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126046U - 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6046U
CN210126046U CN201920567174.4U CN201920567174U CN210126046U CN 210126046 U CN210126046 U CN 210126046U CN 201920567174 U CN201920567174 U CN 201920567174U CN 210126046 U CN210126046 U CN 210126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gear ring
connecting seat
ring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671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茈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w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w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w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w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671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6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6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60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其主要是在一电、气动工具的机身前方设有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安装有一机头、一牵引件与一旋钮,利用所述牵引件与放入所述连接座内的变速组件的变速齿环做连接,便能在所述连接座外部通过所述旋钮的操作经所述牵引件一并带动所述变速齿环产生前、后向的平移,且所述变速组件还包含有安装在所述变速齿环内环部中的一第一行星架与安装在所述连接座内部且位于所述变速齿环后方的一第二行星架和一固定齿环,及所述第一行星架是以连续穿过所述连接座与机头并伸出所述机头前端的一中心轴来进行动力的输出,且所述变速齿环上设有第一嵌卡部,在所述连接座或所述固定齿环或所述机头上则择一设有一第二嵌卡部。

Description

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传动结构,尤指一种变速切换上更简单、容易的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电动钻孔机、气动钻孔机等手持式电、气动工具主要具有二种设计形态,一种是在启动时能以高转速、低扭力提供使用,另一种则具有高扭力但转速低;然而以现有的技术实难以达到同一电、气动工具即同时具备有高转速与高扭力这两种不同的模式,就算有其切换上也相当复杂,因此在现有的实施操作上还是会同时准备二种不同形态的电、气动工具,如此一来,将令使用成本会随的增加,在携带或存放上亦较麻烦且占空间。
是以,若能研发出一种同时具备有高转速与高扭力二种不同模式的电、气动工具,所述电、气动工具在传动变速的切换上又相当简易、迅速且方便,让使用者只需准备一电、气动工具就能应付绝大部份工作上的需求,乃本实用新型所欲改良的问题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变速切换上更简单、容易的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其主要是在一电、气动工具的机身前方设有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安装有一机头、一牵引件与一旋钮,利用所述牵引件与放入所述连接座内的变速组件的变速齿环做连接,便能在所述连接座外部通过所述旋钮的操作经所述牵引件一并带动所述变速齿环产生前、后向的平移,以利用所述变速齿环于平移后卡固状态的改变,让所述电、气动工具能具有低转速、高扭力与高转速、低扭力二种不同的模式提供选择,且所述变速组件还包含有安装在所述变速齿环内环部中的一第一行星架与安装在所述连接座内部且位于所述变速齿环后方的一第二行星架和一固定齿环,及所述第一行星架是以连续穿过所述连接座与机头并伸出所述机头前端的一中心轴来进行动力的输出,且所述变速齿环上设有第一嵌卡部,在所述连接座或所述固定齿环或所述机头上则择一设有一第二嵌卡部,其中,连接座是一内部中空的壳体,以令所述连接座前、后能分别成为一第一开口与一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中设有一第一结合段,让所述连接座能以所述第一结合段与放入其内部的所述机头做组接,机