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92077U - 一种除尘器的脱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尘器的脱汞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92077U CN205392077U CN201620180514.4U CN201620180514U CN205392077U CN 205392077 U CN205392077 U CN 205392077U CN 201620180514 U CN201620180514 U CN 201620180514U CN 205392077 U CN205392077 U CN 2053920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zzle
- mercury removal
- adsorbent
- removal device
- flue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尘器的脱汞装置,能够降低输送气对除尘器内部温度的影响,从而避免除尘器内部温度过低而产生硫酸腐蚀,也可以避免输送气与烟气的冷热交替而产生冷凝水,进而防止喷管腐蚀或者堵塞。所述除尘器包括滤袋除尘区,所述脱汞装置包括喷管网和输送管,所述喷管网包括若干横向间隔排布的喷管,所述喷管由上至下延伸并与所述输送管的出口连通,所述输送管的入口用于引入所述除尘器排出的净化烟气和脱汞用的吸附剂;所述脱汞装置还包括对所述喷管喷出的吸附剂进行荷电的荷电电场,所述荷电电场设置在所述喷管网和所述滤袋除尘区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除尘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尘器的脱汞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对于含汞量较大的燃煤烟气等污染气体,在除尘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脱汞处理。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吸附脱汞的方式,通常以空气等作为输送气,以活性炭等作为吸附剂,然后通过输送气将吸附剂送入除尘器内,对烟气进行吸附脱汞。
例如,专利号为201120527109.2、名称为燃煤烟气吸附脱汞装置的专利,其技术方案包括吸附剂贮仓、喷射器、分散器、袋式捕集器、饱和仓、再生塔和空气压缩机;分散器和袋式捕集器依次串接在烟气除尘器与烟气脱硫塔之间的烟道上;分散器内装设喷管,吸附剂贮仓的出料管与喷管之间连有吸附剂输送管;袋式捕集器的底部出口与吸附剂贮仓的进料口相连,饱和仓底部出料管与再生塔的进料管相连;再生塔底部出料口与吸附剂贮仓的进料口之间连有再生吸附剂输送管;所述再生塔底部设有热风进口,上部设有与汞收集系统相连的含汞气体出口;空压机的出口与吸附剂输送管、再生吸附剂输送管及饱和料仓分别连有输气管路。
专利号为200320106830.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净化活性炭喷射装置,主要由上料装置,活性炭储仓,计量给料装置,喷射装置组成;上料装置与储存装置相通;储存装置为全封闭结构,它设置在计量给料机的上方,其上部为柱体,下部为锥体,在锥体部分设有架桥破坏器及空气喷吹装置,储仓与计量给料机之间设有闸板阀;计量给料机由包括给料器,拨料器,给料仓和物位开关组成;给料器采用水平齿槽式圆盘结构并由变频电机直联驱动,计量给料机下端连接文丘里混合器。
专利号为201210579479.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控制细微PM2.5协同脱汞的电袋复合除尘器,其技术方案是在前级电场区和后级袋区之间设置有电袋过渡区,所述电袋过渡区前部设有吸咐剂喷入装置,后部设有正负交错的凝并电场。所述吸咐剂喷入装置把吸咐剂容器中的吸咐剂通过喷射管及喷嘴喷入电袋过渡区中。
以上述三个专利为例,对现有技术中的脱汞装置的缺陷进行说明:
首先,现有技术中均以外部气源加压作为输送气,但是,由于外部空气的温度一般在0-40度左右,而除尘器的内部温度一般在150度左右;当输送气进入除尘器内部时,会降低除尘器的内部温度,而当除尘器内部温度低于酸露点时,很容易形成硫酸腐蚀,这对于滤袋来说是致命的;
