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747542A - 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7542A
CN111747542A CN202010486549.1A CN202010486549A CN111747542A CN 111747542 A CN111747542 A CN 111747542A CN 202010486549 A CN202010486549 A CN 202010486549A CN 111747542 A CN111747542 A CN 111747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mixing
micro
oxygen
nano bub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65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an Luqua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an Luqua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an Luqua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an Luqua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65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475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47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75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7/00Aeration of stretches of 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曝气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该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顶壁设置有用于供氧的供气机构,箱体内还设置有混合气体产生气泡的混合机构,混合机构位于供气机构的正下方,所述箱体的底壁设置有排气管。该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通过供气机构的设置,除空气外,还能够提供氧气及臭氧的供应,使用者能够根据使用场景的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控以满足需求,使用方便,适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曝气机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
背景技术
微纳米曝气机是利用“超溶解释气技术”与“纳米分散技术”相结合产生微纳米气泡,然后释放到水体中,达到快速充氧的效果。
微纳米曝气技术是一项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微纳米曝气技术是通过微纳米气泡快速发生装置,产生直径小于50微米的气泡,从而将气体快速、高效地溶入水中。微纳米气泡水可以提高气体的溶解效率,满足对水体进行处理的要求。
现有的基于微孔加压成泡的微纳米气泡曝气机为了实现高压气液混合往往会具有较大的体积,在实际使用中对使用环境要求较大,对加压结构稳定性要求也高,如何实现气液的高效溶合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该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顶壁设置有用于供氧的供气机构,箱体内还设置有混合气体产生气泡的混合机构,混合机构位于供气机构的正下方,所述箱体的左侧壁设置有排气管。
所述供气机构包括气泵、氧气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四通管、单向阀和连通管,所述气泵、氧气发生器和臭氧发生器从左至右依次安装在箱体的内顶壁上,且三者的进气端均贯穿箱体后壁与箱体外连通,四通管的四端分别与气泵的出气端、氧气发生器的出气管、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管和连通管连通,氧气发生器的出气管和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管上均安装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混合桶、水泵、喷头、电机、混合轴、扇叶和隔板,所述混合桶通过螺栓安装与箱体内左右壁之间,四通管一端在混合桶侧壁顶端的位置与混合桶内形成连通,箱体内的右壁上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端安装有喷头,且喷头贯穿混合桶侧壁的顶端并延伸至混合桶内部,水泵的进水端贯穿箱体右壁延伸而出,电机固定安装在混合桶上表面的中部,且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混合桶内部,隔板固定连接在混合桶内部且位于下侧,混合轴的顶端与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混合轴的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隔板中部,混合轴上设置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混合机构还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隔板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从动齿轮,混合轴上对应从动齿轮的位置安装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两个从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传动比为100:1,两个从动齿轮上均开设有通孔一,隔板上两个通孔一旋转轨迹上均开设有通孔二,混合桶的内壁且位于隔板的下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三层成泡板,成泡板上开设有均匀的分散微孔,排气管的进气端延伸至箱体内部并于混合桶底壁与混合桶内连通。
优选的,从上至下三层所述成泡板上分散微孔的直径依次递减,分别为十微米、一微米、五百纳米。
优选的,所述扇叶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扇叶在混合轴上从上至下等距离排列。
优选的,两个所述单向阀的出气端均指向四通管。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通过供气机构的设置,除空气外,还能够提供氧气及臭氧的供应,使用者能够根据使用场景的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控以满足需求,使用方便,适用性高。
2、该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通过混合机构的设置,提供高压环境的气液混合容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高压桶,扇叶的的搅动能够带来更好的气液溶合度,同时由喷头喷出水雾能够大大提高水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加强气液溶合,另一方面从动齿轮的转动,利用通孔一与通孔二的设置形成周期性的排气模式,为气液提供足够的溶合时间,确保气液溶合满足所需。
