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487621U - 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 - Google Patents

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87621U
CN209487621U CN201822183961.7U CN201822183961U CN209487621U CN 209487621 U CN209487621 U CN 209487621U CN 201822183961 U CN201822183961 U CN 201822183961U CN 209487621 U CN209487621 U CN 209487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hell
cover body
claw
top cover
assembly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839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道耀
杜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y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839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876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87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8762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对应设置的顶盖组件;底座的顶面设置有定位槽,顶面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对待装配的锂电池外壳的外侧面进行定位的凸起,多个凸起围绕定位槽设置;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本体,顶盖本体的周向上设置有对待装配的锂电池外壳的内侧面进行定位的定位面,顶盖本体上还设置有卡爪,卡爪与定位面之间形成用于卡持待装配的锂电池外壳的侧板顶部的卡槽。本申请提供的装配治具便于壳体的各部件精准定位,降低锂电池外壳装配不良率;减少装配工序,可手持操作,降低操作难度和装配成本,提高操作效率;结构小巧、重量轻,便于存放和搬运。

Description

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解质溶液的一次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
锂电池外壳作为锂电池的基本组成,装配的好可有效保证锂电池的性能,但是目前锂电池外壳的装配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每道工序均会对应一种特定装配治具,导致现有的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的数量多,无法手持使用,且锂电池外壳装配工序复杂,装配连续性差、效率低下;装配治具体积大,占用存储空间;装配治具重量大,不便于携带或搬运。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锂电池的装配治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包括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对应设置的顶盖组件;
所述底座的顶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顶面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对待装配的锂电池外壳的外侧面进行定位的凸起,多个所述凸起围绕所述定位槽设置;
所述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本体,所述顶盖本体的周向上设置有对所述待装配的锂电池外壳的内侧面进行定位的定位面,所述顶盖本体上还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与所述定位面之间形成用于卡持所述待装配的锂电池外壳的侧板顶部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本体的底面凸出于所述卡爪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本体的顶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周侧形成台阶槽;
所述卡爪包括与所述台阶槽相对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顶面与所述凸台的顶面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本体呈矩形结构,所述定位面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面和两个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均为平面;
所述卡爪成对对称连接在所述顶盖本体上,所述连接部呈板状结构,所述连接部至少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端面以及与两个所述第一端面相连的第二端面,所述卡爪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面弯折连接的第一卡爪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端面弯折连接的第二卡爪部,所述第一卡爪部与所述第一面之间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爪部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形成第二卡槽,所述卡槽包括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爪部和所述第二卡爪部之间形成直角缺角。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本体的底面设置有抵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抵接板以及连接两个抵接板的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卡接槽,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对应于各抵接板的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卡接槽相互卡接,并且所述支撑板的顶端抵靠所述顶盖本体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的顶面呈圆弧锥面。