同时,在喷嘴处,容易因压缩空气与烟气冷热交替产生冷凝水,导致管网及喷嘴结块堵塞并产生腐蚀现象;
而且,不管是采用输送气将吸附剂运送至除尘器内,还是通过文丘里管混合后直接通入管道中,混合时间有限,混合效果不佳,会使得吸附剂在除尘器内的分布不均,影响吸附效果。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除尘器的脱汞装置,以降低输送气对除尘器内部温度的影响,从而避免除尘器内部温度过低而出现硫酸腐蚀,以及输送气与烟气冷热交替而产生冷凝水,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尘器的脱汞装置,能够降低输送气对除尘器内部温度的影响,从而避免除尘器内部温度过低而产生硫酸腐蚀,也可以避免输送气与烟气的冷热交替而产生冷凝水,进而防止喷管腐蚀或者堵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尘器的脱汞装置,所述除尘器包括滤袋除尘区,所述脱汞装置包括喷管网和输送管,所述喷管网包括若干横向间隔排布的喷管,所述喷管由上至下延伸并与所述输送管的出口连通,所述输送管的入口用于引入所述除尘器排出的净化烟气和脱汞用的吸附剂;所述脱汞装置还包括对所述喷管喷出的吸附剂进行荷电的荷电电场,所述荷电电场设置在所述喷管网和所述滤袋除尘区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脱汞装置,将所述除尘器排出的净化烟气作为输送气引入除尘器内,用于输送吸附剂,由于净化烟气刚刚从除尘器中排出,与除尘器内待处理烟气的温度差异较小;净化烟气进入除尘器内时,对于除尘器内部温度的影响较小,不会使得除尘器的内部温度明显降低,更加不可能出现除尘器的内部温度低于酸露点温度的情况,从而有效避免了腐蚀,保证滤袋的使用可靠性。而且,净化烟气与吸附剂一起喷入除尘器内时,净化烟气与除尘器内的待处理烟气不存在冷热交替,也就不会产生冷凝水等有可能腐蚀喷管的液体,提高了脱汞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更为重要的是,在喷管网与滤袋除尘区之间设有荷电电场,使得吸附剂被荷电,根据同性相斥的库化定律可知,吸附剂能够堆积在滤袋表面并形成蓬松的吸附层,以增大滤袋表面堆积粉尘的比表面积,更高效地捕集汞元素,减少吸附剂的投放量;同时,荷电电场也可以捕集少量的粉尘,减小滤袋除尘区的负荷。
可选地,还包括放电电极和气流分布孔板,所述喷管网、所述放电电极和所述气流分布孔板由前至后依次间隔排布,且相邻两者之间形成所述荷电电场;所述气流分布孔板设有若干气孔。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管的入口处的紊流混合器,所述紊流混合器的出口与所述输送管连通,入口用于引入所述净化烟气和所述吸附剂。
可选地,还包括引风机、给料装置和用于储存所述吸附剂的料仓,所述引风机用于将所述净化烟气引入所述紊流混合器,所述给料装置用于连通所述料仓与所述紊流混合器的入口。
可选地,所述紊流混合器包括多排沿所述净化烟气的流动方向间隔排布的槽形板,相邻的所述槽形板的槽口交错设置。
可选地,所述槽形板还开设有若干通孔,且相邻的所述槽形板上的通孔交错设置。
可选地,所述输送管具有横向延伸的输出段,所述输出段设有若干横向间隔排布的接口,各所述喷管的顶端与对应的所述接口连通;还包括横向贯通地连接在各所述喷管的底端的连接管。
可选地,所述喷管开设有若干由上至下间隔排布的喷孔,相邻的所述喷管的所述喷孔交错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除尘器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脱汞装置中紊流混合器在一种设置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脱汞装置中荷电电场的原理示意图。
图1-4中:
引风机1、紊流混合器2、槽形板21、槽口22、导流板23、料仓3、给料装置4、输送管5、输出段51、连接管52、喷管网6、喷管61、荷电电场7、除尘器8、进口喇叭81、前级电场82、滤袋除尘区83、灰斗84、净气室85、出口烟道86、滤袋过滤装置8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除尘器的脱汞装置,能够降低输送气对除尘器内部温度的影响,从而避免除尘器内部温度过低而产生硫酸腐蚀,也可以避免输送气与烟气的冷热交替而产生冷凝水,进而防止喷管腐蚀或者堵塞。