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6328U - 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16328U CN210016328U CN201921182271.8U CN201921182271U CN210016328U CN 210016328 U CN210016328 U CN 210016328U CN 201921182271 U CN201921182271 U CN 201921182271U CN 210016328 U CN210016328 U CN 2100163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lay
- remote control
- automatic switch
- bluetooth
-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B90/20—Smart grids as enabling technology in buildings sect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14—Protecting elements, switches, relays or circuit break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6—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包括蓝牙继电器模块和智能移动终端;所述蓝牙继电器模块包括蓝牙通信模块,所述蓝牙通信模块控制连接有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用于与所述蓝牙通信模块通讯,并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工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使得现场工作人员可以在现场使用智能移动终端在足够安全的距离下遥控蓝牙继电器模块动作,利用蓝牙继电器模块控制自动化开关的分合,避免因现场信号弱导致公网无线通讯遥控失败的情况产生,减轻调度人员工作压力,减少现场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10kV柱上自动化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配网自动化的普及,10kV柱上自动化开关越来越多。开关由运行状态转为冷备用状态时,考虑到现场人员人身安全,一般先由调度人员远程分开自动化开关,确认开关操作正常后,再登杆拉开控制装置电源,然后下杆拉开双侧刀闸。开关由冷备用状态转为运行状态时,则先合上双侧刀闸,再登杆合上控制装置电源,然后下杆由调度人员远程合上自动化开关。
现有的10kV柱上自动化开关控制箱安装后的对地距离在2.5米以上,现场人员登杆操作时刚好位于自动化开关下部,直接在控制箱内手动分合自动化开关存在安全隐患,所以自动化开关的分合闸一般由调度人员远程遥控。10kV柱上自动化开关的远程遥控操作目前基本采用公网无线通讯方式实现,容易受现场信号强弱的影响。当现场信号弱时,远程遥控时经常出现延时遥控或遥控失败,现场人员需要配合登杆操作,导致自动化开关的操作时间延长,对停送电时间影响较大。且自动化开关分合出现异常时,无法立刻采取措施,存在安全隐患。
本发明为柱上开关现场遥控装置,该装置由4回蓝牙继电器模块及手机APP蓝牙遥控模块组成。装置可实现柱上开关的现场遥控功能,现场人员可以在足够的安全距离下操作开关,并能及时处理现场异常情况,减轻调度人员工作压力,减少现场工作人员劳动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使得现场工作人员可以在现场使用智能移动终端在足够安全的距离下遥控蓝牙继电器模块动作,利用蓝牙继电器模块控制自动化开关的分合,避免因现场信号弱导致公网无线通讯遥控失败的情况产生,减轻调度人员工作压力,减少现场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包括蓝牙继电器模块和智能移动终端;
所述蓝牙继电器模块包括蓝牙通信模块,所述蓝牙通信模块控制连接有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
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均分别至少包括有一组常开触点和一组常闭触点;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有直流电源,另一端串联连接有指示灯;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有自动化开关的控制电源回路,另一端与所述指示灯和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该并联节点连接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相互并联的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第四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于自动化开关的合闸控制节点,所述第四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于自动化开关的分闸控制节点;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用于与所述蓝牙通信模块通讯,并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为支持蓝牙通信功能的手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自动化开关的控制电源回路包括近远方切换旋钮,所述近远方切换旋钮包括远方触点和就地触点,所述远方触点和就地触点分别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蓝牙继电器模块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直流电源的电压为12V。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在原有的自动化开关远程控制的基础上,增加蓝牙继电器模块,通过智能移动终端控制继电器的动作,以实现现场遥控控制。当自动化开关需要从运行转至冷备用时,先控制第一继电器动作吸合,以切断现场原有的自动化开关的控制电源回路,切换至使用直流电源作为新的控制电源,此时可观察到指示灯亮,以验证操作是否成功;然后控制第四继电器动作吸合,使得自动化开关分闸;最后控制第二继电器动作吸合,以断开自动化开关控制电源。当自动化开关需要从冷备用转至运行时,先控制第二继电器动作断开,以合上自动化开关控制电源;接着控制第三继电器动作吸合,使得自动化开关合闸;最后控制第一继电器动作断开,切断现场遥控方式的直流电源,同时指示灯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的遥控原理图。
