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93994U - 智能控制面板以及智能家居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控制面板以及智能家居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593994U CN209593994U CN201821669017.6U CN201821669017U CN209593994U CN 209593994 U CN209593994 U CN 209593994U CN 201821669017 U CN201821669017 U CN 201821669017U CN 209593994 U CN209593994 U CN 2095939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panel
- intelligent control
- smart
- housing unit
-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控制面板,包括壳体组件,显示屏,装设于所述壳体组件;触控屏,叠置于所述显示屏背离所述壳体组件的一侧;按键组件,邻近所述触控屏并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以及主控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主控板用于根据用户的设置指令,在所述按键组件中预设控制模式。所述控制模式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同智能设备各自对应的控制参数;所述主控板还用于将已设置的控制模式与指定按键关联。本申请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能够提高智能设备控制的便捷性,并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控制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制面板以及智能家居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中的智能设备越来越普及。为了实现对智能设备的控制,通常每个智能设备会配备一个对应的智能控制面板。现有的智能控制面板通常包括多个实体按键,通过一个控制面板的多个实体按键实现对单个智能设备中不同功能的控制。而当用户家中安装有多个设备时,则需要对应地配备多个控制面板,随着家里的设备越多,则控制面板也会越来越多,这样非常不便于对设备进行控制及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控制面板以及智能家居系统,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控制面板,包括壳体组件、显示屏、输入组件以及主控板。显示屏装设于壳体组件,输入组件包括触控屏和按键组件,触控屏叠置于显示屏背离壳体组件的一侧,按键组件邻近触控屏并连接于壳体组件,输入组件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操控指令。主控板设置于壳体组件内,主控板用于根据用户的设置指令,建立与操控指令对应的控制模式并用于将已设置的控制模式与指定按键关联,控制模式包括一个或多个智能设备各自对应的控制指令,主控板还用于在接收操控指令后输出对应的控制指令,指示智能设备执行控制指令。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组件还包括语音输入模块,语音输入模块装设于壳体组件,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并将语音信息发送给主控板进行语音识别。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壳以及与所述底壳相互扣合的面壳,所述底壳和所述面壳形成收容空间,所述主控板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语音输入模块设置于所述面壳。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壳具有外表面和与所述外表面连接的侧面,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外表面,所述语音输入模块设置于所述侧面。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面包括朝向不同方向的多个子侧面,所述语音输入装置具有多个麦克风,所述多个麦克风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子侧面。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控制面板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连接并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操控指令。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键组件分别与显示屏和触控屏电连接。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键组件包括设置于壳体组件内的按键板以及与按键板相适配的按键,按键用于接收用户的按压信号并通过按键板将按压信号传递至主控板。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控制面板还包括与主控板电连接的传感器,主控板还用于读取传感器感测的数据,并控制显示屏显示传感器所感测的数据;传感器包括以下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光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甲醛检测仪、以及一氧化碳检测仪。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包括上述的智能控制面板以及一个或多个智能设备,智能控制面板以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的方式与智能设备通讯连接,智能控制面板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操控指令控制智能设备执行对应的操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智能控制面板以及智能家居系统,通过接收用户设置的设置指令,在智能控制面板中预设多个不同智能设备各自对应的控制指令,并将已设置的控制模式与指定按键关联。当用户触发指定按键时,能够实现多个不同智能设备的同时控制,简化了用户的控制步骤,能够提高智能设备控制的便捷性,并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智能控制面板在设置语音输入模块或无线通信模块后,用户在近距离操控智能控制面板时可以通过触控屏或按键组件进行操控,中距离时可以通过语音与智能控制面板进行交互,而在远距离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远程与智能控制面板进行交互控制。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控制面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智能控制面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智能控制面板的按键与面壳的组装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智能控制面板的按键与面壳的分解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智能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家居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智能控制面板100,用于控制智能设备,智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空调器、电视机、电冰箱等智能电器设备,还可以包括空气质量检测仪、天气状况监测仪等仪器设备,还可以是灯具、厨具、地暖、电动窗帘、电动门锁、门窗、卫浴设备等。智能控制面板100用于与智能设备通信连接,并根据用户的操控指令指示控制智能设备运行,此处操控指令。
