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45410U - 针灸手套 - Google Patents
针灸手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45410U CN209645410U CN201821721967.9U CN201821721967U CN209645410U CN 209645410 U CN209645410 U CN 209645410U CN 201821721967 U CN201821721967 U CN 201821721967U CN 209645410 U CN209645410 U CN 2096454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upuncture
- component
- hand
- gloves
- heat gener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467 acupunctur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7
- 238000005424 phot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06010037660 Pyrexia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554 physical thera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15 thermothera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3738 Sleep Initiation and Maintenance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2437 insomn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4827 Alzheimer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806 Brain atrop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0772 Hyperten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7443 Neurasthen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9966 Senile dement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64 aero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3549 asthen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994 ca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5037 epileps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170 patholog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479 physiological effects,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60 therapeut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针灸手套。该针灸手套包括手套和针灸组件,针灸组件连接于手套上,用于在人手部佩戴手套时与手部皮肤接触以对手部穴位进行电刺激。通过将手套与针灸组件结合起来,本申请能够在人手部佩戴该针灸手套时,实现针灸组件与手部穴位的对准,并产生电刺激,以调整营卫气血,而达到治疗改善病症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保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针灸手套。
背景技术
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而中医理论中的针灸技术在其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
针灸对人体的特定穴位产生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人在时间的流逝中,由于环境及自然规律,身体不可避免的出现状况。而进行针灸理疗需去理疗中心完成,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还必须在理疗中心的营业时间段内去,耗时耗力。特别是现在的老年人缺少人陪伴,很多时候遥远的路程对老年人来说是一项艰难的挑战。如何设计一款便携的针灸理疗产品是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针灸手套,以解决自主进行针灸理疗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针灸手套。该针灸手套包括手套和针灸组件,针灸组件连接于手套上,用于在人手部佩戴手套时与手部皮肤接触以对手部穴位进行电刺激。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通过将针灸组件与手套结合起来,并将针灸组件设置在手套上的特定位置,在人手部佩戴手套时针灸组件与手部的特定穴位对准接触,通过针灸组件给手部穴位施加电刺激,以调整营卫气血,而达到治疗改善病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针灸手套一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针灸手套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针灸手套另一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针灸手套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针灸手套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针灸手套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或图3针灸手套中的针灸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针灸手套中的针灸组件与发热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针灸手套中的另一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针灸手套中的另一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或图3中的针灸手套与智能终端、人体的交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针灸手套一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图2,该针灸手套包括手套10和针灸组件20,针灸组件20连接于手套10上,用于在人手部佩戴手套10时与手部皮肤接触以对手部穴位进行电刺激。
