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692069U - 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2069U
CN209692069U CN201920701286.4U CN201920701286U CN209692069U CN 209692069 U CN209692069 U CN 209692069U CN 201920701286 U CN201920701286 U CN 201920701286U CN 209692069 U CN209692069 U CN 209692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tip
contact conductor
spring
slot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012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波
唐安
周坤鹏
谷小伟
阮进福
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Elander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Elander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Elander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Elander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012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92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2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2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包括电源适配器、第一接触导体、第二接触导体和触指弹簧;第一接触导体为触指插板;第二接触导体形成供触指插板插入的插槽,插槽的两侧壁至少其中一侧壁设置触指弹簧,触指插板插入插槽时,触指插板与触指弹簧弹性接触;电源适配器的电流输出端与第一接触导体和第二接触导体其中一接触导体连接,而第一接触导体和第二接触导体中的另一接触导体与充电电池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补偿电源适配器的电流输出端与充电电池的电流输入端的接触导体接触偏差,使得接触导体插拔顺畅,且接触导体之间的接触面保持于较大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行各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一种为无人自动化车库配备的泊车自动导航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应运而生。AGV大都采用高性能锂电池作为动力源,而给锂电池充电便成为高效生产的重要环节。
充电装置整体分为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两种,其中,有线充电包括蛇形充电桩、环形同轴伸入方式等;蛇形充电适应于电动汽车充电;环形同轴方式单级伸缩,靠伸缩端弹簧补偿,需要伸缩装置先往一个方向偏转,然后再往反方向偏转才可以伸缩到位,使得结构巨大。
同时,充电装置使用的充电接触导体为航空插头式接触导体,即电源适配器的电流输出端与充电电池的电流输入端的接触导体为公端与母端的插拔配合接触导体,通常,公端为插芯,而母端为插槽,插芯插入插槽中实现充电接触。插芯与插槽自动化对接时,插芯与插槽之间容易偏差,使得非同轴形式下的插入力过大,插入容易受干扰,同时,容易发生点接触,使得在大电流充电情况下,容易损坏公端与母端的插拔配合接触导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实现自动补偿电源适配器的电流输出端与充电电池的电流输入端的接触导体接触偏差,使得接触导体插拔顺畅,且接触导体之间的接触面保持于较大面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包括电源适配器、第一接触导体、第二接触导体和触指弹簧;
第一接触导体为触指插板;
第二接触导体形成供触指插板插入的插槽,插槽的两侧壁至少其中一侧壁设置触指弹簧,触指插板插入插槽时,触指插板与触指弹簧弹性接触;
电源适配器的电流输出端与第一接触导体和第二接触导体其中一接触导体连接,而第一接触导体和第二接触导体中的另一接触导体与充电电池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由于第二接触导体形成供触指插板插入的插槽,插槽的两侧壁至少其中一侧壁设置触指弹簧,触指插板插入插槽时,触指插板与触指弹簧弹性接触,触指弹簧自动补偿电源适配器的电流输出端与充电电池的电流输入端的接触导体接触偏差,使得接触导体插拔顺畅,且接触导体之间的接触面保持于较大面积。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电源适配器的电流输出端与第二接触导体连接,而第一接触导体与充电电池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架、升降装置和水平伸缩装置;升降装置设置在固定架上,而水平伸缩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上,并由升降装置驱使其沿竖直方向升降;电源适配器设置在水平伸缩装置上,并由水平伸缩装置驱使其沿水平方向位移。
进一步,升降装置包括蜗轮、蜗杆及动力机构;蜗轮与蜗杆啮合,动力机构通过驱使蜗轮转动而驱使蜗杆升降,水平伸缩装置设置在蜗杆上。
进一步,水平伸缩装置包括逆平行四边形机构和电动缸,逆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固定端设置在升降装置上,逆平行四边形机构的伸缩端设置电源适配器;电动缸驱使逆平行四边形机构伸缩。
进一步,插槽的两侧壁分别设置触指弹簧,两侧壁对应触指弹簧之间的空间供触指插板插入,空间距离小于触指插板宽度,触指插板与插槽两侧壁的触指弹簧弹性接触。
进一步,插槽的侧壁上设置轴向安装槽,安装槽的深度小于触指弹簧的外径,触指弹簧突出于安装槽。
进一步,触指弹簧为螺旋斜弹簧,螺旋斜弹簧的弹簧圈朝同一方向设置。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升降装置和水平伸缩装置连接,并控制升降装置和水平伸缩装置动作。
进一步,第一接触导体置于封闭壳体中,封闭壳体设置插入口,插入口的上下侧壁分别铰接开关门,每一开关门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关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分解图;
