针座各组件作动示意图,如图22所示。
使用操作流程(五),推杆拉回牵引针座针体进入筒身:完成上述之旋转松退动作,这时推杆1半球形端点边缘四个第一凸筋1-52处于针座5的中心中空孔5-9内,而四个第一凸筋1-52外围对角线大于针座5小径圆孔5-8直径,所以两个结合不易松脱;针座5中空圆柱体5-5圆周上凸出柱体5-6与弹性体胶塞2的第一端面2-5挤压接触;用手指将推杆1方形把手1-1如图23箭头方向拉动启牵引作用而拉动针座5及密封圈4和针体4整体完全进入筒身3中空孔内;而针座5中空圆柱体5-5圆周上凸出柱体5-6与弹性体胶塞2的端面挤压接触,这时因胶塞2具有弹性将迫使针座5及密封圈4和针体8整体以针座5与推杆前端半球形端点的第一凸筋1-52牵制于针座5的小径圆孔5-8而作为摆动支点,强制迫使针体8偏斜离开中心轴线;在机构设计上推杆1的圆形凸缘1-2外径略大于筒身3内壁凸出三角形环形结构3-3直径,推杆拉回操作可防止推杆1与筒身3脱离,起安全防护作用。参照操作流程-执行推杆拉回牵引针座针体进入筒身各组件作动示意图,如图23所示。
使用操作流程(六),推杆前推执行针体销毁:完成上述推杆拉回针座5及密封圈4和针体8整体完全进入筒身3中空孔内,再将推杆1朝筒身3方向推进,因针体8已偏斜离开中心轴线,针体8针尖8-1尖端会抵触筒身3的内孔斜锥面3-7或针座中心塞7的第四端面7-5制止其继续前进,这时在推杆1方形把手1-1加大施力迫使针体弯曲变形而销毁锁住在筒身3中空孔内部,后续处理环节可百分之百防止二次针札异外感染事件发生,达成全国安全防护功能,及制止二次重复使用。参照操作流程-推杆前推执行针体销毁各部组件作动示意图,如图24所示。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14)
1.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包括推杆(1)、胶塞(2)和筒身(3),推杆(1)与胶塞(2)配合从筒身(3)上端置入,筒身(3)下端配合有针体(8),其特征在于,筒身(3)的下端设有针座定位套(6),针座定位套(6)内配合针座(5),针体(8)的一端固定在针座(5)上;推杆(1)带动针座(5)旋转松退,同时牵引针体(8)至筒身(3)内,并弯曲针体(8)锁住于筒身(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胶塞(2)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其中心为中空贯穿圆孔(2-1),胶塞(2)的底面形成第一端面(2-5);推杆(1)穿过胶塞(2)的中空贯穿圆孔(2-1)与针座(5)上方配合;筒身(3)中心为中空孔(3-2),筒身(3)的下端为中空内孔(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针座(5)外侧上方设有中空圆柱体(5-5),中空圆柱体(5-5)的外圆周上设有凸出柱体(5-6),凸出柱体(5-6)与胶塞(2)的第一端面(2-5)形成挤压接触;推杆(1)下端底部为半球形端点(1-51),半球形端点(1-51)均匀分布有四个第一凸筋(1-52);针座(5)上方设有中心中空孔(5-9),中心中空孔(5-9)的上方形成小径圆孔(5-8),小径圆孔(5-8)的直径小于推杆(1)半球形端点(1-51)的四个第一凸筋(1-52)的对边轴线距离;中心中空孔(5-9)的内璧均匀分布有平行于轴线的四个第二凸筋(5-7),半球形端点(1-51)的第一凸筋(1-52)与中心中空孔(5-9)的内璧的第二凸筋(5-7)相互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针座(5)外侧位于中空圆柱体(5-5)下方,依次设有环形凸缘(5-3)及凸出于针座(5)两侧的呈180°的凸出圆柱体(5-2);针座定位套(6)中段设有内壁相互对应180°的凸出山体结构(6-6),凸出山体结构(6-6)上有形成峰顶(6-61),一侧成45°斜坡(6-62),另一侧斜坡与峰顶对应底部形成一垂直轴线的凹陷开口(6-63),峰顶(6-61)用于支撑针座(5)的环形凸缘(5-3),凹陷开口(6-63)用于限位针座(5)凸出两侧的凸出圆柱体(5-2),45°斜坡(6-62)用于针座(5)旋转松退时沿凸出圆柱体(5-2)的运动轨迹,使针座(5)朝筒身(3)内部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针座(5)外侧位于中空圆柱体(5-5)与环形凸缘(5-3)之间设有环形凹槽(5-4),环形凹槽(5-4)上套有密封圈(4);密封圈(4)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其结构为圆线径的环形结构,密封圈(4)与筒身(3)的中空内孔(3-6)内壁形成挤压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推杆(1)下端依次设有环状菱形凸出结构(1-3)和末端圆柱体(1-5),末端圆柱体(1-5)上设有直角形环形凸筋(1-4),半球形端点(1-51)位于末端圆柱体(1-5)底端;胶塞(2)的中空贯穿圆孔(2-1)内壁与推杆(1)的直角形环形凸筋(1-4)挤压配合;中空贯穿圆孔(2-1)一端内设有与推杆(1)的环状菱形凸出结构(1-3)配合定位的环状菱形凹陷结构(2-4);且该端外侧为环状凸缘(2-2),另一端外侧为类唇状环形结构(2-3),且底端为第一端面(2-5);胶塞(2)的环状凸缘(2-2)和类唇状环形结构(2-3)与筒身(3)的中空孔(3-2)的内壁挤压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推杆(1)上设有圆形凸缘(1-2);筒身(3)上端入口处形成缩小径的凸出三角形环形结构(3-3),推杆(1)通过圆形凸缘(1-2)与凸出三角形环形结构(3-3)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筒身(3)下端外围设有第一环形平面(3-4)和第一环形凸筋(3-5);针座定位套(6)的上段为筒身定位孔(6-5),筒身定位孔(6-5)从上之下依次设有第二环形平面(6-51)、第二环形凸筋(6-52)和孔内端面(6-53),第一环形平面(3-4)、第一环形凸筋(3-5)和锥形中空内孔(3-6)分别与第二环形平面(6-51)、第二环形凸筋(6-52)和孔内端面(6-53)作契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针座定位套(6)的下段为针座中心塞定位孔(6-7),针座定位套(6)下方通过针座中心塞定位孔(6-7)固定有针座中心塞(7),针座中心塞(7)的中心为轴线定位孔(7-1);针座(5)及针体(8)通过针座中心塞(7)的轴线定位孔(7-1)穿出针座中心塞(7)。