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51634U - 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51634U CN204251634U CN201420594673.XU CN201420594673U CN204251634U CN 204251634 U CN204251634 U CN 204251634U CN 201420594673 U CN201420594673 U CN 201420594673U CN 204251634 U CN204251634 U CN 2042516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iron
- cooled
- cooling
- type ir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 Blast Furna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属于高炉出铁沟技术领域。水冷组件置于铁沟沟槽(靠近高炉出铁口落铁点的)前半段侧壁内侧,与内衬浇注料直接接触;从高炉冷却水系统引来的冷却水被引入水冷组件对铁沟侧壁内衬进行冷却,流出水冷组件的冷却水再流至高炉平台循环水收集斗,形成循环水路;通过测温监控系统监测水冷组件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以判断水冷组件的工作状态,从而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铁沟渗铁爆炸事故。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半年或更长时间,能够实现降本增效和降耗减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属于高炉出铁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炉出铁主沟早期都是采用捣打耐火材料和旱沟(非储铁式)结构,其使用寿命很短,维修频繁,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材料消耗大,还耽误生产。
后来普遍采用耐火浇注料浇注的储铁式铁沟,在出铁期间和出铁间隔时间内铁沟内总是储存大量的铁水,因此铁沟耐火材料所处温度环境相对恒定,且出铁时从出铁口冲出并落下的铁水冲击沟底的力量被储存在沟底的铁水缓冲,不会对铁沟底形成太大的冲击。特别是防爆快烘浇注料出现后,几乎所有的高炉,包括只有一个出铁口的中小型高炉的出铁主沟都已经采用了浇注料浇注的储铁式铁沟,铁沟的寿命也从原来的1~2周延长至2~3个月。
导致储铁式铁沟损毁的主要原因是熔融渣铁对铁沟内衬耐火材料的侵蚀和磨损。随着高炉相关设备的技术进步,需要一种寿命更长的铁沟,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通过在铁沟侧壁设置水冷组件来降低和减轻熔融渣铁对铁沟内衬耐火材料的侵蚀和磨损,使铁沟的使用寿命能够进一步延长到半年或更长时间,实现降本增效和降耗减排。
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包括储铁式铁沟、水冷组件和测温监控装置,储铁式铁沟连接高炉;铁沟左侧结构为水冷组件置于铁沟沟槽前半段侧壁内侧,与内衬浇注料直接接触;循环水路的进水管道、出水管道连接水冷组件;循环水收集斗连接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测温监控装置;多个水冷组件组成连排,连排置于铁沟沟槽前半段侧壁内侧;
铁沟右侧结构与铁沟左侧结构相同。
水冷组件包括水管、金属陶瓷浇注体和金属背板,水管铺设于金属背板上并包埋在金属陶瓷浇注体中,水管为S型盘绕连接金属背板;水管的一端连接水冷组件进水口,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水冷组件出水口;测温监控装置的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水冷组件进水口和水冷出水口处;水冷组件进水口连接进水管道,水冷出水口连接出水管道。
水冷组件或者包括水管、金属陶瓷浇注体和铸钢(或铸铁)件,水管埋于铸钢(或铸铁)件中;水管的一端连接水冷组件进水口,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水冷组件出水口;测温监控装置的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水冷组件进水口和水冷出水口处;水冷组件进水口连接进水管道,水冷出水口连接出水管道。
从高炉冷却水系统引来的冷却水通过钢管或软管联接至水冷组件进水口,在水管中流动对铁沟侧壁内衬进行冷却后,从水冷组件出水口流出,最后通过钢管或软管的进水管道、出水管道连接至高炉平台的循环水收集斗,形成循环水路。
水冷组件的金属陶瓷浇注体由耐火材料浇注而成,其中含有10~40%重量份数的金属纤维和60~90%重量份数的耐火材料;水冷组件为厚度为100~500mm、宽度为500~2000mm、高度为400~1500mm的矩形块,总长度为3米;多个水冷组件之间的水路串联联接。
多个水冷组件之间的水路联接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
水冷组件重点布置在主沟落铁点两侧沟帮,且水冷组件的总长度优选为1~8米。
