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778914U - 一种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78914U
CN209778914U CN201822153269.XU CN201822153269U CN209778914U CN 209778914 U CN209778914 U CN 209778914U CN 201822153269 U CN201822153269 U CN 201822153269U CN 209778914 U CN209778914 U CN 209778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last furnace
water tank
slag runner
cooler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532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宇雄
王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Koda Refr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Koda Refr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Koda Refr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Koda Refr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532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78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78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78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冷却箱,所述水箱上设置有避免高温渣侵蚀内衬的抵接层,所述抵接层以及所述冷却箱均呈“凹”字型,所述冷却箱上开设有用于冷却水流动的总进口以及总出口,所述总进口以及所述总出口均位于所述冷却箱上远离于所述本体的一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渣沟安全不穿漏、节省渣沟浇注料用料、减少炉前劳动强度的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

Description

一种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高炉炼铁炉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
背景技术
炼铁高炉炉内冶炼由矿石和焦炭含有的CaO、SiO2、Al2O3、MgO等成分高温熔融后以一定比例排出高炉。国内高炉普遍采用浇注渣沟,随着冶炼强度加大、原燃料矿石品位下降等因素影响,渣量急剧增加,对渣沟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当单边出铁时,浇注渣沟问题不断暴露出来,主要是长时间的单边不间断出铁,导致渣沟侵蚀加快不利于维护,容易造成渣沟烧穿,渣铁非正常外溢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公布号为CN204802830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水冷密闭渣沟。该水冷密闭渣沟包括渣沟本体、渣沟盖、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设置在渣沟本体的外部,渣沟本体的底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条冷却水道,多条冷却水道的进水端连接进水总管,出水端连接出水总管,渣沟盖下部固定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的进水端连接进水总管,出水端连接出水总管,渣沟盖安装在渣沟本体上,用于封堵渣沟本体。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水冷密闭渣沟通过设置冷却水道、冷却水管和渣沟盖,能够使渣沟本体上的表层熔渣凝固形成保护性渣壳,减少高温渣对渣沟本体的冲刷和侵蚀,延长渣沟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利用渣沟盖能够减少渣沟的高温暴露,防止高炉渣溅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渣沟盖的加入,不利于高温渣的散热,高温渣对渣沟内衬的侵蚀厉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其具有安全不穿漏、减少炉前劳动强度的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上设置有避免高温渣侵蚀内衬的抵接层,所述抵接层以及所述冷却箱均呈“凹”字型,所述冷却箱上开设有用于冷却水流动的总进口以及总出口,所述总进口以及所述总出口均位于所述冷却箱上远离于所述本体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冷却箱放置在本体上方,冷却箱上设置有总进口以及总出口,冷却水在冷却箱内流动并且将热量携带走,在冷却箱上设置的抵接层,高温渣在抵接层凹进去的位置流动,确保冷却箱壁不被高温渣侵蚀,并且在冷却水从总进口流入并给与抵接层上的高温渣实现热传递的过程,对高温渣进行降温处理,提高抵接层以及本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层由若干组碳砖块相互堆砌组成,所述碳砖块为具有防侵蚀性能的鱼雷罐砖废弃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碳砖块的废物重新利用,相邻碳砖块之间的间隙小,确保高温渣流动顺畅。