头是一中空管,而具有一位于前方的第一端与一位于后方的第二端,所述机头外周于所述第二端处形成有一扩大部,以所述扩大部上所设置的第二结合段与所述连接座的第一结合段做组接,且所述扩大部外周还等距凹设有数个通过槽,在所述机头内壁则设有用来提供套设在所述中心轴外周上的轴承做嵌固的阶缘,牵引件具有一套环,所述套环后端上伸出有数量上与所述通过槽呈相匹配状的数个扣爪,所述套环与所述旋钮是依序套设在所述机头伸出所述连接座的外周上,让所述扣爪能从所述通过槽穿入所述连接座内部,利用所述套环外周的从动部的形成,并与所述旋钮内壁的主动部做契合,便令所述牵引件能受控于所述旋钮的转动被往前或往后带动平移,变速齿环上设有一第一嵌卡部与一环沟,当所述变速齿环放入套组在所述连接座内部时是利用所述扣爪扣住所述环沟,而令所述变速齿环能顺利与所述牵引件产生连接,利用所述第一嵌卡部提供卡合或脱离,则令所述变速齿环能达到变速上的切换,第一行星架上枢设有多个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一行星架是套入所述变速齿环的内环部,让所述中心轴能从所述连接座经所述机头伸出,并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啮合在所述变速齿环的内环齿部上,及所述第一行星架外周是设有在高转速、低扭力的模式下才会与所述变速齿环的内环齿部相咬的环齿,第二行星架上枢设有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前方结合有一啮合在各第一行星齿轮间的太阳齿轮,固定齿环是安装固定在所述连接座的第二开口中,以所述固定齿环与第一行星架对枢套在所述连接座内的所述第二行星架做限位,利用所述固定齿环内环齿部的设置,还能以所述内环齿部提供所述第二行星架的第二行星齿轮做啮合;借此,能构成所述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嵌卡部是设置在所述变速齿环外周的限位卡齿、所述第二嵌卡部是设置在所述连接座内壁后方的固定卡齿,以所述固定卡齿在所述电、气动工具处于低转速、高扭力模式的常态下卡住所述限位卡齿,便令所述变速齿环无法在所述低转速、高扭力的模式下被所述第一行星架一起带动旋转,通过所述环齿是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架前方外周的设计,则令所述电、气动工具能以所述旋钮经所述牵引件带动所述变速齿环往前达到使用模式上的顺利切换。
可选的,所述第一嵌卡部是设置在所述变速齿环外周的限位卡齿、所述第二嵌卡部是设置在所述连接座内壁前方的固定卡齿,以所述固定卡齿在所述电、气动工具处于低转速、高扭力模式的常态下卡住所述限位卡齿,便令所述变速齿环无法在所述低转速、高扭力的模式下被所述第一行星架一起带动旋转,通过所述环齿是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架后方外周的设计,则令所述电、气动工具能以所述旋钮经所述牵引件带动所述变速齿环往后达到使用模式上的顺利切换。
可选的,所述第一嵌卡部是凸出所述变速齿环后端的限位卡块、所述第二嵌卡部是凸出所述固定齿环前端的固定卡块,以所述固定卡块在所述电、气动工具处于低转速、高扭力模式的常态下卡住所述限位卡块,便令所述变速齿环无法在所述低转速、高扭力的模式下被所述第一行星架一起带动旋转,通过所述环齿是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架前方外周的设计,则令所述电、气动工具能以所述旋钮经所述牵引件带动所述变速齿环往前达到使用模式上的顺利切换。
可选的,所述第一嵌卡部是凸出所述变速齿环前端的限位卡块、所述第二嵌卡部是凸出所述机头第二端的固定卡块,以所述固定卡块在所述电、气动工具处于低转速、高扭力模式的常态下卡住所述限位卡块,便令所述变速齿环无法在所述低转速、高扭力的模式下被所述第一行星架一起带动旋转,通过所述环齿是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架后方外周的设计,则令所述电、气动工具能以所述旋钮经所述牵引件带动所述变速齿环往后达到使用模式上的顺利切换。
可选的,所述连接座的第二开口中还结合有一圆盘状的封盖,以所述封盖的结合来挡止所述固定齿环从所述第二开口中脱出,及所述封盖中央贯穿有一通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结合段与第二结合段是设呈内、外螺纹的配合。
可选的,所述从动部是设置在所述套环外周的多个凸钮,而所述主动部则是能提供所述凸钮于运作时做依循的螺旋槽。