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684240U - 发动机分装托盘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分装托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4240U
CN209684240U CN201920370950.1U CN201920370950U CN209684240U CN 209684240 U CN209684240 U CN 209684240U CN 201920370950 U CN201920370950 U CN 201920370950U CN 209684240 U CN209684240 U CN 209684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leg
engine
gearbox
speed changing
chang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709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709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4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4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4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分装托盘,包括底板,该底板上通过旋转轴总成连接有旋转板,旋转板与底板平行设置,在旋转板上设置有数个套筒座,在旋转板上对应发动机的位置处的套筒座上连接有发动机支撑组件,在旋转板上对应变速箱的位置处的套筒座上连接有变速箱支撑组件,在旋转板上对应副车架的位置处的套筒座上连接有副车架支撑组件;套筒座包括柱状本体,该柱状本体的中心沿其轴向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孔壁上具有一竖直平面。本方案一方面根据共线发动机产品结构设计对应的支撑组件,只需将对应车型的支撑组件安装在相应位置的套筒座上即可,另一方面提高了发动机分装生产效率;有效实现了多款发动机产品在汽车整车生产厂共线分装的需求。

Description

发动机分装托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分装托盘。
背景技术
在汽车整车装配过程中,发动机总成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需与之连接装配的零部件很多,如果全部在生产主线上完成,生产节拍及装配操作空间将难以满足,所以目前汽车整车生产厂几乎均设置了发动机分装线,发动机分装时需要设计分装托盘对副车架、变速箱、发动机进行支撑,但是,目前汽车整车生产厂所用发动机分装托盘大多数为整体式结构,是根据具体某款车型产品的结构进行设计的,使用时只能满足该款车型发动机产品使用,而每一种车型的副车架、变速箱、发动机三者之间的组合位置是不同的,原有的发动机分装托盘只能进行单一机型装配,故不能满足多车型共线生产,无法最大化满足生产效率及装配精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提高装配效率,以解决目前发动机分装托盘不能满足多款车型产品共线生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分装托盘,包括底板,该底板上通过旋转轴总成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在所述旋转板上设置有数个套筒座,在所述旋转板上对应发动机的位置处的套筒座上连接有发动机支撑组件,在所述旋转板上对应变速箱的位置处的套筒座上连接有变速箱支撑组件,在所述旋转板上对应副车架的位置处的套筒座上连接有副车架支撑组件;
所述套筒座包括柱状本体,该柱状本体的中心沿其轴向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具有一竖直平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发动机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发动机,变速箱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变速箱,副车架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副车架,当需要分装另一种车型的发动机时,只需选择对应车型的发动机支撑组件、变速箱支撑组件和副车架支撑组件安装在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套筒座上即可,结构简单,方便使用,适应多种车型共线生产。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板上设置有数个垫板,所述套筒座设置在该垫板上;所述柱状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凸台,该凸台嵌入所述垫板内。
作为优选,所述发动机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发动机支撑和第二发动机支撑,所述第一发动机支撑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内的第一发动机支腿,该第一发动机支腿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发动机连接座,该第一发动机连接座呈L型结构,所述第一发动机连接座上连接有第一发动机支撑块;
所述第二发动机支撑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内第二发动机支腿,该第二发动机支腿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发动机连接座,该第二发动机连接座上设置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连接有第二发动机支撑块;
所述第一发动机支腿和第二发动机支腿的高度均高于所述柱状本体的高度,且所述第一发动机支腿和第二发动机支腿均呈柱状结构,该柱状结构的外周对应所述竖直平面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竖直平面相配合的缺口。
如此设置,通过第一发动机支腿和第二发动机支腿将第一发动机支撑和第二发动机支撑安装在对应位置的套筒座上,且设置的缺口能够与套筒座内的竖直平面相配合进行进一步定位,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力而发生旋转导致支撑不稳。