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碳砖块之间设置有沟槽,所述沟槽内放置有确保高温渣流动性的浇注层,所述浇注层为具有可塑性能的可塑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可塑料整体浇注,实现碳砖块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节省浇注层的使用量。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箱由若干组水箱组成,所述水箱呈“凹”字型,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相邻所述水箱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水口以及相邻所述水箱的所述进水口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箱由若干组水箱拼接而成,采用分段式水温差监测,减少人工检查的误判。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中间对称位置设置有用于避免所述水箱变形的拉筋板,所述拉筋板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水箱上靠近于所述碳砖块以及靠近于所述本体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在水的高压下,出铁后热膨胀对水箱的内壁完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的分别位于所述水箱水平对称线的同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相邻水箱之间的连接,降低对水箱内壁的侵蚀。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设置为内宽800-1000mm,高500mm的凹形内空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箱呈凹字型,便于实现高温渣的流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对接间隙等于所述连接管的延伸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水箱的安装,以及确保连接管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靠近于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提高本体与冷却箱之间的安装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将冷却箱放置在本体上并且与冷却箱的两侧与斜面抵接,冷却箱由若干组水箱组成,水箱上同侧开设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连接管将相邻水箱上的出水口以及进水口相连,拉筋板的两端位于在水箱中间对称位置,降低水箱中冷却水的冲击强度,若干组碳砖块在水箱上堆砌,将浇注层整体浇注在相邻碳砖块之间的沟槽内,用煤气小火慢慢烘烤,直到渣沟水蒸汽蒸发完,才能开大火直到烤干即可,高温渣在碳砖块上流动,冷却水在进水口内进入并且在水箱内流动时将高温渣的热量携带出,实现连续78小时连续性出铁,烧穿渣铁外溢安全事故为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附图标记:1、本体;2、冷却箱;3、抵接层;4、总进口;5、总出口;6、碳砖块;7、沟槽;8、浇注层;9、水箱;10、进水口;11、连接管;12、拉筋板;13、斜面;14、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简单构成。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包括本体1,本体1内用于高炉的高温渣流动,本体1上设置有冷却箱2,冷却箱2用于放置冷却水,冷却水在流动过程中与高温渣形成热传递的过程,冷却箱2设置有总进口4以及总出口5,冷却水将高温渣的热量携带并且排出,水箱9设置为内宽800-1000mm,高500mm凹形内空水箱9,冷却箱2的内壁均为具有刚性的钢板组成,冷却箱2呈“凹”字型,冷却箱2上位于凹陷下去的部分设置有抵接层3,抵接层3用于高温渣在其上流动,防止高温渣对本体1内衬的侵蚀。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便于高炉渣沟改造布置及便于高炉放红渣,将整条渣沟宽度掏空看到钢结构,所述本体1靠近于底部修成一定角度的斜面13,斜面13沿着朝向靠近于本体1的一侧倾斜且朝向冷却箱2的方向发生倾斜,冷却箱2设置在从沙坝底往下到渣沟尾部;位于冷却箱2上方的抵接层3由若干组碳砖块6相互堆砌组成,相邻碳砖块6之间设置有沟槽7,沟槽7内放置有浇注层8,浇注层8确保高温渣流动顺畅并且不会从沟槽7流入至冷却箱2上,浇注层8为现有技术中具有可塑性能的可塑料,为减少渣沟浇注料的使用量,冷却箱2内壁砖衬,可以使用鱼雷罐废弃碳砖,砖尺寸不规则的砖也可以利用,砌砖时砖缝间和水箱9内铺一层耐火泥;渣沟沟槽7砌砖排序,水箱9内底部平铺一层的碳砖或者耐火砖;对浇注料搅拌均匀,将浇注料整体浇注沟槽7内成型,最后用煤气小火慢慢烘烤,直到渣沟水蒸汽蒸发完,开大火烘烤直到烤干。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便于防止冷却箱2漏水,采用分段式水温差监测,减少人工检查的误判,当水温差达到警戒值时及时垫补局部位置即可,利于正确判断渣沟的侵蚀情况,维护安全生产,冷却箱2由四组水箱9组成,水箱9层“凹”字型,水箱9上设置有进水口10以及出水口14,相邻水箱9上的出水口14以及进水口10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1,连接管11的延伸距离与水箱9之间的间距相等,确保水箱9之间的热量传递,冷却水在流动过中与水箱9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传递,为了防止水箱9的箱壁发生变形,水箱9中间位置设置有拉筋板12,拉紧板的两端分别位于水箱9上靠近于碳砖块6以及靠近于本体1的两侧。
如图1所示,为了确保冷却水箱9传热均匀以及分段式检测的精准性,进水口10以及出水口14分别位于水箱9水平对称线的同侧,冷却水在水箱9内的流动对碳砖块6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实现传热的效果,并且对每组水箱9均实现渣沟垫补的操作,节省用料,节约时间,减少炉前工的劳动强度,使用寿命一个周期按照52天计算,消耗浇注料18吨,平时维护垫补约10次,改造后的水箱9水冷浇注渣沟,一个周期消耗浇注料7吨,平时维护垫补约5次。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将钢板组成的水箱9放置在本体1底部的斜面13上,水箱9的上下两端面设置有拉筋板12,相邻钢板之间的出水口14以及进水口10焊接有连接管11,水箱9上设置有抵接层3,可用不同规格形状的鱼雷罐的废砖堆砌而成,相邻碳砖块6之间的沟槽7内设置有浇注层8,整体浇注沟槽7成型,对整个抵接层3进行烤干操作;高温渣在抵接层3上流动,冷却水从位于两侧的进水口10以及出水口14内流动,减少吹沟扬尘,减轻环保压力,提高现场整洁,炉前环境得到改善,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便于冷却水与高温渣的热传递,确保本体1的内衬使用寿命,在大修修沟时,78个小时的连续性出铁,对比浇注渣沟效果更明显,改造以后的浇注水冷渣沟,烧穿渣铁外溢安全事故为零,冲渣沟过铁响炮为零。