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除尘器的脱汞装置进行具体介绍,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准确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文所述的内外、上下、横向等方位均以除尘器8为参照,靠近除尘器8中心的方向为内,远离除尘器8中心的方向为外;除尘器8靠近地面的方向为下,远离地面的方向为上;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水平面内,以烟气的流动方向为前后方向,垂直于前后的方向为本文所述的横向;处于烟气流向上游的方向为本文所述的前,与前相对的方向为后。
本文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为了区分结构相同或类似的不同部件或者不同结构,不表示对顺序的某种特殊限定。
本文所述的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通常为两个以上的多个;而且,由于本文所述的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即使采用若干定义多个部件或者结构的个数,也不能理解为这些部件或者结构的个数是相等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尘器8,至少具有一个采用滤袋进行除尘的滤袋除尘区83,所述除尘器8还包括脱汞装置,对待处理烟气进行吸附脱汞,尤其适用于待处理烟气中含汞量较大的烟气处理。
详细地,具有滤袋除尘区83的除尘器8可以为电袋除尘器,或者是袋式除尘器,图1以电袋除尘器为例进行说明。当除尘器8为电袋除尘器时,具体可以包括相互连通的前级电场82和后级袋区,此时后级袋区即为所述的滤袋除尘区83,脱汞装置可以设置在前级电场82和后级袋区之间;当除尘器8为袋式除尘器时,可以将脱汞装置设置在滤袋除尘区83之前。也就是说,不管是电袋除尘器还是袋式除尘器,脱汞装置均设置在滤袋除尘区83之前,以便顺着烟气的流向,向滤袋除尘区83中喷射吸附剂,进而使得吸附剂堆积在滤袋表面,在滤袋表面形成吸附剂层,以同时进行过滤除尘和吸附脱汞。
请进一步参考图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脱汞装置可以包括输送管5和喷管网6,其中,喷管网6包括若干横向间隔排布的喷管61,或者说各喷管61可以在横向上并排设置,以排布形成平板状的喷管网6;各喷管61由上至下延伸,具体可以大致处于垂向;输送管5具有入口和出口,输送管5的出口能够与各喷管61连通,入口用于引入吸附剂以及用于输送吸附剂的输送气,以便将吸附剂和输送气输送至各喷管61;本申请中,具体可以采用由除尘器8排出的净化烟气作为输送气,吸附剂用于脱汞,具体可以为活性炭。
本实用新型的脱汞装置还可以包括荷电电场7,荷电电场7设置在喷管网6和滤袋除尘区83之间,以便对喷管61所喷出的吸附剂进行荷电;通过荷电电场7,将吸附剂荷上同种电荷,通常为负电,使得各吸附剂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在库化定律的作用下,吸附剂会在滤袋表面形成蓬松的吸附剂层,加大了滤袋表面的比表面积,能够更有效地对汞元素进行吸附脱除,提高吸附剂的效力。而且,滤袋表面的吸附剂层还有利于细微粉尘的过滤,实现高效除灰;同时,荷电电场7还可以对进入滤袋除尘区83中的待处理烟气进行荷电,并捕集部分粉尘,以减少进入滤袋除尘区83的粉尘量,进而降低滤袋除尘区83的负荷。
更为重要的是,本申请将净化烟气作为输送气,与现有技术中引入外部气源输送吸附剂相比,本申请的净化烟气与除尘器8内部的温度更为接近,不会对除尘器8的内部温度产生较大影响,也就不会因此导致除尘器8内部温度降至酸露点温度以下,从而避免了酸腐蚀;而且,在净化烟气和吸附剂由喷管61喷出时,不会与除尘器8内部的待处理烟气产生明显的冷热交替,当然就不会因冷热交替产生冷凝水,降低了冷凝水腐蚀喷管61的可能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喷管61开设有用于喷射净化烟气和吸附剂的出口,具体可以连接喷嘴或者开设喷孔。本申请中,可以在喷管61上开设若干喷孔,各喷孔由上至下间隔排布,且相邻的所述喷管61之间的喷孔可以交错设置,以使得相邻喷管61的喷孔对应喷射不同的区域,能够更好地形成紊流,便于提高净化烟气与吸附剂所形成混合气在滤袋除尘区83内的分布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紊流混合器2,紊流混合器2首先对净化烟气和吸附剂进行混合,然后再输入输送管5中,通过输送管5输送至各喷管61中。具体而言,紊流混合器2的入口可以同时与净化烟气的出口和吸附剂的料仓3连通,进而将净化烟气和吸附剂进入紊流混合器2内,在紊流混合器2内混合形成混合气;紊流混合器2的出口可以与输送管5的入口连通,将混合气通过输送管5输送至各喷管61,并经由喷管61均匀地喷射至滤袋除尘区83。