请参阅图2,智能控制面板100包括壳体组件10、电子组件30、输入组件50a,输入组件50a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操控指令。其中输入组件50a包括屏组件50以及按键组件70,电子组件30设置于壳体组件10内,屏组件50及按键组件70安装于壳体组件10。电子组件30能够与所述智能设备有线或无线连接,屏组件50及按键组件70分别与电子组件30电连接,以允许用户通过屏组件50与按键组件70输入操控指令并控制智能设备。
壳体10包括底壳12及与底壳12相互扣合的面壳14,底壳12和面壳14共同形成收容空间16,收容空间16用于收容电子组件3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还包括底壳支架18以及面壳支架19。底壳支架18设置于底壳12中,并用于支撑电子组件30。面壳支架连19接于面壳14,并用于支撑面壳14及屏组件50。
电子组件30包括主控板32以及电源板34。主控板32连接于底壳支架18,并位于底壳支架18与面壳支架19之间。主控板32与按键组件70和屏组件50电连接,并用于根据用户在按键组件70和屏组件50上输入的操控指令,控制相应的智能设备。电源板34连接于底壳18并位于底壳支架18背离主控板32的一侧。电源板34用于为主控板32、屏组件30以及按键组件70供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组件30还包括安装于主控板32的传感器36,以便实现智能控制面板100的智能控制。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36包括光线传感器361。光线传感器361用于检测环境光线,以允许主控板32能够通过光线传感器361感测的光线信息控制智能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36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363及湿度传感器365,温度传感器363用于检测环境温度,湿度传感器365用于检测环境湿度,以允许主控板32能够通过温度传感器363及湿度传感器365感测的数据信息控制智能设备,同时,主控板32还能够控制屏组件50显示温度传感器363及湿度传感器365感测的数据,以便用户能够即使了解环境状况。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363及湿度传感器365可以集成为温湿度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36还可以包括甲醛检测仪、一氧化碳检测仪等仪器,以便用于检测周围环境的甲醛含量、一氧化碳含量,同时,主控板32还能够控制屏组件50显示甲醛检测仪及一氧化碳检测仪感测的数据,使智能控制面板100具备较为全面的安全监控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组件30还包括安装于主控板32的喇叭367,喇叭367用于播放智能控制面板100发出的音频,例如,定时播报音、按键提示音、警报音等音频。进一步地,智能控制面板100的主控板32能够通过喇叭367与用户进行语音交互。
屏组件50设置于面壳14上,并位于面壳14背离底壳12的一侧。屏组件50用于显示所述智能设备的当前状况,并用于显示智能控制面板100的控制界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屏组件50为触摸显示屏,其包括显示屏52及触控屏54,显示屏52连接于面壳14,触控屏54叠置于显示屏52背离面壳14的一侧。
进一步地,显示屏52能够在主控板32的控制下,自动地调节显示亮度。具体而言,主控板32还用于获取光线传感器361所感测的当前环境亮度,并根据当前的环境亮度控制显示屏52调节显示亮度,使显示屏52显示的内容在不同的环境亮度下均清晰可见,提高用户使用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显示屏52还用于显示当前的环境状况,例如,当前时间、天气、室内温度、室内湿度、甲醛含量等;显示屏52还可以显示安全提示信息、情景按键提示信息等,并不局限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描述。具体而言,主控板32还用于控制显示屏52显示当前的环境状况、安全提示信息等。进一步地,主控板32能够与智能控制面板100的服务器进行有线或无线连接,并根据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控制显示屏52显示当前的环境状况、安全提示信息等。
触控屏54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使用户能够通过触控屏54对智能控制面板100输入控制指令,并控制显示屏52显示不同的智能设备的控制界面,以实现通过一个智能控制面板100控制多个智能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能够通过触控屏54及按键组件70中的任一个或两个输入控制指令,从而提高智能控制面板100操作的便捷性。
按键组件70邻近屏组件50设置于面壳14上,按键组件70用于向主控板32输入控制指令,使主控板32根据控制指令控制智能设备。按键组件70包括按键板72以及按键74,按键板72收容于收容空间16内,并与主控板32电连接。按键74设置于面壳14背离收容空间16的一侧,并对应于按键板72设置。用户通过按压按键74,能够在按键板72上输入控制指令,按键板72能够将控制指令传输至主控板32。
在本实施方式中,按键74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按键74并列设置于面壳14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三个按键74用于对于同一个智能设备的不同功能进行分别控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三个按键74还用于实现对不同智能设备之间的切换控制。具体而言,用户通过控制屏组件50的显示菜单,能够切换/设置按键74的控制功能,以实现同一个按键74能够进行不同的功能控制。进一步地,用户还能够通过控制屏组件50的显示选项,能够切换/设置按键74的控制对象,以实现同一个按键74能够控制不同的智能设备。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按键7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并不局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按键74为平板机械按键,使智能控制面板100的整体结构更为整齐统一,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按键74上设有按键灯740,按键灯740用于指示按键74的开关状态。例如,当按键74被第一次按压处于开启状态时,按键灯740点亮,当按键74被第二次按压处于关闭状态时,按键灯740熄灭。在本实施例中,按键74为双头按键,也即,按键74的两端均能够被按压以输入控制指令。对应地,按键灯74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按键灯740分别设置于按键74的两端,并分别用于指示按键74两端的开关状态。
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按键74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面壳14。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按键74朝向面壳14的一侧设有卡扣741,面壳14上对应卡扣741设有枢轴141,卡扣741与枢轴141可转动地彼此配合,使按键74能够相对面壳14转动。进一步地,卡扣741包括第一弹性卡勾7411以及第二弹性卡勾7413,第一弹性卡勾7411以及第二弹性卡勾7413相对设置并共同形成卡合槽7415,枢轴141可转动地卡持于卡合槽7415中。
当需要拆卸按键74时,对按键74施加背离于面壳14的外力,第一弹性卡勾7411以及第二弹性卡勾7413产生弹性变形,使枢轴141从卡合槽7415中脱离,按键74即可从面壳14上卸下。当需要将按键74安装于面壳14上时,将按键74叠置于面壳14上,将卡合槽7415对准于枢轴141并下压按键74,第一弹性卡勾7411以及第二弹性卡勾7413产生弹性变形,从而枢轴141卡持于卡合槽7415中,按键74即安装完成。按键74与面壳14之间通过易于拆卸的卡扣结构连接,能够实现按键74的便捷拆装,使按键组件70的更换及维修更为便捷易于操作,有利于按键组件70的模块化组装以及按键组件70的自由定制化服务。