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冷却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水冷组件置于铁沟沟槽(靠近高炉出铁口落铁点的)前半段侧壁内侧,与内衬浇注料直接接触;从高炉冷却水系统引来的冷却水被引入水冷组件对铁沟侧壁内衬进行冷却,流出水冷组件的冷却水再流至高炉平台循环水收集斗,形成循环水路;通过测温监控系统监测水冷组件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以判断水冷组件的工作状态,从而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铁沟渗铁爆炸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铁沟侧壁设置水冷组件,用循环冷却水带走铁沟侧壁内衬耐火材料的热量,增大沟衬内的温度梯度,使1150℃凝铁等温面更加靠近沟衬工作面(迎铁面),使工作面衬凝成渣皮,保护甚至代替内衬耐火材料,改善了铁沟耐火材料的工作环境,从而减弱了渣铁对耐火材料的侵蚀,大幅度提高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使铁沟的使用寿命达到半年或更长时间,实现降本增效和降耗减排。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进出水温差的监控可以实现对沟衬损毁情况的分析推断,从而更有效防止铁沟漏铁。如果进出水温差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迅速的升高,则说明透过沟衬耐火材料传到水冷组件上的热流有较大的变化,沟衬耐火材料可能局部较薄或出现孔洞或局部裂纹,此温差的迅速变化提示需要对铁沟耐火材料进行必要的维修。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型储铁式铁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冷组件的结构之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冷组件的结构之二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包括储铁式铁沟1、水冷组件2和测温监控装置7,储铁式铁沟1连接高炉6;铁沟左侧结构为水冷组件2置于铁沟1沟槽前半段侧壁内侧,与内衬浇注料直接接触;循环水路的进水管道3、出水管道4连接水冷组件2;循环水收集斗5连接进水管道3、出水管道4和测温监控装置7;多个水冷组件2组成连排,连排置于铁沟1沟槽前半段侧壁内侧;
铁沟右侧结构与铁沟左侧结构相同;
水冷组件2包括水管21、金属陶瓷浇注体22和金属背板23,水管21铺设于金属背板23上并包埋在金属陶瓷浇注体22中,水管21为S型盘绕连接金属背板23;水管21的一端连接水冷组件进水口24,水管21的另一端连接水冷组件出水口25;测温监控装置7的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水冷组件进水口24和水冷出水口25处;水冷组件进水口24连接进水管道3,水冷出水口25连接出水管道4。
水冷组件2的另外一种形式是:包括水管21、金属陶瓷浇注体22和铸钢(或铸铁)件26,水管21埋于铸钢(或铸铁)件26中;水管21的一端连接水冷组件进水口24,水管21的另一端连接水冷组件出水口25;测温监控装置7的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水冷组件进水口24和水冷出水口25处;水冷组件进水口24连接进水管道3,水冷出水口25连接出水管道4(见图3)。
从高炉冷却水系统引来的冷却水通过钢管或软管联接至水冷组件进水口24,在水管21中流动对铁沟侧壁内衬进行冷却后,从水冷组件出水口25流出,最后通过钢管或软管的进水管道3、出水管道4连接至高炉平台的循环水收集斗5,形成循环水路。
水冷组件2的金属陶瓷浇注体22由耐火材料浇注而成,其中含有40%重量份数的金属纤维和60%重量份数的耐火材料。水冷组件2为厚度300mm、宽度1000mm、高度1000mm的矩形块,总长度为3米。多个水冷组件2之间的水路串联联接。
实施例2: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水冷型储铁式铁沟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水冷组件的金属陶瓷浇注体由耐火材料浇注而成,其中含有10%重量份数的金属纤维和90%重量份数的耐火材料。水冷组件为厚度100mm、宽度2000mm、高度500mm的矩形块,铺满铁沟侧壁的整个长度空间,实现主沟全长度水冷。多个水冷组件之间的水路并联联接。
实施例3: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包括储铁式铁沟、水冷组件、循环水路和测温监控系统;水冷组件置于铁沟沟槽前半段侧壁内侧,与内衬浇注料直接接触;从高炉冷却水系统将冷却水引入水冷组件对铁沟侧壁内衬进行冷却,流出水冷组件的冷却水再流至高炉平台循环水收集斗,形成循环水路;由测温监控系统监测水冷组件进水和出水的温度。
水冷组件包括水管、金属陶瓷浇注体和金属背板,水管铺设于金属背板上并包埋在金属陶瓷浇注体中。冷却水通过钢管或软管联接至水冷组件进水口,在水管中流动对铁沟侧壁内衬进行冷却,再经由水冷组件出水口通过钢管或软管连接至高炉平台循环水收集斗。水冷组件的金属陶瓷浇注体由耐火材料浇注而成,其中含有10~40%重量份数的金属纤维和60~90%重量份数的耐火材料。
水冷组件优选为板状结构。水冷组件优选厚度为100~500mm、宽度为500~2000mm、高度为400~1500mm的矩形块。多个水冷组件之间的水路联接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水冷组件重点布置在主沟落铁点两侧沟帮,且水冷组件的总长度优选为1~8米。
