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176584U - 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76584U
CN210176584U CN201920858253.0U CN201920858253U CN210176584U CN 210176584 U CN210176584 U CN 210176584U CN 201920858253 U CN201920858253 U CN 201920858253U CN 210176584 U CN210176584 U CN 210176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avity
subassembly
injection
a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582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imin Chen
陈利民
Xiaojun Xu
许小军
Xiaobo Ye
叶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unlin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unlin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unlin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unlin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582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76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76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76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包括腔体、喷射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腔体内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喷射组件,所述喷射组件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腔体的一侧固定固定设置有连接组件,且连接组件与喷射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变径组件,所述变径组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管,所述腔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喷射组件,在气液接触界面间产生高速强力的剪切及高频率的压力变动,产生微纳米气泡,使得气泡体积更小,提高溶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曝气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
背景技术
现今工业上使用的大多数曝气器为膜式、盘式及管式曝气器,膜式曝气器的激光打孔方式,通过在膜表面烧出小孔,而缺点则体现在材料损耗,且位于小孔周围的橡胶容易变质,闭合性能差,盘式曝气器的盘底为主要曝气死区,搅拌性能比管式曝气器差,因需要使用更长的管道,总工程造价高于管式曝气器,当不曝气时,污泥直接沉积在盘表面,而再次启动搅拌时,将耗费比管式曝气器多30~40%的能量,盘式曝气器相对管式曝气器来说,易受污水池大小限制,布置密度不如管式曝气器大,刚玉和陶瓷曝气器容易产生孔隙结垢问题,则需要定期除垢,因此,成本相对较高,混选曝气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气泵直接向池内注入气体,但这种曝气方式则有明显缺点,包括液氧交换不彻底、进水速度慢、气泵承受压力大等。
现有的旋回式曝气器存在的缺陷是:1、气泡体积较大,扩散至水中后,降低溶氧的效率,2、现有的旋回式曝气器的能耗高,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包括腔体、喷射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腔体内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喷射组件,所述喷射组件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腔体的一侧固定固定设置有连接组件,且连接组件与喷射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变径组件,所述变径组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管,所述腔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腔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混合腔,混合腔内部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导向板,混合腔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出口。
优选的,所述喷射组件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喷射腔,喷射腔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喷射嘴。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座,定位座顶部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定位槽,定位座内部的两侧皆活动安装有定位栓。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内部的两端皆活动安装有连接栓。
优选的,所述变径组件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变径管,变径管的两端皆固定设置有固定套,固定套内部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固定设置有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通过在腔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喷射组件,气流经过分散后与喷射腔内部的液体充分混合,进入曝气器的气液混合流体在压力作用下高速旋转,并在曝气器的中部形成负压轴,当高速旋转的液体和气体在适当的压力下从喷射口喷出时,由于喷口处气液混合流体的超高旋转速度与气液密度比的力学上的相乘效果,在气液接触界面间产生高速强力的剪切及高频率的压力变动,产生微纳米气泡,增大气泡被削减的力度,使得气泡体积更小,扩散至水中后,提高溶氧效率,而通过在设置有腔体,能够将气流从进气口进入并分散后,与喷射出的液体在混合腔的内部进行混合,且通过在腔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组件,能够利用连接栓对变径组件进行活动连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装,而通过在连接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变径组件,能够利用变径管与外接进液压力泵进行连接,接着利用进液泵的压力,使得进入曝气器的气液混合流体在压力作用下高速旋转,并与进气口配合使用,在曝气器的中部形成负压轴,在气液接触界面间产生高速强力的剪切及高频率的压力变动,产生微纳米气泡,且通过在腔体的底部安装有定位组件,能够利用定位栓对本装置进行定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径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腔体;101、导向板;102、出口;103、混合腔;2、喷射组件;201、喷射嘴;202、喷射腔;3、底板;4、定位组件;401、定位槽;402、定位座;403、定位栓;5、进气口;6、进气管;7、连接组件;701、连接管;702、连接栓;703、连接板;8、变径组件;801、固定套;802、变径管;803、固定孔;9、安装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包括腔体1、喷射组件2和定位组件4,腔体1内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3,底板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喷射组件2,喷射组件2气流经过分散后与喷射腔202内部的液体充分混合,进入曝气器的气液混合流体在压力作用下高速旋转,并在曝气器的中部形成负压轴,当高速旋转的液体和气体在适当的压力下从喷射口喷出时,由于喷口处气液混合流体的超高旋转速度与气液密度比的力学上的相乘效果,在气液接触界面间产生高速强力的剪切及高频率的压力变动,产生微纳米气泡,增大气泡被削减的力度,使得气泡体积更小,扩散至水中后,提高溶氧效率,喷射组件2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进气管6,进气管6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进气口5,腔体1的一侧固定固定设置有连接组件7,连接组件7能够利用连接栓702对变径组件8进行活动连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装,且连接组件7与喷射组件2固定连接,连接组件7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变径组件8,变径组件8能够利用变径管802与外接进液压力泵进行连接,接着利用进液泵的压力,使得进入曝气器的气液混合流体在压力作用下高速旋转,并与进气口5配合使用,在曝气器的中部形成负压轴,在气液接触界面间产生高速强力的剪切及高频率的压力变动,产生微纳米气泡,变径组件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管9,腔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组件4,定位组件4能够利用定位栓403对本装置进行定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进一步,腔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混合腔103,混合腔103内部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导向板101,混合腔10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出口102,当本装置进行工作时,能够将气流从进气口5进入并分散后,与喷射出的液体在混合腔103的内部进行混合。
