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776350U - 一种线束固定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固定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76350U
CN209776350U CN201822215054.6U CN201822215054U CN209776350U CN 209776350 U CN209776350 U CN 209776350U CN 201822215054 U CN201822215054 U CN 201822215054U CN 209776350 U CN209776350 U CN 209776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face
base
harness fixing
bas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150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松
田春山
黄伦路
钟利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gile Electric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gile Electric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gile Electric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gile Electric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1505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76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76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763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固定支架,包括基面及若干个与基面连接的支脚,支脚上开有车身固定孔,用于支架与车身固定,基面上开有线束固定孔,用于固定线束,基面上还开有周边件固定孔,用于将周边件固定在支架上,周边件件与线束分别固定于基面两侧。本实用新型节省了车内空间,使线束与周边件保持安全的距离。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固定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线束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线束是汽车上必不可少的部件,汽车上电器件的工作的电路都要通过线束实现。在传统的新能源线束固定方式中,通常选用车体本身打孔,通过扎带固定,或采用管夹及普通支架进行固定,此方法可以解决较为简单及标准的布线问题,但常常因为周边件设计结构多样化,车内空间有限,使得周边件特别是PTC发热体与线束的布局受到限制,易导致线束与周边件特别是PTC发热体距离过近或直接接触导致线束受热老化甚至短路以及相互干涉或磨损等问题。
在上述现状的情况下,如何在节省车内空间的基础上,优化布线,使线束与周边件保持安全的距离成为改进的重点研究方向。
专利号CN201710359883.9的申请公开了一种线束支架,包括T型线束板和T型安装板,T型线束板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形成一个进线槽和两个出线槽且出线槽分为出线槽一和出线槽二,进线槽内设有平行于进线槽的隔板,隔板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均设有线束压紧装置,隔板将进线槽分为左右两部分且分别为进线槽一和进线槽二,下夹板的端面上设有插槽。虽然上述支架能够很好地将线束与车内其它部件分离开来,但是上述支架存在如下缺点:上述支架是将线束内置在线槽内,首先其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周边件的安装,其次线槽的单调走向不能满足线束走向复杂多变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固定支架,用于解决现有普通支架无法既能够节省车内安装空间又能同时使得线束与周边件保持安全距离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束固定支架,包括基面及若干个与基面连接的支脚;
所述支脚上开有车身固定孔,用于支架与车身固定;
所述基面上开有线束固定孔,用于固定线束;
所述基面上还开有周边件固定孔,用于将周边件固定在支架上;其中周边件固定区与线束固定区分别设置于基面两侧。
通过在基面上设置周边件固定孔,用于将周边件与支架固定,使得在安装周边件时,无需另行在车身或其他结构上开孔以用于固定周边件,也可解决特殊情形下车身上无法开孔用于固定周边件的问题,因此在基面上设置周边件固定孔可以节省车身内安装空间;通过在基面上设置线束固定孔,用于集中固定线束,周边件与线束分别固定于基面两侧可以使两者之间保持安全的距离。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脚与所述基面形成一个可容纳周边件的空间。有益效果:更为节约车内空间,有利于整体布局。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线束固定孔与卡扣适配,卡扣与线束固定孔组合用于固定线束。卡扣固定较传统的扎带、线夹固定更为牢固,寿命更长,在某些情形下,用卡扣来固定线束也更为灵活。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面上还开有翻边加强孔,所述翻边加强孔包括设置在基面上的孔以及沿该孔边缘设置的翻边,所述翻边凸出于基面。有益效果:提升了支架机械强度,也节约了材料成本。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脚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基面连接,且第一连接面与基面之间形成一定夹角使得支架成立体结构,所述车身固定孔设置在第二连接面上。使得支架与车身的连接更为灵活。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升支脚上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的连接处的机械强度,所述支脚的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的连接处采用C型加强筋结构,所述C型加强筋结构为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处中间位置并且在对应的连接处表面呈一侧凹陷一侧凸起的状态。
