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0098U - 一种含泥废水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泥废水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30098U CN210030098U CN201920561259.1U CN201920561259U CN210030098U CN 210030098 U CN210030098 U CN 210030098U CN 201920561259 U CN201920561259 U CN 201920561259U CN 210030098 U CN210030098 U CN 2100300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ud
- roller
- waste water
- drum
- medium partic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泥废水分离装置,其包括滚筒、干燥机、介质颗粒、喷嘴和输送部;干燥机用于对滚筒内的固体进行干燥;输送部位于滚筒的外侧,并连接滚筒的出料口和进料口,用于将出料口排出的介质颗粒输送至进料口;喷嘴设于滚筒的外侧,用于将含泥废水喷至介质颗粒。该含泥废水分离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含水率的含泥废水,并在分离过程中不会由于发生板结的情况影响设备分离的连续性,保证分离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泥废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高盐含泥废水的处理是通过澄清后将污泥送压滤机分离固体,后将滤液及澄清液蒸发干燥成杂盐再掺杂其它粉末固体以固废形式处理;或者将高盐液体分盐再利用。
目前,对于含泥废水的固液分离如专利号为CN201810517492.X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滚筒气流干燥机,物料在网状滚筒内并随着网状滚筒滚动,同时向网状滚筒内通入热风以蒸发物料,蒸发后的物料在网状滚筒内的螺旋叶片的推动下至出料槽。但此设备对于高盐含泥废水的干燥并不适用,滚筒内物料的移动台较为平稳,盐分及污泥很容易在筒壁及叶片上粘结成块,影响设备稳定运行,并且,该设备无法用于对液体进行干燥。
再如专利号为CN201720701007.5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带保温结构的双层滚筒干燥机,通过送料机构将泥浆状的物料送至滚筒内部,烟气在滚筒内对泥浆的加热干燥,滚筒内设置有折弯状抄板能够使泥浆翻转碰撞,最终以干燥固体状态出料。但该专利依然无法处理液体状废水,并且液体在滚筒内干燥后势必会粘附在筒壁上,造成板结。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含泥废水分离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含水率的含泥废水,并在分离过程中不会由于发生板结的情况影响设备分离的连续性,保证分离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泥废水分离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含水率的含泥废水,并在分离过程中不会由于发生板结的情况影响设备分离的连续性,保证分离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泥废水分离装置,其包括滚筒、干燥机、介质颗粒、喷嘴和输送部;所述干燥机用于对所述滚筒内的固体进行干燥;所述输送部位于滚筒的外侧,并连接滚筒的出料口和进料口,用于将出料口排出的所述介质颗粒输送至进料口;所述喷嘴设于所述滚筒的外侧,用于将含泥废水喷至介质颗粒。
具体的,喷嘴在滚筒外将含泥废水喷至介质颗粒的表面,然后输送部将介质颗粒输送至滚筒的进料口,介质颗粒由进料口进入滚筒内后,将在滚筒的滚动作用下移动至滚筒的出料口,介质颗粒在滚筒内时,干燥机将对介质颗粒的表面进行干燥,使得含泥废水中的水分蒸发,固体(包括盐分和污泥等)凝结在介质颗粒的表面,也就是说,由出料口排出的介质颗粒的表面是干燥的,然后干燥的介质颗粒再次经过喷嘴将含泥废水喷至其表面并经输送部重新将其输送至进料口,依次循环。
也就是说,循环使用介质颗粒,通过大量的介质颗粒作为含泥废水的载体,通过滚筒和干燥机来实现废水的连续蒸发干燥,而颗粒介质在滚筒内滚动并发生碰撞的过程中,凝结在颗粒介质表面的固体将掉落并以粉末颗粒的形态分离出来,进而实现废水的零排放。
本实施例中,对于喷嘴的具体设置位置并不做要求,如可将该喷嘴设于滚筒的出料口处,也可以将其设置为进料口处或输送部的中部均可,只要该喷嘴能够在介质颗粒位于滚筒外时将含泥废水喷至其表面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含泥废水中的固体凝结于介质颗粒的表面而非粘附于滚筒的筒壁,可保证该滚筒长期连续稳定的运行,进而保证分离效率。
同时,在介质颗粒由滚筒的出料口经输送部输送至滚筒的进料口的过程中,可对介质颗粒进行更换,同时不会影响该含泥废水分离装置的整体运行,即介质颗粒能够实现在线更换,且更换较为方便。
介质颗粒在进入滚筒内通过喷嘴将含泥废水喷至介质颗粒的表面,因此,无论含泥废水中的含水率是高还是低,均可实现,即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含泥废水分离装置适用于不同含水率的含泥废水,且整体结构简单、方便控制。
可选地,所述滚筒的筒壁为网状结构,且所述网状结构的网格空隙小于所述介质颗粒的粒径。