3、该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结构简单,内部装置,混合机构的改进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且稳定性得到了保证,提高了气液溶合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箱体、2供气机构、21气泵、22氧气发生器、23臭氧发生器、24四通管、25单向阀、26连通管、3混合机构、31混合桶、32水泵、33喷头、34电机、35混合轴、36扇叶、37隔板、38主动齿轮、39从动齿轮、4排气管、5通孔一、6通孔二、7成泡板、8分散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顶壁设置有用于供氧的供气机构2,箱体1内还设置有混合气体产生气泡的混合机构3,混合机构3位于供气机构2的正下方,箱体1的左侧壁设置有排气管4。
供气机构2包括气泵21、氧气发生器22、臭氧发生器23、四通管24、单向阀25和连通管26,气泵21、氧气发生器22和臭氧发生器23从左至右依次安装在箱体1的内顶壁上,且三者的进气端均贯穿箱体1后壁与箱体1外连通,四通管24的四端分别与气泵21的出气端、氧气发生器22的出气管、臭氧发生器23的出气管和连通管26连通,氧气发生器22的出气管和臭氧发生器23的出气管上均安装有单向阀25,通过供气机构2的设置,除空气外,还能够提供氧气及臭氧的供应,使用者能够根据使用场景的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控以满足需求,使用方便,适用性高。
混合机构3包括混合桶31、水泵32、喷头33、电机34、混合轴35、扇叶36和隔板37,混合桶31通过螺栓安装与箱体1内左右壁之间,四通管24一端在混合桶31侧壁顶端的位置与混合桶31内形成连通,箱体1内的右壁上固定安装有水泵32,水泵32的出水端安装有喷头33,且喷头33贯穿混合桶31侧壁的顶端并延伸至混合桶31内部,水泵32可采用纯水供水,确保成泡板7不会经常堵塞,也可采用经粗滤的河水,水泵32的进水端贯穿箱体1右壁延伸而出,电机34固定安装在混合桶31上表面的中部,且电机34的输出轴延伸至混合桶31内部,隔板37固定连接在混合桶31内部且位于下侧,混合轴35的顶端与电机34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混合轴35的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隔板37中部,混合轴35上设置有扇叶36,通过混合机构3的设置,提供高压环境的气液混合容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高压桶,扇叶的36的搅动能够带来更好的气液溶合度,同时由喷头33喷出水雾能够大大提高水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加强气液溶合,另一方面从动齿轮39的转动,利用通孔一5与通孔二6的设置形成周期性的排气模式,为气液提供足够的溶合时间,确保气液溶合满足所需,以电机34转速为500rpm为例,通孔一5所处扇区夹角为60度,通孔一5有2秒与通孔二6相交,即两秒的泄压排气时间。
混合机构3还包括主动齿轮38和从动齿轮39,隔板37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从动齿轮39,混合轴35上对应从动齿轮39的位置安装有主动齿轮38,且主动齿轮38与两个从动齿轮39啮合,主动齿轮38和从动齿轮39均采用工程塑料制成,能够避免使用中发生腐蚀,同时从动齿轮39下表面与隔板37上表面贴合,主动齿轮38与从动齿轮39的传动比为100:1,两个从动齿轮39上均开设有通孔一5,隔板37上两个通孔一5旋转轨迹上均开设有通孔二6,混合桶31的内壁且位于隔板37的下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三层成泡板7,成泡板7上开设有均匀的分散微孔8,排气管4的进气端延伸至箱体1内部并于混合桶31底壁与混合桶31内连通。
从上至下三层成泡板7上分散微孔8的直径依次递减,分别为十微米、一微米、五百纳米,对气泡形成多层破碎,形成密集的微纳米气泡。
扇叶36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扇叶36在混合轴35上从上至下等距离排列,扇叶36的转动加强气体与喷头33喷出的纯水水雾的混合。
两个单向阀25的出气端均指向四通管24,在氧气发生器22和臭氧发生器23不工作时,气泵21吹出的空气不会进入氧气发生器22和臭氧发生器23内而对两者造成损坏。
该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工作时,分别启动气泵21、氧气发生器22、电机34和水泵32,根据需求决定是否开启臭氧发生器23,空气、氧气、臭氧(臭氧发生器23开启时)进入混合桶31内,气泵21抽取纯水通过喷头33喷入混合桶31内,扇叶36转动水雾与混合桶31内气体混合,混合桶31内气压升高,加强气液溶合,随着混合轴35转动带动从动齿轮39转动,通孔一5和通孔二6相对时混合桶31内泄压,高压的气液混合物经过三层成泡板7形成微纳米气泡经由排气管4排入水中。

Claims (6)

1.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顶壁设置有用于供氧的供气机构(2),箱体(1)内还设置有混合气体产生气泡的混合机构(3),混合机构(3)位于供气机构(2)的正下方,所述箱体(1)的左侧壁设置有排气管(4);
所述供气机构(2)包括气泵(21)、氧气发生器(22)、臭氧发生器(23)、四通管(24)、单向阀(25)和连通管(26),所述气泵(21)、氧气发生器(22)和臭氧发生器(23)从左至右依次安装在箱体(1)的内顶壁上,且三者的进气端均贯穿箱体(1)后壁与箱体(1)外连通,四通管(24)的四端分别与气泵(21)的出气端、氧气发生器(22)的出气管、臭氧发生器(23)的出气管和连通管(26)连通,氧气发生器(22)的出气管和臭氧发生器(23)的出气管上均安装有单向阀(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3)包括混合桶(31)、水泵(32)、喷头(33)、电机(34)、混合轴(35)、扇叶(36)和隔板(37),所述混合桶(31)通过螺栓安装与箱体(1)内左右壁之间,四通管(24)一端在混合桶(31)侧壁顶端的位置与混合桶(31)内形成连通,箱体(1)内的右壁上固定安装有水泵(32),水泵(32)的出水端安装有喷头(33),且喷头(33)贯穿混合桶(31)侧壁的顶端并延伸至混合桶(31)内部,水泵(32)的进水端贯穿箱体(1)右壁延伸而出,电机(34)固定安装在混合桶(31)上表面的中部,且电机(34)的输出轴延伸至混合桶(31)内部,隔板(37)固定连接在混合桶(31)内部且位于下侧,混合轴(35)的顶端与电机(34)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混合轴(35)的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隔板(37)中部,混合轴(35)上设置有扇叶(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3)还包括主动齿轮(38)和从动齿轮(39),隔板(37)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从动齿轮(39),混合轴(35)上对应从动齿轮(39)的位置安装有主动齿轮(38),且主动齿轮(38)与两个从动齿轮(39)啮合,主动齿轮(38)与从动齿轮(39)的传动比为100:1,两个从动齿轮(39)上均开设有通孔一(5),隔板(37)上两个通孔一(5)旋转轨迹上均开设有通孔二(6),混合桶(31)的内壁且位于隔板(37)的下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三层成泡板(7),成泡板(7)上开设有均匀的分散微孔(8),排气管(4)的进气端延伸至箱体(1)内部并于混合桶(31)底壁与混合桶(31)内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三层所述成泡板(7)上分散微孔(8)的直径依次递减,分别为十微米、一微米、五百纳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36)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扇叶(36)在混合轴(35)上从上至下等距离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单向阀(25)的出气端均指向四通管(24)。