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升支脚与基面的连接处的机械强度,所述支脚与所述基面的连接处采用C型加强筋结构,所述C型加强筋结构为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处中间位置并沿对应的连接处端面纵向凹陷的结构。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脚的边缘还设置有外翻加强筋结构,所述外翻加强筋结构为沿支脚边缘凸起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沿支脚边缘延伸至支脚与基面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升支架的机械强度以及减少线束与支架边缘的磨损,所述支架的边缘均采用圆角过渡。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周边件固定孔周围采用翻边加强筋结构,所述翻边加强筋结构包括开孔面及位于开孔面边缘的翻边,所述翻边凸出于基面也凸出于开孔面,开孔面与基面通过所述翻边连接,所述周边件固定孔设置在开孔面上。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升周边件固定孔处的机械强度,并使得周边件与开孔面固定,从而使得周边件与基面间也存在一定距离,进而使得周边件与固定与基面另一侧的线束的距离更加安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束固定支架,用于固定车辆内部的走线以及周边件,通过依附于支架,将线束和周边件同时得以固定到车辆上,并且通过支架的上开孔以及容纳空间合理的布置,使得周边件与线束之间的具有安全距离、且布置有序,不仅节约空间,而且布置统一、操作速度快;
进一步,通过各种加强设置,使得支架的机械强度高,固定可靠性高。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等轴测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基面1、翻边加强孔2、线束固定孔3、翻边加强筋4、支脚5、周边件固定孔6、外翻加强筋7、车身固定孔8、C型加强筋9、周边件10、卡扣11、线束12、第一连接面51、第二连接面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的线束支架,所述线束支架包括基面1及若干个与基面1连接的支脚5,支脚5上开有车身固定孔8,用于支架与车身固定,基面1上开有线束固定孔3,用于固定线束12,基面1上还开有周边件固定孔6,用于将周边件10固定在支架上,周边件10与线束12分别固定于基面1两侧。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以基面1所在平面为水平参照面,周边件10常见的如PTC发热体,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螺丝经由3个周边件固定孔6固定在支架的基面1下方,线束固定孔3设置在基面1上,线束12固定在所述线束固定孔3上并位于基面1上方,目的是为了让线束12尽可能地与PTC发热体保持距离。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地节省空间,支脚5与基面1连接处弯折形成一个可容纳PTC发热体的空间,该空间位于基面1下方,PTC发热体被包裹在所述空间中,充分节省了支架与PTC发热体的安装空间。如图2所示,从PTC发热体侧面一端引出的线束12经弯曲固定在支架上,由于侧面有支脚5的存在,避免了线束12与PTC发热体的直接接触。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线束固定孔3与卡扣11适配,卡扣11与线束固定孔3组合用于固定线束12,卡扣11固定较传统的扎带、线夹固定更为牢固,寿命更长,在某些情形下,用卡扣11来固定线束12也更为灵活。
进一步的,所述基面1上还开有翻边加强孔2,所述翻边加强孔2包括设置在基面1上的孔以及沿该孔边缘设置的翻边,所述翻边凸出于基面1。此结构为机械领域中的常用加强型结构,其提升了支架机械强度,也节约了材料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支脚5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面51与第二连接面52,所述第一连接面51与基面1连接,且第一连接面51与基面1之间形成一定夹角使得支架成立体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面52作为支架与车身的连接处,设置在立体的支架上距离基面1最远端的位置,第一连接面51与第二连接面52之间形成一定夹角使得第二连接面52与车身表面适配,所述车身固定孔8设置在第二连接面52上。支脚5的第一连接面51与第二连接面52处弯折的夹角根据实际情况下车身与支脚5的夹角进行设置,目的是使得支架与车身的连接更为灵活,可靠。
进一步的,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加强第一连接面51与第二连接面52的连接处的机械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脚5的第一连接面51与第二连接面52的连接处采用C型加强筋9结构,所述C型加强筋9结构为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处中间位置并且在对应的连接处表面呈一侧凹陷一侧凸起的状态。
进一步的,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与上述思想一致,为了加强支脚5与所述基面1的连接处的机械强度,所述支脚5与所述基面1的连接处采用C型加强筋9结构,所述C型加强筋9结构为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处中间位置并且在对应的连接处表面呈一侧凹陷一侧凸起的状态。
进一步的,为了加强支脚5以及支脚5与基面1的连接处的机械强度,所述支脚5的边缘还设置有外翻加强筋7结构,所述外翻加强筋7结构为沿支脚5边缘凸起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沿支脚5边缘延伸至支脚5与基面1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为了加强支架的机械强度,以及减少了线束11与支架边缘的磨损,所述支架的边缘均采用圆角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周边件固定孔6周围采用翻边加强筋4结构,所述翻边加强筋4结构包括开孔面及位于开孔面边缘的第二翻边,所述开孔面下沉或上凸于基面表面,所述开孔面与基面表面通过第二翻边连接。