图4为触指插板与插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插槽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的升降装置的放大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接触导体的分解图。
标号说明
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10 泊车自动导航车20
电源适配器1 第一接触导体2
触指插板21 封闭壳体22
插入口221 开关门222
第二接触导体3 插槽31
触指弹簧4 固定架5
升降装置6 蜗轮61
蜗杆62 动力机构63
水平伸缩装置7 逆平行四边形机构71
电动缸72 固定端711
伸缩端712 控制器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包括电源适配器、第一接触导体、第二接触导体和触指弹簧;第一接触导体为触指插板;第二接触导体形成供触指插板插入的插槽,插槽的两侧壁至少其中一侧壁设置触指弹簧,触指插板插入插槽时,触指插板与触指弹簧弹性接触;电源适配器的电流输出端与第一接触导体和第二接触导体其中一接触导体连接,而第一接触导体和第二接触导体中的另一接触导体与充电电池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补偿电源适配器的电流输出端与充电电池的电流输入端的接触导体接触偏差,使得接触导体插拔顺畅,且接触导体之间的接触面保持于较大面积。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10,包括电源适配器1、第一接触导体2、第二接触导体3和触指弹簧4。
第一接触导体2为触指插板21;第二接触导体3形成供触指插板21插入的插槽31,插槽31的两侧壁至少其中一侧壁设置触指弹簧4,触指插板21插入插槽31时,触指插板21与触指弹簧4弹性接触。
在一些示例中,触指弹簧4可以为螺旋斜弹簧,螺旋斜弹簧的弹簧圈朝同一方向设置。触指插板21与触指弹簧4的外圆周并沿轴向弹性接触。
电源适配器1的电流输出端与第一接触导体2和第二接触导体3其中一接触导体连接,而第一接触导体2和第二接触导体3中的另一接触导体与充电电池连接。
由于第二接触导体3形成供触指插板21插入的插槽31,插槽31的两侧壁至少其中一侧壁设置触指弹簧4,触指插板21插入插槽31时,触指插板21与触指弹簧4弹性接触,触指弹簧4自动补偿电源适配器1的电流输出端与充电电池的电流输入端的接触导体接触偏差,使得接触导体插拔顺畅,且接触导体之间的接触面保持于较大面积。
在一些示例中,电源适配器1的电流输出端与第二接触导体3连接,而第一接触导体2与充电电池连接。充电电池通常位于待充电设备内,待充电设备可以为泊车自动导航车20,或者其它设备。电源适配器1的电流输出端与第二接触导体3连接,而第一接触导体2的触指插板21与第二接触导体3的插槽31弹性接触,从而使得电源适配器1为充电电池充电。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该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10还包括固定架5、升降装置6和水平伸缩装置7;升降装置6设置在固定架5上,而水平伸缩装置7设置在升降装置6上,并由升降装置6驱使其沿竖直方向升降;电源适配器1设置在水平伸缩装置7上,并由水平伸缩装置7驱使其沿水平方向位移。固定架5用于固定和支撑升降装置6,升降装置6驱使水平伸缩装置7沿竖直方向升降,而电源适配器1设置在水平伸缩装置7上,使得电源适配器1可沿竖直方向运动,且水平伸缩装置7可以驱使电源适配器1沿水平方向位移,从而使得电源适配器1可以沿水平及竖直方向运动,从而方便充电。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所示,升降装置6包括蜗轮61、蜗杆62及动力机构63;蜗轮61与蜗杆62啮合,动力机构63通过驱使蜗轮61转动而驱使蜗杆62升降,水平伸缩装置7设置在蜗杆62上,从而使得水平伸缩装置7可沿竖直方向升降。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水平伸缩装置7包括逆平行四边形机构71和电动缸72,逆平行四边形机构71的固定端711设置在升降装置6上,逆平行四边形机构71的伸缩端712设置电源适配器1;电动缸72驱使逆平行四边形机构71伸缩,从而使得电源适配器1可沿着水平方向运动,逆平行四边形机构71使得结构紧凑,节省空间。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插槽31的两侧壁分别设置触指弹簧4,同时,插槽31两侧壁的触指弹簧4对称设置,以保持受力平衡,可以为1-10组,两侧壁对应触指弹簧4之间的空间供触指插板21插入,空间距离小于触指插板21宽度,触指插板21与插槽31两侧壁的触指弹簧4弹性接触。本示例中两侧壁对应触指弹簧4之间的空间距离略小于触指插板21宽度,使得触指插板21与插槽31两侧壁的触指弹簧4弹性接触良好,又不至于使触指插板21难以插入两侧壁对应触指弹簧4之间的空间。
当然,也可以插槽31的两侧壁中的其中一侧壁设置触指弹簧4,即单边置顶设置触指弹簧4。
在一些示例中,插槽31的侧壁上设置轴向安装槽,安装槽的深度小于触指弹簧4的外径,触指弹簧4突出于安装槽,触指弹簧4安装在安装槽内,由于触指弹簧4突出于安装槽,方便触指插板21与插槽31两侧壁的触指弹簧4弹性接触。
在一些示例中,该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10还包括控制器8,控制器8分别与升降装置6和水平伸缩装置7连接,并控制升降装置6和水平伸缩装置7动作,通过操控控制器8可以方便的控制电源适配器1沿水平及竖直方向运动,从而方便充电。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接触导体2置于封闭壳体22中,封闭壳体22设置插入口221,插入口221的上下侧壁分别铰接开关门222,每一开关门222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关闭,封闭壳体22及开关门222在非充电状态下,防止水汽及灰尘进入而保护第一接触导体2,需要充电时,第二接触导体3的插槽31穿过开关门222及插入口221与触指插板21接触,从而为充电电池充电,而充电完毕时,第二接触导体3的插槽31脱离开关门222及插入口221,开关门222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关闭,继续保护第一接触导体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适配器、第一接触导体、第二接触导体和触指弹簧;
第一接触导体为触指插板;
第二接触导体形成供触指插板插入的插槽,插槽的两侧壁至少其中一侧壁设置触指弹簧,触指插板插入插槽时,触指插板与触指弹簧弹性接触;