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其电、气动工具同时具备有低转速、高扭力与高转速、低扭力二种模式,在所述模式的变速切换上又仅需简单的转动所述旋钮即可,让使用者只需准备一所述电、气动工具就能应付绝大部份工作的所需,使用的成本低,在携带或存放上将较方便且不占空间,操作上也更简易、迅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气动工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于低转速、高扭力状态下的运转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切换后于高转速、低扭力状态下的运转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于低转速、高扭力状态下的运转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切换后于高转速、低扭力状态下的运转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于低转速、高扭力状态下的运转状态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图10的剖面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切换后于高转速、低扭力状态下的运转状态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于低转速、高扭力状态下的运转状态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图14的剖面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切换后于高转速、低扭力状态下的运转状态图。
图中:
电、气动工具-10 机身-----11
连接座----20 第一开口---201
第二开口---202 第一结合段--203
封盖-----21
机头-----30 第一端----301
第二端----302 扩大部----303
第二结合段--304 通过槽----305
阶缘-----306 轴承-----31
牵引件----40 套环-----41
扣爪-----42 从动部----43
旋钮-----50 主动部----51
变速组件---60 变速齿环---61
第一嵌卡部--611 环沟-----612
第一行星架--62 中心轴----621
第一行星齿轮-622 环齿-----623
第二行星架--63 第二行星齿轮-631
太阳齿轮---632 固定齿环---64
第二嵌卡部--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通常根据本实用新型,先请由图1至图4所示观之,其主要是在一电、气动工具10的机身11前方设有一连接座20,所述连接座20上安装有一机头30、一牵引件40与一旋钮50,利用所述牵引件40与放入所述连接座20内的变速组件60的变速齿环61做连接,便能在所述连接座20外部通过所述旋钮50的操作经所述牵引件40一并带动所述变速齿环61产生前、后向的平移,以利用所述变速齿环61于平移后卡固状态的改变,让所述电、气动工具10能具有低转速、高扭力与高转速、低扭力二种不同的模式提供选择,且所述变速组件60还包含有安装在所述变速齿环61内环部中的一第一行星架62与安装在所述连接座20内部且位于所述变速齿环61后方的一第二行星架63和一固定齿环64,及所述第一行星架62是以连续穿过所述连接座20与机头30并伸出所述机头30前端的一中心轴621来进行动力的输出,且所述变速齿环61上设有第一嵌卡部611,在所述连接座20或所述固定齿环64或所述机头30上则择一设有一第二嵌卡部70,其中,连接座20是一内部中空的壳体,以令所述连接座20前、后能分别成为一第一开口201与一第二开口202,且所述第一开口201中设有一第一结合段203,让所述连接座20能以所述第一结合段203与放入其内部的所述机头30做组接,机头30是一中空管,而具有一位于前方的第一端301与一位于后方的第二端302,所述机头30外周于所述第二端302处形成有一扩大部303,以所述扩大部303上所设置的第二结合段304与所述连接座20的第一结合段203做组接,且所述扩大部303外周还等距凹设有数个通过槽305,在所述机头30内壁则设有用来提供套设在所述中心轴621外周上的轴承31做嵌固的阶缘306,牵引件40具有一套环41,所述套环41后端上伸出有数量上与所述通过槽305呈相匹配状的数个扣爪42,所述套环41与所述旋钮50是依序套设在所述机头30伸出所述连接座20的外周上,让所述扣爪42能从所述通过槽305穿入所述连接座20内部,利用所述套环41外周的从动部43的形成,并与所述旋钮50内壁的主动部51做契合,便令所述牵引件40能受控于所述旋钮50的转动被往前或往后带动平移,变速齿环61上设有一第一嵌卡部611与一环沟612,当所述变速齿环61放入套组在所述连接座20内部时是利用所述扣爪42扣住所述环沟612,而令所述变速齿环61能顺利与所述牵引件40产生连接,利用所述第一嵌卡部611提供卡合或脱离,则令所述变速齿环61能达到变速上的切换,第一行星架62上枢设有多个第一行星齿轮622,所述第一行星架62是套入所述变速齿环61的内环部,让所述中心轴621能从所述连接座20经所述机头30伸出,并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622啮合在所述变速齿环61的内环齿部上,及所述第一行星架62外周是设有在高转速、低扭力的模式下才会与所述变速齿环61的内环齿部相咬的环齿623,第二行星架63上枢设有多个第二行星齿轮631,前方结合有一啮合在各第一行星齿轮622间的太阳齿轮632,固定齿环64是安装固定在所述连接座20的第二开口202中,以所述固定齿环64与第一行星架62对枢套在所述连接座20内的所述第二行星架63做限位,利用所述固定齿环64内环齿部的设置,还能以所述内环齿部提供所述第二行星架