如此,提升了周边件固定孔6处的机械强度,并使得周边件与开孔面固定,从而使得周边件与基面1间也存在一定距离,进而使得周边件10与固定于基面1另一侧的线束的距离更加安全。通过上述线束固定支架,将线束和周边件同时得以固定到车辆上,并且通过支架的上开孔以及容纳空间合理的布置,使得周边件与线束之间的具有安全距离、且布置有序,不仅节约空间,而且布置统一、操作速度快;通过各种加强设置,使得支架的机械强度高,固定可靠性高。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面及若干个与基面连接的支脚;
所述支脚上开有车身固定孔,用于支架与车身固定;
所述基面上开有线束固定孔,用于固定线束;
所述基面上还开有周边件固定孔,用于将周边件固定在支架上;其中周边件固定区与线束固定区分别设置于基面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与所述基面形成一个可容纳周边件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孔与卡扣适配,卡扣与线束固定孔组合用于固定线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面上还开有翻边加强孔,所述翻边加强孔包括设置在基面上的孔以及沿该孔边缘设置的翻边,所述翻边凸出于基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基面连接,且第一连接面与基面之间形成一定夹角使得支架成立体结构,所述车身固定孔设置在第二连接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的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的连接处采用C型加强筋结构,所述C型加强筋结构为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处中间位置并且在对应的连接处表面呈一侧凹陷一侧凸起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与所述基面的连接处采用C型加强筋结构,所述C型加强筋结构为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处中间位置并且在对应的连接处表面呈一侧凹陷一侧凸起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的边缘还设置有外翻加强筋结构,所述外翻加强筋结构为沿支脚边缘凸起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沿支脚边缘延伸至支脚与基面的连接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边缘均采用圆角过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件固定孔周围采用翻边加强筋结构,所述翻边加强筋结构包括开孔面及位于开孔面边缘的第二翻边,所述开孔面下沉或上凸于基面表面,所述开孔面与基面表面通过第二翻边连接。
CN201822215054.6U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线束固定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76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5054.6U CN209776350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线束固定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5054.6U CN209776350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线束固定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76350U true CN209776350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90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1505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76350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线束固定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763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76350U (zh) 一种线束固定支架
CN104763896A (zh) 一种卡扣式led平板灯及其生产工艺
CN202799474U (zh) 快装式防水罩
CN204230805U (zh) 一种线束接插件固定支架
CN213753373U (zh) 一种防脱落效果好的汽车线束
CN208576514U (zh) 线束安装支架和车辆
CN106534419A (zh) 按键装配结构和移动终端
CN205900806U (zh) 一种直排线簧接触件
CN210591656U (zh) 前格栅显示屏装置及汽车
CN210182570U (zh) 一种pos机的非接触式天线及pos机
CN204967178U (zh) 汽车线束保护盒
CN210839945U (zh) 一种侧放散热板的车载功放机箱及车载显示器
CN209150309U (zh) 一种汽车玻璃接线端子
CN208461607U (zh) 端子连接装置及具有该端子连接装置的电机
CN213660802U (zh) 一种新型汽车用线束连接器固定结构
CN208538746U (zh) 一种墙壁开关
CN208256780U (zh) 一种易更换电池的壳体结构
CN211893103U (zh) 一种线束固定支架
CN106482001A (zh) Led灯泡的光源件与驱动板的电连接器及led灯泡
CN206469094U (zh) Led灯泡的光源件与驱动板的电连接器及led灯泡
CN216120094U (zh) 一种紧凑型电磁开关
CN216153717U (zh) 一种用于座椅下方的门槛板线束支架
CN216684308U (zh) 线束固定支架
CN217048799U (zh) 发动机舱罩锁钩安装板总成
CN220816145U (zh) 一种卡夹防错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