根据上述方案,本申请提供的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具有导向及定位结构,帮助锂电池外壳的底壳、侧板进行精准定位,降低锂电池外壳装配不良率;有效减少装配工序,便于锂电池外壳半成品的组装;可手持使用,降低操作难度和装配成本,提高操作效率;结构小巧、重量轻,便于存放和搬运。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中顶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顶盖组件的分解示意图(不含螺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外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外壳的底壳装配在图1中底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外壳装配在图1中底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外壳与装配治具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治具用来装配锂电池外壳,主要用于安装对接锂电池外壳的底壳和侧板,进而形成放置锂电池的空腔。
如图1至图3、图5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包括底座10以及与底座10对应设置的顶盖组件20,组装锂电池外壳时,顶盖组件20设置在底座10的上方;
底座10的顶面设置有定位槽,顶面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对待装配的锂电池外壳的外侧面进行定位的凸起11,多个凸起11围绕定位槽设置;
顶盖组件20包括顶盖本体21,顶盖本体21的周向上设置有对待装配的锂电池外壳的内侧面进行定位的定位面,顶盖本体21上还设置有卡爪22,卡爪22与定位面之间形成用于卡持待装配的锂电池外壳的侧板顶部的卡槽。
该实施例中提供的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凸起对锂电池外壳的侧板外侧面进行定位,定位槽限定锂电池外壳的底壳以及侧板一端,卡槽限定锂电池外壳的侧板另一端,进而实现锂电池外壳中的底壳和侧板之间的对接。
进一步地,顶盖本体21的底面凸出于卡爪22的底部。由底座限制好待装配的锂电池外壳的底壳和侧板一端,通过顶盖组件的卡槽卡接侧板的另一端时,顶盖本体的底面凸出于卡爪的底部,可使得侧板先与定位面相接触,避免出现侧板向内倾斜的问题,使得装配锂电池外壳的过程更加顺利。
进一步地,顶盖本体21的顶面设置有凸台23,凸台23周侧形成台阶槽24;卡爪22包括与台阶槽24相对接的连接部221,连接部221的顶面与凸台23的顶面齐平。卡爪的连接部与顶盖本体上的台阶槽对接,使得顶盖本体的顶面平整,无凸出部件,方便手持操作。
进一步地,顶盖本体21的底面设置有抵接件,用来抵接位于底座上的锂电池外壳的底壳,避免手持装配治具时发生底壳脱离底座的情况,以确保锂电池外壳装配过程中底壳和侧板之间的对准。
进一步地,抵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抵接板25以及连接两个抵接板25的支撑板26。两块间隔设置的抵接板相比于一块抵接板能够更加稳固的抵接底座上的底壳,且两块抵接板数量合适,结构简单,便于设置,当然也可以设定三块或者更多数量的支撑板来抵接底壳;支撑板用来增强间隔设置的抵接板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抵接板25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卡接槽251,支撑板26上设置有对应于各抵接板25的第二卡接槽261,第一卡接槽251与第二卡接槽261相互卡接,并且支撑板26的顶端抵靠顶盖本体21的底面。通过支撑板卡接抵接板25,有效增强抵接板的稳定性,避免抵接板晃动,结构极其简单,并且便于顶盖组件的组装。
该实施例中卡爪与顶盖本体之间可拆连接,抵接板与顶盖本体之间可拆连接,例如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凸起11的顶面呈圆弧锥面,以引导限定侧板的位置。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矩形立体结构的锂电池外壳30,包括呈矩形结构的底壳31、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32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33,第一侧板32、第二侧板33和底壳31合围成一个矩形立体空腔;
第一侧板32包括第一立板321和连接于第一立板321的一对边沿且相对布置的弯折部322,弯折部322和第一立板321之间呈直角弯折;
第二侧板33包括第二立板331和连接于第二立板331的一对边沿且相对布置的扣接部,扣接部与第二立板之间呈直角弯折,扣接部包括直角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32和第二连接部333,第一连接部332与第二立板之间直角弯折连接,第二连接部333平行于第二立板324;
第二连接部333与弯折部322等宽,第一侧板32与第二侧板33对接时,弯折部322贴合第二立板331且抵接第一连接部332,弯折部322正对第二连接部333,第一连接部332正对第一立板321,形成矩形的导向通槽34。
凸起11优选为矩形块,其顶端呈圆弧锥面,导向通槽34与凸起11相配合,以对锂电池外壳的侧板进行定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顶盖本体21呈矩形结构,其周向的定位面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面27和两个相对的第二面28,第一面27和第二面28均为平面,以配合锂电池外壳的侧板;
卡爪22成对对称连接在顶盖本体21上,连接部221呈板状结构,连接部221至少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端面以及与两个第一端面相连的第二端面,卡爪22包括与第一端面弯折连接的第一卡爪部222以及与第二端面弯折连接的第二卡爪部223;
第一卡爪部222与第一面27之间形成第一卡槽,配合卡接第二侧板33;第二卡爪部223与第二面28之间形成第二卡槽,配合卡接第一侧板32。顶盖组件中卡爪与定位面之间形成用于卡持待装配的锂电池外壳的侧板顶部的卡槽,该卡槽包括上述第一卡槽和上述第二卡槽。
进一步地,第一卡爪部222和第二卡爪部223之间形成直角缺角224,露出上述导向通槽34。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底座10上设置有用于与待装配的锂电池外壳的底壳进行定位的定位块12,底座10上设置有至少三个不在同一直线的定位块12,定位块12和凸起11之间形成定位槽,限制锂电池外壳的底壳和侧板。
本申请提供的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具有导向及定位结构,帮助锂电池外壳的底壳、侧板进行精准定位,降低锂电池外壳装配不良率;有效减少装配工序,便于锂电池外壳半成品的组装;可手持使用,降低操作难度和装配成本,提高操作效率;结构小巧、重量轻,便于存放和搬运。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9)