电源适配器的电流输出端与第一接触导体和第二接触导体其中一接触导体连接,而第一接触导体和第二接触导体中的另一接触导体与充电电池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适配器的电流输出端与第二接触导体连接,而第一接触导体与充电电池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升降装置和水平伸缩装置;升降装置设置在固定架上,而水平伸缩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上,并由升降装置驱使其沿竖直方向升降;电源适配器设置在水平伸缩装置上,并由水平伸缩装置驱使其沿水平方向位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装置包括蜗轮、蜗杆及动力机构;蜗轮与蜗杆啮合,动力机构通过驱使蜗轮转动而驱使蜗杆升降,水平伸缩装置设置在蜗杆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伸缩装置包括逆平行四边形机构和电动缸,逆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固定端设置在升降装置上,逆平行四边形机构的伸缩端设置电源适配器;电动缸驱使逆平行四边形机构伸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插槽的两侧壁分别设置触指弹簧,两侧壁对应触指弹簧之间的空间供触指插板插入,空间距离小于触指插板宽度,触指插板与插槽两侧壁的触指弹簧弹性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插槽的侧壁上设置轴向安装槽,安装槽的深度小于触指弹簧的外径,触指弹簧突出于安装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触指弹簧为螺旋斜弹簧,螺旋斜弹簧的弹簧圈朝同一方向设置。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升降装置和水平伸缩装置连接,并控制升降装置和水平伸缩装置动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接触导体置于封闭壳体中,封闭壳体设置插入口,插入口的上下侧壁分别铰接开关门,每一开关门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关闭。
CN201920701286.4U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 Active CN209692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1286.4U CN209692069U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1286.4U CN209692069U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2069U true CN209692069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8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01286.4U Active CN209692069U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920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7601A (zh) * 2019-11-27 2020-04-03 厦门义兰德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的接触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7601A (zh) * 2019-11-27 2020-04-03 厦门义兰德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的接触头
CN110957601B (zh) * 2019-11-27 2024-09-27 厦门义兰德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的接触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85242B2 (en)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CN108158491B (zh) 交直流两用的吸尘器
US5584715A (en) Universal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receiving DC and AC electrical connectors
CN203885445U (zh) 自移动机器人及自移动机器人系统
EP2254205B1 (en) Adaptor device for charging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NL2016995B1 (en) Integrated power module and electric bicycle having the same
CN209692069U (zh) 一种排插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
CN211961937U (zh) 智能扫地机器人
CN107650659A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电池系统
CN109921235B (zh) 用于车辆的游动连接装置和车辆
CN208489459U (zh) 接头组件、接头装置和设备
CN209692012U (zh) 一种漏斗触指充电装置
CN207587801U (zh) 电池仓和车辆
CN106864301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209434504U (zh) 用于车辆的游动连接装置和车辆
CN208277874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冷却封板及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dcdc一体机
CN207984612U (zh) 一种具有电池保护功能的续航能力强的新能源汽车
CN208862068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容置盒
CN109474051B (zh) 一种无人机万能充电装置
CN211017495U (zh) 一种触指弹簧式充电装置的接触头
CN208860453U (zh) 带有支撑装置的汽车衡
CN208118976U (zh) 防水电池管理系统及动力电池电源系统
CN208918382U (zh) 一种接驳装置及立体车库
CN109130913A (zh) 一种具有防火及充电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
CN216101966U (zh) 一种用于全地形车动力取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