作为优选,所述发动机支撑组件包括第三发动机支撑和第四发动机支撑,所述第三发动机支撑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内的第三发动机支腿,该第三发动机支腿上连接有第三发动机连接座,该第三发动机连接座上设置有凹槽,该凹槽内安装有第三发动机支撑块;
所述第四发动机支撑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内的第四发动机支腿,该第四发动机支腿的上端连接有第四发动机支撑块;
所述第三发动机支腿和所述第四发动机支腿的高度均高于所述柱状本体的高度,且所述第三发动机支腿和第四发动机支腿均呈柱状结构,该柱状结构的外周对应所述竖直平面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竖直平面相配合的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副车架支撑组件包括两个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内的副车架支腿,两个所述副车架支腿的上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副车架支撑块,两个所述副车架支撑块之间设置有连接杆,其中一个所述副车架支撑块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定位销;
所述副车架支腿呈柱状结构,其高度高于所述柱状本体的高度,该柱状结构的外周对应所述竖直平面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竖直平面相配合的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变速箱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变速箱支撑和第二变速箱支撑,所述第一变速箱支撑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内的第一变速箱支腿,该第一变速箱支腿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变速箱连接座,该第一变速箱连接座上连接有第一变速箱支撑块;
所述第二变速箱支撑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内的第二变速箱支腿,该第二变速箱支腿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变速箱连接座,该第二变速箱连接座上设置有通槽,该通槽内安装有第二变速箱支撑块;
所述第一变速箱支腿和第二变速箱支腿均呈柱状结构,其高度高于所述柱状本体的高度,且所述柱状结构的外周对应所述竖直平面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竖直平面相配合的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变速箱支撑组件包括第三变速箱支撑和第四变速箱支撑,所述第三变速箱支撑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内的第三变速箱支腿,该第三变速箱支腿的上端连接有第三变速箱连接座,该第三变速箱连接座上具有一通槽,该通槽内安装有第三变速箱支撑块;
所述第四变速箱支撑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内的第四变速箱支腿,该第四变速箱支腿的上端连接有第四变速箱连接座,该第四变速箱连接座上具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内安装有第四变速箱支撑块;
所述第三变速箱支腿和第四变速箱支腿均呈柱状结构,其高度高于所述柱状本体的高度,且所述柱状结构的外周对应所述竖直平面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竖直平面相配合的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变速箱支撑组件包括第五变速箱支撑和第六变速箱支撑,所述第五变速箱支撑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内第五变速箱支腿,该第五变速箱支腿的上端连接有第五变速箱连接座,该第五变速箱连接座上连接有第五变速箱支撑块;
所述第六变速箱支撑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内的第六变速箱支腿,该第六变速箱支腿的上端连接有第六变速箱连接座,该第六变速箱连接座具有一安装槽,该安装槽内安装有第六变速箱支撑块;
所述第五变速箱支腿和第六变速箱支腿均呈柱状结构,其高度高于所述柱状本体的高度,且所述柱状结构的外周对应所述竖直平面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竖直平面相配合的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方案的汽车发动机分装托盘采用分体结构,一方面根据共线发动机产品结构设计对应的支撑组件,使用时,只需将对应车型的支撑组件安装在相应位置的套筒座上即可,另一方面通过现场简单、快速安装切换,实现了多款发动机产品共线生产使用,提高了发动机分装生产效率;其结构简单、支撑稳定、定位精度高,提高了发动机分装托盘定位精度;其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有效实现了多款发动机产品在汽车整车生产厂共线分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和旋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第一副车架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第一发动机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第二发动机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第一变速箱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的第二变速箱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第三发动机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的第四发动机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的第三变速箱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8中的第四变速箱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的第五变速箱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中的第六变速箱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中的套筒座的主视图;