大大提高了高炉出铁的安全保障。经过改造后的水冷浇注渣沟,每年每座高炉两条渣沟,可以节约用料154t,按照每吨浇注沟料:4000元计算,成本约61.6万元人民币;人工成本减少每垫补一次需1250元,一年垫补65次可节约成本8.75万元;大大减少了大型机械钩机的使用,每年减少了机械使用费约10.4万元。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上设置有冷却箱(2),所述冷却箱(2)上设置有避免高温渣侵蚀内衬的抵接层(3),所述抵接层(3)以及所述冷却箱(2)均呈“凹”字型,所述冷却箱(2)上开设有用于冷却水流动的总进口(4)以及总出口(5),所述总进口(4)以及所述总出口(5)均位于所述冷却箱(2)上远离于所述本体(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层(3)由若干组碳砖块(6)相互堆砌组成,所述碳砖块(6)为具有防侵蚀性能的鱼雷罐砖废弃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碳砖块(6)之间设置有沟槽(7),所述沟槽(7)内放置有确保高温渣流动性的浇注层(8),所述浇注层(8)为具有可塑性能的可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2)由若干组水箱(9)组成,所述水箱(9)呈“凹”字型,所述水箱(9)上设置有进水口(10)以及出水口(14),相邻所述水箱(9)之间设置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水口(14)以及相邻所述水箱(9)的所述进水口(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9)中间对称位置设置有用于避免所述水箱(9)变形的拉筋板(12),所述拉筋板(12)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水箱(9)上靠近于所述碳砖块(6)以及靠近于所述本体(1)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0)与所述出水口(14)的分别位于所述水箱(9)水平对称线的同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9)设置为内宽800-1000mm,高500mm的凹形内空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9)对接间隙等于所述连接管(11)的延伸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靠近于所述水箱(9)的底部设置有斜面(13)。
CN201822153269.XU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 Active CN209778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53269.XU CN209778914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53269.XU CN209778914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78914U true CN209778914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90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53269.XU Active CN209778914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789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9680A1 (zh) * 2020-03-25 2021-09-30 郑州市瑞沃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水冷型储铁式铁水沟结构及其降低铁水沟侧壁温度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9680A1 (zh) * 2020-03-25 2021-09-30 郑州市瑞沃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水冷型储铁式铁水沟结构及其降低铁水沟侧壁温度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9926B (zh) 一种用于中大型高炉的停炉出残铁的方法
WO2021189680A1 (zh) 水冷型储铁式铁水沟结构及其降低铁水沟侧壁温度的方法
CN107805678B (zh) 一种排出高炉炉内积水的排水系统
CN100595284C (zh) 一种高炉护炉方法
CN209778914U (zh) 一种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
CN205300256U (zh) 一种冶金炉炉墙结构
CN204251634U (zh) 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
CN202107747U (zh) 一种白银炼铜法熔炼炉
CN104313221A (zh) 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及冷却方法
CN114774603B (zh) 一种高炉出铁沟高温辐射热的回收利用系统
CN203807530U (zh) 烟化炉铸铜水套
CN203559063U (zh) 一种高炉薄壁炉衬
CN216039660U (zh) 一种提高使用寿命的高炉炉前主沟
CN204251632U (zh) 一种高炉冷却设备
CN207512199U (zh) 一种排出高炉炉内积水的排水系统
CN101693931A (zh) 一种高炉风口部位的冷却装置
CN203401073U (zh) 一种钢包包底工作层砌筑结构
CN201537694U (zh) 一种铁水包
CN210916131U (zh) 一种新型复合铁口结构
CN209081918U (zh) 一种高炉冷却壁结构
CN208362436U (zh) 烟化炉
CN209689400U (zh) 一种烟气回收利用冲天炉
CN219425608U (zh) 一种用于转包球化的过水槽
CN217677614U (zh) 一种耐腐蚀高炉出铁沟
CN220062603U (zh) 一种用于炉渣排放的梯形溜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