图示说明:
蓝牙继电器模块50、第一继电器51、第二继电器52、第三继电器53、第四继电器54、智能移动终端55、控制电源回路56、指示灯57;
第一继电器常开接点11、第一继电器公共端12、第一继电器常闭接点13;
第二继电器常开接点21、第二继电器公共端22、第二继电器常闭接点23;
第三继电器常开接点31、第三继电器公共端32、第三继电器常闭接点33;
第四继电器常开接点41、第四继电器公共端42、第四继电器常闭接点4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包括蓝牙继电器模块50和智能移动终端55。
所述蓝牙继电器模块50包括蓝牙通信模块,所述蓝牙通信模块控制连接有第一继电器51、第二继电器52、第三继电器53和第四继电器54。
所述第一继电器51、第二继电器52、第三继电器53和第四继电器54均分别至少包括有一组常开触点和一组常闭触点。
具体的,所述第一继电器51包括第一继电器51常开接点11、第一继电器51公共端12、第一继电器51常闭接点13。
所述第二继电器52包括第二继电器52常开接点21、第二继电器52公共端22、第二继电器52常闭接点23。
所述第三继电器53包括第三继电器53常开接点31、第三继电器53公共端32、第三继电器53常闭接点33。
所述第四继电器54包括第四继电器54常开接点41、第四继电器54公共端42、第四继电器54常闭接点43。
常开接点与公共端组成常开触点,常闭接点与公共端组成常闭触点。
所述第一继电器51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有直流电源,另一端串联连接有指示灯57。
所述第一继电器51的常闭触点连接有自动化开关的控制电源回路56,另一端与所述指示灯57和第一继电器51的常开触点并联,该并联节点连接于所述第二继电器52的常闭触点的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52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相互并联的第三继电器53的常开触点和第四继电器54的常开触点串联。
所述第三继电器53的常开触点连接于自动化开关的合闸控制节点,所述第四继电器54的常开触点连接于自动化开关的分闸控制节点。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55用于与所述蓝牙通信模块通讯,并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51、第二继电器52、第三继电器53和第四继电器54工作。
具体的,所述智能移动终端55为支持蓝牙通信功能的手机。
所述自动化开关的控制电源回路56包括近远方切换旋钮,所述近远方切换旋钮包括远方触点和就地触点,所述远方触点和就地触点分别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
所述蓝牙继电器模块50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
所述直流电源的电压为12V。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在原有的自动化开关远程控制的基础上,增加蓝牙继电器模块50,通过智能移动终端55控制继电器的动作,以实现现场遥控控制。当自动化开关需要从运行转至冷备用时,先控制第一继电器51动作吸合,以切断现场原有的自动化开关的控制电源回路56,切换至使用直流电源作为新的控制电源,此时可观察到指示灯57亮,以验证操作是否成功;然后控制第四继电器54动作吸合,使得自动化开关分闸;最后控制第二继电器52动作吸合,以断开自动化开关控制电源。当自动化开关需要从冷备用转至运行时,先控制第二继电器52动作断开,以合上自动化开关控制电源;接着控制第三继电器53动作吸合,使得自动化开关合闸;最后控制第一继电器51动作断开,切断现场遥控方式的直流电源,同时指示灯57灭。
在此,仅为了描述特定的示例实施例的目的使用专业词汇,并且不是意指为限制的目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作出相反的表示,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a)”、“一个(an)”和“该(the)”可以意指为也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comprises)”、“包括(comprising)”、“包括(including)”和“具有(having)”是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因此指定存在所声明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额外地具有一个或以上的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除非明确地指示了执行的次序,在此描述的该方法步骤、处理和操作不解释为一定需要按照所论述和示出的特定的次序执行。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附加的或者可选择的步骤。
当元件或者层称为是“在……上”、“与……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其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层上、与另一个元件或层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也可以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与此相反,当元件或层称为是“直接在……上”、“与……直接接合”、“直接连接到”或者“直接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则可能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其他用于描述元件关系的词应当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和“直接在……之间”、“相邻”和“直接相邻”等)。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该相关联的所罗列的项目的一个或以上的任一和所有的组合。虽然此处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以描述各种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可以只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区分。除非由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在此使用诸如术语“第一”、“第二”及其他数值的术语不意味序列或者次序。因此,在下方论述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可以采用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的术语而不脱离该示例实施例的教导。