图17为图1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附图1-附图17所示的发动机分装托盘,包括底板1,该底板1上通过旋转轴总成连接有旋转板3,旋转板3与底板1均呈矩形结构,旋转板3与底板1平行设置,在底板1上靠近其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向轮组件10,在旋转板3上设置有数个套筒座4,在旋转板3上对应发动机的位置处的套筒座4上连接有发动机支撑组件,在旋转板3上对应变速箱的位置处的套筒座4上连接有变速箱支撑组件,在旋转板3上对应副车架的位置处的套筒座4上连接有副车架支撑组件;套筒座4包括柱状本体40,该柱状本体40的中心沿其轴向设置有安装孔42,所述安装孔42的孔壁上具有一竖直平面43。旋转板3上设置有数个垫板,套筒座4设置在该垫板上;在柱状本体40的下端设置有凸台41,该凸台41嵌入垫板内。
如图2-图7所示的第一具体实施例,在旋转板3上对应该车型的发动机的位置处连接有第一发动机支撑11和第二发动机支撑12,第一发动机支撑11和第二发动机支撑12前后设置在旋转板3的前端靠近右侧的位置处,第一发动机支撑11包括能够伸入安装孔42内的第一发动机支腿110,该第一发动机支腿110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发动机连接座111,该第一发动机连接座111呈L型结构,第一发动机连接座111上连接有第一发动机支撑块112;第二发动机支撑12包括能够伸入安装孔42内第二发动机支腿120,该第二发动机支腿120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发动机连接座121,该第二发动机连接座121上设置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连接有第二发动机支撑块122;第一发动机支撑块112和第二发动机支撑块122的具体结构与该款车型的发动机的具体结构相对应,且第一发动机支撑块112和第二发动机支撑块122均为尼龙材质制成;第一发动机支腿110和第二发动机支腿120的高度均高于柱状本体40的高度,且第一发动机支腿110和第二发动机支腿120均呈柱状结构,该柱状结构的外周对应竖直平面43的位置处设置有与竖直平面43相配合的缺口。
在旋转板3上对应该车型的变速箱的位置处连接有第一变速箱支撑21和第二变速箱支撑22,第一变速箱支撑21和第二变速箱支撑22设置在旋转板3上靠近其前端左侧的位置处,第一变速箱支撑21包括能够伸入安装孔42内的第一变速箱支腿210,该第一变速箱支腿210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变速箱连接座211,该第一变速箱连接座211上连接有第一变速箱支撑块212;第二变速箱支撑22包括能够伸入安装孔42内的第二变速箱支腿220,该第二变速箱支腿220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变速箱连接座221,该第二变速箱连接座221上设置有通槽,该通槽内安装有第二变速箱支撑块222;第一变速箱支撑块212和第二变速箱支撑块222与该款车型的变速箱的具体结构相对应,且第一变速箱支撑块212和第二变速箱支撑块222均为尼龙材质制成,第一变速箱支腿210和第二变速箱支腿220均呈柱状结构,其高度高于柱状本体40的高度,且柱状结构的外周对应竖直平面43的位置处设置有与竖直平面43相配合的缺口。
在旋转板3上对应该车型的副车架的位置处连接有两个副车架支撑组件,两个副车架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旋转板3上靠近其后端两侧的位置,每一个副车架支撑组件沿旋转板3的长度方向设置,该副车架支撑组件包括两个能够伸入安装孔42内的副车架支腿310,两个副车架支腿310的上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副车架支撑块311,副车架支撑块311由尼龙材质制成,两个副车架支撑块31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312,在其中一个副车架支撑块31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定位销313;副车架支腿310呈柱状结构,其高度高于柱状本体40的高度,该柱状结构的外周对应竖直平面43的位置处设置有与竖直平面43相配合的缺口。
如附图8-附图12所示的第二具体实施例,该款车型的副车支撑组件的结构和设置位置与上一个实施例的相同,在此不做详细描述,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旋转板3上对应该款车型的发动机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发动机支撑13和第四发动机支撑14,第三发动机支撑13包括能够伸入安装孔42内的第三发动机支腿130,该第三发动机支腿130上连接有第三发动机连接座131,该第三发动机连接座131上设置有凹槽,该凹槽内安装有第三发动机支撑块132;第四发动机支撑14包括能够伸入安装孔42内的第四发动机支腿140,该第四发动机支腿140的上端连接有第四发动机支撑块141;第三发动机支撑块132和第四支撑块141与该款车型的发动机的具体结构相对应,第三发动机支撑块132和第四支撑块141均由尼龙材质制成,第三发动机支腿130和第四发动机支腿140的高度均高于柱状本体40的高度,且第三发动机支腿130和第四发动机支腿140均呈柱状结构,该柱状结构的外周对应竖直平面43的位置处设置有与竖直平面43相配合的缺口。
在旋转板3上对应该款车型的变速箱的位置处连接有第三变速箱支撑23和第四变速箱支撑24,第三变速箱支撑23包括能够伸入安装孔42内的第三变速箱支腿230,该第三变速箱支腿230的上端连接有第三变速箱连接座231,该第三变速箱连接座231上具有一通槽,该通槽内安装有第三变速箱支撑块232;第四变速箱支撑24包括能够伸入安装孔42内的第四变速箱支腿240,该第四变速箱支腿240的上端连接有第四变速箱连接座241,该第四变速箱连接座241上具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内安装有第四变速箱支撑块242;第三变速箱支撑块232和第四变速箱支撑块242的具体结构与该款车型的变速箱的具体结构相对应,第三变速箱支撑块232和第四变速箱支撑块242均由尼龙材质制成,第三变速箱支腿230和第四变速箱支腿240均呈柱状结构,其高度高于柱状本体40的高度,且柱状结构的外周对应所述竖直平面43的位置处设置有与竖直平面43相配合的缺口。