63的第二行星齿轮631做啮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嵌卡部611是设置在所述变速齿环61外周的限位卡齿、所述第二嵌卡部70是设置在所述连接座20内壁后方的固定卡齿,以所述固定卡齿在所述电、气动工具10处于低转速、高扭力模式的常态下卡住所述限位卡齿,便令所述变速齿环61无法在所述低转速、高扭力的模式下被所述第一行星架62一起带动旋转(请同时由图3搭配图4所示观之),通过所述环齿623是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架62前方外周的设计,则令所述电、气动工具10能以所述旋钮50经所述牵引件40带动所述变速齿环61往前达到使用模式上的顺利切换(请同时由图3搭配图5所示观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嵌卡部611是设置在所述变速齿环61外周的限位卡齿、所述第二嵌卡部70是设置在所述连接座20内壁前方的固定卡齿,以所述固定卡齿在所述电、气动工具10处于低转速、高扭力模式的常态下卡住所述限位卡齿,便令所述变速齿环61无法在所述低转速、高扭力的模式下被所述第一行星架62一起带动旋转(请同时由图6搭配图7所示观之),通过所述环齿623是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架62后方外周的设计,则令所述电、气动工具10能以所述旋钮50经所述牵引件40带动所述变速齿环61往后达到使用模式上的顺利切换(请同时由图6搭配图8所示观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嵌卡部611是凸出所述变速齿环61后端的限位卡块、所述第二嵌卡部70是凸出所述固定齿环64前端的固定卡块,以所述固定卡块在所述电、气动工具10处于低转速、高扭力模式的常态下卡住所述限位卡块,便令所述变速齿环61无法在所述低转速、高扭力的模式下被所述第一行星架62一起带动旋转(请同时由图9搭配图10及图11所示观之),通过所述环齿623是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架62前方外周的设计,则令所述电、气动工具10能以所述旋钮50经所述牵引件40带动所述变速齿环61往前达到使用模式上的顺利切换(请同时由图9搭配图12所示观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嵌卡部611是凸出所述变速齿环61前端的限位卡块、所述第二嵌卡部70是凸出所述机头30第二端302后端的固定卡块,以所述固定卡块在所述电、气动工具10处于低转速、高扭力模式的常态下卡住所述限位卡块,便令所述变速齿环61无法在所述低转速、高扭力的模式下被所述第一行星架62一起带动旋转(请同时由图13搭配图14及图15所示观之),通过所述环齿623是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架62后方外周的设计,则令所述电、气动工具10能以所述旋钮50经所述牵引件40带动所述变速齿环61往后达到使用模式上的顺利切换(请同时由图13搭配图16所示观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座20的第二开口202中还结合有一圆盘状的封盖21,以所述封盖21的结合来挡止所述固定齿环64从所述第二开口202中脱出,及所述封盖21中央贯穿有一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结合段203与第二结合段304是设呈内、外螺纹的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其中,所述从动部43是设置在所述套环41外周的多个凸钮,而所述主动部51则是能提供所述凸钮于运作时做依循的螺旋槽。
借由上述结构,由于其常态下是以第二嵌卡部70卡住所述变速齿环61,故当所述变速组件60以第二行星架63的各第二行星齿轮631一起接收所述电、气动工具10的马达所产生出的动力时,所述变速齿环61便无法被所述第一行星架62带动旋转,让所述变速组件60只会以固定齿环64、第二行星齿轮631、太阳齿轮632、第一行星齿轮622的依序连接,配合所述第一行星齿轮622所设定出的适当减速比即第一行星齿轮622绕着太阳齿轮632自转一圈所述中心轴621大约只能转动三分之一圈,或所述中心轴621转一圈,所述第一行星齿轮622则需转三圈,以低转速、高扭力的模式输出动力,以所述模式提供一种使用的所需(请同时由图4、图7、图10与图14所示观之)。
在使用过程如需高转速、低扭力,是往一方向转动所述旋钮50,以借由所述旋钮50经由所述牵引件40的扣爪42带动所述变速齿环61往前或往后平移,让所述变速齿环61能在平移后脱离所述第二嵌卡部70的卡固,并以所述变速齿环61的内环齿部同时咬住所述第一行星齿轮622与环齿623,以通过所述变速齿环61的咬固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622、第一行星架62与中心轴621连接成一体,此时所述第一行星齿轮622就无法再自由空转,让所述第一行星架62连同所述中心轴621与变速齿环61能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622与太阳齿轮632的啮合,以太阳齿轮632直接带动所述第一行星架62、中心轴621、变速齿环61做转动,所述未进行减速的传动,便令所述电、气动工具10能以高转速、低扭力的输出方式提供使用(请同时由图5、图8、图12与图16所示观之)。