1.一种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对应设置的顶盖组件;
所述底座的顶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顶面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对待装配的锂电池外壳的外侧面进行定位的凸起,多个所述凸起围绕所述定位槽设置;
所述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本体,所述顶盖本体的周向上设置有对所述待装配的锂电池外壳的内侧面进行定位的定位面,所述顶盖本体上还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与所述定位面之间形成用于卡持所述待装配的锂电池外壳的侧板顶部的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本体的底面凸出于所述卡爪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本体的顶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周侧形成台阶槽;
所述卡爪包括与所述台阶槽相对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顶面与所述凸台的顶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本体呈矩形结构,所述定位面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面和两个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均为平面;
所述卡爪成对对称连接在所述顶盖本体上,所述连接部呈板状结构,所述连接部至少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端面以及与两个所述第一端面相连的第二端面,所述卡爪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面弯折连接的第一卡爪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端面弯折连接的第二卡爪部,所述第一卡爪部与所述第一面之间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爪部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形成第二卡槽,所述卡槽包括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爪部和所述第二卡爪部之间形成直角缺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本体的底面设置有抵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抵接板以及连接两个抵接板的支撑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卡接槽,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对应于各抵接板的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卡接槽相互卡接,并且所述支撑板的顶端抵靠所述顶盖本体的底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顶面呈圆弧锥面。
CN201822183961.7U 2018-12-25 2018-12-25 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4876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83961.7U CN209487621U (zh) 2018-12-25 2018-12-25 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83961.7U CN209487621U (zh) 2018-12-25 2018-12-25 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87621U true CN209487621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27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83961.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487621U (zh) 2018-12-25 2018-12-25 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876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8374A (zh) * 2018-12-25 2019-04-30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8374A (zh) * 2018-12-25 2019-04-30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
CN109698374B (zh) * 2018-12-25 2024-06-07 丰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0836B (zh) 电池模块
WO2019148643A1 (zh) 汇流排以及电池模组
KR20090028422A (ko) 배터리의 단자의 전기 접속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299988B2 (en) Electrode sheet including notching portion
EP4369512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ical device
US20170222251A1 (en) Clamping device, and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same
CN209487621U (zh) 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
CN109483129B (zh) 焊接辅助设备
KR20160134272A (ko) 배터리 모듈
JP5135019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2687832B (zh) 电芯与用电装置
CN109698374A (zh) 锂电池外壳的装配治具
CN215497001U (zh) 电池组及用电设备
CN210984817U (zh) 一种方体锂电池堆放用防挤压隔板
CN208385498U (zh) 一种电池座
CN211088352U (zh) 封装结构及应用所述封装结构的电芯
CN210040272U (zh) 一种电池组
CN209344199U (zh) 电动工具及其电池仓
CN114824676A (zh) 二次电池
CN202503049U (zh) 一种用于纽扣电池的可拆卸式安装底座
CN222301827U (zh) 一种路由器
CN116365181B (zh)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8448285U (zh) 一种带电池的便携终端设备
CN211088545U (zh) 连接器、电池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21353216U (zh) 一种高适配性大电流直流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0

Address after: 518063 5th floor, block B, building 1, software industry base,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engyi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61 Intersection of Xuefu Road (south) and Baishi Road (east) in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6-13 floors, Block B, Shenzhen Software Industry Base

Patentee before: SF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60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607