此时,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引风机1、给料装置4和料仓3,料仓3用于存储吸附剂,给料装置4设置在料仓3与紊流混合器2的入口之间,用于连通料仓3和紊流混合器2的入口,以便将吸附剂给料至紊流混合器2中;引风机1具体可以设置在除尘器8的烟气出口与紊流混合器2的入口之间,通过管道连通,以便将净化烟气加压后输入紊流混合器2中。
为实现紊流混合器2的入口与料仓3和烟气出口的连通,可以设置连通管,并可以在紊流混合器2的入口采用三通管进行连接,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紊流混合器2可以为迷宫式结构,以形成紊流,使得吸附剂与净化烟气充分均匀地混合。如图3所示,紊流混合器2具体可以包括多排槽形板21,槽形板21沿净化烟气的流动方向间隔排布,相邻的所述槽形板21上开设有的槽口22交错设置,以便净化烟气协同吸附剂流动的过程中交叉穿过所述槽口22,产生紊流,起到充分均匀混合的作用。
还可以在槽形板2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并使得相邻槽形板21的通孔交错布置,一方面,通孔可以作为净化烟气和吸附剂的增设流道,以改善紊流混合器2内的气体流动性;另一方面,通孔与槽口22共同作为净化烟气和吸附剂的流道时,增加了净化烟气和吸附剂的流向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改善了紊流效果,使得混合更为均匀。
同时,还可以在紊流混合器2的入口和出口处设置导流板23,以便对净化烟气和吸附剂的流动进行导向,提高流动可靠性。处于紊流混合器2入口处的导流板23可以有效引导净化烟气和吸附剂进入紊流混合器2内;处于紊流混合器2出口的导流板23能够引导混合后产生的混合气平稳地流出,避免未混合好的气体流出,也可以避免紊流混合器2内的紊流对混合好的气体产生干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紊流混合器2的结构形式多样,不限于上述设置槽形板21的具体形式,理论上讲,只要能够形成紊流混合效果的结构均可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紊流混合器2,具体可以根据图2所示的结构设计各种迷宫式的混合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设有紊流混合器2,对净化烟气和吸附剂进行充分混合后再将混合气输入输送管5中,保证了混合的均匀性,进而可以提高吸附剂在除尘器8内的分布均匀性,以便进行有效地脱汞,避免因吸附剂的局部不足而影响脱汞。
在上述基础上,请进一步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放电电极71和气流分布孔板72,喷管网6、放电电极71和气流分布孔板72可以由前至后依次间隔排布,相邻两者之间能够形成所述荷电电场7;对于喷管网6与放电电极71之间形成的荷电电场7,由于喷管网6实际上由若干喷管61间隔排布而成,则各喷管61相当于一个阳极,与放电电极71之间均能够形成荷电电场7,也就是说,喷管网6与放电电极71之间存在若干荷电电场7。气流分布孔板72还设有若干气孔,供吸附剂、净化烟气以及待处理烟气流入滤袋除尘区83。
以下结合图4,对本实用新型荷电电场7的形成进行详细说明。
混合气进入到带负电的荷电电场7中,放电电极71与气流分布孔板72形成阴阳极,放电电极71与喷管61也形成阴阳极,放电电极71进行电晕放电,使部分粉尘被气流分布孔板72所捕集,吸咐剂进入荷电电场7后会被荷上电荷;由于吸咐剂通常采用活性炭,吸咐剂的比电阻大约在2×103欧姆·厘米,而适合电场捕集的粉尘比电阻在104-1010欧姆·厘米,显然,吸咐剂不容易被电场所捕集,这样,绝大部分的吸咐剂被荷上负电后被净化烟气以及待处理烟气携带进入后部的滤袋除尘区83中。荷电的吸咐剂会被滤袋所捕集,并由于同性相斥的库化定律,吸咐剂会在滤袋表面形成蓬松的吸咐剂层,有利于细微粉尘的过滤和吸咐剂的高效利用。