实施例4: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包括储铁式铁沟、水冷组件、循环水路和测温监控系统。储铁式铁沟的基本结构与现在通用的储铁式铁沟结构相同。一组水冷组件置于铁沟沟槽(靠近高炉出铁口落铁点的)前半段侧壁内侧,与内衬浇注料直接接触。从高炉冷却水系统引来的冷却水被引入水冷组件对铁沟侧壁内衬进行冷却,流出水冷组件的冷却水再流至高炉平台循环水收集斗,形成循环水路。通过测温监控系统监测水冷组件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以判断水冷组件的工作状态,从而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铁沟渗铁爆炸事故。
水冷组件包括水管、金属陶瓷浇注体和金属背板,水管铺设于金属背板上并包埋在金属陶瓷浇注体中。从高炉冷却水系统引来的冷却水通过钢管或软管联接至水冷组件的进水口,在水冷组件内部埋设的水管中流动从而对铁沟侧壁内衬进行冷却,再经由水冷组件的出水口通过钢管或软管连接至高炉平台循环水收集斗,形成循环水路。
水冷组件的金属陶瓷浇注体由耐火材料浇注而成,其中含有10~40%重量份数的金属纤维和60~90%重量份数的耐火材料,兼具耐高温、高导热和高抗折不易开裂的特性。
水冷组件优选板状结构,优选厚度为100~500mm、宽度为500~2000mm、高度为400~1500mm的矩形块。多个水冷组件之间的水路联接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水冷组件的总长度优选为1~8米,也可以更长,甚至接近主沟全长度,从而实现主沟全长度水冷。
测温监控系统包括分别安装在水冷组件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温度传感器。必要时还可以增加对每块水冷组件的工作面温度的监控。
如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铁式铁沟、水冷组件和测温监控装置,储铁式铁沟连接高炉;铁沟左侧结构为水冷组件置于铁沟沟槽前半段侧壁内侧,与内衬浇注料直接接触;循环水路的进水管道、出水管道连接水冷组件;循环水收集斗连接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测温监控装置;多个水冷组件组成连排,连排置于铁沟沟槽前半段侧壁内侧;
铁沟右侧结构与铁沟左侧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其特征在于水冷组件包括水管、金属陶瓷浇注体和金属背板,水管铺设于金属背板上并包埋在金属陶瓷浇注体中,水管为S型盘绕连接金属背板;水管的一端连接水冷组件进水口,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水冷组件出水口;测温监控装置的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水冷组件进水口和水冷出水口处;水冷组件进水口连接进水管道,水冷出水口连接出水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其特征在于水冷组件包括水管、金属陶瓷浇注体和铸钢或铸铁件,水管埋于铸钢或铸铁件中;水管的一端连接水冷组件进水口,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水冷组件出水口;测温监控装置的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水冷组件进水口和水冷出水口处;水冷组件进水口连接进水管道,水冷出水口连接出水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其特征在于从高炉冷却水系统引来的冷却水通过钢管或软管联接至水冷组件进水口,在水管中流动对铁沟侧壁内衬进行冷却后,从水冷组件出水口流出,最后通过钢管或软管的进水管道、出水管道连接至高炉平台的循环水收集斗,形成循环水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其特征在于水冷组件为厚度为100~500mm、宽度为500~2000mm、高度为400~1500mm的矩形块,总长度为3米;多个水冷组件之间的水路串联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其特征在于,多个水冷组件之间的水路联接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其特征在于,水冷组件重点布置在主沟落铁点两侧沟帮,且水冷组件的总长度优选为1~8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94673.XU CN204251634U (zh) | 2014-10-14 | 2014-10-14 | 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94673.XU CN204251634U (zh) | 2014-10-14 | 2014-10-14 | 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51634U true CN204251634U (zh) | 2015-04-08 |
Family