人手部有多个穴位,刺激各穴位可对应改善人体相应部位的症状。例如,刺激手指指尖上的十宣穴,可治疗改善人体失眠、高血压等病症。因而,时常对手部穴位进行针灸,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手套10包括手指部12、手心部14、手背部16和手腕部18。手套10例如采用弹性透气材质制成,例如布料、塑料等。例如,手套整体利用布料或塑料编织而成,其制成之后在人手部佩戴时可将人手部整体包裹。当然,制成手套10的工艺还有其他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针灸组件20的数量至少为一个,针灸组件20固定设置于手套10内部,且与手部穴位对应,针灸组件20还穿过手套10与手部皮肤接触。在人手部佩戴手套10完毕后,此时手套10的内侧紧贴于手部皮肤,且针灸组件20与手部穴位对应,开启针灸组件20即可开始对手部上的穴位进行电刺激。
参阅图3、图4,该针灸手套还包括发热组件30,发热组件30与针灸组件20对应设置,设置于针灸组件20朝向手部皮肤的一侧,用于给手部穴位处预热。
结合参阅图6,发热组件30固定连接于手套10上,且与针灸组件20一一对应设置,其用于在针灸组件20开始工作前对手部穴位处的皮肤预热及保持手部穴位处的预热温度。或者,采用发热组件30对手部穴位的热刺激来治疗改善病症。
中医里的针灸包括针法和灸法,针灸组件20对手部穴位进行电刺激,以调整营卫气血,而达到治疗改善病症的目的,其相当于针法治疗;而发热组件30利用热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病症,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其相当于灸法治疗。
参阅图5,具体地,手套10包括内层11和外层13,内层11和外层13均采用弹性透气材质制成。例如,手套10整体由两层弹性透气材质制成,或者手指部12、手心部14、手背部16和手腕部18上设置针灸组件20或其他部件的区域由内层11与外层13组成。
针灸组件20固定于外层13与内层11之间,并穿过内层11与手部皮肤接触。例如,将针灸组件20设置于内层11与外层13之间,并沿针灸组件20边缘缝制,以固定针灸组件20的位置;或者,在针灸组件20与内层11接触的边缘处封胶,针灸组件20固定于内层11上,再于针灸组件20上覆盖外层13以保护针灸组件20。
针灸组件20设置于手套10的内部,以使得针灸组件20与手套10设置成一体的同时,手套10还具有对针灸组件20的防护作用。或者,针灸组件20也可固定连接于手套10的外表面上,只要针灸组件20与手套10连接成一体,本申请对针灸组件20与手套10的连接方位、方式不作限制。
针灸组件20的整体呈矩形、圆形或三角形等形状,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具体地,针灸组件20包括电极针22和电路板24,电极针22设置于电路板24的一侧,并与电路板24电连接。电极针22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并将电压施加到人体皮肤上,刺激人体皮肤,以模拟传统的针灸过程;电路板24用于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其中,电路板24固定于外层13与内层11之间,内层11上设有第一通孔110,电极针22通过第一通孔110与手部皮肤接触。电极针22相对电路板24固定,电路板24作为电极针22的支撑载体,防止电极针22朝向外层13滑移。电路板24上还可设置感应器,感应器通过电极针22或其他导体感测人体表皮阻抗或人体表皮柔软度等指标的数据,以便于对手部穴位采用适宜的电刺激强度和热刺激强度。可知地,每个人的手部状况存在差异,可能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不同人的同一位置处的手部状况差异较大,例如年龄、工作环境等,对于相对而言人体表皮阻抗较大的穴位处的皮肤采用较高的电压刺激,对于手部皮肤比较干硬的穴位处的皮肤采用较高温度的热刺激。
参阅图7,具体地,九个电极针22设置于电路板24上,且九个电极针22呈九宫排列。例如,该九个电极针22均位于九宫格的每个格的中心点上,进而九个电极针22形成一针灸区域。手套10本身具有弹性,单一的电极针22不能保证其与对应的手部穴位对准,而只有电极针22与手部穴位对准才能对手部穴位形成有效的电刺激,呈九宫排列的电极针22有效地提高了针灸组件20对手部穴位电刺激的准确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路板24上还可设置其他数目的电极针22,多个电极针22形成一特定图案的区域。例如,多个电极针22在电路板24上的圆形区域均匀排布。或者,电路板24上仅设有一个电极针22,在手套10对应穴位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针灸组件20或一个针灸组件20。
继续参阅图3、图4,本实施例中,手套10上设有十三个针灸组件20,十三个针灸组件20对应设置于手指部12上指尖处的十宣穴120、手心部14的劳宫穴140、神门穴142、大陵穴144、太渊穴146及手背部16的阳溪穴162、阳池穴164、阳谷穴166、外劳宫穴160。再根据人体不同部位的病症,电刺激对应的手部穴位,可达到治疗保健的效果。例如,电刺激劳宫穴140可治疗失眠、痫症、神经衰弱等症状。或者,手套10上还可设置其他数量的针灸组件20,及针灸组件20可对应其他手部穴位设置,例如三间穴、间谷穴、合谷穴等。
结合参阅图6、图8,发热组件30包括发热片32和隔热层34,发热片32通过隔热层34设置于电路板24上,且发热片32和隔热层34上设有第二通孔340,电极针22通过第二通孔340与手部皮肤接触。
发热组件30与针灸组件20对应设置,设置于针灸组件20朝向手部皮肤的一侧。例如,发热组件30与针灸组件20层叠设置成一整体,发热片32通过隔热层34直接设置于电路板24上,电极针22从第二通孔340穿过发热组件30,再将发热组件30与针灸组件20固定于内层11与外层13之间,且电极针22还通过第一通孔110与手部皮肤接触。或者,参阅图9,发热组件30与针灸组件20层叠但彼此独立设置于内层11与外层13之间,先将发热组件30通过胶封固定于内层11上,再于发热组件30上设置一层封装层15,以隔离发热组件30,于封装层15上设置针灸组件20;或者无需设置封装层15,发热片32位于隔热层34的中部区域,将隔热层34用胶粘或缝制在内层11上,以固定发热组件30。