请再次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键组件70还包括复位按键76,复位按键76连接于按键板72并通过壳体组件10部分地暴露于外界环境,复位按键76用于对智能控制面板100恢复出厂设置。用户通过触发复位按键76,能够对智能控制面板100进行恢复出厂设置,以方便地维护智能控制面板100产生的部分故障。
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控制面板100为固定式的控制面板,该固定式的智能控制面板100还包括安装架90,智能控制面板100通过安装架90装设于墙面或其他固定物。安装架90包括暗盒92以及支架94。暗盒92用于固定于墙面或其他固定物,并用于部分地收容底壳12。支架94连接于暗盒92并用于支撑壳体组件10,在本实施例中,支架94通过螺钉固定于暗盒92。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底壳12与支架94之间通过可拆卸的卡扣结构连接。支架94上设有固持臂941,固持臂941上设置有卡持孔9411。底壳12上对应卡持孔9411设置有卡持勾121,卡持勾121卡持于卡持孔9411中,使底壳10固定装设于安装架90中。通过安装架90将智能控制面板100装设于墙面或其他固定物,能够保护控制面板100免于损坏或遗失,且底壳12与支架94之间通过可拆卸的卡扣结构连接,有利于智能控制面板100的拆装、更换及维修。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控制面板100也可以为可移动式的控制面板,其无需通过安装架90固定安装,以作为便携式的控制面板,提高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智能控制面板100能够与智能移动终端进行互联,实现远程控制。该智能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智能终端,用户通过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智能控制面板100,从而实现对智能设备的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控制面板100的主控板32能够与智能移动终端无线通信连接,二者之间的连接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无线Wi-Fi数据连接、Zigbee数据连接、BT数据连接。
主控板32用于根据用户的设置指令,建立与操控指令对应的控制模式并用于将已设置的控制模式与指定按键关联。其中设置指令是指用户根据自身的操作需要发出的用于建立控制模式的指令。其中控制模式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控制指令的控制指令集,控制模式与用户在实际操作时的操控指令一一对应,当用户输入操控指令时,主控板32则发出对应的操控指令并指示对应的智能设备执行。其中,设置指令可以由输入组件50a中的任一种输入,即可以由触控屏54输入,也可以由输入组件70输入。
同时,主控板32还用于将已设置的控制模式与指定按键关联,其中指定按键是指按键组件70中的按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控制面板100可以设置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与主控板电连接,无线通信模块用于移动终端进行交互,以使用户可以从移动终端向智能控制面板发送操控指令。其中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是蓝牙模块、WiFi模块或者其他的数据发送模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与移动终端进行双向的通信,例如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向移动终端发送智能控制面板采集的信息,以帮助用户了解当前各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的通信可以由服务器进行中继。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上可以设置专门的应用程序(app),用于管理智能控制面板。上述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穿戴设备等各种非固定式移动终端。
本申请所提供的智能控制面板100,能够允许用户通过触控屏54或按键74中的任意一个对智能控制面板100输入控制指令,并控制显示屏52显示不同的智能设备的控制界面,以实现通过一个智能控制面板100控制多个智能设备,避免了多个智能设备需要对应多个不同的控制面板,从而提高智能控制面板100操作的便捷性。
请参阅图6,基于上述的智能控制面板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20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系统300,智能家居系统300包括智能控制面板100、服务器301、主机303以及智能设备305,其中,智能设备305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智能控制面板100与服务器301之间通信连接,服务器301与主机303之间通信连接,主机303与智能设备305之间通信连接。智能家居系统300用于运行上述的智能控制面板的控制装置200,并执行上述的智能控制面板的控制方法。具体而言,智能控制面板100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操控命令,并将操控命令传输至服务器301;服务器310用于接收智能控制面板100传输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下发至主机303;主机303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智能设备305运行。
应当理解的是,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主机30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主机303为多个时,多个主机303可以并列地连接至服务器301,或者,多个主机303之间可以级联后连接至服务器301,主机303的数量以及其与服务器30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设置,并不局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同样可以理解的是,智能设备305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控制面板100可以与外界的智能移动终端进行通信,以使用户能够通过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智能设备,智能控制面板100与智能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无线Wi-Fi数据连接、Zigbee数据连接、BT数据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服务器301可以与外界的智能移动终端进行通信,以使用户能够通过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智能设备,服务器与智能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无线Wi-Fi数据连接、Zigbee数据连接、BT数据连接、3G、4G、5G数据连接。
第二实施例
参阅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控制面板100b,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输入组件50b还包括语音输入模块110。相同部分请参阅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控制面板100b可以替换第一实施例中的智能控制面板100相互替换。
本实施例中,语音输入模块110装设于所述壳体组件,语音输入模块110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并将所述语音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控板32进行语音识别。本实施例中,语音输入模块110设置于面壳14。