可见,本实用新型利用除尘器8排出的净气空气与吸咐剂混合均匀后,引入除尘器8中进行吸附脱汞,解决了由于外部引入气源二引起的:气源与除尘器8内待处理烟气产生冷热交替易生成冷凝水,进而导致喷管网6及喷嘴结块堵塞并产生腐蚀的问题;以及气源引起的除尘器8内部温度降低而造成的硫酸腐蚀问题。同时,通过设置荷电电场7,使吸咐剂被荷上负电,然后在滤袋表面形成蓬松的吸咐剂层,加大滤袋表面比表面积,可以更有效的对汞元素进行脱除;而且,荷电电场7也可以捕集部分粉尘,降低滤袋除尘区83的负荷;最后,荷电电场7的气流分布板又可以有效的均布气流,真正达到高效脱汞,又可以提高除尘效率的目的。
更为详细地,喷管网6、放电电极71与气流分布孔板72中,相邻两者的间距可以处于200~600mm之间,此处所述的间距具体是指前后间距;间距过小,由于喷射的吸咐剂具有很强的导电性,放电电极71容易通过吸咐剂直接对气流分布孔板72放电;间距过大,对喷射压力的要求过高,不容易实现。所述喷管网6的喷管61可以为长条形的方形管,也可以为圆管,当采用长条形的方形管时,有利于增强放电电极71与喷管61之间所形成荷电电场7的宽度,进而增强进入此区域的吸咐剂的荷电性能。
如背景技术所述,专利名称为控制细微PM2.5协同脱汞的电袋复合除尘器8的专利中,正负凝并电场的长度为400-6000mm,由于电场太长,会捕集大量的吸咐剂,降低了吸咐剂的利用率。
针对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对荷电电场7的长度进行了调整控制,以尽可能地减少被捕集的吸附剂的量,提高吸附剂的利用率。
所述气流分布孔板72的开孔率可以在50-80%,开孔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也可以为方形或菱形等。所述气流分布孔板72可以为一组,也可以为二组或多组,当时设置二组或多组气流分布孔板72时,各气流分布孔板72可以前后间隔排布,且相邻的气流分布孔板72之间的间距可以控制在200~500mm之间,这样更有利于均匀气流,使得待处理烟气、以及净化烟气与吸附剂的混合气均能够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滤袋除尘区83。
而且,当设置两组以上的气流分布孔板72时,相邻的气流分布孔板72上的气孔交错设置,以进一步提高气流分布的均匀性。
请再次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5可以设置为封闭式循环结构,具体而言,输送管5可以具有横向延伸的输出段51,输出段51可以设有若干横向间隔排布的接口,各接口与各喷管61一一对应,各喷管61可以各自的顶端与对应的接口连通,以实现与输送管5的连通;还可以在各喷管61的底端设置连接管52,连接管52的结构可以与输出段51类似,以便将各喷管61的底端横向贯通,则整个喷管网6能够形成封闭的循环结构,以提高净化烟气和吸附剂所形成混合气的分布均匀性以及流动性,避免喷管网6内产生吸附剂的堆积死角,提高吸附剂的利用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设置喷孔的形式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喷嘴,不仅结构简单可靠,也不会出现设置喷嘴时有可能产生的腐蚀、磨损以及堵塞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尘器8,如图1和图2所示,以电袋除尘器为例,所述电袋除尘器可以包括进口喇叭、前级电场82、后级袋区、灰斗、净气室85和出口烟道86,所述后级袋区设有滤袋过滤装置87,也称为滤袋过滤区;在前级电场82和后级袋区之间设有上述脱汞装置。
详细地,输送管5的一端安装在净气室85或出口烟道86处,另一端构成输出段51,接有喷射管网并置入后级袋区之前;所述输送管5还接有引风机1和给料装置4,给料装置4又接有料仓3,在引风机1的出口引出的管道接入紊流混合器2的入口,给料装置4出口引出的管道也接入紊流混合器2的入口,输送管5与紊流混合器2连通。
上述结构的具体执行过程如下:
经电袋除尘器净化后的净化烟气在净气室85或出口烟道86通过引风机1的抽取,通过管道送入紊流混合器2;同时,脱汞用的吸咐剂由料仓3经过给料装置4也进入紊流混合器2,吸附剂与净化烟气在紊流混合器2中均匀混合后形成混合气;在引风机1出口处的正压及电袋除尘器内部的负压作用下,混合气经由输送管5进入除尘器8的喷射管网中,喷射管网均匀喷出吸咐剂与烟气的混合气,然后按照上述荷电电场7部分描述的原理和步骤进行除尘和脱汞。
此外,如图1所示,电袋除尘器分别在前级电场82的下部和后级袋区的下部设有灰斗,用于收集清灰落下来的粉尘;所述前级电场82区可以捕集大部分粉尘,这些粉尘可以用于水泥等行业的再利用;后级袋区可以捕集少部分粉尘和吸咐剂,这些粉尘和吸咐剂可以通过再分离装置,分离出吸咐剂,然后再投入于料仓3中进行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行如下细化或者改进:
还可以在料仓3设有料位检测设备,用于料仓3自动补充吸附剂的控制;当料仓3中的脱汞用的吸附剂的料位低至所设置的最低料位时,自动报警提示添加吸附剂;引风机1及给料装置4可以采用变频电机,转速可以由自动控制系统调整;自动控制系统可以与锅炉负荷信号或者除尘器8入口处设置的流量仪进行风量及吸附剂给料量的自动控制;自动控制装置信号由安装于除尘器8入口或者锅炉控制系统获得,信号为4~20mA模拟量信号;喷管61上的喷孔方向与烟气垂直,直径从3mm~10mm不等;输送管5的流速可以在2-10m/s,喷射管网可以2-10m/s的速度进行吸附剂的喷射。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由于电袋除尘器具有前级电场82,当脱汞装置用于电袋除尘器时,可以省去荷电电场7,当然,也可以设置荷电电场7,以增强吸附剂的荷电能力;而当脱汞装置用于袋式除尘器时,必然要设置所述荷电电场7,以便对吸附剂进行有效荷电。
此外,本文中附图1-4采用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向,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鉴于除尘器8包括的部件较多,各部件的结构也较为复杂,本文仅对其脱汞装置及其相关部件进行了说明,其他未尽之处请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除尘器的脱汞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除尘器的脱汞装置,所述除尘器(8)包括滤袋除尘区(83),所述脱汞装置包括喷管网(6)和输送管(5),所述喷管网(6)包括若干横向间隔排布的喷管(61),所述喷管(61)由上至下延伸并与所述输送管(5)的出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5)的入口用于引入所述除尘器(8)排出的净化烟气和脱汞用的吸附剂;所述脱汞装置还包括对所述喷管(61)喷出的吸附剂进行荷电的荷电电场(7),所述荷电电场(7)设置在所述喷管网(6)和所述滤袋除尘区(83)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电电极(71)和气流分布孔板(72),所述喷管网(6)、所述放电电极(71)和所述气流分布孔板(72)由前至后依次间隔排布,且相邻两者之间形成所述荷电电场(7);所述气流分布孔板(72)设有若干气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管(5)的入口处的紊流混合器(2),所述紊流混合器(2)的出口与所述输送管(5)连通,入口用于引入所述净化烟气和所述吸附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风机(1)、给料装置(4)和用于储存所述吸附剂的料仓(3),所述引风机(1)用于将所述净化烟气引入所述紊流混合器(2),所述给料装置(4)用于连通所述料仓(3)与所述紊流混合器(2)的入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紊流混合器(2)包括多排沿所述净化烟气的流动方向间隔排布的槽形板(21),相邻的所述槽形板(21)的槽口(22)交错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板(21)还开设有若干通孔,且相邻的所述槽形板(21)上的通孔交错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5)具有横向延伸的输出段(51),所述输出段(51)设有若干横向间隔排布的接口,各所述喷管(61)的顶端与对应的所述接口连通;还包括横向贯通地连接在各所述喷管(61)的底端的连接管(52)。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61)开设有若干由上至下间隔排布的喷孔,相邻的所述喷管(61)的所述喷孔交错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80514.4U CN205392077U (zh) | 2016-03-09 | 2016-03-09 | 一种除尘器的脱汞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80514.4U CN205392077U (zh) | 2016-03-09 | 2016-03-09 | 一种除尘器的脱汞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92077U true CN205392077U (zh) | 2016-07-27 |