进一步,喷射组件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喷射腔202,喷射腔202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喷射嘴201,当本装置进行工作时,气流经过分散后与喷射腔202内部的液体充分混合,进入曝气器的气液混合流体在压力作用下高速旋转,并在曝气器的中部形成负压轴,当高速旋转的液体和气体在适当的压力下从喷射口喷出时,由于喷口处气液混合流体的超高旋转速度与气液密度比的力学上的相乘效果,在气液接触界面间产生高速强力的剪切及高频率的压力变动,产生微纳米气泡,增大气泡被削减的力度,使得气泡体积更小,扩散至水中后,提高溶氧效率。
进一步,定位组件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座402,定位座402顶部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定位槽401,定位座402内部的两侧皆活动安装有定位栓403,当本装置进行工作时,能够利用定位栓403对本装置进行定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进一步,连接组件7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管701,连接管7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703,连接板703内部的两端皆活动安装有连接栓702,当本装置进行工作时,能够利用连接栓702对变径组件8进行活动连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装。
进一步,变径组件8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变径管802,变径管802的两端皆固定设置有固定套801,固定套801内部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固定设置有固定孔803,当本装置进行工作时,能够利用变径管802与外接进液压力泵进行连接,接着利用进液泵的压力,使得进入曝气器的气液混合流体在压力作用下高速旋转,并与进气口5配合使用,在曝气器的中部形成负压轴,在气液接触界面间产生高速强力的剪切及高频率的压力变动,产生微纳米气泡。
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前,使用人员先对装置进行检测,确认没有问题后,使用时,气体从该曝气器的进气口5进入,进液增压泵将污水从安装管9进入,气流经过分散后与喷液装置喷射的液体充分混合,进入曝气器的气液混合流体在压力作用下高速旋转,并在曝气器的中部形成负压轴,当高速旋转的液体和气体在适当的压力下从喷射口喷出时,由于喷口处气液混合流体的超高旋转速度与气液密度比的力学上的相乘效果,在气液接触界面间产生高速强力的剪切及高频率的压力变动,产生微纳米气泡,增大气泡被削减的力度,使得气泡体积更小,扩散至水中后,提高溶氧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包括腔体(1)、喷射组件(2)和定位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内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喷射组件(2),所述喷射组件(2)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进气口(5),所述腔体(1)的一侧固定固定设置有连接组件(7),且连接组件(7)与喷射组件(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7)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变径组件(8),所述变径组件(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管(9),所述腔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混合腔(103),混合腔(103)内部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导向板(101),混合腔(10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出口(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组件(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喷射腔(202),喷射腔(202)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喷射嘴(2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座(402),定位座(402)顶部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定位槽(401),定位座(402)内部的两侧皆活动安装有定位栓(4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7)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管(701),连接管(7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703),连接板(703)内部的两端皆活动安装有连接栓(7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组件(8)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变径管(802),变径管(802)的两端皆固定设置有固定套(801),固定套(801)内部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固定设置有固定孔(803)。
CN201920858253.0U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 Active CN210176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8253.0U CN210176584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8253.0U CN210176584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76584U true CN210176584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36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58253.0U Active CN210176584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765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6938A (zh) * 2022-11-19 2023-01-31 智程半导体设备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利用具有膜包覆的纳米气泡强化兆声清洗硅片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6938A (zh) * 2022-11-19 2023-01-31 智程半导体设备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利用具有膜包覆的纳米气泡强化兆声清洗硅片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32522U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CN112535988A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10176584U (zh) 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
CN110124417A (zh) 一种矿用一体化降尘泡沫制备装置
CN111888960B (zh) 一种石油钻采固井作业的泡沫发生装置及其发泡方法
CN117550728A (zh) 一种自吸式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及发生方法
CN114797616B (zh) 一种可以调节气液比的气液混合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5463386U (zh) 一种漂浮式超微米气泡发生装置
CN210065328U (zh) 一种射流式曝气器及其组成的污水处理池
CN111747542A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
CN2190112Y (zh) 射流式增氧器
CN219117282U (zh) 一种旋流曝气器
CN111592095A (zh) 一种二次混合射流曝气处理系统
CN211133828U (zh) 一种混合充分的盐溶液制备装置
CN113181823B (zh) 一种漂浮式超微米气泡发生装置
CN212348372U (zh) 一种石油钻采固井作业的泡沫发生装置
CN113351042A (zh) 一种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212236780U (zh) 一种气泡喷头
CN213038513U (zh) 一种智能坐便器发泡装置及能产生泡沫的智能坐便器
CN211836923U (zh) 一种流体动力学一体式泡沫降尘装置
TWI831520B (zh) 噴流循環裝置
CN217164226U (zh) 强制搅拌分配器
CN216825685U (zh) 一种用于产生微纳米气泡用的加压罐
CN220144329U (zh) 一种连续式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设备
CN218810816U (zh) 一种曝气用喷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