语音输入模块110与主控板32电连接,例如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与主控板32进行电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通过发送语音信息,语音信息被语音输入模块110接收后发送给主控板32进行语音识别,识别出语音信息中的操控指令,并对应的输出控制指令指示智能设备执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语音输入模块110也可以用于输入设置指令。
此时侧面143可以包括朝向多个不同方向的多个子侧面,例如面壳14设置为大致的矩形板状,此时侧面143可以具有朝向四个不同方向的子侧面。其中,语音输入模块110可以设置多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获取用户语音信息。此时可以将多个麦克风分别设置于多个侧面,并朝向不同的方向。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无论用户在智能控制面板100的任何方向发出语音信息,麦克风都能准确清楚的获取语音信息,大大提高使用体验,避免出现智能控制面板100不能相应用户指令的情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于智能控制面板100的各个方向的麦克风还可以判断出用户相对于智能控制面板100的方位。在同一个室内安装有多个智能控制面板100时,还可以据此判断出用户是对哪一个智能控制面板100发出语音指令,这就避免了智能控制面板100发生误操作的情形发生。例如:同一家庭内,客厅安装有一智能控制面板100,餐厅安装有一智能控制面板100,k客厅与餐厅在空间上本身是连通的,此时用户站在客厅发出关灯的语音信息,此时安装于客厅的智能控制面板100以及安装于餐厅的智能控制面板100均会接收到该语音信息,并执行关灯的操作。而用户仅仅只想关闭客厅的灯而已。通过上述的设置,通过判断用户与智能控制面板100之间的方位,可以准确的获知用户是对哪一个智能控制面板100发出控制指令。比如可以预设当用户正对智能控制面板100时发出的语音信息为有效,此时用户在正对客厅的智能控制面板100发出的语音信息,即使被安装于餐厅的智能控制面板100接收也会被判定为无效语音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主控板可以采用集成有主控芯片的主板。主控芯片例如可以为安信双核CPU MCU低功耗蓝牙ESP32芯片ESP-32S。主控芯片120可以为NodeMCU-32S开发板。NodeMCU-32S开发板上集成有ESP-WROOM-32芯片等。语音输入模块可以是Syn7318模块或广州九芯NV020S系列语音模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
显示屏,装设于所述壳体组件;
输入组件,包括触控屏和按键组件,所述触控屏叠置于所述显示屏背离所述壳体组件的一侧,所述按键组件邻近所述触控屏并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输入组件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操控指令;
主控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主控板用于根据用户的设置指令,建立与操控指令对应的控制模式并用于将已设置的控制模式与指定按键关联,所述控制模式包括一个或多个智能设备各自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主控板还用于在接收所述操控指令后输出对应的所述控制指令,指示所述智能设备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组件还包括语音输入模块,所述语音输入模块装设于所述壳体组件,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并将所述语音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控板进行语音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壳以及与所述底壳相互扣合的面壳,所述底壳和所述面壳形成收容空间,所述主控板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语音输入模块设置于所述面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具有外表面和与所述外表面相连接的侧面,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外表面,所述语音输入模块设置于所述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包括朝向不同方向的多个子侧面,所述语音输入装置具有多个麦克风,所述多个麦克风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子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面板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连接并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操控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分别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触控屏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的按键板以及与所述按键板相适配的按键,所述按键用于接收用户的按压信号并通过所述按键板将所述按压信号传递至所述主控板。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面板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传感器,所述主控板还用于读取所述传感器感测的数据,并控制所述显示屏显示所述传感器所感测的数据;所述传感器包括以下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光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甲醛检测仪、以及一氧化碳检测仪。
10.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控制面板,以及
一个或多个智能设备,所述智能控制面板以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的方式与所述智能设备通讯连接,所述智能控制面板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操控指令控制所述智能设备执行对应的操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83722.7A CN107942715A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智能控制面板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CN2017114837227 | 2017-12-2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593994U true CN209593994U (zh) | 2019-11-05 |
Family
ID=6193812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83722.7A Pending CN107942715A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智能控制面板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CN201811198476.5A Active CN109219279B (zh) | 2017-12-29 | 2018-10-15 | 智能控制面板、其控制方法、智能家居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201821669017.6U Active CN209593994U (zh) | 2017-12-29 | 2018-10-15 | 智能控制面板以及智能家居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83722.7A Pending CN107942715A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智能控制面板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CN201811198476.5A Active CN109219279B (zh) | 2017-12-29 | 2018-10-15 | 智能控制面板、其控制方法、智能家居系统及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3) | CN107942715A (zh) |