如附图13-附图15所示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副车架支撑组件和发动机支撑组件与第二个实施例的相同,在此不做详细描述,不同的是,在旋转板3上对应该款车型的变速箱的位置处连接有第五变速箱支撑25和第六变速箱支撑26,第五变速箱支撑25包括能够伸入安装孔42内第五变速箱支腿250,该第五变速箱支腿250的上端连接有第五变速箱连接座251,该第五变速箱连接座251上连接有第五变速箱支撑块252;第六变速箱支撑26包括能够伸入安装孔42内的第六变速箱支腿260,该第六变速箱支腿260的上端连接有第六变速箱连接座261,该第六变速箱连接座261具有一安装槽,该安装槽内安装有第六变速箱支撑块262;第五变速箱支撑块252和第六变速箱支撑块262与该款车型对应的变速箱的具体结构相对应,第五变速箱支撑块252和第六变速箱支撑块262均由尼龙材质制成,第五变速箱支腿250和第六变速箱支腿260均呈柱状结构,其高度高于柱状本体40的高度,且柱状结构的外周对应竖直平面43的位置处设置有与竖直平面43相配合的缺口。

Claims (8)

1.一种发动机分装托盘,包括底板(1),该底板(1)上通过旋转轴总成连接有旋转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3)与所述底板(1)平行设置,在所述旋转板(3)上设置有数个套筒座(4),在所述旋转板(3)上对应发动机的位置处的套筒座(4)上连接有发动机支撑组件,在所述旋转板(3)上对应变速箱的位置处的套筒座(4)上连接有变速箱支撑组件,在所述旋转板(3)上对应副车架的位置处的套筒座(4)上连接有副车架支撑组件;
所述套筒座(4)包括柱状本体(40),该柱状本体(40)的中心沿其轴向设置有安装孔(42),所述安装孔(42)的孔壁上具有一竖直平面(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分装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3)上设置有数个垫板,所述套筒座(4)设置在该垫板上;
所述柱状本体(40)的下端设置有凸台(41),该凸台(41)嵌入所述垫板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分装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发动机支撑(11)和第二发动机支撑(12),所述第一发动机支撑(11)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42)内的第一发动机支腿(110),该第一发动机支腿(110)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发动机连接座(111),该第一发动机连接座(111)呈L型结构,所述第一发动机连接座(111)上连接有第一发动机支撑块(112);
所述第二发动机支撑(12)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42)内第二发动机支腿(120),该第二发动机支腿(120)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发动机连接座(121),该第二发动机连接座(121)上设置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连接有第二发动机支撑块(122);
所述第一发动机支腿(110)和第二发动机支腿(120)的高度均高于所述柱状本体(40)的高度,且所述第一发动机支腿(110)和第二发动机支腿(120)均呈柱状结构,该柱状结构的外周对应所述竖直平面(43)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竖直平面(43)相配合的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分装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支撑组件包括第三发动机支撑(13)和第四发动机支撑(14),所述第三发动机支撑(13)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42)内的第三发动机支腿(130),该第三发动机支腿(130)上连接有第三发动机连接座(131),该第三发动机连接座(131)上设置有凹槽,该凹槽内安装有第三发动机支撑块(132);
所述第四发动机支撑(14)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42)内的第四发动机支腿(140),该第四发动机支腿(140)的上端连接有第四发动机支撑块(141);
所述第三发动机支腿(130)和所述第四发动机支腿(140)的高度均高于所述柱状本体(40)的高度,且所述第三发动机支腿(130)和第四发动机支腿(140)均呈柱状结构,该柱状结构的外周对应所述竖直平面(43)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竖直平面(43)相配合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分装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支撑组件包括两个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42)内的副车架支腿(310),两个所述副车架支腿(310)的上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副车架支撑块(311),两个所述副车架支撑块(31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312),其中一个所述副车架支撑块(31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定位销(313);
所述副车架支腿(310)呈柱状结构,其高度高于所述柱状本体(40)的高度,该柱状结构的外周上对应所述竖直平面(43)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竖直平面(43)相配合的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分装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变速箱支撑(21)和第二变速箱支撑(22),所述第一变速箱支撑(21)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42)内的第一变速箱支腿(210),该第一变速箱支腿(210)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变速箱连接座(211),该第一变速箱连接座(211)上连接有第一变速箱支撑块(212);
所述第二变速箱支撑(22)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42)内的第二变速箱支腿(220),该第二变速箱支腿(220)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变速箱连接座(221),该第二变速箱连接座(221)上设置有通槽,该通槽内安装有第二变速箱支撑块(222);