可选地,所述干燥机包括壳体、加热器和鼓风机,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进风管,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出风管;所述滚筒位于所述壳体内,外部空气能够在所述鼓风机的作用下经过所述加热器加热后通过所述进风管进入所述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进风管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进风孔。
可选地,还包括排料机,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灰斗,所述排料机位于所述第一灰斗的下方。
可选地,还包括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的物料入口与所述出风管连通,所述除尘器的物料出口设有第二灰斗。
可选地,所述滚筒的内壁还设有叶片。
可选地,所述滚筒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45°。
可选地,还包括污水存储箱和水泵,所述污水存储箱通过水管与所述喷嘴连通,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污水存储箱内的含泥废水泵入所述喷嘴。
可选地,所述介质颗粒为球形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含泥废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滚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滚筒,11-进料口,12-出料口,13-叶片;21-壳体,22-加热器,23-鼓风机,24-进风管,241-进风孔,25-出风管;3-介质颗粒;4-喷嘴;51-皮带输送机,52-提升机;6-第一灰斗;7-排料机;81-除尘器,82-第二灰斗;9-污水存储箱;10-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含泥废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滚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泥废水分离装置,如图1所示,该含泥废水分离装置包括滚筒1、干燥机、介质颗粒3、喷嘴4和输送部;其中,干燥机用于对滚筒1内的固体进行干燥;输送部位于滚筒1的外侧,并连接滚筒1的出料口12和进料口11,用于将出料口12排出的介质颗粒3输送至进料口11,喷嘴4与污水管连通并位于滚筒1的外侧,用于将污水喷至介质颗粒3。
具体的,喷嘴4在滚筒1外将含泥废水喷至介质颗粒3的表面,然后输送部将介质颗粒3输送至滚筒1的进料口11,介质颗粒3由进料口11进入滚筒1内后,将在滚筒1的滚动作用下移动至滚筒1的出料口12,介质颗粒3在滚筒1内时,干燥机将对介质颗粒3的表面进行干燥,使得含泥废水中的水分蒸发,固体(包括盐分和污泥等)凝结在介质颗粒3的表面,也就是说,由出料口12排出的介质颗粒3的表面是干燥的,然后干燥的介质颗粒3再次经过喷嘴4将含泥废水喷至其表面并经输送部重新将其输送至进料口11,依次循环。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循环使用介质颗粒3,通过大量的介质颗粒3作为含泥废水的载体,通过滚筒1和干燥机来实现废水的连续蒸发干燥,而颗粒介质3在滚筒1内滚动并发生碰撞的过程中,凝结在颗粒介质3表面的固体将掉落并以粉末颗粒的形态分离出来,进而实现废水的零排放。
本实施例中,对于喷嘴4的具体设置位置并不做要求,如图1所示,可将该喷嘴4设于滚筒的出料口12处,也可以将其设置为进料口11处或输送部的中部均可,只要该喷嘴4能够在介质颗粒3位于滚筒1外时将含泥废水喷至其表面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含泥废水中的固体凝结于介质颗粒3的表面而非粘附于滚筒1的筒壁,可保证该滚筒1长期连续稳定的运行,进而保证分离效率。
同时,在介质颗粒3由滚筒1的出料口12经输送部输送至滚筒1的进料口11的过程中,可对介质颗粒3进行更换,同时不会影响该含泥废水分离装置的整体运行,即介质颗粒3能够实现在线更换,且更换较为方便。
介质颗粒3在进入滚筒1内通过喷嘴4将含泥废水喷至介质颗粒3的表面,因此,无论含泥废水中的含水率是高还是低,均可实现,即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含泥废水分离装置适用于不同含水率的含泥废水,且整体结构简单、方便控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滚筒1的筒壁为网状结构,且该网状结构的网格空隙小于介质颗粒3的粒径,以避免介质颗粒3沿网格空隙掉落,由于介质颗粒3在滚筒1内滚动,此时,凝结于介质颗粒3表面的固体在介质颗粒3碰撞过程中会掉落至滚筒1内,因此,将滚筒1的筒壁设置为网状结构,可及时排出干燥的固体,保证滚筒1内的清洁避免对后期的分离造成影响。
此处对于网状结构的网格空隙和介质颗粒3的粒径均不作具体要求,二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本实施例中,将介质颗粒3的粒径设置为1~20mm,保证介质颗粒3具有足够的比表面积和动量。并且各介质颗粒3的孔径可相同也可不同,在此不做具体要求。另外,本实施例中,将介质颗粒3为陶瓷颗粒,其耐腐蚀性好且其表面具有亲水性,能够带动含泥废水进入滚筒1内,并且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
在上述实施例中,干燥机包括壳体21、加热器22和鼓风机23,其中,壳体21的下部设有进风管24,壳体21的上部设有出风管25;滚筒1位于壳体21内,外部空气能够在鼓风机23的作用下经过加热器22加热后通过进风管24进入壳体21内。外部空气经过加热器22加热并进入壳体21内后,由于滚筒1的筒壁为网状结构,加热后的空气将沿网格空隙进入滚筒1内以使滚筒1内的水分蒸发进而对滚筒1内的固体进行干燥。而由滚筒1筒壁排除的干燥的固体进入壳体21内,避免排至空气中,影响周围环境的清洁。