WO (1) | WO2019129299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19279A (zh) * | 2017-12-29 | 2019-01-15 |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控制面板、其控制方法、智能家居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3068342A (zh) * | 2021-03-19 | 2021-07-02 |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机电一体化智能控制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52967A (zh) * | 2019-03-18 | 2019-05-14 |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控制面板、智能家居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0597074A (zh) * | 2019-08-12 | 2019-12-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智能面板 |
CN112783010A (zh) * | 2019-11-05 | 2021-05-11 | 广东帝达聚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新型的智能场景控制面板开关 |
CN111026066A (zh) * | 2019-12-30 | 2020-04-17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车辆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1142446A (zh) * | 2020-01-07 | 2020-05-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器的控制面板及电器 |
CN113534681A (zh) * | 2020-04-15 | 2021-10-22 |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 家用电器的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1385995A (zh) * | 2020-04-24 | 2020-07-07 | 意诺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
CN111505959B (zh) * | 2020-05-29 | 2025-03-04 | 意诺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设备控制面板和智能设备控制系统 |
CN113900414B (zh) * | 2020-06-22 | 2024-08-06 |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 开关配置方法、装置及智能开关 |
CN212365186U (zh) * | 2020-06-23 | 2021-01-15 | 厦门天力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变换组合的组合式电子开关 |
CN111756113B (zh) * | 2020-06-30 | 2024-01-19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一种自动感知变电站隔离开关一、二次状态的空开装置 |
CN111965998A (zh) * | 2020-08-10 | 2020-11-20 | 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化的智能控制面板 |
CN112099808A (zh) * | 2020-08-12 | 2020-12-18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可烧录生产配置文件的电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4326415A (zh) * | 2020-10-09 | 2022-04-12 | 上海良信智能电工有限公司 | 可拓展式智能家居交互系统的实现方法 |
CN112255926A (zh) * | 2020-10-22 | 2021-01-22 | 深圳会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情景模式的管理方法 |
CN112652100B (zh) * | 2020-12-29 | 2023-04-25 |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户的智能引导方法、控制面板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690649B (zh) * | 2020-12-30 | 2024-09-13 |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 控制面板的多模式配置方法及装置、设备、面板及介质 |
CN112782993A (zh) * | 2020-12-30 | 2021-05-11 | 创维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居的壁挂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3359489A (zh) * | 2021-06-04 | 2021-09-07 | 浙江摩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面板开关、智能家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3496715B (zh) * | 2021-06-23 | 2022-12-16 | 南京纳特通信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功放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5957879A (zh) * | 2021-10-09 | 2023-04-14 |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 物料加工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DE102021214674A1 (de) | 2021-12-20 | 2023-06-22 | BSH Hausgeräte GmbH | Haushaltsgerät mit einer Multi-Sensor-Platine |
CN114527670B (zh) * | 2022-01-20 | 2024-12-17 | 广东迅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键盘匹配多设备的自动控制方法 |
CN115615482A (zh) * | 2022-09-19 | 2023-01-17 |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卫浴行业数字系统 |
CN118244650A (zh) * | 2022-12-22 | 2024-06-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配置场景的方法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021459A1 (ja) * | 2011-08-09 | 2013-02-1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調理器 |