Family
ID=56439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180514.4U Active CN205392077U (zh) | 2016-03-09 | 2016-03-09 | 一种除尘器的脱汞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9207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66899A (zh) * | 2019-05-07 | 2019-07-05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煤粉锅炉烟气高效sncr脱硝的槽式混合器装置 |
-
2016
- 2016-03-09 CN CN201620180514.4U patent/CN20539207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66899A (zh) * | 2019-05-07 | 2019-07-05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煤粉锅炉烟气高效sncr脱硝的槽式混合器装置 |
CN109966899B (zh) * | 2019-05-07 | 2024-01-26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煤粉锅炉烟气高效sncr脱硝的槽式混合器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003148B1 (ko) | 코크스로 연도 가스의 탈황 및 탈질 통합정화공정 및 장치 | |
CN105668832B (zh) | 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 |
KR101314181B1 (ko) | 더스트 포집장치 | |
CN104399371A (zh) | 一种中低温脱硝除尘热解析一体化方法及装置 | |
CN205164417U (zh) | 一种高温烟气的净化处理装置 | |
CN106693593A (zh) | 双喷式角型超细颗粒箱凝并箱 | |
CN116440687A (zh) | 一种含沥青烟尾气的净化方法及处理系统 | |
CN106731391A (zh) | 双喷式横置y型超细颗粒凝并箱 | |
CN106621665A (zh) | 组合型超细颗粒凝并箱 | |
CN205392077U (zh) | 一种除尘器的脱汞装置 | |
CN102512901B (zh) | 一种烟气增湿复合型除尘、协同脱硫脱硝装置 | |
CN106731435A (zh) | 一种角型超细颗粒凝并箱 | |
CN106731437A (zh) | 双喷式横置锚型超细颗粒凝并箱 | |
CN105126552A (zh) | 一种混凝土螺旋式除尘回收系统 | |
CN105582775A (zh) | 一种除尘器的脱汞装置 | |
CN106512634A (zh) | 一种流线型超细颗粒凝并箱 | |
CN205613148U (zh) | 高效圆盘滤布脱水机的滤饼前置洗涤及滤布清洗装置 | |
CN107362648B (zh) | 一种工业用空气净化系统 | |
CN206240191U (zh) | 一种气流导流板结构体 | |
CN206746817U (zh) | 一种电除尘器 | |
CN107744709B (zh) | 高效节能蜗流喷淋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 |
CN210303162U (zh) | 一种多功能脱硫除尘设备 | |
CN202427313U (zh) | 一种烟气增湿复合型除尘、协同脱硫脱硝装置 | |
CN207137624U (zh) | 一种工业用空气净化系统 | |
CN203123758U (zh) | 一种造气除尘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