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1025U - 一种icu用病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icu用病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31025U CN210131025U CN201920344800.3U CN201920344800U CN210131025U CN 210131025 U CN210131025 U CN 210131025U CN 201920344800 U CN201920344800 U CN 201920344800U CN 210131025 U CN210131025 U CN 2101310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d board
- fixedly connected
- shaft
- support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08000004210 Pressure Ul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651 moo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01 scrubb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ICU用病床,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包括床板部分、抬头机构和翻身机构,通过设置抬头机构能够将上半部分床板抬起来,便与病人起身,设置翻身机构能够抬起两侧床板,协助护理人员将病人翻身,既能够从左向右翻,又能从右往左翻,使用方便、安全,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协助病人起身,又能够协助病人翻身,即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又使病人翻身、起身时更安全轻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CU用病床。
背景技术
病床是医院的基本医疗设施之一,是住院病人的主要生活设施,其使用便利性影响着病人的康复治疗及生活情绪,尤其是ICU用病床,病人由于病重,往往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就需要家人和护士们的照顾,重症病人由于不能自主翻身,需要护理人员经常翻身,擦洗,预防褥疮;没有翻身辅助的情况下完成一个病人的翻身擦洗通常需要两到三个人员来协助完成,而且护理人员很容易伤腰,这给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和不便,因此需要一个能够协助翻身的病床,即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又使病人翻身时更安全。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325755.8公开了一种病床,其主要包括第一床体、第二床体、折叠桌和调节装置。第一床体具有第一床板和可旋转的设置于第一床板上的翻转床板;第二床体是设置于第一床体上,且具有位于第一床板上方的第二床板;折叠桌是与第二床体连接,并位于第二床板与第一床板之间,且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调节装置是设置于第一床体上,并与翻转床板连接,且用于调节第一床板与翻转床板之间的夹角大小。
该发明只是具有折叠功能,没有太大实用性,且该发明不适用于ICU,也没有帮助护理人员照顾病人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CU用病床,通过设置抬头机构能够将上半部分床板抬起来,便与病人起身,设置翻身机构能够抬起两侧床板,协助护理人员将病人翻身,既能够从左向右翻,又能从右往左翻,使用方便、安全,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协助病人起身,又能够协助病人翻身,即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又使病人翻身、起身时更安全轻松。
一种ICU用病床,包括床板部分、抬头机构和翻身机构;
所述床板部分包括中下床板、左下床板、右下床板、中上床板、左上床板、右上床板、床板支座和底板,所述左下床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左横梁,所述右下床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右横梁,所述中上床板的两侧设有横板,所述左上床板的下表面设有左横梁槽和左横板槽,所述右上床板的下表面设有右横梁槽和右横板槽所述中下床板、左下床板、右下床板、中上床板、左上床板和右上床板拼接成一整块床板并安装在床板支座上,所述床板支座固定连接于底板上;6块床板之间有一定间隙,中上床板的两侧横板厚度约为中上床板本身的一半,中下床板、左下床板和右下床板的厚度一样,中上床板、左上床板和右上床板的厚度一样。
所述中下床板的后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下翻身轴,所述左下床板和右下床板的后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左下连接件和右下连接件,所述左下连接件和右下连接件都转动连接于下翻身轴上,所述中上床板的前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上翻身轴,所述左上床板和右上床板的前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左上连接件和右上连接件,所述左上连接件和右上连接件都转动连接于上翻身轴上;
所述抬头机构包括抬头电机、支架轴、弧形支架、支撑转轮、固定轴支座、固定轴和转动座,所述抬头电机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支架轴一端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床板支座的内壁上,所述弧形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架轴上,弧形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所述的支撑转轮,所述支撑转轮位于中上床板的转轮槽内并与转轮槽滑动连接,所述中上床板的下端与转动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与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通过固定轴支座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抬头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能够控制其转动角度和转速,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转速和转动角度。