参阅图10,进一步地,在内层11上与发热组件30对应的区域设置导热材料112,且内层11上各局部区域的导热材料112彼此独立,发热片32产生的热量被隔热层34阻挡,将绝大部分热量传递给导热材料112,通过导热材料112对手部穴位加热。在手部皮肤与发热组件30之间设置导热材料112既可以避免发热组件30直接与皮肤接触,又可以改善内层11的局部区域的导热效率,还不影响手套10的弹性与透气性。
例如,发热片32采用硅胶发热片、陶瓷发热片或石墨烯发热片等恒温发热片,隔热层34例如采用气凝胶毡、保温隔热纸、玻璃纤维棉毡等,导热材料112例如采用导热硅胶片、导热矽胶布、导热绝缘弹性橡胶等。需强调的是,经导热材料112传导给手部穴位的温度维持在35度至44度之间,该温度区域可保持对手部穴位良好的热疗的效果又不会让手部皮肤产生不适。本申请对发热片32形状、结构不作限制,本实施例的发热片32仅为示意性举例。
参阅图1、图2或图3、图4,该针灸手套还包括控制装置40,控制装置40设置于手套10上的手腕部18的一侧,控制装置40与针灸组件20、发热组件30通信连接,用于驱动针灸组件20、发热组件30配合工作。
具体地,控制装置40设置于手腕部18上背离手背部16的一侧,以有线连接的方式与针灸组件20、发热组件30连接。手腕部18上背离手心部14的一侧还设有转接电路板42,转接电路板42与控制装置40通过导线及信号线连接,而位于手背部16的发热组件30、针灸组件20与转接电路板42连接,以避免其直接与控制装置40连接而导致线路过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位于手背部16的发热组件30、针灸组件20也可直接与控制装置40连接。手指部12和手心部14上的针灸组件20、发热组件30直接与控制装置40连接。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装置40设置于手腕部18上背离手心部14的一侧。
控制装置40上设有功能按键44和显示屏46,功能按键44用于选择显示屏46上显示的功能模式。该功能模式包括发热组件30的温度调节、针灸组件20的强度调节、人体症状的选择。例如,老年人的手部皮肤硬化,其受热温度高,受电刺激的强度大;而年轻人的手部皮肤比较柔软,其相对受热温度低,受电刺激的强度小。人体症状的选择例如肩部劳损,其对应地开启位于食指、无名指上的十宣穴120处的针灸组件20和发热组件30,对食指、无名指上的十宣穴120同时进行电刺激和热刺激;甚至,在该模式下还可根据症状的轻重,选择不同等级的保健理疗强度,如肩部劳损不大,其是由轻微的肩部疲劳暂时引起的,可仅开启发热组件30或针灸组件20。还例如,通过对十宣穴120、劳宫穴140等穴位刺激和手部功能反射区的热疗,交替作用达到刺激人体大脑中枢神经的功能调节,从而改善老年人脑萎缩功能退变引起的老年痴呆症的症状。
参阅图11,进一步地,控制装置40内设有蓝牙模组,控制装置40通过蓝牙模组与外部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通过在智能终端内置应用程序,与针灸手套进行交互,进而可通过智能终端控制针灸手套。例如,该智能终端是智能手表,智能手表可检测并记录人体的心率等各种身体数据,据此通过内置的应用程序给出手部理疗保健方案,并控制针灸手套按照该理疗保健方案对手部穴位进行护理,以改善人体状况。或者,该智能终端是智能电话等。针灸手套与智能终端的无线连接方式还可以是射频、wireless等,本实施仅为示意性举例,对智能终端的具体形式及其与针灸手套的通信方式不作限制。
继续参阅图1、图2或图3、图4,该针灸手套还包括电源50,电源50设置于手腕部18的另一侧,其设置于控制装置40的对侧,电源50与控制装置40电连接,用于对针灸手套进行供电。手腕部18上固定控制装置40及电源50的区域可不具有弹性,位于控制装置40和电源50之间的手腕部18上的材质具有弹性,以便于人手部佩戴针灸手套。当然,若控制装置40及电源50为弹性部件,手腕部18整体可采用同一材质制成。电源50例如采用无线充电,或者其上设有充电接口,以连接外部电源对电源50进行充电。
为便于手部的活动,电源50、控制装置40、发热组件30和针灸组件20之间连接的导线、信号线等均留有充足的变形余量,防止导线、信号线等由于手套10的弹性变形而失效。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通过将针灸组件与手套结合起来,并将针灸组件设置在手套上的特定位置,在人手部佩戴手套时针灸组件与手部的特定穴位对准接触,通过针灸组件给手部穴位施加电刺激,以调整营卫气血,而达到治疗改善病症的目的。进一步地,针灸手套上对应针灸组件的位置处还设置发热组件,从而对预针灸的穴位进行预热和热疗,增加了针灸手套的疗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针灸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套;
针灸组件,连接于所述手套上,用于在人手部佩戴所述手套时与手部皮肤接触以对手部穴位进行电刺激;
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与所述针灸组件对应设置,设置于所述针灸组件朝向手部皮肤的一侧,用于给手部穴位处预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针灸组件固定于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之间,并穿过所述内层与手部皮肤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灸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灸组件包括电极针和电路板,所述电极针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之间,所述内层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极针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手部皮肤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灸手套,其特征在于,九个所述电极针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且九个所述电极针呈九宫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灸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上设有十三个所述针灸组件,十三个所述针灸组件对应设置于五根手指部指尖处的十宣穴、手心部的劳宫穴、神门穴、大陵穴、太渊穴及手背部的阳溪、阳池、阳谷、外劳宫。