空间的相对术语,诸如“内”、“外”、“在下面”、“在……的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在此可出于便于描述的目的使用,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和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特征之间的关系。空间的相对术语可以意指包含除该图描绘的取向之外该装置的不同的取向。例如如果翻转该图中的装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下方”或者“在元件或者特征的下面”的元件将取向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的下方”可以包含朝上和朝下的两种取向。该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取向(旋转90度或者其他取向)并且以此处的空间的相对描述解释。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蓝牙继电器模块和智能移动终端;
所述蓝牙继电器模块包括蓝牙通信模块,所述蓝牙通信模块控制连接有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
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均分别至少包括有一组常开触点和一组常闭触点;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有直流电源,另一端串联连接有指示灯;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有自动化开关的控制电源回路,另一端与所述指示灯和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该并联节点连接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相互并联的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第四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于自动化开关的合闸控制节点,所述第四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于自动化开关的分闸控制节点;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用于与所述蓝牙通信模块通讯,并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为支持蓝牙通信功能的手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开关的控制电源回路包括近远方切换旋钮,所述近远方切换旋钮包括远方触点和就地触点,所述远方触点和就地触点分别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继电器模块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的电压为12V。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82271.8U CN210016328U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82271.8U CN210016328U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16328U true CN210016328U (zh) | 2020-02-04 |
Family
ID=69319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82271.8U Active CN210016328U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16328U (zh) |
-
2019
- 2019-07-25 CN CN201921182271.8U patent/CN2100163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924742Y (zh) | 变压器强油循环风冷智能控制系统 | |
CN104793519A (zh) | 一种智能家居电子开关 | |
CN203164683U (zh) | 一种可遥控智能客房控制系统 | |
CN210016328U (zh) | 一种柱上自动化开关现场遥控装置 | |
CN203301228U (zh) | 安全用电预警系统 | |
CN203397134U (zh) | 一种智能10kV户外SF6断路器自动控制系统 | |
CN102751140B (zh) | 一种具有自动重合闸功能的多功能开关电器 | |
CN216388340U (zh) | 基于配电室辅助设备控制的遥信遥控系统 | |
CN214674539U (zh) | 自动化设备远程重启装置 | |
CN204731547U (zh) | 智能办公室节能控制装置 | |
CN216351883U (zh) | 一种远程控制设备及一种扬尘喷淋系统 | |
CN201655651U (zh) | 环网分断点智能隔离开关 | |
CN108444531A (zh) | 智能预警开关 | |
CN210347890U (zh) | 一种高压电源停电来电报警器 | |
CN208385339U (zh) | 10kv远控跌落式熔断装置 | |
CN111726911A (zh) | 一种路灯远程智能控制系统及其运行方式 | |
CN216118425U (zh) | 一种能发出电流保护动作信息的无线智能控制器 | |
CN205899794U (zh) |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开关的遥控式电灯开关 | |
CN112490061A (zh) | 一种配电线路用智能柱上控制开关 | |
CN107234719B (zh) | 一种混凝土喷淋养生系统 | |
CN204557095U (zh) | 一种智能家居电子开关 | |
CN111245090A (zh) | 一种配电网用柱上开关控制方法 | |
CN217445034U (zh) | 光伏发电超功率预警装置 | |
CN214227950U (zh) | 变电所门机开关柜过温缺相跳闸远程智能报警装置 | |
CN204331873U (zh) | 一种门铃开锁控制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