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针座中心塞定位孔(6-7)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三环形凸筋(6-71)、第三环形平面(6-72)及位于底端为第三端面(6-73);针座中心塞(7)外侧依次设有第四环形凸筋(7-4)、第四环形平面(7-3)和定位端面(7-2);第三环形凸筋(6-71)和第三环形平面(6-72)分别与第四环形凸筋(7-4)、第四环形平面(7-3)作契合,第三端面(6-73)与定位端面(7-2)接触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推杆(1)上端设有方形把手(1-1)。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针体(8)另一端穿出针座中心塞(7)并套有针护盖(9);针座定位套(6)上端为凸缘端,凸缘端与针座定位套(6)的下方外侧形成第二端面(6-4),针座定位套(6)的下方外侧的圆周上有四条平行于中心轴线之第三凸筋(6-3);针护盖(9)的中心为中心圆腔(9-2),针护盖(9)的顶端为第五端面(9-4);中心圆腔(9-2)的内孔壁(9-3)与针座定位套(6)的第三凸筋(6-3)配合,而第五端面(9-4)与针座定位套(6)的第二端面(6-4)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针护盖(9)的中心圆腔(9-2)的上部形成第五环形凸筋(9-21),针座定位套(6)的第三凸筋(6-3)上设有平滑的小凸点(6-31),小凸点(6-31)与第五环形凸筋(9-21)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针座中心塞(7)顶端形成第四端面(7-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32908.7U CN210186180U (zh) | 2018-12-05 | 2018-12-05 | 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32908.7U CN210186180U (zh) | 2018-12-05 | 2018-12-05 | 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86180U true CN210186180U (zh) | 2020-03-27 |
Family
ID=69879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03290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86180U (zh) | 2018-12-05 | 2018-12-05 | 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8618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08433A (zh) * | 2018-12-05 | 2019-06-21 | 王琳 | 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 |
-
2018
- 2018-12-05 CN CN201822032908.7U patent/CN21018618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08433A (zh) * | 2018-12-05 | 2019-06-21 | 王琳 | 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 |
CN109908433B (zh) * | 2018-12-05 | 2022-02-08 | 王琳 | 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039713A (en) | Pre-filled retractable needle injection device | |
US5147329A (en) | Intravenous access devices | |
JP6404837B2 (ja) | 穿刺補助器具および穿刺器具セット | |
JP2000140110A (ja) | ニ―ドルアセンブリを備える安全シ―ルドアセンブリの使用方法 | |
JP7444778B2 (ja) | シリンジアセンブリ | |
TW201509472A (zh) | 注射器 | |
KR20000035205A (ko) | 안전 주사기 | |
US20210315776A1 (en) | Syringe assembly | |
CN210186180U (zh) | 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 | |
CN100364481C (zh) | 安全针组件 | |
CN109908433B (zh) | 一次性微量高精度安全注射器 | |
US12251543B2 (en) | Variable length injection syringe | |
CN206652057U (zh) | 针套及注射器 | |
CN104470432B (zh) | 具有针尖保护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 | |
US2727514A (en) | Aspirating hypodermic syringe and blood sampling devices | |
CN112138248A (zh) | 笔针组件的可伸缩套管 | |
CN208943089U (zh) | 动静脉留置针真空采血装置 | |
CN215504892U (zh) | 一种胰岛素注射用一次性针头拆卸装置 | |
CN212016368U (zh) | 一种弹出式的胰岛素笔装置 | |
EP3646816A1 (en) | Liquid administration tool | |
CN200951241Y (zh) | 双卡式瓶水粉剂注射器 | |
CN215022369U (zh) | 一种用于阿替特酶配置的配药装置 | |
CN209316708U (zh) | 医用注射器 | |
CN211357315U (zh) | 一种单人操作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注药套件 | |
CN201500163U (zh) | 医用心包穿刺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