进一步的,进风管24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进风孔241,以便将加热后的空气均匀排入至壳体21内,进而均匀低进入滚筒1内,以使得滚筒1内各处均匀干燥。同样的,壳体21的上部设有多个出风管25,使得壳体21内的气体均匀排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含泥废水分离装置还包括排料机7,壳体21的底部设有第一灰斗6,排料机7位于第一灰斗6的下方,由滚筒1的筒壁排出的固体进入壳体21内,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第一灰斗6内,进而通过排料机7集中排出。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21设有四个第一灰斗6,各第一灰斗6的底部均与排料机7连通,排料机7可将各第一灰斗6排出的固体集中排出,便于对壳体21内部进行清洁,无需停止运行,连续性好。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含泥废水分离装置还包括除尘器81,该除尘器81的物料入口与壳体21的出风管25连通,除尘器81的物料出口设有第二灰斗82。随着不断搅拌和碰撞,介质颗粒3表面凝结的固体被剥离掉落并沿网格空隙排出进入壳体21内,其中,一部分固体如上所述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第一灰斗6内,而另一部分则随热风沿出风管25排出至除尘器81内,并经过除尘器81的除尘作用使得固体落入第二灰斗82内,实现了对气体内的固体收集,避免对外界空气造成污染。具体的,该除尘器81可以是布袋除尘器也可以是旋风分离器或其它除尘器均可,在此不做具体要求。
在上述实施例中,滚筒1的内壁还设有叶片13,滚筒1在滚动的过程中,叶片13能够与介质颗粒3之间发生碰撞,使得凝结于介质颗粒3表面的固体掉落,实现介质颗粒3和固体之间的分离。
在上述实施例中,滚筒1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45°,也就是说,该滚筒1水平或倾斜放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该滚筒1水平放置,其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当然,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滚筒1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50°、60°等,而0°~45°的夹角可保证介质颗粒3在滚筒1内的停留时间,保证干燥机能够充分将介质颗粒3表面的水分蒸发掉。
同时,输送部包括皮带输送机51和提升机52,其中,皮带输送机51位于滚筒1的下方,提升机52设于皮带输送机51和滚筒1的进料口11之间,用于将皮带输送机51输送的介质颗粒3提升至进料口11。
进一步的,滚筒1内的叶片13还可以设置为具有一定导向作用的叶片13,如螺旋布置的叶片13,能够将滚筒1内的介质颗粒3引导至滚筒1的出料口12,以便介质颗粒3的排出。即叶片13能够对介质颗粒3进行连续搅拌并引导介质颗粒3能够定向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含泥废水分离装置还包括污水存储箱9和水泵10,其中,污水存储箱9用于存储含泥废水,该污水存储箱9用于存储含泥废水,并通过水管与喷嘴4连通,水泵10用于将污水存储箱9内是含泥废水泵入喷嘴4,并喷至介质颗粒3的表面。污水存储箱9和水泵10的设置可简化对于该含泥废水分离装置的操作工艺,保障连续分离稳定进行。
在上述实施例中,介质颗粒3为球形结构,可保证该介质颗粒3在滚筒1内的流动性,避免出现介质颗粒3粘结或与滚筒1的内壁发生卡滞等现象。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含泥废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1)、干燥机、介质颗粒(3)、喷嘴(4)和输送部;
所述干燥机用于对所述滚筒(1)内的固体进行干燥;
所述输送部位于滚筒(1)的外侧,并连接滚筒(1)的出料口(12)和进料口(11),用于将出料口(12)排出的所述介质颗粒(3)输送至进料口(11);
所述喷嘴(4)设于所述滚筒(1)的外侧,用于将含泥废水喷至所述介质颗粒(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泥废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的筒壁为网状结构,且所述网状结构的网格空隙小于所述介质颗粒(3)的粒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泥废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包括壳体(21)、加热器(22)和鼓风机(23),所述壳体(21)的下部设有进风管(24),所述壳体(21)的上部设有出风管(25);