所述第一变速箱支腿(210)和第二变速箱支腿(220)均呈柱状结构,其高度高于所述柱状本体(40)的高度,且所述柱状结构的外周对应所述竖直平面(43)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竖直平面(43)相配合的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分装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支撑组件包括第三变速箱支撑(23)和第四变速箱支撑(24),所述第三变速箱支撑(23)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42)内的第三变速箱支腿(230),该第三变速箱支腿(230)的上端连接有第三变速箱连接座(231),该第三变速箱连接座(231)上具有一通槽,该通槽内安装有第三变速箱支撑块(232);
所述第四变速箱支撑(24)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42)内的第四变速箱支腿(240),该第四变速箱支腿(240)的上端连接有第四变速箱连接座(241),该第四变速箱连接座(241)上具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内安装有第四变速箱支撑块(242);
所述第三变速箱支腿(230)和第四变速箱支腿(240)均呈柱状结构,其高度高于所述柱状本体(40)的高度,且所述柱状结构的外周对应所述竖直平面(43)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竖直平面(43)相配合的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分装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支撑组件包括第五变速箱支撑(25)和第六变速箱支撑(26),所述第五变速箱支撑(25)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42)内第五变速箱支腿(250),该第五变速箱支腿(250)的上端连接有第五变速箱连接座(251),该第五变速箱连接座(251)上连接有第五变速箱支撑块(252);
所述第六变速箱支撑(26)包括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42)内的第六变速箱支腿(260),该第六变速箱支腿(260)的上端连接有第六变速箱连接座(261),该第六变速箱连接座(261)具有一安装槽,该安装槽内安装有第六变速箱支撑块(262);
所述第五变速箱支腿(250)和第六变速箱支腿(260)均呈柱状结构,其高度高于所述柱状本体(40)的高度,且所述柱状结构的外周对应所述竖直平面(43)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竖直平面(43)相配合的缺口。
CN201920370950.1U 2019-03-20 2019-03-20 发动机分装托盘 Active CN209684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0950.1U CN209684240U (zh) 2019-03-20 2019-03-20 发动机分装托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0950.1U CN209684240U (zh) 2019-03-20 2019-03-20 发动机分装托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4240U true CN209684240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5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70950.1U Active CN209684240U (zh) 2019-03-20 2019-03-20 发动机分装托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42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1703A (zh) * 2020-12-08 2021-04-0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动力总成合装托盘
CN112935863A (zh) * 2021-01-28 2021-06-11 苏州得乐众鑫机械有限公司 组装式汽车发动机分装托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1703A (zh) * 2020-12-08 2021-04-0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动力总成合装托盘
CN112935863A (zh) * 2021-01-28 2021-06-11 苏州得乐众鑫机械有限公司 组装式汽车发动机分装托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6757B (zh) 一种支撑旋转式发动机装配托盘
CN209684240U (zh) 发动机分装托盘
CN202010883U (zh) 转轴自动组装机
CN102563323B (zh) 一种用于为汽车档杆添加润滑脂的装置
CN109465633A (zh) 一种三向液压四连杆装配平台及其制作隔震器的方法
CN203649886U (zh) 一种螺母螺钉自动装配机构
CN201783892U (zh) 可调支撑板组装配工装
CN206084258U (zh) 一种汽车焊接工装快换机构
CN102166619B (zh)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的组芯工艺及其使用的组芯胎具
CN103204195B (zh) 模块化车身的制造方法及该模块化车身
CN109848700A (zh) 一种发动机合装及分装托盘
CN208264383U (zh) 汽车动力总成试制装配工装台小车
CN209867908U (zh) 一种发动机合装及分装托盘
CN209503934U (zh) 柔性定位系统
CN108215170B (zh) 一种3d打印机的三轴驱动装置
CN207629899U (zh) 多型号汽车车门通用胎模
CN207480045U (zh) 一种新型钢丝螺套成型机
CN208443584U (zh) 汽车变速器总成疲劳寿命试验台
CN201951578U (zh) 汽车仪表板加强梁限位安装结构
CN206749141U (zh) 绝缘纸筒定型工装
CN221413615U (zh) 一种用于六边形臂体内部支撑油漆喷杆移动的工装
CN106392632B (zh) 一种后桥分装机及其分装方法
CN201284413Y (zh) 独立驱动盘带绣电脑绣花机
CN206446692U (zh) 一种动力总成分装装置
CN109924592A (zh) 一种服装制造用装扣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