所述翻身机构包括翻身电机、中心轴、前半轮、后半轮、辐条、电机轴支架和中心轴支座,所述翻身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中心轴与翻身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中心轴还通过辐条与前半轮、后半轮固定连接,所述左横梁和右横梁分别设有两根,所述前半轮和后半轮的左端位于两根左横梁之间,且前半轮和后半轮的右端位于两根右横梁之间,所述电机轴支架和中心轴支座上端固定连接在中下床板上,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上,且电机轴支架与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中心轴支座与中心轴转动连接。翻身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能够控制其转动角度和转速,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转速和转动角度。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半轮支撑座,所述前半轮和后半轮都与半轮支撑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床板支座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栏杆架,所述栏杆架上设有栏杆。
优选的,所述栏杆共设有组。栏杆能够拉上来或收下去,便于病人上下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抬头机构能够将上半部分床板抬起来,便与病人起身,设置翻身机构能够抬起两侧床板,协助护理人员将病人翻身,既能够从左向右翻,又能从右往左翻,使用方便、安全,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协助病人起身,又能够协助病人翻身,即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又使病人翻身、起身时更安全轻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内部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抬头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翻身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床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床板部分,10、中下床板,100、下翻身轴,11、左下床板,110、左下连接件,111、左横梁,12、右下床板,120、右下连接件,121、右横梁,13、中上床板,130、上翻身轴,131、转轮槽,132、横板,14、左上床板,140、左上连接件,141,左横梁槽,142、左横板槽,15、右上床板,150、右上连接件,151、右横梁槽,152,右横板槽,16、床板支座,17、底板,18、栏杆架,19.、栏杆,2、抬头机构,20、抬头电机,21、支架轴,22、弧形支架,23、支撑转轮,24、固定轴支座,25、固定轴,26、转动座,3、翻身机构,30、翻身电机,31、中心轴,32、前半轮,33、后半轮,34、辐条,35、电机轴支架,36、电机座,37、半轮支撑座,38、中心轴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ICU用病床,包括床板部分1、抬头机构2和翻身机构3;
所述床板部分1包括中下床板10、左下床板11、右下床板12、中上床板13、左上床板14、右上床板15、床板支座16和底板17,所述左下床板11底部固定连接有左横梁111,所述右下床板12底部固定连接有右横梁121,所述中上床板13的两侧设有横板132,所述左上床板14的下表面设有左横梁槽141和左横板槽142,所述右上床板15的下表面设有右横梁槽151和右横板槽152所述中下床板10、左下床板11、右下床板12、中上床板13、左上床板14和右上床板15拼接成一整块床板并安装在床板支座16上,所述床板支座16固定连接于底板17上;
所述中下床板10的后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下翻身轴100,所述左下床板11和右下床板12的后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左下连接件110和右下连接件120,所述左下连接件110和右下连接件120都转动连接于下翻身轴100上,所述中上床板13的前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上翻身轴130,所述左上床板14和右上床板15的前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左上连接件140和右上连接件150,所述左上连接件140和右上连接件150都转动连接于上翻身轴130上;
所述抬头机构2包括抬头电机20、支架轴21、弧形支架22、支撑转轮23、固定轴支座24、固定轴25和转动座26,所述抬头电机20固定连接在底板17上,所述支架轴21一端连接在电机20的输出轴上,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床板支座16的内壁上,所述弧形支架2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架轴21上,弧形支架2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所述的支撑转轮23,所述支撑转轮23位于中上床板13的转轮槽131内并与转轮槽131滑动连接,所述中上床板13的下端与转动座26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26与固定轴25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25通过固定轴支座24固定连接在底板17上;设置抬头机构2能够将上半部分床板抬起来,便与病人起身
所述翻身机构3包括翻身电机30、中心轴31、前半轮32、后半轮33、辐条34、电机轴支架35和中心轴支座38,所述翻身电机30通过电机座36固定连接在底板17上,所述中心轴31与翻身电机30的输出轴连接,且中心轴31还通过辐条34与前半轮32、后半轮33固定连接,所述左横梁111和右横梁121分别设有两根,所述前半轮32和后半轮33的左端位于两根左横梁111之间,且前半轮32和后半轮33的右端位于两根右横梁121之间,所述电机轴支架35和中心轴支座38上端固定连接在中下床板10上,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7上,且电机轴支架35与电机30的输出轴转动连接,中心轴支座38与中心轴31转动连接。设置翻身机构3能够抬起两侧床板,协助护理人员将病人翻身,既能够从左向右翻,又能从右往左翻,使用方便、安全.