借由上述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具有下列的优点:其电、气动工具10同时具备有低转速、高扭力与高转速、低扭力二种模式,在所述模式的变速切换上且仅需简单的转动所述旋钮50即可,让使用者只需准备一所述电、气动工具10就能应付绝大部份工作的所需,使用的成本低,在携带或存放上将较方便且不占空间,操作上也更简易、迅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其是在一电、气动工具的机身前方设有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安装有一机头、一牵引件与一旋钮,利用所述牵引件与放入所述连接座内的变速组件的变速齿环做连接,便能在所述连接座外部通过所述旋钮的操作经所述牵引件一并带动所述变速齿环产生前、后向的平移,利用所述变速齿环于平移后卡固状态的改变,让所述电、气动工具能具有低转速、高扭力与高转速、低扭力二种不同之模式提供选择,且所述变速组件还包含有安装在所述变速齿环内环部中的一第一行星架与安装在所述连接座内部且位于所述变速齿环后方的一第二行星架和一固定齿环,及所述第一行星架是以连续穿过所述连接座与机头并伸出所述机头前端的一中心轴来进行动力的输出,且所述变速齿环上设有第一嵌卡部,在所述连接座或所述固定齿环或所述机头上则择一设有一第二嵌卡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座是一内部中空的壳体,以令所述连接座前、后能分别成为一第一开口与一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中设有一第一结合段,让所述连接座能以所述第一结合段与放入其内部的所述机头做组接;
所述机头是一中空管,而具有一位于前方的第一端与一位于后方的第二端,所述机头外周于所述第二端处形成有一扩大部,以所述扩大部上所设置的第二结合段与所述连接座的第一结合段做组接,且所述扩大部外周还等距凹设有数个通过槽,在所述机头内壁则设有用来提供套设在所述中心轴外周上的轴承做嵌固的阶缘;
所述牵引件具有一套环,所述套环后端上伸出有数量上与所述通过槽呈相匹配状的数个扣爪,所述套环与所述旋钮是依序套设在所述机头伸出所述连接座的外周上,让所述扣爪能从所述通过槽穿入所述连接座内部,利用所述套环外周的从动部的形成,并与所述旋钮内壁的主动部做契合,便令所述牵引件能受控于所述旋钮的转动被往前或往后带动平移;
所述变速齿环上设有一第一嵌卡部与一环沟,当所述变速齿环放入套组在所述连接座内部时是利用所述扣爪扣住所述环沟,而令所述变速齿环能顺利与所述牵引件产生连接,利用所述第一嵌卡部提供卡合或脱离,则令所述变速齿环能达到变速上的切换,第一行星架上枢设有多个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一行星架是套入所述变速齿环的内环部,让所述中心轴能从所述连接座经所述机头伸出,并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啮合在所述变速齿环的内环齿部上,及所述第一行星架外周是设有在高转速、低扭力的模式下才会与所述变速齿环的内环齿部相咬的环齿,第二行星架上枢设有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前方结合有一啮合在各第一行星齿轮间的太阳齿轮,固定齿环是安装固定在所述连接座的第二开口中,以所述固定齿环与第一行星架对枢套在所述连接座内的所述第二行星架做限位,利用所述固定齿环内环齿部的设置,还能以所述内环齿部提供所述第二行星架的第二行星齿轮做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卡部是设置在所述变速齿环外周的限位卡齿、所述第二嵌卡部是设置在所述连接座内壁后方的固定卡齿,以所述固定卡齿在所述电、气动工具处于低转速、高扭力模式的常态下卡住所述限位卡齿,便令所述变速齿环无法在所述低转速、高扭力的模式下被所述第一行星架一起带动旋转,通过所述环齿是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架前方外周的设计,则令所述电、气动工具能以所述旋钮经所述牵引件带动所述变速齿环往前达到使用模式上的顺利切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卡部是设置在所述变速齿环外周的限位卡齿、所述第二嵌卡部是设置在所述连接座内壁前方的固定卡齿,以所述固定卡齿在所述电、气动工具处于低转速、高扭力模式的常态下卡住所述限位卡齿,便令所述变速齿环无法在所述低转速、高扭力的模式下被所述第一行星架一起带动旋转,通过所述环齿是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架后方外周的设计,则令所述电、气动工具能以所述旋钮经所述牵引件带动所述变速齿环往后达到使用模式上的顺利切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卡部是凸出所述变速齿环后端的限位卡块、所述第二