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灸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片和隔热层,所述发热片通过所述隔热层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发热片和所述隔热层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电极针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手部皮肤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灸手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手套上手腕部的一侧,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针灸组件、所述发热组件通信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针灸组件、所述发热组件配合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灸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上设有功能按键和显示屏,所述功能按键用于选择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的功能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灸手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手腕部的另一侧,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21967.9U CN209645410U (zh) | 2018-10-23 | 2018-10-23 | 针灸手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21967.9U CN209645410U (zh) | 2018-10-23 | 2018-10-23 | 针灸手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45410U true CN209645410U (zh) | 2019-11-19 |
Family
ID=68505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721967.9U Active CN209645410U (zh) | 2018-10-23 | 2018-10-23 | 针灸手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4541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31787A (zh) * | 2018-10-23 | 2019-03-08 | 深圳市乾脉科技有限公司 | 针灸手套 |
CN111973876A (zh) * | 2020-09-03 | 2020-11-24 |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 一种用于手部康复治疗的手套 |
CN113332032A (zh) * | 2021-06-10 | 2021-09-03 | 中山市金仕通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发热片及控制系统 |
-
2018
- 2018-10-23 CN CN201821721967.9U patent/CN20964541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31787A (zh) * | 2018-10-23 | 2019-03-08 | 深圳市乾脉科技有限公司 | 针灸手套 |
CN111973876A (zh) * | 2020-09-03 | 2020-11-24 |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 一种用于手部康复治疗的手套 |
CN113332032A (zh) * | 2021-06-10 | 2021-09-03 | 中山市金仕通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发热片及控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37270B2 (en) | Electronic stimulation textil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 |
CN209645410U (zh) | 针灸手套 | |
CN109431787A (zh) | 针灸手套 | |
CN204582325U (zh) | 智能护膝 | |
CN204582329U (zh) | 智能面膜仪 | |
KR20160073108A (ko) | 면역기능 강화용 저주파 자극기 | |
CN213407473U (zh) | 一种微电流理疗智能背心 | |
CN213491558U (zh) | 一种治疗装置及鼠标垫 | |
CN211427067U (zh) | 一种具有改善穴位循环功能的手表 | |
CN201744073U (zh) | 中低频脉冲理疗电极及理疗衣物 | |
CN204582327U (zh) | 智能背心 | |
CN209751621U (zh) | 一种多功能医疗推拿手套 | |
GB2519743B (en) | Microcurrent electrical neuromuscular stimulator apparatus | |
CN213609413U (zh) | 一种功能性电刺激上肢康复仪 | |
CN106038203A (zh) | 一种加热形多功能保健按摩垫 | |
CN204815381U (zh) | 智能手套 | |
CN206822954U (zh) | 一种用于颈椎和肩部的理疗护套 | |
CN204581680U (zh) | 智能眼罩 | |
CN204653851U (zh) | 智能护肘 | |
CN212327189U (zh) | 智能头箍 | |
CN201939690U (zh) | 一种发热头罩 | |
CN212139519U (zh) | 一种按摩脉冲增强手套 | |
CN110812153A (zh) | 一种按摩脉冲增强手套及其按摩实现方法 | |
CN207477799U (zh) | 中低频治疗仪 | |
CN206473663U (zh) | 一种电疗系统可嫁接电疗设备的电疗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