所述底板17上固定连接有半轮支撑座37,所述前半轮32和后半轮33都与半轮支撑座37滑动连接。
所述床板支座16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栏杆架18,所述栏杆架18上设有栏杆19。
所述栏杆19共设有4组。栏杆19能够拉上来或收下去,便于病人上下床。
具体实施方式及原理:
在使用本设备时,先放下栏杆19将病人抬上床,在医生和护理人员诊断以及治疗时,可以利用抬头机构2将病人上半身抬起;
使用抬头机构2时,首先操控抬头电机20驱动支架轴21转动,支架轴21转动带动弧形支架22以支架轴21为圆心转动,弧形支架22转动时,其上端会逐渐抬升,同时支撑转轮23在转轮槽131滚动,因此会将中上床板13抬起,中上床板13两侧的横板132会托着左上床板14和右上床板15一起抬起,使得整个床板的上半部分抬起,进而将病人的上半身抬起,若是需要将病人重新放平,则只需要操控抬头电机20转动到初始位置即可;
在护理人员帮病人翻身擦洗时,若是病人靠左,即应该向右翻身,则只需操控翻身电机30正转,驱动中心轴31顺时针转动,中心轴31顺时针转动会带着前半轮32和后半轮33顺时针转动,则前半轮32和后半轮33的左端会上升右端会下降(前半轮32和后半轮33的右端下降与右下床板12脱离,但是右下床板12由于床板支座16的支撑不会发生移动),前半轮32和后半轮33的左端上升将会顶着左下床板11上升,左下床板11通过左下连接件110与中下床板10上的下翻身轴100转动连接,因此左下床板11会以下翻身轴100为中心翻转,同时左下床板11下方的两根左横梁111会托着左上床板14一起翻转(左上床板14通过左上连接件140转动连接于上翻身轴130),即实现了向右翻身(翻身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扶着病人,转到一定程度后需要护理人员扶着病人放下来,最终实现翻身),翻身完成后只需要操控翻身电机30转动到初始位置即可;
当翻身擦洗完毕后,需要再向左将病人重新翻身回来,操作方式与上述同理。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抬头机构2能够将上半部分床板抬起来,便与病人起身,设置翻身机构3能够抬起两侧床板,协助护理人员将病人翻身,既能够从左向右翻,又能从右往左翻,使用方便、安全,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协助病人起身,又能够协助病人翻身,即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又使病人翻身、起身时更安全轻松。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Claims (4)
1.一种ICU用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部分(1)、抬头机构(2)和翻身机构(3);
所述床板部分(1)包括中下床板(10)、左下床板(11)、右下床板(12)、中上床板(13)、左上床板(14)、右上床板(15)、床板支座(16)和底板(17),所述左下床板(11)底部固定连接有左横梁(111),所述右下床板(12)底部固定连接有右横梁(121),所述中上床板(13)的两侧设有横板(132),所述左上床板(14)的下表面设有左横梁槽(141)和左横板槽(142),所述右上床板(15)的下表面设有右横梁槽(151)和右横板槽(152)所述中下床板(10)、左下床板(11)、右下床板(12)、中上床板(13)、左上床板(14)和右上床板(15)拼接成一整块床板并安装在床板支座(16)上,所述床板支座(16)固定连接于底板(17)上;
所述中下床板(10)的后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下翻身轴(100),所述左下床板(11)和右下床板(12)的后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左下连接件(110)和右下连接件(120),所述左下连接件(110)和右下连接件(120)都转动连接于下翻身轴(100)上,所述中上床板(13)的前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上翻身轴(130),所述左上床板(14)和右上床板(15)的前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左上连接件(140)和右上连接件(150),所述左上连接件(140)和右上连接件(150)都转动连接于上翻身轴(130)上;
所述抬头机构(2)包括抬头电机(20)、支架轴(21)、弧形支架(22)、支撑转轮(23)、固定轴支座(24)、固定轴(25)和转动座(26),所述抬头电机(20)固定连接在底板(17)上,所述支架轴(21)一端连接在电机(20)的输出轴上,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床板支座(16)的内壁上,所述弧形支架(2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架轴(21)上,弧形支架(2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所述的支撑转轮(23),所述支撑转轮(23)位于中上床板(13)的转轮槽(131)内并与转轮槽(131)滑动连接,所述中上床板(13)的下端与转动座(26)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26)与固定轴(25)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25)通过固定轴支座(24)固定连接在底板(17)上;