CN202010486549.1A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 Pending CN1117475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6549.1A CN111747542A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6549.1A CN111747542A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7542A true CN111747542A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74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6549.1A Pending CN111747542A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4754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7327A (zh) * 2020-10-29 2021-02-09 威海金盛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115531997A (zh) * 2022-10-17 2022-12-3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一种纳米气泡发生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7070Y (zh) * 2003-05-16 2004-07-21 李宗铭 可调拨式排水孔盖
CN201075968Y (zh) * 2007-12-10 2008-06-25 俞丽美 薄饼滴浆器及薄饼制饼机
CN203498990U (zh) * 2013-08-23 2014-03-26 厦门立业卫浴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隔臭地漏
CN104260235A (zh) * 2014-09-11 2015-01-07 长兴威力窑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定量给料装置
CN105464203A (zh) * 2016-01-15 2016-04-06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交互式湿沉降净化调蓄系统
CN108862652A (zh) * 2018-07-12 2018-11-23 上海博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纳米气泡水与微米气泡水的水体增氧系统
CN208603846U (zh) * 2018-06-21 2019-03-15 南京蓝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微纳米曝气机
CN210261312U (zh) * 2019-06-26 2020-04-0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210367120U (zh) * 2019-08-16 2020-04-21 青岛朗逸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臭氧水混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7070Y (zh) * 2003-05-16 2004-07-21 李宗铭 可调拨式排水孔盖
CN201075968Y (zh) * 2007-12-10 2008-06-25 俞丽美 薄饼滴浆器及薄饼制饼机
CN203498990U (zh) * 2013-08-23 2014-03-26 厦门立业卫浴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隔臭地漏
CN104260235A (zh) * 2014-09-11 2015-01-07 长兴威力窑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定量给料装置
CN105464203A (zh) * 2016-01-15 2016-04-06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交互式湿沉降净化调蓄系统
CN208603846U (zh) * 2018-06-21 2019-03-15 南京蓝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微纳米曝气机
CN108862652A (zh) * 2018-07-12 2018-11-23 上海博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纳米气泡水与微米气泡水的水体增氧系统
CN210261312U (zh) * 2019-06-26 2020-04-0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210367120U (zh) * 2019-08-16 2020-04-21 青岛朗逸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臭氧水混流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7327A (zh) * 2020-10-29 2021-02-09 威海金盛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112337327B (zh) * 2020-10-29 2022-08-16 威海金盛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115531997A (zh) * 2022-10-17 2022-12-3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一种纳米气泡发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7476B (zh) 一种风动射流式比例发泡装置
CN111747542A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机
CN111050892A (zh) 气体溶解水生成装置
KR20100117523A (ko) 미세 기포 발생 장치
CN209759128U (zh) 一种具有高气泡量的沉水曝气机
CN103506019A (zh) 一种循回式微气泡发生器
CN209957502U (zh) 渠道治污曝气系统
CN214399990U (zh) 一种搅拌曝气器
CN212222519U (zh) 一种具有多点多方式高效混合装置的臭氧混合设备
CN214192750U (zh) 一种自吸气射流、切割方式的气液混合发送装置
CN212799722U (zh) 黑臭水体的治理装置
CN217838425U (zh)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用加压式溶气气浮机
CN210176584U (zh) 一种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旋回式曝气器
CN214345532U (zh) 一种氨法脱硫强制氧化装置
CN202962293U (zh) 一种循回式微气泡发生器
CN205598983U (zh) 一种水体导入气体的气水混合装置
CN211170089U (zh) 水下无叶轮曝气搅拌装置
CN220485468U (zh) 一种湖面治理曝气机
CN220703388U (zh)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纳米气泡系统
CN2780752Y (zh) 富氧曝气装置
CN217350928U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210874728U (zh) 一种新型环保节能脱硫装置
CN215782938U (zh) 一种水性涂料高速分散机
CN205575766U (zh) 章鱼旋混生物处理器
CN103112960A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水下增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