所述滚筒(1)位于所述壳体(21)内,外部空气能够在所述鼓风机(23)的作用下经过所述加热器(22)加热后通过所述进风管(24)进入所述壳体(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泥废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24)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进风孔(24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泥废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料机(7),所述壳体(21)的底部设有第一灰斗(6),所述排料机(7)位于所述第一灰斗(6)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泥废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器(81),所述除尘器(81)的物料入口与所述出风管(25)连通,所述除尘器(81)的物料出口设有第二灰斗(82)。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含泥废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的内壁还设有叶片(13)。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含泥废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45°。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含泥废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水存储箱(9)和水泵(10),所述污水存储箱(9)通过水管与所述喷嘴(4)连通,所述水泵(10)用于将所述污水存储箱(9)内的含泥废水泵入所述喷嘴(4)。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含泥废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颗粒(3)为球形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61259.1U CN210030098U (zh) | 2019-04-23 | 2019-04-23 | 一种含泥废水分离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61259.1U CN210030098U (zh) | 2019-04-23 | 2019-04-23 | 一种含泥废水分离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30098U true CN210030098U (zh) | 2020-02-07 |
Family
ID=69361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561259.1U Active CN210030098U (zh) | 2019-04-23 | 2019-04-23 | 一种含泥废水分离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30098U (zh) |
-
2019
- 2019-04-23 CN CN201920561259.1U patent/CN2100300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67306B (zh) | 具有过喷物清除系统的涂装隔室、用于清除过喷物的方法和设备 | |
US11084748B2 (en) | Dual-airflow cyclone flash drying device | |
CN210030098U (zh) | 一种含泥废水分离装置 | |
CN114101284B (zh) | 一种存量生活垃圾筛上轻质物摩擦干洗设备及方法 | |
JP5254061B2 (ja) | 横型回転式乾燥機 | |
CN208912788U (zh) | 一种城市机扫垃圾分离和减量化处理装置 | |
JP5230700B2 (ja) | 横型回転式乾燥機 | |
CN104748508B (zh) | 一种煤泥干燥系统 | |
KR101633574B1 (ko) | 오니 처리 설비 | |
CN201950028U (zh) | 原料除杂进仓系统 | |
JP7116606B2 (ja) | 有機性廃棄物の処理方法および処理装置 | |
WO1997034679A1 (en) | Sludge dry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 |
FI59160B (fi) | Foerfarande foer foeraongning av vaetska och anordning foer utfoerande av detsamma | |
CN112570275B (zh) | 工业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 |
JP7007883B2 (ja) | ベルトコンベアの乗り継ぎ部に設置するシュート | |
CN109078963B (zh) | 一种城市机扫垃圾分离和减量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7792906B (zh) | 一种锅炉烟气脱硫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205392077U (zh) | 一种除尘器的脱汞装置 | |
US1210408A (en) | Garbage re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 |
CN218115262U (zh) | 一种填料增强污泥滞空干燥系统 | |
EP0030467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radioactive waste | |
CN215438317U (zh) | 干污泥配送处理系统 | |
CN115818911B (zh) | 污泥布料装置及燃煤输送线 | |
GB2501122A (en) | Slurry dewatering and filtering device | |
CN220573130U (zh) | 一种烟气脱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