CN204884159U (zh) * | 2015-08-20 | 2015-12-16 | 深圳市云动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 无屏智能遥控器 |
CN105093991A (zh) * | 2015-09-02 | 2015-11-25 |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灵活增加按键的场景开关 |
CN105786259A (zh) * | 2016-04-12 | 2016-07-20 | 南京荟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自定义按键的触控面板 |
CN205721140U (zh) * | 2016-06-03 | 2016-11-23 | 普天智能照明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语音控制的智能面板 |
JP6543719B2 (ja) * | 2016-09-02 | 2019-07-10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Ltd. | 機器制御方法及び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CN106850365A (zh) * | 2017-01-22 | 2017-06-1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基于widget的显示装置、系统及方法 |
CN107121971A (zh) * | 2017-05-22 | 2017-09-01 |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场景模式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7942715A (zh) * | 2017-12-29 | 2018-04-20 |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控制面板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
2017
- 2017-12-29 CN CN201711483722.7A patent/CN107942715A/zh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10-15 CN CN201811198476.5A patent/CN109219279B/zh active Active
- 2018-10-15 CN CN201821669017.6U patent/CN209593994U/zh active Active
- 2018-12-29 WO PCT/CN2018/125785 patent/WO201912929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19279A (zh) * | 2017-12-29 | 2019-01-15 |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控制面板、其控制方法、智能家居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09219279B (zh) * | 2017-12-29 | 2024-06-11 |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控制面板、其控制方法、智能家居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3068342A (zh) * | 2021-03-19 | 2021-07-02 |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机电一体化智能控制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19279B (zh) | 2024-06-11 |
CN107942715A (zh) | 2018-04-20 |
WO2019129299A1 (zh) | 2019-07-04 |
CN109219279A (zh) | 2019-0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593994U (zh) | 智能控制面板以及智能家居系统 | |
US8760269B2 (en) | Control system for augmenting a portable touch screen device | |
JP6306727B2 (ja) | スマートホームシーンの切り替え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US9021044B2 (en) | Modular intelligent power system | |
US8806347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distributed user interfaces to configure client devices | |
WO2011153664A1 (zh) | 智能家居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JP3225756U (ja) | 多機能リモコン装置 | |
KR101615977B1 (ko) | 에어콘을 제어하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 |
US20080218372A1 (en) | Light switch used as a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203732917U (zh) | 智能家居无线终端装置 | |
CN209167840U (zh) | 具有音箱功能的智能网关以及智能家居系统 | |
CN207037904U (zh) | 一种智能遥控开关 | |
CN207882681U (zh) | 智能控制面板 | |
CN108427309A (zh) |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 |
CN209400878U (zh) | 智能网关以及智能家居系统 | |
CN206849198U (zh) | 无线门铃 | |
CN220752550U (zh) | 一种带体温摄像头的开关面板 | |
CN220234234U (zh) | 智能移动电源及智能移动电源的管理系统 | |
CN214896239U (zh) | 一种智能家居用控制终端及其pcba模组 | |
CN207991562U (zh) | 用于智能型整合控制系统的门窗感测装置 | |
KR102228151B1 (ko) | 스마트 스크린 원격 조작 장치 | |
CN203120051U (zh) | 一种无线网络监控的电子门镜 | |
CN114253142B (zh) | 模式的配置方法、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 |
CN214151414U (zh) | 一种智能家具用智能控制开关 | |
CN222672201U (zh) | 开关控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Nansh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5 No. 1001 Nanshan Chi Park A7 building 7 floo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eurib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ansh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5 No. 1001 Nanshan Chi Park A7 building 7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ORVIBO TECHNOLOGY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