所述翻身机构(3)包括翻身电机(30)、中心轴(31)、前半轮(32)、后半轮(33)、辐条(34)、电机轴支架(35)和中心轴支座(38),所述翻身电机(30)通过电机座(36)固定连接在底板(17)上,所述中心轴(31)与翻身电机(30)的输出轴连接,且中心轴(31)还通过辐条(34)与前半轮(32)、后半轮(33)固定连接,所述左横梁(111)和右横梁(121)分别设有两根,所述前半轮(32)和后半轮(33)的左端位于两根左横梁(111)之间,且前半轮(32)和后半轮(33)的右端位于两根右横梁(121)之间,所述电机轴支架(35)和中心轴支座(38)上端固定连接在中下床板(10)上,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7)上,且电机轴支架(35)与电机(30)的输出轴转动连接,中心轴支座(38)与中心轴(31)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U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7)上固定连接有半轮支撑座(37),所述前半轮(32)和后半轮(33)都与半轮支撑座(37)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U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支座(16)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栏杆架(18),所述栏杆架(18)上设有栏杆(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ICU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19)共设有4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44800.3U CN210131025U (zh) | 2019-03-19 | 2019-03-19 | 一种icu用病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44800.3U CN210131025U (zh) | 2019-03-19 | 2019-03-19 | 一种icu用病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31025U true CN210131025U (zh) | 2020-03-10 |
Family
ID=69702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4480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31025U (zh) | 2019-03-19 | 2019-03-19 | 一种icu用病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31025U (zh) |
-
2019
- 2019-03-19 CN CN201920344800.3U patent/CN21013102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911559B2 (ja) | 身体障害者のための移動装置 | |
US6880186B2 (en) | Arrangement in a bed for a disabled person, and a bed provided with the said arrangement | |
CN105326614A (zh) | 一种老弱病残孕多功能轮椅 | |
CN107669449B (zh) | 一种帮扶机器人 | |
CN108420628A (zh) |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床板倾斜旋转机构 | |
CN107496105A (zh) | 一种便于上下床的护理床 | |
CN213697597U (zh) | 一种新型智能床椅一体化机器人 | |
CN206642011U (zh) | 一种多功能自助轮椅 | |
CN206822800U (zh) | 辅助病人摆渡装置 | |
CN210131025U (zh) | 一种icu用病床 | |
CN109620564A (zh) | 用于icu患者下床活动的多功能椅 | |
CN106361520B (zh) | 一种辅助病人摆渡装置 | |
CN206334031U (zh) | 一种内科康复用轮椅 | |
CN201394135Y (zh) | 多功能轮椅抢救车 | |
CN210521359U (zh) | 具有座板收放系统的助行器 | |
CN113303996A (zh) | 一种肿瘤科护理用带辅助坐立结构的护理床 | |
CN112754794A (zh) | 一种升降式可折叠轮椅 | |
CN215132092U (zh) | 一种具有辅助翻身功能的心内科护理床 | |
CN215938017U (zh) | 一种特护床 | |
CN206334036U (zh) | 一种医用护理床 | |
CN219397960U (zh) | 一种具有台架升降功能的站立床 | |
CN112641569B (zh) | 一种健康检测设备 | |
CN222399256U (zh) | 一种带折叠护栏的新型电动多功能护理床 | |
CN113730129B (zh) | 一种多功能病床 | |
CN118697583B (zh) | 一种内科急诊用处置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