嵌卡部是凸出所述固定齿环前端的固定卡块,以所述固定卡块在所述电、气动工具处于低转速、高扭力模式的常态下卡住所述限位卡块,便令所述变速齿环无法在所述低转速、高扭力的模式下被所述第一行星架一起带动旋转,通过所述环齿是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架前方外周的设计,则令所述电、气动工具能以所述旋钮经所述牵引件带动所述变速齿环往前达到使用模式上的顺利切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卡部是凸出所述变速齿环前端的限位卡块、所述第二嵌卡部是凸出所述机头第二端的固定卡块,以所述固定卡块在所述电、气动工具处于低转速、高扭力模式的常态下卡住所述限位卡块,便令所述变速齿环无法在所述低转速、高扭力的模式下被所述第一行星架一起带动旋转,通过所述环齿是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架后方外周的设计,则令所述电、气动工具能以所述旋钮经所述牵引件带动所述变速齿环往后达到使用模式上的顺利切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的第二开口中还结合有一圆盘状的封盖,以所述封盖的结合来挡止所述固定齿环从所述第二开口中脱出,及所述封盖中央贯穿有一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段与第二结合段是设呈内、外螺纹的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部是设置在所述套环外周的多个凸钮,而所述主动部则是能提供所述凸钮于运作时做依循的螺旋槽。
CN201920567174.4U 2019-04-24 2019-04-24 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26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7174.4U CN210126046U (zh) 2019-04-24 2019-04-24 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7174.4U CN210126046U (zh) 2019-04-24 2019-04-24 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6046U true CN210126046U (zh) 2020-03-06

Family

ID=69661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6717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26046U (zh) 2019-04-24 2019-04-24 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60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6869C (zh) 多速动力工具传动装置
US6655470B1 (en) Speed changing mechanism for tools
JP4373090B2 (ja) 多速度動力工具動力伝達装置
JP5030601B2 (ja) 電動工具
JP3963323B2 (ja) 電動工具
JP5649500B2 (ja) 電動工具
JP4900340B2 (ja) 電動工具
JP2008275154A (ja) 第一段クラッチ
US6176801B1 (en) Locking device of electric tool shaft
JP2017529248A (ja) 増速双方向機械コンバータ
US7537421B2 (en) Dead spindle PTO with compliant grounding mechanism
TWM537944U (zh) 電動工具齒輪箱的變速裝置
JP2009125909A (ja) 電動工具
TWI671171B (zh) 電、氣動工具傳動結構
CN210126046U (zh) 电、气动工具传动结构
JP4132005B2 (ja) 電動工具
GB2396390A (en) Speed changing mechanism for an electric tool
WO2008116412A1 (fr) Réducteur de vitesse à plusieurs rapports
US4433957A (en) Transmission gear for a dental handpiece
TWM580029U (zh) Electric and pneumatic tool transmission structure
CN111185882B (zh) 电、气动工具变速切换结构
JP2020124791A (ja) ネジ締め工具
JP5118602B2 (ja) 回転動力機器
US20170208784A1 (en) Spinning reel for fishing
CN109834657B (zh) 动力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