ID=52955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594673.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251634U (zh) | 2014-10-14 | 2014-10-14 | 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5163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13221A (zh) * | 2014-10-14 | 2015-01-28 | 北京联合荣大工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及冷却方法 |
CN109252007A (zh) * | 2018-11-19 | 2019-01-22 | 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高炉储铁式大沟 |
CN110331247A (zh) * | 2019-08-21 | 2019-10-15 | 北京瑞尔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冷却型铁水主沟和冷却方法 |
-
2014
- 2014-10-14 CN CN201420594673.XU patent/CN20425163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13221A (zh) * | 2014-10-14 | 2015-01-28 | 北京联合荣大工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及冷却方法 |
CN104313221B (zh) * | 2014-10-14 | 2016-06-15 | 北京联合荣大工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及冷却方法 |
CN109252007A (zh) * | 2018-11-19 | 2019-01-22 | 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高炉储铁式大沟 |
CN110331247A (zh) * | 2019-08-21 | 2019-10-15 | 北京瑞尔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冷却型铁水主沟和冷却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1189680A1 (zh) | 水冷型储铁式铁水沟结构及其降低铁水沟侧壁温度的方法 | |
CN204251634U (zh) | 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 | |
CN201106055Y (zh) | 高炉出铁沟 | |
CN107805678B (zh) | 一种排出高炉炉内积水的排水系统 | |
CN104313221B (zh) | 一种水冷型储铁式铁沟及冷却方法 | |
CN206143232U (zh) | 一种高炉出铁沟主沟水冷器件 | |
CN103468846B (zh) | 一种带有内嵌式水冷却系统的高炉出渣沟 | |
CN111850204A (zh) | 一种高炉炉缸积水的排水系统 | |
CN202083227U (zh) | 一种有色冶金炉熔渣溜槽装置 | |
CN111187868A (zh) | 一种温度全面监测的高炉出铁主沟 | |
CN212720899U (zh) | 矿热电炉炉体结构 | |
CN207002769U (zh) | 一种高炉冷却装置 | |
CN103468845B (zh) | 带有内嵌水冷却系统的高炉出渣沟 | |
CN217781192U (zh) | 一种高炉冷却结构及系统 | |
CN205300256U (zh) | 一种冶金炉炉墙结构 | |
CN109439825B (zh) | 一种延长高炉主沟使用寿命的方法 | |
CN203487167U (zh) | 一种带有水冷却系统的高炉出渣沟系统 | |
CN217973264U (zh) | 智能冷却铁水沟结构 | |
CN115181824A (zh) | 一种高炉冷却结构及系统 | |
CN105486093A (zh) | 一种铸造铜水套 | |
CN209778914U (zh) | 一种高炉空腔式水冷渣沟 | |
CN101693931A (zh) | 一种高炉风口部位的冷却装置 | |
CN109654885B (zh) | 枪口砖组件及具有其的冶金炉窑 | |
CN212713606U (zh) | 高炉出铁场铁水沟专用冷却板 | |
CN211713143U (zh) | 水冷型储铁式铁水沟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101400, No. 9, Long Yun Road, Jingwei Industrial Zone, North Housing Town,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ALLIED RONGDA ENGINEERING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400, No. 9, Long Yun Road, North Housing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LLIED RONGDA ENGINEERING MATERIAL INSTITUTES Co.,Ltd.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